{{errorTip}} 

美国哪些学校动画专业比较好?

Marco:

美国动画专业热门学校 大盘点! 

1.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

[图片]

全美第一的影视艺术学院是南加大中最出名的学院,在2001年,影剧学院新增了南加大互动多媒体部门,研究包括立体电影、超宽银幕电影、沉浸体验电影、互动电影、电玩、虚拟实境和行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形态。电影学院伴随着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发展,造就了不少电影界的奇才。

其中动画和数字艺术专业(BA)、 电影和电视制作专业(BFA)都隶属于南加州大学的电影艺术学院。

 

2.加州艺术学院

[图片]

加州...

显示全部

美国动画专业热门学校 大盘点!
 

1.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

38171-jRIOlvD4V_jkPNWUrgbFuk9atzVv20_H.jpg

全美第一的影视艺术学院是南加大中最出名的学院,在2001年,影剧学院新增了南加大互动多媒体部门,研究包括立体电影、超宽银幕电影、沉浸体验电影、互动电影、电玩、虚拟实境和行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形态。电影学院伴随着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发展,造就了不少电影界的奇才。

其中动画和数字艺术专业(BA)、 电影和电视制作专业(BFA)都隶属于南加州大学的电影艺术学院。

 

2.加州艺术学院

38171-zX9Ol__SBGLUSghwCj9odCwawqiP6Ir3.jpg

加州艺术学院是美国著名的艺术院校,也是美国第一所在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专业提供学士、硕士学位的艺术学院,其影视制作系的动画制作在美国是首屈一指的。

该校特立独行,将电影制作当作一种个人的、独立的艺术形式,鼓励从故事片、纪录片、实景拍摄、角色动 画、实验动画、多媒体等各个方面去研究电影制作,学生的影视作品也被当作是个性的表达和探索 。

 

3.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

38171-lLnVHn42rGaChocdcWF7VmlBirz64urg.jpg

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RISD)拥有一个庞大的电影/动画/电视(FAV)学院,为电影和动画方向的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学位项目,包括电影/动画/电视综合学位(BFA)。

这个项目被列为RISD最受欢迎的5个项目之一。其电影/动画/视频制作专业的毕业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成为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

 

4.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38171-PELlsLiEFb5Ojv80-OYtI46SexAEL0WW.jpg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的“动漫设计”排名全美公立大学第14位,全美南部动画专业前10名,专业内容包含动画、动漫、游戏、视觉效果、机器人学、表演、3D建模、数字制造、数字雕刻、数字绘画、数字版画等,都是可以关注的专业。

 

5.犹他大学

38171-_1E_GeWhGWqK7zgADDoGvGrIEWML38O5.jpg

犹他大学是全美游戏设计专业名副其实的第一,2018年,美国动漫职业协会将犹他大学评为“全美最佳电子类大学”。

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现任总裁,皮克斯的创始人之一、多个奥斯卡奖项的获得者EDWIN EARL CATMULL就毕业于此。

目前,犹他大学游戏设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活跃在包括迪士尼、苹果、艺电、网飞、星佳在内的众多一流公司的相关岗位上。

38171-NntjR6VRmdb5KMD_4H3T5zqaFGZn9vdr.jpg

 

6.中佛罗里达大学

38171-4rASkzlLxGMpjXU09VtzJ0BpWNhwtvvF.jpg

在全美动画设计学位排名中,中佛罗里达大学(UCF)的动画设计专业排第9位;在全美公立大学动画设计学位中排第4位。

UCF游戏动画专业实力不仅在全美排名靠前,在全球大学中也是领先。在普林斯顿评论本科世界排名榜上,UCF游戏设计专业高居第13位。

也许,我们目前国产动画企业与好莱坞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势头,蒙圈儿坚信超越是必然,未来指日可待!

也希望我们可以再多一些像饺子这样优秀的人才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让中国动画电影行业有更多的“哪吒”从天而降!

收起
取消

澳大利亚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该话题答主

Lucy L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Finance
荷兰国际商法硕士与澳洲金融硕士双学位,当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法律工作。在专业转换方面,荷兰求
Lucy Lu:

1、澳洲留学圈像是中国的一个个小团体。

去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每年有将近二十万,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金融,会计,计算机等专业。这个当然不能代表全部,仅是大部,但也很能说明问题。

这些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中国人非常多,因此就导致了我们在国外,打交道的最多的依然是我们自己人。这个事情无所谓好坏,单纯就是一个现象:大多数时间依然在说中国话,在用微信,在体验着跟在国内没什么太大区别的生活。

2、我所认识的,见到的大多数留学生都是比较认真学习的。

正因为此,我们都...

显示全部

1、澳洲留学圈像是中国的一个个小团体。

去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每年有将近二十万,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金融,会计,计算机等专业。这个当然不能代表全部,仅是大部,但也很能说明问题。

这些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中国人非常多,因此就导致了我们在国外,打交道的最多的依然是我们自己人。这个事情无所谓好坏,单纯就是一个现象:大多数时间依然在说中国话,在用微信,在体验着跟在国内没什么太大区别的生活。

2、我所认识的,见到的大多数留学生都是比较认真学习的。

正因为此,我们都极其排斥别人说“澳洲大学很水”。有这样一种说法,是说澳洲的大学很容易进,而且中国学生很多,平时上课逃课也没什么关系,做assignment的时候抱一抱大腿啊,考前突击一下啊,很容易就过了。我不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这当然不是常态。我们在图书馆通宵讨论assignment,考前整宿整宿的复习,练习,图书馆半夜的人满为患,早上六点才见到疲惫的同学们离开回家休息一会儿,正说明我们需要倾尽全力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3、澳洲的留学生“荣誉感”很强。

我加了引号在这里,是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准确定义这个事情。我们很在意学校的排名。

比如说澳洲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留学生常年在争澳洲第一的位置,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也在不断的比较谁的优势专业更多更强。我不得不说这里面一定有虚荣心作祟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对学校的信任和自豪。

4、澳洲的留学生很团结。

我这里说的团结,其实甚至已经超出了留学生这个范畴,而扩展到了华人这个概念。

我在这边留学期间,这里的某个城市经历了一起针对华人的事故(在此就不说是哪个城市,什么时间什么事了)。在那段人心惶惶的一个多月里,我真正意识到了这边留学生乃至部分华人的凝聚力。曾经跟你素不相识的同学在那段时间建了几个群,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让我们感到很安全,很温暖。

说一下我周围选择去澳洲留学的朋友的一般心态。

不得不说,至少有一半是认为澳洲比较容易移民,这也确实是澳洲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相比于欧洲艰难的移民政策(必须要有工作或者与当地人结婚)以及美国反复无常的签证政策。

另外,澳洲的大学总体数量不多,教学水平基本算是上乘,相对而言,去澳洲读书,大学名字都是国内还算熟知的,不太会过多的产生别人发出“嗯,确定这不是个野鸡大学吗?”诸如此类的疑问。除此之外,澳洲久负盛名的美丽自然风光当然也是吸引人的一大优势。

说一下我自己的想法。作者在欧洲和澳洲都有留学过。当时我的心态很简单,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不是不可以留在欧洲,我只是纯粹的想去别的地方接受一下不同的文化,人群,去感受一些不同的东西。毕竟好与坏,要经历过才能评判。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欧洲,因为比较之后,个人更加喜欢的还是欧洲。但是当然,我身边也有很多曾经的同窗对澳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也在努力争取找工作和拿永居。

我相信不少同学除了关注澳洲的留学状况,也会疑惑毕业之后找工作的情况。

是否作为澳洲名校毕业生就意味着你的竞争力一定强?就我的观察,完全不一定。拿我个人举例,我在澳洲学的是跟我本科以及第一个研究生完全不同的专业,最终我回到欧洲找工作的时候,在澳洲的经历,不能不算是个加分项,但说到底,影响不大。我的老板并不是因为我读过澳洲排名第一的学校而因此对我刮目相看,但在澳洲的留学生活有没有提高我的个人综合素质?那也肯定是有的。

就我当年的同学来看,实际上你的澳洲留学生活很有可能会让你的应聘变得更加艰难。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讲,当时她的经历就是,应聘者分为国内应聘者和留学生应聘者,而她作为后者,经历的面试环节比前者要难很多,全程英文是最基本的,同时面试官对他们的期待也会更高。

但是当然了,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艰难看作一种“必然”。我们周围的人天然的会觉得我们花了很多钱跑到国外去接受所谓比国内更优秀的教育,那么我们自然也应该展现出更强的素质,否则岂不是更落实了有些人所说的“崇洋媚外”以及说学校“水”的理论。

至于留在澳洲的工作机会,就我所知,澳洲作为高度移民国家,对身份非常看重,即绝大多数工作都要求应聘者要么是local,要么是有永居身份,这个一般是铁门槛,因此对于刚刚毕业还没有拿到身份的毕业生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个大难题。

其实写到这里,我依然无法定义澳大利亚留学圈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它不能用单一的好或不好来形容,因为它实在太多元。勤奋努力且天资聪颖的有,资质平平的有,破罐破摔的有;家境优越,每天一身奢侈品,连课都不来上的有,衣着朴素,平淡无奇,每天上课抢第一排的也有;善良热情外向的有,阴险的人品有问题的也有;学习认真努力的有,assignment只会抱大腿,team work从不出力只划水的也有。

但最终,我们都曾是在澳洲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过的人们。

最后附几张澳洲不同城市的美照。

31756-G6bd1iND-iczJ0oWza5VsoPb_aaBG8SI.jpg

 

31756-gPWoAaaIqU5VOJAKSWKh7fWDr3gMjjN7.jpg

31756-5Wt6vjcH5JBgNqeoprkB8CFbD1esxiZO.jpg
收起
取消

新兴专业 BA(business analytics)到底学什么?发展前景怎样?

芝士圈留学雅思课程:

回答内容包括:BA起源、BA学什么、BA申请特点、美国BA项目简述、DS/BA。

BA起源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每天产生并被储存下来的数据呈指数型增长。很多企业都积累了TB乃至于PB量级的数据,需要相关人才将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战略制定与商业决策当中。然而,局限于传统分析手段与编程技能的缺失,传统的商业人才在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时显得捉襟见肘。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以...

显示全部

回答内容包括:BA起源、BA学什么、BA申请特点、美国BA项目简述、DS/BA。

BA起源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每天产生并被储存下来的数据呈指数型增长。很多企业都积累了TB乃至于PB量级的数据,需要相关人才将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战略制定与商业决策当中。然而,局限于传统分析手段与编程技能的缺失,传统的商业人才在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时显得捉襟见肘。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以下简称BA)专业应运而生。

200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将高级数据分析与商业决策相结合,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分析专业。时至今日,全美已经有一百多所院校开设BA硕士学位 。而由于BA专业的STEM属性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一专业也成为继商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之后的又一个留学热门。

BA学什么

BA专业学习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数据分析与商业应用。而数据分析又可以细分为机器学习、统计分析、可视化、数据库、云计算、编程工具(R,Python)。商业应用则通常包括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分析、市场分析、量化交易等等。除此之外,一个好的BA项目通常会包含一个真实商业场景下的数据项目以训练学生对数据分析技能的实际应用并加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区别于传统研究生项目一年半到两年的学习周期,BA项目一般时长10到15个月。这表现了BA项目的技校属性。高校机构开设BA硕士项目的目的并非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数据分析背后的理论并在这一领域作出研究成果,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据分析的精华,并迅速将其应用到工作当中。

BA申请特点

在BA项目的申请中,工作经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些学校(如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的BA项目甚至强制要求申请人有工作经验。在BA项目的申请人中,不乏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想要转行做数据分析或将数据分析技术引入自己行业的人。通常来说,BA最常见的就业岗位是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数据分析师(Data Analyst),数据工程师(Data Engineer)。也有学生毕业后进入咨询或金融行业。所以在申请BA专业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申请的目的,为什么想要做数据分析,一个BA硕士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也是招生官在审查候选人时的重要标准。

BA专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本科专业要求不高。从各项目的录取人统计可以看到,计算机、数学、统计、金融、经济等专业在BA的录取人当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你学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有过一定的数据分析经验,都可以申请BA项目。编程在BA的申请中是一个强烈推荐的技能,但并不是必修课(非常Tech的项目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除外),如果在本科阶段没有修过编程课的同学,可以在Coursera或Udacity等网课平台去上一门基础编程课来替代。在BA项目的课程设置中,也通常会有专门的R语言或Python课程。这一特点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由于专业门槛的降低,申请人要和各个专业乃至于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竞争,无形中抬高了整体的申请难度。而BA项目的院校分布更加剧了这一问题。

美国BA项目简述

美国地区开设的BA项目可以分为四个类别,高综排顶尖项目,低综排顶尖项目,新项目以及普通项目。

高综排顶尖项目如西北大学Analytics,佐治亚理工大学Analytics,卡内基梅隆大学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Business Analytics,伦斯勒理工的Business Analytics等。这些项目开设时间长,项目质量优秀,与业界合作广泛,再加上名校光环,是最为顶尖的BA项目。

低综排顶尖项目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Analytics、旧金山大学的Analytics等项目,虽然学校综合排名不高,但是由于项目开设时间早或者地域优势,与企业联系紧密,项目质量非常高,就业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2016年以来,综合排名前六十的学校新开设了大量的BA项目,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系统UC Davis、UC San Diego、UC Irvine、埃默里大学、维克森林大学等等。这些项目开设时间都很短,但由于名校开设,项目课程质量毋庸置疑,而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在企业合作与项目设置上都下了不少功夫,在申请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最后一类院校则是普通院校,如福德汉姆大学,康涅狄格大学,罗格斯大学,普渡大学等。这些院校所开设的BA项目比较优秀,但在申请难度上,比之前三类的院校都要相对低一些。

DS or BA?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以下简称DS)是数据分析类硕士项目中另外一个热门方向。作为数据分析为核心的项目,DS与BA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点。课程方面,BA与DS均以机器学习,可视化,数据库,云计算等课程为核心。除此之外,BA还要学习一些商业应用课程,在课程广度与应用上更有优势。DS的课程中,则会涉及大量的理论推导与算法实现,同时也会接触比较尖端的科研领域如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在深度上略胜一筹。由于DS属于传统类型硕士项目,通常项目周期要比BA长。

在就业方面,DS与BA的就业方向相近,但是DS在毕业后有可能走上程序员道路,这一点是BA很难达到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除外)。另外,DS在毕业之后除了工作可以选择继续科研,而BA则几乎没有这个选项。BA的优势在于,一方面BA大多开设在商学院下,藉由商学院庞大的network与校友资源,给学生就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另一方面,BA项目会与企业建立联系,有些项目甚至会直接与企业合作办学,保证了项目的就业率。

在申请方面,DS对数学与编程的要求高于BA。通常DS不仅要求申请人掌握编程语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这就限制了一些学经济,金融等商科专业的同学申请。DS的项目开设较BA晚,主要集中在2015,2016,2017年。目前大多数DS项目都是新开项目,申请难度主要与院校综合排名,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与统计专业排名相关。

从个人角度来看,BA现在处于发展阶段,尽管需求量没有程序员多,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人才缺口大,而机器学习现在正发展的如火如荼,预计数据分析在三到五年内会持续热门。三到五年之后会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收起
取消

为什么有人觉得澳洲留学水,甚至认为澳洲八大中的某些学校是野鸡大学?

该话题答主

Lucy L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Finance
荷兰国际商法硕士与澳洲金融硕士双学位,当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法律工作。在专业转换方面,荷兰求
Lucy Lu:

一、大部分人认为澳洲留学水的原因

这个问题我相信已经被回答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答主认为,觉得澳洲留学很水的人的思维,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千篇一律认为只要是出国留学的就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学习不好的,家里有钱想出去混日子或者镀金的;

2. 对出国本身没有特殊偏见,但是可能听说澳洲大学很“宽松”,外加世界前几名的学校几乎全是美国英国高校,因此认为澳洲的教育水平不算出色的;

3. 真实的看到了部分留学生之间的差距,或者认识澳洲留学归来的而且水平真心...

显示全部

一、大部分人认为澳洲留学水的原因

这个问题我相信已经被回答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答主认为,觉得澳洲留学很水的人的思维,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千篇一律认为只要是出国留学的就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学习不好的,家里有钱想出去混日子或者镀金的;

2. 对出国本身没有特殊偏见,但是可能听说澳洲大学很“宽松”,外加世界前几名的学校几乎全是美国英国高校,因此认为澳洲的教育水平不算出色的;

3. 真实的看到了部分留学生之间的差距,或者认识澳洲留学归来的而且水平真心不怎么样的,从而有了这种想法。

答主在下文中会从自身经历谈一谈我的真实想法。

二、真实经历

答主先后在欧洲和澳洲留学,现在回到了欧洲工作。在澳洲的时候,答主就读于世界排名前三十,澳洲八大之中排名常年跟另一所大学争夺第一宝座的学校(其实应该很清楚了,熟悉八大排名的朋友们)。关于“澳洲八大很水”这个说法,在去澳洲之前,我不得不承认,我自己或多或少也有过这种念头。当时的想法是,澳洲一共没几所大学,居然就有八大之说,也就意味着但凡是所大学,就排的上名号,这是不是有些太不严谨了。答主申请的时候刚从欧洲毕业,想着学习一个新的专业,拓宽一下路子,但是美加的大学对于硕士申请都要求本科背景,无奈答主的本意恰好就是要多学一个专业,目前并没有这个背景,当时只有澳洲的大学承诺只需要读一个学期的预科,通过了就可以继续正常学习,因此最后决定去澳洲,而这个规定也是让我觉得澳洲大学似乎有些“太好申请”,因此一定要申最好的那个。

答主后来去读了商科,一个全院系从老师到学生,不夸张地讲几乎全是中国人的专业。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大部分其他答主所说的“最后出路如何完全看个人”的说法是绝对正确的。作为一所世界级名校,我周围不乏本科国内名校出身,高智商,能力强,且依然谦虚努力的学生,这些学生会让你感受到你确实在一所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校就读,会时不时打破你自身的盲目自信,让你看清楚,强者有很多,你需要追赶。但是可惜的是,我也确实同时观察到,即便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也依然充斥着逃课,不做作业,抄袭,小组合作的时候从不出现或者完全靠抱别人大腿来得分的学生,我相信正是这些人的存在,让其他人有了“澳洲大学很水”的观点,因为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投机取巧,却无法体会到出国学习几年给他们带来的提升,无论是语言,还是眼界,还是能力。这样的人从“八大”这样的世界排名都不错的大学毕了业,当然会让人质疑这些大学的教育水平。答主曾亲耳听到一个朋友说,自己有一门课一学期几乎没怎么上过,但是因为是公认的比较难通过的课,那位朋友就通过请教授吃饭的方式游说教授从而最后以80分的成绩通过考试。hd就这样到手了。如果我从没去过澳洲但我听说了这样的事情,想必我也会认为,澳洲的教育水平很差,竟然让这样的人毕业了。

但是就大概率来讲,应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那种要么聪明,要么努力,要么又聪明又努力的人的。就好比你甚至不能保证哈佛大学就没有混子一样,但你很清楚哈佛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牛逼的人。澳洲的大学挂科率高到各个大学已经开始“攀比挂科率”了,而其实大家真正”攀比“的,正是大学的高质量教学以及想要通过考试大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的多少。我们有着一个接一个的project,有时候一段时间内我们要同时做两三个projects,还要同时准备其他课程的考试。答主清晰的记得有一门课的一个小组作业,答主小组八个人,每天早上九点在宿舍公共区域集合开始开会讨论,分析paper,八台电脑同时跑数据,一直到晚上一点多将近两点,由有车的朋友送回家,继续群里讨论到三四点,睡几个小时爬起来,继续九点开会,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十天,每个人都像回光返照一样。在上交的前一天我们甚至直接通宵,到了凌晨四点的时候我们轮流去眯一会儿,由当时醒着的同学做最后的检查分析。我们最后得到了班里的最高分。当时的小组成员,现在有两个因为跟我关系最好所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其中一个现在在一家很厉害的私募公司工作,另一个在一家美国公司做分析员,那家公司承包了几乎香港全部的公司上市程序。我想倘若有着这种能力,这种精神,这种态度的学生更多一些,澳洲大学的教育水平是一定会被认可的,看着这些人,我不相信大家还会觉得“澳洲八大很水”。

 

三、原因思考

不过答主也仔细想了一下,同样是中国人扎堆去的国家之一,为什么澳洲被尤其针对?美国英国加拿大,作为另外三个留学大国,也不乏野鸡大学,为什么大家不会通俗的攻击说美国教育水平很烂,加拿大大学很水?

我想首先是由于澳洲的移民政策相对更加宽松,很多人确实无论语言水平还是学术水平都还不太好,但是冲着移民政策还是一门心思挤过去了,这可能会让周围的人产生一种“怎么这个水平的人都能去留学”的想法 。另外就像答主在前面说的,澳洲的大学本来就不多,貌似一共十几所,但就有了“八大”的说法,但是又都没有世界最前列的学校,所以也可能让大家觉得澳洲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只能“窝里横”。再有一个因素,至少对比了欧洲和澳洲的对入学申请的回复态度和时间,澳洲大学的申请确实明显要容易一些,语言要求并不高,而且批复时间非常快,确实让人有种只要申请就能通过的感觉,那么这样当然也会让人觉得澳洲大学特别好进。但是当然了, 有这种感觉的人显然只看到了“宽进”而没有看到“严出”。

然而刨去这些原因,答主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大家普遍回答的“关键看个人”这部分,且这个原因绝不是仅仅存在于澳洲,它存在于每个留学的国家。国内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学习累,学校管的还严,而国外留学生经常给人一种生活无比安逸,上课不点名,可以一学期都不去上课,每天睡到自然醒,作业也不多,天天晚上party,每天都在买奢侈品的骄奢淫逸的生活。答主想说,我的圈子里也不乏这种人,仿佛他们不用担心任何事,只要想好每天要买什么要吃什么就行。但这么悠闲的生活答主本人没有体会过。我也会在公共平台上po自己party的照片,但我在图书馆看书复习,在家里拼命做数据的时候我并不会放在网上,因此别人并不能看到你的辛苦。这种现象会导致别人认为你一直在玩儿,作为一个留学生你并没有很努力,但这并不只是澳洲部分留学生的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也没有必要因此黑澳洲的教育水平。

总而言之,就答主自己的感受来讲,我的水平并不差,但每学期为了学好知识为了通过考试,我是付出了很多的,没有任何一门课是我觉得很水,可以不用学就能过的,因此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澳洲的大学绝对不水,或者至少我的大学不水。还是那句话,混子一定是有的,但他们的出路绝不会跟我们一样。靠着家里有钱混到了毕业证照样当CEO的在此我们不做讨论。就是这样。

收起
取消

国外导师(Native English Speaker)给中国学生修改英文文章是怎样的体验?

Marco:

 

在为中国学生提供如何写出有效文书的建议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式教育体系的特点,也对这里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模模糊糊的印象。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和不同背景的中国学生打交道,这个问题让我有很多话想说。

语法和词汇

我观察到,在某些时间段,学生们在具体用词上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且集中的变化,就好像他们的教科书被修改了一样。

在2013年,我几乎看不到学生们在文章中使用“…not only…but (also)…”这样表达并列逻辑的关联词,而到了2014年突...

显示全部

 

在为中国学生提供如何写出有效文书的建议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式教育体系的特点,也对这里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模模糊糊的印象。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和不同背景的中国学生打交道,这个问题让我有很多话想说。

语法和词汇

我观察到,在某些时间段,学生们在具体用词上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且集中的变化,就好像他们的教科书被修改了一样。

在2013年,我几乎看不到学生们在文章中使用“…not only…but (also)…”这样表达并列逻辑的关联词,而到了2014年突然间所有人都在用这个关联词了。

我发现在最近的五六年里,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但由于中文与英文在语法上有很大区别,中国学生的文章还是很容易被辨认出来。

比如说,定冠词“the”的使用。因为中文中不区分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很少使用定冠词“the”。

在表示程度的时候使用“quite”(或“pretty”),比如说“quite good”(或“pretty good”)。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Very”来增强语气更加贴切,“quite”和“pretty”多用于口语表达,你可以在发短信或者聊微信的时候这么用,但不能把它用在正式文书中。

使用错误的代词。我知道在中文中“他”既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女性,但这一影响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甚至影响到了日常交流。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别人在聊天中用“he”来称呼他们的女朋友时礼貌地打断他们的办法,但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明白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可是浓浓的违和感让我觉得浑身难受。

另外,我的文化背景使得我总觉得某些词有特殊的隐含义,所以很多看似合理的表达让我觉得十分诡异。

比如说我不会用“Minister”这个词来表达学生组织管理者的含义,对我而言,“Minister”要么是指教区牧师,要么是指英国政府里的大臣,比如说国际关系发展大臣。要知道我可是看着BBC的政治喜剧《是,大臣》长大的,这部剧里充满了对软弱无能的英国政府的辛辣讽刺。

YES,MINISTER团队! 右起:管理事务部长Jim Hacker,常务秘书Humphrey Appleby爵士,GCB,KBE,MVO,MA(奥克森)和Bernard Woolley,Jim Hacker的首席私人秘书

另外一个例子更加个人化,我很难形容我看到“foreigner”或者“foreign”时的感受。如果有人写到“Mr. Smith is a foreigner.”,我就是想把这句话改成“Mr. Smith is from overseas.”。如果有人写的是“Xanadu is foreign.”,我就会改成“Xanadu is overseas.”。很荒唐吧!

从我的角度来看,“foreign”有那么一点贬义词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一个说话非常直接的客人把我妈妈做的菜叫做“foreign muck(外国垃圾)”

然而我可以很自然地使用“foreign concept”这个词组,比如说,对于我来说讨论我妈的烹饪简直是个外国概念(即“foreign concept”,暗指一窍不通)。“Xanadu is a foreign country.”对我来说也没什么问题。

Foreign这个词对西方人来说有点“非我族类”的意思,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认为Foreign带有贬义。可能是在说“foreign country”或“foreign concept”的时候,我能够意识到这不是在表达某个个体是异类吧,所以我才不会觉得这么说很别扭。

结构

从客户的反馈中,我发现大家都很关注“逻辑”的问题。我在牛津大学上学时的逻辑导师叫Naci Mehmet,但我承认在那时我并不特别关注这个学科。尽管如此,我仍清楚地知道,我之前从没听过任何人以这种方式谈论过写作的“逻辑”(也不会因此而抓狂)。我开始意识到大家在严格地按照他们所学到的原则(以严苛的格式)对段落做出一些修改,就像我们在考雅思托福时所做的那样,试图让段落的表达变得更优美、生动、流畅、最重要的是更有效。

尽管我很清楚地记得封面,但花了我很长时间才记得是谁写的。

我经常设法去解释,这些考试所要求的写作类型,仅仅适用于考试写作,在大部分的其他情况里,这种套路式的表达并不合适。。

内容

大多数我处理的文书都包含了有见地的、原创的、有趣的想法。但从更宽泛地来看,总是有一两个想法或角度是我看过好多遍的。

例如,有一年,我无数次地看到这种描述“管理”的方式——“当我作为一个领导者,为团队成员分配角色时,我会考虑到他们的优势和能力……”(“In my leadership role, I took into account my team member’s strengths and abilities when I assigned them their roles...”)

然后突然地,大家都不再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了。其他的包括失败的家庭投资,以及对中国的银行体系(特别是客户服务)进行改革的需要等说法开始被频繁地、优先地被使用。

这种情况在哪里都会发生——一个观点从开始流通到传播得陈词滥调的地步:2005年,当我在完成大学毕业论文时,根本不能避免用到“金砖四国”的缩写(“金砖四国”由高盛在2001年所提出,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四个有经济潜力,到2050年可以主导全球经济的国家)。

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也出现在其他地方。尽管全球华人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海外工作学习以及度假的人数也在增加,但在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眼中,中国依然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大家还是对他们充满好奇心。我们不断地告知中国的崛起和进步,但是很少有人清楚地知道,中国人的普通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曾经在中国生活和旅游过一段时间,我认为中国“和其他地方很像”)。招生官在审阅个别学生的文书材料能“看出”中国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可是这些“看出”里或许掺杂着确认偏见。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和了解中国,在中国的生活和与朋友们的接触中,我在慢慢了解中国人的看待事情的方法,在这过程中,我确定我会经常闹出笑话。哈,“putting my foot in it(闹笑话)”要怎么翻译?(是不是翻译成了“把脚放进里面”)——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学习任何语言的一个棘手的领域。

收起
取消

牛津剑桥的学生到底有多厉害?

Runke Huang:

作者Runke Huang,芝士圈留学行家,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生(PhD candidate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2019-10~2022-10),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master's degree with distinc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个人觉得牛剑学生也都是正常人,生活还是充满了各种烦恼、纠结和困惑。也都得天天码字、写论文、...

显示全部

作者Runke Huang,芝士圈留学行家,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生(PhD candidate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2019-10~2022-10),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master's degree with distinc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个人觉得牛剑学生也都是正常人,生活还是充满了各种烦恼、纠结和困惑。也都得天天码字、写论文、和导师交流、找工作,其实一切都挺正常的。

但是厉害的也有,我想有些人是因为厉害所以读了牛津剑桥,有些人是因为读了牛津剑桥之后才变得很厉害。牛剑的校友里面有各种各国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就只说说自己认识的牛剑的学生,本科生我不太熟,拿硕士和博士为例。

我比较熟的本科同学申请上牛津的加上我有三个,一个是本科毕业申请,同时拿到了牛剑的offer,她选了牛津,去读了MBA和硕士的双学位;一个是硕士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申请上了牛津;我是硕士在港大,博士申上了牛津,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仨都有奖学金。

一.我的本科同学篇

先说本科就申牛津的小伙伴,她是妥妥的学霸。从英语系大二转专业到我们专业,但是成绩排名在我们专业前二。她的学习能力很强,或者比我们清醒,一早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她一度成为我们学院的话题,让我们一直学本专业的有点尴尬,居然考不过人家学英语的。

她是比较活跃的那一种,在本科我们都懒得上课且热烈迫切早点下课的情况下,她都下课主动找老师聊天。她参加了大学生创业大赛,拿了一等奖,创办了“满天星”去发掘民族文化,现在“满天星”自创立估计也都有四五年了,发展的还不错,每年都在高校招学生暑期或者寒假去少数民族做调研。所以她就是在大学里面很学霸、又创业、善于结交大牛老师的那种风格。个人觉得MBA挺适合她的,她以后的方向应该也是商科管理方向。

然后接下来是硕士去伦敦大学的小伙伴,她俩都是我隔壁班的。这位小伙伴也是学霸,年年专业排名都是前10%的那种,每次都是一等奖学金。之前我俩一起在学院辩论队,但是没一起组队打过辩论,也没做过对方辩友,但是她确实是个靠谱小伙伴。虽然没一起干过啥,但是莫名觉得她靠谱(可能是日常行为的渗透)。她后来成为了辩论队的队长,我去了教育学社成为了学术部部长,在辩论队的接触应该就到此为止了。她比较低调,在朋友圈从来不晒吃晒喝晒玩晒formal。这让我一度以为她俩读的不是一所牛津,可能博士的生活比较枯燥。个人感觉她在学术上挺厉害的,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和国创都做过,结项成果也不错,但是她比较低调,我俩也没具体聊过发paper,现在她刚刚做完开题答辩,大概率是要去征服星辰大海了。我在申请牛津的时候也咨询过她很多问题,她都很耐心地回答并指导我,非常感谢她!

二.牛津新同学(AI大佬和SCI大佬)

再说几个我在新生群里认识的几位新同学,一个是学AI(人工智能)的大佬,真是大神。硕士毕业去了Google工作,申请上牛津之后,Google还给他工资让他上学。在我还在为奖学金纠结的时候,人家已经拿双份收入了(Google工资+奖学金)。虽说都申上了牛津,但是人和人的差距还是有的。

还有另外一位学医药学的小伙伴,拿到offer的时候就直接附属了奖学金,他在北京有自己的公司。但是他也会为正式offer显得没我的正式怀疑自己拿了个假offer,我一度推荐他去雍和宫拜拜。感觉大家确实也是正常人,有时还挺搞笑的,无论成果再多大家也都有喜怒哀乐。

还有位高产的学长,在我刚发了第一篇SCI之后,人家已经有30篇了(羡慕脸),真的是非常的厉害。

进入牛津新生群之后,三观一度被刷新,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读硕士的一般都是有在境外名校读过书的,读本科的大概率是高中就在国外读的,读博士的有本硕都是境外的,也有本科国内的硕士境外的,也有本硕都是国内的,但是都是名校背,不过大家交流起来都是正常人哇。会因为你们学院的饭不好吃而不想和你约formal,也会因为你被换到了一个饭好吃的学院,加你好友让你请吃formal。约饭或不约饭的原因都挺纯粹,学院的饭好不好吃哈哈哈。

三.弱弱的自己

接下来就是我了,我觉得自己其实是普通的。本科大一的时候也不咋喜欢去上课,不点名的课也逃过,但是我完成作业很用心。算是拎得清的,知道什么是不能含糊的。本科时整个大专业的排名可能也就是前20%,不过细分专业时能稳在前三;硕士时排名第一,参加过国际会议,发表过中外文论文,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这应该也是能申到牛津的原因。

我比较可取的地方是耐得住寂寞,做事情踏实。硕士阶段,我几乎每天都呆在宿舍,从早到晚读paper、写作业、码论文,成绩几乎全A。虽身在香港,但是逛街的次数不超过十次,一般都是去楼下超市买买日用品。

但是感觉目前能力还是还没达到导师的要求。比如,写了一个东西发给导师,导师在我几十条引用文献里找出我引用的其中一篇,问我引用原因,她觉得内容不太合适。。。。。。。我几乎都忘了这篇文献内容了。而且导师效率超级高,我刚发过去的东西,导师五分钟后给回复:咱们Skype讨论下。哎…讨论完后再改~人生啊~之前觉得自己还算是比较快的,现在看起来还是差火候。这样子三年锻炼下来,自己也能脱胎换骨一下!!!我就是读了牛津之后会有长进的那一类!一定是的!!!

四.其他

个人感觉牛剑学生另一个厉害的地方就是这个身份,因为在传统文化里面,大家还是看重知识和名校的。当别人知道你是牛剑的学生之后,不自觉的会觉得你很厉害,因此获得的资源可能会多一些,大家会愿意去帮助你,给你机会。

今年牛津学联的博士团去某市做交流活动,看新闻接待他们的好像都有市里的各种官员副市长之类,看起来挺厉害的。同时,牛剑的学生以后在各行各业大概率会比较突出,所以这种人脉关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牛津学生还有个过人之处可能就是承担压力的能力,别人知道你是牛津的之后,自然期待的就比较高,觉得你应该学得快、啥都会、工作能力比别人强类似这种。如果在同行业表现的不够突出,可能大家会对你非常失望。在这种社会期待下,牛剑的学生不得不很全能,学业、社交、兴趣爱好全方位发展。而且身边都是牛人,有时候会发现无论多努力,总是有人比自己好很多倍,这种peer pressure有时会让自己陷入自卑,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自身的抗压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啦~

收起
取消

如何看待留学生回国就业难的问题?

Marco:

17年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出国党们的热议——《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 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曾经留学生象征着抢手、高薪,而如今留学生的优势已经不如从前。

花了很多钱出国留学,留学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工作了。薪资、就业前景等等。除开个人能力,能直接决定毕业薪资高低的就要属学校和专业了吧。有些专业就是高薪。即使刚毕业,工资也会比别人高出一截。

 

最近英国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联合BBC做了一份毕业薪...

显示全部

17年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出国党们的热议——《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 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曾经留学生象征着抢手、高薪,而如今留学生的优势已经不如从前。

花了很多钱出国留学,留学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工作了。薪资、就业前景等等。除开个人能力,能直接决定毕业薪资高低的就要属学校和专业了吧。有些专业就是高薪。即使刚毕业,工资也会比别人高出一截。

 

最近英国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联合BBC做了一份毕业薪资的调查。

v2-034ab5e460c550d585a2de5017cf3956_720w.jpg

 

 

毕业五年后,伦敦经济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年均收入超过4万英镑。G5果然是代表了英国教育的最高研究水平、学术水平以及薪资水平啊。

v2-f8545e1c78e6061f4bad59b7b5b39b77_720w.jpg

 

调查显示24所罗素集团大学的毕业生在五年后的平均收入为33500英镑,比英国其他大学的毕业生高出约40%

 

▌罗素大学集团

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成立于1994年,由二十四所英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组成,包含了著名的金三角名校,被称为“英国的常春藤联盟”,代表着英国最顶尖的大学。

 

而罗素大学集团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最初的二十所院校的校长,每年春季固定于伦敦罗素广场旁的罗素饭店举行研究经费大会而得名。

 

但这里的收入差异并不完全在于学校的不同,学生们不同的专业、能力和兴趣也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还给出了一份不同专业的薪资情况。

v2-e35d1f01b97201a055c889f6b86df6e2_720w.jpg

 

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可观的。读医学或牙科专业的人,毕业五年后的收入大约为46700英镑,是其他专业比如创意艺术与设计(20100英镑),农业(22000英镑)和传媒(22300英镑)毕业生平均工资的两倍

 

毕业5年后平均收入最低的10个专业详细数据如下:

 

  • 10. Historical & philosophical studies — £25,547
  • 9. Social studies (excluding economics) — £24,819
  • 8. Biological sciences — £24,536
  • 7. Combined (joint honours) — £24,520
  • 6. Education — £24,385
  • 5. English studies — £23,906
  • 4. Psychology — £22,399
  • 3. 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media studies, journalism, and publishing) — £22,293
  • 2. Agriculture & related subjects — £21,989
  • 1. Creative arts & design — £20,085

万万没想到,艺术设计专业竟然收入最低。

 

调查认为在毕业第一年薪资或许差距还不会太大,但随着事业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高收入人群的毕业生会领先越来越多。比如,有将近10%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毕业生,在30岁的时候年薪能超过30万英镑。

 

性别对薪资也有一定影响。

v2-fff97d644d6c9acc75c082c7a0e9019c_720w.jpg

 

毕业后一年男性的年平均收入比女性多1500英镑(8%)。五年之后,差距会增加到3500英镑左右,即14%。这种薪资差异主要是因为专业选择上的差异。比如艺术设计、护理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女生比男生要多,而建筑学、计算机和工程学则相反。

 

每个毕业生最终都是要离开学校,离开课堂,靠着自己的能力争取一份职业。这份调查的结果是很扎心,但是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并不一样。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自己的真心,仔细思考每一个重要的决定。虽然不同专业毕业后的薪资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在选择院校专业时除了排名、费用、地理位置、毕业率、就业前景、薪资这些,还要问问自己喜不喜欢

 

相信只要是真心想学的专业、想从事的职业,你一定会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的!

 

收起
取消

申请国外 PhD,选择导师的时候,有哪些「坑」要注意?

该话题答主

Eric D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杜伦大学 Organic Chemistry
生物制药从业者,英国杜伦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科研方向为有机催化合成,药物化学。本科华东理工大学E
Eric Du:

目录便于阅读:

如何了解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成员能不能直接向导师了解PhD毕业要求导师对你的影响有多大?体现在哪些方面?申请PhD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图片]

要明确的是,导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作为研究生阶段的综合体验,不光是学术上的,还有生活上的。所以在导师对你进行考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方式对导师进行一定的了解。

首先推荐多关注课题组的主页,因为这些网站一般都会进行不定时的更新。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课题组的规模,对导师的各个主要研究方向有...

显示全部

目录便于阅读:

如何了解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成员
能不能直接向导师了解PhD毕业要求
导师对你的影响有多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申请PhD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30389-IufT4_6wLQ_3YwWDZKejnogZi5rbC5EL.jpg

要明确的是,导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作为研究生阶段的综合体验,不光是学术上的,还有生活上的。所以在导师对你进行考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方式对导师进行一定的了解。

首先推荐多关注课题组的主页,因为这些网站一般都会进行不定时的更新。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课题组的规模,对导师的各个主要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了解,从而避免一开始就踩雷的尴尬境况。尤其是如果你对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有明确的兴趣,通过网站延伸到导师近期的学术成果,可以让自己在和导师的交流中拥有更多话题,“有备而来”。

30389-PJsBE9D_yG9-sshysG1d4GCvzZtkvhF5.jpg

对于我在读的化学这类实验科学,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实验室环境。

很多人觉得环境神马的都是客观因素,但就我对国外部分课题组的了解,实验室环境可以以小见大地窥探出很多内容,比如导师的资金流以及建设实验室的主观意愿。有一些组甚至会很乐于在他们的主页展示组里拥有的高端器材,其本质是雄厚资金的表达,同时也反映导师对贤才的渴望。

以我个人的经历举例,我们组拥有整个化学院最多的化学品,前前后后上千瓶(上次排查化学*wu*qi类和毒***pin前体类药品我们组占了全院三分之一),但即使这样导师也很少干涉组里添置新化学品,从各类溶剂,到昂贵的金属配合物,基本上只要能买到的都不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我导师曾经也是为了一个实验可以买个几十万的仪器的现在好像收敛点了hhhh。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导师对实验室建设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在实验室工作的体验。这点有相关需要的同学务必了解清楚;已经在国外,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实地考察一下。

课题组网站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团队的成员介绍。对于申请国外PhD,团队的构成能帮助你了解导师和外校、外组的合作情况,以及其个人主观上对于国际学生的接纳程度。我的导师就是一个对中国人非常友善的人,他的妻子也是亚裔的。相较其他导师,他更了解中国的文化,这在你和他的交流中就能感受到。这对于在国内读研的同学来说还是挺重要的,因为这种文化上的亲和度能帮助你更好的适应在国外的科研环境,同时能让你和导师相处得更融洽。

在对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接下来一个关注的渠道就是邮件。国外的老师崇尚使用邮件沟通(不排除有一部分喜欢用手机短信或者、LinkedIn、Whatsapp等等)。在邮件往来的过程中,你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导师的行事风格,比如回复的效率,回复的用词用语。通过这些你可以了解到导师对你的态度,这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未来对你的态度。包括其他答主提到的工作压力的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你需要的工作模式。这个也是在这个阶段要多少感知到的。

能不能直接向导师了解PhD毕业要求

当然,很多人还会关心PhD毕业的要求。我犹记得导师这样跟我说过,’I don’t need a PhD degree cuz I’ve got one. Honestly, it’s yourself that decide when you need this degree and how.’ 有的导师并不强制你一定的文章数量,有的组可能会有数量或者档次的要求。毫不避讳地说,如果你非常在乎这点,不妨一开始就问清楚。有顾虑的同学可以从组里的成员开始,或者搜索过往毕业生的文章发表情况。而我个人认为,直接向导师咨询也不是啥忌讳的事,只是要注意时间场合以及方式方法。个人建议是双方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再作进一步了解。

30389-wCtz1_SyRnr7o3I3kLFDcWhDkaWrkTNB.jpg

这些问题要提前思考:

最后,结合上述提到的导师方面的因素,以及你自身的情况,总结出文章开头提到与导师的“契合度”——导师的学术方向你是否感兴趣?导师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去支持课题组建设?导师对待中国人是否友善?导师的工作节奏与你是否合拍?导师如何看待你的毕业?导师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果能想好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你已经能成功避开了绝大多数的坑。理想状态下的导师与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和下属,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是要表露一种合作关系。导师提供环境和支持,用你自己的努力帮助他实现你们共同的想法;而你也从中收获最新的知识、学术观点;了解课题组的运作方式,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这些都能让你在避开很多“坑”的同时,在和未来其他科研合作者共事时,给别人挖更少的“坑”。

最后,希望所有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科研事业一帆风顺!

收起
取消

伦敦留学一年大约需要多少费用?

该话题答主

Chen Keqi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剑桥大学 Philosophy of Religion
北京大学印地语系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哲学博士生
Chen Keqi:

我是2017-10~2018-07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宗教哲学硕士学位,2018-10~至今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哲学博士生,我觉得我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1. 学费

不同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费差距很大,从2万磅到3万磅不等,而且大趋势是学费每年都在涨,比如五六年前帝国理工大学的物理专业本科学费还只有一年2.5万英镑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3万多。如果学费要3万英镑的话一整年的所有花费应该在45-50万人民币左右。所以这个大家要在学校...

显示全部

我是2017-10~2018-07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宗教哲学硕士学位,2018-10~至今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哲学博士生,我觉得我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1. 学费

不同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费差距很大,从2万磅到3万磅不等,而且大趋势是学费每年都在涨,比如五六年前帝国理工大学的物理专业本科学费还只有一年2.5万英镑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3万多。如果学费要3万英镑的话一整年的所有花费应该在45-50万人民币左右。所以这个大家要在学校的官网上查清楚。

2. 住宿

除去学费,伦敦最贵的就是住宿,一个人一个月至少也要800+英镑一个月,而且这个价格一般只能和别人合租。所以其实在伦敦住宿的话1000-1500英镑一个月都是正常的,具体浮动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房型。

3. 吃饭

伦敦吃饭也很贵而且大概率不是很好吃。去外边吃的话,麦当劳肯德基和学校自带的cafe或者食堂都比较便宜,可能5磅左右就能买到一个带饮料的套餐;wasabi这样的连锁日本料理或者必胜客大概7-10磅一顿;正经的普通餐馆要吃饱的话平均一个人至少12磅;自助火锅的话一个人至少20磅(海底捞差不多40磅一个人);其他更贵的当然上不封顶。

一般学生的话平时还是会选择自己做饭,自己做饭的话就便宜很多了,去sainsbury’s或者tesco(tesco的clubcard优惠力度比较大)买的话,平均下来一顿饭的成本也就3-4磅,取决于你吃多少以及食材的昂贵程度,当然如果都要用很好的食材(比如都去M&S甚至Waitrose买的话)肯定不止3-4磅一顿饭,但是不管什么样的食材,自己做的话性价比肯定是高过去外面吃。中超和Japan Center是买东亚食材的好地方,但有些中超的价格一般会高过英国本土的超市,所以去中超一般只买英国超市里买不到的东西。

4. 水果、零食、甜点、咖啡

总体来说英国的水果没有非常贵,甚至有些水果其实比国内便宜,比如车厘子和蓝莓。当然如果买那种已经处理好了的切片水果就比较贵了,一小袋菠萝或者芒果就要2、3磅,不是很划算。

零食的话我一般吃各种巧克力饼干或者奶,都不贵,就1、2磅就可以买到。坚果比较贵,我比较少吃。

甜点主要就是蛋糕。M&S的蛋糕很便宜,但是我觉得有点太甜了。Sainsbury’s的面包其实做得不差,苹果派和核桃面包我都挺喜欢的。正经的话,我比较喜欢吃Patisserie Valerie的草莓蛋糕和芝士蛋糕,4.1磅一个,买两个会打折,7磅。他们家的下午茶也不错,25磅两个人吃到撑。是性价比比较高的甜品店。还有就是Pret A Manger,是我非常喜欢的连锁简餐店,他们家的燕麦水果酸奶超级好吃,抹茶拿铁做得也不错,各种沙拉做得也让人很有食欲,又健康。

咖啡的话对我也算一个必需品所以讲一下。一般的连锁咖啡店像星爸爸、CostaNero的话价格都差不多,大概2.6-3磅左右一杯的价格。我一般会去学校自己的cafe买,比较便宜,大概1.5磅就可以买到一杯,当然这个不同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其实自己可以买一个小小的胶囊咖啡机或者做ground coffee的咖啡机,基本款的机器价格也就100-200磅左右,还是自己在家做比较省钱。

5. 交通

伦敦其实交通费也算是大头了。巴士的话一程1.5磅,地铁的话价格比较复杂,不同区和不同时间的价格不同,zone1-zone5大概3磅左右,具体可以看https://www.honglingjin.co.uk/1893.html。在伦敦不建议骑自行车,比较危险。火车的话比较方便,不同时间不同的火车站价格都浮动很大,可以在trainline这个app上check,有很便宜的价格,25岁以前记得买railcard。长途巴士主要是national express,坐起来很舒适,记得买coachcard,有优惠。

6. 日用品

其实英国的日用品也很贵……锅碗瓢盆随便都10磅20磅,隐形眼镜水11磅,反正不是很友好。买日用品的话TK-Maxx比较便宜。

7. 护肤品+美妆

这些一般就在Boots和John Lewis解决,这些东西的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差不多,但是在英国买日本韩国的东西就非常贵,所以我一般会回国买齐带过去。但是Boots的积分卡优惠力度还是挺大的,非常推荐。还有就是希斯罗机场的兰蔻、雅诗兰黛都很便宜,建议囤货,La Prairie也很便宜,贵妇可以关注。

8. 衣服

个人感觉英国的衣服都不是很好看,不太适合东亚人,性价比也不是很高,我一般都假期的时候回国买。一定要买的话,ASOS是个很大的购物平台,有些衣服很便宜。然后就是一些快销,zara,new look,优衣库。个人感觉很多法国的牌子(比如Comptoir des Cotonniers,折扣力度很大)比较好看。

9. 医疗

英国的公立医疗都免费,但是效率比较低。所有避孕相关的东西都是免费的。HPV要自费,大概143磅一针;牙医和眼科都是自费。

收起
取消

申请2020英国硕士为什么难度这么高?

Marco:

两点原因:一、英国自身政策利好;二、同行衬托(香港暴乱,美国伊朗掐架)

后面我们来剖析下今年拿到英国offer的同学们大多是怎样的条件。

一、英国自身政策

英国PSW签证将从2020年恢复,留学生毕业后可留英工作2年。

[图片]

按照最新政策,在英国的海外留学生将被允许毕业后在英国停留两年,以找到工作。

这项新政策适用于从明年起开始修读本科或以上课程的学生。同时,这些学生还得在有良好移民检查记录的机构学习。

另外,这个政策对于留学生找到工作的种类和工签...

显示全部

两点原因:一、英国自身政策利好;二、同行衬托(香港暴乱,美国伊朗掐架)

后面我们来剖析下今年拿到英国offer的同学们大多是怎样的条件。

一、英国自身政策

英国PSW签证将从2020年恢复,留学生毕业后可留英工作2年。

v2-a94d6cdc64af2b253c7127a995e9f99e_hd.jpg

按照最新政策,在英国的海外留学生将被允许毕业后在英国停留两年,以找到工作。

这项新政策适用于从明年起开始修读本科或以上课程的学生。同时,这些学生还得在有良好移民检查记录的机构学习。

另外,这个政策对于留学生找到工作的种类和工签数量没有限制。

随后,各大英媒连夜发稿报道。《卫报》:留学生的英国工签延至两年——政府恢复梅姨2012年觉得太慷慨的移民政策。

v2-f0b243aca382ce65dd3069b2d8c7b0af_hd.jpg

 

 

v2-115d654bfd61e64773f5a7a93e2e00b5_hd.jpg

The Pie News:新政最快将作用于2020年开学的国际学生。

 

v2-1929c180709f672cfc1cdb53b2394152_hd.jpg

 

iNews:鲍里斯重启留学生的两年工作签证。

v2-5a0417061874de16fd950dcc7be77e71_hd.jpg

而英国首相鲍里斯也表示,这一改变使学生们“释放自己的潜力”,在英国开始职业生涯。

除了现任首相鲍里斯的支持外,前任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拥有作为国际合作中心的“自豪历史”。

“如果不对全球最聪明、最优秀的人开放,让他们在英国学习和工作,这类突破就不可能实现。”

内政大臣帕特尔补充说,这一决定显示了政府的“全球前景”。

保守党支持,工党也支持。工党影子内政大臣黛安·阿博特表示,工党一直认为,毕业生毕业后应该能够在这里工作。

“它使他们能够为我们的经济、我们的大学和研究做出贡献,并帮助我们吸引世界各地最聪明和最优秀的人才”,然后捎带手黑了一把梅姨,“很遗憾,政府此前的措施适得其反。”

英国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阿里斯泰尔·贾维斯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他表示,这将有利于英国经济,并恢复英国作为“首选留学目的地”的地位。

二、同行衬托(香港暴乱,美国伊朗掐架)

这两点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属于热搜常客了。对于留学生来说,保证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动辄打砸抢,谁也受不了。

伊朗与美国相比,虽然军事实力差距悬殊,但是架不住恐怖袭击啊,这也可能劝退了一部分要留学美国的小伙伴。

 

三、什么条件才能拿到英国2020fall的offer?

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有同学拿到英国offer,比如爱打、UCL、KCL等,以offer为证。

v2-f6c345295620fc12e7ea4444d0eedbe4_hd.jpg

以上为缩略图,大图可点击offer查看。

举几个例子:

三维标化及背景

毕业学校:北京大学
本科专业:考古学
申请项目:考古学与亚洲文化遗产
GPA:3.285/4
雅思:7.5
申请结果:伦敦大学学院

三维标化及背景

毕业学校:本科C9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学
申请项目:数字媒介
GPA:4.34/5
雅思:8(6.5)
申请结果:华威大学

三维标化及背景

毕业学校:东南大学
本科专业:社会学
申请项目:Material and Visual Culture
GPA:88.26/100
雅思:7.5
申请结果:伦敦大学学院

更多申请档案官网都有,就不在这里展示啦,祝申请英国的小伙伴都能马到成功!

收起
取消

申请美国的学校文书要怎么写才更有吸引力?

该话题答主

Rave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凯斯西储大学 Finance
金融MSF在读 2018申请季DIY申请 斩获:Case Western Reserve Un
Raven: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归纳一下文书写作的一般思路。

文书写作,归根结底和初中时常写的人物类记叙文没什么区别。想要写一篇合格的作文,首先要明确中心思想,其次要选择恰当的素材作为中心思想的佐证,然后用连贯的逻辑将素材串联成一个整体。至于文字有多华丽,锦上添花当然最好,倘若喧宾夺主,反倒落了下成。这些写作技巧语文老师都对我们耳提面命了好些年,放到文书写作上,还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却绝对实用的知识点最为关键。

 

一.明确文章主旨

常见的留学文书包括...

显示全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归纳一下文书写作的一般思路。

文书写作,归根结底和初中时常写的人物类记叙文没什么区别。想要写一篇合格的作文,首先要明确中心思想,其次要选择恰当的素材作为中心思想的佐证,然后用连贯的逻辑将素材串联成一个整体。至于文字有多华丽,锦上添花当然最好,倘若喧宾夺主,反倒落了下成。这些写作技巧语文老师都对我们耳提面命了好些年,放到文书写作上,还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却绝对实用的知识点最为关键。

 

一.明确文章主旨

常见的留学文书包括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目标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以及“你能为学校作出哪些贡献”等几类。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书,招生官期望在文书中得到的信息也不同。除了这几大门类之外,绝大多数院校在申请递交的页面还会给出更具体的文书要求。想要写出有吸引力的文书,首先要明确每篇文书分别考察了申请者的哪些特质,换句话说,文章的中心应该是什么。

 

一般来说,个人陈述是为了了解申请者的成长经历,也就是,申请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个人陈述,招生官可以判断申请者的个人特质是否与学校整体氛围相符合,也能根据申请者过去的人生脉络对其未来发展做笼统的预测。

如果想对招生官更有吸引力,不妨从申请学校的特质出发,把学校特质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投其所好。比如对于强调集体归属感的体育强校,可以多谈些团体活动的经历;对于相对greek科研至上的学校,多谈些学术方面的经历。总的来说,个人陈述是关于申请者的过去的。

 

目标陈述则是关于申请者的未来。

在目标陈述中,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申请者长期和短期的职业规划,是申请者已经为未来做了哪些准备,目前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申请的项目补足的。在实际撰写的过程中,有很多申请者遇到的问题在于对于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只是觉得某个专业就业前景不错或者干脆是父母做主选择了这个专业,因此在过去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准备也有限。然而到了写文书的关口,我们很难临时抱佛脚,对过往经历再做充实,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既与过往经历相关,又与申请项目对口的职业规划,把过去的经历和申请项目联系起来。

对于其他不能简单归到哪种类型的文书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思维方式,站在招生官的角度思考招生官布置该文书的用意,借此来确定文章的主旨。

 

二.选择合适的素材

在选择文书素材的过程中,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误解,高大上的素材就是好素材。当然这句话直接看来也没有错,强大的个人背景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容易收到录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申请者在文书写作的过程中把主要笔墨放在罗列和渲染所获得的各种奖项,参加过的含金量极高的实习等,极力让自己的经验看上去更“高大上”一点。实际上,过往的学术、工作经历及其结果在提交的简历(resume / cv)上已经罗列得清清楚楚,根本不必在文书里再干巴巴地啰嗦一遍。

在文书写作的准备阶段,建议将个人经历不论大小,罗列在草稿纸上,逐个分析该经历能够体现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从中学到了什么。从每段经历中提炼出2-3个可以体现不同能力或者特质的小事件,打出英文草稿。

 

以在本科阶段加入辩论队这个经历为例。

 

如果将这个经历写在简历上,那应该是:

2015.11-2019.3 xx大学校辩论队
· 曾任培训部部长,校辩论队队长等职务,带领xx大学辩论队取得了xx杯冠军,xx联赛四强等奖项
· 负责辩论队招新及培训工作,撰写培训材料,组织队内训练等 
· 在XX杯,xx世锦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

但如果想将这段经历写入文书中,就不能只是这样简单地写自己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了。既然是打辩论,肯定少不了团队合作,那就可以从之前的经历中找到一个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争执并解决争执的事例,以此来论证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打辩论肯定还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协调日常学习与比赛准备,那就可以举出遇到完全陌生领域的辩题如何用短短一周时间熟练运用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来证明有较强学习能力,用比赛和期末考试复习周撞车来展示自己抗压能力强并且擅长规划时间,如此等等。

然后我们把每个实例单独写成100词左右的段落,为下一步逻辑串联做好准备。

三.梳理文章逻辑,规范文章表述

当准备好素材后,下一步要做的是围绕主旨,选择合适的素材段落并将其串联成文。文章结构多为总分总式,段落之间要有承接和总结,不宜在结构上过于标新立异,力求做到让招生官能够迅速抓取关键信息。

在遣词造句上,不需要过分追求使用高级词汇和繁复的句式,只要用词准确,不出现语法错误即可。建议在成文后,找身边的朋友,最好是native speaker 浏览一遍,确保想要体现出的信息点都能被get 到,而且不存在歧义。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欢迎选用芝士圈的文书修改服务哦,可以指定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native speaker,帮你抓住文书重点,修改不明确的词句,调整文章结构,可多次沟通修改,共同打造一篇有吸引力的文书。

总而言之,一篇有吸引力的文书离不开清晰的结构,言之有物的表述和明确的中心。最了解自己的人总归还是自己,在全托管式的文书写作模式下,仅凭申请人填写的经历表格,文书撰写者很难对申请人的经历进行深入挖掘,写出的文书就难免落入窠臼。时间比较紧张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芝士圈的VIP文书服务,和外籍顾问一起创作,深挖背景,和学校项目的要求进行匹配。

点击下方链接可以直接了解芝士圈文书服务

https://www.zhishiq.com/product/service-text/graduate?ref=top_nav

收起
取消

留学面试应该如何做准备?要注意哪些问题?

Marco:

谈谈你自己介绍一下你自己向我们简单讲一下你的申请动机

为什么这些老套的面试提示会让人感到如此尴尬?

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面试官进入状态前的热身准备。或许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提醒他们自己,他们到底在面试谁?也或许面试官只是在打发时间?或许他们以这种方式面对你是故意你感到不自在,然后看你是如何处理的?

或者,你也可以把面试官这样对待你的方式当作是他在帮你。通过问这个问题,他们为你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从一开始就能确定面试的基调和内容。这让你自己控制局面,在...

显示全部

谈谈你自己
介绍一下你自己
向我们简单讲一下你的申请动机

为什么这些老套的面试提示会让人感到如此尴尬?

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面试官进入状态前的热身准备。或许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提醒他们自己,他们到底在面试谁?也或许面试官只是在打发时间?或许他们以这种方式面对你是故意你感到不自在,然后看你是如何处理的?

或者,你也可以把面试官这样对待你的方式当作是他在帮你。通过问这个问题,他们为你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从一开始就能确定面试的基调和内容。这让你自己控制局面,在这长达2分钟的时间内,你在说话,也在准备着进入状态。

准备一些要说的话

你应该为了面试做准备,做准备是好事,但不要死记硬背,不要背整段。 在准备阶段,你应该想好三句能分别代表总体的、细节的以及有代表性的句子:

  • 你的核心价值观和动机。
  • 你迄今做过的与申请最相关、最是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你幕墙正在做的与申请相关的项目)。
  • 你将来要做的事情。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我建议从三方面准备:

 

1/3 | 为什么你此刻在这里参与面试?

在你准备这些之前,要学会掌握的关键心态是:你不是在欺骗任何人。面试官也不是在拿你开玩笑。你应该展现最好的你。

说你心中所想——为什么要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在这些面试官面前花费一小时的时间呢?

因为我想拿到录取。

是这样的,但为什么呢?

要深思熟虑地回答这个问题。

深度思考你回答的内容:

  • 是什么促使了你学这个专业?
  • 你如何证实你的动机(通过举例说明你已经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和个人成长过程)?
  • 你如何解释这些动机(当你将这些动机对应到你未来目标的时候,使得面试官/学校发现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你按照下面的顺序思考这些事情,可能会更好:

  1. 你如何证实你的动机(通过举例说明你已经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和个人成长过程)?
  2. 是什么促使了你学这个专业?
  3. 你如何解释这些动机(当你将这些动机对应到你未来目标的时候,使得面试官/学校发现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现在,面对尴尬的处境,你已经有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关于这个成功的面试回答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3 你的能力是否能匹配你想申请的项目?

这是你应该准备的第四句话,把你的能力和要申请的专业(的具体方面)联系起来。

参加这次面试你为什么特别激动?有什么能力必须要向面试官展示的吗?


3/3 开始&结束

如何开始你的第一句话,如何结束你的面试?

当你把这四句话准备好的时候,我建议下一件事你要做的是决定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很多人似乎都不明白这一点。在面试开始的时候,很多来自面试的学生会有“嗯”这种不连贯的间断,或者朗诵一些毫无意义的传记信息。并且,到最后,很多面试者会发出腼腆、羞怯的声音:“所以…嗯,那就是我”。

如果你明白如何开始与结束你的面试,就应该这样开始::

“我来这里是因为我热爱物理,并且我喜欢你们的学校。这就是为什么……

……或者用别的句子引入, 让这句话是引导你讲述你的故事,向面试官传达你已经为面试做好了准备。你马上就会给人积极的印象。

面试结束的时候也一样。知道什么时候你要停止说话,因此当你需要停止说话的时候,你只需:停止说话,微笑。然后等待回复。

当所有的任务完成后就结束,是一个很简单地反应自己自信的方式。

知道要说什么,然后说出来;知道什么时候停,然后停止。


熟悉要说的东西,但千万不要背,要发挥你的想象力。

下一项工作是真正熟悉你准备好的句子。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你随意去面试。但我想强调的是,你没有理由不自信。你能出现在面试官面前,你就足够优秀。

是的,…但这既紧张又可怕!

的确是这样 。但不一定非得这样.

以下是我建议你如何处理“紧张”,并且确保有效的方法::

不要背你的重点,要熟悉它们。

想象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与其重复你的答案,不如想一下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留出一段专注的时间,在一个安静、舒适和轻松的地方。有意识地放松你自己。开始模拟面试。

试着创造一个非常清晰的心理画面。你能想象的细节越多,越好。你面前有杯子吗?它是什么颜色的。杯子里是什么?是热还是冷?你能看到多少面试官,多少张脸?(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网上查找你的面试官,这样你就可以更清楚地做模拟)。你们之间隔着桌子吗?还是电脑屏幕?

现在,在你的脑海中开始进行面试。听面试官问你的问题,想象现场的画面,想象当时的自己,听自己的回答。观察-并且倾听-向面试官的解释和展示为什么录取你,对学校,对你会是双赢。

不要只做一次,尝试做很多次。

也许听起来很奇怪,但很管用。在真正的面试中,它将为你的大脑提供选择和遵循的途径。你将会把答案背后的思想内化,并培养出你的能力,不仅能流利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还能表达出自信,同时也能让你感到平静。

  • 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里。
  • 心态要好.

相信我,要成功地通过留学面试这个问题,这些就是你需要的。

最后一个注意事项:

为你可能不会被问到的问题做好准备!认真听面试官的要求! 不要慌,你已经足够优秀,展示自己就够了。

收起
取消

想去英国G5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准备呢?

该话题答主

Imane Wei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帝国理工学院 Transport
Msc degree in Transport at Imperial College Lon
Imane Wei:

你好,先讲下我的背景作为参考。本科是某985的工科专业,GPA 86,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有科研项目、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无实习经历。最后拿到Imperial College London相应专业授课型硕士的offer。

我觉得如果想申请G5的授课型硕士,我会建议通过自身的整体性提升和基于目标专业的针对性提升两个方面进行准备。同时我也会针对金融相关专业,举些具体项目作为例子,供你参考。

一、 整体性提升

无论具体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如何,想申...

显示全部

你好,先讲下我的背景作为参考。本科是某985的工科专业,GPA 86,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有科研项目、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无实习经历。最后拿到Imperial College London相应专业授课型硕士的offer。

我觉得如果想申请G5的授课型硕士,我会建议通过自身的整体性提升和基于目标专业的针对性提升两个方面进行准备。同时我也会针对金融相关专业,举些具体项目作为例子,供你参考。

一、 整体性提升

无论具体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如何,想申请G5均需要提升的部分:

1. 语言成绩

这是目前看来,是你最需要提升的部分。一般而言,如果想在申请时比较有竞争力,建议雅思均分7+,各科目小分6+。不过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对雅思成绩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剑桥的Finance and Economics项目要求雅思均分7.5+,小分7.0+。如果现在还不能确定专业选择,建议尽量提高语言成绩。

v2-400d20c8b2d6c9936a4f0965f1ee7c38_hd.jpg

 

如果最后雅思成绩难以达到申请要求,建议你考虑申请语言课程,对雅思的成绩要求会稍稍低一些。不过不是所有专业都有语言课程,建议再看一下官网的具体要求。

2. 专业成绩

你目前的GPA还比较有竞争力,建议保持并且尽量提高,如果能在大三上学期,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或者重修成绩不理想的课程,将GPA提升至95+就更好了。建议确认下学校GPA的换算方式,因为最后材料审核是以成绩单上的为准。

v2-1e0cc45f44e0a904bcc6fbe10610c58f_hd.jpg

 

3. 实习经历

虽然G5的大部分项目没有要求申请人必须具有实习经历,但实习或者工作经历是preferable的,如果有会是加分项。建议你有时间和条件的话,做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好的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有利于未来留学的专业选择和毕业后的工作申请;另一方面,实习单位领导写的推荐信,可以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展示你的优点和个人能力,对申请也很有帮助。

v2-bf752f98501f571d5aa0acc834f9280f_hd.jpg

4. 社会实践

相比于企业实习,参加学校的社团和志愿者活动会相对方便些,尤其国外院校比较重视社会实践,建议你参加些有意义或者比较特别的实践活动,并且在申请时通过文书进行说明,展示个人的优点和特色。

5. 相关科研和竞赛

不知道你已经获得的奖是什么类型的,与目标专业相关奖项会对申请很有帮助。除了专业相关的科研和竞赛,与其相关的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的竞赛也建议多参加,如果能拿到名次和奖项最好,可以作为成绩的补充,体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如果科研和竞赛的成绩不理想,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可以通过申请文书的描述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二、 针对性提升

除了以上基本的整体性提升,建议你尽早选择目标学校和专业,G5学校的申请要求会存在差异,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申请条件也可能不尽相同。尽早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利于更好的进行针对性提升:

1. 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

G5的学校官网会有研究生项目的介绍,包括课程内容、申请人的专业要求、语言能力要求、申请材料要求等。建议根据自己条件、兴趣和未来发展的规划,选择适合的、有几率申请成功的项目,作为申请目标。不同学校允许申请的专业数量不尽相同,同一所学校也许可以申请多个项目,建议留意下官网的相关要求。

2. 依据目标专业申请要求,进行针对性提升

选定申请目标后,在官网上找到其对应的申请要求即可,一般而言会有最低的申请人条件,包括语言成绩、专业成绩、本科院校、是否需要GMAT成绩、申请材料等,有些项目还会写明prefer的申请人条件。建议根据目标专业的具体申请要求,再进行针对性的自我提升。

v2-7619b3357597dd29bffaecbde5cc8d22_hd.jpg

以上就是全部干货,接下来说些个人感觉,我觉得题主的条件是有机会申请到G5的,但是语言成绩需要提高,GMAT或GRE看目标专业,如果需要,建议尽快准备,毕竟金融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申请竞争还是很大的。

收起
取消

美国什么专业好就业?

Marco:

每年随着市场趋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总有一些专业会变得相当热门。不过与此同时,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还有些专业始终处于人数爆满的地位。那么到底是哪些专业在今年会变得大受青睐,“常青树”专业的优势又在何处呢?

普林斯顿评论》最近对美国各专业的工作前景、薪酬水平及受欢迎度做了一份调查,评选出了2018年美国最热门的十大专业,快来看看吧!

计算机科学

除了学习必要的硬件和软件之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优势就在于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涉及到了机器人、人工...

显示全部

每年随着市场趋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总有一些专业会变得相当热门。不过与此同时,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还有些专业始终处于人数爆满的地位。那么到底是哪些专业在今年会变得大受青睐,“常青树”专业的优势又在何处呢?

普林斯顿评论》最近对美国各专业的工作前景、薪酬水平及受欢迎度做了一份调查,评选出了2018年美国最热门的十大专业,快来看看吧!

计算机科学

除了学习必要的硬件和软件之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优势就在于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涉及到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前端领域,人才十分稀缺,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

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的就业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传播学

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交叉学科,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通常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善于讲故事,在商业、广告、人力资源等行业都有广阔的工作机会。

政治科学

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等。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治科学的研究摆脱形式主义,注重对现实政治行为的考察和分析,以科学分析的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研究。

政治科学注重时效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需要进行大量的案例训练和逻辑分析。

政治科学毕业生的工作专业方向可以是:政府公务人员及政治权益活动者;律师;新闻;教育等等。

商科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读商科类专业,并快速形成了“商科留学热”。尽管近两年来留学群体对于商科的选择正渐趋理性,但以 FAME 四大专业为代表的商科仍然稳居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学科的首位。
商科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吸引许多学生和家长们开始关注商科专业,无论创业还是投资,追热门都是一种行业规律,“随大流”是本科群体选择商科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影响到职业发展的学业规划来说,却显得过于轻率,提前制定正确的前置规划,对学生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学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商品生产、分配、消费和服务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和逻辑思考是该专业必备的技能。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文学是英国国家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明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文学,对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特点与价值观,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有着重要作用。学生会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分析作品,了解文化。

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思维、人格、行为习惯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另外,它还与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护理学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等知识。护理学是一门技能极其强的学科,要求实践,动手能力也要好,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劳,为病人服务。

护理专业适合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同学学习,毕业后需要通过护理专业认证考试才可以就业。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无可避免,对相关的医疗护理人员需求逐渐增大。护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很好。

化学工程

研究化学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这些工业除了包括传统化工制造(如石油精炼,金属材料,塑料合成,食品加工和催化制造等),现代化工还囊括了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以及相关的纳米技术。现代化工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物学

生物学(Biology),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学生物科学的学生出国深造的机会很大,职业随个人兴趣有很大选择余地。如:教师——一般在高等院校工作,待遇福利社会地位都很好;科研人员——在高等院校、国家或大公司科研机构工作;企业技术人员——在生物制品公司、企业、医药单位工作。

 

热门专业不仅是前景好、薪资高,而且学科是本身就充满着魅力的,从而吸引了一大批莘莘学子来研究并进行新的创造。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就业。

对于很多人来说,出国留学是相对常态的选择,然而是否回国成了新的难题和人生转折。据调查,中国留学生在出国留学后,70%希望能留在海外工作,但是真正能够在海外找到一份工作的人数比例仅有20%左右。

收起
取消

省内一本绩点3.1,雅思8.0,GMAT700加,能否申请哥伦比亚大学?

Marco:

本文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项目录取要求做总结,希望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参考。

从题主提供的信息来看,题主应该是想要申请哥大商学院的Master学位,考虑到题主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不推荐申请MBA项目。哥大商学院目前开设的硕士项目有三个,分别是会计及基础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金融经济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

显示全部

本文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项目录取要求做总结,希望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参考。

从题主提供的信息来看,题主应该是想要申请哥大商学院的Master学位,考虑到题主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不推荐申请MBA项目。哥大商学院目前开设的硕士项目有三个,分别是会计及基础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金融经济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conomics),市场学(MS in Marketing Science),下面逐一介绍这三个项目供题主参考。

 

  • 会计及基础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项目简介

会计及基础分析硕士是STEM项目,时长一年。该项目9月份开学,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内,课程比较紧,夏季学期则主要用于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需要在夏季学期结束前提交毕业论文,这样才能在第二年10月份顺利毕业。学生也可以选择在夏季学期去实习,并在第二年的秋季学期完成剩余课程和毕业论文,在秋季学期结束时毕业。

该项目主要包括10门课程和一篇毕业论文。在课程中,有5项基础课程,包括3门自选课(在四门课程中选择)和两个博士讲座,基础课程成绩必须达到HP(即B+)。此外,还有三门统计学,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训练课程,和两门选修课。一般情况下,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各有12学分的课程也就是4门课,夏季学期只有两门选修课和毕业论文。

项目费用

完成整个项目大约需要10万刀,其中包含66990刀的学费,约21375刀的住宿费用,以及保险和生活开支。

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申请费(100刀)

·一篇文章

·两篇推荐信

·简历

·成绩单

·语言成绩及GMAT/GRE成绩

申请文章的字数限定在250-500字,在文章中,需要写到你的教育目标以及对你发展影响最大的那些成就,还需要写到你希望从事的职业并说明会计及基础分析项目是如何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的。

根据项目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学生基本情况统计,2017年项目的录取比例为6%,平均GMAT为730,平均TOEFL成绩为110。

 

  • 金融经济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conomics)

项目简介

该项目时长两年,一共包括16门课程,学生还被要求进行至少6周的暑期实习。在课程设置方面,一部分课程是PhD课程,;另一部分课程则和MBA一起上,一般来说每学期有4门课。该项目要求所有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和电脑编程。

该项目主要为那些希望接受博士教育但又不确定是否要从事学术研究,也不愿花费4-6年来完成整个博士项目的学生准备。

项目费用

目前该项目每个学分为2438刀,一年的所有花销大概为9万刀左右,包括58512刀的学费和2万刀左右的住宿费等。

 

 

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申请费(100刀)

·两篇文章

·两篇推荐信

·简历

·成绩单

·语言成绩及GMAT/GRE成绩

两篇申请文章的字数均在250-500之间,一篇文章写到你的教育目标以及对你发展影响最大的那些成就,另一篇文章则写希望从事的职业并说明该项目是如何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的。

尽管不要求必须具备工作经验,但工作经验在考虑是否录取中至关重要。

根据项目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学生基本情况统计,2017年项目的录取比例为5%,平均TOEFL成绩为110。

 

 

  • 市场学(MS in Marketing Science)

项目简介

该项目为一年期STEM项目,主要授课内容为市场分析。该项目一共包含30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5门核心课程,至少两门其他学院的博士生课程,至多两门MBA课程。该项目要求申请者在本科阶段上过统计学和概率论的课程,最好修过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管理。同时,建议申请者在开始项目前练习使用SQL以及统计软件如SPSS,Stata等。

项目费用

目前该项目每个学分为2030刀,一年的所有花销大概为9.5万刀左右,包括6万刀左右的学费和2万刀左右的住宿费等。

 

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申请费(100刀)

·一篇文章

·两篇推荐信

·简历

·成绩单

·语言成绩及GMAT/GRE成绩

申请文章在500-1000字之间,在文中需要体现出促使你申请带项目的原因以及长期、短期职业目标,特别是该项目是如何帮助你实现既定目标的。因为该项目允许学生选修其他学院的博士生课程,所以在文章中还要写明你打算选择那些课程。

根据项目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学生基本情况统计,2017年项目的录取比例为8%,平均TOEFL成绩为109,平均GMAT成绩为710。

 

 

收起
取消

申请留学中,GPA 占的重要性有多大?

该话题答主

Peiyan Cai | 芝士圈咨询顾问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emical Biology
GPA平平如何收获奖学金?没有paper如何抓住导师的心?19fall DIY申请到荷兰代尔夫特理工
Peiyan Cai :

申请留学的过程中,GPA是否重要,这个问题是需要分申请地区讨论的。我重点给你描述在欧洲硕士申请的过程中,GPA是否重要。

我的背景为GPA 85/100,排名30%,在19fall中申请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Excellent Scholarship(含学费和生活费的全额奖学金)。

项目申请

个人认为,在欧洲硕士项目(包括奖学金)的申请中,GPA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首先,我们应该先查阅所申请学校是否有GPA硬性要求。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

显示全部

申请留学的过程中,GPA是否重要,这个问题是需要分申请地区讨论的。我重点给你描述在欧洲硕士申请的过程中,GPA是否重要。

我的背景为GPA 85/100,排名30%,在19fall中申请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Excellent Scholarship(含学费和生活费的全额奖学金)。

项目申请

个人认为,在欧洲硕士项目(包括奖学金)的申请中,GPA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首先,我们应该先查阅所申请学校是否有GPA硬性要求。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主页面中说明成绩要求为75以上,子网页上对各个国家本科生的GPA要求做了说明(如下图所示),申请者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网页里的申请要求。

43698-WA6UtAxclb7JsCj4QcEpeYy_iUAICWuP.jpg

该校对中国内地生GPA的要求是80分,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难的标准。相比于GPA的高低,欧洲学校更看重的是本科课程的匹配度。相较于国内研究生的大方向教学,其实欧洲的硕士项目有着非常详细的小方向。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虽然生物技术方面的项目名称是Life Science & Technology,但其课程设置完全是对应于代谢工程这一专业领域,还分为生物催化、生化工程和细胞工厂三个小方向。为此,该项目也详细规定了本科应修过的课程。大家在申请时一定要仔细研读项目课程及先修要求,这不仅是为了顺利申请到学校,也是保证项目的课程是的确符合自身需求的。

43698-wqTMdm9NG5Vk2l0eo8L84r2anXsZvHsR.jpg

欧洲的几个热门留学国家都非常看重课程匹配度,其中最看重的应该是瑞典,大部分学校要求撰写详细的课程内容说明,如果有课程没有修读过,很可能会被拒掉。相比来说,荷兰的相对宽松一些,可以允许候选人少修过一门课程并进行自学。

 

项目奖学金申请

接下来讲一下在欧洲硕士项目奖学金的申请中,GPA是否非常重要。答案同样是不是的。以答主为例,GPA为85,很明显不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成绩。我认为在申请中,一定要避免把自己塑造为标准化的平平无奇的优秀者,即GPA还不错,科研活动社会活动都尽数参加或者划了水,这样的标准化优秀对于校方来说并不是最有意义的。

奖学金的申请同样有GPA要求(很多学校的网站做的非常详细,尤其是各个理工科大学,大家一定要仔细查阅),要求为知名大学的80分以上,此处GPA要求对于中国内地可能稍有提高,因为在录取要求中,GPA概述为75以上,对中国内地生要求为80以上。

43698-op1l5eaeKA1DdIma1gBlXBBOzQ6e3tqC.jpg

尽管GPA要求有所提高,但以答主个人经历来看,并不需要非常高的GPA。与之相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个人科研经历与项目方向的匹配性。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欧洲的硕士项目其实有着非常细致的研究方向。在动机信中,会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本科毕业设计项目,以及硕士阶段计划进行的研究。这就是展示自己本领的大好时候了。这种要求也向我们提示,欧洲硕士申请是有一部分类似于博士申请的,即描述研究计划,那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说明自己在这个领域有着非常非常多的经验,与项目需求、方向非常匹配(描述在本科毕设项目或本科其他科研项目中);另一种是虽然没有非常充足的研究背景,但是对这个领域抱着非常大的热情,有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描述在计划的硕士研究课题中)。

同样可以投其所好的,可以了解该校研究生是否常年积极参加某些国际比赛,自己的经历是否能与其产生关联。其实因为学制不同,欧洲国家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常常晚于中国学生,所以可能他们研究生时参加的比赛正式我们本科生时参加的比赛(例如iGEM 国际基因工程大赛)。如较早有意申请该学校,则可以在本科期间就尝试参加此类比赛。

此外,也要善于发掘其他申请候选人的信息。在上图中可见,其实每一类奖学金都有候选人范围,有一些是全体申请人包括本地生,有一些只奖励给外国学生。欧洲学校的外国留学生中,其实最多的就是中国学生和印度学生,虽然我们无法了解印度学生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在各个留学申请群中了解到其他中国申请人的水平,如果自觉自己的各类背景在此学院的中国申请学生中可以排名前几位,那可以推测自己获得奖学金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综上,本科的GPA在欧洲项目申请中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录取中,更重要的是本科课程匹配度,在奖学金竞选中,更重要的是自身科研背景的匹配度以及是否展现出对这个领域足够的动机性。

希望大家可以在申请时可以仔细研读项目具体内容,找到心仪的方向。祝愿大家申请顺利啦!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是不是一定要中介机构?

Marco:

作为一个提供留学申请服务的平台,我们的用户DIY和半DIY的比较多,而且我们也倡导更多同学能够通过DIY或半DIY完成申请。

[图片]

理由如下:

1.DIY申请的可操作性

早期传统中介盛行不过就是占了个信息不对称的先机。在信息化时代下,这种信息不对称真的越来越小。而中介的售卖政策一向是捆绑式售卖的,将留学申请的每一阶段都作为服务的一部分,看似很省事,但有些服务,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做,没必要付费。

本回答下提到留学申请三个主要方面:选校、硬件、文书...

显示全部

作为一个提供留学申请服务的平台,我们的用户DIY和半DIY的比较多,而且我们也倡导更多同学能够通过DIY或半DIY完成申请。

38171-BdhLoJbDPHIHmSPuiEJFYwUpYdVhFfiA.jpg

理由如下:

1.DIY申请的可操作性

早期传统中介盛行不过就是占了个信息不对称的先机。在信息化时代下,这种信息不对称真的越来越小。而中介的售卖政策一向是捆绑式售卖的,将留学申请的每一阶段都作为服务的一部分,看似很省事,但有些服务,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做,没必要付费。

本回答下提到留学申请三个主要方面:选校、硬件、文书,基本赞同。根据行业内的说法,这里将这三个方面的说法改为选校、背景(硬件和软件)、文书。

 

背景是重中之重。

GPA要高,语言要好,综合能力要强,最好有些学生会任职、竞赛奖项、论文发表........总之,德智体美劳越全面发展越好,这是最重要的。

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同学完全是有能力完成接下来的留学申请,并申请到好学校的。但背景方面,一般情况下,中介是帮不上大忙的。

(这里用了个“一般情况”,是因为了解到有机构卖背景提升服务,三十到五十万,据说是常青藤实验室,还给推荐信,但不知道是否真实。)

 

选校,说白了就是信息搜集,然后和自身背景做匹配。

搜集的信息包括:项目排名/学校的师资力量/录取要求/往年的录取案例/就业去向......最好能找在那个学校的学长学姐聊一下。

项目排名/学校的师资力量/录取要求/往年的录取案例/就业去向.....这类的信息网络上可以找到,并不是中介掌握的机密。QS排名/US News排名/学校官网......这些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至于找在读学姐学长聊一聊,相信我,中介没有那么强大的资源覆盖足够多的学校。

但是,如果你DIY或半DIY你可以去找到大学里申请到国外的学长学姐问问情况,实在找不到,评论区里我会放出链接。

 

文书,一定要自己写。

很有可能你咨询中介的时候,文书是被中介承诺代写的。求求同学们,文书自己写,申请是大事,别怕麻烦,申不上或者出了问题更麻烦。

文书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定价确实不怎么便宜,但是中方老师代写的那种,价格水分很大。国内比较大的那几个机构,各地有线下店的,文书老师写文书是量产模式,一天过个几十份文书都不是问题。

 

所以,不会写文书怎么办?

首先,看看别人怎么写的。网上搜点文书样例不难。

看了还不会?去找会写的学长学姐问一下,也有单独做文书咨询的平台。比如芝士圈,有申请成功的学长学姐提供自己擅长的咨询话题。等到这一届的同学申请成功了,又可以留在平台为之后申请的同学提供帮助,这样的平台对diy的同学来说就很实用。

写了觉得不好?找学长学姐、学校里的外教或者外籍文书导师修改。芝士圈拥有300+全外籍文书导师,不同程度的修改服务匹配同学们各个层次的需要。

 

2.自己申请放心。

别把自己的未来完完全全地交到别人手里。留学申请的同学肯定在做中介功课的时候看到各家中介都有申请事故发生,本应该给大家安全感的大品牌也时常曝出丑闻。这其中有行业攻击,也有真实事件。

服务不可能百分百无失误。你的失误放在经手了1000个学生的申请老师履历里,申请成功率依然是接近100%。但对于你,失误率是100%。

自己DIY就不同了,自己负责自己的申请材料管理、申请时间追踪,整个过程都是了然于心、十分踏实的。

 

总之,不管是DIY还是选择留学中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你真的大四学业非常紧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那就一定要多咨询几家,细扣留学中介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

如果时间允许,DIY是更好的方法。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你也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你未来的学业接轨。毕竟留学的过程中信息搜集、问题咨询等等这些能力你都可以在留学申请的时候得到锻炼。提前进入状态,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后打个广告,如果你还是对信息搜集、文书写作不太明确,芝士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文书修改价廉物美,外籍老师专业负责又很有效率,绝对能使文书增色不少。而且在留学咨询的时候,你还很有可能提前就认识到了你未来的学长学姐,在开始留学的时候又多了一位可以问问题的靠谱的熟人。

点击链接了解芝士圈文书服务

https://www.zhishiq.com/product/service-text/graduate?ref=top_nav

38171-1ci0shvLqisM9a7x7TFuTy0ptSzrB79S.jpg
收起
取消

金融本科,美国研究生专业如何选择?

该话题答主

Rave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凯斯西储大学 Finance
金融MSF在读 2018申请季DIY申请 斩获:Case Western Reserve Un
Raven:

我的本科是国内211院校金融专业,一般而言,有高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可能在课上或课下接触过Spss,Eviews甚至Stata,Python,Matlab等软件,但偏重于学习其统计学应用,对底层语言(Java,C++)等较为陌生,并且无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方向的实习或奖项。

我们这类背景的学生在研究生申请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在于:

海外学历的含金量逐年下降,国内就业的收入不能在短时间内收回留学支出;海外就业市场则倾向于技术类岗位,商科学生处于较为...

显示全部

我的本科是国内211院校金融专业,一般而言,有高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可能在课上或课下接触过Spss,Eviews甚至Stata,Python,Matlab等软件,但偏重于学习其统计学应用,对底层语言(Java,C++)等较为陌生,并且无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方向的实习或奖项。

我们这类背景的学生在研究生申请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在于:

海外学历的含金量逐年下降,国内就业的收入不能在短时间内收回留学支出;海外就业市场则倾向于技术类岗位,商科学生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

有些学生希望通过转向CS/EE等热门专业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但由于其缺乏基础知识和经验,实际操作难度较高。

近年来,很多大学在项目设置上看到了海外学生对STEM学科的需求,纷纷在传统商科硕士项目(如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设置上大量加入编程,统计学课程,并大量开设将统计学与商科进行融合的商业分析专业。

下面来分析几个可供选择的研究生申请方向:

1. 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CS/EE )方向

美国绝大多数cs项目虽然没有明确要求申请者本科必须为计算机科学专业,但均要求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即本科为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及相关专业,或有相关经验。不少学校还明确列出了本科阶段需要修的课程。因此如果以金融本科直接申请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生,竞争力相对较差,如果一定要跨学科申请,建议在大三参加一些线上课程或暑校课程补足计算机背景,并积极参与相关比赛,如果能获得奖项,将是对自身理科背景的有力佐证。

另外,随着近些年计算机科学专业留学生日益增多,不少学校也根据申请者的需求开设了一些专门针对弱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

比如:

  • 布兰迪斯大学的MA in Computer Science for Non-majors项目,专门为本科非cs专业的学生设计,是两年制的项目,和MA in Computer Science相比多出一个学期的基础课程。
  •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ster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CIT) 项目也有类似的设置。
  • 也有一些大学开设了带有先修课程的cs硕士项目,允许没有cs背景的学生在入学后先修一部分基础课程,对其欠缺的知识背景进行补足,该类学校如东北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

总的来说,CS/EE方向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多为互联网企业或软件公司,CS/EE方向的毕业生的确更容易在美国找到的码农工作, 但是可能完全无法应用到本科时学到的金融知识,背景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由于多数CS硕士项目在2年以内,本科无相关背景的毕业生很可能在学习之余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寻求相关领域的实践机会。由于缺乏实习和科研经历,在求职时竞争力较弱。

2.金融(Finance) 方向

美国的金融方向设置与国内并不完全相同。国内的绝大多数本科的金融课程是宏观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和微观金融(金融工程等课程)相结合的,而美国的金融方向设置则偏向微观金融,所学内容为风险管理,公司金融,衍生品定价等。

多数项目为了吸引申请者尤其是国际学生都加入了相当比例的偏量化的内容,一方面,方便该项目被纳入STEM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更长的opt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毕业生申请数据分析,银行系统构建和维护方面的工作。

以凯斯西储大学的金融硕士项目为例,如果选择风险管理或者大数据方向,则要学习SAS,Python,R三种语言,完全可以胜任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其中从第一学期开始有三门课程涉及SAS应用,是学习最为深入的一种语言。这是因为SAS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业,无论是银行内部风控系统构建还是外部科技公司为银行业提供数据支持,都要依靠SAS语言来实现Python和R都只有一门课程,主要聚焦于其金融领域的应用,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扎实且与能够实践相结合的基础。

Python和R应用领域极广,且有大量统计函数方便直接调用,如果有意从事数据领域的工作,可以再自行深入学习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也比较容易上手。虽然美国商科饱和严重,但金融后台数据处理的岗位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能够熟练掌握以上三种语言的其中两种一般就能够达到招聘要求,不少大公司在入职后还会提供相关培训,如果对CS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在入职后选择再读一个在职CS的研究生。

3.商业分析(BA)方向

商业分析专业介于金融和计算机科学之间,既强调商科背景,又重视编程和统计知识。BA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商科理论(市场营销,金融概论等),商科应用(风险管理,商业模型等)以及数据分析。前两类课程与商科背景相承接为分析提供理论模型,第三类课程,尤其是其中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相关课程则为分析提供材料和工具。

从就业方向来看,BA方向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据分析和程序设计的相关工作,对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就业面较广,互联网,通信,金融,零售,咨询等行业都对该类人才有较大需求,尤其是如今“大数据”的概念逐渐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相关人才需求量激增,无论在美国还是国内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总而言之,目前美国商科硕士项目大多向数据处理方向倾斜,无论是金融专业还是商业分析专业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相关知识。如果只是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不一定要选择计算机科学的硕士项目。

收起
取消

去国外念 LLM 或 JD ,要花多少钱和时间?

该话题答主

Cindy C | 芝士圈咨询顾问

香港大学 Laws/JD
一个经历过LSAT和LLM,目前在HKU读JD的法律人
Bixin Chen:

作者Bixin Chen,伦敦大学学院就读LLM,目前在HKU读JD,芝士圈留学行家。

下面针对题主的4个问题分别回答。

目前在内地读完本科到境外留学的目的地主要是美国,英国,其次是新加坡和香港,当然也有少部分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或者欧盟的。这篇回答主要针对前四个国家和地区。用一个表格大致梳理一下相关的花费:

[图片]

1、还有请问读上述类型的同学,能申请奖学金么?念完后是打算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奖学金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国家留学基金委,律所或企业,...

显示全部

作者Bixin Chen,伦敦大学学院就读LLM,目前在HKU读JD,芝士圈留学行家。

下面针对题主的4个问题分别回答。

目前在内地读完本科到境外留学的目的地主要是美国,英国,其次是新加坡和香港,当然也有少部分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或者欧盟的。这篇回答主要针对前四个国家和地区。用一个表格大致梳理一下相关的花费:

v2-5744e868da10200f12aa3290e0de68a3_720w.jpg

1、还有请问读上述类型的同学,能申请奖学金么?念完后是打算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奖学金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国家留学基金委,律所或企业,以及学校。

国家留学基金委:一般申请到美国T14或者英国G5的学校都会去尝试一下申请留学基金委的资助项目,主要要求是读完书要回内地工作;资助分为几个档次,最高档会包学费和生活费。

律所或企业:目前所知国内这类的奖学金有Herbert Smith Freehills律所培养计划,简单来说律所会全程资助你先去英国读一年的GDL课程,然后回香港通过PCLL考核,之后入职HSF的香港办公室。但据我所知每年能够进入这个项目的只有几个大陆学生,一般是清北复交背景的,竞争非常激烈。另外,还有黄廷方·法学奖学金,这是黄廷方慈善基金于2017年设立的。为去英国读LLM或香港读JD的优秀生提供一次性奖励,金额包含学费及生活所需费用。该奖学金会在定点的学校发布评奖信息,所以要多留意学校的通知。

学校:最有可能拿学校奖学金的只有美国JD的项目,LLM项目基本不提供奖学金。但正如上面表格中提到的,如果自身硬件不够好的话(e.g.本科学位,LSAT成绩),往往会陷入要奖学金还是要排名的艰难抉择。

2、若留在国外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留在国内又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这里要分为LLM和JD两个学位讨论。

LLM而言,如果留在国外的话,基本上会去本地小律所(e.g.当地华人律所)工作几年之后回国,所以选择读LLM项目的人一般都会回国申请红圈所或者外所内地办公室的工作;一般很少人会读完LLM回国做法务,毕竟LLM作为一种投资进律所是收回投资相对较快的方法,而且得到的训练也会更加全面。简单而言,LLM是国内顶级律所的敲门转(虽然近几年来读LLM的人增多,竞争也更激烈了)。

对于JD而言,则反过来留在国外的人(至少开始工作前几年)较多。就美国JD而言,基本上对于比较好的法学院的JD,如果想在美国留下来问题不大,主要是如果只能去小所的话愿不愿意留下来的问题。当然近几年来随着内地法律市场的蓬勃发展,不少JD毕业后选择回北京,上海或者香港的国际律所办公室工作。总体而言,有JD学位的同学选择的空间会相对较大。

香港JD的话,目前大部分是和在香港的国际律所签training contract成为香港律师。也有少部分同学回内地发展,但因为香港国际律所的起薪比内地律所要高出不少,所以大家一般的首选还是先留在香港发展一段时间。

3、出去念书的人能多长时间收到回报?

这个其实蛮取决于个人的能力问题的,毕竟即使走同样的路,大家走出来的成绩,实习经历,语言能力不同,最终能够找到怎样的工作区别还是蛮大的。另外大家选择的路径不同,收入和发展空间也很不一样。这里粗略讨论主流的选择。

LLM学位的话,如上文所言,大部分人会选择会内地红圈所或国际律所发展。起薪一般一个月1-2万(少数所有3万+),一年不加bonus大概20几万的话,一到两年就可以收回留学的费用了。但这里要比较的不应该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有平台的问题:LLM这个学位能否帮忙你找到平台更高的工作? 如果本科文凭就足够去红圈或外所的话,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一毕业就马上出去读LLM,可以工作几年再出去充电。但如果只有读了LLM才能够提升平台的话,LLM这个学位就性价比而言是非常高的。

JD这个学位的话,首先看金钱的投资回报率的话,虽然美国JD学位需要150-200万的投资,但按照美国big law年薪USD160-190k来算的话,大约两三年也就回收成本了。而香港JD学位就更不用说了,两年成本大约50-60万,如果同样进国际办公室,两年也可回收成本。而且完成traineeship后,不少所会跟global pay就和美国的年薪接轨了(英国所和本地所相对低一点)。另外如果看平台的话,因为你practice领域从此以后是普通法,接触到的也基本上是国际业务,国际化的程度会相比起内地律所高许多。

4、念完llm后能直接考国内的博士么?

可以,尤其这样的话会有时间上的优势。主要问题是国内博士的名额有时候会被在国内的读研的同学通过和老师提前打好关系然后被老师先招了。所以主要劣处在于因为读研不在国内,有不少信息渠道和人际网络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到时候找导师的时候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多很多。

最后默默为自己打个广告,本人为香港某法学院JD2学生一枚,明年开始在一家国际律所的香港办公室搬砖。如果有小伙伴想咨询关于LLM或JD留学的问题,或者香港JD及求职的相关咨询,欢迎来芝士圈搜索Bixin Chen找我咨询~

收起
取消

英国的G5大学硕士毕业,回国好找工作吗?

Marco:

首先是结论:

好不好找到工作,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

(1) 市场优质机会的总量(2) 你的竞争对手数量,实力分层,和比你强的层级的比例

1. 如果你是G5的理工科:

a. 如果你是CS大类的:

因为美国的CS大类毕业后基本留在美国,所以作为G5大学硕士(且大概率国内读的本科)的同学,你大概会自定义自己的水平能够在国内最强的互联网公司中一决高下,并且把稳妥档和保底放在国内1.5-2线的互联网公司。那么,你的对手将会是

(1)国内top10大学的C...

显示全部

首先是结论:

好不好找到工作,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

(1) 市场优质机会的总量
(2) 你的竞争对手数量,实力分层,和比你强的层级的比例

1. 如果你是G5的理工科:

a. 如果你是CS大类的:

因为美国的CS大类毕业后基本留在美国,所以作为G5大学硕士(且大概率国内读的本科)的同学,你大概会自定义自己的水平能够在国内最强的互联网公司中一决高下,并且把稳妥档和保底放在国内1.5-2线的互联网公司。那么,你的对手将会是

(1)国内top10大学的CS大类的硕士(且本科大概率不是top10),
(2)top学校的优秀的本科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比较肯定的说,你的硕士的训练难度,和你的对手差不多,但是你只有一年,你的对手有2-3年,所以训练时间和积累少,所以你和你的对手是棋逢对手,非常接近。你会比你最强的对手弱一些,但会比一半左右的他们明显强一些。你可以根据这个描述判断你好不好找工作。总之,最后,至少在一个1.5线互联网公司工作,几乎是没问题的。

b. 如果你是non-CS的(比如土木,医药,机械,生物医学工程,材料,船舶,航空,交通运输):

这些行业很多是国家垄断行业,或者是市场已经高度成熟的专业,或者是比较敏感的专业,所以就业会比CS类的弱一些,除非你的家庭本身就是这些行业的圈内人。但是目前国内有些行业和互联网、AI结合以后,其实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国内的很多政策也使得民营资本更多的参与进来,比如医药、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等等,所以开放性的机会是明显增多的,但有时候也需要PHD学历才可以,所以,明白你的专业的市场需求的实质,然后进行规划,是最重要的。不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就读这些专业的硕士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其实一样。

2. 如果你是G5的商科:

a. 如果你是quant-base的(比如金融大类):

美国常春藤金融大类的学生会全力以赴留在美国或者去香港,同时一定会申请上海以作为稳妥档。作为G5大学的学生,你应该明白你留在英国的难度肯定大于ivy league学生留在美国的难度,因为这两个国家机会总量差太多,而且你一定很清楚去香港也面临很大竞争。这时候,你会发现,你最大的劣势,是英国硕士只有一年,你没法完全完成软实力的全面换代。

找工作所需要的软实力实际是非常具体的,主要包括

生活方式、颜值、network空手套白狼的心里障碍和脸皮、在人生低谷中坚决顶住的能力(和你的项目有没有给你时间调整回来)、在面试的行为问题中能讲出来的故事(背后实际是英国欧洲和美国能给予你的新奇体验的机会,以及留学项目的时间长度)。

你会发现你和美国ivy league同档位的学校比起来,是有一点不占优势的。所以你一定会更加寄希望于你申请的上海的工作。而你的竞争对手,将会是:

(1)ivy league几乎所有的相关专业的学生
(2)国内顶尖商科学校的硕士(且本科大部分不是顶尖学校的)
(3)国内顶尖商科学校的优秀本科生
(4)一大批学历一般但是家里关系网优秀的同学。

你最终会发现你最多处于前五分之一的位置,而不是top5%。而且,你会发现,国内有很多机会实际是封闭的,并不对外开放。比如几乎所有券商的行研部门,你必须先实习6个月,然后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原则决定是否有offer。所以,市场总机会中实际只有一部分是对你开放的,当然,对你的对手也一样。所以,处于top 10%也并不能说就稳了。所以难度你可以自己衡量出来了。

b. 如果你是non-quant的(比如市场营销大类、创业大类):

恭喜你,在你申请硕士的时候,我想你已经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你这个专业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学校有。你的美国假想对手就是那两三个学校的人。

而且你还会发现,你这个专业无外乎两个特点:

(1)要么是大家就业方向非常分散,做什么的都有,比如创业大类、管理学大类,班上很多大牛和你就业方向不同
(2)要么是学历本身就不像投行那么重要,更多是靠行业天赋和天生性格,比如市场营销、PR大类。

所以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真正的对手,是:

(1)英国一些不那么好的学校但是天赋很不错的同学,
(2)国内很多虽然没出过国但是很接地气也很有竞争力的同学。

这时候,找工作的难易已经和你的学校名字关系不大了。那么,你应该根据你的天赋和你对自己天赋的信心,判断你找工作的难易。

3. 如果你是G5的文科(社会科学大类):

能申到G5大学纯文科的同学,你们一定已经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的学术知识的兴趣,远大于自己对就业市场的探索欲望。而且你们在国内应该已经被老师们灌输了很多你们专业不太好找工作云云的信息。所以follow your heart,你们的就业结果一定是令自己满意的,但是的确非常难总结你们的就业方向。

总结:

由于英国自身体量的原因,G5大学毕业后在当地就业的难度肯定大于美国top10大学,如果回国,也会比同等级的美国大学稍微低一点,但不明显。如果一定在英美之间选择,美国应该是首选。但是有些行业随着美国签证的收紧,英国以后会成为主流。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