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留学文书中的PS怎么写?

芝士圈留学雅思课程:

回答整理自@ Johnny D 的讲座。

首先简单地介绍自己,我是Johnny。我将会进行约为30分钟的讲座,这个讲座的主题是:对于写出更好的ps,提高被理想的大学录取的机会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申请的关键是在ps中突出“I”,因为在整个申请中最重要的就是“I”。

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

录取委员会想看到的是什么?

他们要看到的是什么人?

他们需要来自你学校的教授的意见?

他们需要来自你申请学校的教授的意见?

其实他们最需...

显示全部

回答整理自@ Johnny D 的讲座。

首先简单地介绍自己,我是Johnny。我将会进行约为30分钟的讲座,这个讲座的主题是:对于写出更好的ps,提高被理想的大学录取的机会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申请的关键是在ps中突出“I”,因为在整个申请中最重要的就是“I”。

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

录取委员会想看到的是什么?

他们要看到的是什么人?

他们需要来自你学校的教授的意见?

他们需要来自你申请学校的教授的意见?

其实他们最需要看到的是你本人。所以在ps中需要突出你的形象,需要向他们展示自己,包括你和别人不同的兴趣、不同的雄心壮志。为了要记住这一点,可以通过披头士的歌来提醒自己。他们大多数的歌我相信你们都很了解了,但这一首发行于1970年《Let it be》专辑中的《I, me, mine》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我希望在写文书的时候,大家能够记住这首歌的名字,记住最重要的是突出自己。

大部分学生都会向文书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写了一篇ps,你能完善它吗?其实学生非常清楚他们需要写什么,比如他们想要申请的学校,他们想要去的国家,他们想要申请的专业。但是,在ps写作中,他们习惯用这些词语当主语。以学校为例,学生会写牛津大学是个很漂亮的学校,牛津大学是世界上顶尖的大学之一,这些表达当然不是错误的,但这些不是能够吸引录取委员会的表述,或者说这些表述不能让他们认识到你是谁,为什么你想申请这个项目。或者他们也会说,我想去英国,因为英国有很多大公司,我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我想去美国,因为我有更好的机会获得资金资助。同样地,他们用国家当主语。与此类似,在描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时,他们会说材料学是研究物体特征的学科,计算机科学是研究程序、应用和电脑的编写的学科。这些表述都不是错误的,但是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写个人陈述时是有字数限制的,500-1000(在申请博士项目时可能是1200)左右,你需要保证每个词语都是有意义的,都包含了能够使你录取的信息。所以,我们不想看到这些表述。稍微好一点的表述是,用我作为主语。比如我是勤奋的,我有了很高的绩点,我对金融很有兴趣等等。这些表述都是真实的,也对申请有一定的帮助,但却远远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的主观评价,更重要的是提供支持这种主张的证据,这样读者才能理解。他们不想看到一个苍白的主张,比如我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他们更想看到的是一个例子,能够体现你有领导者气质的例子。所以,具体的例子更加的重要,每一个主张都要有一个相应的例子。这些例子能够增加可信度和可读性,能够使你从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

为了提供一个具有可信度和可读性的申请,你需要做什么才能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答案是:

描述你的经历。

要突出自己的经历。在ps写作前,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录取委员会每天都会看很多份申请,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很多学生的经历都是相似的。使自己脱颖而出的重点是:与拥有相似条件的别人相比,为什么你更想要申请这个项目?因此,要展示出自己的动机:谈谈自己的未来,谈谈自己要如何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的ps甚至能够使自己比一些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学生有更大的录取机会。ps中需要包括的: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兴趣(相较于专业、更具体的兴趣)、未来的打算(有没有具体的计划)。要记住这一点,需要提醒自己文书中需要包括自己的过去(与经历相联系)、现在(与兴趣相联系)和未来(与计划相联系)。

在讲座的开始我进行了简单地自我介绍。接下来我将以自己为例展示如何应用今天所说的方法。我将通过我的例子来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申请?

以下是我的经历:我的本科就读于布里斯托大学化学系。从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伦敦,就职于彭博。两年后,我离开了,我发现自己想念的是在大学做实验的时光,所以我申请了帝国理工学院的一年期的硕士项目。硕士所学专业与在布里斯托所学专业相似,但更接近物理。在帝国理工学院就读硕士时,我申请了牛津大学的博士项目。牛津大学是我一直都想去的理想大学。我在本科申请时就申请了牛津大学,但没有被录取。我接下来将展示如何描述这些经历。在英国,人们喜欢玩一个经典的游戏,蛇和梯子:从起点开始,掷骰子,到达梯子上升,到达蛇则下降。我们可以把自己所擅长的比作梯子,我们都想把自己擅长的写进ps。我们可以把遭遇的挫折比作蛇。这些看上去不太好的经历,却可以在ps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展示自己的进步。事实上,在我向帝国理工学院申请的时候,我就提到了本科毕业后没有继续学习而是直接就业的这段看上去不太相关的经历。所以,经历的每一步都需要包括具体的细节。

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例子,以我自身申请牛津大学的博士项目为例。

这是一个错误的例子:在布里斯托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的学习当中,我打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坚实基础。为了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我非常努力学习,每天在图书馆学习到深夜,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希望大家能够看出这个例子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把这段例子的学校和专业去掉,这就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模板,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写。这种ps没有突出自己,没有让委员会记住你是谁。下面是一个好的例子:在布里斯托大学,我学习了材料科学,包括量子力学、电子结构、Hartree-Fock方程、密度泛函理论等课程。学习了许多数理方法,包括python、Fortran和Jaguar。这些都使我对攻读计算材料学的博士学位充满信心。在帝国理工学院,我参与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团队项目:如何使用有限单元法模拟金属盘子的热传导。我提出了可检验的假设,学会了如何使用shell脚本向并行计算机群提交工作,如何写文献综述和项目报告。所以,我认为自己能够完成读博过程中的计量研究。这段文字中与本科阶段相关的经历包括了许多具体的细节和特定的例子,来支撑为什么我对攻读计算材料学的博士学位充满信息这个判断。同样地,硕士阶段学习的特定的方法都是读博研究时所需要的,以此强调我知道这个博士项目需要做什么。

关于个人兴趣,这是一个错误的例子:汽车是现代重要的科技。因为汽车数量的增加,尽管今天相比于过去几十年,与机动车相关的技术得到许多改进,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以往更甚。我意识到工程对于提升汽车质量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吸取更多先进的材料科学的知识,并应用在汽车上。这段文字有两个不当的地方:第一个不当的地方是,兴趣应该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不应该提到过去几十年;第二个不当的地方是,不需要指出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汽车数量增加。下面是一个好的例子:在汽车产业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乘客安全和汽车污染,我的兴趣促使我想要研究一个能把他们都结合起来的领域。通过设想出创新的钢材来制造汽车底盘,能够使乘客更安全,因为新型底盘吸收了碰撞产生的能量,也能减少燃料的使用,因为新型底盘更轻了。我想使用计算的方法,比如键序作用势,来评估和测试新型的钢材,以判断是否能够用于新型汽车底盘的制作。我认为,这很有应用前景。这段文字当中包括了很多特定的细节,和更加专业的陈述。两段文字的对比十分明显:阅读第一段文字后,对申请者的兴趣和目的不太理解。而第二段文字则明确展示了申请者的想要在读博期间实现的目标。

最后是未来的计划。

为什么要申请该项目?

完成该项目后的打算?

比如想要直接就业还是继续科研。这两者在表述时有一定的区别。这是一个错误的例子:我想要当一个著名的工程师,能够解决汽车产业的问题。我想要获得在国外工作的经验,并通过不断努力,提高所有汽车的质量。这段文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个人都想成为著名的人;第二个问题是,想要提高全人类的福祉这种表述太空洞了。下面是一个好的例子:完成博士学位的攻读后,我会提高自身的知识,我将应用这些新知识和工具来为汽车产业创造新的钢材。我希望成为一个博士后,在建立自己研究团队前,获得教导学生的经验,指导研究项目和管理研究经费。我希望未来能够在美国工作,因为美国有更多的来自汽车制造商提供资金和计算设备的机会,比如我能有机会使用更高效的并行计算机。这段文字包含了为什么要申请博士学位,如何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等关键的信息。

最后是本次讲座的总结:强调自己。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自己,文书中需要包括自己过去的经历、现在的兴趣和未来的打算。要展示给读者:我是谁?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我将如何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是能够使你申请成功的关键。

收起
取消

已经工作的人如何申请出国留学?

该话题答主

rainie | 芝士圈咨询顾问

香港科技大学 Master of Science (MSc) in Economics
【银行辞职,在职备考,DIY申请】在银行工作一年半后辞职读研,港、中、科全程DIY申请,可提供
rainie:

作者rain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9~2018-06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一、要不要辞职读研?

读研这事儿其实只要你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可以申请到学校的。对于正在工作但却蠢蠢欲动的我们来说,最难的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辞职读研?为什么要不要辞职读研?

为什么要辞职读研,无非就是现在的工作钱给少了,或者受委屈了(工作升迁无望、学不到东西、被委屈等等),不开心,跳槽很难跳出这个泥潭,期待回炉重造,再获得机会。...

显示全部

作者rain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9~2018-06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一、要不要辞职读研?

读研这事儿其实只要你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可以申请到学校的。对于正在工作但却蠢蠢欲动的我们来说,最难的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辞职读研?为什么要不要辞职读研?

为什么要辞职读研,无非就是现在的工作钱给少了,或者受委屈了(工作升迁无望、学不到东西、被委屈等等),不开心,跳槽很难跳出这个泥潭,期待回炉重造,再获得机会。

一方面,辞职读研,也就是全日制研究生,等你毕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获得了重新开始的机会。作为应届生求职时,你拥有的机会是最多的,最广的。因为工作后你会发现,其实很难通过跳槽真正转换你的职业跑道。我和很多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其实工作三年后,你再次找工作,给你抛向橄榄枝的机会大多和你先前的工作差不多。因为企业在社招时,心态和面试应届生不一样,他最希望你可以马上上手, 而不是白纸一张。譬如你刚毕业的时候从业领域是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日常工作大多是处理某个科目,你想跳槽到基金公司当会计,基本简历就过不了。譬如你做的渠道维护的工作,其实本质是偏销售的后台,你几乎不可能转换到投研团队。譬如你刚毕业的时候在银行做柜员,除了本行内晋升或者跳槽到更小的银行充其量做客户经理,也很难进入风控部门。但是你如果辞职读研了,毕业的时候以应届生的身份应聘,很多门槛都消失了,你获得了再次进入某个圈子的门票。这是辞职读研最大的好处。

但辞职读研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我本来是在银行工作,辞职读研,折腾了三年后,同批的小伙伴们有的也晋升到分行,买了房,生了娃,一切都如意顺遂。但是我还是新公司的新员工。于我而言,我在读研期间尝试了各种可能,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节奏的公司,氛围融洽的团队,并不后悔。但原来的那条路看起来也不差。没有平行宇宙,在于你的取舍。取舍在于你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我觉得辞职读研前,起码问自己三个问题吧。

(1)可以辞职吗?辞去这份工作自己可以承担后续的经济压力吗?如果无法承担经济压力,还要让父母陷入窘境,那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2)为什么辞职?这份工作让你最无法容忍的地方是什么?辞职可以解决问题吗?其实有时候辞职也无法解决问题,问题在于自己,换种思维方式,处境便豁然开朗。

(3)读研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吗?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获得什么。想清楚目标,再考虑路径。

二、申请的路径。

当你决定要读研后。因为我并没有国内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在此只讨论境外硕士申请。

1、选好申请的目标。

(1)香港。成本较低,再次回国找工作很方便。如果你最后还是决定回大陆工作,其实香港是最优的选择,找工作真的特别方便。推荐。

(2)英国。不是特别建议。

(3)除了英国外其他的欧洲国家。申请时间灵活,奖学金项目多。

(4)新加坡。申请时间灵活,春季、秋季都有,而且很多项目都不错。新加坡就业机会也不少。推荐。

(5)美国、加拿大。难度系度跨度大,折校很关键。多问在读的亲朋好友。

 

2、列好准备清单,做到心中有数。

 

假设你申请n个项目,你需要做以下准备:

(1)成绩准备。

获得语言成绩(托福或雅思),必须要的。尽你所能越高越好。

获得综合能力测试成绩(GRE或GMAT),锦上添花。在考完托福、雅思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去考些考试。但是如果你的精力只允许考托福、雅思的话,那就尽力把语言成绩往高了考,很多专业不要求gre和gmat,到时候挑这些不需要gre和gmat成绩的项目就好了。

 

(2)证书准备

GPA相关文件:成绩单、成绩等级证明,两样都需要中/英文版本,都需要本科学校盖章。所以一套完整的GPA相关文件包括四张纸(成绩单中文、成绩单英文、成绩登记证明中文、成绩等级证明英文);最少准备n+1套,留一套用于扫描,其他的将一套四件密封在同一个信封里,在信封处盖骑缝章。

毕业证书相关文件:毕业证、学位证。两样都需要中/英文版本,都需要本科学校盖章。所以一套完整的毕业证书相关文件包括四张纸(毕业证中文、毕业证英文、学位证中文、学位证英文);最少准备n+1套,留一套用于扫描,其他的将一套四件密封在同一个信封里,在信封处盖骑缝章。

与个人经历有关的证书:四六级证书、大学奖状、比赛证书、实习相关的材料、工作相关的材料。

与身份信息有关的材料:身份证、护照(香港地区申请不要求护照或港澳通行证,用身份证即可)。

(3)文书准备

CV:简历,强制性要求。准备一份内容为A4纸1页大小的英文版简历。可参考LinkedIn。

PS:个人陈述。非强制性要求。如果round1来不及,有些项目可以先申请后补递。内容800字即可。

RL:推荐信,强制性要求。建议学校教授一封、工作领导1-2封。

 

3、时间安排。

一般来说提前一年准备。

【3M】在项目申请开始3个月前一定要拿到语言考试成绩,托福最少85以上,雅思最少6.5分以上,否则很难很难申请到好学校。

【2M】在项目申请开始2个月前一定要准备好文书材料。

【1M】在项目申请开始1个月前一定要准备好所有所需证件。

【TIPS】

(1)托福从60分到90分,一般最少也需要3个月。

(2)准备文书材料,CV起码要改5轮,PS构思一个周末即可,但是修改起码要半个月才能成熟,RL很简单,一天即可。

(3)回本科学校准备材料,务必出发前就将所需材料列个清单,以防遗漏。学校处理的时间一般需要预留10个工作日,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随时申请随时拿走的。

4、难点

其实工作后最难的是收心复习。当时我是在职备考托福的。刚开始一个月根本看不进书,背不进单词,一听听力就睡觉。有这些小tips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1)换个环境学习。我当时一开始下班后在公司宿舍里复习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就索性下班回来冲澡后,拿着电脑去星巴克,戴上耳机,周围挺多人在学习的,第一天实现了不睡觉,后来慢慢就找回大学时自习的感觉,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月。从那以后,回宿舍也可以很专注地复习了。

(2)善用平台。托福tpo小站在线练习、口语找了微信上的一个线上培训班、写作买了一本作文书上下班的时候一直背、听力就听aboboo,而且每天早上起来练听写。复习前,我花了一个月去泡论坛,看别人的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平台。方法先行,事半功倍。

(3)不要急着辞职。其实总想着辞职后全心全意复习会更有效果。事实证明在职的话时间挤一挤,逼一下自己,效果更好。(我后来辞职全心全意备考一个月,考的成绩比在职考还低几分,最后也是没有上100)

 

三、额外的话

我本科毕业后是在银行工作,后来辞职gap去了咨询公司工作。申请过程中,银行的工作经历并没有为我加分,反而是减分项。在面试的时候,咨询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从其他面试者中脱颖而出。所以,当你已经定好申请的目标后,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你当下的工作再持续一年并不能为你的简历增加色彩的话,或许辞职寻找新的经历,会更有帮助。但是前提是,经济条件允许and你目标很清晰。

四、读研后的路

成功地申请到了研究生,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一定会有好的offer。我觉得辞职读研,好比你轰隆隆一直向前的人生列车突然停下来,让你可以下车,搭乘新的交通工具去探索世界,前路依旧有坎坷,有不如意,只是有了别样的风景。

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朋友尝试进入新的行业,从审计转到IT做了产品经理,从银行转到了公务员,从银行转到了券商,从电网基层员工转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博士,有的干脆旅游去了。我呢,尝试了咨询、券商、政府机构智库等等,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节奏的公司。也有的人依旧迷茫在路上。

其实工作后纠结读研的小伙伴们内心都有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渴望,只要做了选择,努力去追求,然后放松自己,去享受未知的旅程就好了,别怕。

读完研再工作后你会庆幸你曾经拥有勇气的~

收起
取消

性价比比较高的硕士留学项目有哪些?

Marco:

一年制硕士哪家强?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大对比!

随着近年来国内考研竞争加剧,很多同学在规划未来时都考虑过出国留学。而以英国为代表的一年制硕士,也以其时间短、性价比高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青睐

然而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和HR的不屑,让很多准备选择一年制的同学瞻前顾后。

“你一年就能读完硕士?”

“一年多时间真的能毕业吗?”

“一年制的硕士也太水了吧!”

那么一年制硕士文凭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去国外上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又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开设...

显示全部

一年制硕士哪家强?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大对比!

随着近年来国内考研竞争加剧,很多同学在规划未来时都考虑过出国留学。而以英国为代表的一年制硕士,也以其时间短、性价比高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青睐

然而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和HR的不屑,让很多准备选择一年制的同学瞻前顾后。

“你一年就能读完硕士?”

“一年多时间真的能毕业吗?”

“一年制的硕士也太水了吧!”

那么一年制硕士文凭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去国外上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又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一年制硕士?

今天蒙圈儿就跟大家聊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一年制硕士项申请要求、费用、专业推荐、利好政策等方面的对比,希望21fall的同学们能够发现最合适自己的学校申请!

申请要求

英 国

英国大部分院校申请时无需雅思成绩,申请者可以先递交申请,后补交雅思成绩,申请者有更多时间准备雅思考试。

即使雅思成绩没达到学校的直录要求,英国大学也允许申请者提前去读语言课,通过语言课的考核可入读硕士课程。

国内三年制大专毕业生并有三年以上的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经验,可以直接申请部分英国大学的MBA和其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美 国

申请Top100大学

建议本科GPA3.2以上,托福95分以上;Top50建议本科GPA3.5以上,托福100分以上。

但是美国大学一般偏向于招收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或学习突出的学生,且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理念,建议申请者丰富实习或科研经历。

 

加拿大

很多加拿大名校要求提供官方成绩认证,最好达到GPA3.2以上,雅思6.5以上,部分学校和专业可以双录取。

 

澳 洲

目前,澳大利亚在商科、传媒、艺术设计、工程、社工、法律、生物、音乐表演等学科领域均开设一年制硕士课程。

另外,澳大利亚部分院校接受专科升硕士。对于暂时达不到硕士课程语言要求的学生,澳大利亚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尽快入学。

最好达到GPA3.2以上,雅思6.5以上。

 

香 港

香港硕士遵循早申请早录取原则,因此提前规划,第一时间获得录取抢占名额至关重要。

大部分院校及专业对本科排名较为看重,也可根据学生的综合条件评估录取,免考试入学。

很多专业课程设置接受转专业的学生,不同背景的学生可选择转专业直申。

GPA最好3.4以上,雅思6.0至6.5以上。

 

费 用

英 国

学费大概15-30万人民币。

住宿加上生活费由于地理位置会有较大差别,大概10-15万人民币。

 

美 国

学费大概20-40万人民币。

住宿加上生活费由于地理位置会有较大差别,大概5-10万人民币。

 

加拿大

学费较为便宜,大概8-10万人民币。

住宿加上生活费由于地理位置会有小幅度差别,大概6-8万人民币。

 

澳 洲

学费大概15-20万人民币。

住宿加上生活费由于地理位置会有小幅度差别,大概8-10万人民币。

 

香 港

学费大概9-18万人命币,商科一般要double甚至高很多。

住宿加上生活费大概7万人民币。

 

专业推荐

英 国

商科、法律、传播学、生命科学、工程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等。

 

美 国

金融、会计、商业分析、法律、英语教育。

 

加拿大

艺术及人文、工程及技术、生命科学及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

澳 洲

商科、传媒、艺术设计、工程、社工、法律、生物、音乐表演。

香 港

会计与金融、商业管理、经济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人文科学、传播学、新闻学。

 

利好政策

英 国

  • 签证期延长

从英国院校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国际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毕业后其学生签证有效期将延长至六个月;获得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其学生签证有效期则将延长至一年。在签证延长有效期内,国际学生可在英国不受限制地寻找就业机会。

  • 学生签证材料简化

中国学生在申请签证时将不需要提交资金证明材料以及英语语言能力资格认证或证明,准备签证的周期更短,拿到签证也更快。

  • 恢复PSW签证

2021年夏季或之后完成课程的国际学生都有资格申请新的PSW签证,签证期限为两年,不可延期,个人将能够寻找或从事任何行业、任何级别的工作; 如果符合要求,个人可以从PSW过渡到技术移民的工作。

 

美 国

  • 含金量高

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其学位证书具有高含金量。

  • 签证政策逐年放宽

赴美F1学生签证已延长至5年。

  • 丰富的奖学金资源

美国是全世界教育经费多、提供奖学金优厚的国家。提供奖学金的单位,除了学校外,还有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包括众多的基金会和专业机构,甚至某些个人。大部分奖学金都对海外学生开放。

 

加拿大

留学生毕业可无条件获得最长3年工作签证 ;父母留学,子女可免学费入读公立中小学;

留学生配偶可申请无条件工作签证。

 

澳 洲

毕业后自动获得两年工签无专业限制,完成本科学位课程2年(注册长度至少92周),非大都会地区(除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以外城市)留学生可以延长一年工签,即3年工签。

MLTSSL移民清单支持技术移民除了原SOL移民清单为大众所熟知的会计、审计、IT、工程等移民专业,现专为偏远地区新设24个职业,专门用来申请工作签证(457和186)以及州政府担保(489)。

雇主担保、投资移民除技术移民,毕业生也可通过雇主担保或投资移民拿到PR。

 

香 港

  • 十二所院校文凭获内地认可

香港与内地互认高等教育文凭。目前共有12所香港院校面向内地招生,颁发的学位证书获得内地教育部认可。分别为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珠海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 毕业后获1年工签

凡向出入境事务处提出申请的应届非本地毕业生,在签证到期之后,一律可以申请续签12个月。在这段期间他们可以随意就业,其后提出的延长逗留期限申请,则会根据其他非本地毕业生申请的相关政策,在港受聘的同样处理。

 

那么关于一年制留学对比,蒙圈儿大致就总结到这里,其实无论去哪里留学,都应该要理智看待。

要学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分析到底如何选择,作出合适自己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只要成绩好,学校随便挑~

 

收起
取消

签证被拒的奇葩理由都有哪些?

Marco:

Excuse me?

“我被拒签了,因为我是福建人?”

对于留学来说,所能想到最悲伤的事,应该就是明明拿到了大学的offer,却仍然被拒签了叭...

虽然拒签原因可谓五花八门,然而江湖上却流传一个传说:

“据说,北美地区流传着一份神奇的签证拒签地图。在这份地图里,中国每个省份的拒签率都不相同,有高有低,差距很大,如果你不幸在拒签率偏高的省份,被拒签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2016年,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著名移民律师Steven Meurrens 曾在...

显示全部

Excuse me?

“我被拒签了,因为我是福建人?”

对于留学来说,所能想到最悲伤的事,应该就是明明拿到了大学的offer,却仍然被拒签了叭...

虽然拒签原因可谓五花八门,然而江湖上却流传一个传说:

“据说,北美地区流传着一份神奇的签证拒签地图。在这份地图里,中国每个省份的拒签率都不相同,有高有低,差距很大,如果你不幸在拒签率偏高的省份,被拒签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2016年,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著名移民律师Steven Meurrens 曾在Twitter 上公开了一个惊人的机密文件:

 

38171-4CDld-iZ2jRLdTjzQyO8ayfR8an17vZl.jpg
38171-dA6FR1unoK95j3ez2E0LnoKkyX3e3-k-.jpg

中国的辽宁、广东、河北、河南、福建,湖南和天津市,这6省1市属于签证高危地区,如果你生在中国这6省1市,只能说,相比其他人来说,你可能就比较倒霉了,因为签证官会自动帮你打上高危人群的标签,对你的背景资料从严审核,要求你更详细地填写包括个人行程、计划停留时间、移民身分、目前就业情况、访问目的等内容。

所以当你申请签证时,签证官的内心OS很有可能是这样的:TA竟然是××省的?拒签!!而且不管是旅游签证、学生签证,还是工作签证、商务签证,一律严格处理...

美国移民律师Kent Cai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申请美签时,福建和东北的申请者,被拒的风险确实比其他省份高。

38171-8erFWQHMu5tN4aimTZpHGIr-VzW3xpik.jpg

而许多签证机构也表示,来自这些省份的客户常常会被“重点照顾”...

据悉,这些地区之所以被签证机构另眼相待,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非法滞留案例真的...太多了…

从下图报告不难看出,这些地区被严格照顾是有事实依据的。

38171-uZrpC43cxRDwg5SxdV_f_9ftwg7FMm4R.jpg

而其中,又尤以福建更为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从1992年开始便有大批福建人非法进入美国,1993年福建就有20,000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偷渡美国,屡禁不止。

38171-ssR0uTQ_zlzwQ5NTdaZPq54Qv6y4EOIn.jpg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福建长乐、连江、福清等地区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共有110.2万人,甚至在发达国家据说还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中国怕美国,美国怕福建。

在知乎上,也有一个比较热门的提问,为什么福建人很容易被拒签?我想,可能这就是原因叭...

38171-KVXG_Bm_Zms9yU0xLjunTahfZyUu7GXz.jpg

当然,除了所在省份,拒签率还与以下因素有关,相当毁三观。

  • 如果你离异、单身、而且还很年轻,性别为女,对8起,你被拒签的可能也很大;
  • 如果你没房、没车、没存款,收入也不高,对8起,你被拒签的可能也很大;
  • 如果你姓王、黄、李、陈,对8起,你被拒签的可能也很大...
38171-y9P-EudYRw0CRiVAv9f7oErXHZ55MtHm.jpg

 

办过签证的同学,应该都深有体会,这些年美签拒签率在逐步上升。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的拒签率还是14.57%,2018年就上升到了17%。

38171-Wk2mXdPJOcZguoLkhIxTzQATGJhdmEhh.jpg
v2-e49bc51e8caba0014ea9031a2aa15463_720w.jpg

2018年美国B类签证拒签率统计


拒签率上升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被拒签了,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明确再次签证的可能性。

如果面签完之后签证官没有收走你的护照,那就表明是拒签。拒签后是可以重新申请的。

 

其次,分析拒签的原因。

被拒签后,首先不要过于紧张,先认真回忆面签时签证官要求你做的事情以及回答的问题,从头分析一遍。

 

拒签的原因一般有:

  • 签证材料有问题、缺材料、DS160表格填写不规范、担保金不够、怀疑材料的真实性等都会成为拒签的理由;
  • 留学动机不纯,有移民倾向;
  • 面签表现不足,比如态度不好、英文表达不清晰、答非所问、过于紧张导致过多肢体动作等;
  • 准备充足,但签证官还是拒签。这个情况虽然少,但是还是会有,纯粹看的就是签证官当天的心情。

 

紧接着,准备再次递签。

分析好原因后,无论签证是否因为签证材料问题拒掉,再次递签前都记住一定要再次检查签证材料,保证材料充足和真实。

再次签证跟第一次签证的流程一样,重走一遍就行了。预约签证地点的话可以试着换个使馆,不过换使馆的话要先去了解好使馆再次申请签证的相关规定,确认使馆是否允许换新的使馆。

 

随后,面签准备。

在面签过程中回答的问题一定要保证“真实、自信、具体、合理”。另外,英文表达一定要流畅、清晰,不能答非所问。

 

屡次被拒,试着写申诉信。

如果签证官拒签理由不合理而且有明显错误、个人情况过于复杂导致拒签或者拒签超过两次或以上等情况下可以考虑下写申诉信到大使馆,这也是补救拒签的一个办法。

申诉信要保证间接、规范、逻辑合理、切入重点。申诉信可以找专人指导来写,以保证有效性。

收起
取消

一般出国留学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吗?

Amelie:

先列一下我的整个留学生涯的大致开销清单:

考试准备费:4000+3000+1750+1800(雅思、GRE报班加大致考试费)申请费:900+0+700+600+2*1000(大致申请费)实习工资累计:1w+学费: 0生活费: 6500克朗左右/月,约10w RMB(刨除暑假)奖学金:20w克朗各项全职及兼职收入:4w毕设论文收入:2.5w旅行费加机票:2w

实际留学期间净花费:6w RMB左右

本文目录:

1、家庭背景2、选择留学的原因3、申请阶...

显示全部

先列一下我的整个留学生涯的大致开销清单:

考试准备费:4000+3000+1750+1800(雅思、GRE报班加大致考试费)
申请费:900+0+700+600+2*1000(大致申请费)
实习工资累计:1w+
学费: 0
生活费: 6500克朗左右/月,约10w RMB(刨除暑假)
奖学金:20w克朗
各项全职及兼职收入:4w
毕设论文收入:2.5w
旅行费加机票:2w

实际留学期间净花费:6w RMB左右

本文目录:

1、家庭背景
2、选择留学的原因
3、申请阶段的省钱攻略
4、读书期间的开源之道
5、给家境普通者的留学建议

1.家庭背景

就我们整个瑞典留学圈来看,大部分都是家境小康却富裕不及的孩子们比较多。从我个人的经历而言,父母都是三线小城的国企职工,也没有任何一官半职所以油水什么的也基本毫无指望。父母又属于淡泊明志随遇而安的性格,所以也错过了在房市和股市的巅峰期大捞一笔的机会。就是这样普通的家庭,我在大三之前是一直也都没有考虑过留学这个选项的。

2.选择留学的原因

大三之前我一直是大学校园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读书渴望保研的。尽管学校在保研方面还算公平公正,奈何我的对手都是些不睡觉且成绩好科研棒的大牛(最后保研最差的是外经贸,此处是我羡慕的眼泪),一直不能熬夜的我就这样眼睁睁地一直在保研的边缘摩擦摩擦再摩擦。大三上我也曾了解过考研,但是又发生了叉叉学生在国内某高校读研被导师逼到跳楼。

我就想,如果我选择专硕的话,一个老师带十几、二十学生可能我就比较保险不会被老师针对到。但是,我跟“梦校”的同学咨询了一下,他们学校几乎本校保研的名额就占据了大多数。并不便宜的专硕学费加上录取上凶多吉少的感受,我自然就灰溜溜的放弃了考研这条路。就业的话,当年的统计行业还没有现在这么热,几乎都是劝退的专业,大部分同学本科毕业都面临转行。

然而我又死鸭子嘴硬,偏偏就觉得统计未来一定有大前途,非要盯着这个专业摸黑走下去,这时候就只剩留学这一个选项了。留学,在我这种普通家庭的孩子脑子里无非是40w及更高的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为了让自己的学历在求职时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得基本选择两年及以上的研究生项目),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选择,但是现实偏偏又摆在了眼前。那时候真就一个状态,穷且绝望。

3.申请阶段的省钱攻略

但是就在我准备放弃加入考研本校大军时,我听到了我学姐申请到了欧洲全免学费项目的消息,还是世界排名前100的。OMG!简直是我的救星!本来愚钝的我一直以为只有超级大牛校或者超级水校才会有全免学费这样的优惠,没想到,欧洲居然也有优异排名且不要学费的学校。这可真的是点燃了我眼中的小火苗。

我学姐申请的是比利时荷兰语鲁汶大学的英语授课项目,这个学校全球排名大约60左右,统计专业则更靠前。不仅如此,这个学校在对一些理工专业几乎是不收费的(只收折合人民币几千块注册费)。

更让人咋舌的是,已经这么优惠的学校还有奖学金可以申请,几乎相当于免费请你来欧洲名校学习两年,看着我都要感动到哭了。之后,又在留学生免费交流的天堂“寄托家园”看到了一些其他学校的情况。

像是伊拉莫斯项目,不仅可以在求学期间在欧洲各个学校之间学习,还有全奖半奖之类的奖学金会主动考虑你,根本不需要再单独申请。最关键的是什么?居!然!不!要!申!请!费!荷兰的学校也会有一些全免学费的奖学金,但是据说非常看重985的出身,所以211的我就瑟瑟发抖的没有申请。后来,机缘巧合的了解到了瑞典这个神奇的国家,一个申请费(700元左右)可以申请四个学校还有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奖学金,不但如此,还并没有本科学校排名歧视,果断地就把乌普萨拉大学放入了我的dream school list。

在我彻底准备投入留学大军的时候,已经是大三下了。赶鸭子上架式的用着自己实习赚来的一万多的工资,报名了学校四千多块的雅思班(校内报班确实比某东方、某航道划算一些),三千多的GRE网课。雅思准备一共用了两个月,一战7.0,长吁一口气,不用再花考试费了;GRE则是暑假准备了两个月考了一个屎一样的分数,哎呀这样加拿大带奖的牛校就彻底与我稍稍远离了。这里还是想说,留学需要尽早定下自己的目标,早些准备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早些找准定位,赶鸭子上架的压力和紧迫真的也会让人迷失。

准备完了成绩终于到了申请的部分,CV和cover letter都是自己写的。CV 找了交换同学的外国朋友帮忙看了一下格式和文法,cover letter是购买的芝士圈文书修改(用了满减券只花了几百块,感动哭泣),那时候就和芝士圈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剩下的成绩单啊扫描件啊申请流程都是自己走的。在等offer的期间还是出去做了几份实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统计道路走下去的决心。

后来就收到了伊拉莫斯项目的全奖offer,比利时荷兰语鲁汶大学的offer和乌普萨拉大学的全免学费offer。最终权衡了一下,考虑到专业的对口性以及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还是选择乌普萨拉大学。

4.读书期间的开源之道

在刚开始进入留学生活的时候我就真的被瑞典的物价吃了一惊!15块RMB两根的青菜、20多块RMB的白菜,外食就更贵了(几乎一顿都是80RMB+起,晚饭还更贵)。想想父母一辈子勤俭节约,就要毁在我这个败家子的手上不禁觉得亚历山大,穷的也没有什么心思出去社交,愁啊愁。后来生活的转机又一次的到来了,瑞典对外交流委员会对外公开招募一个留学大使,一个月只要工作15个小时就可以cover大部分的伙食费,而且工作时间是非常随机的。哇!我又一次眼前一亮!非常认真的准备了这次申请,又真的非常幸运的以20+:1的比例入选了。有了这份工作以后,我还认识了很多来自各个国家来瑞典留学的学生大使们,得知大家都是来自非常普通的家庭,都在为了减轻自己的开销而努力的时候,觉得真的是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

不仅如此,每年还有四次的免费瑞典境内旅游的机会,在游玩的同时还能增进友谊并了解瑞典本土的风土人情,简直是perfect!就这样,第一年就这么紧紧巴巴却又开心而充满自豪感的过去了。转眼间到了研二,这时候认识了我的前男友,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毕业后分手了,当时对象总会带我出去吃好吃的,终于把瘦了五斤的我养的白胖了一些。我也不好意思一直花人家的钱,就趁着学业不忙的时候申请了芝士圈的留学咨询师,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给大家讲解留学和奖学金申请的经验来赚一些零花钱。这些费用全部都变成了美食进入了我俩的肚子里。研二下,趁着这股统计行业发展起来的东风,我又顺利找到了一家“有矿”的公司去写我的毕设论文。尽管城市有些偏僻,但是公司本身是大且富的,整个项目下来拿到了5w克朗的项目资金还有公司的免费住宿,下半年基本就是自力更生且还有一些盈余了。在写论文的同时,又被现在volvo的老板看上就又飞速的签了入职,毕业后休息了一个月就彻底进入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人生涯。

纵观整个留学生涯,包含机票生活费旅行费在内大约花费在6w以内,和国内读专硕的同学相比也算是中等开销水平。当年我的想法就是,如果读书以后并没有发现对于求职巨大的帮助,起码我还可以说自己只是花着读专硕的钱去体验欧洲的风土人情了。

5.给家境普通者的留学建议

在欧洲留学圈,其实也有不少一般家庭来的孩子。我有认识去中餐厅打工的同学,去学生nation打工的同学还有一些在课余做vlog博主或者运营自己的公众号赚钱的同学。相较于澳洲美国英国,欧洲的很多学校都是能让普通家庭且成绩、能力优异的孩子“上得起”学的。比如德国、法国和挪威都不要学费,瑞典、芬兰、荷兰、丹麦都有各种的奖学金可以申请。

针对课余的兼职,我个人的观点是,尽管我们很想给父母减轻负担,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并顺利的毕业,所以在选择兼职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取舍的。比起说去中餐馆刷盘子,去学生nation兼职就更可以锻炼你的口语以及在同龄人中的交际能力,去公司实习就可以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去公司写论文既可以兼顾毕业又可以小赚一笔。要尽量去选择一些能对未来个人发展有帮助的兼职去做,如果不是真的捉襟见肘还是要在保证在能够毕业的基础下去选择一些减轻父母负担的工作。

收起
取消

有哪些方法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Marco:

写作是一个不断重复和修改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时刻考虑读者的感受,我们在写作时要不断思考自己的文字会给读者造成怎样的影响。

写作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将你看到的东西精准地描述出来,更要带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对你写的东西产生触动。

我们要把单词当做工具,而非奴隶。不要妄图让单词表达过多的意思,承担过多的任务,要适当运用单词。

下面教大家一些实用的小方法。步骤简单,却可以让你的写作焕然一新。

方法一

精简用词

方法二

运用积极正面的词汇

方法三

把所有表示“想法”或者“...

显示全部

写作是一个不断重复和修改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时刻考虑读者的感受,我们在写作时要不断思考自己的文字会给读者造成怎样的影响。

写作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将你看到的东西精准地描述出来,更要带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对你写的东西产生触动。

我们要把单词当做工具,而非奴隶。不要妄图让单词表达过多的意思,承担过多的任务,要适当运用单词。

下面教大家一些实用的小方法。步骤简单,却可以让你的写作焕然一新。

方法一

精简用词

方法二

运用积极正面的词汇

方法三

把所有表示“想法”或者“感觉”的词汇都换掉

例如:“Doris felt angry that Derek had forgotten her birthday.(Doris对Derek忘记她生日这件事很生气)”改成“Doris threw a lamp at Derek.”(气得Doris把台灯砸向Derek。)

这两种表述,哪一个让你印象更深刻? 毋庸置疑,第二个。“ Doris感到生气”、“ Doris感到悲伤”是我们很常见的表述,但是我们头脑中不会构成场景。毫无场景,一片漆黑的大脑,就像Doris那没有灯的黑房间。

一种快速改善写作的方法是:写,检查,修改,再检查,循环往复。 我们通过写作交流来之不易的专业知识,任何改进都是值得的。

在写作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坏习惯。我们要试着注意到这些问题并纠正它们。

我写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当我写以下句子时:

“Writing is how we communicate hard-won expertise”

(我们通过写作交流来之不易的专业知识)

注意,注意,这其实不是我原来写的版本。我原本是这样写的:

“For many people, writing is part of the job. It’s one of the principal ways to communicate our hard-won expertise.”

(对许多人来说,写作是工作的一部分。它是用来交流专业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

“For many people”(对许多人来说) 和 “It’s one of the principal ways” (主要方法之一)都是没有实在意义的限定词。 我在写这句话时尽量修正了这句话里的坏毛病,去掉了这些无意义的限定词。这一点是在改进句子。然后,我又进一步精确自己的表述:

  • 严格来说,写作并不是每个人工作的一部分。
  • 写作并不是我们交流专业技能的唯一方式(例如,农民可以通过他丰收来展示他的专业知识;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他精准的切割术来显示其医术高明)。

所以,又将句子改写为:

“Writing is how we communicate hard-won expertise.”

(我们通过写作交流来之不易的专业知识)

句子改到现在,仍有2点可以改进的地方:

1.新换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实在太过绝对了,比如农夫和医生就不通过写作来交流知识。

2.句子有些冗长。

所以,这个例子里我想表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最终,我去掉了的语言(“......is how we......”),使得我的句子的意思变得不那么绝对,也更为准确,句子改写为:

“Writing communicates hard-won expertise.”

(写作能交流来之不易的专业知识)

修正写作一般来说都是有用的,也有例外,上文我写过这样一个句子:

“This has utility.”

(这极具实用性)

原本,我是这样写的:

“This is a good thing”

(这一点是好的)

看起来很单调,所以我改动了一下:

“This is desirable.”

(这样就让人满意了)

但是,这样能否准确地表达了我意思?

并没有。

我想更为准确地表达出我的想法。

但是评定“表述准确与否”太像“思想活动”,所以我选择忽略上文所说的方法3(即把所有表示“想法”或者“感觉”的词汇都换掉)。

那我一再强调的准确性怎么办? 我又不是一个预先设定好的机器,我有主观性,也会视情况发生策略变动。

于是,我采用了utility“实用”一词,并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句子看起来合情合理。

上述我介绍了三种提升写作方式的技巧。简单、便捷、有效。但他们要在一个大前提下才能起作用,即:

时刻考虑读者感受。

起初写这篇文章时,出于考虑欠周和用词习惯,我用到了“waffle”(华夫饼;啰嗦)这个词。 本网站上的大多数人的母语是中文。而我用英国口语中的这个词,大家可能并不熟悉。

v2-773df14ff798572274f0319ba8f28646_720w.jpg

直到两分钟前,我都不知道这个词在北美还有别的意思

 

所以我是不是应该在修改这篇文章的时候把“waffle”(华夫饼;啰嗦)这个词去掉呢?

我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被广泛认知的形容词,如“verbose”(详细)?

但是,我很喜欢waffle这个词,所以我问了一个中国朋友:

“在中文中有和”waffle”对应的词汇吗?”

她表示,可以用“啰嗦”替换,然后解释道:

“.....形容一个人说很多话,但他的话并不重要;或者一个人总是重复一套说辞”

她的解释(尤其是“总是重复一套说辞”这个形容)让我意识到,英语中的waffle(华夫饼,啰嗦)可以解释为“啰嗦”的原因,即:

v2-269c7338a7426efc8fe6a7586b897527_720w.jpg

也许“waffle”(华夫饼)之所以有“waffle”(啰嗦)的意思,是因为它被设置了一系列重复的图案......

v2-880d5a009ba1ecaec515c762ed9cebb2_720w.jpg

我承认,这个顿悟可能也没那么令人兴奋......

不过,由于英语是由代表声音的字母组成的,因此不太容易找到与实在事物形状相似(或衍生)的拟物类词汇。 作为一名中文初学者,我非常欣赏中国的象形文字可以在汉字形态上体现其含义这一点(例如上和下;木,口和水,都让我觉得很有趣)。

v2-435780585cae170e55cf72a23c047df5_720w.jpg

一个最近发现的有趣的象形文字

以上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引出我想说的第四点改善写作的技巧:

方法四

享受写作的过程。

收起
取消

有哪些常用的留学选校网站?

Marco:
[图片]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项目相关信息

初步选校——collegeboard https://www.collegeboard.org/

Collegeboard是一个主要为本科学生提供从备考到选校全方位服务的网站。在选校初期,打开网页后,选择“College Search”。

 

在该功能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标化成绩,学校类型,地理...

显示全部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项目相关信息

初步选校——collegeboard https://www.collegeboard.org/

Collegeboard是一个主要为本科学生提供从备考到选校全方位服务的网站。在选校初期,打开网页后,选择“College Search”。

 

在该功能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标化成绩,学校类型,地理位置,喜欢的学习氛围,学费等进行设置,设置完偏好后,网站会列出符合你要求的院校、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详细信息。该网站非常适合选校初期对目标项目和学校缺乏基本了解的申请者,帮助其缩小选校范围。

 

在该功能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标化成绩,学校类型,地理位置,喜欢的学习氛围,学费等进行设置,设置完偏好后,网站会列出符合你要求的院校、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详细信息。该网站非常适合选校初期对目标项目和学校缺乏基本了解的申请者,帮助其缩小选校范围。

校园官方网站

在申请中,很多人都忽视了项目官网的重要性,事实上不仅绝大部分申请需要的项目信息都可以在该项目的官方网站上找到,而且通过仔细观察官方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也能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效率有个初步的认识。

在官网上首先可以看到目标项目的简介,以及该项目下有哪些track。在网页的上方有几个标签,其中”Admission”是申请相关信息,包括申请要求,deadline,历年入取学生情况等。“Tuition and Financial Aid”是学费生活费等信息,当开具资金证明时,需依照这个界面下提供的学费和预估生活费确定需要冻结的资金数。很多项目的官网上还有“student life”以及“student profiles”前者介绍社团活动和校园特色,后者展示了部分该项目学生及其他们对该项目的评价。通过阅读这些评价,可以分析出学校希望体现出该项目的哪些特点,可以化用到文书中“Why school”的部分。

国内留学论坛

尽管绝大多数项目的官方网站上都会对历年入取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但对于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在国内读高中或本科的留学生来说,由于美国大学在录取时会考虑人种,性别等因素,保持校园的多样性,对亚洲学生的录取要求可能会比本土学生高出一大截。留学论坛上的经验贴可以帮助申请者对自身水平进行定位,同时,留学论坛上有很多在读学生对项目的体验,可以化用在Why School的文章中,以体现自己对于该项目有较深的了解。常用的论坛包括:

Chasedream 论坛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4-1.html

寄托论坛 http://bbs.gter.net//forum.php?simpletype=yes&mobile=

一亩三分地论坛 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forum-27-1.html

学生评价——Rate My Professor

http://www.ratemyprofessors.com/

在对项目已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认识之后,还要去了解项目中的任课老师,一方面作为留学生必须要考虑到是否会遇到给分极低或对中国人有偏见的老师,确保不会因为外在因素影响毕业,

另一方面有志于未来从事学术研究的留学生也可以提前考虑选择那位老师做导师。

只需要点击“find School”并搜索学校名称,就可以看到哪些教授评价较高,他们分别教授哪些课程,还能搜到在读学生对每个课程的具体评论。通过这个网站,结合项目官方网站上提供的课程表,申请者可以了解到目标项目所学内容和将要打交道的教授。

 

留学生活信息

在申请季,很有可能会收到不止一个offer。在选择最终去向时,除了项目自身条件外,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周边环境和未来发展

城市安全——Spotcrime https://www.spotcrime.info/

通过SpotCrime可以查看校园及住处周边的安全状况,包括各种犯罪的发生数量、严重情况等,并及时了解在即将生活的城市哪些地区恶性犯罪较多,尽量避免到犯罪率高的地区活动。

费用开支——Expatristan https://www.expatistan.com/cost-of-living

Expatistan 网站通过对全球各大城市的生活消费进行实时对比调查,将各地的消费指数进行实时排名,消费指数越高,生活开销越大。网站还能看到各个城市具体的房租、餐饮、交通、通讯等花费,供留学生在选择居住城市时做以参考。

 

校园周边——必应地图 https://cn.bing.com/maps

Google地图已经被墙了,而Google的竞争对手,Bing地图还可以使用。

在Bing地图上可以看到学校的周边情况,有多少超市、餐厅、咖啡厅;公共交通是否便利等。不要以为学校周边环境只要安全即可,有多少商家不重要,想象一下,在没有车的情况下,踩着十几甚至即时厘米厚的积雪步行半小时就为买瓶可乐的酸爽吧。无论如何,这都是你未来至少要生活一年的地方,美国很多学校非常“村”,如果你是一个购物狂,请尽可能规避这类学校,因为这些学校可能离最近的购物中心有几十千米远,整个项目期间去不上一次都是有可能的。

收起
取消

去美国留学怎么样?值得吗?性价比高吗?

Marco:

写在前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年的美国留学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全文会分为“投入”、“产出”和“值不值”,共三个板块。

投入:前期了解、时间、费用产出:知识、社交、就业优势值不值:职业规划、学习能力、交友、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答主Frank Zhang,2016-07~2017-08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于网易游戏从事游戏策划。

“值不值“表面看是量化对比投入与产出,实际上是一个“标准问题”,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无法量...

显示全部

写在前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年的美国留学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全文会分为“投入”、“产出”和“值不值”,共三个板块。

投入:前期了解、时间、费用
产出:知识、社交、就业优势
值不值:职业规划、学习能力、交友、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答主Frank Zhang,2016-07~2017-08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于网易游戏从事游戏策划。

“值不值“表面看是量化对比投入与产出,实际上是一个“标准问题”,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无法量化,每个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说,他人的“值不值”完全无法代表自己的“值不值”,因此我没法武断地给出一个答案,只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答案和判断过程,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帮助各位看官找到自己对于“值不值”的答案。

一、投入:

  1. 了解+申请

在前往异国他乡进行留学这种长时间背井离乡的活动之前,都需要进行详尽的调查,经过多方了解之后,才能做出决定。这一过程十分的必要,因为这往往是一切需求的出发点,也可以成为最终衡量产出时的砝码。

有一些同学就在中学的时候经常利用暑假的机会去美国旅游,早早的进行了解,后来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胸有成竹。而就我个人而言,由于我一直认为出国留学对于家庭的负担过重,所以从未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也从来没有进行过了解。然而机缘巧合之下,我最终还是开始了留学之旅。当然“了解”部分的缺失确实给之后的经历增加了不少困难,也遗留了不少遗憾,所以比较建议大家将这一部分纳入前期投入的计划中。

2、就读

美国的高等教育确实非常过硬,从机制上来说,与我国高校比较普遍的严进宽出(近期似乎开始有所变动)相比,美国的高校在这一块上至少是严进严出,甚至算的上是宽进严出。当然,这里的宽和严只是指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并不是指管理。在管理上是各地相同,主要是自己管理自己。

如果对自己的要求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甚至是拿到优毕(只是一种说法,不同学校的标准应该不太一致),那么就需要在学习上花费较大的心力。如果对自己的要求只是低分飘过混毕业的话,那么虽然没有在国内那么好混,但是还是能混的,一切都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从时间成本上来看,大部分的美国项目都是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一般会包含实习时间,当然也有一年的项目,现在也越来越多了。费用的话,一般在50~100万不等,具体看项目的学费和你的生活档次。

 

二、产出:

1.知识

我所读的市场营销项目属于较为全面的项目,会针对市场营销的各个领域都开设课程。对于那些原本就是市场营销科班出身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跨专业学生来说,还是颇有难度。不过总的来说,如果踏踏实实的认真听讲,课后按部就班的完成作业和阅读,肯定可以有不少收获的。尤其是阅读量大大提升,对于开拓视野,甚至是提升专业英语水平都颇有帮助。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这里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曾经为了复议商业法考试而留在图书馆刷夜(有半边图书馆是通宵开放的),那半边图书馆是灯火通明,能看到有不少小组通宵达旦的讨论,当然在平时图书馆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2.社交

除了知识以外,还有一样千金不换的好东西——友谊。因为频繁的小组作业,你会因为各种课程从而和不同的同学有或深或浅的交集,如果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身边不乏有同学因为这段留学经历找到了自己的伴郎、伴娘甚至是另一半。哪怕没有的话,多认识一个朋友总是多一条路。有不少同学就在回国后一起找工作,后来又成了同事。

除了同学以外,认识这里的教授同样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这里的教授大多是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商界大佬,因此除了传授书本知识之外,他们还可以结合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将一些理论和知识讲解的更加透彻。另外,在美国求职往往非常看重推荐,如果能够得到教授的推荐,有时可以找到一些不错的实习,甚至是因此获得留在美国工作的机会。

3.就业

首先是多了一种选择,毕竟如果没有美国留学生的身份,那么是基本不可能在美国工作的。

另外对于回国工作来说,如果在美国就读的是名校或者是名项目,那么在回国求职的过程中会大大增加通过简历关的机会。另外哪怕仅仅是留学生身份,也可以有诸多福利,例如买车优惠、人才引进政策等等。

三、值不值?

其实读到这里也能明白,在我看来,“留学美国值不值”这个问题远不是“去美国留学大概要花上百万”和“美国海龟回来是不是能轻松年薪几十万”这样简单的金钱对比。因为除了金钱以外,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也同样有限,从前面的故事也能看出,要留学美国,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少。而所获得的许多收获也是相对隐形的,并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年的美国留学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首先,借助申请,在撰写的文书的过程中,我认真回顾了自己过往的经历,从而找到了一条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现在也正在这一行业进行工作。如果说没有赴美留学这一经历,可能我就没有办法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做好清晰的规划,从而在之后的道路中显得游刃有余。

其次,在美国高校学习的过程也同样非常宝贵。通过多门课程拓宽的阅读量使得之后在工作中可以保持一个比较高效的学习状态,能够接受工作中新事物所带来的新信息和新挑战。同时,因为项目课程中有大量的小组作业,所以也会锻炼我们与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同学共同作业的能力,这对于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跨部门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外,美国的课堂也非常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以及和教授进行交流,教授们每周都会安排课后交流的时间,学生可以预约进行答疑。经过这样的锻炼,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往往就不那么容易怯场,能够顺畅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第三,虽然我们的学制很紧张,假期又少又短,但是我还是利用了假期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几次旅行。我们见识了《2012》中的黄石公园、灯火辉煌的赌城拉斯维加斯、雄伟壮阔的尼亚加拉瀑布、美国最南端的基韦斯特、令人梦碎的Ti7……这些原来只能在电影或是视频里才能看到的情景,如今能够亲眼见到,都是一段段难忘的经历。

最后,在美国留学的一年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他们如今在各行各业活跃着,我们彼此也会保持着联系,工作中或是生活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探讨,时常能产生一些新鲜的火花,也不失为一群不错的场外后援团。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一道题目中的投入和产出都不是定量的,为了让这趟美国之旅变得更值,我们可以想尽办法去减少可以减少的投入、增加可以增加的产出。

首先是投入,申请对方项目的奖学金、申请我国资助的奖学金、在项目担任助教、选择课时更紧周期更短的项目、寻找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沟通效率等等。其次是产出,少在寝室蹲着多出门走走、做好计划进行旅游增长见闻、多交几个朋友、跟老师多交流多请教等等。

人生的道路充满了选择,我们永远也不知道The road not taken上会有怎样的故事,因此我们只要尽力让我们所选择的道路充满精彩,那么就能不留遗憾,不虚此行。

收起
取消

申请美国藤校有哪些秘诀?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作者Catherine Gao,芝士圈留学行家,就读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专业。

 

下文将从硬背景、软背景、申请材料三个方便展开讲述。

可能很多人都有着藤校的梦想,首先介绍一下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 指的是由美国的七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一个体育赛事高校联盟,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夜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以及康奈尔大...

显示全部

作者Catherine Gao,芝士圈留学行家,就读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专业。

 

下文将从硬背景、软背景、申请材料三个方便展开讲述。

可能很多人都有着藤校的梦想,首先介绍一下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 指的是由美国的七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一个体育赛事高校联盟,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夜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以及康奈尔大学。

本人就就读于藤校中唯一一所学院。它们全都是美国的一流名校、也是美国产生最多罗德学者的高校联盟。在美国,常春藤被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因而很多人抱持着一定要考进常春藤联盟的梦想,也就是所谓的“藤校梦”。

OK, back to the topic.

总的来说,不管是想进常春藤八校还是其他顶尖的大学,其实在申请上都是相通的,提升自己的硬背景+丰富自己的软背景+打磨自己的申请材料。楼主既然才大一,那么可以说准备的时间还是相当充裕的,当然,越早准备越有利于申请啦。

 

硬背景——

即自身的标化成绩,包括GPA、托福、GRE/GMAT。分数自然是越高越好,具体来讲。本科前三年的总GPA最好在3.7以上,如果是非211/985的那么建议能够刷到3.8甚至3.9以上,加权最好90分以上,个人感觉GPA的作用或占比非常大,因为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既然楼主刚刚大一,那么建议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保证分数。而关于语言成绩,申请常春藤院校GRE最低325+,330+则更有保证,当然很多学校对小分也有具体的要求,比如Verbal 155以上/Quantitative 168以上/Analytical writing 3或3.5以上等等,所以首先要确认一下学校的硬性要求,再看一下往届录取的平均分,作为参考。同时,托福成绩要达到105+。

关于语言考试的时间规划,个人建议最好能够在大三上之前解决完托福考试,在大四上之前解决完GRE考试。其实语言测试不仅仅是一门考过即可的考试,更是你日后真正到了异国能够正常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一个保证,尤其是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来到美国一周,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够准确get别人的意思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最直接来源。所以,好好加油吧~

 

软背景——

软背景包含的方面就很多了。包括实习、科研、暑研、学期/学年境外交换、竞赛、课外活动、奖项、专利、创业等等。如果说一个申请者能够具备以上所有且有较高质量,那“藤校欢迎您”,若能拥有其中大部分,也能够保证一定的录取概率。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平衡,不要有明显的短板。这里重点说一下实习和暑研。

 

1)关于实习

如果想要申请美国藤校,尤其是商科类的项目,实习必不可少。下面重点解答一下目前收到的一些疑问。

第一,很多人会问:找实习是bigname更重要,还是工作内容更重要?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个人觉得在申请阶段,bigname更重要。本人有幸去了德勤和埃森哲实习,在申请上应该算没有拖后腿。数量上,有能力有时间最好3个以上,这样简历才有美感,不得不说,美感在申请中其实很重要。

第二,找不到实习怎么办?我也经历过上一个实习即将结束却还没找到下一个实习的日子。解决办法是在各大找实习软件上疯狂投递简历,比如实习僧、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之类的APP。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在这个实习获得的经验和技能,其次要相信,实习总会有的。

此外,我经常会被问到:我如果XXX时间找实习/准备是不是晚了啊/来不及了啊?每次我都略无奈:知道来不及了那就赶快开始鸭!鸭!!鸭!!!

 

2) 关于暑研/交换

不止我一个人觉得,海外经历非常加分,录取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有分量的学期交换或者暑研都能够向录取委员会很好地证明你在这个国家/学校出色的学习及适应能力。所以给出的建议就是,有能力、有机会去就去啊,年轻帅气又可爱,不出去多晃荡两圈缩学校里上课真得很无聊。至于能不能要到大牛推荐信或者发顶刊,那就要看个人能力了,但前提是:首先给自己一个机会。这样别人才有机会给你一个机会。

此外,对于常春藤学校的申请,个人建议要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及个性,也就是所谓的与众不同。因为你要知道,每年申请常春藤学校的申请者数不胜数,大家的硬条件都差不多,那么那么到底如何决定到底给谁发录取通知呢?这时候软背景就变的非常重要,能否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决定了你能否突出重围。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大学的时候痴迷于辩论赛,的确是出于兴趣,从大一开始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国内的、国际的辩论比赛,也收获了大大小小的奖项。其实个人认为,辩论是一项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活动。首先,你必须有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其次,你必须有一张灵活辩驳的嘴;再者,你需要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而搜索信息的能力、理解信息的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良好的心态更是必不可少。因此,很多美国学校是非常青睐有辩论经历的学生的。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中英文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在读证明/毕业证书等等,有的还需要高中毕业证明及公证等等。

其中,文书(包括简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是重中之重,需要仔细打磨。简历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也比较细节,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的建议是:重点在结果。比如在科研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的研究提升了多少多少稳定性/效率/质量”而不是“我干了啥啥啥”;在实习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业绩/减少了多少资源消耗/提升了多少利润”而不是“我每天被老板安排什么什么任务”。

 

对于个人陈述,有几点亲身体验与感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第一,希望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能够focus on the future instead of the past。

具体来说,focus on the future就是能够在写文书之前,明确地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进行哪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欠缺什么样的知识或者技能,而这个研究生项目将如何如何有效地帮助自己实现这个目标。而对于过去的描写应该尽量简略且硬核,最好能够非常直接地表明自己参与了什么样的研究或实习,应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或技术,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这其中体现了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好是完成这个项目所需要的,即基础或前提。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同时也能快速帮助招生官更好地认识你。

针对申请所需的三封推荐信,个人认为最佳的搭配是本专业大牛老师一封、暑研大牛导师一封(最好是国外导师,更具有认可度)、实习Manager老板一封。当然,如果能要到更多封的推荐信并根据项目的不同要求进行针对性选择自然是更好的,所以希望申请者能够尽早跟各位老师、各位实习公司的经理进行沟通与合作,保证熟络度,为申请时成功要到一封优质的推荐信打好基础。同时,不同的推荐信之间最好能够做到不重复,极尽突出你各个方面的特点。

如果觉得下笔没有思路、写出的文书内容逻辑需要提升、语言需要润色,这个时候可以求助专业的文书修改机构,比如芝士圈留学的外籍顾问文书修改。

 

OK,说完了通性,那么来具体说一下应该针对常春藤院校做一些怎样的准备。

如果申请者有志于申请常春藤院校或者非常春藤不申,那么十分建议去八个学校的官网上搜索每个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举例来说:哈佛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并注重学生的多样化;耶鲁大学则认为学术能力是衡量学生的首要因素;而哥伦比亚大学则更加综合地考虑学术、兴趣、智力等多方面因素。事实上,每个院校的喜好不尽相同,因此调查其preference是申请常春藤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最后,祝楼主能够成功迈进藤校的大门~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有所帮助。

收起
取消

北美博士申请的难度大不大?

Marco:

自述

L同学

[图片]

 

背景信息

本科所在学校:某985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均分: 88TOEFL:90GRE:320+3.5

 

收到offer

(本科直博)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申请专业

MSE

 

完善背景,默默为出国努力

大一的时候,我们的班导师是悉尼大学毕业的博士,当时老师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就出国读博,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过一段不同的生活,了解不一样的研究氛围。所以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出国的种子。

大二时我有一个好朋友的学...

显示全部

自述

L同学

38171-KOztKsFC-qcGZC5eLt8Z0HpJM1HB3Zld.jpg

 

背景信息

本科所在学校:某985高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
均分: 88
TOEFL:90
GRE:320+3.5

 

收到offer

(本科直博)
史蒂文斯理工学院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申请专业

MSE

 

完善背景,默默为出国努力

大一的时候,我们的班导师是悉尼大学毕业的博士,当时老师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就出国读博,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过一段不同的生活,了解不一样的研究氛围。所以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出国的种子。

大二时我有一个好朋友的学长,他们一个宿舍都出了国,也就是那时候我正式开始准备TOEFL、GRE的备考,也尝试了第一次TOEFL的考试。

38171-0nurzA9x4REBpVz4bLQPXgmjrv85Nemu.jpg

好的语言成绩是申请的敲门砖,但在TOEFL备考方面,我应该算是个反面教材。尽管我早在大二就开始准备托福了,但是由于太贪玩,准备的效果并不好。这还要从大三下学期我去台湾交换的时候说起,因为台湾那儿报考托福很便宜,所以我一下子就报了两场。但后来发现台湾真的太好玩了,我每周都出去玩,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学习或者复习,所以在一整年的交换学习中,我的TOEFL都没有什么长进。

直到从台湾回来后的那个暑假,我才开始安心的坐在学校图书馆复习了三个月,最终考到了90分。尽管分不高,但是因为时间来不及的关系,也就没办法再考了。

所以我觉得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可走,想突击还是挺难的,一定要平时多加练习。我建议大家可以经常到相关备考的网站上做听力和阅读的训练,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进度。

38171-pAcKcnX2o5LY4UlI1eGgwR54DZB0gSf2.jpg

后来考GRE的时候,也没太多时间准备,因为当时我每天还要套磁老板,老板经常问的就是语言怎么样,GRE考了吗。但当时GRE一直没有出分,后来我就急急忙忙报了两场。

差不多第一次复习了半个月,后来第二次又补了半个月,大概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考了个GRE。所以说像语言备考,我的建议越早准备越好,因为大一大二的暑假大家其实都还是很闲,完全可以利用一个暑假出个分,这样后面申请就会轻松很多。

因为我想申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MSE)方向的博士,所以科研经历还是挺重要的。我是从大一下开始进实验室的,因为我们学校主要是是做传统金属材料这个方向,但是国外这方面做的比较少而且这个方向的前景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做新材料半导体方向。

38171-UpK_n_aEjI6dEPEWFRhorcRYkISquMQO.jpg

后来我就去找非本专业的这个方向的老师,就跟着开始做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后来自己也慢慢的熟悉了,就申请了大创,有一些国家级和校级的一些项目。

在研究方向方面,套磁的老板可能喜欢看和他研究方向比较match的一些项目,但如果没有很match的项目话,老板也会看你的潜力这些的。因为本科其实能做的内容也有限,所以老板可能更看重的是你的兴趣,想往这方面做的动力。

然后实验的话details是蛮重要的东西,可以让老板知道你做了什么,并且面试的时候老板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做过的实验的最大的突破口或者limitation是什么,然后可能还会让你做一个PPT展示一下,我觉得最好可以放些实验数据或者是一些表格在上面,这样讲起来也会比较清楚。

选校、文书,细节决定成败

选校的时候我觉得首先应该明确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老板、学校、地区等等这些因素也要多方面地去搜集资料,深入的了解。

在选择的时候可以适当拉开差距,毕竟纯PhD申请风险还是挺高的,可以按top30、top40-60、top60-80、top100这样子拉开学校档次。

后面就是在目标学校里选择老板了,可以看看老板的主页、研究和论文情况,然后发邮件套磁。当然也可以根据老板的回复情况,比如是积极还是模棱两可再做出选校调整,最终选出申请学校。如果有校友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多多咨询有经验的学长姐,当然一些留学论坛比如寄托、小木虫也是很好的选择,也可以去看看芝士圈留学的行家列表,有没有相关的校友资源。

38171-YwgM3iTfnf5yq0E8gYAQPPJ26AoZplXu.jpg

至于文书,PhD每次申请的时候都会递交一个CV,一般都会写你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等等。我觉得一个内容丰富的CV在PhD申请的时候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最好是能够有一些publication,就算只有一个也会让你有更多的优势。科研经历可以选择三段以上写在上面。

至于PS或者SOP,我觉得在PhD申请时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文书作为申请过程中必须要提交的材料,所以肯定要尽全力写好,文采好就更出彩了。

不过我当时是香港和美国混申的,香港的申请在前面,当时套磁的香港老板帮我改过researchproposal(RP),所以后来我申美国的时候就以这个RP为基础,然后请芝士圈的Iracema D 老师帮我进一步修改。

38171-TWTsNpWvA_G8Or-b0hBx8vR-CUfTZ3KV.jpg

Iracema 在RP书写上也帮了我很多,最终帮我完成了一篇让我非常满意的文书。然后赶在11月底递交了12月1日截止的那一批学校的申请。目前已经收到了两所学校的offer,如果让我选的话,我应该会去UCR吧,毕竟相比起来我更喜欢美国东海岸的阳光。

PhD申请真的是个玄学,从GPA,科研,选校,套磁到面试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其中各种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那些在出国和保研之间纠结的小伙伴,一定要尽早决定,两者不可兼得!如果铁了心出去,就把保研机会留给别人,尽早开始准备。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如愿收获理想的offer!

收起
取消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如何准备?

Marco:

在美国申请硕士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语言成绩(TOEFL IELTS)

·美国硕士考试成绩(GRE GMAT LSAT)

·大学在校成绩(需认证)

·毕业证或在读证明

·简历

·PS及essay

·推荐信

·资金证明

·护照

·足够的耐心

相比于英国或香港,申请美国学校更为繁琐,也更加考验申请者的耐心和抗压能力。美国硕士申请一般在每年9月初开通申请通道,通道一般于第二年二月到三月关闭,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如何规划和准备美国硕士申请呢?

一.量化成绩篇

语言成绩

美国大...

显示全部

在美国申请硕士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语言成绩(TOEFL IELTS)

·美国硕士考试成绩(GRE GMAT LSAT)

·大学在校成绩(需认证)

·毕业证或在读证明

·简历

·PS及essay

·推荐信

·资金证明

·护照

·足够的耐心

相比于英国或香港,申请美国学校更为繁琐,也更加考验申请者的耐心和抗压能力。美国硕士申请一般在每年9月初开通申请通道,通道一般于第二年二月到三月关闭,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如何规划和准备美国硕士申请呢?

一.量化成绩篇

语言成绩

美国大多数学校都同时接受托福和雅思成绩。雅思的优点在于接受国家较多,可以在申请美国的同时,申请英国,澳洲的学校,同时雅思考试目前仍为纸质试卷,和考官对话,中国考生相对而言更加适应这种考试模式。托福考试为机考,其口语、写作需要较好的听力阅读基础,但需要自由发挥的地方较少,适合擅长阅读听力的考生。此外,由于托福计分较细,比较容易达到目标分数。美国大学硕士项目对托福和雅思要求的水平大致持平,top40之前的学校多有托福100以上,雅思7分以上的要求。

绝大多数考生需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考试才能取得理想成绩。托福考试的官方报名网站为https://toefl.etest.net.cn,雅思考试的官方报名网站为https://ielts.etest.edu.cn。报名时要注意,一般要至少提前2个月报名才能保证考位充足,尤其是每年7月到10月,考位尤为紧张,考生在报名时尽量多提前一段时间。考试结束后,成绩一般在10天左右能在官网上查询到。

无论雅思还是托福,在不脱产(休学)的情况下大致需要3-6个月不等的复习时间,因此建议在大二下学期的暑假就开始准备,大三上学期通过语言考试。也不建议过早准备,因为雅思托福成绩的有效期都是两年,两年之前考出的成绩,学校一般不接受。

研究生考试

研究生考试包括GRE(适用于绝大部分专业),GMAT(商科专用),LSAT(法律硕士专用),其报名网站分别为:

GRE:https://gre.etest.net.cn/login.do

GMAT:https://www.mba.com/china

LSAT:https://www.lsac.org/

研究生考试与语言考试不同,在送分时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显示出来,即使取消成绩,校方也能看到考生在某某日取消过一次成绩。尽管一般学校在录取时以最高成绩为准,但多次刷分仍有可能降低成绩的可信度。

GMAT和GRE考试对两次考试的间隔时间有限制,GRE考试要求间隔20天可再次参加考试,GMAT考试则要求间隔15天可再次参加考试,且每年最多只能考5次。一般情况下,GMAT或GRE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进行。

在校成绩

美国大部分学校要求提供前三年的在校成绩,因此在大四开学后,申请者应尽快到本科学校开具以下证明:

中文成绩单

英文成绩单

评分标准(中英文)

平均分证明(中英文)

这些证明不同学校开具的流程不同,可以询问下前一年出国的学长学姐或在教务网站搜索相关信息。

美国大多数学校不要求直接邮寄纸质版的各项在校成绩证明,因此不需要准备太多份,各准备三份就足够了。

在浏览目标学校的材料要求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学校是否要求在申请阶段递交“offical”成绩,以及在校成绩是否需要认证。如需提交官方的语言和研究生考试成绩,则需通过考试报名网站递交,一般来说,需要20天左右才能送到申请学校,因此一定要尽早提交,不要错过deadline。

在校成绩认证最为常用的机构是WES:https://www.wes.org/。WES认证需要先由教育部认证再由教育部邮寄到WES,教育部认证大约需要20天,邮寄约1个星期,WES收到邮件后还需要大约1个月的时间进行认证,之后邮寄到各学校还需一周左右。如在圣诞节、元旦期间递交则耗时更长,因此建议大四上学期一开学就先进行认证,一般11月初能出具认证结果,可以赶在第一轮deadline前提交。

二.身份证明篇

身份证明包括护照,身份证,在读证明(毕业证)和资产证明。

资产证明

美国不同大学要求递交资产证明的时间不同,一部分要求在申请时递交,另一部分则要求在收到录取申请I20文件时递交即可。资产证明可以到各大银行开具,冻结期选择最短冻结期就可以,因为办理签证时还会用到,建议直接冻结到出国当年的5、6月份。资产证明上的金额一般要求覆盖出国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具体金额可以在目标学校官网“Tuitions and Fees”一栏查找到。

在读证明

在读证明要求翻译为英文版,加盖学校公章,具体操作询问辅导员即可。

护照

部分学校要求在申请时提供护照。办理护照大约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在大三的暑假找时间办理。

 

以上所有证明都需要扫描,美国大部分学校都要求直接在在线申请表中上传相关证明的扫描件,不需要复印或打印。

 

三.文书写作篇

简历

一般要求上交一页到两页的resume或CV,如何修改简历可以参考之前回答的问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65012/answer/306473291

简历是对申请者个人经历的梳理,往往需要多次修改。不断修改简历的过程也是申请者筛选个人经历的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申请者应思考哪些经历最能体现自身特质并将其运用到文书写作中。

建议在大四开学即开始着手修改简历,可以参考必应或谷歌上的简历模板,但不要过于花哨。简历完成后,为避免上传造成的排版混乱,建议保存成PDF格式后再上传。

PS和essay

美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文书要求五花八门,因此必须仔细阅读文书要求,重点记录文书需要涉及的内容,文书的字数,排版的要求等。

文书的字数虽然不多但需要多次修改才能成稿,必须留足修改的时间。文书修改机构精修一篇文章大约需要3-7天,因此文书初稿须在deadline前至少一周到两周写出。

推荐信

美国大多数项目要求一封到两封推荐信,也有个别项目要求三封推荐信。在读学生的推荐信撰写人尽量选择自己的老师,如果有较好的实习经历,也可以联系一位工作上的领导做推荐人。在和推荐人联系时,一定要确定两件事:

-推荐人在本学期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没有出国/外出调研等活动安排。

-推荐人有教务邮箱(老师)或办公邮箱(上司),且邮箱可以正常使用。

收起
取消

求杜克大学研究生申请要求及专业介绍?以及如何申请杜克大学研究生?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Part 1 个人申请背景+录取结果

申请背景: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四段(德勤/埃森哲/兴业证券/恒大地产)

大创科研(国家级+市级);论文四篇(两篇发表+两篇在投)

奖学金;美赛;辩论;支教;大使团志愿者等。

主申专业: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

显示全部

Part 1 个人申请背景+录取结果

申请背景: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四段(德勤/埃森哲/兴业证券/恒大地产)

大创科研(国家级+市级);论文四篇(两篇发表+两篇在投)

奖学金;美赛;辩论;支教;大使团志愿者等。

主申专业: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辅申专业:MPM(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M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录取结果

14投12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Part 2 我的准备过程

1. GPA

事实上,我从大一开始就有出国读研的想法(甚至当时还想过大二转学出国读,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但一直到大三下放弃保研资格的时候,才真正确定出国读研,所以其间也参与了很多与出国申请关系不大的各种活动:比如参加国内各个高校的保研夏令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大家能够较早地选择好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可能努力起来会更有方向也更有效率。本人在大一的时候错误估计自己能力,觉得即使近代史、军理等等我不感兴趣的课考得一塌糊涂,也能靠高数线代物理拉回来;之后又沉迷辩论难以自拔;最重要的是我一直非常反感课堂上老师一个人blablabla的学习方式所以整日逃课,以至于到最后也没冲到3.8,因此在绩点上,个人并没有什么优势。

关于GPA,希望有志于出国读研的小伙伴能够在大一一开始就树立起“GPA非常非常重要”的观念和意识,因为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时候,很多同学在这个时候可能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因而沉迷于游戏、翘课,等等,之后追悔莫及。在申请中,GPA的作用或占比非常大,事实上,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如果你的GPA非常低,你让招生官如何相信你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来出色地完成研究生课程呢?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好好学习,用成绩说话”,我的身边有太多太多懊悔自己大一大二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努力提升绩点的案例,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负责到底,不要做后悔且无法弥补的事。

2. 实习

我第一份在恒大地产的实习开始于大三上学期,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如果能够在大二就开始实习,可能时间上会更容易协调一些,不必在忙碌的申请过程中兼顾工作。

实习经历对于想申请授课型硕士,尤其是像商业分析、数据分析、工程管理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来说是重中之重。其实找实习是一件回报率很大的事情,不仅仅有助于申请,也是提前了解将来找工作的过程以及短期感受将来的工作生活、处理工作中的事务和关系。其实很多授课型的项目时间都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这也就以为着刚进项目就要着手准备找实习,接下来就是漫无止境的投递简历、线上测试、电话面试、视频面试、现场面试等等,所以之前的实习经历便是最好的参考。

实习数量上,有能力有时间最好3个以上,个人认为这样简历才有美感,简历美感很重要。每份实习的时长最好3个月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学到一些东西。

3. 科研/论文

坦白说,我是个没有太强科研之心的人,也没打算读博士,之所以有一些科研经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忙碌起来的生活。大创科研项目相信大家每个人在学校都能够接触到,只要提交项目申请就好,在此不过多讲述。如果是想要跟特定导师做科研、发论文,我是直接跟教授面谈表明自己的兴趣,当然这之后的认真科研工作才是验证你兴趣的真正时机。同时,我也尝试与导师所带的博士生联系,积极加入他们的课题组参与研究,之后便共同发表了论文。总体来说,方法就是保持network,其实学长姐并不是很在乎你是不是高年级,大一比大四强很多的例子也比比皆是,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所以只要你向导师或学长姐展现你拥有出色的科研能力能够完成相关工作,那么其他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

相对来说,科研能力对于申请博士项目的同学至关重要,而对于申请硕士的同学则是锦上添花,其实科研能力也侧面反映了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编码能力等等。同时,为了简历的美观和丰富,建议申请者最好能够有两到三段的科研经历。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联系授课或熟悉的教授进行咨询,或者与博士生进行交流合作。一般而言,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上搜索各个教授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和参与的项目,之后发邮件预约教授进行面对面交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意,既然选择参与科研,就不要抱着一颗“水一水”的心。毕竟之后给你写推荐信的教授很有可能就是带你做科研的教授,所以请尽心尽力,并努力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有所收获。

 

4. TOEFL/GRE

托福和GRE是申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门槛,很多同学问我要不要找培训机构,首先,我是没有找英语培训机构的,一方面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在此吹一波我大江苏清明上河图般秒杀六级的英语高考卷),另一方面该学习的时候我还是非常自律的……其次,不找培训机构不上课不是指闷头自闭,要保持敏锐的触觉,时刻获取新鲜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虽然我不上培训课,但大部分知名培训课的资料或者视频我都有,之后选择我认为比较好的配套模式来练习足以。当然,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攻克语言考试。

一般学校会卡托福100分,杜克也不例外。Yale、Harvard、Dartmouth等常春藤便更加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因此大家可以多在口语听力上下些功夫,毕竟,出国之后总会用到的。

而对于GRE考试,我个人是先背了很多遍再要你命3000的单词,之后刷机经巩固并训练做题速度,同时要归纳整理错题。事实上,网上有很多很多GRE备考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我认为在GRE的备考上,没有一个非常普适的方法,各位需要自行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对于语言成绩的建议,自然是越早考完越好。因为准备各种申请材料的过程耗时耗力,非常忙碌,很难有时间兼顾英语。并且,托福和GRE考试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取得高分,很多同学刷了很多次也没有考到理想的成绩,尤其是GRE,需要大量集中的时间去练习。因此,希望各位在语言考试的时候,能够充分准备后再上战场,不然一次又一次,真的很耗费心力并且会对整个申请的心态造成不好的影响。最后,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

5. 时间规划

不管是申请,还是日常的学习、工作,时间规划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列plan的人,但注意哦,列plan的目的是完成它,而不仅仅是列plan而已。

我首先解决的是语言考试,我在大二上的时候就结束了托福考试(事实上,。这个时间比较危险,因为托福成绩有效期只有两年),大二下考出了GRE成绩(后来又考了一次,但并不理想)。实习是从大三上开始,一直进行到申请之前,因为开始准备实习的时间比较晚,所以非常集中地做了4份实习。而在功课、科研上,则是利用平日里每一天的时间去进行,并没有突击,也并不是完全为了申请而去做。不少同学总会说时间不够,我想,如果想同时做好功课、实习、科研、论文并且吃喝玩乐睡眠充足,那时间确实是不够的,我们所能尝试的就是在所有的欲望中作出选择,你value哪些就把时间分配给哪些。

希望大家申请顺利~

收起
取消

美国商业分析研究生到底在学什么?

该话题答主

Steve Bai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布兰迪斯大学 Business Analytics
0背景,起步晚,从英国转美国,如何从头开始美国BA之路
Steve Bai:

作者Steve Bai,芝士圈留学行家,就读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商业分析Master学位。

说到BA专业,我这两天刚从midterm的苦海里短暂抽身出来,在下周密密麻麻的due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Brandeis读BA这两个多月的一些心得。

目录:

1. 什么是BA2. 我的课程有哪些3. 技能应用4. BA申请小tip5. 就业方向总结

1. 什么是BA

很多人一提到BA第一反应往往是编程。确实,教会学生足够的编程技能是所有BA项目的目标之一。但...

显示全部

作者Steve Bai,芝士圈留学行家,就读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商业分析Master学位。

说到BA专业,我这两天刚从midterm的苦海里短暂抽身出来,在下周密密麻麻的due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Brandeis读BA这两个多月的一些心得。

目录:

1. 什么是BA
2. 我的课程有哪些
3. 技能应用
4. BA申请小tip
5. 就业方向
总结

1. 什么是BA

很多人一提到BA第一反应往往是编程。确实,教会学生足够的编程技能是所有BA项目的目标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BA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后,就可以精通所有编程语言和编程技巧。事实上,由于项目时长限制,每个BA项目对不同编程语言的侧重和教学深度也并不相同。BA项目里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R, Python和SQL,有些学校还会加入Java一类的选修课。但这一类的课程通常并不是教会学生如何精通这些技能,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理解编程,并且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提供可以用于公司business的建议。所以,在BA项目中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编程”,掌握在短时间快速学习和运用新技能的方法。

BA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作为开设在商学院里面的研究生项目,BA专业着重培养企业中数据部门和决策部门的沟通桥梁。如何将海量数据转化成便于理解的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快地发现市场中的机会,是BA学生区别于传统的商科生和datascientist的关键。而communication skill就是将BA学生对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核心之一。很多商学院会提供商科里各种领域的课程供BA学生选修,例如marketing,finance,consulting等。这些课程里往往包含了很多presentation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沟通技巧。

2. 我的课程

作为一个到目前为止只开了两年的BA项目,Brandeis对于本科偏文科专业的学生十分友好,录取人里不乏本科专业艺术,传媒和文学。在美国BA对申请人的quant背景筛选越发严格的背景下,Brandeis无疑给很多申请人提供了进入BA领域的机会。但它的workload却不算轻。

第一学期必修的R和SQL对于完全零基础的学生并不容易,选修里面还可以提前学machinelearning和python有关的课程。另外,由于地处麻省,Brandeis也因地制宜开设了和healthcare有关的数据分析课程,对于想进入healthcare这个在波士顿拥有庞大市场规模的行业的学生也是一个十分适合的选择。

而在第二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上,不止Brandeis,很多美国的学校都会开设capstone项目。这个项目为学生提供直接服务于校外企业的项目机会,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的项目时间内向合作企业提供正式的可行的咨询报告,在制作报告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切已经掌握的技能。这也是在美国正式实习前最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项目之一。(简直是充实resume的法宝)。另外,更多的选修学分可以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向进一步向感兴趣的方向深造。除此之外,每个商学院都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校外交流的机会。比如前往纽约,加州等地的Tour visiting,以及去别的国家交换culturalexchange。

3. 应用

BA项目所学到的技能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找工作。而工作的行业和岗位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地理位置。

比如地处波士顿,Brandeis的校友很多都会选择医疗保健保险行业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而这个行业的确拥有庞大的大数据应用潜力。而在德州和加州的学生则偏好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众多职位。

所以,在申请学校前提前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强势行业对自己的选择学校也有很大帮助。而在目标公司的选择上,除了比较知名的Big Name,很多高校聚集的城市都会有一大批新兴的start-ups,这些公司虽然不像大公司一样声名显赫,但都专注于科技和数据对business的创新作用,在这些公司实习也能过学到很多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BA申请

不同的BA项目的确对申请人的背景有着不同的偏好。评判商学院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所以作为不缺学生申请的各大热门BA项目,选择那些背景足够出色,并且毕业后相对容易找到工作的申请者对自身商学院的口碑建设更为有利。

但这也不代表没有quant经历的人就永远无法进入BA的世界。如何突出自己对大数据的热爱和对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的洞察是一篇好的文书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在这方面的确需要很多insiders的建议。

我自己在申请的时候也用到了芝士圈的文书服务,在自己DIY的基础上寻求了来自数据分析方向的导师的帮助,进一步完善自己选择商业分析作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理由。

而另一方面,想要打动学校招生官的一大法宝便是对学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无论是某一名教授的研究方向,还是项目里开设的一门课,抑或是学校提供的独一无二的项目体验机会,都可以成为申请人选择来到这个学校的理由之一。毕竟对学校了解的越多,招生官越容易感受到你对这个项目的渴望。

5. 就业方向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下很多词都被炒得火热,大数据无疑是其中之一。作为大数据时代下迅速走红的一个专业,商业分析给很多已经进入数据分析,或者尚未涉猎此领域的人提供了一个很美好的遐想:学会数据分析就可以在职场闪转腾挪,平步青云。

但是商业分析不像金融,会计,计算机科学等其他专业,有着明确的行业偏好和发展前景。事实上,数据分析可以应用在各个行业中,从最传统的商品百货到最fancy的互联网公司。而广阔的行业自然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分析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会容易半分。在心仪的行业中寻找到合适的岗位,更需要对整个行业有深入的洞察。

作为BA项目的申请人,无论是寻找自己申请动机,还是完善文书逻辑,都应当发掘数据分析在自己最感兴趣的行业中的发展前景。与其一股脑学别人一样扎身进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思考如何用数据为自己最热爱的行业带来创新,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方向,才是一个出色的商业分析学生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波士顿为例,医疗健康是波士顿最大的产业之一。而医疗行业在美国的资源流失情况也十分严峻。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则是行业内所有集体思考的方向。所以,越来越多的医疗行业向商学院出身的数据分析师敞开大门,以帮助他们在信息时代下完成资源分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于分析师对整个行业深入的了解。

作为时长只有一年到一年半的硕士项目,商业分析是一个在大数据时代下万金油类型的教育项目,为企业培养理解编程,并且能将其转化为商业策略的中层人才。就像前文所说,学习BA更像是学习“快速掌握新技能的方法”。

同样,在就业市场中企业评估一个申请人的时候也会看重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在这个领域里没有不会过时的技能,唯一能帮助自己走的更远的方法只有不断学习。所以即使项目时间不够长,只要展现出出色的学习能力,同样可以收获企业的青睐。

总结

商业分析是一个很火热的项目,但它并不代表着清晰的就业方向。它需要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明确的认知和笃定的信心。在这个专业里,学习编程并不是最难的一部分;难的是如何让自己迅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并且帮助更多的人适应大数据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也希望今后每一位走入商业分析领域的同学都能在自己理想的行业内有所建树。

收起
取消

留学生在英国生活,有哪些省钱的技巧?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作为英国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伦敦的消费会比其他城市贵很多。刚到伦敦的第一天,就被餐厅里食物的价格惊到了,以为这一年要省吃俭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扎到了省钱的窍门,在伦敦也可以痛快的吃喝玩乐和买买买,以至于刚回国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什么都觉得贵,吓得妈妈以为这一年受了很大委屈O(∩_∩)O哈哈~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2016-01~2016-05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芝士圈留学行...

显示全部

 

作为英国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伦敦的消费会比其他城市贵很多。刚到伦敦的第一天,就被餐厅里食物的价格惊到了,以为这一年要省吃俭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扎到了省钱的窍门,在伦敦也可以痛快的吃喝玩乐和买买买,以至于刚回国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什么都觉得贵,吓得妈妈以为这一年受了很大委屈O(∩_∩)O哈哈~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2016-01~2016-05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芝士圈留学行家。

目录:

1、打折季
2、吃
3、穿
4、住宿
5、交通
6、Entertainment
7、赚钱

1. 打折季

提到省钱,不得不先跟大家科普下英国的两大打折季,夏季的Summer sale和圣诞后的Boxing day。英国的打折可真的是实打实,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在对应的官网上都可以查到每个商品的折扣和在不同店铺的库存,十分方便~

Summer sale一般5月份就陆续开始了,6、7月份会达到高峰,基本所有商场和品牌都会参加,一直到9月份都还有余温,所以刚去的小伙伴完全不同什么都带上,到了伦敦趁着打折季就可以把生活必需品基本备至齐全啦。

准备回国的小伙伴也可以在走之前痛快的买一波,给家人朋友带些礼物,尤其女生可以多囤点护肤品化妆品,回国后价格真的是翻了一倍都不止。

Boxing day是每年固定的12.26,类似黑五和双十一,是英国的狂欢购物街,很多奢侈品牌在这一天也会打折,很多人半夜两三点钟就跑去Harrods排队,因为很多折扣不会提供公布,到了现场可能会发现有5折的CELINE,4折的Chloe等等,真的是打出了骨折价!当然,为了迎接这一天,很多商场也会搞预售,甚至于比boxing day当天还便宜,大家可以多关注对应的消息~这样一来,一年两个打折季,基本就可以把生活必需品和衣服包包等买齐了。想要省钱,就千万别都在新款上市的时候就剁手,可能2周后价格就降了一半哦~

如果说打折季是为了爱买买买的小伙伴准备的省钱攻略,那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省钱技巧呢?当然,下面我从吃穿住行玩一一给大家介绍。这里敲黑板,大家可以先下载英国省钱快报Unidays两个APP哦,前者汇总所有的折扣信息,后者是学生专属的折扣码APP(英国80%的地方都有学生专属折扣超贴心),买东西之前记得先查查有没有对应的折扣信息和折扣码哦~Unidays很多折扣码只有online shopping才能用,不过好在英国每个品牌自己的网购做的还是很完善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哦。

2. 吃!

英国的餐馆人均消费还是挺高的,尤其是中餐,一碗面可能就要小一百,最后留学生们都被逼成了大厨,所以省钱的第一个敲门:自己做饭。

其实英国的食材比国内便宜(韭菜这种中国专属的除外),3磅一大盒的鸡腿鸡翅,40p一个的西蓝花,比水还便宜的牛奶,都会剩下很多吃饭的花销。当然如果不想自己做饭,每个超市都会有meal deal,3磅包含一份主食一份小零食一瓶饮料;还有wasabi之类的快餐店,价格也都比较便宜。

买东西的地点和时间也有小窍门。街边的水果摊比超市里卖的更便宜更新鲜,1磅3个牛油果,2磅5个苹果是不是比国内便宜很多~Tesco和Sainsbury’s是平价超市,M&S和Waitrose是高端超市,ALDI、Iceland和Lidl 是低价超市(一般一区二区很少),还有一元店Poundland,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超市晚上都会有鲜食的折扣,很多直接1镑或half price,快餐店也会有,作为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完全没问题!这样一来,周末还可以偶尔跟朋友吃顿火锅或者网红餐厅,平时自己做饭或者靠超市快餐店解决,省下伙食费妥妥的!

3. 穿

如果不是一定要穿大牌,那么可以多关注快消品牌Mango、Newlook、Topshop等等,属于质量比较好的,定价比国内低而且款式更多还经常打折哦。还有Primark,很多5磅10的衣服,不过质量比较一般,可以作为应急或者旅行装备准备的选择。

强烈推荐一个App叫ASOS,这个其实是美国一个很火的电商,在英国也逐渐流行起来,有超多衣服收拾家居品可以选择,而且经常打折,力度很大,常常缺货但补货很快,适合喜欢fashion的同学~如果喜欢买一些高端品牌,那么比斯特打折村一定要去了,很多奢侈品牌都有3~5折的折扣,最好周四去,是很多品牌的上新时间,也记得在支付宝先申请银联付款专属折扣。此外还可以关注TKmaxx,线下大牌折扣店,偶尔能淘到还不错的衣服,一些电商网站比如Fartetch、Net A Porter等也经常有折扣哦~

这里还要讲到女孩子们最关心的美妆,我在英国基本没有买过原价的美妆,几大美妆网站Look fantastic、Escentual、Fellunique等常年有折扣,加上积分赠品兑换超级划算!当然,如果有人担心电商的真假,Selfridge这种大商场也是经常有折扣的哦。学生折扣+积分卡+赠品,真的能省很多钱!

4. 住宿

如果只有一年,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自己找房子了,会有很多麻烦事,学校一般会提供不同租金档次的宿舍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房型上twin room最便宜,大部分会选择single room或者Ensuit,Studio比较贵。位置上离市中心越远价格越便宜,但是要看下交通是否方便,还有的宿舍会包餐,也能省下一部分伙食费。关于电器和一些生活必备品,很多学长学姐回国前都会转二手,电饭煲、晾衣架等等,可以在群里多关注下。

5. 交通

英国的交通费真心贵,动不动5磅起的地铁票很心疼。好在有学生折扣呀,大家到了一定记得快点申请Young person card,买火车票可以省1/3的价格,和地铁卡绑定后乘地铁也有折扣~关于交通方式的选择,离得近的城市建议选择火车,英国的火车票是动态价格,越早买越便宜哦~

市内建议多做公交,1.5磅的固定价格比地铁便宜很多。如果有事要打车,Uber比官方黑出租也能省下不少钱哦~

6. Entertainment

来了英国怎么可以不感受艺术的熏陶呢,看剧逛博物馆,都是平时消遣的好去处。英国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大英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等,都是可以逛上很多次的。看剧的话,一定要提早买票,一些低价位的票一般提前几个月就会卖完,晚了就只能买到高价票了。

春天可以去摄政公园看鹿;夏天的时候,天黑的很晚,可以约上朋友去海德公园野餐看天鹅。如果去其他欧洲国家玩,选择考虑自驾和民宿,既便宜又能体验当地方风情~有的同学还会在出去玩的时候把自己的宿舍租给从其他城市其他来伦敦玩的留学生转一笔租金,不过要注意是否符合宿舍规定以及财产安全哦~

7. 赚钱

最后,说了很多省钱的方法,再告诉大家一个赚钱的小方法。很多学校都会有test,报名当被试每次可以赚到5~10磅呢,而且很多test都很有趣,还可以顺带拓展知识面哈。

把不必要的钱都省下来,才可以更开心的买买买和玩玩玩,希望大家能在伦敦都能开心的生活哦!

收起
取消

留学美国各种材料的重要性如何?

芝士圈留学雅思课程:

根据美国某名校招生官的亲口分析,申请研究生所要求的材料的重要性按以下顺序:

1. All University Transcripts (所有学校的成绩单,即你无论大学读了几个,转学了几次,还是去交换,所有成绩单都要)

2. Three Recommendation Letters(三封推荐信)

3. Resume or CV

4. 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

特别提到标准化考试(TOEFL、GRE)是起到“Filt...

显示全部

根据美国某名校招生官的亲口分析,申请研究生所要求的材料的重要性按以下顺序:

1. All University Transcripts (所有学校的成绩单,即你无论大学读了几个,转学了几次,还是去交换,所有成绩单都要)

2. Three Recommendation Letters(三封推荐信)

3. Resume or CV

4. 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

特别提到标准化考试(TOEFL、GRE)是起到“Filter”(过滤)的作用,只要达到门槛,就不会过于重视。

对于以上几项材料又做了进一步分析。

关于大学成绩:主要看5个方面,按重要性依次是:

1. The Name of Your University(你就读大学的名字):所以国外学校,特别是名校还是很看“出身”的,985、211的确有优势,清华、北大那是相当有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5. Your Major(你的专业):专业的相关性很重要,所以如果转专业申请的确难度上会大很多。

6. Relevant Courses(相关课程):这有两个含义,第一是如果你的专业并不是十分契合,那么如果你修过相关的课程并且成绩很不错也是有说服力的;第二是大学的课程有通识课、选修课、专业课等等,那么和你申请的专业领域最相关的几门课的成绩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如果你申请金融,那么金融相关的课程还有数学的成绩肯定是最为重要的。

7. Trend(趋势):关注你成绩变化的趋势,因此假设你总的GPA由于大一特别低而被拖累也不要太担心,只要大二、大三有明显的进步,对你来说是很有利的,也会让招生委员会更相信你的趋势是向上的,而不太在意总分偏低。毕竟人是动态发展的,谁没个放荡不羁、迷茫的大一生活呢?反而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这个道理。

8. GPA(总成绩):原来GPA是成绩单里面排最末位的因素,所以各位申请者不要太过纠结于自己的GPA分数了,还是看看前面四项里面你有多少优势吧。

关于推荐信:研究型和非研究型要求不同

1. 如果是申请博士,或者是偏研究型的硕士学位,建议三封推荐信都是来自学术界的。一般立志走学术道路不太建议中断学术生涯,即如果你去业界工作了几年再想回去申博士恐怕是比较困难的。

2. 如果是申请应用型硕士(即非研究型的所有硕士)学位,建议两封来自你的大学教授,一封来自业界(实习或工作时的主管);特别是申请工程类、商科硕士,一份很强的实习经历(如果是知名大公司就更好)会很有帮助。

关于简历:Resume和CV不是一回事

要看清楚两者的差异,并且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提交。

关于个人陈述:Don’t be crazy!

个人陈述真得就如同跟姑娘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你得表现得是个正常人(不要做疯狂的事),因此不要上来就说:I’ve been dreaming of XXX University for day and night. 我日思夜想地希望进入贵校。(千万别!)

这个文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

1. What differentiate you from others?(你和别人有什么差别?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西方文化很讲究“个体”,特别不喜欢”泯然众人“的类型,因此你要挖掘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2. Why you want to come to XXX?(你为什么想要来这个学校?每个人的选择其实很多,为啥选我们呢,事实上有时候某个申请者很优秀,但学校仍会以不合适为理由拒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选择对方的理由不够充分,让对方觉得即使给你发了offer你也不会来,这样对学校来说是有损失的,因为“实际入学人数/offer数”也是衡量学校的一个指标。)

3. Why we should admit you? (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对学校来说选择也是很多的,为什么非是你呢?在西方的文化中是非常鼓励竞争而不是谦让的,谦让就意味着主动弃权和放弃机会,所以一定要敢于表达自己的优势,不要害羞。)

4. What attributes that you can add to XXX?(你可以给学校带来什么特质?这其实是呼应第一点,你的与众不同其实就给学校带去了一种多元化;说白了学校也是有”机会成本“的,培养了你就失去了培养其他落选者的机会,因此学校也很在乎你能给它带去什么。)

关于文书,请关注芝士圈文书课堂:

文书课堂|从PS和SOP的异同讲起

文书课堂|基础理论:PS怎么写

文书课堂|学校同时要求SOP和PS时,PS开头怎么写

文书课堂|SOP开头怎么写

文书课堂|PS实例解读

(如果希望有native speaker指点你如何充分表达自己的优势: 芝士圈留学文书

最后来说说名校对标准化考试的态度,前文已经说过,这是一种过滤机制,达到一定门槛之后影响就不大了。那么门槛是多少呢?

对于美国Top 30(这位招生官自己是来自Top 10的学校,但基本Top 30的要求都算接近)

托福:

100分:门槛

103以上:Good

107以上:Very good

110以上:Ambitious

GRE (该招生官主要负责工程类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因此以GRE为例)

Quant(数学)

150以下(还是中国人吗?)

150以上是必须的

165以上:Good

169以上:Very good

Verbal(语文)

151:门槛

154以上:Good

159以上:Very good

AW(作文)

3.0以上

4.0:Good

5.0:Very good

从上面的分数要求可以看出来,即使是世界顶级名校,对于标准化考试的要求也不是非常苛刻的。但是招生官特别强调,虽然标准化考试只是起到过滤作用,但是如果分数特别高的话,给招生官的感觉就是这个人非常有进取心,很拼,这样的人的确在录取上会有优势。当然其他方面也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这说明,进取心/野心也是增加录取概率的重要因素,毕竟学校希望培养出来的人能够获得成功并且尽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所以无论是标准化考试,还是其他方面如果有机会的话也不妨展示出你充满Ambition的一面。

补充1:很多名校的招生委员会往往是教授组成的,而不是行政人员。

补充2:对于申请硕士而言,一般只需要确定Department(院系),但不用确定Concentration(细分专业方向),因此即使某个院系下面有好多方向一时无法决定也没关系,进去之后可以换。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花费在20万以下可能吗?

Amelie:

留学坐标瑞典,在留学之前也从未出过国,所以可以算是通过留学这一经历才真正接触到了传说中“外国的生活”。

总的来说,在瑞典这个有名的高福利高消费水平的北欧国家,见到了很多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情况,增长了很多的人生阅历,也真正的体验了不同生活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人生目标的帮助。

回到正题,留学两年,加上学费,确实一共只花4万人民币。先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们眼中的不可思议,都是我用愉快的打工生活换来的。

[图片]

希望可以用我的留学经历,为所有怀有留学...

显示全部

留学坐标瑞典,在留学之前也从未出过国,所以可以算是通过留学这一经历才真正接触到了传说中“外国的生活”。

总的来说,在瑞典这个有名的高福利高消费水平的北欧国家,见到了很多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情况,增长了很多的人生阅历,也真正的体验了不同生活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人生目标的帮助。

回到正题,留学两年,加上学费,确实一共只花4万人民币。先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们眼中的不可思议,都是我用愉快的打工生活换来的。

24785-PlUX5gX0BJd1aY3J_BQKtpjt12kSATDd.jpg

希望可以用我的留学经历,为所有怀有留学梦想,还不想依靠父母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其实有很多像我一样普通家庭的孩子想出国留学,首先就很担心会给家长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我在留学前期就因为担心留学费用高昂且听说国外很难留下来而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后来在DIY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的学校会有为留学生减压的政策。

24785-AJlJ5wr-LDv9lM_M6brGd5R4QdbQ1cnn.jpg

像是瑞典有的学校还有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奖学金,挪威非应届生不需要学费,比利时有些专业只需要大几千块的注册费,美加硕士也有拿奖学金的机会。

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能够实现的远程赚钱机会也给众多留学生减小了不少的经济负担。

周围认识的中国留学生里,有不少人都会在留学期间运营一个公众号或是微博、b站。每天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策划一些有趣的idea,生产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还是能在学习之余挣到一些生活费的。

不仅如此,很多国家实习的工资都非常可观。周围的一些大牛们都说比起选择去中餐馆刷盘子更愿意去实习,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还能拿到不错的工资。

24785-vpTMzEBKKkB2DW9W3Zk_N04xXpLB83yC.jpg

而且在欧洲大部分开设两年制硕士的国家,还有一种叫“毕设论文”的职位,大致是以公司想研究的方向为毕设论文的课题进行研究,一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一笔不菲的项目资金(瑞典根据公司的不同大致有3-5万克朗不等)。

当时我在瑞典留学时,在获得学费全免后,还在芝士圈留学平台申请成为了一名留学行家,以此来赚取伙食费。而且每月的花费真的很少,基本就是房租3000+,服装和其他费用500+(真的是拼命省吃俭用),研二开始业余帮别人做账三个月共赚5000,在公司做了半年毕设论文也赚了35000。

最终花费:3500*10*2+10000(旅行费用)-5000-35000=40000。

 

不过要告诫大家一点,国外的课业并不轻松,国外的考试比想象中还要严格。

之前我也曾和很多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为了留学拼命地刷GPA,刷雅思,刷GRE,刷实习经历,刷竞赛,刷志愿,刷证书…每当累的不行的时候,就安慰自己:出国了就好了,中国人数学底子这么好出国一定轻轻松松。

谁曾想,出了国以后却是另一番“折磨”。西方国家似乎都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会特别多,lecture整体的氛围也是愉快而轻松的,但是课后需要做的却比国内难的多得多。

24785-24KK5C1fS9TkwGet5kmRWei5d73HG_8b.jpg

不仅如此,到了国外就意味着我们中国传统的寒假就彻底没有了,而且圣诞过后就要接受期末考试洗礼这样的“考验”。

像我所在的瑞典对于考试作弊比国内大学更加严格。也许是因为地广人稀,考场足够大,间隔足够远,同一教室每一列都是不同专业的考试,监考严格程度胜过雅思,可以说真的是一个苍蝇都无法飞进的考试了。之前在国内偶尔闪过瞄一眼别人答案或者搞个小小抄的同学,在这样的阵势下也绝对会傻了眼。

而且,虽然一般的考试3-4小时就可以答完,但是也有一部分考试真的是整场考试5小时完完全全一刻不停在答题都可能还有没做完的部分,压力真的超级大...

24785-c_Ixg3JeWYERJiqhJsBnncVVbWQzGu9s.jpg

所以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只有把学业弄好了,才会有更多机会赚取生活费。

 

在国外找实习,“人脉关系”也很重要。

国内实习最常见的就是内推,提到很多岗位大家也都是觉得要是有关系肯定是稳得很啦。我本以为国外肯定是另一套系统,没想到熟人推荐在这里也是百试不爽。不过相对于国内的熟人推荐,国外对于熟人推荐的要求也是很高。

24785-npGOMB4aQ3ms1nGx5fzT2UM62tL5W8zR.jpg

相对来说比较有说服力的熟人大概是你之前一起共事的老板>之前共事的本地同事>在该公司有实习or工作的本地同学>上过他的课的教授>认识的华人(作用几乎微乎其微)。

而且瑞典的“找关系”不像国内的送礼,靠金钱基本很难拥有这种关系,多数是靠两人长期的接触,对方对你个人能力、个人品质的认可。总体来说,对个人魅力和融入社会的要求大于经济上的要求。

还有一点,勇敢地开口说话非常重要!

很多同学出国读书以后,结识外国朋友的最大阻碍就是可能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不够好或者有口音,于是就不愿意过多的与别人交流。即使在非英语母语但是英语几乎全民化的北欧,我的周围也有同学两年讲的为数不多的英语就是自我介绍和论文答辩。

这会给别人一种不自信、内向、不合群的的印象,无形之中,也会失去很多很多工作与成长的机会。

 

再次回顾瑞典留学经历,我发现留学带给我的真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更多的是英语水平的提高、结交朋友的能力、拥有了更好工作机会,当然还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24785-xstgoqwAfNk3MpJ9j0d6IA7MNmu40d5D.jpg

同时也向我的父母证明了,在不给家里增添更多负担的情况下,按照我自己选择的道路,依旧可以顺顺利利。

留学,真的没有那么难。如果你也有留学梦想,有追求梦想的信心,那么趁着年纪尚轻,时光甚好,冲吧!

收起
取消

国内硕士在读,怎么申请国外博士?

Laney Lu:

背景信息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本科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GPA:4.13/5雅思:7.5

已收到offer

牛津大学 物理化学博士UCL 物理化学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物理化学博士

大不列颠VS申根国博士申请

选校list方面我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考虑的是学校排名靠前且导师的专业与我的专业契合度较高的学校,比如牛津大学;接着是排名靠前,导师的专业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匹配的学校,比如UCL;最后考虑的是世界排名不那么靠前,但专业跟我的研究方向十...

显示全部

背景信息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本科
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
GPA:4.13/5
雅思:7.5

已收到offer

牛津大学 物理化学博士UCL 
物理化学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物理化学博士

大不列颠VS申根国博士申请

选校list方面我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考虑的是学校排名靠前且导师的专业与我的专业契合度较高的学校,比如牛津大学;
接着是排名靠前,导师的专业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匹配的学校,比如UCL;
最后考虑的是世界排名不那么靠前,但专业跟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合拍的学校,比如瑞典皇家理工。

38493-W2fTfcHEBM_0F9it4sVX2zYBkhUqBQO1.jpg

申请博士看的是一个双相匹配,你有这个意愿了,导师也要对你感兴趣才可以。而且,导师们更看重的是你与专业的匹配度,因为他希望自己招的学生是可以直接上手做实验的,而不是要通过新的学习才能开始。

寻找匹配的导师时,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搜索一些引用程度和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和文献,筛选它们的通讯作者,或者通过学校的官网去一个个筛导师信息。

在考察导师与你的匹配度时可以先看他过去的学生发表的文献,考察学生们在实验上的具体流程。其次,也可以去关注导师的个人著作。不过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跟导师进行邮件沟通,因为你自己单独考察的话,只是一个单向的了解,并不能得知全貌。

所以当我在确定了导师跟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匹配之后,我会主动给他发邮件。如果他愿意回复我的话,我们就通过邮件的形式来进行一些比如说像research proposal上的沟通,然后通过这个沟通,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跟这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匹配。

38493-icZtbsmNhf8D7lYxe9MWTIIEEy-e3ISV.jpg

 

话说回来,其实英国跟欧洲其他高校的申请还是稍微有一点区别的。

欧洲申根国比如瑞典、瑞士,他们的高校是以工作模式为主,主要采用岗位申请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主动找导师,他不一定会回复你,而是要求你去时刻关注学校官网上的position vacancy。这种制度下,岗位全年都是开放申请的,只要有空缺的并且跟专业匹配的岗位,你都可以去申请。

38493-VicnHpe9uJYrPYJ3k3BiicAy2BtGMtSk.jpg

而英国有一个明确的deadline,基本上分为三轮,像牛津的话,他第一轮要求你在11月份之前提交你的申请材料;第二轮是在1月份,最后一轮是在三月份。在这期间与导师进行套磁的话会对申请起一个比较大的作用。

套磁信指南

申博士的材料需要按时间顺序来分批次准备。

38493-Gr9EHky5Phsgkm8-e3EhDe5NZXWQOMNE.jpg

 

第一阶段,需要准备一封套磁信和CV,因为这个阶段要先去跟老师导师获得联系,所以这两个东西是要先行进行准备的。

第二阶段,在导师表明他对你有意向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准备PS,SOP和RP了,一般PS和RP打磨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一点。

第三阶段,语言成绩,我当时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我在准备我的SOP和RP的同时进行了语言考试。

其他材料比如说本科/硕士的成绩单、之前发表过的一些论文,这些都是作为你的背景补充的,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我在前期选择导师的时候自己准备了一个Excel sheet,因为套磁的成功率难以估量,在list中,自己心仪的导师的名单/email/网址/具体的研究方向/套磁信是否发出/是否得到回复都可以做相应的记录。

38493-pjcXen5e7yTFlw0GT5mhQZU6c9da_4Jb.jpg

其实套磁的小技巧更多地体现在套磁信中。套磁信的陈列是很重要的,你不仅要讲清楚你的背景,你还要用文字去说服你选择的这个导师,让她/他觉得你是她/他需要的人才。在套磁信中,你还可以陈列你跟导师在研究方向上的匹配度,以及你进入他的课题组后可以给他带来的研究创新。

另外,发送邮件的时间也比较重要,因为欧美的导师看邮件的时间通常固定在早上八点到九点,你需要结合他们的时差进行邮件发送。

最后,如果你现在学校里认识的老师都有一些海外的人脉,并且其中刚好有你想要的导师,你可以请国内的老师帮你写推荐信来进行套磁,这样的成功率比你自己发邮件会更高。

3篇SCI的发表回忆

在研究生阶段,我有幸发表了SCI论文3篇,其中TOP论文一篇,二区以上SCI论文两篇,累计影响因子>10。我总结了一下,三篇SCI的发表大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操作:

38493-IgZTjOscNxY5L8e6Ynh5siobdgS04f_i.jpg

 

1.如果说在本科生阶段就已经决定你将来是要走科研这条道路的话,你可以尽早的进入实验室。比如我大二就去了实验室,并且和我当时认识的科研导师一起申请了一个我自己独立的实验课题。

2.如果说已经在研究生阶段,建议多看文献。平时有空的话,每天至少要刷一到两篇影响力比较高的顶级期刊。

3.和你的导师多沟通。其实国内很多同学在研究生期间跟导师的沟通效果并不是很好,你要主动跟自己的导师去沟通,他会给你很多有用的建议,包括对你将来申请,他也会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4.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合理掌握时间。我面对实验室的通常做法是保证在白天固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一个比较大的一个产出比,如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是空闲的,这个时间就可以拿来看文献,或者说可以开始组织实验paper的思路。

5.不管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英语都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看一些英文文献。这不仅对你的阅读能力还对你将来写文章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不过真正有效率的看文献是要你把自己看过的每一篇文献都进行归纳整理,包括作者主要讲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这样才可能对你之后的创新想法起到起到作用。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获自己理想院校的offer吖!

收起
取消

如何在面试和文书中回答: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怎样回答why school?

Marco:
[图片]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这个问题,在留学面试和文书中都十分常见,其回答内容也是相通的。

 

[图片]

这是来自牛津大学的文书要求

 

[图片]

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图片]

这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图片]

还有堪培拉大学的

这些都是在问你为什么申请这所学校。

这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味着录取委员会和学校需要获得...

显示全部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这个问题,在留学面试和文书中都十分常见,其回答内容也是相通的。

 

v2-431b9ed0deb607e55d1a06b707d8e13a_720w.jpg

这是来自牛津大学的文书要求

 

v2-a3f36dcbe387ec62c986aaa4f6469439_720w.jpg

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v2-1fd4fb44c229acf019b65983796f055f_720w.jpg

这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38171-GHp6StzyOrXqeITZyRSSJSnR59l4qoXK.png

还有堪培拉大学的

这些都是在问你为什么申请这所学校。

这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味着录取委员会和学校需要获得认可,他们并不是在寻求你的赞美……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事可做。创造一个让学校所有股东都满意的学生群体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NACAC调查发现,在2016年,每一位录取委员平均处理的申请数为854。所以,当他们问你“为什么申请这所学校”的时候,要记住他们并不是一时兴起,他们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是在录取中的时髦用语:“匹配”。你是否适合这个学校?

要记住的第一件事是,匹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举例来说,它不像是一件紧身衣,更像是一件外套,穿着它的人可以轻松自如的行动。那么这个人没有被限制,从而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将这个例子应用在学校的背景下,“匹配”实际上代表着同一件事情:能够适应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做出贡献,同时还需要你理解身边的事物,学校还想要尽可能地确保你可以在获得成功。如果能在文书里体现你已经认真考虑过这一点,并作出你能够获得成功的陈述,当然还需要列举出支持该说法的原因,那就就会让他们觉得你确实是一个有力的申请者。

试着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 学校的使命、历史和价值是什么?
  • 你考虑过它的实际应用吗?
  • 你喜欢学校的传统文化吗?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 你的兴趣和学校的长处匹配吗?
  • 你身上有什么特质和学校的特质相符的?

第二件要记住的事情,是我毕业后找工作过程中顿悟的。在一个面试中,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在面试我,我同时也在面试他们。这是一个双向选择”。这不仅是一个能够增加自主权的想法,同时它也是富有成效的。

  • 你想在学校中获得什么?学校能提供吗?
  • 你知道学校会对你的未来起到什么样的帮助吗?
  • 学校有符合你学习风格的活力和节凑吗?

同时,以下原因也导致了录取委员会的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对你的兴趣产生了兴趣。事实上,他们甚至为此创造了专有名词 「Yield」。高校想要把录取通知书给那些确实回到学校报道的学生。2017年,有39,506人申请了哈佛大学,2037人获得了录取通知,大概占到5%,其中1687人接受了这个录取申请,占比83%。我们再看另一所学校,俄亥俄州立大学,也是一所好学校,在2017年有52,527个申请者,43%的人获得了录取。但在获得录取的人当中,只有31%的人最后到学校报道。如果报道的学生比预想中的少,这会给学校的收入带来巨大的问题。报道学生占录取学生的比例也影响了学校在同一个排名系统中的排名。比如US News会做一个全美大学的排名,他们认为上述比例在决定排名时占到了10%的权重。因此,录取组委会理解的你接受录取的可能性同样也是在申请过程中被审查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将会精心设计以确定所谓的候选人表现出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况需要考虑的关键信息有:

你是否已经说明了为什么就读于这所学校对你来说很重要?

如果你的文书中能否体现你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文书中需要体现出:

1. 你是适合这所学校的,同时能为学校带来贡献;

2. 如果你拿到了录取,你会接受它。

这个思路可以帮助你在将文书写得更加有理有据,同时也更加有效率。

我看过太多诸如“杰出的教职员工”、“顶级的设施”、“出色的生源”此类的表述,如果这些表述和你的特定方面的具体描述有关联的话是可以的,但是把它们仅仅用作模板化的段落,并将此作为文书的结尾就会显得非常敷衍。录取委员会厌倦读到类似的东西,如果你写的东西看上去都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找到,或者对所有人都适用,要么就把它删掉(因为它对你的录取不会有任何帮助),要么就确保已经有过具体的解释为什么这个对你很重要,你过去的经历和它有什么联系,让这段变得对你来说很重要。类似的,写学校的排名、声望、名誉对你也没有帮助。名校的排名很重要,但是仅仅告诉他们“这个学校是个非常棒的品牌”就会显得你并不理解申请的整个情况。

  • 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你想要申请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
  • 他们有什么是其他学校没有的?

你要如何把这些点和你文书剩下的部分联系起来,这并不复杂,也没有秘密可言。你需要找到学校让你产生兴趣的点,具体的例如——课程、教授、社团、生活等……想明白为什么他们让你产生兴趣并解释。做调查的时候尽量制造一种你对这个学校充满期待的氛围,因为这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你会在一个有能够激励你的、舒服的氛围、文化、风格和伙伴的学校里取得成功。所以,确保自己谨慎选择并彻底调查,同时也能够回答“为什么申请这个学校”,这就是决策的一个自然结果。确保你理解了这个学校特别的地方是什么,确保你适合这所学校,并确保这所学校适合你。

找到学校对你来说最有吸引力的东西,找到3到5样对你来说可以代表学校的东西,用一个合适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和你自己、你的兴趣、你的目标、你的长处联系起来,体现出你已经对此有过思考。

但同样,如果退一步想想的话,考虑这个决策的重要性:确保你知道“为什么申请这个学校”,回答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只有好处,它不仅能对你的申请有所帮助,也能对你的整个未来有所帮助,所以非常有必要好好考虑一下。

收起
取消

你有哪些学英语的秘诀?

Marco:

分享一些来自大学生和留学生们学英语的小技巧。

@xiawanwan 听抄改善听力

我来讲下用听抄的方式提高听力。高中觉得自己听力比较薄弱,就用了老师的建议用听抄的方式特意练了下听力,有效果。选择一个自己能听懂大部分(70%左右)的听力材料来训练。如果都能听懂,则几乎没有训练效果;如果几乎都听不懂,也没有效果。

听写方法:听一小段,大概5秒左右,能写多少就写多少,然后重复听,直到能把句子大意完整写下来。如果重复超过五遍还听不懂,则可以看原文听。C...

显示全部

分享一些来自大学生和留学生们学英语的小技巧。

@xiawanwan 听抄改善听力

我来讲下用听抄的方式提高听力。高中觉得自己听力比较薄弱,就用了老师的建议用听抄的方式特意练了下听力,有效果。选择一个自己能听懂大部分(70%左右)的听力材料来训练。如果都能听懂,则几乎没有训练效果;如果几乎都听不懂,也没有效果。

听写方法:听一小段,大概5秒左右,能写多少就写多少,然后重复听,直到能把句子大意完整写下来。如果重复超过五遍还听不懂,则可以看原文听。CNN - Breaking News, U.S., World, Weather, Entertainment & Video News没事多练听力,毕竟speaking&listening这两项是英语学习中最容易退步的方面。

@lulu 看电影学英语

关于听力和口语,早期我主要是通过看英文电影和记录片来练习。一开始水平很烂,电影都要看几次才能流畅看完。第一次先打开英文字幕(千万不要看双语或中文字幕,没有学习效果),每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暂停,查清楚意思(那时用的电子词典,有生词本功能,可以回过来复习),把句子搞明白意思,再继续放。看完复习几次生词,再看一遍,这次基本上就能比较流畅的看字幕看完了。最后无字幕看。电影最好找趣味性比较强,自己愿意看2次以上的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部:

v2-4ab28d81f596b3cb0d6cc88944f786fa_720w.jpg

高中看的,笑得我半死,看了几遍都有意思。

 

再来就是纪录片了,我强烈推荐,因为纪录片是言之有物的学习素材,不仅能学语言,还能学到知识。具体看什么记录片就看个人喜好了,历史,科技,人文的都有,我个人看得最多的是bbc生态纪录片,下面贴出来的几个都是巅峰神作,不看你都不知道地球有多么神奇和美丽,同时还能学到David Attenborough纯正的英式腔:

v2-f41030ba71b7884b9bc4b7e5f58f5b63_720w.jpg
v2-a5633f41e9666f2b8acc1c54a15701bc_720w.jpg

(最近BBC被爆多个场景造假,大家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吧,记住我们初心是为了学英语就好@-@)

@Marsha:比较热门的app

坚持学习英语可能一直都没有效果?那要不要换个方式?就像那个突然吃到辣椒觉得被触及灵魂深处然后找到故乡的故事。也许换种方式,题主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1,试用各类趣味学英语软件。如英语配音类,模拟电影中的人物对白,声情并茂,在角色沉迷中就把英语给学了。并且,越经典的对话,越值得反复咀嚼,让你体会英语的魅力。

2,试用计分式软件。比如在你做完练习后可以给你一个分数,还能看见你为自己设定的课程已学了多少,还有多少没学。这样缩短语言学期的反馈周期,当一条路被分成若干段,走一段还有分数激励的时候,那条路就会变得好走很多。

3,沉浸式高效学习。如果你自律性不是特别强,手机绝对是浅学习的头号罪魁祸首。所以我建议在学习时间把手机甩掉,换上一台卡西欧电子辞典。想深入学习英语的话,大出血买台电子辞典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它包含了很多正版权威辞书,还能支持跳查,出国留学都够用,还不用背着巨重的纸质辞典。电子辞典里没有微信没有游戏,只有学习。

 

最后,推荐几本入门级英文原著

在这里推荐几本入门级别的英文原著书,慢工出细活,坚持下来,英语水平绝对有很大提升。

1)The Call of the Wild 《野性的呼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虽然写狗的经历,实际上却是在反映人类世界。毕竟是大文学家的大作,故事视角独特,十分引人入胜。这本书我是“听”完的,即听的有声读物。男声优的嗓音低沉而浑厚,一口很好听的英音。以下是听《野性的呼唤》的链接:http://www.kekenet.com/menu/13353/.有声读物是可可英语很不错的一个栏目,里面有很多世界名著,虽然简化了,但并不影响名著的美感。

v2-dd4413e3b61c2aa2ab2a3e031c3e5353_720w.jpg

2)Charlotte’s Web《夏洛的网》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让我在成年后读来都热泪盈眶。 E.B.White在这本书中将他优美的文字功底展现的淋漓尽致。Wilbur never forgot Charlotte. Although he loved he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dearly, none of the new spiders ever quite took her place in his heart.每每读到这个结尾心都会咯噔一下,这种友谊真是可遇不可求的。

v2-8f00e953a193ce843b7568438e231ff7_720w.jpg

3)Harry Potter《哈利波特》,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系列自不用多说,但如果在了解其故事之后再去看一遍原著,你会真心觉得罗琳女士太厉害了,不仅是因为她构建的那个蔚为壮观的魔法世界,还因为她生动的文笔,精彩的描述。罗琳很擅长描写动作,也很擅长上下文的衔接,她的衔接非常生动,并不是白开水一样的描述。

v2-c0a7e5c90160ef337141ae3b0124afc3_720w.jpg

4)Zero to One《从0到1》的作者Peter Thiel是硅谷久负盛名的企业家和投资家。这本书是作者关于企业,投资,竞争等商业方面的一些见解,读来是比较生涩的,有些会比较难懂。书不算有趣,但读原著都需要走过“从故事书到实用书”的过程,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作者的语言文字处处透露着一股自信,虽然用的句子大多都是简单句,但单词用的多元,所以这本书总的来说也不太难,可能会在一些单词的理解上出现卡克,多查查字典就好。

v2-e2eb50dc61cfa45265badb691c50ebd4_720w.jpg

唉,方法都很容易,难得是坚持啊。

收起
取消

怎么样才能通过美国签证面签?

Marco:

 众所周知,面试最终结果是来自于面试官的主观意愿,虽然有不确定感,但好好准备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面签问题可一共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个人及家庭问题:

1.How are you?Why do you want to apply for J1 visa?/Why do you go to US?/What is your purpose to go to US?

2.Have you ever been aboard? & How long did ...

显示全部


 众所周知,面试最终结果是来自于面试官的主观意愿,虽然有不确定感,但好好准备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面签问题可一共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个人及家庭问题:

1.How are you?Why do you want to apply for J1 visa?/Why do you go to US?/What is your purpose to go to US?

2.Have you ever been aboard? & How long did you say there?

3.Do you have any relatives in US?

4.Did you get married?

5.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 ?& Does he remain home?

6.Did you apply for visa before?

7.Have you ever been in US before?Purpose?

8.Who will pay for your trip?

9.What’s your parents’ job?

10.How old are you ?

11.(之前有工作经验的)Why you gave up a well-paid job and go to school ?

12.How are you going to fund the tuition?Who will support the costs of your studies?

第二类 学习问题

1. Where did you study in China? What did you study before?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major? Did you like it?

2. What’s your conferred degree?

3.Where are you going? Which university will you study at?

4.What’s your major? What’s your focus? What’s your area?

5.How long is your program? How long will you study in US?

6.Why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to study?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university ?

7.Can i have your I-20?

8.When will you graduate from your current school?

9.What is your GPA?

10.Why don’t your continue your study in China? Why don’t you study in other countries?

11. Why do you choose this major?

12.What is your study plan?

第三类 敏感问题

1. What will you do after your graduate?

2. Why don’t you immigrate to US?

3. I think your plan is hard to fulfill.How can you prove to me ?

4. I don’t believe you will come back. How can you prove?

5.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don’t get this visa?

6. Will you continue your study in US after graduate?

回答第三类问题时,要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一定会回国”,力图打消面试官对你移民倾向的疑虑。

总之,在回答类似以上问题的时候,大家不必紧张,事先最好稍作口语的练习。同时在面试中态度友好,着装适宜,给签证官带来好的印象。

一些同学们有疑问的点

1.旅行签证提前多长时间开始?

答:没有具体的提前时间,只有学生签证需要提前(最早)四个月左右,当然其他签证尽早准备也是可以的。近年来旅行签证拒签率稍有点高,所以提前准备更好。

2.暑期学校的旅游签证需要准备哪些内容?

答:这是属于B1,B2签证的范围,首先你需要暑期学校的邀请函,如果你的暑期学校是非学习类项目, 那么你也不需要准备I-20文件,只需按照B1,B2的范围去准备。

3. 如果家长想送我去学校,需要一起面签吗?

答:是的。另外,这种情况的话,家长是要办B1,B2签证的, 同时如果家长带上你的I-20文件,会更有利于通过面签。

4.整个签证流程要在开学前多久完成呢?

答:比如你是9.1开学,那么你最早在5.1(提前四个月)就可以去面试,但前提是你要先拿到你的I-20文件。最晚是开学前一个月,但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因为有些专业(比如航空,物理,核能,甚至CS)比较敏感,可能会遇上check行政审核,那就会耽误开学日期。所以建议越早越好。

5.我曾经B1,B2被拒,当时是探亲理由,这对F1签证影响大吗?

答:诚实为上策。如实说明上次被拒签的原因。本身B1,B2这几年的拒签率比较高,所以只要你材料准备齐全,对你的F1签证影响不会太大。

6.我的I-20文件上说最早入学时间是8.11,但项目开始时间是9.10,那提前四个月是什么时候?

答:建议还是按照开学时间来算,8.11应该是国际新生仪式时间,正式上课还是9.10.所以最早是5.10可以去面试了。

7.学费5万加生活费共7.5万左右,现在有50万人民币存款证明,这个数字够了吗?

答:只要存款大于学费加生活费,就可以了。(按照目前汇率)当然,如果你交了占位费,那么只要再去掉占位费就可以了。另外大家不必太担心,大部分学生的存款证明都是没问题的,50万对于大部分学校都是可以满足的。万一不够,学校会要求你补足。

8.如果签证没过,需要重新约时间签证,那么无法按规定时间入学怎么办?

答:如果目前是担忧这种情况发生,那我建议你尽快去申请,这样就知道结果如何。

如果已经面临这种情况,我不建议两次签证时间间隔太短,比如一周。建议你和学校协商一下,看看可不可以推迟入学。

9.之前办了B1十年签证,那么我办了F1签证后,前面的签证还在吗?

答:两者不冲突。无需担心。

10.F1签证没下来,只是让家长拿我的I-20去办旅行签证,可以吗?

答:除了I-20以外,B1,B2的申请材料也是要带着的。材料带的越齐全越好。

11.办B1,B2签证需要提前订好去美国的机票和住宿吗?

答:机票只需要出示一张预订单,住宿是在填写DS160表格上“第一个落脚点”。建议预定booking上的住宿,如果不去,它是可以后期免费取消的。

12.如果拿到全奖,是不是不需要任何存款证明?

答:是的。但建议自己存一些零花钱,以防不时之需。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