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英国研究生的申请具体准备步骤?

芝士圈留学雅思课程:

一.英国学校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1. 研究生学制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分为taught(授课型,包括MSc、MAcc等)和research(研究型,即 MPhil)。一般而言,中国留学生申请的大多是授课型研究生,学制一年,学费较高,奖学金较少。研究型研究生侧重学术研究,申请时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对申请人的独立研究能 力要求较高。学制1-2年,奖学金较高,通常毕业后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

2. 学校概况

英国有超过1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学...

显示全部

一.英国学校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1. 研究生学制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分为taught(授课型,包括MSc、MAcc等)和research(研究型,即 MPhil)。一般而言,中国留学生申请的大多是授课型研究生,学制一年,学费较高,奖学金较少。研究型研究生侧重学术研究,申请时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对申请人的独立研究能 力要求较高。学制1-2年,奖学金较高,通常毕业后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

2. 学校概况

英国有超过1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学习的学校,学校之间区别较大。

英国G5学校是在英国学校中在国内知名度最高、认可度最高的5所学校合称。G5 (G5 super elite, “G5超级精英”,也称做“金砖五校”)包括以下五所学校:剑桥大学(Cambridge)、 牛津大学(Oxford)、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简称 ICL)、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 。这五所学校是很多英国申请者的冲刺学校,其中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难度最大,申请成功概率最低。

除了G5学校外,英国还有一些在国内知名度、认可度较高的综合类学校,如圣路易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约克大学 (University of York)、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等。另外例如伦敦商学院 (London Business School)这样的国际化商学院也因为其骄人的就业前景而值得申请者多加关注。

如果申请者希望对英国学校层次有个整体的了解,可以参照各大机构的排名。目前比较权威、具 有参考价值的排名有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Times排名,英国卫报排名等,这几个排名之间差距不会太大,可以对申请者的定位有基本的参考作用。

二、 英国研究生申请基本情况

1.申请条件

申请英国研究生的申请人应该在硬实力(学术背景)、软实习、经济支持等各方面做好准备。

★ 学术背景

学士学位,本科阶段学习成绩(GPA),语言成绩(IELTS/TOEFL)。

★ 软实力

实习实践经历、社团经历、校园活动等。

★ 经济支持

在英国学习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加总约25-30万人民币,很少有奖学金补助,实际费用根据所在地区和个人消费情况会有所差距。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英国申请对于个人硬实力相较于美国更为看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 GPA,语言成绩,甚至考GMAT(一般用于美国商科申请),这些都会对申请学校有所帮助。

三、 申请过程详解

以申请2018年秋季入学的同学为例,早期的准备要从大一、二开始,以下是一个时间表可供同学们参考。

(更多相关疑问可点击:正在英国读书的学长学姐们

以下为申请过程详解

步骤一: 申请前背景提升

1、准备好各项软硬条件

GPA,IELTS/TOEFL,GRE/GMAT(G5院校商学、经济学) ,各项实习、学术活动经历等。

英国绝大多数大学,虽然在没有雅思和四年完成绩和毕业证书申请时,可以先发有条件录取通知,雅思和成绩在当年入学前3-6月份再递交也可以。但是要申请G5院校的同学,建议第一轮申请时最好有较高雅思成绩。

2、转专业特别提示

对于有这样想法的同学,需要更早准备。大三下即可以邮件联系招生官先确定你是不是可以转。如 果可以获得4年课程表,把四年的相关课程列出来供招生官参考,招生官会根据你本科所修课程和成绩,给建议,如果你基础课需要补,可以在毕业前补回来,对申请更为有利。

步骤二: 选校定位

1、整理思路,思考职业规划、人生规划

只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未来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才能理性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并最大 化留学的价值。

2、研究官网、了解项目

确定是否对申请专业感兴趣,尤其对于想要申请Research型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同学。访问项目官 网,了解项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判断项目是否有助于自己实现人生目标。除了在官网搜寻这些信 息之外,申请者还可以通过咨询zhishiQ平台上英国各大高校的中国留学生顾问,获取最一手的 信息。同时申请者需要将项目所属院校的内容吃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个院系从招生的轮次、文书要求到寄送纸质材料的要求等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准备。

3、选校定位

给自己做个评估,官网上一般都有招生规模,如果对自己实力没底,可以通过官网查询或邮件咨询 招生官去年学生的录取率,录取的成绩等细节。一般而言,985/211均分及核心专业课 90分以上, 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可以考虑申请牛津剑桥,85分以上可以考虑前15排名的学校,80分以上申请到 15-30这个范围的可能性最大。非985/211学校,均分在90分以上,10-30名之间的学校录取率更高。有些学校,如杜伦大学,只考虑清单上的中国大学申请人。以上是申请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同学参考标准,除了达到这些显性和隐形的要求,有助于申请成功的加分项还包括网申时能考到比较 高级别的证书、获奖、拥有很牛的实习经历,海外交换经历等。英国大学除G5外的其他大学,硬件如果能够达到,基本上被拒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步骤三: 文书材料准备

1.文书材料

主要包括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称PS)、简历和推荐信(Reference)等。PS和简历很重要,是展示自己、包装自己的重要手段。

2. 关于PS

PS写作有两个要点一是主题,一定要在PS中确定一个主题,突出重点,展示自己是具有某方面才能 的人。二是文采。因为PS是用英语写的,所以一定要在PS中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 http://www.zhishiq.com汇聚了超过300+英美顶尖名校的外籍文书顾问,为申请者提供辅导写作、内容 修改、语言润色等服务,大大降低了申请者准备文书的难度和提升了文书质量。zhishiQ还提供了各类文书范文供申请者参考,请戳这里

http://zhishiq.com/zh/essay-sample

3. 关于简历

简历是招生官重点看的材料之一,用心包装个人经历并将此以简历的形式呈现会加大录取几率。对 于简历的包装,首先一个好的简历模版是基石,保证简历模版结构的整洁明了会有好的印象分,其次,简历重点写作相关的经历部分。最后,在实习或相关经历细节方面要重点突出申请者做了哪些 具体的事以及对团队的影响,这些影响最好能够通过量化的指标衡量。如果申请者在相关工作经历上有欠缺,可通过在学校的研究经历,社团活动等展现自己继续读研究生项目的潜能。

4.关于推荐信

一般而言,如果推荐人不是很厉害,推荐信不是太重要,通常就是自己写好,找到本科学校里面本 专业比较牛的老师签一个字就可以了。如果成绩有所欠缺、没有学生工作或者社团经历、写不出漂 亮的PS,那么推荐信的权重就会加大。找一位本专业的权威、或者国际知名度高的专家、实习时的领导、或者荷兰学校的某位本专业教授为自己写一封推荐信,将对申请有加分。

在芝士圈找一个外籍顾问帮你改文书

步骤四:网申

根据zhishiQ历年申请的热门专业,选取牛津商学院的金融经济学(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为例,介绍申请流程:

1、找到要申请的专业或项目的链接

例如:

http://www.ox.ac.uk/admissions/graduate/courses/msc-financial-economics

通常包含学时、课程介绍、所属院系、师资介绍、录取要求。开放申请截止申请日期等非常重要的信息,以及在申请过程中的联系方式。达到录取要求,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2、在“如何申请”里注册申请账户

如果你的邮箱每天收很多邮件,建议注册一个专门的申请邮箱。

3、了解学费和申请奖学金信息。

牛津大学有超过1000种奖学金,申请成功的概率不仅取决于你的综合条件,也与时间早晚有关。在此引用医学院的奖学金信息:

http://www.ox.ac.uk/admissions/graduate/fees-and-funding/fees-funding-and-scholarship-search

4、做一个电子文档,管理申请

将你申请的学校名字以及用户名和密码记录好,可以制作表格上记录进度。表格可以做成一个项目一 行,每个项目有账号、密码、官方网址、网申系统网址、需要材料、截止日期等信息,方便记录。

5、仔细阅读申请指导

注册完成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申请指导,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a. 姓名一定要是护照上的名字。

b. 电话号码和邮箱一定要填正确而且要常用。

c.如果不慎有记录在案的犯罪经历,不要隐瞒。

6. 设置好密码,开始下一步填写表格。

1) 申请表首页第一项就是申请指南,申请人务必认真阅读之后才开始下面的工作

(2)关于专业

(3) 关于申请人信息

(4) 关于你的国籍背景

(5) 英语能力、(6) GMAT、(7) GRE的填写都非常简单,跳过。

注意,如果本科期间也是在英国为母语的国家读书,并且拿到学位,可以免提供语言考 试成绩,只需要上传附有语言证明的毕业证书即可(具体情况请参加项目官网要求)。

(8)申请资格

7、推荐信

仔细查看网申系统里都推荐人的详细要求:通常2-3个推荐人。2个是学术类,1个工作方面专业推荐人,或1个学术方面加1个职场推荐人。名字和联系方式(邮箱地址、电话号码和收信地址)。 填写推荐人信息时一般要填写他与你的关系、所教科目、工作邮箱(注意尽量让推荐人用所在学校或 公司的邮箱),另外,你还需要写一段对推荐人的描述,你最好把他/她的职位,发表的作品和专著 以及在该领域的卓越学术和工作成就详细的描述一下。

推荐人会立即收到邮件,点击链接,推荐人也要创建一个密码,还有推荐人邮件里自带的登陆账号 (Access Code)。

推荐人很多内容要填写,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四项内容点开,如下图所示:推荐人基本信息

推荐人对申请人英语能力的评估如图:

推荐信或直接输入方框内(二选一方式),对评价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如下图所示:

8. 注意事项

1) 在线申请表格红色星号都是必填项,填写完一页,及时保存。所有信息都填写完整,需要上传的 成绩单、文书材料,证书等严格按照系统里的文件格式和要求准备,所有材料上传完之后,从头至尾检查至少三遍,确认没有低级的信息错误和拼写错误。

2) 然后是付申请费,提交申请,提交成功之后会收到邮件确定,这时才能算网申阶段结束。

3) 推荐信一般是你填写了推荐人的邮箱之后,他们会收到确认链接,推荐人通过这个链接填写他们 的个人信息,对你的学术和科研能力的评价,上传推荐信,这些工作如以上一系列图示需要一定的时 间来完成,申请人一定要及早联系好推荐人并告知推荐信提交的Deadline,越牛的推荐人肯定是越 忙,推荐信没有在规定时间上交不能算完成申请。

4) 在牛津大学,假如你想申请的专业已录满或者你的竞争者太过优秀,你还有可能被推荐给其他相关院系。

步骤五、提交申请后

1、准备面试

竞争激烈的项目往往会对申请者安排面试,以了解申请者真实水平。这里,提醒申请者尽早准备面 试。对于英文面试陌生的同学,也可以在zhishiQ上预约外籍顾问进行模拟面试,提升自己的通过机率。

2、等待录取通知

一般而言,提交材料后一到三周就能知道申请结果(也有短至数小时的,长至八周的)。如果没有被录取,有些英国学校不会专门发邮件告诉申请者自己被拒绝了。所以,如果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消息的话,那么可能就是申请者被拒绝了。

英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有两类,有条件录取通知书(conditional offer, CO)和无条件录取通知书 (unconditional offer, UO)。因为申请英国学校时,申请者往往还没有本科毕业,没有取得毕业 证、学位证、毕业论文成绩或者一些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之前提交给英国学校的都是前三年成绩单,也能在教务处申请),所以英国学校会给出一个CO,当申请者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和所有成绩 时,把这些材料扫描出来传给英国学校。英国学校认为申请者满足了条件(比如最终GPA达到了多少),会告诉申请者CO转成了UO,这时候才能真正松一口气,因为申请者被最终录取了。还有一种情 况就是,有些申请者其他条件都满足了学校要求,学校也觉得这个申请者不错,但是申请者的语言成 绩没有达到学校最低要求,这时候学校也会发一个CO,让申请者继续考语言考试,只要语言考试成绩达标,就把CO转成UO。一定要注意的是,收到offer以后,不管是CO还是UO,一定要及时回复学校,表 明自己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并且说明自己愿意或者不愿意来这所学校。注意每个学校的答复最后日期,错过就与该校失之交臂,确定之后就要付学费押金,一般来说此笔押金不退,除非你被拒签。

3、检查材料完整性

及时查阅学校邮件,尤其是需要提交作品集的艺术类,设计类同学。一般在拿到录取无条件录取offer以后,学校会要求学生寄送纸质材料,这时候需注意寄送地 址,有寄送到某个指定老师手里,也有寄送到院招生办公室等。

4、关于补送成绩

GRE、GMAT或雅思刷分之后如果雅思单项或总分差0.5分,学校会配4-8周左右语言课程。

5、申请签证

根据自己的雅思成绩来安排签证申请的时间。建议语言课开学3个月前开始存保证 金,准备签证材料,开课前2个月申请签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应对使馆提出的补 材料或拒签的小概率意外,签证拿到之后再定机票。zhishiQ提供签证咨询与签证代办服务,申请者可以自行选择(在芝士圈办签证)。

收起
取消

关于PhD面试 有没有什么准备经验可以分享?

Marco:
[图片]

问答整理自芝士圈留学微信社群导师答疑。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问:想请教Flora老师关于PhD面试 有没有什么准备经验帖分享?感谢!

答:如果是专业面的话我这边能给的经验分享可能就比较有限,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里面对面试有提到经验分享。

 

 

芝士圈申请故事——下面这位同学要讲讲自己飞跃重洋...

显示全部
720

问答整理自芝士圈留学微信社群导师答疑。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问:想请教Flora老师关于PhD面试 有没有什么准备经验帖分享?感谢!

答:如果是专业面的话我这边能给的经验分享可能就比较有限,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里面对面试有提到经验分享。

 

 

芝士圈申请故事——下面这位同学要讲讲自己飞跃重洋的英国G5全奖PhD申请之路。

目录:

自身背景+申请情况+时间线介绍
硬实力(学校背景,文章,GPA,语言)
软实力(rp、cv等文书)
导师选择+套磁+面试
后记

2018年的冬天好像格外漫长,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冰冷刺骨,来年三月却依旧春寒料峭,一如漫长的PhD申请之旅,从严冬中泅渡而来,前后算起来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段时间的生活,或许是:质朴的日子,踏实的努力。正如雷蒙德·卡佛所说的那样,“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日子,就这样成了永恒。”

关于申请

首先说下自己申请前的基本情况和申请院校。

学校及专业:

华东某985高校,Inorganic Chemistry

GPA:

本:89.1(91.5),硕:87.2(88)

文章:

一作SCIIF total:15+(两篇JCR 1区,一篇2区),二作三作若干

语言:

ielts:7(6.5)

其他:

国奖,华为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一等学业奖学金(连续三年);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奖(国际一等),省翻译竞赛一等奖;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优秀志愿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创新创业培训实习,宝洁领导力培训实习;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二三四级考试(网络工程师方向)…

申请情况:

帝国理工-offer-全奖-Mater.
新加坡国立-offer-全奖-Mater.
牛津大学-offer-无奖-Mater.
洛桑联邦理工-rej.-Chem.
澳大利亚国立-offer-全奖-Chem.
香港大学-offer-全奖-Chem.
多伦多大学-offer-全奖-Chem.
香港科技大学-no news(未套磁).

 

申请时间线:

2018.1-2018.3——学校筛选,完成PS,RL,CV等部分软材料
2018.3-2018.4——雅思首战
2018.4-2018.7——港大和港科Summer Camp面试笔试准备,实验,文章修改
2018.7-2018.8——雅思二战
2018.8-2018.12——套磁,网申,完成RP及反复修改
2018.12-2019.5——面试及等待结果

申请之择校,硬实力

首先要大致了解申请的难度。

Top10全奖>Top10免学费+CSC>Top11-30全奖>Top11-30免学费+CSC≥Top31-50全奖>无奖AD

其次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主要是学校背景,文章,GPA,语言。

学校背景:清北>华东五校(复交浙南科)>西交哈工同济中山武大>其他985>211>其他一本>二本就学校来说,不得不承认,清北在国际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有了这个光环基本上在套磁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另眼相看,他们也知道国内清北的学生大部分是很厉害的。

v2-9947130138fc889d5192b6a9729393e5_hd.jpg?source=1940ef5c

 

之后就是华东五校,我在寄托和小木虫上看到过很多帖子,还有我们学校的bbs和上交的bbs看过很多飞跃经验,华五申请的学校还是明显优于其他985的,是很明显的一个梯队。

然后是C9里的剩下两所,C9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相对于其他会高很多,就像美国的Ivy League,英国的G5,另外就是最近几年势头比较迅猛的同济中山和武大,我看很多国外课题组的学生基本都是毕业于这几所院校。

文章则代表你的科研水平和方向,对于PhD的申请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学校是你的敲门砖,但是paper就是老师想不想跟你说话的媒介了。

v2-6a4f8f9fa9d2c7b30ab1248d453923ca_hd.jpg?source=1940ef5c

 

文章一定要是第一作者,除了第一作者的文章还可以有一些二三作者的文章,虽然作用不大,但是可以表示你涉猎广泛,研究兴趣比较多元。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有一作的顶刊,最起码要是JCR 一区的有一到两篇(不是国内的中科院分区,国际通用的是JCR分区)。

文章注重在质量,而非数量,切记,发表四五篇三四区在本领域口碑不好的文章不仅没有帮助,还有坏处,对方老师一定会认为你是个只会灌水粗制滥造的人,这样的学生很多老师宁愿不要。

GPA对于申请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美国top20的学校对于gpa是有暗线的,不同的学校gpa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毫无疑问是越高越好,一般来说达到90+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校的需求。

从语言方面来说,托福和雅思二者选其一,作为语言成绩即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eth,epfl)除语言之外还需要gre成绩。

考语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越早考出来越有利。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为了托福口语上24考了五六次,因为像康奈尔和哥伦比亚都有口语24的暗线,当然基本top30的学校都是卡托福100或者雅思7的。

v2-bf105626045b132e43cd5ab889f88ed0_hd.jpg?source=1940ef5c

 

雅思的话小分最低是6,不能再低了,否则会丧失很多机会的。国内考口语和写作会有劣势,相对分会低一些,但是相对来说7(6)的成绩也不难达到,所以也没有必要出国跑到越南或者泰国,除非一些小伙伴们可以旅游的时候顺便考了,但是如果想要口语和写作均达到6.5以上还是需要好好准备一下的。有了以上的一些硬实力的评判就可以开始选校了,我主要是看三大排行榜,QS,Times,USNews,看综排和专排,因为全程diy,所以没有申请很多学校。说到这里,作为过来人,在了解过芝士圈留学的服务后,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创始人还是我的学长,比较能信得过,想要自己diy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哦。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美国的学校会好一些,面试很少,基本完全看材料,但是我申请的欧洲及亚洲的学校,基本都会有面试,而且还是两个,一轮是admission committee,一轮是supervisor,所以很累,而且精力有限,我没办法申请那么多。

选好学校之后就要开始软实力的提升了。关于中介的问题,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申请之软实力

软实力主要包括Research Proposal,Personal Statement/Letter of Motivation,CV,Reference Letter等。

 

v2-efdd80beff52e1e1e28f9a9cb6461c4a_720w.jpg?source=1940ef5c

RP:

对于攻博来说非常重要,committee是根据这个看你有没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一篇rp就相当于写一篇paper,而且最难的是你还没有数据...我写rp就写了足足一个月,改了七次。(还是在我已有的文章写作经验和方向上写的,不熟悉的领域会耗费更长时间)

Letter of Motivation:

主要是欧洲国家比较需要,和ps差不多,介绍个人情况,以及读博动机,对于文科方向比较重要,理科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CV:

CV的话要简洁大方,突出重点,一般一到两页即可。

Reference Letter:rl的话找曾经和你有交集的老师,注重细节的描写,不要盲目找一些大牛,他可能并不了解你,写的rl也毫无说服力。这部分就看你的态度是否认真,因为不像硬实力那样是什么就是什么,你可能需要努力去从行文的语言逻辑内容上提升。

v2-90b3da3cd907677b7f3c4583bffefbdd_hd.jpg?source=1940ef5c

 

这部分我从去年过年前后就开始准备,还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晚上还在写ps,写完之后需要反复修改,虽然理工科的ps不如文科生重要,但是对于没有paper或者paper档次较低的小伙伴来说,ps和rp是非常重要的,是你科研能力的一个体现。

如果对文书不是很自信,可以找你的老师、同学或者是芝士圈的文书顾问求助,像Tim Demay、Allen G顾问,他们有被学生套磁的经验,所以更清楚被套磁的老师看中学生的哪些特质。

申请之导师选择,套磁及网申

首先要到各个学校的院网,一个一个去找老师,看和你方向匹配的老师都有哪些。

没错,我就是用这种最笨的方式,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没办法,如果你的现在的导师有熟悉的老师那肯定最好不过了,直接推荐,但是也有一点,可能不是你喜欢的,不过会帮你节省大量时间。

选好老师之后就要开始漫长的套磁之旅了,一个学校一次只能发一个老师,慢慢等回信,我的回复率还是比较高的,基本十个有八个都会回,因为花了好久斟酌套磁信,但是有一些会说没有名额了,或者没有钱了,因为培养一个phd需要100W左右,英美国家还会更高。

v2-1082693c4ccf595fee686d1beb18bee8_hd.jpg?source=1940ef5c

 

网申的时间及要求要自己去各学校的研究生院自行查找,graduateschool-prospective graduate-requirement of application...

网申的时候很多文档千万不能太大,因为几乎所有的网申supporting doc里都有size的限制,这个要根据不同情况再做调整。

这部分我花了很长时间,首先大致花了一个月将所有自己意向学校的相关方向的学院的主页都翻了一遍,找到faculty,所有看一遍,然后一个一个从文章档次最高的开始套磁,但是一些老师今年可能不招人,或者已经招满了,除去这些基本就一个系或者学院锁定一到两个老师就好。完成前面所有的这些基本到十二月了,如果提交完之后你还有需要update的prizes/honors或者文章,需要再联系小秘。

 

v2-871280dbfec5393a20e242378779db65_720w.jpg?source=1940ef5c

完成所有的这些就要开始准备面试了。很羡慕申请美帝的小伙伴,很多不需要面试而且结果出的比较早,一般一月份二月份就差不多了,而其他国家基本都是三四月份左右。

申请之面试

大部分情况下,美国的学校面试会在十二月至二月进行,欧洲和亚洲的话基本是在三月靠后了,时间真心晚。

一般的话,面试的问题除了一些general question之外,会问你一些academic question,这就和你的科研息息相关了,大部分是你做过的东西的一些细节,还有你对一些技能的掌握。

 

v2-77e905bd8101d948a9b08342be21405d_720w.jpg?source=1940ef5c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PhD就相当于高知劳动力,它的价值自然也是取决于你掌握的知识,一个很直观的体现就是对于科研技能的掌握程度。

我觉得面试的时候比较考验听力和口语水平,首先需要做的是练习自己的听力水平,不然问题如果都难以理解的话就无法交流,就不用说后面的这些了。

其次,锻炼自己的口语,这部分要有针对地去准备,不同于雅思或者托福口语,更多的可能不会问你生活话题,而是学术和动机类问题,这部分我是准备时间最久的。可以参照之前学长学姐的飞跃手册和寄托上的一些经验,把问题一个个列出来,然后自己把答案一个一个单词敲出来,方便记忆。其实和准备雅思口语p2倒是有些相似。

 

v2-98e8f4622017f95666d1f3648e4d4e7e_720w.jpg?source=1940ef5c

除此之外有些学校可能还会要求做presentation,按照要求准备就好了。

 

申请后记

PhD申请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日子,其间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到现在都还铭记于心。

去年的三月到六月这段日子大概是最难熬的时候,一篇文章经历了很久才最终投了出去,在投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多坎坷,遇到一个期刊送审两个月但是大修被拒,好在最后终于接收,但是文章档次下降了很多,时间也白白耗费了很多。

 

v2-7a8373e63e70941e802cd582214cc790_720w.jpg?source=1940ef5c

加之那个时候雅思首战,口语小分差了0.5,分数下来的时候真的很难受,当时口语考试的场景历历在目,一个高大的白人老头,极其没有耐心,提问粗鲁且频繁地打断,考完就觉得应该考得不会很好,但是不甘心这个分数,就马上申请了复议。

复议的时间一个半月,十分漫长,还清楚地记得收到复议结束的邮件,周五的晚上,正在和妈妈打电话,马上颤抖地挂了电话,查到成绩未变的结果时,整个人都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所包围,陷入深渊中。

如果说第一次成绩出来的时候是无奈和失落,那么复议之后的结果带给我的便是更加浓重的失望。

文章和语言,两个对于申请都十分重要的指标,在那个时候都相当不顺利。除此之外,加之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当时几近崩溃,只能用逃避来麻木自己,消沉了将近一个月。好在后续积极调整心态,继续实验,同时准备语言,总算还是熬了过来。

 

v2-b128d0fe8beb760e96fb16d94b2c21ae_720w.jpg?source=1940ef5c

五月中下旬的时候得知入选了港大和港科的Summer Camp,其实是相当于PhD的提前招生和面试,当时还是挺开心的,但是之后就需要马上准备笔试和面试。

港大的笔试是最坑的,题目题型知识点范围一切未知,去之前几周大概刷了一下gre的sub,然后和同学讨论了一下,就一个人坐飞机去了,顶着很大的压力。

因为下半年就要开始繁复的套磁和网申了,而复议的失败又逼得自己不得不再考语言,当时文章又处于小修中,又因为一些原因过了编辑给的截稿时间,但是一切只能硬着头皮上。

港大Summer Camp的时间非常紧急,有效可利用时间其实不到两天,笔试的题目涉及了无机,分析,有机,物化,材化几个大类,我最擅长的是材化,这部分也答的最好,后面套磁的时候这部分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v2-97df294f3bb8bda2eb61ea81e2990dc7_720w.jpg?source=1940ef5c

港科相对而言就轻松很多,没有笔试,时间也相对较长。

参加完港大和港科的Summer Camp之后基本就到七月中旬了,回到家复习了不到一个月,便考了第二次语言。说实话,报的这一场很不讨巧,因为前后两场的题目都比较简单,这就意味着我的这一场很难。考完的时候我觉得阅读写作还好,听力当时觉得不太理想,当时想着刷分失败也不会再考了,好在出分的时候终于还是达到了要求,心想终于分手了,再也不想考了。

后面马上就开学了,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修整,开学之后由于宿舍的问题,又闹得焦头烂额,当时需要准备很多很多材料,又要写rp,每天被新的室友吵的睡不好,晕晕沉沉,也找不到合适的宿舍,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此外,实验上也不能放松,继续每周汇报工作进展。也就是这样,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申请,同时兼顾其他,尽管非常累,但是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深信不疑。如今站在彼岸,回首望去,其间的每一步都觉得十分艰难,踽踽独行。申请过程中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难,注意到许多细节,独立面对所有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做其他的事情。

 

v2-de8c9de7c5dc70fcdba485ccc368ddb5_720w.jpg?source=1940ef5c

 

在此,非常感谢那个曾经的自己,非常感谢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今后的日子愿大家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申请的道路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的心酸苦楚只有自己最懂。但是,一旦决定跨出这一步,并跨越重重困难顺利到达彼岸时,你一定会非常感谢自己曾经的付出与努力。

芝士圈留学作为申请道路上的伙伴,祝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收起
取消

英国有什么好吃的?我是认真的!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芝士圈留学行家,资深吃货,热爱逛吃+买买买(羞涩脸)

下文包括巨多美食图片!+各种英国餐厅+菜品推荐!!!

来个目录方便阅读:

A.Brunch类:B.西餐类:C. 中餐类:D. 其他世界各地美食:E. 甜品点心类:F. 超市美食:G. 其他:

提到英国的美食,大家肯定会先打断,nonono英国有什么好吃的我可不要吃炸鱼薯条,今天,我要给英国的美食正名!作为资深吃货...

显示全部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芝士圈留学行家,资深吃货,热爱逛吃+买买买(羞涩脸)

下文包括巨多美食图片!+各种英国餐厅+菜品推荐!!!

来个目录方便阅读:

A.Brunch类:
B.西餐类:
C. 中餐类:
D. 其他世界各地美食:
E. 甜品点心类:
F. 超市美食:
G. 其他:

提到英国的美食,大家肯定会先打断,nonono英国有什么好吃的我可不要吃炸鱼薯条,今天,我要给英国的美食正名!作为资深吃货,要来讲一讲英国也是有很多好吃的好么!

A. Brunch类:

作为一个优雅的国家来了英国当然要吃的就是brunch啦!英国全早和美国全早(全早是brunch的一种,包括了茄汁番茄豆、烤培根、半熟蛋、烤蘑菇等等)不太一样,食材和烹饪方法看起来更健康一点,给大家推荐我最喜欢的两家:

l The Breakfast Club

大名鼎鼎的brunch店,去了四次才终于排到了位置。店面不大,要早点去人不会太多,十点后基本门口就排了很长的位置。点了最招牌的英式全早、本尼迪克蛋和草莓蓝莓松饼。最喜欢全早里面茄汁黄豆了,放在烤土司上好吃到停不下来。烤蘑菇也很赞!英国的小蘑菇有一种特殊的香气~不用放任何佐料也很鲜。煎蛋一般都是半熟的,切开蘸着面包吃很好吃~还有烤番茄烤培根…一份量很大,名副其实的brunch了。

英国的本尼迪克蛋下面是麦芬饼,很有嚼劲,配上水波蛋一本满足!大概是最健康的一道菜了~

松饼软软蓬蓬的,奶油好吃到爆炸!不会很甜腻,但是又很香,忍不住一勺一勺吃光光hhh

这家的菜分量都很大,两个人点三份着实很撑,但是看在这么难排队的份上还是一次性把招牌都点了吧!

24364-689dVahMS4nYWlEzg6Y-n87Lql-gDpeq.jpg

l Granger and Co.

又是一家超级难排的神仙店,去了好几次,不可以提前预约~这其实是一家澳洲brunch,店面很大,连洗手液都是Aesop的,整体风格很轻快,和上一家完全不同。这家最出名的就是香蕉pancake(Ricotta Housecake)了,不喜欢吃香蕉的还可以跟服务员说换成草莓~松饼的特殊之处在于超级超级软,跟现在国内很火的舒芙蕾比较像(法国的舒芙蕾完全不是国内这种哦),有很香浓的牛奶味,刚出炉的松饼撒上糖霜,淋上少许枫糖,用刀叉切下一小块放入口中,软棉的松饼瞬间在口中化开,犹如棉花般柔软绝对不会后悔!第一张图是烤芝士,芝士星人认定很好吃!其实国外的狠毒芝士味道都一言难尽,大家平时爱吃的那种一般就是马苏里拉芝士,这个芝士是一整块,很有嚼劲,芝士原味不甜也不咸,但是意外的好吃。图4的烤蘑菇大赞!烤蘑菇怎样都不会难吃~其他比较火的还有烤鸭饭,饭是粗粮口感的味道不错,但是鸭肉烤的比较硬不是特别推荐~南瓜

 

24364-nkgWlzG-SmzaCqk50t_5jrnlJN7xmxPf.jpg
24364-Y5QWAsRLHBPntbH0dhyTlyRoReT3gQnI.jpg

B. 西餐类:

西餐其实可以做的很好吃很好吃,这里给大家推荐3家比较火的~

l REGENCY – Brighton

这是Brighton的一家西班牙餐厅,基本到Brighton玩的人都会选择这家,可以说闭着眼睛随便点了,都不会踩雷,生蚝、海鲜拼盘都很新鲜、意面好吃,强推海鲜饭,完全不输在西班牙吃到的味道,只怕肚子不够大~

24364--K4ANn3Llj_YeQVov9SMUHVkzxD0Urea.jpg

l Flat Iron

这家店火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便宜!位置在regent street上的黄金地段,一份牛排却只要10磅,价格感人。这家的菜单很简单,除了每日特供基本只有招牌砍刀牛排薯条可以选,牛排无功无过,对得起这个价格,惊喜的是吃完之后送的免费海盐冰淇淋球(不是每家都有),可以问服务员要哦~

24364-tWi5joW_qFuCz2I6a0-zR02ZWZEQijyL.jpg

l Burger and Lobster

龙虾的网红店,到了晚上十点都要排队的那种,价格适中,每份基本在45~55磅之间,可以选不同的做法(蒸烤)和味道(盐焗等等),有几种set可以选,纯龙虾或者龙虾+汉堡,这家的汉堡也很好吃~龙虾的个头还挺大的,小食也都不错,推荐烤鱿鱼圈。这家比较有意思的是服务员,不管男女都很会撩,让你体验到you are my only one的服务。

 

24364-H5NL8R-SgwQ-41VdJgAWYX40-hGXDLxR.jpg
24364-tLapJXJh590ghbJ-EIzrFhhoqfGBegCP.jpg

 

l Coppa Club

被无数网红打卡的玻璃屋餐厅,提前了半年才预订到晚上的位置,白天walk in也可能会有位置不过要看运气~不光颜值高,东西也好吃!右下角那个面(忘了叫什么)点了两份!

 

24364-Ln5X-6auv6Dr7tlWBQoiwXaBREY3RbW7.jpg
24364-tNsQMQWGgQ2BpkzruKHBEHZnQjfJJHR-.jpg

C. 中餐类:

出了国中国胃就开始作祟,每周总要吃上几次中餐。唐人街的中餐以粤菜和川菜为主,也有让人惊喜的煎饼果子和烤冷面。最火的九宫格火锅蜀香阁到回国也没吃上,倒是有一家自助火锅喜洋洋吃了好多次,第一次觉得自助火锅也能很好吃。给大家推荐几家:

l 唐人街:文兴酒家Four Seasons、Orient、风味食堂、辛香汇

文兴的猪肚鸡吹爆!简直太鲜了好么!尤其是经常下雨的冬天,喝上一碗可以满血复活!鸡肉煮的一点都不柴,还可以点半份很人性化了~其他的菜也随意点,每一道都好吃!就是经常要等位,可以提前电话预定

Orient是唐人街上吃过的最好吃的宜家粤菜了,可惜到了快回国才第一次去,脆皮炸腐皮鲜虾肠粉一定要点!一个人可以吃一整份!流沙包一定要点!萝卜糕一定要点!

24364-r2dJBybfQ8NnNoEOzMMshUbHIozInqkH.jpg

风味食堂可以吃火锅麻辣香锅家常菜好多种类,烤羊肉串最佳,一个人可以撸10串的那种。在英国最怀念的不是火锅而是烧烤呀!这家价格偏高但是绝对对得起味道~

辛香汇是一家川菜,麻辣香锅百吃不厌,蒜泥白肉、口水鸡完全不输国内的川菜馆,牛肉炒饭特别惊喜!有很大的牛肉粒~这家的豆浆很好喝,吃香锅的时候特别解辣

老常家、Joy’s Chinese Resturant 食家莊

这两家挨着,老常家的面特别好吃!推荐大盘鸡油泼面~食家莊有唯一的蒸汽锅,好多明星貌似打卡过。

老地方

这是一家王者中餐!在金融城附近,竟然还是一位外国朋友推荐的,这是我见过外国人最多的一家中餐馆了,有不少东北菜,川菜也多,第一次吃的时候就是从头到尾惊叹,怎么每个都这么好吃!就算在国内也能排TOP的那种!羊肉串必点,猪肉酸菜粉条必点!连炒素菜都好吃到不行,答应我一定要去!

24364-6Rh9qPPa61PPBgGvuFZCIHYWYjJeDb_-.jpg

D. 其他世界各地美食:

l BAO – 台湾小食

主打刈包的台湾风味餐厅。软乎乎的面饼里夹上各种各样的菜,比如卤肉啦,炸鸡啦,韩式BBQ牛肉啦,还有大虾啦等等,感觉两片馍能夹起整个世界!还耐不住好奇尝试了一下猪血糕,倒也不难吃,但是也不想吃第二次Hhh花生浆很香!

24364-71PcLk82SegFs9iphSBzJFU08biR5VRG.jpg

l EatTokyo

鉴于食堂的饭真的难以下咽,这家店成了上学时候最常光顾的日料店。好吃便宜量还大,大多是bento,很适合上班族和学生。不同的店菜单不一样,最常点的是照烧鸡bento照烧三文鱼bento还有生鱼片拌饭,它家30磅的生鱼片船很划算,糯米糍很好吃!

24364-ssGjXnQSkJMyL3SFCJE3aMNijF6UyB8c.jpg

Kimchee – 韩料

LSE旁边的宜家韩料店,平时也经常要排队,炸鸡很好吃,石锅拌饭豆腐汤之类的是正常水平,惊艳的是生牛肉拌生鸡蛋,一点都不腥,拌着梨片好吃极了!

24364-VRYUnCKPVU_7lM8ornjwc7haqll8i4hA.jpg

E. 甜品点心类:

l Maître Choux

被称为世界第一闪电泡芙,颜值超高!除了覆盆子的味道有一丢丢怪异其他的都很好吃!尤其是开心果味道的!奶油一点也不腻,打包带走会比堂食便宜,但是好多人愿意花钱买环境拍照Hhh,抵挡不住的少女心~

24364-d8B2Bt15Qfu5UsRNiwPAovXrFknncn_6.jpg

l Tsujiri

开到了唐人街的达利茶铺,味道一如既往地好,软软糯糯的小丸子还可以单点!

24364-vBLoiIdsjZDj9WzLATJBm3xEGgOVdfQT.jpg

l Kova Patisserie

这家千层蛋糕吃了就停不了,抹茶千层怎么都不会难吃,椰子千层让人很惊喜,椰香超级浓郁!芝士蛋糕也好吃!

F. 超市美食:

l M&S

闭眼挑吧!所有M&S自己出品的饼干蛋糕软糖都好吃!推荐All butter pistachio & almond cookies奶油饼干,回国还特意背了几袋;Double Chocolate Mini Bites吃起来像是巧克力威化点心,外面的巧克力层挺厚实,但不腻,一口咬下去里面酥脆,有喜欢吃巧克力但又担心甜到牙掉的话可以试试这款。

24364-TU5PcGhH3q2TPnavKKs2WAdEL4Qh35dC.jpg

 

最推荐的是这款奶油大米布丁,回国后就再也没吃到了无比想念啊!布丁的味道和Muller家的原味大米酸奶的有点类似,但是更稠一些,味道也更甜,布丁加热过后的奶香味整屋飘香啊,味道有点像双皮奶,当个饭后小甜点不错啊。

24364-YqQXFU-UKFLOe2po35sBRu4SAmnLVeon.jpg

 

G. 其他:

l 市场:

英国有很多market的街头小吃很赞,最火的就是borough market了,除了海鲜布朗尼Padthai炒粉也很赞!还能买到超乎你想象的世界各地辣椒~

24364-GyqLfCvlCUV4Ki-LXVdlfEeTtHH4fcaW.jpg

l 圣诞集市

每年11月到1月会有圣诞集市,里面也会有一些还不错的小吃~那个很黑暗的花椒糖也能在这里买到,想试试的小伙伴可以尝尝看!

24364-G9nwuFkPdavT7D_U159Gz-q8KhuOFvz1.jpg

这还只是英国美食很小的一部分,总算知道体重是怎么持续up的了,所以别担心到了英国吃不好,只要担心怎么减肥就好啦~

收起
取消

你是怎样申请到 PhD 的呢?

Marco:

下面这位同学要讲讲自己飞跃重洋的英国G5全奖PhD申请之路。

目录:

自身背景+申请情况+时间线介绍硬实力(学校背景,文章,GPA,语言)软实力(rp、cv等文书)导师选择+套磁+面试后记

2018年的冬天好像格外漫长,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冰冷刺骨,来年三月却依旧春寒料峭,一如漫长的PhD申请之旅,从严冬中泅渡而来,前后算起来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段时间的生活,或许是:质朴的日子,踏实的努力。正如雷蒙德·卡佛所说的那样,“这些...

显示全部

下面这位同学要讲讲自己飞跃重洋的英国G5全奖PhD申请之路。

目录:

自身背景+申请情况+时间线介绍
硬实力(学校背景,文章,GPA,语言)
软实力(rp、cv等文书)
导师选择+套磁+面试
后记

2018年的冬天好像格外漫长,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冰冷刺骨,来年三月却依旧春寒料峭,一如漫长的PhD申请之旅,从严冬中泅渡而来,前后算起来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段时间的生活,或许是:质朴的日子,踏实的努力。正如雷蒙德·卡佛所说的那样,“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日子,就这样成了永恒。”

关于申请

首先说下自己申请前的基本情况和申请院校。

学校及专业:

华东某985高校,Inorganic Chemistry

GPA:

本:89.1(91.5),硕:87.2(88)

文章:

一作SCIIF total:15+(两篇JCR 1区,一篇2区),二作三作若干

语言:

ielts:7(6.5)

其他:

国奖,华为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一等学业奖学金(连续三年);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奖(国际一等),省翻译竞赛一等奖;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优秀志愿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创新创业培训实习,宝洁领导力培训实习;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二三四级考试(网络工程师方向)…

申请情况:

帝国理工-offer-全奖-Mater.
新加坡国立-offer-全奖-Mater.
牛津大学-offer-无奖-Mater.
洛桑联邦理工-rej.-Chem.
澳大利亚国立-offer-全奖-Chem.
香港大学-offer-全奖-Chem.
多伦多大学-offer-全奖-Chem.
香港科技大学-no news(未套磁).

 

申请时间线:

2018.1-2018.3——学校筛选,完成PS,RL,CV等部分软材料
2018.3-2018.4——雅思首战
2018.4-2018.7——港大和港科Summer Camp面试笔试准备,实验,文章修改
2018.7-2018.8——雅思二战
2018.8-2018.12——套磁,网申,完成RP及反复修改
2018.12-2019.5——面试及等待结果

申请之择校,硬实力

首先要大致了解申请的难度。

Top10全奖>Top10免学费+CSC>Top11-30全奖>Top11-30免学费+CSC≥Top31-50全奖>无奖AD

其次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主要是学校背景,文章,GPA,语言。

学校背景:清北>华东五校(复交浙南科)>西交哈工同济中山武大>其他985>211>其他一本>二本就学校来说,不得不承认,清北在国际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有了这个光环基本上在套磁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另眼相看,他们也知道国内清北的学生大部分是很厉害的。

v2-9947130138fc889d5192b6a9729393e5_hd.jpg

 

之后就是华东五校,我在寄托和小木虫上看到过很多帖子,还有我们学校的bbs和上交的bbs看过很多飞跃经验,华五申请的学校还是明显优于其他985的,是很明显的一个梯队。

然后是C9里的剩下两所,C9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相对于其他会高很多,就像美国的Ivy League,英国的G5,另外就是最近几年势头比较迅猛的同济中山和武大,我看很多国外课题组的学生基本都是毕业于这几所院校。

文章则代表你的科研水平和方向,对于PhD的申请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学校是你的敲门砖,但是paper就是老师想不想跟你说话的媒介了。

 

v2-6a4f8f9fa9d2c7b30ab1248d453923ca_hd.jpg

文章一定要是第一作者,除了第一作者的文章还可以有一些二三作者的文章,虽然作用不大,但是可以表示你涉猎广泛,研究兴趣比较多元。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有一作的顶刊,最起码要是JCR 一区的有一到两篇(不是国内的中科院分区,国际通用的是JCR分区)。

文章注重在质量,而非数量,切记,发表四五篇三四区在本领域口碑不好的文章不仅没有帮助,还有坏处,对方老师一定会认为你是个只会灌水粗制滥造的人,这样的学生很多老师宁愿不要。

GPA对于申请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美国top20的学校对于gpa是有暗线的,不同的学校gpa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毫无疑问是越高越好,一般来说达到90+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校的需求。

从语言方面来说,托福和雅思二者选其一,作为语言成绩即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eth,epfl)除语言之外还需要gre成绩。

考语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越早考出来越有利。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为了托福口语上24考了五六次,因为像康奈尔和哥伦比亚都有口语24的暗线,当然基本top30的学校都是卡托福100或者雅思7的。

v2-bf105626045b132e43cd5ab889f88ed0_hd.jpg
v2-bf105626045b132e43cd5ab889f88ed0_hd.jpg

雅思的话小分最低是6,不能再低了,否则会丧失很多机会的。国内考口语和写作会有劣势,相对分会低一些,但是相对来说7(6)的成绩也不难达到,所以也没有必要出国跑到越南或者泰国,除非一些小伙伴们可以旅游的时候顺便考了,但是如果想要口语和写作均达到6.5以上还是需要好好准备一下的。有了以上的一些硬实力的评判就可以开始选校了,我主要是看三大排行榜,QS,Times,USNews,看综排和专排,因为全程diy,所以没有申请很多学校。说到这里,作为过来人,在了解过芝士圈留学的服务后,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创始人还是我的学长,比较能信得过,想要自己diy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哦。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美国的学校会好一些,面试很少,基本完全看材料,但是我申请的欧洲及亚洲的学校,基本都会有面试,而且还是两个,一轮是admission committee,一轮是supervisor,所以很累,而且精力有限,我没办法申请那么多。

选好学校之后就要开始软实力的提升了。关于中介的问题,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申请之软实力

软实力主要包括Research Proposal,Personal Statement/Letter of Motivation,CV,Reference Letter等。

v2-efdd80beff52e1e1e28f9a9cb6461c4a_hd.jpg

 

RP:

对于攻博来说非常重要,committee是根据这个看你有没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一篇rp就相当于写一篇paper,而且最难的是你还没有数据...我写rp就写了足足一个月,改了七次。(还是在我已有的文章写作经验和方向上写的,不熟悉的领域会耗费更长时间)

Letter of Motivation:

主要是欧洲国家比较需要,和ps差不多,介绍个人情况,以及读博动机,对于文科方向比较重要,理科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CV:

CV的话要简洁大方,突出重点,一般一到两页即可。

Reference Letter:rl的话找曾经和你有交集的老师,注重细节的描写,不要盲目找一些大牛,他可能并不了解你,写的rl也毫无说服力。这部分就看你的态度是否认真,因为不像硬实力那样是什么就是什么,你可能需要努力去从行文的语言逻辑内容上提升。

v2-90b3da3cd907677b7f3c4583bffefbdd_hd.jpg

 

这部分我从去年过年前后就开始准备,还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晚上还在写ps,写完之后需要反复修改,虽然理工科的ps不如文科生重要,但是对于没有paper或者paper档次较低的小伙伴来说,ps和rp是非常重要的,是你科研能力的一个体现。

如果对文书不是很自信,可以找你的老师、同学或者是芝士圈的文书顾问求助,像Tim Demay、Allen G顾问,他们有被学生套磁的经验,所以更清楚被套磁的老师看中学生的哪些特质。

申请之导师选择,套磁及网申

首先要到各个学校的院网,一个一个去找老师,看和你方向匹配的老师都有哪些。

没错,我就是用这种最笨的方式,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没办法,如果你的现在的导师有熟悉的老师那肯定最好不过了,直接推荐,但是也有一点,可能不是你喜欢的,不过会帮你节省大量时间。

选好老师之后就要开始漫长的套磁之旅了,一个学校一次只能发一个老师,慢慢等回信,我的回复率还是比较高的,基本十个有八个都会回,因为花了好久斟酌套磁信,但是有一些会说没有名额了,或者没有钱了,因为培养一个phd需要100W左右,英美国家还会更高。

v2-1082693c4ccf595fee686d1beb18bee8_hd.jpg

 

网申的时间及要求要自己去各学校的研究生院自行查找,graduateschool-prospective graduate-requirement of application...

网申的时候很多文档千万不能太大,因为几乎所有的网申supporting doc里都有size的限制,这个要根据不同情况再做调整。

这部分我花了很长时间,首先大致花了一个月将所有自己意向学校的相关方向的学院的主页都翻了一遍,找到faculty,所有看一遍,然后一个一个从文章档次最高的开始套磁,但是一些老师今年可能不招人,或者已经招满了,除去这些基本就一个系或者学院锁定一到两个老师就好。完成前面所有的这些基本到十二月了,如果提交完之后你还有需要update的prizes/honors或者文章,需要再联系小秘。

v2-871280dbfec5393a20e242378779db65_hd.jpg

 

完成所有的这些就要开始准备面试了。很羡慕申请美帝的小伙伴,很多不需要面试而且结果出的比较早,一般一月份二月份就差不多了,而其他国家基本都是三四月份左右。

申请之面试

大部分情况下,美国的学校面试会在十二月至二月进行,欧洲和亚洲的话基本是在三月靠后了,时间真心晚。

一般的话,面试的问题除了一些general question之外,会问你一些academic question,这就和你的科研息息相关了,大部分是你做过的东西的一些细节,还有你对一些技能的掌握。

 

v2-77e905bd8101d948a9b08342be21405d_hd.jpg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PhD就相当于高知劳动力,它的价值自然也是取决于你掌握的知识,一个很直观的体现就是对于科研技能的掌握程度。

我觉得面试的时候比较考验听力和口语水平,首先需要做的是练习自己的听力水平,不然问题如果都难以理解的话就无法交流,就不用说后面的这些了。

其次,锻炼自己的口语,这部分要有针对地去准备,不同于雅思或者托福口语,更多的可能不会问你生活话题,而是学术和动机类问题,这部分我是准备时间最久的。可以参照之前学长学姐的飞跃手册和寄托上的一些经验,把问题一个个列出来,然后自己把答案一个一个单词敲出来,方便记忆。其实和准备雅思口语p2倒是有些相似。

v2-98e8f4622017f95666d1f3648e4d4e7e_hd.jpg

 

除此之外有些学校可能还会要求做presentation,按照要求准备就好了。

 

申请后记

PhD申请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日子,其间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到现在都还铭记于心。

去年的三月到六月这段日子大概是最难熬的时候,一篇文章经历了很久才最终投了出去,在投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多坎坷,遇到一个期刊送审两个月但是大修被拒,好在最后终于接收,但是文章档次下降了很多,时间也白白耗费了很多。

 

v2-7a8373e63e70941e802cd582214cc790_hd.jpg

加之那个时候雅思首战,口语小分差了0.5,分数下来的时候真的很难受,当时口语考试的场景历历在目,一个高大的白人老头,极其没有耐心,提问粗鲁且频繁地打断,考完就觉得应该考得不会很好,但是不甘心这个分数,就马上申请了复议。

复议的时间一个半月,十分漫长,还清楚地记得收到复议结束的邮件,周五的晚上,正在和妈妈打电话,马上颤抖地挂了电话,查到成绩未变的结果时,整个人都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所包围,陷入深渊中。

如果说第一次成绩出来的时候是无奈和失落,那么复议之后的结果带给我的便是更加浓重的失望。

文章和语言,两个对于申请都十分重要的指标,在那个时候都相当不顺利。除此之外,加之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当时几近崩溃,只能用逃避来麻木自己,消沉了将近一个月。好在后续积极调整心态,继续实验,同时准备语言,总算还是熬了过来。

v2-b128d0fe8beb760e96fb16d94b2c21ae_hd.jpg
v2-b128d0fe8beb760e96fb16d94b2c21ae_hd.jpg

五月中下旬的时候得知入选了港大和港科的Summer Camp,其实是相当于PhD的提前招生和面试,当时还是挺开心的,但是之后就需要马上准备笔试和面试。

港大的笔试是最坑的,题目题型知识点范围一切未知,去之前几周大概刷了一下gre的sub,然后和同学讨论了一下,就一个人坐飞机去了,顶着很大的压力。

因为下半年就要开始繁复的套磁和网申了,而复议的失败又逼得自己不得不再考语言,当时文章又处于小修中,又因为一些原因过了编辑给的截稿时间,但是一切只能硬着头皮上。

港大Summer Camp的时间非常紧急,有效可利用时间其实不到两天,笔试的题目涉及了无机,分析,有机,物化,材化几个大类,我最擅长的是材化,这部分也答的最好,后面套磁的时候这部分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v2-97df294f3bb8bda2eb61ea81e2990dc7_hd.jpg
v2-97df294f3bb8bda2eb61ea81e2990dc7_hd.jpg

港科相对而言就轻松很多,没有笔试,时间也相对较长。

参加完港大和港科的Summer Camp之后基本就到七月中旬了,回到家复习了不到一个月,便考了第二次语言。说实话,报的这一场很不讨巧,因为前后两场的题目都比较简单,这就意味着我的这一场很难。考完的时候我觉得阅读写作还好,听力当时觉得不太理想,当时想着刷分失败也不会再考了,好在出分的时候终于还是达到了要求,心想终于分手了,再也不想考了。

后面马上就开学了,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修整,开学之后由于宿舍的问题,又闹得焦头烂额,当时需要准备很多很多材料,又要写rp,每天被新的室友吵的睡不好,晕晕沉沉,也找不到合适的宿舍,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此外,实验上也不能放松,继续每周汇报工作进展。也就是这样,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申请,同时兼顾其他,尽管非常累,但是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深信不疑。如今站在彼岸,回首望去,其间的每一步都觉得十分艰难,踽踽独行。申请过程中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难,注意到许多细节,独立面对所有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做其他的事情。

v2-de8c9de7c5dc70fcdba485ccc368ddb5_hd.jpg

 

在此,非常感谢那个曾经的自己,非常感谢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今后的日子愿大家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申请的道路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的心酸苦楚只有自己最懂。但是,一旦决定跨出这一步,并跨越重重困难顺利到达彼岸时,你一定会非常感谢自己曾经的付出与努力。

收起
取消

双非网排100多点86+本科Hr,雅思想冲7 打算申请英国人力资源 求大佬们的择校意见?

Marco:

英国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相较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际操作性较强,课程能够让同学接触到人力资源领域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注重宏观战略和全球人力资源问题。

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分为三大类:Human Resource Managem...

显示全部

英国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相较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际操作性较强,课程能够让同学接触到人力资源领域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注重宏观战略和全球人力资源问题。

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分为三大类: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HRD),Human Resource Organisation(HRO)。

针对你所问的几个学校,下文介绍各项目申请要求。

一、曼彻斯特大学

38171-zoy6aQ9Z643dITIEdeC9u_vUIIE26F5o.jpg

1.MSc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W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

申请背景:GPA84.8, 雅思7

申请结果:MS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案例二:Q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华侨大学,英语专业

申请背景:均分84.9, 雅思7

申请结果:MS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申请要求

1.申请者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本科)非211大学需要85分左右。不过如果能够提供优秀的研究生成绩,研究或专业经验,也在学校考虑范围内。

2.语言要求:

雅思总分6.5分,写作6.5分,其他部分不低于6.0分。

38171-CruCksVkMdrYemXQSZX7ejBZ4jMvDXQl.jpg

托福90分(写作22,其余不低于20)

38171-pTng1_Qeag12sfUMHiKzIldLwWl02eQV.jpg

3.请在申请表中提交以下文件:

1)学位证书复印件和之前学习成绩单的复印件。

2)两份推荐信。

3)个人陈述,详细说明你为什么想学习本课程,你的经历,你能为课程带来什么以及申请相关的其他信息

4)你的简历

5)英语语言证书复印件,例如雅思,托福。

4.每年报录比:

大约500名申请者,最后录取50名左右。

 

学制:一年

学费:£19,500(折合人民币17万左右)

 

项目解读(翻译整理自官网)

人力资源开发(国际发展)硕士课程使您能够了解人力资源开发(HRD)通过改善公共服务和个人,组织和社区的教育,在支持经济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发展对全球化进程,政策举措和发展管理计划的学习,以支持竞争力和人力能力,包括与消除性别不平等相关的发展问题,促进人类福祉和维持可持续发展。

您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开发工具,以获取技能和知识,并建立组织能力。我们专注于开发人类知识和技能,将使您了解教育如何支持技能发展。您还将了解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在支持教育和发展举措方面的作用。

我们高度重视跨文化领导力知识,这些知识与公共部门的许多社会变革和发展项目或私营部门,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或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有关。

该课程非常适合参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领导力和能力规划方面的国际组织,公共行政,跨国组织和私营部门公司的任何专业背景的人士。

我们需要这样的学生:

对学习策略感兴趣,渴望建立支持组织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人力组织能力;

想了解国际发展,全球化和人力资源战略,其重点是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建立人力资源的技能和能力;

希望发展自己的领导技能并了解与国际经济中不同行业的管理流程。

 

2.MS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L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南京邮电大学,人力资源

申请背景:GPA85, 雅思6

实习经历:汕头市华润置地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实习生

科研:南京邮电大学模拟经营商业大赛

申请结果: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案例二:M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北京印刷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申请背景:GPA85,雅思7

实习经历:峰可达(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实习生

科研:品牌管理课程设计——桃花源度假区

申请结果: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申请要求

1.申请者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本科)非211大学需要85分左右。

2.语言要求:

38171-IOgXSo6rLtDB7qvDh1XZ0dQgnVHn2P2u.jpg

雅思7(写作6.5,其余不低于6)

托福100(写作、口语22,阅读、听力21)

3.申请材料:

1)最新的英语语言分数,列出各门分数或考试日期

2)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成绩单(申请时受理复印件)

3)一封学术推荐信

4)护照复印件(仅适用于非英国/欧盟学生)

 

学制:一年

学费:£18,500(折合人民币16万左右)

 

项目简介(译自官网)

人是任何组织的核心,因此管理和发展员工,确保他们的福利和了解不断变化的就业立法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人事与发展学院(CIPD)课程对希望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该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模范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的全面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通过特许人事与发展学院(CIPD)的认证,课程旨在 :

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实践形成批判性评价;

通过使用讲师研究的高质量当代研究和论文的教学材料,让您了解各种组织实践;

使您能够掌握主题领域的实践技能,使您可以在职业生涯或进一步学习人力资源领域,为您提供研究方法的基础,您可以在商业世界或学术研究中应用

您有机会参加由专家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开办的技能发展研讨会,以获得实用的人力资源技能,参加现场就业法庭案件,并在组织中开展团队项目,以发展团队合作和实用的人力资源和研究技能。

课程简介(译自官网)

本课程一共180学分。

在夏季学期,学生需要开始撰写自己的研究论文,价值60学分。 近年来的论文项目主题的包括:

华南地区国内民营企业的就业保障

工会在两性平等中的作用

奖励管理的公平性和对员工保留的影响

残疾歧视

组织边界和临时机构工作人员

中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仅供参考)

 

二、兰卡斯特大学

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Sc

38171-64dSmi_04QotPz9gnaMyTIJwgIrOWkmL.jpg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Z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河北师范大学,物流管理

申请背景:GPA86, 两年工作经验,语言成绩不明

工作经验:衡水市昆仑大酒店前厅部经理助理

科研:河北师范大学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

申请结果: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案例二:Z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源

申请背景:GPA80, 语言成绩不明

实习经历:中国工商银行实习

科研:美国数学建模大赛M奖

申请结果: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申请要求

1.毕业于 管理,商业研究,社会科学,历史,哲学,英语,语言,艺术或其他人文科目的学生将被优先考虑。 若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是也是优势。

2.申请者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本科)非211大学需要85分左右。

3.语言要求:

38171-e7s5mQHmaBX7aJ30mibvAkwPUKd8RKRX.jpg

雅思7分(小分不低于6分)

38171-95xN5YBgbtVUELR3HAkwwSJ5GTkT2AHn.jpg

托福93分(听力17,阅读18,口语20,写作17)

 

学制:一年

学费:£18,000(折合人民币15万左右)

 

项目解读(译自官网)

该项目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主题的深入分析,例如员工队伍规划,包括招聘,保留和奖励以及冲突管理。凸显知识对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当代组织变革的作用。您将了解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人员和知识发展所需的条件,并且您将磨练有效管理人力资源职能所需的能力和技能。

该项目将为您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方面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专业管理职业或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做好准备。

该计划获得特许人事与发展学院(CIPD)的认证。成功完成后,学生可以获得CIPD的Associate(Assoc CIPD)级别的专业会员资格。

 

2.Human Resources and Consulting MA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M同学

本学校及专业: 华侨大学,人力资源

申请背景:GPA80,雅思6,1.5年工作经验

工作经历:合得软件市场部市场助理,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队长

申请结果:Human Resources and Consulting MA

 

案例二:C同学

本学校及专业:河海大学,人力资源与管理

申请背景:GPA84.48,雅思6.5,gmat 660

工作经历:长沙嘉沙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实习生,中国银行大堂经理。

申请结果:Human Resources and Consulting MA

 

 

申请要求

1.非常欢迎来自人力资源专业,管理开发和教育工作的毕业生。 相关的工作经验是有优势的。

2.申请者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本科)非211大学需要85分左右。

3.语言要求:

38171-es0Y927RUFNaGJLnw5Y8TZ--QJnCEngP.jpg

雅思7分(小分不低于6分)

38171-ktHR07BKW3FjV1vUFJla4bwcoDICW6Rl.jpg

托福93分(听力17,阅读18,口语20,写作17)

 

学制:一年

学费:£18,000(折合人民币15万左右)

 

项目解读(译自官网)

该项目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和咨询的独特组合,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管理和组织发展相互结合。我们对理论和实践的关注旨在充实您的知识和技能,开发追求组织目标的人力资源。

我们关注交互式学习,该项目的一个独特功能就是咨询项目,您可以通过与真实的客户组织合作制定有关当前人力资源工作场所问题的方案,从而将您的学习付诸实践。

该计划获得特许人事与发展学院(CIPD)的认证。成功完成后,学生可以获得CIPD的Associate(Assoc CIPD)级别的专业会员资格。

核心模块课程有以下几种:

38171-oWFZGnGtIPqG9PHh1Tw5NlStmmy-NM2h.jpg

三、格拉斯哥大学

MANAGEMENT WITH HUMAN RESOURCES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z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市场营销

申请背景:GPA80,雅思7

实习经历:中国银行南通如东分行个人业务部大堂经理实习生

申请结果:MANAGEMENT WITH HUMAN RESOURCES

案例二:Z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湖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申请背景:GPA90, 雅思7

实习经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

申请结果:MANAGEMENT WITH HUMAN RESOURCES

 

申请要求:

1.申请者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本科)非211大学需要85分左右。

2.语言要求:

38171-dXIsfmnZ2NI7j-RXxE293WfUPhzg-2ed.jpg

雅思至少6.5(两门不低于6.5,两门不低于6)

托福90(阅读20,听力19,口语19,写作23)

3.申请材料:

1)官方学位证书复印件

2)学习成绩单(复印件),包括所学科目的梗概以及所获得的成绩/

3)成绩单的正式英文翻译

4)一张推荐信

5)英语语言能力证明

 

学制:一年

学费:£20150(折合人民币17万左右)

项目解读(译自官网)

该项目旨在使您能够批判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相关的理论,例如奖励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您将发展必要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以学习组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您将在战略和运营层面获得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重要意识。 由此,您将培养应用核心概念和资源的能力,这将为您在文化多样化商业环境中应对与管理相关的一些挑战做好准备。

 

课程介绍:

38171-gZexwrTkpyy0DTDRju5xThNGjbjdvr7e.jpg

必修课有:

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人力资源在公司流程中的作用

财务信息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组织与人

战略管理

 

选修课有 :

38171-7CzGfvDT4FNmm1waSjL9ySgHqKIkQgez.jpg

人力资源的影响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和发展

管理组织中的多样性

收起
取消

GMAT是怎样的考试?该怎样准备?

?:

回答者:@Cathy伦敦政经大学管理学硕士,有GMAT短期提分/雅思备考/英国G5申请的各种问题,可以戳链接直接联系~

首先要明确,GMAT考察目的不仅仅是英语能力/计算能力,更是通过四种不同的题型总体测试一个人的管理素质、情商、理性和客观分析能力,即更考思维,这就要求大家要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去准备考试,从结果出发分析和寻找原因。

▌商科思维

首先我们来看备战GMAT需要具备哪些商科思维:

1)客观理性

即“除了事实本身,我什么都不知道”...

显示全部

回答者:@Cathy伦敦政经大学管理学硕士,有GMAT短期提分/雅思备考/英国G5申请的各种问题,可以戳链接直接联系~

首先要明确,GMAT考察目的不仅仅是英语能力/计算能力,更是通过四种不同的题型总体测试一个人的管理素质、情商、理性和客观分析能力,即更考思维,这就要求大家要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去准备考试,从结果出发分析和寻找原因。

▌商科思维

首先我们来看备战GMAT需要具备哪些商科思维:

1)客观理性

即“除了事实本身,我什么都不知道”。

在分析问题时,大家往往会加入一些common sense或者自身经验,从而忽略问题本质导致结果有偏。客观,是对任何信息不做归纳总结式推理,只利用字面信息来分析。

2)必要非充分性思维

管理者起到战略决策的作用,需要具备必要性思维,即“没他不行”。

因此在阅读题干时,最好的做法是只抓关键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从结果出发选招答案比分析过程更加清晰明了。此外,很多时候,“挑错”往往比“找对”更实用,判断某选项是否错误只需要挑出一点问题,而判断其是否正确则要考虑全面,因此也要更谨慎。“挑错思维”常常时问题变得简单。

3)全局观

把握整体意思而非细究每个细节。

管理者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我们只需要知道每句话想要表达的整体意思,不用深究单词语法等细节性问题。同时,管理者只做“选择题”,最佳答案是比较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在有多个对的选项时,我们只留下相对来说更好的或者更适用的,而比较基于问题给出的前提,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不能轻易表态,更不能武断决策,而要通过客观分析(联系客观理性)和比较得出最佳答案。

4)目标管理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目标,知道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体现在GMAT考试上即带着选项看问题,学会放弃一些问题保全大局。GMAT要求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题量不少,因此快速识别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尤为重要。

▌前期准备

GMAT想要考到700以上的高分,就、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除了第一部分讲到的商科思维,以下几点也很重要:

1)词汇量

通常来讲,考GMAT只需要拥有托福或雅思的词汇量,约5000-8000个,同时还要准备一些数学和经济方面的专有名词,约200-400个。

对于备考时间较长的同学,建议刷几遍GMAT词汇书;而对于备考时间紧张的同学,如果前期有雅思托福的词汇积累,不建议花很多时间在背单词上,着重准备一些专有词汇即可,把更多的复习时间花在题型准备上。

2)阅读能力

练习阅读时最基本的目标是一遍读懂句子的大致意思,其次是能从长句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多练是最好的办法,相较于其他,阅读也是能够通过练习提高的最有效的一部分。阅读能力提升带来的RC和CR的分数提升是稳定、可靠、无差别、无遗漏的,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快速、精确地理解题目内容是CR和RC唯一的考点。即使是做语法题的时候阅读能力对于理解句意、理顺句子结构、发现关键词语等等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阅读能力决定了整个verbal的节奏:阅读速度的提高可以让人更灵活地分配考试时间,在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可以明显提速而不牺牲太多正确率。

3)语法练习

语法是中国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部分,如果做过GMAT的语法题大家就能发现,有些知识点和我们初高中学的不一样,甚至会推翻之前学过的东西。

想要考高分,语法一定不能落下,最好从OG讲解部分入手,先整体感受一下GMAT语法的考察方式,再从例题找出自己的薄弱部分,有针对性地练习,备考时间充足的话建议仔细看OG关于每道语法题的讲解,包括自己做对的题目,更新自己关于语法的知识库。

4)模拟练习

正式考试之前一定进行模拟考试,并且要按照考试的模式完整练习。正式上机和自己手写或者不规定时间的测试结果是不一样的,心态也大大不同,而心态对于考试发挥有很大影响。通过模拟考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pace,选择合适的休息时间,同时也练习心态的调整。如果条件允许在写作时最好用和考场一样的键盘练习打字,尽量减少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5)错题反馈

建议大家在初步复习之后先尝试独立完整的做一套题,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针对性地复习。容易做错的题目一定要仔细分析错误原因,时间充分的话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对于每道错题研究自己的思维过程,标出做错的原因、正确解题思路以及自己与正确答案的差异在哪,这样才能知道自己为何会做错题目,在考试前集中复习错题集。

6)复习资料

OG是重中之重!OG每年都会有更新,涵盖了GMAT考试所有的基本知识点,是备考GMAT最基本的资料。尤其语法题要以OG给出的解释为标准。吃透OG,理清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才能保证拿到基本分数。

其次推荐曼哈顿Manhattan的6套和Prep 07/08/2012。Prep对于语法的提高很有帮助,题目较OG来说难度稍大,覆盖较完整,解释清晰,尤其是07/08两本,虽然时间比较早但是吃透这两本语法的80%都没有问题。Manhattan一共6本,针对不同的部分,其中语法部分和逻辑部分讲的最好,如果备考时间充足,其他5本也可以拿来练习。

模拟考试的话推荐GMAT Prep (两套免费,CAT模考以及Question Pack),GMAT Prep Exam Pack 1 (官网买的两套CAT模考),GWD模考,虽然有部分题目是重复的,但是跟正式考试难度最为接近,可以最开始用来检测自己的薄弱点和在考试前熟悉考试环境,调整考试节凑和控制心态。

此外,备考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看chase dream论坛上关于经典题目的讨论。

7)机经

机经对于最后突击提高分数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不建议过分依赖机经,一来换题库时间不确定,运气成分很大,一旦换题库对心情影响会很大;其次,机经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仅仅是题目和答案回忆,灵活性太差,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利用机经,数学题部分的帮助比较大,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多争取一些休息时间(做完题之后有剩余时间可以先不交卷,休息一下),逻辑部分和IR部分也可以帮助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总体来说值得借鉴,但不能过分依赖。

▌备考详解

1)AWA

首先强调一下,作文虽然不如总分重要,但太低了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工作上,写作对于商科学生来说都属于最常用的技能之一,这也是为什么GMAT或者GRE要单独给一个作文分,老师们需要单独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

GMAT只有一篇argument类型的写作,即给你一个观点,分析该观点的正误。 对于作文来说,个人不建议单纯的大量练题,因为写作能力不是仅仅通过练就能提高的,况且GMAT考试的写作也注重分析和逻辑性,建议更多地花时间总结写作的问题,仔细订正,并且完善、精简模板 – GMAT的写作是有固定套路的,按照OG给出的范文总结出范式,按照范式分析情境,可以减少紧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且逐渐提高速度、降低语法单词错误率。

关于字数问题,虽然没有官方说明字数越多越好,但是按照大部分人的考试经验来说,更多的字数确实能够帮助提高分数。一般来说高分要写到400字以上。

关于是否要留出检查时间,个人认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过分追求不犯语法和词汇错误降低写作速度可能会导致时间紧张,思维受限,字数不够;但是语法和词汇错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数。

2)Verbal

Verbal对中国考生来说是GMAT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一部分。Verbal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阅读(R)、语法(SC)、逻辑(CR)。

阅读

阅读相对来讲简单一些,考察考生信息理解和提炼的能力。答题基本不需要读完整篇文章,而是要从问题出发,回到原文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GMAT的阅读比较有套路,一般为四段,题目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设置,这可以帮助大家快递定位;段首句和段尾句常常是中心句,可以帮助快速排除错误答案。有些人可能认为读完全文会有助于提高正确率,其实不然。过分关注细节可能会增大干扰度,使考生犹豫不决,浪费时间。细节只能用来支持观点,而不能用来驳斥观点。因此,建议大家在练习时学会从题目入手。

阅读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观点类考题,一般4-5题,且选项多类似。首先看问题是在问观点,还是在问细节,如果问观点,无需回原文,直接看选项,如果问题呈现如下两种状态,则必属不回原文类型考题:1)问题本身没有提到原文任何内容2)问题中所有内容都是全文性内容,以上两种情形,则直接看选项,选项具备非常多的暗示。先排除肯定不对的,再比较更好的。一般来说,观点类考题的答案句意通常比较直接;绝对化的化和出现比较的选项往往不是正确答案。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类是细节定位题,要根据问题回原文找,找不到时才根据选项去找。通常找名词能帮助更快速而准确地定位。注意一定不要带入自己的common sense,最后选择的答案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支持。

语法

关于语法部分,最基本的备考思路就是多练、多思考、多整理,其中错题的整理和反思特别重要,要去仔细研究每一道错题的解题思路,思考和自己的思路有什么差异,并学习其解题的思路。

“平行意识”是很多备考资料都会强调的SC中必备的思维(关于什么是平行意识和一丛很多备考资料里找到)。这是一个持续强化的过程,SC体系复杂,很难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学习。有了平行的意识,很多大家常说到的做题误区就可以避免。比如要充分发现一道题的平行结构,就必须通读题干全文,而不能只读划线部分。又比如理解平行结构的基础是对句子意思以及结构的理解,所以有了平行意识,自然就会重视meaning 和structure这样的大局,而不会机械地只看到零散的语法点。

很多高分CDer的经验贴中都会反复强调meanings是SC最关键的原则。意识到meanings的重要性绝对是冲击高分的必要条件,做SC一定要理解透原句的意思(有了平行意识这一点就能做到),而且歪曲原句意思的选项很有可能是错选。但是即便是meanings,其优先级也一定在平行之下。

逻辑

CR可能是很多考生都没有接触过的题型,这里详细说一下:

关于CR的心得可以从内修和外炼两个角度总结,当然,最核心的内功还是来自“全情投入”的阅读能力,最关键的招式还是对“边界词汇”的敏感反应。这部分重点要介绍的是在此之上,针对CR专门开发的内外兼修之法。

1) 内修:逻辑的分类和总结

逻辑题考察的内核当然是逻辑能力,所以内修的重点就是训练严谨的逻辑思维。其实逻辑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类:因果逻辑和果因逻辑。这是7个类别之中的两个基本类别,其他5类可以分别归到这两类下面。因果和果因本质相同,即题目给定因果中的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并推测另一方(需要置疑)。无论加强还是削弱,都从两方面入手攻击或支持:

a. 给定的因/果可能对应其他果/因,而题目非推测的果/因(因果问题,因给定,攻击一因多果,既给定的因不能推出题目推测的果;果因问题,果给定,证明它因导致果)。

b.给定的果/因与推测的因/果之间无关(因果问题,因给定,选项补充因,证明给定的因不能导致推测的果,其他因素会导致推测的果,或给定的因是干扰因素,例如prep08-1-88:老师数量下降对于老师是否供过于求没关系,老师数量本身就很多才是供过于求的原因;果因问题,果给定,选项补充果,证明给定的果不是由推测的因导致的,推测的因可以导致其他结果,或给定的果为无关结果,prep08-2-92:虫少不少对于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没关系,虫少也可以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不变)。

其它5类逻辑关系与因果、果因的联系概括如下:

a.相关因果:与因果或果因的推理方式类似,在这类题中,因和果都不是题目给定的,所以因果都可以被质疑。所以前两个切入点是:

1. 相关性不存在,即证明有时候A不能导致B,而是导致C,也就是一因多果,本质就是置疑果。

2. 独立第三因,即证明C才是导致B的真正原因,也就是它因法,本质就是置疑因。除此两个切入点外,还可以置疑推理逻辑链A->B:3.中间因素,即可能是A->C,而C->B。4. 相关方向问题,即可能真实情况是B导致A,而非A导致B。

b. 类比推理:特殊的因果推理题。因是AB的相似处,果是B有A的一个特点。切入点两个:1. 因果联系,此类题的特殊处在于果是由于AB相似推出的,如果AB真真相似,那么推理是成立的,如果AB有不相似处,则推理可能不成立。所以此类题的攻击点如果是因果联系,那么选项必定同时提到AB的不相似处(字面上不一定同时提到A和B)。 2. 干扰因素,即它因法,此类题中就是找到另一个案例C,它具有AB的相似处,但是没有A的结论特点,所以削弱。

c. 方案推理:方案的目标给定,不容置疑,问题均出在方案能否实现目标上。目标为果,方案为因,论证方案是否能导致目标,实质上是果因推理题。与果因不同的是,此类题不用攻击它因,因为题目要求就是评价给定的因能否推出给定的果,找出它因而不涉及原来因果关系对解题没帮助

d.统计枚举:因果问题的特殊形式。因为小样本,果为大结论。攻击因为干扰因素,也就是攻击小样本不能说明大结论。

e. 演绎类:可以看作题干给因,选项中找果的题。

总结起来,对于这两大类,各从两方面入手攻击(支持):

因果关系:攻击1:它果;攻击2:干扰因

果因关系:攻击1:它因;攻击2:无关果

2) 外炼:明确结论

其实如果阅读能力过关,逻辑思维能力也经过适合自己的足够训练,那么CR的题目就可以手到擒来了。至于专门针对CR的一些技巧性地方法,Manhattan CR Guide总结的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些逻辑题的一些基本出题套路和题干结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读题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结论。

为什么结论最关键?因为结论是CR题干的核心,其它部分比如前提、背景以及隐含的假设都是围绕结论展开,支持结论成立的素材。只有先明确了结论,其它部分扮演的角色才会清晰,进而题干的逻辑才清晰。理解了题目的逻辑,剩下的解题就不难了。另外,结论大多数时候出现在题干,也有一些时候在选项,但无论如何必然会出现。所以定位结论是CR的必经之路,也是目标直接、明确的解题第一步。CR的题可以出的很巧妙,让你一下分不清前提和结论。所以一定要仔细审题,搞清楚题干每句话之间的推理上下级关系,以防弄错结论。

明确结论的好处更多一层,就是结论确定之后可以便于识别选项中的有效/无效攻击。可以把所有逻辑题都当作因果或者果因关系处理:题目要么给定因,推测果;要么给定果,推测因。给定的部分是前提、背景,其本身是给定的事实,不容置疑;而推测的部分是结论,其本身是推测的结果,其本身是可以置疑的。所以做CR的时候一旦明确了结论,就知道了:1)题目属于果因还是因果,2)果和因中哪个是推测,可以质疑;哪个本身是事实,不用质疑。接下来就知道攻击的方式只有两种:1)要么,给定的事实虽然没错,但是这个事实与推测的结论没有关系;2)要么,推测的结论是错的,给定的事实可以推出其它的结论。如果你要质疑一件事本身,只能质疑推测的部分,既结论;而如果你要攻击给定的事实,你不能说这个事实本身是错的,而只能说这个事实是不相干的。所以,定位好了结论可以让自己很快知道选项中哪些是有效攻击,哪些是无关攻击。而可能的攻击只有两个:1)它因;2)无关果

3)Quantitative

对于中国考生来讲,数学是最有把握的一部分,力争51分可以为verbal减轻很多压力。大家要相信,力保51分是不难的事情,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可以只将自己容易错的题型整理下来反复练习回顾,适当地投入一些复习精力是值得的。但是这里要强调,大家不要觉得50还是51差别不大,完全可以争取到的分数一定不要放弃,这一分很可能决定了你能否冲上700或者750。

GMAT数学题部分主要有两类多选题型——问题求解(Problems Solving简称“PS”)和数据充分性判断(Data Sufficiency简称“DS”),主要测试考生进行数理推断、解决数学问题和解读图形数据的能力,需要有关算术、基础代数和常见几何概念的知识。

算术部分主要是初中高中数学的内容,还有一些题涉及集合、概率及描述统计。其中整数的性质,百分比,比率比例问题以及描述统计,概率是考生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尤其是排列组合的概率求解,是难点和考点频出的部分。代数部分一般不超出高一数学的内容,几何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几何尺寸的理解,要求考生具有构想几何图形及其与数字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在几何课中出现的大量定理以及对某个命题的证明在GMAT数学考试中不做要求。

“问题求解”旨在测试数学技能和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进行数学推断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PS题型考的不是思维转化,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熟练程度。PS题考的就是认真,遇到超长篇幅的题不要慌,越是长篇幅越考的就是细心,大家要学会应用各种图像把条件清晰的列出来。GMAT数学是很严格的数学,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找最准确的答案,而不是近似值。并且如果题目没要求得出近似值,那么答案就是个定值,一定要坚信这点。另外,考生在做题时要多在草纸上进行计算,少心算,保证不因小错而与满分擦肩而过。

“数据充分性判断”测试考生在分析数学问题、识别相关信息并判断问题求解所需的充足信息方面的能力。大家在进行选择前一定要看清题目最后要求的是什么,是要求比率还是具体数值。不要只凭自己的印象决定条件1和条件2,必须自己下笔算,但是不求结果,只求清晰的过程。真正的算下去,这点十分重要。有些DS题在条件中就会给你很多提示,会让你想到很多你原来想不到的点,但切记,条件1和条件2除非选C是可以共存的,不然谁都和谁没关系,单独看条件2的时候一定一定把条件1忘掉。

数学分为具体复习方法根据各人基础不同会不一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复习重点。

4)IR

IR虽然没有明确的分数要求,并且对总分没有影响,但既然单独列出来还是要重视一下。

IR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压力不在verbal之下。所以做IR要保持和做verbal一样的紧张感和弃题策略。很多CDer亲身试过,弃2-3道题都可能拿8分。所以虽然IR时间紧张,但是如果明白了弃题的空间,考场上就不用多紧张了。原则还是,做就要保证正确率。

如果对于IR没有特别高的分数要求,建议大家练好OG的题目,找到这部分做题的感觉,再加上机经的参考,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应该没有问题。

更多实用信息@知乎-芝士圈留学

修改 收起
取消

英国著名的传媒专业好的大学?在英国读传媒就业问题?

Marco:

英国传媒专业选校大全,建议收藏!罗列英国五大类传媒、分析方向与特点,并推荐代表性学校与项目。

答主本科985基础文科,硕士LSE media&comms。因为经历DIY申请,本身对传媒领域有浓厚兴趣,从事该领域相关工作,同时在专业留学平台【芝士圈】做留学行家(Sophia He)、为学弟学妹提供选校文书等咨询,所以从2015年起就续高度关注英国、香港社科项目,尤其对英国传媒专业有相对深入并且广泛的了解。

答主将英国传媒大类大致分为五类,分别为...

显示全部

英国传媒专业选校大全,建议收藏!罗列英国五大类传媒、分析方向与特点,并推荐代表性学校与项目。

答主本科985基础文科,硕士LSE media&comms。因为经历DIY申请,本身对传媒领域有浓厚兴趣,从事该领域相关工作,同时在专业留学平台【芝士圈】做留学行家(Sophia He)、为学弟学妹提供选校文书等咨询,所以从2015年起就续高度关注英国、香港社科项目,尤其对英国传媒专业有相对深入并且广泛的了解。

答主将英国传媒大类大致分为五类,分别为新闻类、媒介传播类、文化创意类、公关关系类、电影理论与制作类。

只有理清自己的申请方向,才能再根据项目课程设置、排名、师资、录取要求等量体裁衣,准备申请材料。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类概述各方向特点,再推荐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院校与项目。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该回答主要聚焦英国硕士研究生的项目申请情况,主要为Msc和MA,也包含个别MBA,同时主要以授课型为主。

一、新闻类

新闻类即为传统的journalism,侧重记者、编辑、摄像等基本功的培养和学习,相对传统、单一,对英语写作、口语能力要求最高,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过硬。一般又细分不同的专业,各成项目,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新闻,国际新闻等。一些学校还设置了更加实用、紧跟时代的计算机新闻学,偏重新闻制作工具学习。课程设置和国内本科学习差别也并不大,包括采编、评论、摄影、主持等。红砖大学“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及利兹、莱斯特等老牌传媒强校均设置相关专业。这些学校申请开放时间较早,发offer速度也相对更快。地处伦敦的金史密斯学院(又称金匠学院)和与中国国内新闻机构有紧密合作的传媒专业类院校威斯敏斯特大学,也在新闻专业的深造强化中占得一席之位。

代表性院校与专业

  • 卡迪夫大学

Broadcast Journalism/ Magazine Journalism /Newspaper Journalism

对雅思要求很高,尤其口语和写作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开设有Python语言课程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Journalism,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杂糅类课程,申请难度相对较低

  • 谢菲尔德大学

Print Journalism/Broadcast Journalism/Magazine Journalism

专业性极强,对雅思要求高

Global Journalism

  • 利兹大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利兹传媒大类目前仅有这一个新闻学项目,相比卡迪夫和谢菲,竞争更为激烈

  • 纽卡斯尔大学

Media and Journalism 
International Multimedia Journalism 
Media, Journalism and Public Relations

  • 苏塞克斯大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Multimedia Journalism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Journalism and Documentary Practice 较为实践,杂糅纪录片制作课程

  • 格拉斯哥大学

Film Journalism
Media, Communications &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 威斯敏斯特大学

Multimedia Journalism (Broadcast) / Multimedia Journalism(Print&Online)

优先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对雅思口语和写作要求较高

 

二、媒介传播类

媒介与传播类是英国传媒学科中包含最广,同时相对更偏重理论框架的一类。其中既包括普遍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政治传播学、媒介传播与性别研究等以扎实的社会学、传播学理论基础为核心的研究项目,也有媒介管理与运营等侧重商科学习的方向。

英国新老牌传媒院校均设置相关专业,且申请难度的梯度层次也各有不同。

比如其中有伦敦政经、华威、伦敦国王学院等竞争较为激烈的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也有格拉斯哥、莱斯特、拉夫堡、卡迪夫等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理论性较强的传播学项目以传统文化理论研究为核心,即使是不同院校的项目,其必修课设置也基本相同,考试大多以闭卷现场问答题的形式进行,其实就是现场写3-5个500字左右的essay,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对于有一定传播学或者社会学基础,或者擅长文献综述、理论条分缕析的学生来说非常友好。各个项目的选课规则则根据院校乃至学校课程开设制定,原则上没有过多限制。毕业于此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也非常广泛,如咨询、快消、运营、NGO、政府机构等等。当然一般综合实力优秀的学生就业本身受限就较小。

 

代表性院校与专业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Double Degree in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with Annenberg School USC or Fudan University or UCT LSE

和南加州大学或复旦大学或开普敦大学双学位,一年伦敦,一年其他国家,可以说相当具有吸引力。但第二年课程需要向所在学校单独申请。GMC项目申请量较大,录取中国学生较多,基本为国内985院校学生

Gender, Media and Culture

伦敦政经本来就是性别研究大本营,该项目含金量很高。之前安吉丽娜朱莉还曾作为授课讲师开设性别方向选修课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 华威大学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每年仅招收25-30人

  • 格拉斯哥大学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利兹大学

Communicatio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 莱斯特大学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s 
Globalis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媒体管理或运营类专业相对理论研究类更为小众,这类专业倾向于传媒行业内部管理和机制运行。学生将更有更多机会实地参观了解公共传媒机构、商业媒体等不同实体的运行模式和盈利路径。英国公立电信、媒体机构非常发达,整体运营模式趋于完善,如ofcom、bbc等。课程设置中涉及实地走访和案例分析的情况较多,选修课也会掺杂商科或政府管理及法律课程,针对性较强。如伦敦政经的媒介与传播管制,毕业后可从事从事媒体管理和传媒机构管理等相关工作,还可从事其他行业的管理工作。

 

代表性院校和专业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Governance)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Digital Asset & Media Management 开设有媒资管理等专业课程,但整体课业压力不算太大。

  • 格拉斯哥大学

Media Management

  • 华威大学

Science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 卡迪夫大学

Media Management MBA 偏向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还有一类现在越来越受重视的数字媒介研究项目。众多英国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核心课程杂糅文化理论研究和媒介运营及管理,同时紧跟时代,可能设置编程、网页制作、数字营销、数字人类学、大数据等相关课程。学生选择范围非常广阔。比如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利兹大学等。

代表性院校和专业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Data and Society)

  • 伦敦大学学院

Digital Media 又分为production,education及critical study三个方向。各自侧重数字媒体制作,教育运用及理论研究。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Digital Culture & Society 开设网络技术、数字文本实践及伦敦、文化遗产等专业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 爱丁堡大学

Digital Media and Culture 应用性较强,需要学习编程、网页设计等课程。

  • 华威大学

Digital Media and Culture

  • 利兹大学

New Media

 

三、文化创意类

和国内研究生不同,英国高校还开设众多创意研究与新兴文化产业创业类项目。首选需要明确下文化创意这一产业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文化创意产业”首次提出,经过不断演进,逐渐明确,它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一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划为创意产业统计范畴。

国内目前文博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也渐成规模,所以对该专业毕业的人才刚需也逐渐增大。英国有众多优秀高校开设对应研究生课程,比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这类专业偏重艺术及实践,英国也有诸多可以提供实践的机会如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博展览等。

代表性院校和专业

  • 华威大学

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每年招收25-30人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 谢菲尔德大学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Management

 

四、公共关系类

公关关系类不仅单指公关、广告等,也包括企业营销、市场营销、策略营销等。这类专业应用性较强,前者主要通过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训练和了解,加强学生对传媒理论和机构运作的理解,比如金史密斯学院、卡迪夫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后者则通过案例分析及商科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近两年综排靠前的学校新开设了相关专业。比如伦敦政经学院、帝国理工大学等,既有商科学习又有社科理论基础,对学生背景要求较高,竞争也更为激烈。

代表性院校和专业

  • 莱斯特大学

Media and Advertising 
Media and Public Relations

  • 利兹大学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Advertising and Desig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 南安普顿大学

Advertising Design Management

  • 帝国理工大学

Strategy Marketing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Strategy Marketing

  • 伯明翰大学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五、电影类

英国每年都要承办诸多世界著名电影节及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说是学习电影理论及艺术制作的沃土。目前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均开设了电影或屏幕研究,课程偏重电影理论基础研究及电影赏析。也同时开设少量偏重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视频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专业。当然英国也还有很多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电影制作院系,如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

代表性院校和专业

  • 伦敦大学学院

Film Study 背靠BFI,实践资源丰富

  • 布里斯托大学

Film and Television 适合学习影视文学的本科学生

剑桥大学

Screen Study 哲学硕士研究型项目

就业方面来说,由于前几年梅姨主政国际学生签证政策紧缩,传媒专业方向毕业后留英工作学生比重少之又少,其中能继续从事传媒类工作的更是凤毛麟角。答主毕业当年周围传媒方向毕业中国学生40-50人,其中仅有1人通过投资移民签证留英实习从事新闻工作,另有1人拿到咨询类工作offer,但不久因其他个人原因辞职回国。其他虽工作offer 都非常不错,涵盖券商、consulting、marketing、互联网大厂PM/运营、头部媒体从业者、政府部门及NGO等等,但均常驻国内。如果家庭经济实力允许可以其他签证留英实习,那将会为日后发展加分很多。幸运的是,新近英国刚刚宣布开放留学生工作签证,在如此利好的环境下成功争取到留英实习或工作1-2年的概率大大提升。所以由于传媒的实践属性,院校所处城市的选择也变得更为重要,伦敦院校作为首选,竞争和花费相应更高。

传媒专业毕业并不限制就业选择,所以只要抓住机会合理安排时间,丰富实习经验,了解适合自己的工作以降低时间和试错成本,均可在第二年秋天国内校招季大展身手。想要留英工作则需要在一入校就积极关注、参加英国企业和机构面试,也有不少其他金融、科技类专业毕业留英的成功案例。

其他关于传媒专业的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

收起
取消

美国top20大学的硕士,怎样才能申请到?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目录: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Q1:是否要出国读研?Q2:是否需要找中介?Q3:关于个人背景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Q4:选校定位Q5:申请数量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Q6:简历制作Q7:个人陈述Q8:推荐信Q9:其他材料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本人申请背景:

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

显示全部

目录: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
Q1:是否要出国读研?
Q2:是否需要找中介?
Q3:关于个人背景
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
Q4:选校定位
Q5:申请数量
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
Q6:简历制作
Q7:个人陈述
Q8:推荐信
Q9:其他材料
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本人申请背景:

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四段(德勤/埃森哲/兴业证券/恒大地产)

大创科研(国家级+市级);论文四篇(两篇发表+两篇在投)

奖学金;美赛;辩论;支教;大使团志愿者等。

主申专业:

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辅申专业:MPM(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M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录取结果:14投12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

 

Q1:是否要出国读研?

我选择出国基于三点:

一是这符合我对“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最多而不一定最好”的理解。作为一个从不知满足又好奇心炸裂的人,自然会选择相对来说变数更大的一条路。

二是我觉得每个阶段都要有新鲜感和仪式感才会有新的动力和突破,因此放弃了保研这种长时间居一地一所的道路。

三是因为出国是一个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艰难的选择,一切取决于你。不选择出国,我不会拼了命保绩点,不会拼了命找实习,不会拼了命做项目。而我无比感谢这些拼命的时刻。

So here I am.

我知道有很多大二或者大三同学对自己将来选择什么道路很迷茫很纠结,我能够理解,但我认为不必要,不管是出国、保研、考研、工作,一直以来我的态度只有一个:没有错的路,只有走不好的人。所以你大可随心选择一条道路并努力做到最好。

 

Q2:是否需要找中介?

首先我自己是纯DIY的,当时也没怎么纠结,就是有一种迷之自信……说到底,我面临大多数选择时都是当选择一出现心中即刻就有了答案,之后的努力与体验都只会让我更加确信这个选择是适合我的而已。

所以关于是否要找中介,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废话,所以我例举几种情况:比如语言成绩迟迟没有搞定、比如逻辑和英语写作能力比较弱、比如开始申请的时间太晚、比如自控能力较差、比如规划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都是我认为比较需要中介的情况,而且我极度不赞成“中介都是骗人的”这种偏颇言论,适当的咨询与深入了解还是必须的,各位应该量力而行。

 

Q3:关于个人背景

个人感觉在申研阶段,个人背景肯定是最最最硬核的part。个人背景主要包括本科学校、三围(GPA、TOEFL、GRE)、科研项目、实习、暑研、学期交换、竞赛、课外活动、专利、创业等等。

如果说一个申请者具备以上所有且高质量,那“哈耶普斯”走好不送,若能有其中大部分,也能够申请到非常好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平衡,不要有明显短板。这里重点说一下GPA、语言成绩、实习和暑研。

A. GPA

个人感觉其作用或占比非常大,因为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本人就是在大一的时候错误估计自己能力,觉得即使近代史、军理等等我不感兴趣的课考得一塌糊涂,也能靠高数线代物理拉回来;之后又沉迷辩论难以自拔;最重要的是我一直非常反感课堂上老师一个人blabla的学习方式所以整日逃课,以至于到最后也没冲到3.8【此处应该有悔恨的泪水…】

所以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好好学习,用成绩说话”,我见了很多很多懊悔自己大一大二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努力提升绩点的朋友,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负责,不要做后悔且无法弥补的事。

B. 语言成绩

最想提的一个建议:早考。

另外,很多同学问我要不要找培训机构,首先,我是没有找英语培训机构的,一方面我的英语基础还OK(在此吹一波我大江苏清明上河图般秒杀六级的英语试卷),另一方面该学习的时候我还是非常自律的,杀G杀托的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其次,不找培训机构不上课不是指闷头自闭,要保持敏锐的触觉,时刻获取新鲜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虽然我不上培训课,但大部分知名培训课的资料或者视频我都有,之后选择我认为比较好的配套模式来练习足以。

同时,希望各位在语言考试的时候,能够充分准备后再上战场,不然一次又一次,除了浪费爸妈的血汗钱并在GAP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

最后,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请不要妄想不背单词、不刷阅读、不练口语就能得高分,我也没有办法回答所有诸如“我懒、我不想背单词、我控制不了自己”这样的问题,请大家对自己负责。

C. 实习

• 很多人会问:找实习是bigname更重要,还是工作内容更重要?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个人觉得在申请阶段,bigname更重要。这一点上可能跟其他申请者的观点不太一样,我的理由是,想在比较知名的大公司实习本身就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如果你成功了,不仅是对你专业能力的肯定,也同样是对你综合素质的认可;另外在大公司接触的同事以及所能够获取的信息是小公司无法比拟的,而我认为在实习阶段,这种眼界上的提升要比单纯专业能力的提升要重要的多。本人有幸去了德勤和埃森哲实习,在申请上应该算没有拖后腿.

• 实习数量上,有能力有时间最好3个以上,个人认为这样简历才有美感,简历美感很重要。每份实习的时长最好3个月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学到一些东西。

• 什么时间找比较合适?我个人觉得在大二的暑假甚至寒假就可以寻找第一份实习了,第一份实习不需要很famous的大公司,但它却是你之后找第二份第三份实习很重要的敲门砖,简历上实习经历空空的情况下找实习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另外我经常会被问到:我如果XXX时间找实习/准备是不是晚了啊/来不及了啊?知道来不及了那就赶快开始鸭!鸭!!鸭!!!总之,越早越好。

• 找不到实习怎么办?我也经历过上一个实习即将结束却还没找到下一个实习的日子。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各大找实习软件上疯狂投递简历,比如实习僧、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之类的APP。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在这个实习获得的经验和技能;其次要相信,实习总会有的。

D. 暑研/交流

我个人觉得海外经历非常加分,录取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有能力、有机会去就去啊,年轻帅气又可爱,不出去多晃荡两圈缩学校里上课真得很无聊。至于能不能要到大牛推荐信或者发顶刊,那就要看个人能力了,但前提是:首先给自己一个机会。这样别人才有机会给你一个机会。

 

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

 

Q4:选校定位

• 首先给大家推荐几个我经常看的申请论坛:国内的有一亩三分地、寄托天下,国外的有Gradcafe,这些论坛里会有选校定位的讨论区,也有往年申请者的背景可以作为参考。我自己的选校比较简单。将有本专业的学校过滤出来,按按照排名从高到低一拉,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将前30的学校所有的专业目录看了一遍,又重点研究了一些与本专业相似的项目。然后用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去每个学校的官网研究项目,看看overview, academic study, career, admissions之类。

• 在选专业选校都进行完毕之后,麻烦大家给每个学校建立单独的文档并在excel里制定一个总结表,分别记录好学校、网申链接、申请时间、申请轮次、项目时长、所需材料、录取人数、录取方式、课程设置等等。当时有很多人包括我父母会认为我这种选校方法是草率的,但我个人认为,选校是一个虽重要却不一定非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变得不唯一且没有上限,它的关键度就变的非常有限。

• 对于选校的一个小建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当时想法是: 即使最后能力有限没申上某个学校,这也是二十年来我离它最近的时刻,我无比荣耀。

• 在我看来,申请就是个简单的互相匹配的过程,因此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学校的“气质”非常关键,如果能找到气场相合的学校,那再好不过了。缘,妙不可言~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点进达特茅斯的网页时的激动,之后是越看越欢心,越看越嗨,然后疯狂地跟父母和同学说:“这学校网站也太有美感了,我不行了我太喜欢它了,我好想去大毛呜呜呜!”那份心情完全超越所有的久别重逢。另外,我自己特别喜欢看每个学校往届学生的选校理由和体感,虽然都是彩虹夸,但还是能看出点不一样。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可以根据综排、专排、地理位置、项目硬核程度、就业情况等等自由挑选(前提是自己diy),像我最看重的真的是安全度。希望各位多研究多分析,多去官网看看往年录取数据、就业报告等等,你对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Q5:申请数量

关于申请学校的数量,虽说最保险的就是遍地撒网,我也相信各位也不差这个钱。但是!我真诚地建议大家少申保底校多申冲刺校,目前认为合理安排的情况下8个学校足够,不然就会出现来了offer也毫不激动毫无波澜内心麻木面如死灰并伴随以下对话:

“有收到消息吗?”

“XXX学校来offer了。”

“哟!/哇!去不?”

“不去。”

“那你申它干啥?浪费钱。”

以上只是我在选校时的一点点小偏好,各位可以自由大胆尽情发挥。总之,留学千万条,录取第一条,申请不专业,亲人两行泪。

 

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

 

Q6:简历制作

简历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也比较细节,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的建议是:请把重点放在结果上。也就是常说的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中的Result上。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在科研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的研究提升了多少多少稳定性/效率/质量”而不是“我干了啥啥啥”;在实习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业绩/减少了多少资源消耗/提升了多少利润”而不是“我每天被老板安排什么什么任务”。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学校官网上给出的简历模板(例如杜克的MEM专业就有给出)以及申请比较成功的学长学姐的简历,能够避免一些表达错误和格式不规范的问题。

 

Q7:个人陈述

文书应该是整个申请中最头痛的环节。此处必须感谢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万事开头难,我还尤记大概有整整三天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就面壁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却一个字也没有动。可能很多人也面临这样的苦恼。解决办法很简单:敲字。就是想到哪写哪,写着写着就有了灵魂。在写完初稿之后,我去找了natives润色,个人感觉润色效果还不错。我最终的文书成品属于中规中矩型的,整体逻辑性非常好,但激情不够,如果我是招生官,应该不会看上这种文书,至少不会是一锤定音项。不过由于自己完完全全参与了三四个专业修改了二三十稿文书,对于文书的全文逻辑框架及写作重点已经非常了解啦~

对于文书,我的建议是:

第一,请浓墨重彩地描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而浓墨重彩的意思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你会发现,在写不同学校的时候你保有的热情和忠诚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你非常想去或者冲刺的院校,请用写“情书”的态度去写个人陈述。如果你的个人陈述能让招生官觉得,非你不可,那么Congratulations!

第三,我建议将文书的重点放在Future(Career Goals/Future research plans/Why this school)而不是Past (motivation/undergraduate education),当然,如果逻辑正好能够顺承最好。

 

Q8:推荐信

个人情况及建议

我在申请时提交了两封本校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和一封实习公司经理的推荐信。对于Master, 我觉得最佳的搭配是本专业大牛老师一封(突出专业能力)、暑研大牛导师一封(突出科研能力)、实习Senior老板一封(突出technical skills和teamwork/leadership)。

重要程度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倒不认为国内的推荐信有特别大的作用,主要源于申请中的两个插曲,可能国外大牛的推荐信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但这个可遇不可求吧,各位尽力而为。

推荐人选择

有人问过我: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写比较好还是院系的大佬教授写比较好?

我的答案:如果只能择其一,是后者。但我真诚地建议各位早早地跟老师好好做研究、做项目、写论文,提前联系好写推荐信的导师以加深好感和印象。不然磨蹭到最后你真的很像一个要饭的。

最后,从整体上讲,简历、文书、推荐信应该相辅相成,即使达不到互斥也不要重复太多。

 

Q9:其他材料

包括中英文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在读证明,有的还需要高中毕业证明及公证等等。按照学校官网的要求认真准备就可以了,重申:你对于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网申其实是个比较简单的过程,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网申的时候看清楚每一网页的每一个字,上传完每一个文档后都VIEW一下看看格式对不对,最后SUBMIT前至少检查3-5遍。在投递材料时,要用到之前说的单独文档,每进行完一项工作(比如XXX导师提交了推荐信),请记录下时间并打钩。网申时候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询问申请同一学校的同学或在读的学长学姐,当然最保险的是直接联系小蜜。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对正在准备申请学校的你有所帮助:)

愿你漂洋过海,勇敢追梦,留学路上,我与你同行。

收起
取消

目前大二,想要申请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求申请建议?

Marco: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其中,授课型硕士开设了一个项目:Big Data Technology,而研究型硕士(主要为将来读博做准备)开设的较多,一共有五种专业,分别是: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ergy Technology Concentr...

显示全部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其中,授课型硕士开设了一个项目:Big Data Technology,而研究型硕士(主要为将来读博做准备)开设的较多,一共有五种专业,分别是: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ergy 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Energy 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Nano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注意:授课型硕士学制是一年,而研究型硕士至少两年。(后面有研究型硕士的部分项目介绍)

一、授课型项目

Big Data Technology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M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山东大学,信息工程

申请背景:GPA 80.37, 雅思7

实习经历:山东百花之谷互联网公司项目运营专员

上海汉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师

申请结果:Big Data Technology

 

案例二:X 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四川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申请背景:GPA 85.46, 托福83

实习经历:卡莱博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工程师

科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心理交流APP)

申请结果:Big Data Technology

 

教育目标

在毕业后,学生将能够:

识别、说明和使用大数据基础设施;

解决大数据集成和存储问题;

使用大数据管理和计算技术执行各种数据分析任务;

从大数据分析中获取知识和战略,并将其应用于隐私保护和政策制定;

调查大数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大数据研究。

 

学制:一年全日制

学费:HK$180,000(折合人民币14万左右)

 

官网要求

1.申请人必须有本科学位,且毕业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或相关专业。

2.语言要求:

v2-3ae72fdf1d3e64bb67cfb1cfeebc0c74_720w.jpg

雅思6分(小分不低于5.5) ;托福至少80分。

3. 申请材料

v2-c8260dc8c6243fb0af7681651c8cf311_720w.jpg

(a)身份证

(b)成绩单

(c)个人成绩排名

(d)语言成绩

(e)GRE/GMAT成绩(计算机专业不需要)

(f)之前参加过的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

另外还需要2-5封推荐信。

二、研究型项目

案例参考

案例一:C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及技术

申请背景:GPA87, 托福94, GRE321

实习经历:艾飞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生

科研:2017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暑期课程

申请结果:Energy 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案例二:Y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中国矿业大学,统计学

申请背景:GPA3.37, 雅思6.5

实习经历:斯得拉恩索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财务实习生

科研:五一数模竞赛,三等奖

UCSD创新创业商业课程

申请结果: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项目解读

硕士课程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提供,并配备了最先进的设施,以培训学生掌握技能,使其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应用。

课程研究重点有:

*人工智能

*数据,知识和信息管理

*人机交互

*网络和计算机系统

*软件技术与应用

*理论计算机科学

*视觉和图形

官网要求

1.申请人须本科毕业,211学校绩点须3.0以上,非211学校绩点须3.5以上

2.语言要求:

雅思6分(小分不低于5.5)

托福至少80分

3. 申请材料:

v2-c8260dc8c6243fb0af7681651c8cf311_720w.jpg

(a)身份证

(b)成绩单

(c)个人成绩排名

(d)语言成绩

(e)GRE/GMAT成绩(计算机专业不需要)

(f)之前参加过的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

另外还需要2-5封推荐信。

 

Master of Philosophy and Doctor of Philosophy Programs in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项目解读

硕士课程由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提供,其中包括以下研究重点和最先进的设施,使学生能够开展先驱性研究。

研究重点:

*固态电子和光子学

Microelectronics,Nanoelectronics,Large Area Electronics,Power and Energy-Efficient Electronic Devices,高速电子,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光电子,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固态照明,液晶显示器,液晶光子学,硅光子学,光通信和互连,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通过MOCVD。

*集成电路和系统

数字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IC)设计,VLSI设计,嵌入式系统,片上网络和多处理器片上系统,电路和系统仿真及验证工具相关的主题。高级主题包括RF和毫米波IC和系统,数据转换器,电源管理IC,高速光通信收发器,图像和生物医学传感器,信号处理和系统架构,设计自动化,计算机架构,可重构系统和硬件/软件代码签名。

*无线通信和网络

与物理层,信号处理,编码和信息理论,网络以及新一代5G无线通信,大规模MIMO和云无线接入网络,干扰管理,异构网络,绿色通信,机器类型的触觉无线系统相关的主题(MTC),设备到设备(D2D)和多媒体通信,控制和无线通信理论的集成,显示智能移动通信和交互,网络编码理论和应用,跨层随机优化,分布式算法和优化,Big数据系统,社交媒体和网络物理和社会计算系统,自组织网络,云计算和虚拟化。

*生物医学工程

与医学成像,生物医学光学和生物光子学,神经工程,医学电子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微器件和BioMEMS相关的主题。

*控制和机器人系统

与控制和优化相关的主题(包括系统理论,优化理论,检测和估计,金融系统,网络传感和控制),机器人和自动化(包括无人机,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医疗/保健机器人和自治系统)。

*信号,信息和多媒体处理

与视频,3D,图像,图形,音频,语音,语言,生物医学数据,财务数据和网络数据的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主题。特定主题包括信号捕获,调节,压缩,转换,回放和可视化,数据分析,信息理论,纠错,加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语言理解,翻译,概述,检索,多语言和多语言模式处理和嵌入式系统。

官网要求

1.申请人须本科毕业,211学校绩点须3.0以上,非211学校绩点须3.5以上

2.语言要求:

雅思6分(小分不低于5.5) ;托福至少80分

3. 申请材料:

v2-c8260dc8c6243fb0af7681651c8cf311_720w.jpg

(a)身份证

(b)成绩单

(c)个人成绩排名

(d)语言成绩

(e)GRE/GMAT成绩(计算机专业不需要)

(f)之前参加过的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

另外还需要2-5封推荐信。

 

Master of Philosophy and Doctor of Philosophy Program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Energy 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研究重点:

工程学院在能源技术领域拥有非凡的实力,拥有一支由40多名教师组成的强大队伍,致力于一个或多个与能源相关的课题。以下核心研究领域代表了学校六个部门当前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活动:

*传统技术

三种主要类型的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源自天然气生产的液化石油气(LPG),核能,固体废物处理和管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反应堆材料,耐久性和断裂力学反应堆材料和结构,核处理,核电的环境影响,水电大坝结构,涡轮机材料和设计,水文和沉积物,水量和水质,水源,水路系统设计中的环境考虑,先进的常规技术能源生产,如天然气水合物,微波精炼和合成燃料,涉及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

*经济与社会

减少物质消耗和污染的清洁生产过程,减少废物和污染的软件,用于工业应用和建筑环境的绿色材料,影响环境健康的危害,环境风险分析,社会经济和生命周期分析以及政策制定和规划,来自海洋生物的新型化合物以及有效利用能源的政策。

*能源效率和节约

在电子领域:化学和能源行业的能源集成,高能效计算,高效电力电子,电力管理集成电路,低功率集成电路,绿色无线电,节能定制建筑,固态照明用LED,智能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和移动电子产品。在节能建筑中:轻质保温建筑材料,节能定制建筑,固态照明节能。

*从纤维素材料中生产乙醇

在城市固体废物,废水,工业废水和粪肥废物填埋场中使用由微生物转化产生的沼气,使用人工林通过直接燃烧或气化生产电力,使用高效燃气轮机,能源清除移动和无线电子设备,使系统能够从人类活动中获取能量或从周围的热量,光线,无线电或振动中获取有限的能量。

*可持续技术

包括植物,太阳能,风能,海浪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所有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可持续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用于运输和发电的燃料电池,用于包括燃料电池的储能装置的纳米结构材料,先进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纳米结构电极,基于石墨烯的阳极和阴极材料,电池系统和封装管理,有机和无机光伏材料,用于能源生产的生物质气化,用于能源生产的生物炼油和生物处理,以及用于转化和回收固体的创新技术浪费成能量。

 

官网要求

1.申请人须本科毕业,211学校绩点须3.0以上,非211学校绩点须3.5以上

2.语言要求:

雅思6分(小分不低于5.5) ;托福至少80分

3. 申请材料:

v2-c8260dc8c6243fb0af7681651c8cf311_720w.jpg

 

(a)身份证

(b)成绩单

(c)个人成绩排名

(d)语言成绩

(e)GRE/GMAT成绩(计算机专业不需要)

(f)之前参加过的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

另外还需要2-5封推荐信。

 

Master of Philosophy and Doctor of Philosophy Programs in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Nano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课程解读

工程学院通过以下研究重点在不同学科中引入了纳米技术。

研究重点:

*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

纳米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环境应用的纳米材料,大气纳米粒子污染物,纳米级磁性粒子和纳米电催化剂的使用,纳米级聚合物的形态/性质关系,用于诊断和生物传感的生物功能化纳米粒子,用于组织工程的药物递送和纳米材料以及用于处理工业流出物的纳米生物材料。

*土木与环境工程

开发用于从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铁基纳米颗粒,用于混凝土结构表面涂层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以及人造纳米材料在水中的命运,运输,转化和毒性。

*电子和计算机工程

基于化合物半导体的纳米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表征,基于化合物半导体的纳米电子器件在硅上的集成,纳米CMOS器件的建模,纳米级晶体管,纳米机电系统(NEMS),纳米尺寸光取向层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学,纳米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以及使用纳米技术的片上系统和嵌入式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

纳米精密加工,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有机粘土纳米粒子,纳米压痕,纳米粒子在可印刷电子和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气泡流体 - 表面相互作用,多尺度力学,纳米级气体输送,微纳米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热界面材料;微型燃料电池和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纳米结构材料。

官网要求

1.申请人须本科毕业,211学校绩点须3.0以上,非211学校绩点须3.5以上

2.语言要求:

雅思6分(小分不低于5.5) ;托福至少80分

3. 申请材料:

v2-c8260dc8c6243fb0af7681651c8cf311_720w.jpg

(a)身份证

(b)成绩单

(c)个人成绩排名

(d)语言成绩

(e)GRE/GMAT成绩(计算机专业不需要)

(f)之前参加过的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

另外还需要2-5封推荐信。

收起
取消

怎样判断一篇留学文书的质量好坏?

Marco: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Nathalie翻译(即将就读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研究院硕士学位):

谢邀。我叫安迪,毕业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我曾在伦敦和香港从事律师工作,并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业务。我运营着一个招生顾问团队,重点关注招生文件的质量和水平。

我想给你一些关于文书质量标志的基本提示,并分享一些实用技巧。我希望你现在可以利用它们来评估和改进你的文书!

请注意:在下面使用的所...

显示全部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Nathalie翻译(即将就读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研究院硕士学位):

谢邀。我叫安迪,毕业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我曾在伦敦和香港从事律师工作,并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业务。我运营着一个招生顾问团队,重点关注招生文件的质量和水平。

我想给你一些关于文书质量标志的基本提示,并分享一些实用技巧。我希望你现在可以利用它们来评估和改进你的文书!

请注意:在下面使用的所有示例都是由我本人为此答案创建的。

 

文书有两个功能:吸引力和说服力。这些概念会告诉您如何判断一个好的文书:

一、吸引力:

1. 开头:以大见小/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一个强有力的开头:

  • 吸引读者的兴趣
  • 证明你的能力/动力
  • 展示你的努力和想法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反映你自身发展过程中最新和印象最深的例子,选择一个,用以大见小手法的构思文书。通过'以大见小',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叙事元素来吸引读者的想象力。 这是一种有效的人类心理现象

例子一:

Growing up in the shadow of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my childhood was marked by a chimney belching dark smoke. Many people contracted lung diseases and it was this early, unsettling exposure to ... [An applicant for masters in area of biological sciences]

我是在燃煤发电厂的阴影下长大,对童年的记忆是一个冒着黑烟的烟囱。许多人患有肺部疾病,我很早就接触到不安全的...... [一个生物科学领域的硕士申请者]

例子二:

I looked up, nose to nose with Ms. Smith. I couldn’t believe she was talking to me. Reluctantly, I stood up, unable to fathom why my favorite teacher would ever punish me.

我抬起头来,鼻子对着史密斯女士. 我不敢相信她在跟我说话。我不情愿地站起来,无法理解为什么我最喜欢的老师会惩罚我。

开头所要做的就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它需要想象力。好的开头可以使读者将一些东西可视化。这并不是说你需要写一些破纪录的诗歌,让人们在读到你的文书开头后潸然泪下。

事实上,我的意思是:

1. 阅读你的开场白

2. 问你自己:它能让读者想象出一些东西吗?

这对你的文书很有帮助。通常招生官会阅读无数的文书。但很多人的文书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因为人们写的东西都非常相似。这样的文书是有问题的,因为:

1.你想要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力,把他们变成你的支持者。

2.招生官希望你写文书的原因是,仅仅通过考试成绩、简历、GPA,他们是很难评判候选人的…因此当候选人们在其他可用的评判标准下非常相似的时候,招生官会通过文书来比较候选人

那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我想强调的是:你不要试着写任何“独特”的东西。你只需要试着用特定的语言、具体的名词来描述你自己的经历(你的文书会自然就会独特且吸引人!)

还要强调的是:你的整个文书不应该仅由这类内容组成。

你需要这样做:选取一个真正关键的经历,用特定的语言来描述一些细节,然后用它引导读者了解你申请这个项目的原因。

2.展开叙述

最成功的文书是讲述了一个关于你成长、发展和学习的进步、积极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促使你进行申请。

实用建议:尽量避免采用公式化的结构,

  • 例如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结构
  • 教育、经历、目标结构

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你对这个主题的兴趣和它是如何让你进步发展的故事,你会发现在写的时候你的内容之间有更多的自然联系!

二、说服力

这个文书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你在论述:

I will be a success at your school and beyond because...

然后使用例子在展示两件事情:

  • 技能
  • 动机

你使用的延申例子应该:

 

1. 相关性

你的例子应该:

  • 证明这个项目的价值
  • 来源于你自己的经历

My aunt has been an active stock investor during these years and she has made a fortune from her investment. This gets me into thinking - what are the magic of finance and the stock market?

这些年,我的姑姑一直是个活跃的股票投资者,她从她的投资中赚了一笔财富。这让我开始思考金融和股票市场的魔力是什么?

在这个案例中他的姑姑跟他的申请毫无关系。一个研究生金融项目是不鼓励候选人以这种方式(股票投资)进行学科学习的。

 

2. 不要重复

不要重复你在简历或者成绩单上出现的细节信息:

I started off by taking related courses in my Statistics Program such as C++, Python, and Mathematical Finance. In my Mathematical Finance course, I have done a very interesting project…

我开始学习统计程序中的相关课程,如C++、Python和数学金融学。在我的数学金融学课上,我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

文书中出现上面的任何一种信息都是危险的,因为这其实是一种惰性思维的体现。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惰性的意思就是“不够活跃”!如果你把在其他地方展示的申请信息再展示出来,你就没有考虑到招生官其实已经掌握了你所有的信息了。你没有合理地利用你的时间或招生官的时间。你也没有考虑到文书究竟要求你做什么。文书需要你为自己的申请提供依据。所以,写文书时你要有选择地挑选材料。确保你展现在文书中的目的是清晰明了的。

同样,不要跟招生官说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

As for my future career goal, study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 will undoubtedly expand my career options. Soon after graduation, I am desired to become a quantitative researcher or…

至于我未来的职业目标,学习金融工程无疑会扩大我的职业选择。毕业之后,我想成为一名定量研究人员或者......

我们在文书中经常看到的另一种重复形式是陈述通常知道的事实:

Data Science and Statistics nowaday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finance.

当前,数据科学和统计在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好吧,现实确实如此。但这个在你的文书中又有什么用呢?你的文书是有字数限制的。你需要根据字数的要求开展文书写作并且相应地判断自己的内容:因此写每一句话时自己反问自己,这句话是不是告诉招生官一些关于新的和印象深刻的东西?

说到字数限制,另一个常见的内容是恭维语和精心构思的致谢词。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reading."
"Your esteemed faculty..."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尊敬的老师”

我建议你用对你申请更有帮助的内容来代替这样的短语。同时避免出现报告或者评论形式的内容。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youth, and new digital technology is the sill of network education.

教育是民族青年的基础,而新的数字技术则是网络教育的基石。

像这种话任何人都可以说得出来。比如我!因此当你读完自己的文书后,问自己这个问题:其他人能这样说吗?

 

3、稳健性

你对未来是否欠缺规划或者随意规划?这种类型的问题在下面的示例中非常常见:

I believe that my statistics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 the skills and connections I will gain in this program can help me achieve my career goal and allow me to have the chance to pay back to the society in the future.

我相信我的统计背景与我将在这个项目中获得的技能和人际关系等东西相结合,帮助我实现我的职业目标,并让我有机会在未来回报社会。

你的想法需要有实质内容来支撑!你需要使用在文书中提到的例子来佐证你的想法。不要用抽象术语来给自己贴上特定技能的标签。

I acquired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during my internship. I am now able to hold discussions with diverse groups of individuals, and I can always find a way to conduct difficult discussions. I can work productively with a team on large projects but I can also assume a leadership role if circumstances require it.

在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我现在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讨论,而且我总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讨论中碰到的困难。 我可以在大型项目上与团队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但如果情况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发挥领导作用。

一定要证明你拥有这些技能,而且你有足够的潜力来进一步培养它们!

The exhibition of vintage cars I arranged attracted over 2,000 people, but its seamless operations began with a discussion I had with a team of unwilling construction workers. Their complaints required urgent resolution, while the owners of the cars had concerns that their vehicles would be handled with care.

我组织的复古汽车展览会吸引了2000多人,但是它的完美进行却始于我与一群不情愿的建筑工人的讨论。我需要立刻解决他们的抱怨与不满,而同时车主们也担心他们的车辆是否可以得到细心仔细地维护。

 

4、对这个项目的热情

就像你对自己的描述足够具体一样,你对这个项目的描述也需要足够具体,以说服招生官相信他们的课程给你提供了与其他项目不同的东西。

基于此,请不要讨论以下内容:

学校的地理位置

Northwest University sits in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Lake Michigan

西北大学坐落在密西根湖周边的美丽环境之中

你几乎不可能通过谈论学校的区位来表达任何新的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除非你读的是海洋科学之类的专业)。

而且像哥伦比亚这样大学会在学校网站上把他们区位优势的信息几乎都列出来。所以写点别的东西吧!

你们的项目有助于我得到一份更喜欢的工作

This Master of Finance Program gives me access to many things I will need to attain my career goal. The curriculum focusing both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Data Science courses could offer desired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attain a Quantitative Analyst position.

金融硕士项目让我接触到有助于实现我的职业目标所需的许多东西。以金融工程和数据科学为重点的课程可以提供成为一名量化分析师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这类内容不是打动招生官的最佳方式。阅读你的申请文书的人主要关心的是,你在他们项目学习中是否会很有动力和效率。他们喜欢听你讲你为什么对将要学习的学科充满热情,以及你能用它做些什么。而表达这一点的最不讨喜的方法是依据它能否帮助你挣钱。你需要强调的是你对这个学科的热情与动力和不仅仅与你自己的利益相关的外部动力。招生官员其实想知道的是你是否真正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他们会依此列出一份合适的人的名单。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彻底阅读和检查项目网站。思考它所提供的东西将如何帮助你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特定技能。

然后,对于实践型的项目,我建议:

  • 你需要承认你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 然后具体说明为什么只有这个项目是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些需求的

对于研究型的项目,我建议:

  • 你需要表达你将从老师和项目中学到什么
  • 同时展示你的开放性和教学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修改检查文书。让你信任的人和不信任的人来阅读你的文书。多听几个人的建议而不是只听一个人的。并且永远服从你自己的最佳判断!因为没有谁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收起
取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目前本科在读,怎样申请ucb以及可以申请哪些专业?

Marco:

既然想申请ucb,那么可以考虑申请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s学院。在这个学院中,和题主本科专业相关的有: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COMNET)

Control,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Robotics (CIR)

Integrated Circuits (INC)

Micro/Nano Electro Mechanica...

显示全部

既然想申请ucb,那么可以考虑申请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s学院。在这个学院中,和题主本科专业相关的有: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COMNET)

Control,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Robotics (CIR)

Integrated Circuits (INC)

Micro/Nan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

Physical Electronics (PHY)

Signal Processing (SP)六个项目

38171-_ZC-qjjkyAqKmc8aGDV82KoF9_uAnVir.jpg

1.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COMNET)

项目解读

项目研究涵盖理论,模拟,仿真和实施。 如今信息理论,编码理论,博弈论,控制论,统计学,数据分析和大系统渐近等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程由数据中心,点对点计算,社交网络,无线网络控制等现代应用以及他们的需求(如隐私和安全,激励机制和机制设计)来进行。 研究活动还涉及系统生物学,DNA和RNA序列重建以及MRI。 关于信息理论,网络,数据压缩,编码和多用户通信以及算法和协议设计等一些核心问题的基础工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信基础设施的全系统政策。

研究主题

*无线和传感器网络

Ad-hoc,移动和车载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 多个天线。 机会沟通,认知无线电和频谱共享。 分布式信源编码。 分布式估计。 空间采样。

*网络设计和分析

基于市场的体系结构。 激励兼容性。 拍卖设计。 点对点网络。 服务质量。 通信进行控制。 跨层优化。 网络编码。 仿真工具。 隐私和安全。

*履行

高能效收发器。 超低能量无线传感器。 通信系统/电路协同设计。 通过无线控制。 序列重建算法,磁共振成像。

 

申请要求:

1.申请人须获得本科学历。

2.申请人成绩绩点GPA要求至少为3.0/4.0。

3.三封推荐书

4.个人说明,内容包括:你的学术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能力,学术工作等细节。

5.需要GRE分数。(成绩没有要求)

6.语言要求:托福至少90,雅思7

申请材料:

1.GRE成绩 ( GRE的所有三个部分都是必需的。)并在当年11月前参加考试。 GRE成绩将保持有效期长达五年。

2.英语水平证明 - 如果您以前的学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大学,那么您需要在当年11月份之前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托福成绩将保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

3.目的声明 ,内容包括: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计划?在这个学位课程中你会做什么?

4.个人历史陈述 ,内容包括:为什么你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你的过去将如何帮助你在这个计划和未来目标中取得成功?

5. 3封推荐信 ,您的信函可能包括有关您的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技巧,学术工作等的详细信息。

6. 非官方成绩单 (成绩单复印件)

7. 简历 ,内容包括列出你的所有实习和教育经历。

学制:两年

2.Control,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Robotics (CIR)

项目解读

EECS的控制和机器人的是建模系统和机器的普遍问题,使它们对输入信息做出适当的反应,在其中,优化和数学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 控制范围从半导体过程控制应用到混合和网络控制到非线性和学习控制,还包括与机械工程和整合生物学以及EE和CS之间的互动。 机器人的广义解释是将移动自主系统从毫米级移动机器人移动到3米转子跨度直升机,固定自主系统进行组装,以及人类增强功能,如远程呈现和虚拟现实。 提供具有图像理解能力的机器人是关键研究领域之一,并且使用计算机视觉来帮助人类。

 

研究主题:生物系统

生物模仿机器人。 神经假体系统。 计算电机控制。 以人为中心的控制。 人机系统。 计算机视觉。 主动和实时感知。神经工程。 生物系统建模。 系统生物学。

申请要求:

1.申请人须获得本科学历。

2.申请人成绩绩点GPA要求至少为3.0/4.0。

3.三封推荐书

4.个人说明,内容包括:你的学术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能力,学术工作等细节。

5.需要GRE分数。(成绩没有要求)

6.语言要求:托福至少90,雅思7

申请材料:

1.GRE成绩 ( GRE的所有三个部分都是必需的。)并在当年11月前参加考试。 GRE成绩将保持有效期长达五年。

2.英语水平证明 - 如果您以前的学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大学,那么您需要在当年11月份之前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托福成绩将保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

3.目的声明 ,内容包括: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计划?在这个学位课程中你会做什么?

4.个人历史陈述 ,内容包括:为什么你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你的过去将如何帮助你在这个计划和未来目标中取得成功?

5. 3封推荐信 ,您的信函可能包括有关您的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技巧,学术工作等的详细信息。

6. 非官方成绩单 (成绩单复印件)

7. 简历 ,内容包括列出你的所有实习和教育经历。

学制:两年

3. Integrated Circuits (INC)

项目解读

研究主题

*应用

模拟 - 数字和数字 - 模拟转换,汽车电子,生物系统,计算,消费电子,仪器仪表,医疗系统,信号处理,无处不在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

*电路设计

高速数字和高频模拟电路,微波电路,存储器,纳米级模拟电路,精密测量,时序,电压和电流,鲁棒电路设计和系统架构。

*设备和技术

生物/硅接口,集成传感器,混合信号系统,混合材料系统和微机电系统。

*能源管理

高功率电路,片上配电,功率/性能折衷,超低功耗电路和超低电压电路。

申请要求:

1.申请人须获得本科学历。

2.申请人成绩绩点GPA要求至少为3.0/4.0。

3.三封推荐书

4.个人说明,内容包括:你的学术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能力,学术工作等细节。

5.需要GRE分数。(成绩没有要求)

6.语言要求:托福至少90,雅思7

申请材料:

1.GRE成绩 ( GRE的所有三个部分都是必需的。)并在当年11月前参加考试。 GRE成绩将保持有效期长达五年。

2.英语水平证明 - 如果您以前的学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大学,那么您需要在当年11月份之前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托福成绩将保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

3.目的声明 ,内容包括: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计划?在这个学位课程中你会做什么?

4.个人历史陈述 ,内容包括:为什么你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你的过去将如何帮助你在这个计划和未来目标中取得成功?

5. 3封推荐信 ,您的信函可能包括有关您的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技巧,学术工作等的详细信息。

6. 非官方成绩单 (成绩单复印件)

7. 简历 ,内容包括列出你的所有实习和教育经历。

学制:两年

4.Micro/Nan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

专业解读:

研究主题:

*物理传感器

基于各种物理原理的加速度,旋转,速度,压力,应力,温度的微米和纳米级传感器,从固态或气态机械位移到膨胀/收缩,再到原子自旋重新取向。

*化学传感器

用于液体和蒸汽的微米级和纳米级传感器使用各种方法来降低误报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灵敏度,从微米色谱到纳米机械共振重力传感器,大规模平行离子阱质谱仪,光声红外和其他光谱方法。

*生物传感器

用于血糖,疾病,病毒,DNA分析和其他生物分析物的微米级和纳米级传感器,采用电泳,微型泵和阀门以及细胞分选通道等机制和概念。

*微机械信号处理器和RF MEMS

用于(无线)通信,天线,A / D转换器,存储器和逻辑等应用的频率生成和滤波,混频,放大和计算的微机械电路和机制,以及采用微机械结构,移动低损耗高Q机械结构来处理机械领域的信号;和原子状态能量差异来指定准确的频率。

*光学MEMS

用于光谱传感器和分析工具,光学工作台,芯片级原子钟的微观概念和机制,采用诸如微尺度透镜,光栅,反射镜,隔热万向节,片上激光器,机械光电探测器/电子计数器

*微/纳米制造

从多晶硅到电镀金属,再到聚合物等各种材料的自上而下表面和体积微加工;自下而上的微米和纳米级施工方法;微组装方法(例如流体微组装,定向自组装); MEMS与晶体管的单芯片集成;晶圆级结合

申请要求:

1.申请人须获得本科学历。

2.申请人成绩绩点GPA要求至少为3.0/4.0。

3.三封推荐书

4.个人说明,内容包括:你的学术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能力,学术工作等细节。

5.需要GRE分数。(成绩没有要求)

6.语言要求:托福至少90,雅思7

申请材料:

1.GRE成绩 ( GRE的所有三个部分都是必需的。)并在当年11月前参加考试。 GRE成绩将保持有效期长达五年。

2.英语水平证明 - 如果您以前的学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大学,那么您需要在当年11月份之前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托福成绩将保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

3.目的声明 ,内容包括: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计划?在这个学位课程中你会做什么?

4.个人历史陈述 ,内容包括:为什么你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你的过去将如何帮助你在这个计划和未来目标中取得成功?

5. 3封推荐信 ,您的信函可能包括有关您的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技巧,学术工作等的详细信息。

6. 非官方成绩单 (成绩单复印件)

7. 简历 ,内容包括列出你的所有实习和教育经历。

学制:两年

5. Physical Electronics (PHY)

项目解读

研究主题

*电磁

高频集成电路设计,仿真,波导和无线信道。

*电子设备

集成电路器件,有机电子器件,半导体技术和超导器件。

*微/纳米制造

半导体,机电,光子学以及其他微米和纳米级系统的制造技术; 先进的处理模块; 整合异构系统; 过程建模和仿真;光刻; 和先进的计量和制造系统。

*微机电系统

电子和生物医学应用,微型机器人,谐振器,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硅结构。

*纳米技术

碳纳米管,纳米线,分子尺度结构,量子点和生物材料。

*光电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光学检测器,光学镊子,光通信和太阳能电池。

申请要求:

1.申请人须获得本科学历。

2.申请人成绩绩点GPA要求至少为3.0/4.0。

3.三封推荐书

4.个人说明,内容包括:你的学术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能力,学术工作等细节。

5.需要GRE分数。(成绩没有要求)

6.语言要求:托福至少90,雅思7

申请材料:

1.GRE成绩 ( GRE的所有三个部分都是必需的。)并在当年11月前参加考试。 GRE成绩将保持有效期长达五年。

2.英语水平证明 - 如果您以前的学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大学,那么您需要在当年11月份之前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托福成绩将保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

3.目的声明 ,内容包括: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计划?在这个学位课程中你会做什么?

4.个人历史陈述 ,内容包括:为什么你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你的过去将如何帮助你在这个计划和未来目标中取得成功?

5. 3封推荐信 ,您的信函可能包括有关您的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技巧,学术工作等的详细信息。

6. 非官方成绩单 (成绩单复印件)

7. 简历 ,内容包括列出你的所有实习和教育经历。

6.Signal Processing (SP)

专业解读:

*理论和算法

自适应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和信号建模; 索引,搜索和检索; 多速率和多通道处理; 恢复和增强; 信号分析,识别,谱估计和理解; 信号表示,压缩,编码,量化和采样; 统计信号处理,检测,估计和分类; 水印,加密和数据隐藏; 小波,滤波器组,时间频率技术

*信号处理应用

音频,语音,图像和视频处理;显卡; 生物和生物医学信号; 计算机视觉; 雷达和激光雷达; 地球物理信号; 合成信号; 天文信号

*信号处理系统

VLSI架构; 嵌入式和实时软件; 捕获,采集和传感; 传感器网络;成像; 听觉增强。

申请要求:

1.申请人须获得本科学历。

2.申请人成绩绩点GPA要求至少为3.0/4.0。

3.三封推荐书

4.个人说明,内容包括:你的学术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能力,学术工作等细节。

5.需要GRE分数。(成绩没有要求)

6.语言要求:托福至少90,雅思7

申请材料:

1.GRE成绩 ( GRE的所有三个部分都是必需的。)并在当年11月前参加考试。 GRE成绩将保持有效期长达五年。

2.英语水平证明 - 如果您以前的学位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大学,那么您需要在当年11月份之前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托福成绩将保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

3.目的声明 ,内容包括: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计划?在这个学位课程中你会做什么?

4.个人历史陈述 ,内容包括:为什么你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你的过去将如何帮助你在这个计划和未来目标中取得成功?

5. 3封推荐信 ,您的信函可能包括有关您的目标,研究成果,技术和领导技巧,学术工作等的详细信息。

6. 非官方成绩单 (成绩单复印件)

7. 简历 ,内容包括列出你的所有实习和教育经历。

案例一:J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学及技术专业

申请背景:GPA86, 托福105, GRE320

申请结果:Physical Electronics

案例二:C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

申请背景:GPA 3.7, 托福104, GRE321

申请结果:Integrated Circuits (INC)

收起
取消

英国和美国的留学文书很不同吗?

Marco:

本文由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撰写,

以下为中英文对照版:

Q:

What differences should I be aware of when applying to schools in UK and US? Will there be any pre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申请英国和美国的学校时,我应该注意哪些区别?表达方式会不会有偏好

A:

Thank you fo...

显示全部

本文由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撰写,

以下为中英文对照版:

Q:

What differences should I be aware of when applying to schools in UK and US? Will there be any pre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申请英国和美国的学校时,我应该注意哪些区别?表达方式会不会有偏好

A:

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I’m going to deal with the second part first: “pre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Then, I’m just going to give a quick overview on a some of the other differences—besides “ways of expression”—that you may be aware of already but are worth noting.

谢谢你的问题。我将首先处理第二部分:“表达方式的偏好”。然后,我将快速概述一下除“表达方式”之外的其他一些差异,你可能已经知道但值得注意。

So, “ways of expression”:

Meaning, spelling, and usage can all vary between US and UK English. Sometimes it’s said that the UK and US are ‘two countries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Generally,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both directions) are very easy for a native speaker to figure out. I’m British but more and more nowadays I have the spellchecker set to ‘US English’.Nonetheless, occasionally the differences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关于“表达方式”:
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之间,含义、拼写和用法都可能有所不同。有时有人说英国和美国是“两个国家用共同的语言划分”。但是,通常来说,母语人士会很容易发现(双向)差异。我是英国人,但如今我经常将拼写检查器设置为“美国英语”。但是,有时差异会造成严重后果!

For example, Winston Churchill wrote about a misunderstanding during WWII that occurred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understandings of the verb phrase “to table an item on a meeting agenda”:

  • The US meaning is “to suspend or delay the item from discussion”;
  • The UK meaning is “to open an item up for discussion”. Basically, the opposite! In the circumstances, it was important to resolve this quickly!

例如,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写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种误解,原因是美国和英国对动词短语“在会议议程上提出议程”的理解有所不同:
美国的含义是“中止或推迟该项目的讨论”;
英国的意思是“开启一个项目进行讨论”。基本上完全相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解决此问题很重要!

Differences that are most commonly known however are somewhat less weighty! Unsurprisingly, the differences people are most aware of tend to those that come up regularly in popular culture:

  • Food (cookie v. biscuit / pronounciation of ‘tom-ay-to’ v. ‘tom-ar-to’)
  • Clothes (purse v. handbag / sneaker v. trainer)
  • Leisure pursuits (soccer v. football / movie v. film)
  • Slang uses also, obviously, vary very widely. But since these documents require a degree of formality, you won’t be writing in slang in your applications. Therefore I won’t talk about these too much.

但是,最常见的差异往往也不太重要!毫不奇怪,人们最了解的差异往往是流行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差异:
食物的用法(饼干cookie v. biscuit/西红柿的发音:“ tom-ay-to” v. “ tom-ar-to”)
服饰的用法(钱包purse v. handbag/运动鞋:sneaker v. trainer)
休闲类(足球:soccer v. football/电影:movie v. film)
俚语的使用差异也很巨大。但是,由于文书比较正式,因此你不会在申请材料中使用俚语。因此,我就不过多谈论这些。

Other famous differences might be… the US calling the third season of the year, ‘fall’ versus the UK’s ‘autumn’. Or the US calling the punctuation mark that ends a sentence a ‘period’, whereas in the UK it is referred to as a ‘full stop’.There are lots of other tiny differences in usage such as:

  • The British put an ‘s’ at the end of directional adverbs like ‘forwards’ or ‘towards’. American usually omit the ‘s’, so it’s ‘forward’ or ‘toward’
  • One difference that a lot of people seem to know is that in the UK the word ‘whilst’ is commonly used, but in the US it’s kind of unknown and people always say ‘while’.

其他著名的差异可能是……美国称一年的第三季为“fall”,而英国称其为“autumn”。或美国将标句结尾的标点符号称为“period”,而在英国则称为“full stop”。
在用法上还有许多其他细微的差异,例如:
英国人在方向性副词(例如“ forwards”或“ towards”)的末尾加上“ s”。美国人通常会省略“ s”,因此它是“ forward”或“ toward”
许多人似乎知道的一个区别是,在英国,普遍使用“ whilst”一词,但在美国却不多,人们总是说“ while”。

But you know what? Aside from setting the spellchecker to the correct version of English, I think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agonize or worry much about these issues.I’ll just give a quick overview of some mor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that might be more useful for guiding your thinking as you prepare your applications:

但是你知道吗?除了将拼写检查器设置为正确的英语版本之外,我认为烦恼或担心这些问题是不必要的。我将简要概述一些更重要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有助于你在准备申请时进行思考:

To make this answer a reasonable length, I’m going to assume you’re asking about master’s programs. I want to emphasize that I’m speaking really, really generally here because… I don’t know your exact circumstances. Differences to be aware of include:

  • US graduate degrees can be a bit broader in focus, especially at the outset. In the UK there tends to be more specialization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so, you might want to consider more emphasis on experiences attesting to those skills.
  • The typical duration of a master’s in the UK can be nine to 12 months; in the US it’s more often about two years. If you’re doing a master’s to give yourself a boost in your professional career, you may wish to factor in the greater time-cost of a US program. On the other side, you may want to balance that the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US may be better. (The actual cost is another meaningful consideration for most people!)
  • The working visa situation is always fluid, but if you have an interest in spending some time working professionally in the country where you take your master’s, my geopolitical hunch is that this may be more achievable in the UK.
  • In the UK you’re also going to be sparing yourself—for most programs—the additional difficulty of taking many of the big standardized tests.

为了使这个答案的长度合理,我假设你要询问的是硕士课程。我想强调的是,在这里我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因为……我不知道你的确切情况。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差异:
美国研究生学位的关注领域可能会更广一些,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在英国,倾向于更多的专业化和独立学习。因此,(如果申请英国硕士项目)你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地证明具备这些技能。
在英国,硕士项目的平均学制为为9到12个月;在美国,通常是两年左右。如果你是为了提高职业发展机会而申请硕士,则需要考虑美国课程所花费的时间会较长。另一方面,你可能需要权衡一下,美国的社交机会可能会更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实成本是另一个有意义的考虑因素!)
工作签证的情况总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你有兴趣花一些时间在完成硕士学位的国家工作,我的地缘政治直觉是,这在英国可能更容易实现。
在英国,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可以免去参加许多大型标准化考试(GRE或GMAT)。

I want to end by saying that another difference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is teaching style or culture. And I know I’ve made a lot of generalizations and assumptions in this answer, but I think this would be going too far!

I think knowing the culture of each school you apply to should be a really important priority if you want to submit a quality application. The environment is what will determine your success, so I want to end my answer by urging you to focus on looking into the schools and programs individually and avoiding generalized assumptions. This is the best advice I can give to help you make the most sensible decisions about your applications.Outstanding applications support is at your fingertips on http://zhishiQ.com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们经常谈论的另一个差异是教学风格或文化。而且我知道我在此答案中已经做了很多概括和假设,但我认为对风格与文化进行一般性概括就过头了!
我认为,如果你想提交高质量的申请,那么了解你申请的每所学校的文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事项。环境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因素,因此差异化的讨论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现在我要敦促你集中精力单独研究每个学校、项目和课程,并避免使用笼统的假设。这是我可以提供的最佳建议,可以帮助你对申请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收起
取消

有哪些冷门的留学国家?

Marco:

拒绝扎堆!盘点那些你不知道的、性价比超高的小众留学国家!

北欧五国德国爱尔兰爱沙尼亚波兰巴西以色列奥地利意大利

当代年轻人,没别的,就是“精致”

这种“精致”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生活方式上,就连在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上都要精益求精。品质,小众,性价比,体验感…这些都是精致青年们最在乎的点。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对于很多人来说,与其英美加澳的留学鄙视链里浮浮沉沉,倒不如在自己的实力和经济范围内选择一个性价比最高的。

比如那些看似冷门低调实则很优秀的小众国...

显示全部

拒绝扎堆!盘点那些你不知道的、性价比超高的小众留学国家!

北欧五国
德国
爱尔兰
爱沙尼亚
波兰
巴西
以色列
奥地利
意大利

当代年轻人,没别的,就是“精致”

这种“精致”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生活方式上,就连在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上都要精益求精。品质,小众,性价比,体验感…这些都是精致青年们最在乎的点。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对于很多人来说,与其英美加澳的留学鄙视链里浮浮沉沉,倒不如在自己的实力和经济范围内选择一个性价比最高的。

比如那些看似冷门低调实则很优秀的小众国家们。

说实话,小众国家之所以小众,主要是因为语言小众化或宣传力度不够,所以不被大家熟知,实际上这些国家往往同样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这些国家的留学费用相对低廉,奖学金申请难度小,语言成绩要求较低,同时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

今天蒙圈儿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除了大众留学热门地以外的,小众小清新留学之国。

北欧五国

38171-CTG67MeBbsVgNa5DKEBFOQhZiHgdBFCb.jpg

每次谈到留学国家,“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北欧五国总是会被忽略,但高冷低调并不代表不优秀。

如果你本身就很喜欢北欧的风光和氛围的话,那一边留学一边旅行简直是再完美不过啦。

德国

38171-04JAIqR31FOP4zj1c73B1hQfY5VzEqso.jpg

德国应该算是小众留学国家中的主流了,毕竟德国大学向来以扎实严谨的治学在全球享有盛誉,自然也是很多留学生的小众留学地首选。

教学质量优异

德国的名校很集中,且历史悠久,教育水平世界一流。德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数大学差距较小的国家之一,德国大学的毕业证书在全球也有很高的认知度。

留学生政策友好

相比较于英澳针对本地学生和留学生的区别待遇,德国就“善良”多了。

赴德留学生和德国本土学生在社会福利和保障上享有同等待遇,例如生活补助、医疗保险等。德国政府也允许留学生每年打工 180 天以补贴日常的生活费用。

另外,外国留学生在德国高等院校取得学位,就可以申请获得半年的找工作的居留,并且还可以申请再次延期半年。在德国居留满5-8年以上的外国人,即可在德国申请永久居留。

第二外语优势

无论在什么时候,第二外语都是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的法宝。德国的大学大部分为德语授课,一部分英语授课,小部分德语和英语双语授课,学生选择德语或者双语授课,德语肯定能学的非常扎实,如果基础不好,学校也会有专门为留学生提供的德语课程。

最重要的一点德国企业在世界上分支众多,在中国的德企更是数不胜数,学好德语,无论是选择在国外发展或是回国,前途都不会差。

爱尔兰

说起爱尔兰,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权力的游戏了吧?

38171-A5BTLc-tevz3bmbEOlt2yYvx6A-8u4jr.jpg

可事实上,爱尔兰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下面这样:

38171-q-_ehNo35RosdHm0r5tXu1ylkcCfcCWp.jpg
38171-FlzgOxb1F8KQcm5mBv5FRLd38qv2s9BQ.jpg

 

没错,爱尔兰留学的第一大优点就是就业优势。

就业优势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爱尔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GDP增长率多年保持欧洲第一。IT行业发展尤其迅猛,被称为“欧洲硅谷”。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Twitter等近1300家海外企业将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人才需求量大。

留学政策宽松

爱尔兰政府对留学生友好,本科生毕业后可以获得12个月无条件工作签证,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24个月无条件工作签证。说真的,在全球多数国家工签政策缩紧的当下,爱尔兰可以说是很为留学生着想了。

费用低

爱尔兰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与英国做比较,其各种费用大体上是英国的50%-60%。再加上爱尔兰沿袭着“典型英式教育”,全英文授课,教学水平均衡,如果由于经费原因无法去英国留学,爱尔兰可以算得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爱沙尼亚

38171-xgn9X1H38c4e72Nq7hEgA4Ww-d7XqhbY.jpg

 

38171-JLclwQrl1FSMGcoSf76t1zzCxXX8rlsV.jpg
38171-Tq9fZpZ9vEuwx5ioKUMEhTeVuiGPYgBy.jpg

爱沙尼亚共和国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自1991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虎”,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留学国家之一,而爱沙尼亚高校在动画制作、网络安全、软件工程等专业具有比较不错的学科优势。

留学生政策友好

据了解,在爱沙尼亚留学期间,中国学生会被要求购买一份为期一年的医疗保险,费用为300欧元(约3000人民币),在保险期间内学生治疗费用全免,同时政府会为留学生提供留学期间的相应的奖学金扶持。

但是,爱沙尼亚为非移民国家,毕业后一般只能选择回国就业或进入欧洲其他国家就业,但是由于身为欧盟成员的原因,留学生毕业后进入欧洲其他国家就业门槛低,具有一定的优势。

费用低

爱沙尼亚留学费用相较英美国家偏低,留学生一年的学习生活费用约合人民币6万元左右,多数中国普通家庭可以承担学生留学费用。

波兰

38171-2k1b8mCoStssQl_0tveWRJN8tBD6qPFu.jpg

波兰地处欧洲中心,是欧盟第六大经济国,并且拥有600年教育传统,境内有将近400多所公立、私立院校,其中华沙大学、克拉科夫大学、罗兹大学等百年名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留学生政策友好

目前波兰有逾10万海外留学生,而中国留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到5%,所以目前波兰也在大力吸引中国留学生,并通过建立多个教育基金会,为波兰留学生提供奖学金项目。而且欧盟紧缺专业,如:航天工程、电力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人才,波兰会为有计划就读这些专业的留学生提供免费教育。

目前波兰有多所大学可以为留学生提供英语授课,并且在申请波兰学校与留学签证方面并无明确语言要求。

就业机会多

波兰自2007年加入欧洲申根国,是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因此紧缺相应人才。如果学生能在波兰学有所成,那么就业机会比较广泛,可以在申根成员国免签畅游,或者申请去其他欧洲国家就业,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巴西

38171-AaiXGLTB_xZTPAfcTn8JYvtF_Dkgo9_m.jpg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种族融合最广泛的国家之一,被称为“人种大熔炉”,充满了异域文化色彩。在巴西留学将会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高等教育质量高

巴西政府注重高等教育,致力于提高院校的教育水平,拥有圣保罗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同时学历也被全世界所认可,其在电子学、空间技术、公共卫生等领域均享有声 誉。

语言要求高

葡萄牙语是巴西的官方语言,留学生在成功赴巴西就读之后,须进行一到两年的预科学习,然后进行葡萄牙语的等级考试,成绩合格者才可以进入大学进行进一步深造。

不过,随着中巴之间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巴贸易往来急需大量葡萄牙语人才,能熟练掌握葡萄牙语对留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益处。

 

以色列

38171-DEefiWyNlmIKhQLpS4-Jxq6UbdZ9Nha6.jpg

费用低、政策好

以色列的留学费用相较欧美院校低廉, 政府对于优秀的亚洲留学生会提供相应的奖学金和补助政策。而且因为申请以色列留学的人数较少,所以奖学金的申请难度较低。

另外以色列就读期间的生活成本取决于所在城市,如南部城市本古里安的生活费用低于特拉维夫或耶路撒冷等城市,学生如果是住宿舍,每月的开销差不多是1000美元左右。

安保强、就业机会多

针对中东地区的安全问题,以色列对本国院校学生进行充分的安全保障,安保流程十分繁琐,并且校内有许多安检规则,因此学生的校内安全是得到充分保障的。

另外以色列的主要产业集中于科技、军事和农业,学生就读期间有机会到企业实习,并且优秀的毕业生可以申请工作签证,毕业回国也可以在以色列的合作单位进行工作。

不过,我国教育部目前大多承认以色列公立院校的毕业文凭,如果学生就读私立院校,可能回国后会在学历认证方面遇到问题。

 

奥地利

38171-yUV7qGYwTwCPWxdOMIbb9gsSpiGaM0NF.jpg

提到奥地利,第一印象一定是“音乐之都”。确实,在奥地利进修音乐、艺术相关课程一定是不少人的心愿,这里也确实承载着无数人的音乐梦想,首都维也纳一直以音乐和艺术闻名,同时也是欧洲生活质量高、犯罪率低的城市之一。

维也纳国立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和雷奥本大学都是享誉欧洲乃至世界的著名学府。对于在音乐和艺术方面有兴趣和有天赋的同学来说,到维也纳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奥地利还拥有一家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也是德语区国家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始成立于1365年,是2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母校。

意大利

38171-4Acw-ptbuwqDi5wKhgUqXxfvbMtJUfTL.jpg

意大利不光在艺术和时尚领域处于世界领导地位,教育制度与学术氛围也非常浓厚,文凭的含金量在全世界有目共睹。今年意大利一共有26所大学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其中排名最前的是米兰理工大学,排在第187名。

政策好

在意大利,每个区都有公立院校,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这些公立大学是不需要缴纳大学费用的,只需缴纳一些相关的注册费,每年的生活费及其他总花销也不过在5-7万人民币左右,非常适合广大工薪阶层的孩子出国深造,在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的意大利留学,可以把更多经历投入在学习当中。

 

最后的一些小建议:

理论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不能留学的国家。但是如果你打算毕业回国的话,请擦亮眼睛仔细选择留学目的地,要记得选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境外大学,因为入职后有一部分用人单位会要求对海外学历进行认证。

另外,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留学目的地才是最好的,没必要盲目随大流,综合考虑下做出正确决定,对自己负责,也对未来负责。

不过蒙圈儿也想正经告诉大家,想要顺利申请国外名校,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收起
取消

对教育学或者人类发展学这类社科专业,招生委员会比较期待看到推荐信中强调申请人哪些方面的品质或能力呢?

Marco:

问:博士推荐信至少3封,每一封应该最好强调申请者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是录取委员会看重的。那么对教育学或者人类发展学这类社科专业,招生委员会比较期待看到推荐信中强调申请人哪些方面的品质或能力呢?

答:我个人觉得,社科专业,可能更期待具有领导力,组织能力等品质的学生,但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毕

竟我主要是回答申请流程上的问题比较多,如果涉及到文书的重点,可以看一下之前andy老师的文章。

 

以下为Andy的文章正文。

Andy Daum,芝士圈首席文书顾...

显示全部

问:博士推荐信至少3封,每一封应该最好强调申请者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是录取委员会看重的。那么对教育学或者人类发展学这类社科专业,招生委员会比较期待看到推荐信中强调申请人哪些方面的品质或能力呢?

答:我个人觉得,社科专业,可能更期待具有领导力,组织能力等品质的学生,但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毕

竟我主要是回答申请流程上的问题比较多,如果涉及到文书的重点,可以看一下之前andy老师的文章。

 

以下为Andy的文章正文。

Andy Daum,芝士圈首席文书顾问。平台所有入驻的外籍文书顾问都需经过他的审核与培训后才能正式接单。

【外籍导师讲文书】怎样的推荐信最有利于留学申请

1. 推荐信在留学申请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们无法否认语言成绩、GPA、GRE等标化成绩在申请硕士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但当我们面对的申请竞争者都拥有和我们相似的、非常优秀的标化背景时,推荐信往往会成为展示申请者能力的另一项重要依据。特别对于顶尖高校而言,标化成绩往往只是他们用来缩小申请者范围的第一道门槛,而推荐信则会在之后的筛选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2017美国学院录取报告,我们整理出了对于影响2016年秋季国际学生不同录取因素的侧重比,不难发现导师推荐和任课教师推荐已经成为继标化成绩和论文写作后第三重要的因素,其重要程度也已经超过学生兴趣、课外活动、面试等因素。

2. 什么样的才是最有用的推荐信?

申请的过程无疑是复杂又艰难的,而对于绝大多数申请者来说,推荐信往往是最艰难的环节之一。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推荐信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也许现在对大家来说,“最有用的推荐信”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这里,我们想先为大家解释什么是“无效的推荐信”。

对于申请者而言,“录取”是最重要的目标,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无效的并不是写出申请者缺点的推荐信,而是从根本上无法帮助推荐者实现“录取”目标的推荐信。

3.如何才能取得一封最有用的推荐信呢?

我们将从推荐信的策略、礼节、格式和内容,共四个方面为大家说明。

首先是策略方面,我们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找谁写—如何在有限人脉里挑选合适的推荐人?

知名度?业界评价?职称?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标准,万一我熟悉的推荐人都不符合这些标准怎么办?相信很多申请者在寻找推荐人的初始阶段就有过类似的烦恼,其实答案只有一个——这些并不值得烦恼。

为什么呢?让我们再考虑一遍推荐信的目的——

  • 确认申请者的能力
  • 核实申请者的背景及经历
  • 建立与申请者的信任
  • 增强申请者的自信心

归根结底,推荐信只是让学校更加了解申请者,使学校确认“这个申请者是我们想要的学生”的一种方式。身份显赫的“大佬”推荐人并不是万金油,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位真正了解你的推荐人,才是对你最有帮助的。

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与推荐人建立可靠的、有深度的交流。这种与推荐人建立的交流当然是越早越好,至少要在申请季提前一年开始建立。所以一旦我们确认想要申请研究生的想法,就需要开始观察周围——哪位教授可能愿意并有能力为我提供最有效的推荐信?之后我们就需要和理想的推荐人对象尽可能创造有价值的共同经历、培养真实可靠地关系。请注意高校往往比较看重在推荐信中反映出的申请者和推荐人的合作时间长度熟悉程度,仅仅凭借着一两次的课后答疑是无法展现的。

所以在实际的推荐信中,建议大家适当引导推荐人在开头写一段背景介绍,具体描述推荐人和申请者的关系,比如怎么认识的、认识多久了、公事过哪些项目,这样可以使推荐信剩下的部分更具有可靠性和说服力。

接下来就是推荐信的内容部分,关于如何引导推荐者写适合项目申请的内容,这里也有三个重要的要素。

1) 匹配申请者的目标项目;

2) 根据不同的目标项目,进行适当的修改;

3) 和具体材料相结合。

一般来说,高校会希望申请者通过各项材料展示出这几种能力和特质:

  • 在本科阶段有着智力和知识技能的提升
  • 有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资质
  • 有分析能力和交流学术思想的能力
  • 领导力/创造力等

但是显然,光说无用,“我认为这个学生非常棒”“我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学生是个优秀的人才”这些夸奖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高校希望的能力和特质也并不能通过教授的泛泛夸奖而得到有力的体现。我们在推荐信中需要具体的案例细节和确切的观察力作为支持,而这些都源自于申请者和推荐人长时间、深层次的交流沟通。

同时,在引导推荐人写推荐信中,提示案例往往比概念更有帮助。与其笼统地拜托推荐人多多展示“领导力/创造力/专业素养”等概念性的特质,不如提示性地拜托推荐人在推荐信中描述申请者表现好的某个课程,或是参与过的某些项目。当然,这些具体的案例一定要能够展示与申请项目所匹配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比如,用“这位申请者带领着XXX人的团队顺利完成XXX项目”这种事实案例代替类似“这位申请者拥有非常棒的领导力”的夸奖。

以及,好的推荐信并不需要堆砌过分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将申请者塑造的多么完美全能。过于夸张的描述会使推荐信失去一定的真实性。比起一昧地夸奖,展现出申请者的在大学期间的成长过程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为了展现出申请者和项目最大程度的匹配性,使推荐信发挥最大的作用,根据申请项目的不同,对推荐信中的具体案例和个人能力的侧重进行适当的修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推荐人(教授)的角度,通过一定的细节和案例,分析申请者和某个项目的匹配程度,以及申请者的 潜力、未来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可以达到的进步,这些与项目的紧密联系的内容也会起到很大帮助。

所以在实际的推荐信中,主体部分主要是一些用具体的、真实的轶事、经历来展现推荐人对申请者细致可靠地观察和评价,再结合申请的项目的特质,突出申请者与该项目的匹配程度、专业素养以及个人能力,这样才能使推荐信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然后是礼节方面,在这块主要想和大家说说怎么与推荐人建立起联系,在申请季又需要怎么沟通。

最大的诀窍就是——越早规划越好。一旦确定申请研究生项目时,最好就要积极寻找周围最有帮助的推荐人并建立长期且可靠地联系。如果此时已经大三,请务必在开始就保持坦率的态度,告诉推荐人你想申请研究生项目,确保推荐人愿意并且有能力帮我们完成推荐信,这点非常重要。当申请季来临,请至少提前DDL三个月的时间,大胆的与推荐人沟通。提前三个月是为了保证申请人的时间也足够充裕。千万不要拖延到最后一个月,匆匆寻找不熟悉的推荐人。

良好的沟通过程应该是冷静的、有规划的,尽可能的做所有可以自己完成的申请步骤,并为推荐人提供充分的背景介绍,这样可以使推荐人更清楚地明白他们需要为你做什么,推荐信的效果也会更好。在申请季的沟通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为推荐人收集好足够多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 概括申请的项目的基本信息和课程介绍
  • 清楚地解释申请相关步骤、要求和截止日期
  • 提供适当的URLs
  • 阐述为什么推荐人的意见对申请者至关重要,并告诉他们申请者非常非常感谢他们的推荐和帮助

我们需要把这些信息打包整理好,通过有效地方式发送给推荐人们。关于推荐信的内容方面,我们还需要和推荐人沟通并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确保推荐人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为你做出具有说服力的推荐。比如一位物理学教授在推荐信中应当提到的是理科相关的课程或项目,展现申请者的理科相关的学习素养和能力。如果硬要让物理学教授证明申请者的时尚嗅觉或是新闻写作能力、音乐鉴赏能力,这些和理科知识毫无联系的部分,是不是太过于牵强,也不太可信呢?

第二,尽量和推荐人清楚明确讨论,什么事件或项目是你认为最重要也可以最好地展现你的能力,最适合在推荐心中作为具体案例出现。这样也会给推荐人头绪,让他们顺畅地完成一篇有帮助的推荐信。切记将所有申请材料整合一遍,因为我们也不想推荐信的内容和其他申请材料过分重合。

第三,为推荐人提供比较池,并明确推荐信的长度。

最后,这里想要和大家明确一些关于推荐信的格式的问题。

 

第一希望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查看申请的项目对推荐信有没有明确的格式规定,如果有的话,请务必告知推荐人按照规定填写。

第二条关于一些措辞礼节和模板。这里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尽可能地以一种非常正式、真诚的方式展示推荐信,比如在推荐信中包含以下内容:

  • 礼节性的词汇,比如开头的“尊敬的先生/女士”;结尾的“您诚挚的XX”
  • 如果可能的话,有推荐人的签名
  • 包括推荐人的邮箱地址或其他联系方式
  • 如果可能的话,写出推荐人最知名的论文
  • 具体日期

Q&A

Q: 我们大学的课程都是超过80个人的大课,几乎不可能有机会让教授了解我。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与教授建立起联系?

A: 首先必须要努力学习这门课程,课余积极利用教授的OFFICE HOUR进行提问和交流。如果申请者无法从80个人中脱颖而出得到教授的青睐,那么这个教授可能并不是合适的目标推荐人。让教授注意到你并不是简单的过程,但是这也是必须的过程,我们需要变成足够积极、也足够优秀到让教师注意到并愿意推荐给其他学校的人。

Q: 如果可以提供社会活动相关的推荐人,是否可以用这个替代教授的学术推荐信?

A: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荐信的具体内容,以及推荐信中的你是否和申请的项目所需要的学生特质相符合。如果是申请纯学术的硕士项目,那么来自教授的学术推荐信可能会更有帮助,但是这也根据项目不同,有的项目可能会更看重学生在实践中展现出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收起
取消

「卡方分布」到底是什么?

Amelie:

首先,解答什么是卡方分布就需要了解这个分布为什么叫“卡方”。卡方,是音译自希腊字符 

[图片]

卡方分布是由Karl Pearson在1900年提出的。

 

接着,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定义维基百科上给出的定义如下:

[图片]

是独立、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把他们的平方和计为Q, 

[图片]

这个Q是服从自由度为K的卡方分布的。通常,也会被计为:

[图片]

或者 

[图片]

。卡方分布只有一个变量,就是k。k在这里要求是正整数,它代表了自由度。

 

之后,本科...

显示全部

首先,解答什么是卡方分布就需要了解这个分布为什么叫“卡方”。卡方,是音译自希腊字符 

[公式]

卡方分布是由Karl Pearson在1900年提出的。

 

接着,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定义维基百科上给出的定义如下:

[公式]

是独立、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把他们的平方和计为Q, 

[公式]

这个Q是服从自由度为K的卡方分布的。通常,也会被计为:

[公式]

或者 

[公式]

。卡方分布只有一个变量,就是k。k在这里要求是正整数,它代表了自由度。

 

之后,本科统计系的“圣经”,浙江大学第四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对于卡方分布的定义如下:

设 

[公式]

是来自总体N(0,1)的样本,则称统计量

[公式]

服从自由度为n的卡方分布,计为 

[公式]

。自由度是指上述等式中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书中还贴心的给出了分布的密度函数:

[公式]
[公式]

 

其中, 

[公式]

是伽马分布函数。

嗯,上面的定义都有一些抽象,下面,统计小菜鸡准备用R语言,给大家用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去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卡方分布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首先,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来验证一下 

[公式]

, 

[公式]

, 

[公式]

和 

[公式]

的形状。因为这个只是取了有限个的样本(1000000),所以,只能说近似泊松分布。

 

24785-0P4MHVpqJrUdVjYgC10pmcRSlwRiOQCI.jpg

 

R语言的代码我贴在了下面:

x1 = rnorm(1000000)

x2 = rnorm(1000000)

x3 = rnorm(1000000)

x4 = rnorm(1000000)

x5 = rnorm(1000000)

 

Q1 = x1^2

Q2 = x1^2 + x2^2

Q3 = x1^2 + x2^2 + x3^2

Q5 = x1^2 + x2^2 + x3^2 + x4^2 + x5^2

 

par(mfrow=c(1,1))

plot(density(Q1), xlim = c(0,6), ylim = c(0,0.6), col = 'blue', lwd = 1.5, main = 'chi-square', xlab = '', ylab='')

lines(density(Q2), col = 'black', lwd = 1.5)

lines(density(Q3), col='red', lwd = 1.5)

lines(density(Q5), col='green', lwd = 1.5)

legend('topright',c('df=1','df=2','df=3','df=5'),fill=c('blue','black','red','green'))

 

接着我们采用1000个样本量,用R语言的内嵌卡方分布函数呈现了五个卡方分布的样子,分别是 

[公式]

, 

[公式]

, 

[公式]

[公式]

[公式]

 

 

24785-6QVl5BFtrg1hIjDuti6wYo9r6wJ5hS2O.jpg

 

可以看出,泊松分布不像正态分布,它并没有对称这一特征,而且根据自由度的不同,长相也很“随意”。

得到这幅图的代码如下:

library(dplyr)

library(ggplot2)

library(tidyr)

data.frame(chisq = 0:1000 / 100) %>%

mutate(df_01 = dchisq(x = chisq, df = 1),

df_02 = dchisq(x = chisq, df = 2),

df_03 = dchisq(x = chisq, df = 3),

df_05 = dchisq(x = chisq, df = 5),

df_10 = dchisq(x = chisq, df = 10)) %>%

gather(key = "df", value = "density", -chisq) %>%

ggplot() +

geom_line(aes(x = chisq, y = density, color = df)) +

labs(title = "Chi-Square at Various Degrees of Freedom",

x = "Chi-square",

y = "Density") +

coord_cartesian(ylim = c(0, 0.5))

 

在写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到了@普通人在“卡方分布怎么理解?”的回答,他的回答很有趣,用掷色子的例子非常形象的讲述了泊松分布是怎么诞生的,但是可能后面的simulation(拟合)部分有些深奥,如果有会python的同学看了真的会受益匪浅。

 

了解完了定义接着就是泊松分布的性质,浙大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书上主要讲了泊松分布的三个性质。

(1)、可加性(如果两个卡方分布相互独立,则它们相加的分布是两者自由度之和的泊松分布)

(2)、告诉了我们泊松分布的自由度和方差

[公式]

(3)、分布位点

 

24785-kjU-7B6jX3q2cuclejMKhfpY4dFPNij2.jpg

 

不仅如此,卡方分布还是t分布和F分布定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t和F分布在方差检验和回归分析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上述性质以外,在George和Roger在statistical inference(统计推断)这本书里还提到,卡方分布也是指数分布簇的一员。关于卡方分布簇,统计推断这本书里有着一下的定义:

[公式]

如果一个分布的密度函数能拆分成上述形式,则其属于指数分布簇。

这里我们变形一下,把泊松分布的密度函数变个形式:

[公式]

很容易看出基本符合上述指数族分布模型。为什么在这里要提指数分布族呢?

因为指数分布族中的分布以及指数分布族的性质具有族群性,就是说这几个分布之间是具有统一的规律和特性的。除此之外,指数分布族还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这些性质在贝叶斯统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性质。指数分布族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模型的参数假设以及参数推理中有很广泛的运用。

如果要说卡方分布最广泛的应用在何处,我们就不得不提卡方检验。卡方检验归属于非参数检验部分,主要应用于比较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率(构成比)以及两个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这两方面。

卡方检验在分类资料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包括:两个率或两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多个率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以及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等。

收起
取消

澳洲的大学真的很水吗?

Marco:
[图片]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澳洲大学真的不水!下文会具体解释。内附澳洲大学申请攻略(各校语言要求、DDL等)

有人的地方总是有鄙视链。

就留学圈来说,美国毫无疑问是站在最上层的,接下来的英国加拿大欧洲新加坡都各有说辞。

去美国的同学说自己接受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英国的同学说自己不仅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还可以体验英伦风情;加拿大欧洲新加坡...

显示全部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澳洲大学真的不水!下文会具体解释。内附澳洲大学申请攻略(各校语言要求、DDL等)

有人的地方总是有鄙视链。

就留学圈来说,美国毫无疑问是站在最上层的,接下来的英国加拿大欧洲新加坡都各有说辞。

去美国的同学说自己接受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英国的同学说自己不仅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还可以体验英伦风情;加拿大欧洲新加坡的同学说自己接受的教育不光质量更高,就业情况也更好;

去澳洲的同学默默无语,最后也只能说自己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了...

 

其实,蒙圈儿经常能听到身边有人说澳洲留学门槛低、offer随便拿、很水含金量低、生源水平差、不如国内的985/211、成绩不好才去澳洲留学...

各种杠精、键盘侠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那句广为流传的 “去不了美帝去澳洲”的捧一踩一更是让众多留澳党愤愤不平。

 

有时候这种声音多了,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事实。甚至很多从来没有出过国的家人朋友,也是以讹传讹,各种抨击澳洲留学,好像自己是资深澳漂一样。

拜托,9102年都快结束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人认为澳洲留学真的是一无是处,鼓吹澳洲留学水?!

 

当然,言论是自由的。但是蒙圈儿觉得,往往吐槽最凶毫无批判意识的的人,一定是最不了解澳洲留学的。

门槛低?水?No,不存在的!今天蒙圈儿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澳洲留学到底怎么样。

 

教育水平高

首先,澳洲大学的教育水平其实很在线。

拿中国学生一般都会在澳洲申请的澳洲八大来说,其中七大都有Top100的实力,所以真的不能说澳洲教育水平差。

38171-uO1Hrk6lwr7Lb3iDfMXiLJHjWqtvZwEB.jpg

2019QS澳洲大学排名

而且澳洲很多专业排名都在世界前20,甚至是世界前10。

38171-zG5A475ejtq1f0tWBAibNSJlMV4itApk.jpg

科廷大学的采矿工程世界第2

38171-N2F8QHLc2-8fiGPluy6Zmuxyaqd1UGDE.jpg

莫那什大学的药剂学世界第3

38171-R5qkiXidDnOR6jhTSFHmFu7R_U2yRjdJ.jpg

墨尔本大学的法律世界第6

38171-J73tBdEpO761TwRh32bViQXIYmdwqt1e.jpg

悉尼大学的兽医学世界第9

 

除了这些,澳洲还有很多非常优质的专业,排名非常靠前。比如悉尼科技大学的护理专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学等等。

 

毕业难

虽然澳洲大学的申请要求很低,但是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我们依旧用数据说话:

据统计,在留学国家院校2018年Final的挂科率中,澳洲大学的挂科率雄踞榜首。素有“挂科率之王”之称的悉尼大学,各专业平均挂科率竟已高达36%,换言之就是每三个学生中便有一人挂科。而莫纳什大学、麦考瑞大学也在领跑全球。

 

当然,除了这三所,还有根据专业不同而挂科率不同的学校。如: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澳洲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等,部分科目的挂科率甚至高达40%!

除了挂科率,还有大大小小的Quiz,Test,Essay,Paper, Individual Project, Group Project,Presentation, Lab Report,Final Exam…连续夹击一直到Final。

科比曾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澳洲留学党纷纷表示不服:”你见过final时候我们通宵熬的夜吗!“、”你见过一天24小时的图书馆吗!”

 

如果你也愿意来澳洲体验一下被due和final折麽的滋味,那么一定也可以让你体会到和在美国读知名学校一样的“乐趣”!

 

就业率高

再来看看澳洲留学生的就业率、薪资、以及所在行业的分析。

根据“GCA”澳洲毕业生职业调查网站的调查显示:90.2%的本科毕业生在三年内找到了全职工作,医科专业的就业率更是高达97.5%!

中国留学生比较偏爱的专业就业率也是相当喜人:商科69.7%accounting 73.9%IT 74.9%教育70%

薪金方面,毕业生全职起薪为5 2,000澳币,年起薪最高的专业牙医专业更是高达75,000澳币每年。

中国留学生喜爱的专业,比如:商科起薪为5万澳币IT 55,000澳币教育59,000澳币就毕业生来讲,起薪真的不少。

 

澳洲的文化底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水”出12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家,曾经有过哪些改变世界的发明跟技术。

 

  • 1856年,澳大利亚人詹姆士·哈瑞森利用蒸汽压缩系统制造出世界上首台实用性的制冰机器,后来变成了现在家家使用的冰箱;
  • 1856年,墨尔本石匠们的罢工和澳大利亚人詹姆士·盖洛维为现代上班族带来了“八小时工作制”;
  • 1882年,贺吉·维特•麦凯发明了联合收割机;
  • 1915年,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爵士和他的父亲威廉·亨利·布拉格因共同发现利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技术获得诺贝尔奖,此技术稍后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 1939年,阿德莱德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发明了“盘尼西林”--世界首个抗菌制剂;
  • 1947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们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播云”试验,在新南威尔士巴瑟斯特附近地区实现人工降雨;
  • 1953年,太阳能热水器的原始雏形由维多利亚州的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发成功;
  • 1958年,澳大利亚人大卫·沃伦发明了飞机的飞行记录仪“黑匣子”;
  • 1973年,莫纳什大学医学中心发布了世界上首个利用体外受精技术成功受孕的案例;
  • 1978年,墨尔本大学的格雷姆·克拉克教授发明了旨在帮助重度听力障碍患者重获听力的仿生耳;
  • 1990年代,澳大利亚的无线电天文学家约翰·奥沙利文在研究黑洞时无意发现了潜在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就是现在大家离不开的WIFI;
  • 2003年,澳籍拉斯姆森兄弟(Lars and Jens Rasmussen)在他们位于悉尼的科技公司发明了地图程序,后来发展成GOOGLE地图;
  • 2005年,皇家珀斯医院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博士与巴里·马歇尔博士由于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疾病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奖。

...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澳洲水吗?

 

澳洲申请攻略

 

墨尔本大学

2020年2月入学的本科申请处于开放状态,预计将于12月下旬截止;硕士申请已于10月31日截止,大部分的小伙伴目前都在处理后续和签证。还有少部分同学雅思还没有考出来,要抓紧时间咯,12月底之前一定要拿到雅思成绩,保证充足的时间办理签证。

2020年7月入学的本科申请处于开放状态,预计将于明年5月31日截止;硕士申请将于明年4月30日截止。

本科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硕士雅思要求:总分6.5-7.0,单项不低于6.0-7.0,其中教育学院、医学院很多专业都要求总分7.0。

 

澳洲国立大学

ANU今年采取分轮次申请机制。

2020年2月入学的第三轮次申请截止日期和offer发放时间如下:

第三轮申请开放时间:2019年11月14日申请截止时间:2019年12月15日offer发放时间:2020年1月15日接受截止时间:2020年1月31日

本科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硕士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2020年7月入学的申请时间和截止时间待公布。

 

悉尼大学

2020年2月入学的本科、研究生申请将于2020年1月31日截止。

2020年7月入学的本科、研究生申请将于2020年6月30日截止,少数专业除外,例如Doctor of Medicine、Doctor of Dental Medicine等。

本科雅思要求:大多数专业要求总分7.0, 单项6.5-7.0,个别专业如法律学士要求总分7.5、单项7.0。

硕士雅思要求:大多数专业要求总分7.0、单项不低于6.0 -7.0。

 

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与澳洲绝大部分学校不同,每年三个学期(部分专业不设第二学期开学)。

申请截止日期:2019年11月30日2020年3月31日2020年7月31日

本科雅思要求:大部分专业要求总分6.5-7.0、单项不低于6.0 ,个别专业要求较高,比如教学学士要求雅思总分7.0、读写6.5、听说7.5。

硕士雅思要求:大部分专业要求总分6.5-7.0、单项不低于6.0 ,个别专业要求较高,比如教学(中小学)硕士要求雅思总分7.5、读写7.0、听说8.0。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是全年滚动申请,没有固定的申请截止日期,只要确保给学校预留出足够的审理时间,并且让自己有足够时间做签证即可。

本科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硕士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部分专业要求较高,如教学硕士要求总分7.5、听说8.0、读写7.0,法律硕士要求总分7.0、单项不低于6.5。

 

阿德莱德大学

2020年2月入学的大部分专业会在12月1日截止申请,还没递交申请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咯~

2020年7月入学的大部分专业会在5月1日截止申请。*部分专业例如Master of Teaching专业每年7月开学,申请截止日期为4月1日。

本科雅思要求:大部分专业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医学、护理、牙医相关专业要求总分7.0、单项7.0,法律相关专业要求总分7.0、说写7.0、听读6.5。

硕士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部分专业雅思要求较高,如教学、护理、心理、公共健康相关专业需要雅思总分7.0、单项不低于7.0。

 

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是全年滚动申请,没有固定的申请截止日期。但是,部分商科热门专业会提前满位截止,尤其是会计类和金融类。

本科雅思要求:一般要求最低要求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个别专业要求更高,如法律学士(荣誉学位)要求总分7.0、单项不低于6.5。

硕士雅思要求:一般要求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部分专业要求较高,如教学硕士要求总分7.0、听说7.5、读写7.0。

 

昆士兰大学

2020年2月入学的申请将于2019年11月30日截止。

2020年7月入学的申请将于2020年5月31日截止。

*部分医学专业不接受高考成绩:牙医学、运动和营养学、护士、助产学、职业疗法、语言病理学、物理疗法

本科雅思要求:一般要求总分6.5、单项6.0,个别专业如护理学士、助产学士等要求总分7.0、单项6.5-7.0。

硕士雅思要求:一般要求总分6.5、单项6.0,部分专业如全球管理硕士、心理学硕士等要求总分7.0、单项6.5-7.0。

 

针对2020年2月入学的小伙伴,11月是你们最关键的申请月份,一定要尽早递交申请,争取12月就可以拿到offer啦!

收起
取消

什么是Waitlist?被Waitlist了怎么办?

?:

回答者:@ Cathie Zhang

我是gap year一年后,从2016年11月开始申请金融和管理方向的硕士,现在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在一年前的申请中虽然拿到了不少心仪的offer,但是信心满满的自己最喜欢项目的wl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无奈之下,我拉长了申请战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半个月后接到学校的offer电话,成功转正。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了当时一起申请的朋友,wl转正拿到了另一家top school的金数硕士off...

显示全部

回答者:@ Cathie Zhang

我是gap year一年后,从2016年11月开始申请金融和管理方向的硕士,现在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在一年前的申请中虽然拿到了不少心仪的offer,但是信心满满的自己最喜欢项目的wl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无奈之下,我拉长了申请战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半个月后接到学校的offer电话,成功转正。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了当时一起申请的朋友,wl转正拿到了另一家top school的金数硕士offer。

这次我自己又仔细梳理了一次当时用过的方法,并搭配效果与最具体的建议,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由于我是商科背景,所以本篇文章的某些特定方法更加适合商科项目申请者使用。但理论是通用的,也希望能帮到其他背景的同学!

1. 什么是waitlist?

Waitlist,即“候补名单”,即申请者在通过网申甚至顺利拿到面试后,学校既没有接受你,却也没有直接拒绝你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你会收到学校发来的一封邮件,告诉你,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无法对你的申请作出决定——“sorry, we cannot decided at this time”.

这种模糊不定的态度,既给申请者压力,又给予希望。据我了解,一小部分情况(当项目坑位太多,即大部分拿到offer的人没有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学校会主动再发一批offer。这种情况下,申请者可以耐心等待。但大部分情况,特别是热门项目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如何让学校在这么多的wl学生以及下一轮的面试学生中选择你,有很多可以采取的方法。

2. 有哪些原因可能会被waitlist?

在谈具体的补救方法之前,大致罗列一下申请者可能会被waitlist的原因。这些原因是我在wl期间自己通过搜寻网络资料、询问往届申请者,以及来到学校后与admission成员闲聊后汇总而得。因此,以下的罗列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原因,大家阅读完后确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避免机械地“对号入座”。

1) 申请者背景(gpa, toefl, gmat/gre, 本科学校背景与实习背景)没有达到学校或者项目的要求,但项目广发面试邀请。

2) 申请者背景已经达到了项目的要求,但是笔试/面试(或者两者)表现平平,甚至与你的背景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3) 申请者背景已经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面试也比较顺利。但是面试官向学校反馈你不适合这个项目:

a) 面试官认为你over-qualify

b) 面试官认为你的气质与学校氛围不符合,例如学校特别强调leadership,但是你的teamwork能力更强;学校强调diversity,但是你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稍显单调

4) 申请者背景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面试官反馈也较好,但是因为项目前几轮发放的offer数量太多,项目坑位有限,在没有人直接拒绝offer时,只能向你先发放wl。

这四种情况,拿到最终offer的可能性,从1)到4)逐步递增。可以说,在WL期间没有采取任何主动行为,并拿到成功拿到offer的,基本就是第4)种。

3. 被WL之后要怎么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分布,我会从心理调整、及时更新状态、背景提升、更新PS、校友推荐几个方面跟大家进行详细的阐述。

1) 目标确定与心态调整

收到WL是一件很让人挠心的事情。相比WL,可能会有一部分申请者像我一样,更希望收到学校最为直接爽快的offer或者拒信。

挫败感肯定是有的,特别是你在申请群里看到大家相互祝贺的时候。然而,收到拒信的人此时又会很羡慕你,毕竟WL带来了希望。作为一个饼干中的夹心,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我建议申请者先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将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整理自己已有的申请结果信息,根据自己的维度反复对比衡量,并向有经验的申请者寻求建议,确认是否需要为转正做出努力,或者放弃WL选取另一个offer。

WL转正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如果最终确定了为转正而努力的目标,就需要做好拉长申请战线以及承受巨大压力的心理准备。毕竟在那时,各个社交平台上都是大家晒offer的动态了。

2) 及时更新状态

这一点,指的是你需要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WL转正是有一个黄金时期的,在这个时期里,申请者需主动并即使地跟学校取得联系并表达坚定的态度与意愿,“as soon as possible!”

毕竟进入WL后,你的主动性是让你脱引而出的主要原因。

· 联系你的面试官。他们不是最终决定者,但他们是你表现与态度的直接传达者,会影响admission team最后的决定,特别是非常注重校友态度的商学院。我拿到WL后,第一时间与面试官进行了邮件沟通。我的面试将近一个小时,面试氛围很愉悦,所以没有想到会拿WL。由于学校的规定,我的面试官并没有明确告知我在面试时有什么不足。但是他给了我大量建议,并在我WL期间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让我对自己转正逐渐有了信心。

· 及时联系admission team。虽然此时你还没有为转正做出实质性的努力,但你一旦确定自己要转正,就需要即使向学校确认自己的态度,这样他们才会把留在pool里,做后期的考虑。此时的回复我们一般叫做“表白信”,它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表忠心”。我当时的方法是,先罗列自己收到了offer,但强调“I always give the first priority to your school and program, because…”

· 这里再跟大家强调一下“更新”。我在WL期间一直都有跟admission team有邮件联系,我定期会跟他们update我的信息,他们也会给我回复“delight to hear”。有人会担心这样频率的联系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聒噪,我的想法是不需要太勤,自己设定一个频次,并督促自己在一个频次的周期里达到某个目标,并将这个目标转述给学校。之所以要强调,是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学校会在哪个时刻发offer,特别是转正offer,也许就在你低头闷声努力但学校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发转正的offer了,把你打的措手不及。我的一位同学在终于下决心开始写表白信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始放转正offer了,很遗憾的是综合背景与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她最后没有拿到offer。因此,即使更新是非常的必要的。

3)背景提升

在调整好心态并与学校取得第一步联系后,你需要重新开始对自己的背景做一个综合衡量。请大家记住一点,研究生申请时一个综合素质考量的过程,一个标准分不出色但是实习经验丰富的人完全有可能获得很好的申请结果(我认识一个本科gpa非常一般但实习背景惊人的前辈,依旧被MIT Finance项目录取)。我把它总结为下面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申请结果=申请者大背景(标准分+本科学校背景+活动经验+实习经验)+网申结果(包括ps和cv)+面试结果。

在拿到WL之后,我建议申请者好好思考,自己是在哪一个部分做的有所欠缺。

  • GPA

由于申请者已经无法在短期内将绩点刷高,我的建议是,第一步先仔细阅读自己的成绩单,确定低平均绩点是由哪些课程的失误导致的。例如,有的申请者数学背景不好,并且体现在了成绩单上的数学相关课成绩上。

第二步,申请者可以在全球知名的网校(coursera)上修读该方向相关的课程,或者直接去申请学校的官方学习(如果学校公开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用获取的广受到认可的certificate证明自己的热情与能够学好此课的能力。

如果申请期间实在是无力分心学习,那你需要在跟学校沟通的过程中,阐释自己会怎样在之后弥补这个领域的不足。例如,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你会修读哪些具体的课程,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 其他标准分

Toefl和Gmat/Gre。这一部分的标准分需要注意,因为有一部分的学校是完全不接受你语言分更新的,并且会邮件拒绝的,例如Rochester Simon。但有的学校是默认可以接受,在你发送完成绩单邮件后,会回复邮件“thank you for updating”。但无论如何,你可以尝试发送新的成绩单,看对方是否接受。

由于Toefl不能当场出分,所以我更建议大家早些把Toefl考好。想要在短期内刷托福分,一是很难找到考位,而是出分与成绩单有太长的延误。因此如果T和G两者都有刷分的必要性,我建议更新G的成绩,毕竟可以当场出一份成绩单。

  • 活动背景与实习背景

相比实习背景,短期内提升活动背景的可能性更大。但此时的社会活动不再是你喜欢什么参加什么活动了,而是根据申请项目或者学校喜欢的特指选择特定的项目。例如我就读的商学院非常非常强调Teamwork,我当时参与了以队伍为单位的Diggers;并且回到了之前一直有参与策划的某个TEDx组织,远程协助举办2016年大会;而且自己作为领导人组织了本市的小动物保护活动。用这三个在短期内完成的活动,向学校证明我有非常强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我在更新中特别强调在这三个活动中我遇到了不同年龄层次与背景的人,这样的经验极大程度地磨练了我的沟通与适应能力。

实习背景。如果你当下正在实习期,那你只需要定期向学校更新你的工作内容与个人能力提升就好了。如果此时你没有实习背景,我建议是找内推,主动询问其他同学与朋友,甚至是家长辈的人,是否可以提供实习的推荐。内推永远是短期内找到高质量实习的最高效的方法。我当时通过前同事的推荐,拿到了某top咨询的远程实习机会,因此我向学校更新状态的同时,更新了自己的CV。

  • 网申结果与面试结果

PS和CV。CV我已经在上一个部分写过了,这里主要提一下PS。PS我一直觉得不需要重写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跟一些前辈深聊后,我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学校很可能是认为我的气质与学校的气质不契合。因此我提供了一份additional PS,详细地阐述了我和学校的teammwork 和diversity 的契合点。

面试结果我已经在2)即使更新状态里详细阐述了。面试官也是你能够获得的,来自你申请学校的一份资源,申请者需要懂得去最大程度利用这份资源。

4)校友推荐

校友对商学院而言,非常有话语权!因此如果你能拿到学院或者你申请这个项目的学生的推荐信,对你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般对于每个学校而言,商学院都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存在,因此第一选择一定是来自商学院校友的推荐信。

你可以:

· 第一步,去领英找寻是否有前同事、同事、老板曾是该商学院MBA校友;或询问在此项目就读的直系学长学姐

· 第二步,努力获得他们的肯定与拿到推荐信

我当时比较幸运,因为gap year同专业的同学恰好就去了这个项目,而且前东家里有我们学校的MBA校友,非常顺利联系上了他们。但说服他们写推荐信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毕竟大家都是以自己的信誉作为担保在推荐你。

因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从身边的人入手,甚至可以让朋友作为中间人做推荐。短时间去找到合适的陌生人并且说服他推荐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我在申请时也看到了很多拒绝了offer的人会给WL人写reference。对此我的我看法是,作用是有的,但仅限于本身条件非常不错的WL申请者(如原因3)4)那两种),起到了很有限的一个将坑位转让给另一位合适的坑位申请者的作用。

4.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转正成功,其他学校的定金是否应该交?

申请毕竟是一个“实力”+“运气”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申请者,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但这里依旧有一些方法,能够大致推荐自己被WL转正的几率:

· 第一,查看往年该项目WL转正的概率。建议大家去国内的申请论坛里搜索该项目转正的经验分享,并作出一个大致的概率估算。

· 第二,通过申请群了解接受offer人的比率。一般来说,放弃offer的人越多,你转正的几率就越大,毕竟商学院需要控制项目的质量(特别是强调“diversity”的学校,能录取的中国学生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 第三,在自己update的过程中,感受学校的态度。如果对方是比较积极的态度,那你也可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在WL转正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痛苦的选择是,其他学校的占坑费,特别是香港的大学,基本都是5万左右。如果你此时你大部分或者唯一拿到offer的学校交付定金日期马上来临,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最好的学校交定金。

因为你当下正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你也永远没有办法知道命运会不会在这一次就偏偏要跟你开一次玩笑。因此,你需要作出一定的投资,将没有offer的风险降低到至少可以拿到交定金学校offer的风险值。如果最终你成功转正,拿到了这个最最心仪的项目的offer,那之前的定金就属于沉默成本的范畴了,不需要再反复拿出来心疼。

5. 其他的话

在上边的几个部分,我列举了很多的自己实践过,并列深切感觉到有效的方法。我并不推荐大家与我采用一模一样的方式进行WL转正。因为申请这件事情,原本便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你在这个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从自己的真实状态出发,挑选你觉得有对自己有帮助的点,并从那几点出发。

例如,我由于gap year又已经离职处于脱产状态,有时间与精力同时做活动与实习。但如果你是正常的大四学生,学校里还有课程需要修读,我不建议你在身心压力都巨大的此时逼迫自己再去承受太多。

再例如,我由于同学与前同事关系,顺利地获得了校友推荐。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校友推荐,也许联系人不够,也许对方并不愿意。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要太着急,你可以找之前的推荐人或者其他你可以找到的人,再帮你出一封推荐信。虽然这封推荐信不如商学院校友的推荐信那样有直接的作用,但它是一个加分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学校沟通的过程中,申请者需要在积极和压力中种平衡,语气和态度都要诚恳,保持耐心。不要给学校一种压迫感,录取你并不是他们的义务,有的学校并不是非常喜欢aggressiveness。

WL转正是一个非常磨练心智与能力的经历,它其实也在模拟着真实生活中你会遇到的难题。虽然我们无法决定结果,但主动性是决定你是否能拿到了offer的关键性因素。希望大家这一次的申请一切顺利,即使拿到了WL和拒信都不要慌,主要你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它付出努力,短期内可能不会实现,但它在将来一定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

 

更多实用信息,可查看@ 芝士圈留学-知乎

修改 收起
取消

计算机专业出国留学读研有什么好的建议?去哪个国家?去哪所大学?

该话题答主

Louis Li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哥伦比亚大学 Computer Science
留学全程自己申请,拿下近15所学校录取;找工季一路面试,斩获6家公司offer。善于思考总结,
Louis Liu:

作者Louis Liu,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专业与选校

首先有三个比较相似的专业大家必须分清楚,那就是:EE(electrical engineering)CS(computer science)CE(computer engineering)说白了,EE主要是做的硬件,CS主要做软件,CE介于两者之间,软件硬件都会学。在这些专业下面还会有不同的方向,对于硕士申请来说这些方向影响不会太大,而且被录取之后是可以换方向的。但如果你是博...

显示全部

作者Louis Liu,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专业与选校


首先有三个比较相似的专业大家必须分清楚,那就是:
EE(electrical engineering)
CS(computer science)
CE(computer engineering)
说白了,EE主要是做的硬件,CS主要做软件,CE介于两者之间,软件硬件都会学。在这些专业下面还会有不同的方向,对于硕士申请来说这些方向影响不会太大,而且被录取之后是可以换方向的。但如果你是博士申请,那么你的方向从一开始就会非常重要
接下来说说关于选校的事。选校的过程中,三种数据非常重要。第一便是专业排名。在2010年USnews发布过一个专门的CS专业全美高校排名,之后再也没有发布过,所以一般按照这个榜单来做参考。一般排名越靠前越难申请。
第二种数据便是录取历史数据,这包括了两小类,首先是本校本专业的数据,包含这个专业往年录取情况、男女比例、国外学生比例、语言成绩均分等,这类数据更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学生的整体数据也会有一些用处。比如,有些学校虽然排名高竞争激烈,但是招的中国学生比例比较高,那么这个学校就相对没那么难申请。
第三种数据便是一些硬性要求,这其中主要包括托福和GRE这些语言考试的成绩,以及你的GPA和排名。



职业发展


申请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发展作为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CS出去的职位主要有:前端、后台、SDTE(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数据科学(搜集分析数据)、架构工程师(比较难做到的头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抓住秋招的这段时间,因为秋招名额很多,春季会少一些。
很多同学都会在假期实习,美国CS行业的实习资源很丰富,主要包括facebook, google, snapchat, apple, uber等。面试时间集中在12月到来年一月。



如何准备


1. 成绩要求:GPA能刷就要造刷,等到现在这个时间点,GPA已经基本成型了。接下来就是语言考试,CS专业一般都要求托福和GRE,过线是最基本的,当然越高越好。
2. 自身挖掘与定位:申请过程就像销售的过程:学校就是客户,要了解学校的需求,招什么样的人再来反观自己有什么经验、品质,再思考如何把自己包装得更好。如果你是跨专业申请者,可以去coursera上看看CS相关的公开课,既能帮你学到很多知识,又能体现你的自学能力和求知欲。
3. 文书写作:文书的一个关键便是,要把你在自身挖掘过程中发现的亮点串成一条线。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喜欢不断挑战自己”是我的一条线,于是我就写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比赛经历和项目经历,其中可以体现我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一篇PS就像一个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另外,工科生申请的文书不需要语言多华丽,尽量简洁明了,不要有语法错误就好。重要的是,你的文书里要有干货、善于用专业术语。“完成什么任务之后天空都变得五彩斑斓”这种浮夸的话就不要出现在文章里了。招生官看的是文书中能够体现你的个人品质、专业素养的部分,而不是语言的浮夸。



一些建议


第一,希望以职业的角度去选择CS专业。你的读研、读博经历应该是你未来人生、职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环。有些学校地理位置很好但是可能专业排名不是那么高,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我建议大家可以把地理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涉及到你的实习和未来的求职。
第二,开始做一个长期的项目。可以使用网站,app或者其他东西,你会有一个很好的收益点。首先你会对CS这个专业未来做得事情熟悉,对行业更加了解。其次项目在文书里也是一大亮点。



-2-


Fanne Yang,卡耐基梅隆大学,MIS


时间规划


6月-8月,大三的暑假,清理你的GRE和TOEFL的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
9月份,定选校,联系推荐人。列一张大表,包含所有选中学校的网申信息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的一般学校是发链接到推荐人邮箱,要求推荐人去填一系列的信息,包括问题,对你的印象,以及一张正式的推荐信,这些较耗时,再加上如果申请的项目多,推荐人需要挨个去填,而每个学校需要的信息也会各不相同,所以提前很久联系好推荐人,敲定到时需要填写的有哪些内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进入10月,这是一段比较琐碎的细节填写时间,构思各种文书,有的推荐人可能还需要你自己写一份推荐信的草稿。准备各种材料,有的学校仍然需要你寄送纸质版的成绩单,有的学校要求你进行wes的成绩认证,还有些学校会额外需要一些材料证明,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的。
在11月,进入填写各种申请表,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网申系统,网申系统的信息也会比较麻烦。有些学校甚至需要你把你上过什么学科,每个学科做过什么大作业,有些学校还需要你提交一些Sample,这些都比较麻烦。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12月份的时候你的申请工作就应该是大致完成了。但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这只是一个理想的计划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操作的。
很多时候会因为有些突发情况打乱计划,这个时候怎么力挽狂澜呢!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1、建立非标准化模块:
把申请季中所有可能的事情都列出来,分成不同的模块,比如考语言成绩、准备文书、填表格这些都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模块罗列出来。另外实习、准备毕业设计,这些是额外的,是会打乱你整个申请计划很重要的因素,也罗列出来。这样就不会造成同时有多个模块交叉并行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不知该做哪个,导致什么都不做。
分清楚每个模块之后,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模块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以我的例子来说,我在9月份才开始实习,这个时间特别晚,还要同时兼顾语言考试,让我焦头烂额。所以在划分模块的时候要留出一个缓冲区,就是你假设这个模块需要1个月的时间,但是事实上你前后要多留15天。
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心理上的调整。当你认为9月份应该可以结束标化考试,10月份能联系好推荐人,11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填表事项。但事实上,你到10月份还没有搞定标化成绩,这时候你的心里就会特别的慌,做事情都特别焦虑,这是一个心理预期的问题,一旦你发现已经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就一定要提早心理预期
2、测试
每一个人计划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和实际去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在我的想象中,去填写一个学校的网申表格只需要1天的时间,但实际上我花了1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总是过分的高估自己,我的解决措施,先做一个单位值的时间,比方说先填一个学校的网申系统,然后去整个预估填每一项用了多长时间,罗列总共的任务长度,就是你一共要去填多少学校,每个学校的工作量是不是一样的,因为有些学校的工作量会远远大于其他学校,最后再把它根据你现有的空余时间进行均摊,均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留下可以调整的时间。
所以我建议大家找一个不是很喜欢但是在申的学校,作为一个测试,看看用了多长时间,然后再整个看一遍你所有要申请的学校的网申系统,观察有没有和第一个特别不一样的,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的,把这些都列好之后,再进行时间分配。
3、分清主次
在做好当非标准化模块和测试之后,你会对自己的申请流程会有一个很清晰的了解,对自己的时间规划非常明白。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进行处理,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分清主次。每个月只安排1件重要的事情和3件不太重要的事情,然后到下一个月要保证这件重要的事情完成85%了,这样他就会变成下个月不太重要的事情,因为下个月也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文书准备
 

8102-E-spleGrG7fyIxaGYzwt08vd9yUEXCpX.jpg

PPT中左边是在申请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分,我把自己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个数值化的衡量,这些是对自己的基本评估。最重要的是总结出自己在这些申请者中的优势,这个优势点也会成为你在书写文书时全程贯穿的重要内容。我给自己总结的点是“所学即用”:我的GPA和GT都不高,但是我的实习项目都很强,所以说明我是一个能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现实应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看重理论成绩的人。这点也一直在我后面的文书中有所体现。
有了核心之后,就是一个多角度挖掘细节的过程,我把它分为四步。
第一步就是列出所有能体现你核心优势的所有经历,这个经历的起因、背景、地点和团队,这是一个基本的描述,这决定了这是否是一段很有说服力的经历,还是只是辅助性的经历。第二步是你在这个经历中被分配到的任务、你所使用到的工具和方法、你学到的东西。那你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把所有事情做下来,肯定会有困难,还有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在解决困难中又收获到了什么。最后一点要有一个结果和评价,越客观越好。
到这里,你把每个经历的这四点都列出来,文书的基本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也看到自己在每个经历过程中的突出点和弱势。接下来就是文书的书写。
我认为文书表达的是一种供需关系,你想要的和学校能给你最后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
文书的片段可以从这5段来写。第一段就是你想要的自我,这就是在前面环节总结出来的在你所有经历都贯穿的核心优势,作为所谓的兴趣开发点来进行表述。第二段就是你达到的,就是你为了实现自己的兴趣或者理想,你最后达到了一个什么结果,比方说学了什么专业,培养了什么方面的性格,做到了什么竞赛,掌握了什么样的职业技能。第三段是你还需要什么,这是一个要求体现职业规划的点,因为国外的master都是就业导向的,你需要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需要实现一个怎样的自我,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你实现这个自我,为了达成这个工作,你觉得你还需要什么。这个需要的就是学校能提供给你的。最后再隐晦的谈下双方能得到的是什么,对于你来说你能实现一个自我导向的人生理想,对于学校来讲,她得到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学生,这个学生会在职业上有非常辉煌的成就。这段也可以叫做表忠心,有且只有这个学校能给你这些东西。最后提一两点这个学校很特别的地方来作为总结。



突发情况


在申请中会遇到一些材料没有及时送达到学校、学校要求补寄证明材料等等的突发状况。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这三点:
1、检查邮箱:每天检查2次,且只有两次,每次检查所有的学校的信息。避免不规律查询导致心态起伏波动特别大的情况。
2、联系小秘:如果有什么问题在网上根本查不到靠谱的回答,罗列好你所有的问题,用英文提示好,卡好时差去跟小秘打电话。相比发邮件,打电话的回复率会很高,而且打电话的方式也可以很容易地跟小秘聊到更多的信息。
3、信息搜集:即使你已经在申请尾期,也要进行信息搜集。因为很多学校会有新开的项目,录取的难度相对较小,申请人数也不多。有些时候学校会委托同一个系的学生到bbs上发帖号召同学来申请。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补申的候选。
搜集这些信息的一般有这些途径,首先就是学校的官方网站:有三点我推荐关注
(1)course set;(2)Class Profile:会有班级的平均成绩、多少中国人、多少外国人的信息;(3)就业情况:一些就业率,就业导向的信息,与你自己设想的进行对比。其次是通过院系的论坛找到那些在读的学长学姐,但是一般都比较主观,需要和官网的内容结合来看。还有就是一亩三分地和太傻这样的留学论坛。
 


专业介绍


CS:很传统,要会一定的数学、算法、系统还有编程,很正经的出路就是所谓的“码农”。
IS:更偏向于在某个场景下的一套信息的模型,还有一些工具以及最后对处理的信息流的分析,business背景下的会多一些,出来之后不仅需要一些model和一些programming的事情,还需要一些管理,包括书写报告的能力还有一些基本的金融头脑。典型的职业就是business analyst。
DS:处于两者中间,更偏向于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和分析决策,数学基本建模知识和算法,同时要用到数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流程来进行更合理的分析。这个出来的title就是Data Scientist。
总的来说技术性最强的就是CS,最弱的就是IS。CS也比较辛苦,IS相对轻松一些。每一个类型也有不同的排名,CS的排名看US和times就可以。而DS和IS,由于近年来新开很多专业,所以通过排名来搜学校不是特别靠谱,我的经验是去看课程和就业来判断这个项目的好坏。

收起
取消

去美国读市场营销是种什么感受?

该话题答主

Yi Qia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西北大学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四年美本,本科主修Journalism。 研究生Northwestern Integrated Ma
Yi Qian:

内附专排第一的西北IMC(整合营销传播)就读体验。

关于我的背景:我本科就读于美国top30的一所大学,主修journalism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focus 策略性营销),辅修computer science 和digital studies。目前就读于专排第一的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硕士项目。

DIY成功拿到

西北大学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南加大Communica...

显示全部

内附专排第一的西北IMC(整合营销传播)就读体验。

关于我的背景:我本科就读于美国top30的一所大学,主修journalism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focus 策略性营销),辅修computer science 和digital studies。目前就读于专排第一的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硕士项目。

DIY成功拿到

西北大学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南加大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纽约大学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罗彻斯特大学 Marketing Analytics,
弗吉尼亚 Business Analytics,
约翰霍普金斯Marketing Analytics($35,000奖学金),
福特汉姆Marketing Analytics($15,000奖学金)

等七所学校的录取。

标化成绩: GRE总分331,其中阅读164,数学167,写作4。

作者Yi Qian,芝士圈留学行家,提供美国Marketing相关咨询。

1、为什么选择市场营销及未来发展前景?

我在大三的时候接触到了一门课程,当时的final project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给当地的客户做一个完整的business plan,里面涉及到了很多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消费者群体定位的内容,甚至包含最后的落实完成。在这其中我就产生了对marketing的兴趣。在大三的时候也是一个进行了很多未来规划的思考,新闻学在美国的就业不是那么乐观,毕竟和美国人相比对美国的历史文化了解欠缺,文字功底也不如native speaker。其次marketing是一个与我本身新闻传播学相关比较容易转的专业,就业也更广,因此我确定了marketing作为了我master的申请方向。

 

2、那么在美国就读市场营销到底如何呢?

首先比起MBA来说,美国的市场营销硕士项目并不多。主要的几个方向为: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Analytic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这个专业主要偏向传媒以及广告。对public relation,advertising,communication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申请这个方向。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都是偏communication方向的职位如public relation specialist,marketing consultant,media strategist等。代表院校有南加大Master of Science i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 Marketing Analytic: 比起纯marketing的项目,marketing analytics更加侧重数据分析,课程大多注重coding方面的技能如R, Python等。就业方向大多都是analyst如business analyst,marketing analyst等。代表项目有Rochester Master in Marketing Analytics
  •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整合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出发点,通过大数据的支撑来计划实施市场营销策略,并把各个独立的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最具代表的院校就是西北大学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那么我就来说说我在IMC专排第一西北大学整合营销项目的就读体验到底如何~

 

v2-fc25903f8bb652ddfc62809be1d50578_720w.jpg

拿到录取后第一次来到西北

西北大学IMC项目时长共15个月,9月入学次年12月毕业。项目分为5个quarter,在第二个quarter时会开始分不同track:data analytics,branding,media,strategic communication。项目大多人都选择了1-2个track,其中data和branding最为热门。目前这是我在西北的第二个学期,那么我就从课程、课余生活和暑期实习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感受。

 

关于课程:

第一个quarter项目要求所有学生上完四门foundation,分别为:Financial Accounting, Marketing Research, Brand Strategy, Consumer Insights。其中我个人收获最大的就是Brand Strategy,也是workload最大的一门。在这门课上我遇到了在项目里最喜欢的一位professor Jim Lecinski。Jim 拥有在agency上十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又在Google 担任了十二年的VP of Sales and Services。在Brand课上他和我们的Associate Dean 一同任教Branding这门课。 作为一个不是商科出身的学生,这门课为我打开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对Brand strategy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我们每堂课都会学很多marketing和consulting industry的business framework, 然后通过每两周的一个case study来实际应用这些framework。我们还有幸听了几堂guest lecture如Dunkin的CMO, 麦当劳的Executive Director等等。

 

v2-e803c5c2ef34c53d0ec645560296facf_720w.jpg

麦当劳的Executive Director

 

v2-a771e8eb05d00b42ab4bb13a09c87385_720w.jpg
43938-vlefsUGKo6PJXtTNmMG0OwVJxsedQb0j.png

Medill组织的networking event,有幸去到了麦当劳的全球总部

 

v2-dcf7943988418d80b6f69af597bee5d8_720w.jpg

第二个quarter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data track,因为毕竟想要留美,选择data是比较好就业的,且我也对这个方面比较感兴趣。这个学期的data 课大多还是为后续更advance的课程如Machine Learning等打基础,一门为Data Science Foundation,主要focus在基本的stats知识点,hypothesis testing等。第二门data课就是专门讲R和SQL。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自己提前上一些这方面的网课,data这种学科还是要靠多练多写。除了两门data我还是选择了一门branding和一门必修IMC II, 这两门基本上就是第一个quarter的branding 课的延展。

 

关于暑期实习-Immersion Quarter:

Medill IMC在暑假也就是第四个quarter时会把我们分配到一个小组然后按兴趣匹配到公司进行为期8-10周的实习。目前我们才刚刚开始填写兴趣问卷,大概公司matching要到四月底才出来。也有少数小伙伴自己申请individual project,不过必须通过项目的实习内容要求(master level以上,和IMC相关等)方可批准进行实习。因为immersion还没有开始,所以我现在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分享,不过可以等我后续继续更新~

 

课外活动:

在第一个quarter我报名加入了JIMC(Journal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担任Editorial director。 JIMC是IMC学生组织发起的社团,每年由我们自定主题,采访alumni,professor还有其他业界professional来搜集素材,制定成一本杂志分发给marketing业界的professional,扩大IMC的影响力。通过确定主题,搜集素材,出刊这一系列的process不仅能够让自己的team work得到锻炼,还能在毕业之前用自己的力量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作为纪念,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v2-518d8ecee3651955524ba6ea7c29a5f5_720w.jpg

JIMC的30周年launch party

除此之外我还申请到了在Kellogg Executive Education的校内实习,每周工作15个小时左右。这份实习虽然有很多琐碎机械化的工作但是supervisor给我们两位实习生的主动权还是很大的。每年我们都会进行一个大的pricing analysis,做competitive research和analysis,帮助Kellogg Exec Ed计划新一年的营销策略。另外我们还有salesforce training,digital marketing project等等,总的来说是一个在课外能够赚取一点零花钱,并能够产出value的一份校内实习。

过去的这两个quarter里,我大多时间都是在group work,meeting,写作业中度过的。比我想象中的master课程workload更大,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你投入多少就能收获多少的过程。有熬夜写case到凌晨三点为第二天的presentation焦虑到不行的时刻,第二天上完case discussion看professor是如何从众多信息中汲取有效的几点关键信息让复杂的case变得简单明了恍然大悟的时刻,还有group discussion从teammates身上获得了新颖的看问题的角度而愉悦的时刻,坐在教室里听台上某大公司CMO讲座心里想着what‘s ahead of me的好奇而又充满斗志的时刻。

 

v2-b14bfc6004c28c79c37287927c7262a6_720w.jpg

完成小组project进行视频录制

 

v2-708c34e72aaee904a69f58e518aca5e1_720w.jpg

冬天的西北依旧很美

 

v2-90926b6b03f7f6e7ca4d438bf385e960_720w.jpg

每次presentation完都有新的收获

我把我在IMC这段时间里学习到的东西列成了一个list,现在一共有18条。其中一条我印象特别深,是我们的associate dean在branding课上说过的一句话:“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 You have to evolve, adapt and change. You need a plan to win.” 我想这也是Medill目前给我带来除学科知识以外心态上的提升和改变。

v2-24bfd672fc4a2e8ddc7107c9a1ff63bc_hd.jpg

最后如果对西北大学IMC申请或对Marketing Master申请需要帮助的小伙伴都欢迎来向我咨询~

收起
取消

面对waitlist,我们能做些什么?

该话题答主

Cathie Zh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Duke University - The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MMS:FOB
Gap year申请,毕业于Duke University-MMSFOB 项目,现任ByteDanc
Cathie Zhang:

本文作者芝士圈留学行家Cathie Zhang,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硕士。

希望大家收到的都是offer,用不到这份经验;也希望大家能提前避坑,防患于未然。 

我是gap year一年后,从2016年11月开始申请金融和管理方向的硕士,现在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在一年前的申请中虽然拿到了不少心仪的offer,但是信心满满的自己最喜欢项目的wl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无奈之下,我拉长了申请战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半个月后接到学校的offer电...

显示全部

本文作者芝士圈留学行家Cathie Zhang,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硕士。

希望大家收到的都是offer,用不到这份经验;也希望大家能提前避坑,防患于未然。
 

我是gap year一年后,从2016年11月开始申请金融和管理方向的硕士,现在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学习。在一年前的申请中虽然拿到了不少心仪的offer,但是信心满满的自己最喜欢项目的wl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无奈之下,我拉长了申请战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半个月后接到学校的offer电话,成功转正。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了当时一起申请的朋友,wl转正拿到了另一家top school的金数硕士offer。
这次我自己又仔细梳理了一次当时用过的方法,并搭配效果与最具体的建议,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由于我是商科背景,所以本篇文章的某些特定方法更加适合商科项目申请者使用。但理论是通用的,也希望能帮到其他背景的同学!
1. 什么是waitlist?
Waitlist,即“候补名单”,即申请者在通过网申甚至顺利拿到面试后,学校既没有接受你,却也没有直接拒绝你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你会收到学校发来的一封邮件,告诉你,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无法对你的申请作出决定——“sorry, we cannot decided at this time”.
这种模糊不定的态度,既给申请者压力,又给予希望。据我了解,一小部分情况(当项目坑位太多,即大部分拿到offer的人没有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学校会主动再发一批offer。这种情况下,申请者可以耐心等待。但大部分情况,特别是热门项目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如何让学校在这么多的wl学生以及下一轮的面试学生中选择你,有很多可以采取的方法。

2. 有哪些原因可能会被waitlist?
在谈具体的补救方法之前,大致罗列一下申请者可能会被waitlist的原因。这些原因是我在wl期间自己通过搜寻网络资料、询问往届申请者,以及来到学校后与admission成员闲聊后汇总而得。因此,以下的罗列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原因,大家阅读完后确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避免机械地“对号入座”。
1) 申请者背景(gpa, toefl, gmat/gre, 本科学校背景与实习背景)没有达到学校或者项目的要求,但项目广发面试邀请。
2) 申请者背景已经达到了项目的要求,但是笔试/面试(或者两者)表现平平,甚至与你的背景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3) 申请者背景已经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面试也比较顺利。但是面试官向学校反馈你不适合这个项目:
a) 面试官认为你over-qualify
b) 面试官认为你的气质与学校氛围不符合,例如学校特别强调leadership,但是你的teamwork能力更强;学校强调diversity,但是你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稍显单调
4) 申请者背景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面试官反馈也较好,但是因为项目前几轮发放的offer数量太多,项目坑位有限,在没有人直接拒绝offer时,只能向你先发放wl。
这四种情况,拿到最终offer的可能性,从1)到4)逐步递增。可以说,在WL期间没有采取任何主动行为,并拿到成功拿到offer的,基本就是第4)种。

3. 被WL之后要怎么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分布,我会从心理调整、及时更新状态、背景提升、更新PS、校友推荐几个方面跟大家进行详细的阐述。
1) 目标确定与心态调整
收到WL是一件很让人挠心的事情。相比WL,可能会有一部分申请者像我一样,更希望收到学校最为直接爽快的offer或者拒信。
挫败感肯定是有的,特别是你在申请群里看到大家相互祝贺的时候。然而,收到拒信的人此时又会很羡慕你,毕竟WL带来了希望。作为一个饼干中的夹心,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我建议申请者先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将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整理自己已有的申请结果信息,根据自己的维度反复对比衡量,并向有经验的申请者寻求建议,确认是否需要为转正做出努力,或者放弃WL选取另一个offer。
WL转正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如果最终确定了为转正而努力的目标,就需要做好拉长申请战线以及承受巨大压力的心理准备。毕竟在那时,各个社交平台上都是大家晒offer的动态了。
2) 及时更新状态
这一点,指的是你需要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WL转正是有一个黄金时期的,在这个时期里,申请者需主动并即使地跟学校取得联系并表达坚定的态度与意愿,“as soon as possible!”
毕竟进入WL后,你的主动性是让你脱引而出的主要原因。
· 联系你的面试官。他们不是最终决定者,但他们是你表现与态度的直接传达者,会影响admission team最后的决定,特别是非常注重校友态度的商学院。我拿到WL后,第一时间与面试官进行了邮件沟通。我的面试将近一个小时,面试氛围很愉悦,所以没有想到会拿WL。由于学校的规定,我的面试官并没有明确告知我在面试时有什么不足。但是他给了我大量建议,并在我WL期间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让我对自己转正逐渐有了信心。
· 及时联系admission team。虽然此时你还没有为转正做出实质性的努力,但你一旦确定自己要转正,就需要即使向学校确认自己的态度,这样他们才会把留在pool里,做后期的考虑。此时的回复我们一般叫做“表白信”,它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表忠心”。我当时的方法是,先罗列自己收到了offer,但强调“I always give the first priority to your school and program, because...”
· 这里再跟大家强调一下“更新”。我在WL期间一直都有跟admission team有邮件联系,我定期会跟他们update我的信息,他们也会给我回复“delight to hear”。有人会担心这样频率的联系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聒噪,我的想法是不需要太勤,自己设定一个频次,并督促自己在一个频次的周期里达到某个目标,并将这个目标转述给学校。之所以要强调,是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学校会在哪个时刻发offer,特别是转正offer,也许就在你低头闷声努力但学校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发转正的offer了,把你打的措手不及。我的一位同学在终于下决心开始写表白信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始放转正offer了,很遗憾的是综合背景与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她最后没有拿到offer。因此,即使更新是非常的必要的。
3)背景提升
在调整好心态并与学校取得第一步联系后,你需要重新开始对自己的背景做一个综合衡量。请大家记住一点,研究生申请时一个综合素质考量的过程,一个标准分不出色但是实习经验丰富的人完全有可能获得很好的申请结果(我认识一个本科gpa非常一般但实习背景惊人的前辈,依旧被MIT Finance项目录取)。我把它总结为下面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申请结果=申请者大背景(标准分+本科学校背景+活动经验+实习经验)+网申结果(包括ps和cv)+面试结果。
在拿到WL之后,我建议申请者好好思考,自己是在哪一个部分做的有所欠缺。
 

  • GPA

由于申请者已经无法在短期内将绩点刷高,我的建议是,第一步先仔细阅读自己的成绩单,确定低平均绩点是由哪些课程的失误导致的。例如,有的申请者数学背景不好,并且体现在了成绩单上的数学相关课成绩上。
第二步,申请者可以在全球知名的网校(coursera)上修读该方向相关的课程,或者直接去申请学校的官方学习(如果学校公开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用获取的广受到认可的certificate证明自己的热情与能够学好此课的能力。
如果申请期间实在是无力分心学习,那你需要在跟学校沟通的过程中,阐释自己会怎样在之后弥补这个领域的不足。例如,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你会修读哪些具体的课程,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 其他标准分

Toefl和Gmat/Gre。这一部分的标准分需要注意,因为有一部分的学校是完全不接受你语言分更新的,并且会邮件拒绝的,例如Rochester Simon。但有的学校是默认可以接受,在你发送完成绩单邮件后,会回复邮件“thank you for updating”。但无论如何,你可以尝试发送新的成绩单,看对方是否接受。
由于Toefl不能当场出分,所以我更建议大家早些把Toefl考好。想要在短期内刷托福分,一是很难找到考位,而是出分与成绩单有太长的延误。因此如果T和G两者都有刷分的必要性,我建议更新G的成绩,毕竟可以当场出一份成绩单。
 

  • 活动背景与实习背景

相比实习背景,短期内提升活动背景的可能性更大。但此时的社会活动不再是你喜欢什么参加什么活动了,而是根据申请项目或者学校喜欢的特指选择特定的项目。例如我就读的商学院非常非常强调Teamwork,我当时参与了以队伍为单位的Diggers;并且回到了之前一直有参与策划的某个TEDx组织,远程协助举办2016年大会;而且自己作为领导人组织了本市的小动物保护活动。用这三个在短期内完成的活动,向学校证明我有非常强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我在更新中特别强调在这三个活动中我遇到了不同年龄层次与背景的人,这样的经验极大程度地磨练了我的沟通与适应能力。
实习背景。如果你当下正在实习期,那你只需要定期向学校更新你的工作内容与个人能力提升就好了。如果此时你没有实习背景,我建议是找内推,主动询问其他同学与朋友,甚至是家长辈的人,是否可以提供实习的推荐。内推永远是短期内找到高质量实习的最高效的方法。我当时通过前同事的推荐,拿到了某top咨询的远程实习机会,因此我向学校更新状态的同时,更新了自己的CV。
 

  • 网申结果与面试结果

PS和CV。CV我已经在上一个部分写过了,这里主要提一下PS。PS我一直觉得不需要重写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跟一些前辈深聊后,我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学校很可能是认为我的气质与学校的气质不契合。因此我提供了一份additional PS,详细地阐述了我和学校的teammwork 和diversity 的契合点。
面试结果我已经在2)即使更新状态里详细阐述了。面试官也是你能够获得的,来自你申请学校的一份资源,申请者需要懂得去最大程度利用这份资源。
4)校友推荐
校友对商学院而言,非常有话语权!因此如果你能拿到学院或者你申请这个项目的学生的推荐信,对你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般对于每个学校而言,商学院都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存在,因此第一选择一定是来自商学院校友的推荐信。
你可以:
· 第一步,去领英找寻是否有前同事、同事、老板曾是该商学院MBA校友;或询问在此项目就读的直系学长学姐
· 第二步,努力获得他们的肯定与拿到推荐信
我当时比较幸运,因为gap year同专业的同学恰好就去了这个项目,而且前东家里有我们学校的MBA校友,非常顺利联系上了他们。但说服他们写推荐信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毕竟大家都是以自己的信誉作为担保在推荐你。
因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从身边的人入手,甚至可以让朋友作为中间人做推荐。短时间去找到合适的陌生人并且说服他推荐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我在申请时也看到了很多拒绝了offer的人会给WL人写reference。对此我的我看法是,作用是有的,但仅限于本身条件非常不错的WL申请者(如原因3)4)那两种),起到了很有限的一个将坑位转让给另一位合适的坑位申请者的作用。

4.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转正成功,其他学校的定金是否应该交?
申请毕竟是一个“实力”+“运气”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申请者,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但这里依旧有一些方法,能够大致推荐自己被WL转正的几率:
· 第一,查看往年该项目WL转正的概率。建议大家去国内的申请论坛里搜索该项目转正的经验分享,并作出一个大致的概率估算。
· 第二,通过申请群了解接受offer人的比率。一般来说,放弃offer的人越多,你转正的几率就越大,毕竟商学院需要控制项目的质量(特别是强调“diversity”的学校,能录取的中国学生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 第三,在自己update的过程中,感受学校的态度。如果对方是比较积极的态度,那你也可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在WL转正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痛苦的选择是,其他学校的占坑费,特别是香港的大学,基本都是5万左右。如果你此时你大部分或者唯一拿到offer的学校交付定金日期马上来临,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最好的学校交定金。
因为你当下正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你也永远没有办法知道命运会不会在这一次就偏偏要跟你开一次玩笑。因此,你需要作出一定的投资,将没有offer的风险降低到至少可以拿到交定金学校offer的风险值。如果最终你成功转正,拿到了这个最最心仪的项目的offer,那之前的定金就属于沉默成本的范畴了,不需要再反复拿出来心疼。

5. 其他的话
在上边的几个部分,我列举了很多的自己实践过,并列深切感觉到有效的方法。我并不推荐大家与我采用一模一样的方式进行WL转正。因为申请这件事情,原本便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你在这个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从自己的真实状态出发,挑选你觉得有对自己有帮助的点,并从那几点出发。
例如,我由于gap year又已经离职处于脱产状态,有时间与精力同时做活动与实习。但如果你是正常的大四学生,学校里还有课程需要修读,我不建议你在身心压力都巨大的此时逼迫自己再去承受太多。
再例如,我由于同学与前同事关系,顺利地获得了校友推荐。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校友推荐,也许联系人不够,也许对方并不愿意。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要太着急,你可以找之前的推荐人或者其他你可以找到的人,再帮你出一封推荐信。虽然这封推荐信不如商学院校友的推荐信那样有直接的作用,但它是一个加分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学校沟通的过程中,申请者需要在积极和压力中种平衡,语气和态度都要诚恳,保持耐心。不要给学校一种压迫感,录取你并不是他们的义务,有的学校并不是非常喜欢aggressiveness。
WL转正是一个非常磨练心智与能力的经历,它其实也在模拟着真实生活中你会遇到的难题。虽然我们无法决定结果,但主动性是决定你是否能拿到了offer的关键性因素。希望大家这一次的申请一切顺利,即使拿到了WL和拒信都不要慌,主要你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它付出努力,短期内可能不会实现,但它在将来一定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