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日本的留学生活是怎么样的?

Marco:

这里坐标东京,著名(zao)农(dao)业(tian)大学在读,G30英语授课留学项目的本科二年生。来日本已经两年半了,简单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可以给想走G30等英语项目留日的小伙伴一点参考。

先来一波我早的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然后针对提问,根据我自己的真实经历回答一下几个问题,希望可以有帮助!但可能因为所处英语授课环境比较特殊,不能代表所有留学生哦。

1. 学习生活上会对留学生有不公平待遇么?尤其是在现在中日关系不好的时候?...

显示全部

这里坐标东京,著名(zao)农(dao)业(tian)大学在读,G30英语授课留学项目的本科二年生。来日本已经两年半了,简单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可以给想走G30等英语项目留日的小伙伴一点参考。

先来一波我早的照片:

38171-TSMSJPwKh35yb67012-FPbAinfwWhLxO.jpg
38171-Uj50g86eji2jr0GsyNT4xed700VtTj-C.jpg
38171-DAT_VQXxFeKvjtcJDnV4NZvvr7029Dtp.jpg

 

然后针对提问,根据我自己的真实经历回答一下几个问题,希望可以有帮助!但可能因为所处英语授课环境比较特殊,不能代表所有留学生哦。

1. 学习生活上会对留学生有不公平待遇么?尤其是在现在中日关系不好的时候?

这个问题要分地方和学校来看!

就首都东京来说,这是个开放到日本人都认为“不是日本”的地方,外国人留学生很多,东京对外来事物接受度也比较高,所以不公平待遇发生的情况很少。其他一线大城市如大阪、名古屋、横滨,以及深受外国人喜爱的旅游热门城市如京都、神户等应该都是开放程度比较高,鲜有歧视等不公平事件的地方。但是一些乡下地区,相对比较保守,不要说是外国人,来自其他省市的外来人员都很少,所以不可避免的还是会有排外现象。选择留学目的地的时候也要考虑清楚这点,肯定还是大城市比较好。

38171-YIyHfPqJLljD9lpuRX8FYceeKRInhlBP.jpg

(大城市东京……传说中涩谷“世界人流量最大的十字路口”)

从学校来看,对中国人的友好度就是分左派右派,公立私立,以及留学生数量了。一般来说,左派学校会相对温和,公立学校会包容性较强,留学生多的学校会更自由,无论是学术还是信仰。就我们学校来说,早大是公认的左派学校,也是公认的留学生数量多。校园里甚至有每天拉着横幅举着喇叭向同学们呼吁反对安倍修改宪法的学术志愿者。这种大环境下,教授们也大多是亲中派。并且,作为日本排名一二的私立学校,早大的教授大多非常专业,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和学生讨论学术问题。这一点我相信不仅早大,任何好学校的教授都可以做到的。

2. 毕业之后的就业大致情况。定居?移民?

上面也提到过,因为我读的是英语授课项目,对日语专业毕业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学校英语项目的毕业生去向。日本几所大学的G30英语授课项目大概是在七八年前开始,最早一批G30留学生大概也在四五年前顺利毕业。至今,已有超过五千名留学生顺利从G30英语项目毕业。

其中,本科毕业后大概有50%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读研,在这其中的又有一半会选择欧美学校继续进修。相对来说,用日本的本科文凭申请欧美学校会比在国内申请简单一些。当然,这种结论不是绝对的,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和所在学校。另一半会选择继续留在日本,本校(早大)保研或者考东大。

另外一半会选择直接就职。大概三分之二的前辈会选择留在日本工作。具体工作要分专业来看。日本的就职情况比较特殊,大概从大三的春天就开始进行求职工作。我们学校也会为留学生开展许多就活求职的讲座,帮助留学生找到工作。如果决定留在日本工作,从大二开始多去听听讲座会比较好。就我周围而言,几乎全部想要留在日本工作的前辈都是在毕业前就拿到企业或机构内定的。其中被Softbank、优衣库、Nitori等大手企业录取的也不少,选择进入国际组织或NGO工作的前辈也有很多。综上,在一所比较好的大学,按部就班地读书就活,应该不难在日本找到一份工作。

3. 本国人难相处和交往么?

这个……也是要分情况讨论啦!不过大多数开始都是非常友好的。

如果身处一个留学生居多,环境非常开放,大家都说英语的大环境,比如我,接触的几乎都是“假日本人”。他们大多是在国外学习生活过,或者压根就是在欧美地区长大,无论是生活作风还是思维模式都非常西方化。相处起来基本无压力。

当如果在一个纯日语的环境下,接触的比较多的肯定还是纯血·日本人。不过现在的日本年轻孩子大多比较开放,我认为问题不大啦!但是和他们说话……是真的……好累!委婉是真的,兜兜绕绕也是真的。提升日语能力和多看电视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两步,毕竟首先要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之后就多多找共同话题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4. 听说日本生活开销很大,大概每个月的费用多少

我们就按学费和生活费来算好勒!以下全部都是日元单位。

学费的话,公立大学一年大概50-60w,私立翻倍,大概在100-120w左右,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学部或研究科都不一样。

然后是生活费,这里仅仅提供东京的例子!其他地方会比东京低一些,无论是房租还是物价。首先是房租,学校宿舍肯定会比较便宜,不过申请到离学校近的比较困难。我周围有同学宿舍在小平或三鹰的都有,每天上学要一个多小时的电车,赶上上下班高峰期非常惨,真的。东京市内租房的话,单人公寓(20平米左右)房租均价6-7W,好的地段及新房子可能更贵。不过,仔细算一下,离市中心或学校近一点比较好,2000年后的房子抗震能力比较好,电子安全锁对于独居女生是必备,又想要个电梯,那么房租预算大概要在8w以上。合租或者share house的话则会便宜一些,不过也需要4-5w。水电煤气费等大概每个月在1w左右。综上,房租及水电煤气方面一个月在6-10w之间。

然后是手机费和网络。选择三大运营商(Softbank,Au,Docomo)的话大概会在5K以上,加上自己家里的无线网络的话,每个月大概在1W左右。选择虚拟运营商的话,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一个月也要5K+。

交通费的话,如果住的离学校远,需要办通学定期,根据路程和换乘来看,铁路的话大概每个月在4-5k。如果坐bus的话,每个月定期劵是8k。离学校近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就算每周都出去浪,每个月交通费也就在2k左右。

最后是吃喝玩乐,就我个人情况,一周一半时间自己在家吃,一半时间出去觅食,每个月伙食费大概在3-4w。

不算各种兴趣爱好的话,基础生活费每个月大概在10-15w区间。

5. 听说日本有留学生优惠计划。不知道有奖学金或者学习生活补助么

有的!虽然也分私立和公立大学。不过整个G30项目都有很多奖学金支持的。

首先是每个学校都有的学费减免,这个每个学校的标准不一样,不过大多是留学生和日本学生分开评定。注意留意下学校的奖学金相关或者事务所的通知栏。

剩下的奖学金基本分为两类。私立大学的校友奖学金,财团奖学金相对比较多;而公立大学的政府奖学金会比较多。各个私立企业或者财团提供支持的奖学金,通常比较丰厚,不过相对的义务也比较多,除了面试之外通常会要求定期参加财团的活动,定期向财团汇报成绩和近况之类的。政府奖学金除了最厉害的“公费留学”,还有日本文科省的奖学金,就是我们熟悉的JASOO;以及每个区政府或者县政府也会有奖学金,多去网上搜搜资料。

6. 听说日本的生活压力很大,是工作难找?还是来自什么的?

作为留学生来说,我觉得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习。因为没读过语言学校,我不太清楚留考的压力,简单说说大学里。跟美国比,日本肯定要轻松一点;跟国内比,日本又算是比较累的了。英语授课模式和评分标准和美国学校基本一致,除了地狱一般的期末,还有演讲、论文等等。日语的话,听我同学说日语论文会比较恐怖,动不动就布置几万字的报告。学习方面在哪里都有压力,最主要的还是靠自觉。

其次是生活节奏。除了学习上,日本大学普遍比较重视学生集体活动,比如社团。加入社团后,每周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准备、参与相关活动。日本人还热衷于“飲み会”,几乎每周都要举行聚餐喝酒活动,烦不胜烦。除此之外,部分小伙伴还需要空出时间打工,又是非常累的事情。学习、社团、打工,几件事情堆在一起,压力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当生活节奏过于紧凑,压力太大的时候还是需要取舍,哪件事比较重要,哪些事并没有什么意义。

最后是很多小伙伴都提过的孤独感。这其实是留学中,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经历的压力,只不过在日本更为明显。因为日本是个习惯性冷漠、不打扰别人,大多数留日学生又选择独居的国家。自我开解是一方面,让自己生活充实起来也是一种方法,毕竟……忙起来就不会感到孤独了嘛!

最后最后,关于留学之前的心理准备,写了几条可以参考一下,有些不绝对,但是算是经验之谈。

(1) 努力学好日语,不要害怕开口说日语,日常中日本人也没那么在意敬语自谦语或者助词,一定要多开口说话。

(2) 遵守规则和法律,不要带任何侥幸心理。

(3) 选择住宿需要谨慎。租房的话不要轻信中国人中介,一定要实地考察。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一个人住比合租或share house爽多了。

(4) 夏天台风暴雨很频繁,一年四季地震都很频繁,但不要害怕。

(5) 日本既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也没日本人评价的那么糟糕。不要带着太多幻想,脚踏实地比较重要。以及,在看起来非常安全的地方也要注意安全。

有机会的话,在日本也多出去走走 :) 有山有海的岛国风光还是很棒的。

祝所有小伙伴在岛上学习顺利,一切安好呀。

收起
取消

去美国留学有什么必带的物品清单/非常后悔没带的?

Keyu Chen :

经常收到准备去美国念书的小可爱们的疑问,去美国到底该带什么,又有什么东西不应该带呢?毕竟大部分同学都是坐国际航班普通经济舱去美国,行李额只有两个托运大箱(一般限重是每个23kg,托运行李箱最好挂上特别一点的行李牌,方便到达之后在行李传送带上快速找到)、一个登机箱和一个随身背包。这样的行李额看起来不少,但要是想带全在美国生活所需的所有物品是不可能了。那么什么该带什么不该带就变成了一个重要议题。

一、 必须要带的东西

 

1. 各种证件和文件

包括贴...

显示全部

经常收到准备去美国念书的小可爱们的疑问,去美国到底该带什么,又有什么东西不应该带呢?毕竟大部分同学都是坐国际航班普通经济舱去美国,行李额只有两个托运大箱(一般限重是每个23kg,托运行李箱最好挂上特别一点的行李牌,方便到达之后在行李传送带上快速找到)、一个登机箱和一个随身背包。这样的行李额看起来不少,但要是想带全在美国生活所需的所有物品是不可能了。那么什么该带什么不该带就变成了一个重要议题。

一、 必须要带的东西

 

1. 各种证件和文件

包括贴有美国F1签证的护照原件、I20表格原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翻译件、英文成绩单、各大考试成绩单原件(如TOEFL、雅思、GRE、GMAT、SAT等)、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原件、体检和疫苗证明、小红本和小黄本、驾照(如有)、港澳通行证、证件照等。最好多带几份这些证件和文件的复印件,和原件分开放,以便于在原件丢失的情况下证明自己的身份,并把所有证件和文件的电子版都妥善存进随身携带的可用电子设备里。

 

2. 美金现钞

出境中国和入境美国都有携带现钞的额度,大家可以适当带几千块美金现钞应付一下刚去美国的花销,等到美国再办一张美国的银行卡。美国的银行卡不像国内办卡当天就能开卡,要等几周后银行卡寄到你在美国的地址之后,父母才可以从国内汇钱到美国,所以还是适量带一些现钞比较方便刚到美国的各类花销。

 

3. 美国可用的信用卡

建议大家在国内办好一张到美国可用的信用卡(Visa或者Mastercard),众所周知在国内每年每人换汇是有额度的,而且换好了美元再进行电汇也是比较麻烦的。所以生活的一般开销同学们可以选择使用在国内办好美国可用的信用卡进行消费,可以选择办父母信用卡的副卡这样每月消费额度会比较高,在美国消费之后可以麻烦父母在国内用人民币还款。

 

4. 电子设备

带好手机配套设备:手机、手机充电线、手机壳(比较喜欢换手机壳的同学多备一些,美国的壳子又丑又贵)、屏幕贴膜、换卡针、美国手机卡(选带,适用于办好中国电信美洲卡的同学,中国电信美洲卡可以免费给国内打电话)、耳机等;

带好笔记本电脑配套设备:笔记本电脑、充电线(注意三项插头的电脑需要带插头转换器)、内胆包等,记得备好需要用的软件,尤其是Microsoft Office之类的正版软件;

其他:移动硬盘及USB传输线、其他电子设备及对应的充电线和传输线,记得检查所带电器的适用电压和插头,不适用于电压110V的电器不要带,三项插头的电器备好相应数量的转换插头。

 

5. 常用药

建议同学们带好自己平常用的药如创可贴、酒精棉片、棉棒、消炎药、消化药、感冒药、止痛药、藿香正气水等。平常在国内随时能买到的中成药在美国一药难寻,在服处方药的同学记得备好自己的药品,非处方西药可以不带,美国这边随便一个超市都买得到。

 

6. 雨伞/遮阳伞

雨伞要随身带好,如果到美国的时候下雨没有伞就凉凉了。

 

7. 检查牙齿/拔智齿

美国的牙医贵到令人发指,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国内提前检查牙齿,该补的龋齿补好,该拔的智齿拔好再走。

 

8. 理好发

美国的理发师水平有限且价钱较高,还需要给理发师小费,贫穷少男少女们可以考虑在国内理好一段时间内不需要打理的发型或者积极学习理发技术互相理发呀!

 

9. 飞机上用品

随身背包带好飞机上所需食物和洗漱用品(牙刷、牙膏、洗面奶、乳液、防晒霜等),注意肉制品不能带下飞机入境美国。最好带一双舒适的一次性拖鞋,长途飞行坐经济舱,腿部很容易疲劳浮肿,最好穿宽松的长袖长裤带一次性拖鞋。在飞机上准备睡觉的同学记得带U型枕。

 

10. 洗衣袋

美国的洗衣机一般都比较暴力,衣物互相拉扯很严重,所以建议同学们购置一套洗衣袋带着,答主去美国第一年带的洗衣袋已经被暴力洗衣机洗得稀烂,果断又从国内背了两套。

 

 

二、 根据自己情况携带的东西

 

1. 衣物和鞋子

可以先带几件刚去的换洗衣物和鞋子,美国的服装相对来说便宜而且质量不错,平常就穿欧美牌的同学可以尽量少带衣物鞋子,尤其是运动鞋千万别给厂家做国际搬运工,去美国买!但是喜欢日韩风格的同学可以适当多带一些,尤其在亚裔比较少的地区上学的话,买日韩风格衣服确实比较困难。在寒冷地区上学的同学可以考虑备一件羽绒衣,用压缩袋装好塞进行李箱,这样的话不占空间。另外美国的袜子相对国内价格比较高,可以多买一些喜欢的塞在行李箱的边边角角。习惯秋冬穿秋裤或者打底裤的同学建议备好,美国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很少。

 

2. 饰品

需要小饰品的同学最好在国内买好,万能的某宝物美价廉款式好看,不占空间还没什么重量。到了美国你会发现头绳发卡什么的都是Made in China的淘宝货却是好几倍的价钱,当然不差钱的同学随意。

 

3. 厨具

基本不用带,都可以买到,去亚裔少的地区上学的同学可视行李箱的空间带筷子和中式菜刀(注意刀具只能托运)。

 

4. 床上用品

如果是晚上到达的同学,来不及去超市购买床上用品的同学建议根据住房床的尺寸淘宝一件床笠(可以直接套在床垫上的床单),带一床薄的空调被或蚕丝被(最好用压缩袋装,切记不需要带棉被!!!)再带一个枕头。

 

5. 护肤品和化妆品

喜欢用欧美牌的同学不需要带太多,带一些小包装应急的即可。喜欢日韩牌的同学可能就需要多留一些行李额给需要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啦(注意登记行李每瓶不能超过100ml,容积更大的液体以及真空喷瓶只能托运)。注意欧美品牌的片状面膜大部分都不怎么好用,日常需要片状面膜的同学可以多囤一点。还可以飞去美国多预留一些时间给机场免税店,购物便宜方便又不占行李额!

 

6. 眼镜

美国配眼镜较为昂贵,时间又长,建议戴眼镜的同学可以多备一副框架眼镜,戴隐形眼镜的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带自己需要的隐形眼镜。喜欢戴欧美牌子隐形眼镜的同学可以只带应急的量,美国现在有几家网站可以不用处方买隐形眼镜。习惯戴日韩美瞳的同学还是需要多带一些。

 

7. 文具

不在意文具外观的同学就不用带了,喜欢好看文具的手账族们就得带好自己平常的装备啦,贴纸胶带手账本都不太好买哟。

 

8. 用得顺手的教材

答主本人学理,带了一本国内本科使用的数理统计教材,来美国之后好几门课都用到了这本书。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赴美就读的专业情况选择以前在国内用得顺手的几本教材。

 

9. 毛巾和搓澡巾

美国的毛巾又厚又硬,又不好晾干,所以最好从国内带一条毛巾。搓澡巾北方的同学们一定要带呀!真的买不到!!!

 

三、 一定不要带的东西

 

 

1. 过多的食品

很多中国的食物里即使没有肉,也有肉汤肉松之类用动物制作的成分,这些食物都是不能入境美国的,万一被海关查到没收,白花花的银子没了不说,还有可能会倒贴罚款。而且美国境内现在亚洲超市及其普及,大多我们需要的中国食物都能买得到,让它们占用我们宝贵的行李额实在是不值。

 

2. 过多的卫生巾

美国的卫生巾也是琳琅满目各种样式长度的都有,妹子们没必要扛很多卫生巾来美国,可以带少量应急。另外推荐妹子们尝试卫生棉条,清洁方便又不需要频繁更换,经期内游泳下海也是妥妥的!

 

3. 锅碗瓢盆

锅碗瓢盆类的东西美国都很容易买得到,而且品种繁多,物美价廉。这类物品大多重量较大,让它们占我们的箱子有点浪费啦。

 

4. 各种家用电器

国内的部分电器都是只适用于国内电压,美国电压基本带不动,带了也是白带,而且如果是三项插头还得多带转换插头。其实大部分我们在国内使用的电器美国也是可以买到的,没有必要从国内背,例如电卷棒、吹风机、热水壶、智能电饭煲等。

 

四、 赴美注意事项

1. 提前联系好在美亲朋好友或者本校中国学生会,告知他们所乘航班班次和到达时间,沟通自己所带的行李件数和大小,以便于他们准备车辆来接机。

2. 重要证件和贵重财物一定放在随身行李中,近年来托运行李被偷窃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家一定注意财产安全。

3. 一定在所乘航班的航空公司官网确认好自己舱位的免费行李额和航空公司对行李箱的要求,以免在机场值机托运时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4. 及早订票!每年中国留学生赴美时间集中,在能拿到签证的前提下及早确认出发日期可以购得较为实惠的机票。购票后提前在航空公司官网选好靠过道或者靠窗的座位,具体好座位可以去Seatguru网站上查询。

收起
取消

去美国留学是不是很难?该准备什么?如何申请呢?

该话题答主

Vicky Zho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杜克大学 Master of Management Studies: Foundation of Business
从文学院跨专业申请美国商科 自学托福、GMAT DIY申请
Vicky Zhong:

申请去美国留学确实不算是一个简单的小工程,准备语言成绩,选校选专业,简历,文书,推荐信,WES成绩认证,各种繁琐的申请资料填写,面试,还得时不时进行十几个小时的时差换算和乘7的肉疼的汇率换算……随便把哪一件拿出来就够苦逼出国狗头痛半天。

但也不确实不用被这浩大的工程量吓到,毕竟每年也都有那么多成功的人,所以耐下心来,一点点准备,一定可以成功的。

说起要为出国做的准备,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语言成绩

语言成绩是压在出国狗身上的第一座大山,...

显示全部

申请去美国留学确实不算是一个简单的小工程,准备语言成绩,选校选专业,简历,文书,推荐信,WES成绩认证,各种繁琐的申请资料填写,面试,还得时不时进行十几个小时的时差换算和乘7的肉疼的汇率换算……随便把哪一件拿出来就够苦逼出国狗头痛半天。

但也不确实不用被这浩大的工程量吓到,毕竟每年也都有那么多成功的人,所以耐下心来,一点点准备,一定可以成功的。

说起要为出国做的准备,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语言成绩

语言成绩是压在出国狗身上的第一座大山,托福和雅思秃了多少颗大好青年的头。

一般来说,申美党会考托福,申英党会考雅思,但其实现在,很多美国的学校也会接受雅思成绩,就像英国的学校如帝国理工也会接受托福一样。以Duke University,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为例,它的master program中就写明”Applicant for whom English is a second language are encouraged to submit a score from an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TOEFL, IELTS, or PTE)”,并没有显示对任何语言考试的偏好性。

所以如果你想要申请美国,但又觉得自己比较适合雅思考试,比如实在受不了托福的机考,是有可能可以用雅思成绩的,但最好先查一下目标学校及专业的招生需求,不然到最后落得要考两场考试,就有点悲剧了。

讲回到大多数申美党会选择的托福考试,这可不是个一劳永逸的考试,它的有效期只有两年,所以大可不必大一一进学校就开始考,但也别等到大四要申请了再考,因为第一你可能没办法一下子就考到自己想要的成绩,再次,你也不是想考就能考的,申请季的时候,有些城市的托福考位可能不比周董的演唱会票好抢。大三算是一个合适的开始准备的时间。

针对托福考试的成绩,部分学校会写明可接受的最低分。一般来说,大家会target在100分以上,110分以上就是一个很漂亮的成绩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总分,有些学校和项目还会对特定项目的小分有所要求,所以提前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设定好目标还是很重要的。

· GRE / GMAT

比起申请其它国家的小伙伴,除了语言考试,申美党还要头疼的就是GRE/GMAT这两个拦路虎。GRE-General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 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从名字大家就可以看出来,GMAT是针对想要申请商科的申请者的,而除商科以外的专业都以GRE为主。

如果你的专业和商科八竿子打不着,恭喜你,事情简单多了,学GRE就好。

但如果你是苦逼的商科狗,情况又变得有点复杂了,因为国内外对商科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像经济学,金融工程等国内都会放在经管这一大类下的学科,国外不一定会放在Business School下面,很有可能是放在Graduate School或别的school下面,那可能GRE相较于GMAT而言,就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即使是商科专业,还是以Fuqua Business School的Master of Management为例,它的申请标准里就写了”You must take either the GMAT or GRE prior to submitting your application”,也就是说GRE和GMAT都可以。

所以,和考托福还是考雅思一样,如果有点模糊和不确定,你最好还是查一下目标学校和专业的要求,再决定具体考哪门,不然考着考着发现自己考错了,我真的会为你掬一把同情的泪。

同样,GRE和GMAT的成绩也是有保质期的,但比托福长一些,是5年,所以严格意义上,是可以一进大学就开始准备,但我个人会建议在结束语言考试之后再考GMAT/GRE,因为我觉得GMAT/GRE对英语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是美国学生也要参加的考试,在经历过托福/雅思的折磨,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后再考GRE/GMAT可能会更好。

· GPA及WES成绩认证

无论是工作,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提高GPA都是硬道理,自不用我细说。

但针对出国党,有几点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第一, 有些学校在申请的时候,会要求你学过相关课程。以University of Virginia Mcintire School of Commerce M.S. in Commerce为例,它就要求申请者学习过“COMM 2010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ECON 2010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这三项课程。对于不打算转专业的申请者来说,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它要求的一般都是常见基础课,但对于转专业的同学,可能需要稍微做点功课,选修一些目标专业的基础课,就算对方学校没有要求,也能向招生官证明,你是真的认真思考过才进行了专业的转变,并且有学习这个专业的能力,而不是脑袋一热的冲动选择。

第二, 相信国内的大多数学校都是可以提供中英文对照的成绩单供出国党使用的。但有的时候,学校提供的中英文对照成绩单也不够用,有些学校会要求做一个叫做W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认证的东西。以Johns Hopkins Carey Business School为例,在它官网上针对international student application的那一栏就明确写道“All degrees earned or expected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U.S.) must receive an official course-by-course evaluation by one of the authorized credential evaluation agencies. The course-by-course evaluation must reflect that the applicant has the equivalent of a U.S. Bachelor’s degree.”说白了,就是要世界各个地方学制,GPA记分方法都太不一样,他们需要衡量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公平衡量各个申请者的水平。JHU还给了一个各类Credential Evaluation Agency的list,包括WES,Education Credential Evaluator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Foundation,但就我所知WES是接受度最广的一个认证,而且小秘密是,WES一般出来的成绩会高一点。在我自己的成绩单上“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Military Theory”就是军理,毛概这些课(各个学校好像叫法不一样,但相信大家知道我说的是哪些课),包括体育,都没有算学分。而且WES不会区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它会在每门课前标注U或L,WES的解释是“Course Level Designation: The designation “U”(upper) or “L”(lower) against a course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is an indication of its level.”在我的成绩单上,很多其实很水的选修课前面也标了U,对于U/L是否会影响分数的计算,WES并没有说明。但至少证明了,用选修课刷分,在WES认证这里是行得通的。WES的认证申请过程还是有些繁琐,申请后WES也需要一定时间处理,包括后面寄送材料给各个学校等等都是有点费时的,所以也是建议大家早做准备,查清楚哪些学校需要这个成绩,一次性申请好寄送出去。

· 简历

一份英文简历也是出国申请必不可少的一项。简历一般由这几个部分组成,Education, Internships, Research experienc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Hobbies. 除非情况特殊,如学术研究型项目的申请者需要大量空间细细描述学术研究背景,一般简历需控制在一页。对于简历的格式,建议大家可以去目标学校的官网上搜索一下,很多时候学校都会提供简历模板供大家下载使用。对于简历写作的方法,建议大家可以去LINKEDIN上多看看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校友的简历,多看看别人对于经历的描述,吸收一点灵感。

· 推荐信

细节要求也许不同,但绝大多数美国的学校都会需要申请者提交一到两封推荐信来证明申请者的能力。这些推荐信不可以经过申请者的手,申请者在学校申请系统上填写推荐人邮箱后,学校会直接发邮件给推荐人,在邮件中写明对这封推荐信的要求,并要求推荐人在指定时间内提交。

在选择推荐人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推荐人和你的关系(老师/实习老板等),和你越有交集越好,证明他对你的了解会更深入;推荐人在这个专业的知名度以及和这个学校/专业的关系,如果他刚好是这个学校的校友之类的,美国对于校友还是挺重视的。

如果需要多个推荐人的话,你还可以考虑一下你想要各个推荐人展示你哪个侧面的能力,从而进行推荐人的选择,例如用一封教授推荐信展示学术能力,再用一封实习推荐信来展示实际应用的能力。

· 文书

各个学校数量,主题要求不同,但申请美国学校,文书你是逃不掉的。有些文书可能是类似personal statement的形式,逻辑大概是为什么你想要学这个专业,你现在具备了哪些相关能力和经历,你短期和长期的职业计划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这个阶段的学习能够如何帮助你实现你的职业计划。针对最后一点,除了想这个学校能如何帮助你之外,也可以写出你的加入,能给同班同学,甚至这个专业带来什么好处。还有些文书更像是情景模拟,需要你讲一个特定情境下的故事,常见的主题有leadership, team work,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等。还有的时候,有些学校会有些很有趣的主题,例如Fuqua非常经典的25 random things about you,这就是你需要发挥创造力的时候啦。

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之后,就按照自己的目标学校的要求一步步申请就好啦!

天道酬勤,只要耐下心来,一步步准备,相信你的梦校就在前面等着你呢!

收起
取消

BA(商业分析)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如何?

该话题答主

Claire W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商科/文科生零基础如何华丽转身STEM专业?商业分析BA如何成功在美国找到实习与工作?
Claire Wu:

作者Claire Wu,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9~2018-12就读于UIUC的MSIM项目,曾拿到多个美国的MSA项目和BA相关的项目offer。

我就读于UIUC的信息管理专业(Master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7年8月底入学,2018年12月毕业,目前在美国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工作。在读MSIM之前,我的本科是会计专业,入学前没有任何编程基础。从我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来看没有觉得特别艰难,时间线...

显示全部

作者Claire Wu,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9~2018-12就读于UIUC的MSIM项目,曾拿到多个美国的MSA项目和BA相关的项目offer。

我就读于UIUC的信息管理专业(Master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7年8月底入学,2018年12月毕业,目前在美国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工作。在读MSIM之前,我的本科是会计专业,入学前没有任何编程基础。从我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来看没有觉得特别艰难,时间线大约是从2018年8月底到11月初,以投商业分析和分析方向的咨询职位为主。美国的就业市场,商业分析相关的项目(商业分析/数据分析/统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就业方向:

1)数据工程师
2)商业分析师
3)数据科学家

Salary水平:商业分析师<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
技术的要求:商业分析师<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

这个回答中我会主要focus在商业分析找工作的主题上,聊一聊文商科背景的同学(我在高中是读文科)如何转商业分析找工作。

先来看一份亚马逊招商业分析的职位描述:

- 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SQL、Excel、Tableau和其他统计分析工具
2)书面和口头把复杂的分析和insight有效传达给senior领导的能力

- 如果有以下技能可以加分:

1)优秀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2)使用Reporting工具的经验(Cognos,Tableau,MicroStrategy,etc)
3)对Redshift和Quicksight有基本的认识
4)很强的商业运营认知 ,例如对商业决策的预计影响的预估
5)了解如何最高效进行分析的方式、编程语言以及可视化Reporting工具
6)注意细节
7)独立工作,调整优先级,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工作的能力
8)与多功能团队共事的经验

- 以上所有的技能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1)熟练掌握分析工具 - SQL/Excel/Tableau等
2)Business Sense - 碰到一个问题能不能从business的角度剖析,找到最合适的方向进行分析
3)沟通能力 - 与不同团队沟通;将分析结果汇报给senior leadership

划重点

从我的个人角度聊聊分析工具的要求:这份职位描述中提到的分析工具,例如SQL和Tableau,都是我入学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都是在项目中根据课程和自己在网上找资源学习。

这份职位描述里没有提到Python等编程语言,但是学Python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理想的情况下同一个问题应该可以有能力用多种工具解决(这样你可以择优而选)。在商业分析/数据分析需要掌握的分析工具中,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先修知识的商科背景同学,学Python的确对我来说是稍微有一些struggle,SQL和Tableau相比真的是非常非常简单了。

根据我的经验,在一年的时间中掌握SQL+Tableau+用于数据分析的Python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需要花费的时间Python > SQL > Tableau(或其他reporting工具)。

这样的toolset的组合是对于一个文商科同学可达到的基本水平,如果你想更加technical,那不能避免得还要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等等。但是这样最基本的skill set找到一份商业分析的工作是完全OK的。

了解了toolset,大家要做的就是根据需要掌握的工具来进行选课,还没申请的同学也可以参考这个来选项目。如果有文科背景的同学对统计、数学比较害怕,强烈建议大家仔细阅读课程中的必修部分,衡量一下是否自己可以handle – 我会比较建议Data零基础的文商科同学选择选修课更多的项目,这样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把握学什么课程,避免造成压力过大的情况。在这里也给我们项目打个广告(UIUC MSIM:https://ischool.illinois.edu/degrees-programs/ms-information-management),这个项目非常flexible - 想更technical的可以走数据科学或者码农方向,想走BA也可以选BA相关的课。

总得来说,一个文商科的同学读一个商业分析Master,学习最基本的BA toolset,是非常有可能在美国找到一份商业分析的工作的。

下面也根据职位描述简单说一说DE(数据工程师)和DS(数据科学家):

一、数据工程师

- 需要什么技能?

以一份亚马逊的Job Description为例,亚马逊的数据工程师要求掌握以下技能:

1)编程经验 - 例如Python的编程经验
2)数据建模,ETL(数据提取-转换-加载),数据仓库相关经验
3)掌握类似Tableau的可视化Reporting工具
4)熟练掌握SQL

- 如果有以下技能可以加分:

1)写基于大数据量的复杂、高效SQL的经验
2)用Jupyter和Pandas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经验
3)与不同层级business和engineer stakeholder沟通的经验
4)用AWS工具的经验 - 如Redshift, SageMaker, etc.
5)在engineer, business, product, finance等不同team中协调项目的能力
6)通过written communication的沟通分析结果的能力

- 以上所有的技能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1)编程 - Python(特别是用Pandas等相关库进行数据分析)
2)数据库 - 需要有数据仓库、数据建模的基础。SQL非常重要(基本的写SQL + 更高阶的如何优化)
3)可视化 - 需要会用Tableau,PowerBI这样的dashboard工具做report
4)沟通能力 - 需要跟工程师、产品、business各个stakeholder进行沟通;分析的结果需要以一种stakeholder可以清楚理解的方式传达

前三点可以通过学习达成,第四点在实习和工作中会更有体会。

二、数据科学家

- 需要什么技能?

同样以一份亚马逊的Job Description(这里看的是一个Senior职位),亚马逊的商业分析师要求掌握以下技能:

1)编程经验 - Python, R, MATLAB

2)相关的行业经验

 

- 如果有以下技能可以加分:

1)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统计等的博士学位
2)大量将理论模型运用至应用环境的经验
3)精通机器学习方法和技术
4)强的问题处理、算法设计、复杂分析的基础
5)编程语言 - 使用Java,C++等的经验
6)很强的沟通和数据展示能力
6)开发云相关软件的经验,并对scalability,performance,reliability有基本理解

- 以上所有的技能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1)相关专业的学术背景
2)机器学习的知识和运用
3)编程语言 - Python,R,MATLAB,JAVA,C++
4)开发知识和算法设计
5)数据的沟通能力

 

*这里也想补充一下,数据科学这个职位名最近非常流行,很多没有要求这样高的职位也会叫这个(比如Facebook的DS Analytics),大家不要因为看到这个skillset就不去投这个职位,具体还要一个一个看每个position的职位描述。

横向比较这三个职位,从转专业的技术难度上,明显商业分析是更转专业友好,特别是对于商科背景的转专业同学。但是想提醒大家的是,现在大多数学校的BA项目大多会有机器学习等等比较Technical的课程,这也跟就业环境有关 - 现在找BA/DA相关的工作,都需要对机器学习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从“好就业”的角度来看,目前这三个职位都需求量尚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术水平在上课的时候选择对应的课程,满足不同职位的要求。

如果想进一步详细了解商业分析在美国如何找工作,工作的具体实际内容(例如A typical day as a Business Analyst),欢迎浏览我在芝士圈的咨询服务,希望能帮到大家:)

收起
取消

想转专业数据科学(机器学习)需要学哪些课程?

该话题答主

Yiwen X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卡内基梅隆大学 Computational Biology
美国互联网大厂Senior Software Engineer。Carnegie Mellon Un
Yiwen Xu:

1. 推荐CMU的几门课,网上都能找到课件或者视频。

15688 Practical Data Science http://www.datasciencecourse.org/

这门课会把各种基本的机器学习算法都串一遍,并让学生用Python实现一遍来加深印象。

11747 Neural Networks for NLP http://www.phontron.com/class/nn4nlp2019/

这门课教授的授课水平非常高,讲的内容深入...

显示全部

1. 推荐CMU的几门课,网上都能找到课件或者视频。

15688 Practical Data Science http://www.datasciencecourse.org/

这门课会把各种基本的机器学习算法都串一遍,并让学生用Python实现一遍来加深印象。

11747 Neural Networks for NLP http://www.phontron.com/class/nn4nlp2019/

这门课教授的授课水平非常高,讲的内容深入浅出。课下会要求学生看很多paper,课上会讨论最新的NLP model。在YouTube上这个老师开了个人的频道,能找到完整版的课程视频。

1060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Learning http://www.cs.cmu.edu/~mgormley/courses/10601/

这门课比起吴恩达的机器学习,会更注重算法从底层开始的推算,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难度也会更深。

2. Andrew Ng的machine learning和deep learning课程都是入门自学很好的材料,在Coursera上可以找到资源,YouTube的官方频道也收录了全部的视频。https://www.deeplearning.ai/

3. 斯坦福的CS231n,deep learning入门课,网站有机器详细的课件资料,把deep learning的基础知识点讲的很透彻。http://cs231n.stanford.edu/

cs229的官方笔记:http://cs229.stanford.edu/notes/cs229-notes1.pdf

4. 台大李宏毅教授的机器学习课程是我听过觉得最适合零基础学生的课,虽然适合零基础,但是他讲课内容由浅入深,后面会讲到很多复杂的模型和machine learning最新的知识点,比如前几年他专门出了一个讲attention的视频。这个教授上课喜欢拿宝可梦来举例讲解各种算法。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ggjtuuWvxrHHHiaDH1dlQ

(上面连接国内打不开的可以看这个http://speech.ee.ntu.edu.tw/~tlkagk/courses.html

另外感兴趣的话推荐关注机器之心、PaperWeekly之类的微信公众号,会经常有机器学习方向paper的解读,自学资料推荐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行业的热门新闻。

答主先自我介绍。我本科学的生物,在master期间暴力转了CS,修了很多我们学校ML部门的课。求职过程面了很多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和data scientist的职位,现在就职于湾区某大厂做软件工程师,从事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设备的开发。

我想从【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目前在工业界主要的【三大应用】这几个部分来谈谈转专业自学需要补哪些课程和哪些知识点。

【机器学习(非深度学习部分)】

对于传统机器学习,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就是线性代数。我相信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都学过这门课,但很可能考完就忘了,也并不知道这门课的作用。在机器学习中,扎实的线性代数基础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各种算法。

需要掌握的线性代数概念有:标量(Scalar),向量(Vector)和矩阵(Matrix),矩阵相关的运算法则(包括矩阵和标量的运算,矩阵和向量的运算,矩阵和矩阵的运算),矩阵的逆(inverse),矩阵的转置(transpose),特征向量,特征值等。这些都是常用在机器学习中的基本概念,尤其矩阵的乘法和点乘很重要。

除此之外,机器学习需要掌握的算法主要分为三种: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和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监督学习所使用的训练数据是已经有label的,举个例子,这个label可以是某一时间点的股票票价,也可以是垃圾邮件/非垃圾邮件这样的类别。监督学习主要用于解决回归(regression)和分类(classification)问题。

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有:linear regression,logistic regression,K-nearest neighbor,decision tree,SVM,朴素贝叶斯,贝叶斯网络。

无监督学习所使用的数据没有label,主要用于解决聚类(clustering)问题。

常见的无监督学习算法有:K-means,hierarchical clustering。

半监督学习所使用的的数据是混合的,一部分有label,一部分没有。这类算法通常比较复杂,初学阶段不需要太多关注。

在这些基本算法之上还需要学习优化算法的技术,比如regularization,常规的线性回归加上L1 regularization就是Lasso Regression,用上L2 regularization就是Ridge Regression,两种regularization都用就是Elastic Net算法。还需要掌握降维相关的算法,比如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除此之外还有一些ensemble algorithms,就是用一些统计的方法使多个weak learner组合成strong learner。常见的有random forest,AdaBoost,Bootstrapped Aggregation等。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基础是perceptron(感知器算法)和multilayer perceptrons(MLP,多层感知器),需要掌握back-propagation、SGD、GD等基础算法。深度学习目前主要的算法有CNN(卷积神经网络)、RNN(递归神经网络)和LSTM(RNN变种)三种。CNN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卷积运算,池化运算,全连接运算等,目前公认训练效果比较好的通用的CNN有VGG,ResNet,DenseNet,这些模型在PyTorch中都能直接调用。RNN主要用于处理有一定时间顺序的数据,如语音数据。为了解决时间上梯度消失的问题,RNN又衍生出了LSTM。

【三大应用】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是现在machine learning在工业界应用较多的领域。比较常见的有speech recognition(比如Google Home,国内小米开发的小爱),machine translation,sentiment analysis,auto-complete(比如搜索时的自动补全功能),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Computer Vision

CV常用于自动驾驶领域。通常做CV方向的研究,除了要有扎实的机器学习背景之外,还需要学习C++和传统CV方面的知识,比如
用deep learning来解决的CV问题通常包括OCR,object detection,image classification,image segmentation等。想做这个领域的一般都会要求求职者会C++,因为C++运算速度比较快,自动驾驶对运算速度的要求很高。

Recommender System

推荐系统也是机器学习应用很广的一个方向,比如YouTube、Yelp、Airbnb、豆瓣电影等都大量使用了推荐算法。推荐系统常用算法分别是content-based methods和collaborative filtering methods。最近几年也有用神经网络做推荐系统的算法出现。
想在工业做data scientist或者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一类的工作,需要掌握至少一种流行的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比如TensorFlow,PyTorch,Caffe,Keras等。

收起
取消

英国旅游哪些地方不能错过?

Marco:

英国除了教育资源丰富,同时英国也是一个旅游大国,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去英国最不能错过的十个地方,也是最浪漫的地方。

湖区 | Lake District

[图片]

湖区作为英国最富盛名的旅游地之一,像是英格兰土地上的一串明珠,吸引着各地游人前往。似乎说起英国的自然风光,就没法不提到湖区。湖区的风光既有山水又有田园,山川、湖泊、乡村小道、村舍和蓝天白云,这些景色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湖区浑然天成的画面。而且这个秀美的世外桃源,也孕育出了很多文化名人,其中...

显示全部

英国除了教育资源丰富,同时英国也是一个旅游大国,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去英国最不能错过的十个地方,也是最浪漫的地方。

湖区 | Lake District

38171-H6aM9Nxob0PFu5wlowhM3o1esym2hIeC.jpg

湖区作为英国最富盛名的旅游地之一,像是英格兰土地上的一串明珠,吸引着各地游人前往。似乎说起英国的自然风光,就没法不提到湖区。湖区的风光既有山水又有田园,山川、湖泊、乡村小道、村舍和蓝天白云,这些景色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湖区浑然天成的画面。而且这个秀美的世外桃源,也孕育出了很多文化名人,其中就有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和风靡世界的童话故事《彼得兔》的作者碧翠丝·波特!

康沃尔 | Cornwall

38171-XDCWIh0Atzw1M8-uoJnz8DNBmYXHUcfA.jpg

位于英格兰最西南角的Cornwall,真的是个特别特别美的地方!英国地图最左下方伸出来的那个小角,因为位置靠南,气温也相对温暖一些,夏天的时候海边景色非常赞甚至带有一丝异域风情。它位于英国的地理边界,Land’s End——英国的天涯海角就在这里。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深入大西洋的半岛,几乎全部被海洋包围,因而有着壮丽的海岸景观、美丽的海岛和沙滩,很多电影都曾在这里取景。Cornwall范围不算小,很多相邻的海滨小城都很有浪漫氛围。

科茨沃尔德 | Cotswolds

38171-ThWPeadym7tJUT1LXUj4irpHZ42d9ETz.jpg

科茨沃尔德(Cotswolds)可是有着“英国最美乡村”的美誉,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再请一个中国厨子”,由此可见英国乡村田园生活的魅力。小镇们最浪漫的景观,就是由石头砌成的小房子,和田园风光组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感觉。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热闹喧哗,也没有购物街的琳琅满目,有的是安逸宁静、舒服惬意,想要挑选一个地方度过只属于两个人的时光,这里就是很好的选择。

伦敦 | London

38171-UmXHtMsbVm6fkmasbSEDbR8Jyqrwb_cV.jpg

伦敦实在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爱它的人文积淀和包容含蓄,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都有发展和交融,世界各地的美食也都能品尝得到,周末的热闹市集,积淀深厚的博物馆,街边的表演艺人还有夜幕低垂后的华灯初上,这些都让伦敦这个国际大都市始终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前来。但是伦敦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房价,也让住在这里的人感到了负担。不过伦敦依然有着无数个理由,引你前来,留你下来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 Stratford-Upon-Avon

38171-biPMSzAyeK4QahtCYhHdM02zAPAK5I1f.jpg

Stratford-Upon-Avon最知名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故乡。莎翁的故居坐落在镇中心的Henley Street上,这里是莎士比亚出生、成长的地方,屋内的摆设依旧是按照英国16世纪的习惯和风格,能够亲身体验到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莎翁故居旁边便是莎士比亚中心,馆内展示了很多英国16世纪的艺术品和莎翁最初的剧本手稿。漫步在Avon河畔的古朴英式风格街道上,可以尝试着去体验当年莎翁的灵感源泉呢。

天空岛 | Isle of Skye

38171-3JsoKnTF8ZQvDzIura8MYjPvPeXVzhci.jpg

天空岛是英国最有名、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普罗米修斯》影片开头的外景地就是在这里。据说从石器时代开始,Skye岛就开始有人居住了,这里有非常辉煌的人文历史,曾经MacLeod家族和Macdonald家族在此地长期统治。这里非常适合远足,就是如果要说一个确切的旅游路线,其实还真没有,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走,自己去欣赏,尤其是Broadford镇的风光和Portree镇的彩色港口,以及海滩、海峡的风景。另外,苏格兰高地还有尼斯湖、格伦科峡谷令人赞叹的自然景观和爱丁堡荷里路德宫、圣吉尔斯大教堂等古迹,和自己爱的人体验苏格兰情调,喝一喝本地产的威士忌,看看穿着苏格兰裙的男人在街边演奏风笛,仿佛在历史中漫步,何尝不浪漫呢?

约克 | York

38171-QSnjSvFcUWUE-VESSblDaeel65s69tj7.jpg

 

图上这个场景,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眼熟?这可是哈利波特电影里对角巷的取景地,就在约克的这条肉铺街(The Shambles)。说起约克,好地方还真不少,尤其是约克大教堂,它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彩绘玻璃窗。登上70多米高的中央塔楼,可以将古朴的约克城及不远处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约克周边的田园风光也非常棒,非常适合找个小酒店住下,小憩几日。

德文郡 | Devon

38171-ePc4PRupldlMvH1jx-ajBhleYtgbfrcB.jpg

德文郡是位于英国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郡,普利茅斯和埃克塞特分别是德文郡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位于德文郡的侏罗纪海岸,在2001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这也是英格兰唯一的自然遗产。德文郡有很多海岸度假区及一些历史古城,加上当地相对温和的天气,使得这里一直很受世界各地游人的青睐。无论是到普利茅斯或者埃克塞特感受城市风格,还是到侏罗纪海岸欣赏自然风光,都是体验德文郡的好方式。

牛津 | Oxford

38171-egsuufVVecDd66UrhNjRba-PtFpcxeys.jpg

牛津作为世界顶级学府牛津大学的所在地,古朴、幽静却又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学术气氛。牛津大学的各个学院分布在小镇的不同位置,也让牛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城。而且这里也是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起源地。牛津小镇虽然不大,但是可以游览的地方倒是很多。可以沿着众多学院走一走,感受一下学术文化,还可以来一场以爱丽丝为主题的游览。

布莱顿 | Brighton

38171-Zg1dy_VHSlQ19Hbap_Qgkr_na4e1ugA8.jpg

布莱顿上榜“浪漫城市榜单”绝对当之无愧,它也是委员最爱的英国城市之一呢。布莱顿不仅有海鲜,还有美丽的海景,再加上城市整体都自带文艺属性,很多有趣的古着店可以淘宝。再加上不远处的Seven Sisters白崖景观,和布莱顿海边的British Airways i360高空观景平台,这些都增加了布莱顿的可玩度。想象一下和ta一起在海边坐个摩天轮看看夕阳,之后再去找间浪漫餐厅吃吃海鲜,美好又浪漫的一天就这么度过了。

收起
取消

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起火后,很多网友将圆明园与之对比?

Marco:

即使这一生没去过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学课本上了解过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甚至在爱情电影中,圣母院作为巴黎永恒的地标,还成为了感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著名电影《爱在黄昏日落时》,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没想到,电影中的这句台词却在今天早晨一语成谶。...

[图片]

巴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约北京时间16日0:30),正搭起脚手架进行维修工程的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图片]

大火从...

显示全部

即使这一生没去过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学课本上了解过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甚至在爱情电影中,圣母院作为巴黎永恒的地标,还成为了感情忠贞不渝的象征。

著名电影《爱在黄昏日落时》,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没想到,电影中的这句台词却在今天早晨一语成谶。...

38171-8Nv6Y4LpABXSEHeNjA3jNUsH7b9YPngA.jpg

巴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约北京时间16日0:30),正搭起脚手架进行维修工程的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38171-RiuoiM211NvSaaiwxymqXdnZBj9iyJ8T.jpg

大火从巴黎圣母院的楼顶开始燃烧,火势很快蔓延,熊熊火焰从教堂两座钟楼间窜出,塔尖随后轰然倒塌。

38171-VJgCQsFrt-nLcyUDs83hd4xuioAP_gWN.jpg

万幸的是,在400多名消防员的努力下,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

虽然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和珍贵文物被保住了,但是三分之二的屋顶已荡然无存,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哥特式塔尖也在火灾中被烧毁,以及最让人震撼的玫瑰天窗目前也有一定程度损毁,而且很有可能将无法修复。

38171-l7U2GPKtmAeqmHNvanjcluBd2Zdn6yKR.jpg

 

可以说,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法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的文明遗产。

火灾发生后,在巴黎圣母院附近,数百人跪在地上合唱《圣母颂》祈祷,无数人在为它啜泣。

在推特等社交网站上,一张卡西莫多抱着巴黎圣母院痛哭的卡通,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转发。

38171-dEPSCKvgZAEVbBrNBogYWrmIpzr-oFiV.jpg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推特上写到:

“我的挂念今晚和法国人民以及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与可怕的火灾做斗争的紧急服务人员一起。”

 

38171-SnRdZwwXxh5f5sTjKPBG0rVc2GLCf6W_.jpg

 

 

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川普写到:

“在看到圣母大教堂火灾后,我为巴黎人民感到心碎。”

 

38171-9By4xCNs79WdTvOvFVTYBtRbJINBf690.jpg

 

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推特发文,写到:

“巴黎的女神是全欧洲的女神。”

38171-UsSeochdcCQbCBypI2xZyHARqJxansWW.jpg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紧急打断了正在进行的重要电视讲话,赶赴火灾现场,视察巴黎圣母院的最新情况,并在当地时间4月15日上午11时,更新推特写到:

“圣母院的火焰吞噬了巴黎,而激动的情绪席卷了整个法国。此时此刻我感到很痛心,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烧掉了。”

38171-OYaixf_e2LeWa4r28rL3eSwAW1P0hFor.jpg

 

目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宣布法国将全力重建巴黎圣母院,并宣布发起一个国家级的捐款项目,呼吁全世界的人们都来支援圣母院的重建。

而早在当地时间上午7点05分,拥有GUCCI,YSL,Balenciaga,McQueen等品牌的国际奢侈品集团Kering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承诺:将为重建圣母大教堂捐赠一亿欧元。

但是,这一重建的过程注定无比漫长。据一位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

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

一座承载了八百年历史的建筑物灰飞烟灭,人类文明的证明在一场翻修事故中毁于一旦,这无关国籍,任何人都会感到痛心。

但是在我们惋惜的同时,没想到在网上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在大赞活该,在嘲讽,在哄笑。

“圆明园烧了,也没见你们这么激动

“这大概是报应吧?”

“天道轮回,苍天谁都不放过!“
 

“活该,报应来了”

“巴黎圣母院已逝,卢浮宫你要注意了”

甚至于有人引用了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的内容来反讽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大火: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圆明园大火,确实是全人类的损失。但是他们却忘记了,雨果写下这封信的初心是对英法联军的严厉谴责!是对中华文化瑰宝圆明园被破坏的痛心疾首!

38171-PZVat6OcTWJJNaFHH4akxhvwvGReUB3N.jpg

我们可以心痛圆明园的大火,因为这是历史应该被铭记;我们理应谨记耻辱,却不应该加以仇恨,更不应该对巴黎圣母院这座同样是文化瑰宝的古建筑遭受大火而幸灾乐祸。

如果我们幸灾乐祸,与百年前雨果口中的强盗又有何区别?

如果键盘可以爱国的话,还要有文化干嘛呢?

这种狭隘的心胸不过是借着“爱国”的外衣满足个人发泄的私欲,仇恨不可能使文明进步,只能让人越发失去理智。

就像央视网对巴黎圣母院起火一事发表的评论:记住耻辱,放下仇恨。

38171-tQg_UM71_Q4GlKiWr9Zh8OGsROa-lOi1.jpg

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毁坏,不仅仅是法国人的悲痛,也是世界人民的哀伤与惨痛记忆。

这一天应该被铭记,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惋惜。

蒙圈儿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最多的就是大家的后悔:之前一直想去看看巴黎圣母院,没想到还没有去,它就已经没了,这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想见的人就快去见吧,想去的远方就快去看吧!

很多事,很多人会像此刻灰烬中残存的巴黎圣母院总是始料未及的消失在原本理所当然的日常轨迹中,来不及珍惜,来不及再见 。

不要让所有的想念终成来不及的遗憾。

收起
取消

美国留学生就业方向?

Marco:

一、在美留学生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暴增(约54万),其中赴美留学人数高达34万人,占总体留学比例的62%:

[图片]

2017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为35万余人,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印度,成为在美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图片]

在美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领域是工程学和商学,人数都达到了20万以上,数学和计算机紧随其后,这三者构成了留学生的主体。

[图片]

从学术层次来看,本科生和研究生占了留学生比例的最大比重,数量上基本持平,本科生比...

显示全部

一、在美留学生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暴增(约54万),其中赴美留学人数高达34万人,占总体留学比例的62%:

38171-0MP2XRBLmlqWCn6QXnIoEUe1plze2F6L.jpg

2017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为35万余人,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印度,成为在美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38171-bCrvuEcsvlLHNWpc9F8O1a63i73KSQrE.jpg

在美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领域是工程学和商学,人数都达到了20万以上,数学和计算机紧随其后,这三者构成了留学生的主体。

38171-7ghBWAAoYwl8F34a9_FMIVrgJEaOrcOA.jpg

从学术层次来看,本科生和研究生占了留学生比例的最大比重,数量上基本持平,本科生比例为41.3%,研究生比例为37.5%。

38171-YVSEUhsciEloW11nutQySHW5eDR4ZoSn.jpg

二、美国就业形势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曾经历过一个急剧上升的过程。2008年,美国失业率为5.8%,仅在一年之后,失业率就上升到9.3%,将近翻了一番。最高时,其失业率高达9.6%。近几年,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稳步推进,美国经济局势有所改善,失业率也在逐步降低。从学历水平来看,学历越高,失业率就越低,17年,美国本科以上学历失业率仅为2.7%。

根据《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统计,70%的同学有意愿留在美国工作,20%的同学期望长期在美国工作,仅有10%的同学打算读完书立刻回国。

然而,根据实际统计,80%的留学生最终回到了中国,而在这80%回国的学生中,80%都未在美国获得工作或实习经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裸归”。

在少数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学生中,半数的留学生仍是以OPT身份留在美国,16%的学生拿到了H1B。

从工资水平来看,本科毕业生的中等年薪一般是在61000美元,其中收入排名前三的是Architercture/Engineering (83000$), Computers/Stats/Math(76000$), Business(65000$)。相比起国内来说,工资水平明显更高。

从职业前景来看,发展前景最好的硕士专业前5名被商科MBA包揽,除此之外,电气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

与之相反,职业前景比较差的硕士专业有运动科学,健康学等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作为曾经的热门学科也榜上有名。

从就业率来看,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包括国际商学,计算机信息系统,考古学与人类学,以及政治学等,其失业率高达10%以上。

美国就业五大难点

-实现经验匮乏

-求职技能匮乏

-人脉较弱,求职资源较少

-身份问题

-语言障碍

一、金融专业就业形势

金融行业,主要包含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四个大类,毕业生平均年薪在73,000$左,就业前景较好,上升空间大,尤其是在美国东部纽约等州岗位需求量大,近年来岗位增幅在30%左右。

就业方向

1.CFA (注册金融分析师)

工作内容:金融分析 职位要求:CFA三级考试证照 (全球金融主管单位、雇主及媒体皆认可的高阶金融证照。) 年薪:$54,463 - $118,196 USD

2.Financial Analyst (财务分析师)

工作内容:市场分析,公司整体分析 职位要求:至少本科金融、财务、管理相关科系。 年薪:$42,431 - $82,569 USD

3.Financial Planner (财务计划员)

工作内容:个人理财规划 职位要求:Finance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年薪:$39,908 - $130,127 USD

4. Equity Analyst (股票分析师)

工作内容:不管是销售方或是购买方都需要股票分析师,工作內容是分析股票的价值,看看是不是值得投资。 职位要求:至少本科金融、财务、管理、理工相关科系。 年薪:$47,288 - $152,059 USD

5.Finance Assistant (财务助理)

工作内容:金融财务助理 职位要求:Finance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年薪:$25,077 - $50,876 USD

求职准备

-考证:CFA、CFP等

-加强语言能力

-完善自己的简历、Cover Letter以及领英资料

-多实习,尽可能积攒大企业实习经验

-多参与金融类活动及讲座,尽可能拓展自己的金融圈人脉

二、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

就业前景乐观,总体需求量和工资水平和其他专业相比相当可观:根据美国劳工部预测,2008年到2018年计算机专业岗位量增加了53%,且至2024年,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3.1%),未来六年内虽整体增速放缓,但较之于其他专业,仍然具有优势。该专业毕业生平均年薪在76000$左右。作为STEM专业,一般能享受三年OPT,且抽中H-1B的概率更高,去年抽中的H-1B签证中有70%都来自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就业方向

1.Software Engineer(软件工程师)

工作内容:对软件项目及系统进行调研、设计、开发、测试、维修等工作。

职位要求:Computer Science, Software Engineering, Math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想要晋升到管理层最好有硕士学历。

年薪:$62,900-$115,000

2.Web Developer (网页开发师)

工作内容:利用HTML或Java等语言进行网页设计和维修

职位要求:基础职位学历要求不高,高等职位要求至少Computer Science, Programming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

年薪:$68,000左右 3.Computer Programmer (程序员)

工作内容:将程序写成代码,测试并纠正程序错误

职位要求:会一种或多种计算机语言(C++, Python),大多数职位要求CS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相关语言的证书也非常重要

年薪:$79,530左右

4.Database Administrator (数据库管理员)

工作内容:数据库的建立和维修管理

职位要求:CS、Information System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有的企业更偏好硕士学历,会使用数据库语言,尤其是SQL

年薪:$69,908左右

5.Hardware Engineer (硬件工程师)

工作内容:设计开发电脑或者其他电子用品的硬件

职位要求:CS、Computer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管理阶层最好有MBA学历或者CS相关硕士学历

年薪:$66,870 - $172,010

6.Network Architect (网络架构师)

工作内容:设计开发及维修企业的IP网络,确保硬件软件及时更新以及网络安全

职位要求:CS、Computer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ystem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部分雇主偏好Information System MBA学历

年薪:$100,240

7.Systems Analyst (系统分析师)

工作内容:为企业、政府或其他机构设计开发电脑信息系统

职位要求:CS、Computer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ystem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部分雇主偏好Information System MBA学历

年薪:$63,924

求职准备

-考证:各类语言的认证证书

-完善自己的简历、Cover Letter以及领英资料

-多实习,在毕业前积累一到三份实习经历

-多刷题(比如Leetcode),为面试做准备

-多做Project,准备一到两个拿得出手的作品(APP, Web等)

收起
取消

你在留学文书中写过最好的句子是怎样的?

Marco: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这很难说,但我认为你写出国留学文书不应是为了写出漂亮的句子。

当然不是说漂亮的句子不能写。然而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以想写出漂亮句子为目的而开始(或者结束)一篇文书,到最后都无法写出漂亮的句子。

最漂亮的句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内在主观性中的美,向来以华丽的方式存在:

“美凭借眼睛来判断。”——《爱的徒劳》,2.1 (或许这跟现代英语俗语里“美存在于欣赏者的眼中”有异曲同工之处。按照...

显示全部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这很难说,但我认为你写出国留学文书不应是为了写出漂亮的句子。

当然不是说漂亮的句子不能写。然而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以想写出漂亮句子为目的而开始(或者结束)一篇文书,到最后都无法写出漂亮的句子。

最漂亮的句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内在主观性中的美,向来以华丽的方式存在:

“美凭借眼睛来判断。”——《爱的徒劳》,2.1 (或许这跟现代英语俗语里“美存在于欣赏者的眼中”有异曲同工之处。按照中文来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就像对于“美”的定义一样,你的文书也没有绝对“漂亮”的标准。因为文书的优劣取决于阅读它的人。也许有人觉得这篇文书写得好,而另一个人却觉得老套,费解和冗长。其中,人物,时间,地点,情绪,精神状态等各种随时变化又不受影响的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就像他们此刻作用于你一样。

我曾在大学的好友因为他写出了一些非常漂亮的文章,导致他的教授怀疑他抄袭:

“我不知道你从哪儿弄到这些,但我知道你肯定是在哪里弄到的。等我找到了...”

而这位教授正因其易怒与断言的个性而为人所知。我不是在暗示你不要冒险去写漂亮的申请文书,而是想通过这个例子强调一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应。

在写文书的时候——或者说为了使文书写得更好——你所要做的是对你的读者的需求,愿望及具体情况等信息进行反复地思考与分析。你最要关心的不是“怎样的句子才是一句漂亮的句子?”而是“怎样才能使得你的读者获得对你的最佳印象?这包括他们想要什么?以及你该以怎样的方式给到他们?”

值得强调的是,写文书的目的(也就是学校的招生办一直以来要求的)就是为了了解你。因此在介绍你自己的过程中,你需要使他们坚信你:

  • 有充足的动力和能力来完成所申请的项目;同时,
  • 简单来说,你就是他们想要的那种人。

所有这些都是关于你自己。

因此,你(在文书写作中)的措辞表达不应刻意为“美”而存在。如果我们过于张显地去追求文字的美感,那只会使得那种美感沦为一种矫揉造作或曲意逢迎。

相反,你的表达应当,也即在你写这令人头大的文书时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真实。

因为可以这样说,一个所有人都会认同的美丽特质,而你的文书也特别要求你呈现的东西,那就是——真实。

你对真实性的追求将使你能凭借仔细的思考,策划和编辑,事半功倍地获得你想要的美感。

因为美不可能掌握或概念化,申请者往往将风格与实质混为一谈。在写个人陈述这类不熟悉的写作类型时,申请者往往会认为质量上乘或者行文漂亮的文书均有一套固定的模板或规定。出于本性,大多数人仍固持一套自己的模式和观点:想想整容手术,想想迪斯尼,再想想在抵达宝库时而你才知道你走错了方向。

(于是)他们走过头了...过度了。

我一直痴迷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因为智力总是能从中得到开发与增长。

真的吗?“总是”如此吗?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这样“痴迷”?指出这一点时,很难不听起来有指责意味。但我的意思是,这明显是一个不真实的陈述。不然,请找出一个痴迷于数据挖掘的小孩为例。

也许我听起来在班门弄斧,但我没有,真的没有!我所关心的并不是(文书中)小的规则,相反,完完全全是最基本的:招生办的那群人对你会有什么样的印象?

这包括一个非常笼统而绝对的观点,你也不知道在哪一处,或隐或显地就与读者的认知产生了对立。这些短语由于表述不准确,表明了你并没有充分准备文书; 因此,你正向阅读你文书的读者透露,你并没有真正重视他们挤出时间和精力给予你的这次机会。这就是问题所在。

My intern experience as a teaching assistant in XXX provided me a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explore my never-ending passion for education. By learning about different pedagogical techniques, I hope to transform the way education is provided in remote rural areas.

我认为使用一般形容词将会使你的行文相当粗糙。“哦,但他们会知道我的意思。我说的是,我爱教学”是的,他们不傻,但他们也知道了你没有精准措辞。这种印象对你的录取是有帮助还是无益?你自己想想看。

总之你可以这样写:

I taught a class of 64 children. They were different ages. One boy said he was ten but he looked too tiny. Others were in their late teens. They looked different to the classes I'd taught back home, but what struck me most was how they moved, the lack of energy. No-one misbehaved. By the end of the day, I had memorized each of their names.

很朴素的表达。然而写得“漂亮”吗?鬼才在乎漂不漂亮!关键在于,在阅读的当下,阅读者正在进入和了解作者。对于申请入学来说,这样的文本更好些。你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它更美丽,因为它更接近基本要求:介绍你自己,然后表明你的动机以及相关技能。

无论在何地,以怎样的方式发生,任何一次言过其实的表述都会削弱其所置身的整体性。放逸式地夸大其词可以摧毁读者心中作者所期望的那个对象。—— E. B 怀特

另一种文本是过度使用装饰性的语言,而我认为这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复杂的单词不是漂亮的单词,因为......‘漂亮’是主观的。就像言过其实的表达会在无形中破坏了真实性一样,装饰性的单词或言语也会引起极端情绪。在出国留学的文书写作中,你应该仔细推敲每一个字(很明显你应该这样做)。

After trembling and advancing in the field...

在这里,为了使句子产生效果,作者使用了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一种通常是焦虑,兴奋或虚弱引起的颤抖”。这种表述有点令人费解,(因为)没有任何一位英语母语者的人会使用这种单词组合。但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其表述非常不清楚——至少于我而言——(我会猜测)这短语可能是什么意思,虽然这确实引起了对更加微妙和严肃的问题的关注: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但最终的表达却看起来有点是在刻意为之。

“颤抖”这个词会唤起某种......紧张感?当某事情深刻地影响我们时,我们会颤抖。你不能只是抓住单词本身,并期望通过输出它们,这样你就会说服读者做出同样的反应,或者说服他们说你确实以万丈光芒般的热情爱上了这门学科。也许就像你喜欢物理和重力一样,但你,作为写作者,能让另一个人感受到你狂热力量的唯一方式(我可以自创任何通俗的表达,只要你想得到。创造它们其实并不难。它们与任何真实的东西无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没有多少价值的原因)是...暂停片刻,并思考:他们想要什么?我怎么给到他们?

保持真实,做你自己。你可以通过保持文书的质朴简单来做到这一点。不要痴迷于“迷人开放而引人入胜的开头”或“巧妙结束一个别出心裁的结尾”等模式。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期待会让你拖延甚至迷失方向。我10岁的时候,我有一位很棒的地理老师。我们都叫他Wallbank老师。他是个非常用心的人。他曾经为我们布置了许多小测验和测试,以确保我们学习如何正确拼写单词“密西西比”,并记住“瓦加杜古是布基纳法索的首都”。这些测验和测试都非常正式,因而在每次测试之前,他都会像举行一场发条仪式般,对我们说:

每个人都要记得......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 K.I.S.S.

K.I.S.S.是什么意思?

老师会请人回答,这个意思是:保持简单、谦卑。

我花了大约20年时间才弄清楚这条小准则有多重要和强大,要是你能完全接受它的话。(我现在正在实践它!)你在申请入学,解释有些东西对你重要的原因时,关键点就在于,简单就是强大:

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个特定而有意义的事件或例子,而该事件或事例正是与你对申请项目的兴趣和动机的发展模式相关联。

使用特定简单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尽量选择具体的名词。删掉形容词。

此刻,你可能正走在通往某种美好事物的道路上。

回顾你写的内容,并考思考这些词还可以给你带来哪些提示(正面以及负面的);考虑哪些部分会吸引你的读者。

了解这一事件如何与你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模式相关联(因为你需要将此与其他材料一起拼接成你陈述中更完整的叙述)。

从头开始再写一遍。请记住,描述这件事时不再需要面面俱到,写得像对所有事情都充满激情,(而这份“激情”)这一点都不重要。

大声阅读你所写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单词的节奏和发音。我认为这可以帮助你使文章简洁明了,并让你更好地了解文本如何与其他人产生共鸣。在审阅与这篇文书同等重要的文件时,内在独白由于太过个人化,因此不能够使人完全相信。你要拥有自己的判断力。

收起
取消

英国留学文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目录,便于阅读:

个人背景文书组成写作思路常见问题答疑

一、个人背景

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英国G5硕士Management专业Distinction毕业,申请时自己写了文书初稿,找目标院校毕业的外籍文书顾问帮忙修改,收获很大~

后面也会讲到不同情况应该选择自己写文书还是代写,以及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帮助学生修改文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大家经常有的疑问和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跟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了解...

显示全部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目录,便于阅读:

个人背景
文书组成
写作思路
常见问题答疑

一、个人背景

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英国G5硕士Management专业Distinction毕业,申请时自己写了文书初稿,找目标院校毕业的外籍文书顾问帮忙修改,收获很大~

后面也会讲到不同情况应该选择自己写文书还是代写,以及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帮助学生修改文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大家经常有的疑问和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跟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了解英国文书的准备流程,以便更好的应对申请季。

概览:

这篇分享主要涉及英国文书的组成、文书书写的思路、以及一些常见疑问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文书组成

英国文书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来说更容易准备,因为需要哪些文书基本都是固定的,主要包括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历(CV)、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三部分。除此之外,部分院校会额外涉及一些short questions,例如帝国理工会专门针对职业规划问3个小问题,但问题范围也基本包含在ps的内容范围下。因此对于申请英国的学生来说,同方向项目的文书只要定稿基础版,再根据每个学校和项目的特色稍加修改就可以了,而不用针对每一所申请的学校都单独准备,整体来看轻松很多。

 

三、写作思路

下面我以商科为例,跟大家简单介绍下每类文书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1、Personal Statement (PS)

个人陈述是申请者向招生官进行自我推销、展示个人特色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网申填写的内容可以让招生官对学生有个大概了解,根据毕业院校、成绩、活动经历等对申请者进行初步分类,ps则是让招生更细致深入发掘每个申请者的unique point,并且和项目招生目标进行匹配,从而在初步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划分upgrade或downgrade。

因此,个人陈述是所有申请文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总体来看,个人陈述的内容主要cover教育背景(包含交换学习、辅修专业等)、学术经历(包含项目经历和学术比赛经历等)、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经历等)、实习经历、职业规划。除此之外,还要包括针对每个申请项目的分析,说明为什么要申请某个学校某个项目,以及为什么你是最适合这个项目的人。这样的一篇ps是内容比较充实和完整的,当然,根据申请专业和项目的不同,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删减某些部分。

针对商科学生来说,实习经历和职业规划是需要花大篇幅来描述的部分。

实习经历不仅可以看出申请者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这些能力获得了来自哪些人的怎样的认可(因此big name公司的实习在此看来就比较有优势),即为什么某个项目要选择你;还可以看到申请者哪些能力不足需要弥补,即你为什么要申请某项目以及想要获得哪些方面的提高。

同样,职业规划也是评估申请者和某个项目契合度的重要部分,只要why you choose us和why we choose you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时,招生官才会考虑提供offer。教育背景是申请的门槛,学术经历和课外活动经历是用来证明个人能力的case,会让申请者的经历更加丰富和饱满,也会让招生官相信申请者是一个全方面发展的学生(国外比国内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术能力只是评判的标准之一)。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有时招生官会因为over qualify而拒绝一个申请者,认为他们的项目无法满足申请者的期待或申请者很可能会拒绝offer,因此个人陈述中,“合适”比“卓越”更重要,即上文提到的互相选择都必须有所依据。

 

那么在大多数优秀的申请者当中,如何让自己的ps脱颖而出呢?

这个时候,be personal就很重要。过去给学生的写作指导中,我一定会强调的就是文书要有一个能够贯穿全文的personal 的hint,让这篇ps只能是你的,所有的经历都围绕这个hint来写,并且这个hint跟你想要申请的项目是十分吻合的。这个hint可以是你选择某个专业的原因,可以是你的职业规划,甚至可以是你读过的一本书或课堂上讨论过的一个case。

 

举个例子:

比如我想要申请管理专业,hint是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爸爸就职的公司由于股东和管理层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决策失误破产了,从那时起我就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好奇。带着这好种好奇对商科产生了兴趣,于是本科选择了商科专业,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了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实习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处理好,于是想要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深入研究找到这个问题更好的解决办法,并且希望在毕业后从事管理咨询专业,帮助有类似问题的企业规划解决方案,而申请的项目刚好cover了研究这个问题所必需的知识积累,并且某位老师的研究方向跟这个问题相关。

这样,一个引子贯穿了全文,从教育背景到实习经历到职业规划到为什么选择某个项目,会让招生官觉得这不是一篇流水帐式的个人经历陈述,而是每一句话都在描述为什么你要选择我们的项目以及你有哪些能力让我们觉得应该选择你。

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任何一段经历的描述都要写清楚你在其中做了哪些事,获得了哪些收获以及还有哪些不足。而这些总结最好能够上下文联系起来。比如,本科学习的积累和社团活动的领导经验使得你在实习中表现优异,但是和周围有经验的同事相比,发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进行弥补。这样一篇个人陈述才能显得言之有物。

 

2、Reference letter (RL)

推荐信分为学术推荐信(Academic)和非学术推荐信(Non-Academic)。基本上至少提供两封推荐信。大多学校对推荐信的要求是至少有一封是学术推荐信,另外一封不做限制;有些学校会限制两封都是学术推荐信,可以上传非学术推荐信作为辅助材料;也有极少数的会要求一封学术一封非学术。很多学生都认为,大牛老师的推荐信会在申请过程中加很多分,实则不然。找一个了解你的导师比找一个职称高但基本没有接触的导师写推荐信能更让人信服。推荐信一般是从和老师一起上的某门课程或者参与的某个项目入手,从课堂/项目参与和产出结果对学生进行评判,从而显示出你的优异。如果和推荐老师都没有深入的接触,那写出来的文书也一定是没有信服力的。当然,在经历类似的情况下,选择职称越高的老师肯定也会更好。推荐信虽然是必须提交的材料之一,但更多起到的是补充说明的作用,个人陈述是学生个人对自己的主管评价,推荐信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价,更客观而真实。

 

3、Curriculum Vitae (CV)

简历是招生官初步了解申请者个人经历,抓重点的文书基础,一般cover的内容和个人陈述类似,包括教育经历、实习经历、项目经历、课外活动经历等等,还包括个人技能的简介,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等。要注意的是,为了能让招生官更快速精准抓住个人经历的重点,要学会使用数字。比如学分绩排名和占比、获得的某个奖项人数在全年级的占比等等。Top 1、top 5%这样的数字还是很吸引人眼球的。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简历是个人经历的概括,不用把每段经历都描述的很详细,这是ps应该做的事情,也不要加入过多评价性的语言,多使用描述性语言,才能显得更加客观真实。

四、常见问题答疑

针对文书的介绍大概就是这样,洋洋洒洒说了很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针对之前大家经常咨询的几个问题就个人观点给出一些参考性回答:

FAQ之---“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文书?”

前文也说过,英国文书格式比较固定,每年的要求相差也不大,因此可以在申请季开始前2~3个月开始准备(5~6月份左右),这样才能在申请季刚开始就提交申请,获得先发优势(英国申请是rolling base,先申请会有一定优势)。后续等项目申请详情出来后,再针对每个具体项目稍加修改,就不会很仓促和慌乱。

FAQ之---“我应该自己写文书还是找中介代写?差别大吗”

我个人是比较建议自己写再找文书机构修改润色的。因为只有自己对个人经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用合理的方式串起来所有经历;语言上可能专业的文书机构会更有经验,能够在初稿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语言,使得语意表达更加精确,文章结构更加合理。此外,如果文书直接放给中介来代写的话,很可能出现和别人雷同的情况,如果真的运气不佳相似的文书出现在了同一个招生官面前,后果就不容乐观了,

当然,文书书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申请者当下的重点在语言考试或实习分身乏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中介代e写来减轻压力或追赶申请时间,但是一定要输入足够的原始材料,才能保证文书是personal而不是模版化的。

最后,给大家推荐芝士圈的文书服务,在自己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由外籍文书导师帮忙优化和整合,效果很棒呢~

收起
取消

美国 top20 和英国 G5 比,申请的话哪个比较容易呢?

Marco:

今天圈圈邀请了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的学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学长作为同时在英国G5和美国Ivy League拥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从录取模式、录取难度、亲身体会等多个方面,希望给大家更多的参考答案和思考维度。

我认为英国G5和美国Top20的申请难度关系可以很清晰的用下图表示:

[图片]

 

先放结论:

1. 如果你GPA低于3.3,那么你一定要优先选择美国,选择美国你才有靠自己翻盘的...

显示全部

今天圈圈邀请了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的学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学长作为同时在英国G5和美国Ivy League拥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从录取模式、录取难度、亲身体会等多个方面,希望给大家更多的参考答案和思考维度。

我认为英国G5和美国Top20的申请难度关系可以很清晰的用下图表示:

v2-79feaa3374e32504735fe7878e0a590e_hd.jpg

 

先放结论:

1. 如果你GPA低于3.3,那么你一定要优先选择美国,选择美国你才有靠自己翻盘的机会,选择英国你就只能祈祷;而美国,你完全可以靠3.2上下的GPA冲进Ivy League

2. 如果你的GPA高于 3.3,甚至高于3.5,那么你以平常心可以按照上图进行判断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理由:

首先有几点讨论的限定条件:

1. 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多是指在国内读本科,考虑出国读硕士的同学。如果是在美国或英国读本科的同学,相信在本科阶段已经对两国的不同有了体会,能够较好的自我把控。

2. 鉴于英国硕士有严格的研究性硕士和课程型硕士区分,本文根据实际提问,认为提问者主要考虑授课型硕士,本文的对比主要基于英国的授课型硕士,如果是研究型,难度应该提高半档到一档。

3. 自身的问题,即申请经济学硕士,在美国和英国之间二选一,本身是伪命题,因为G5只有五所学校,可以申请还不到五个。作者的问题很好回答,只能是申请美国,然后主要的考虑点是要不要顺带申请一下英国。不可能完全不申请美国。但我理解大家对于本问题的讨论应在更广泛的专业大对比之间进行,所以以下的回答是general进行比较的,不是只针对经济学。

其次是我的背景条件:

1. 国内985综合排名上游的学校的本科,理工科,学校专业排名全国顶尖

2. 先在美国常春藤和英国G5各读了一个硕士,分开申请,不同专业

3. 关键点:

a) 本科综合GPA不算很高,专业课GPA奇高,软件条件比较强,善于storytelling

b) 由于申请美国时综合GPA并无太大优势,申请英国时又是转专业申请,故两次申请中都只能靠软实力打完全场,最后收获美国本专业在常春藤所有学校的MS offer(只要开这个专业的基本全拿到,其中专排基本在top 15以内),第二个master的申请中又收获英国G5多个offer。

 

第一步:讲清英美硕士的录取背后的评判标准的区别

已经有很多前辈提到了这个问题,也引经据典进行了很多数据论证,我同意他们的结论,但我想,作为申请者个体,而非统计学中一个数据,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我为什么会无法逃脱你所讲的这个统计学的结论呢?” 核心在于,英美的录取委员会评价标准,直接导致了其网申系统的设置,在各个微小地方给申请者多大的发挥空间。这才是申请者作为个体,在申请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的不同。我本人由于综合GPA并不是很高,所以必须始终关注这些细节,这就决定了我的经历比较有代表性,能够发觉到很多硬件条件特别好的朋友所不需要考虑、但是实际很重要的点。

正如排名第一的知乎前辈的回答,美国更看重软件,英国硬件卡的死。其反应到操作中的结果就是:美国的网申系统给申请者发挥的空间明显更多、有很多开放性问题;而英国学校的网申处处只能做选择题,没有自己加备注或解释一句的空间。

a) 这对于有些总体GPA不高但是专业GPA高的同学,是非常致命的,因为英国系统里没有地方去写专业GPA

b) 有人会问:“可以在简历里写呀”,但这是个伪命题。如果大家看过录取委员会的录取过程就会明白,所有申请者的全部网申资料是会被打印出来的,打印的顺序就是网申的顺序,这里面大家会发现,各种系统里预设好的填空在前,然后是PS,然后是推荐信,最后才是简历。实际上,委员会拿到的你的材料,是按这个顺序打印出来的,是一个大长纸。所以等录取委员会看到你的简历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页了,之前他们已经看过了网申的各种填空、你的PS、以及推荐信。已经自认为了解你了。如果你的GPA不高,你在网申填空的时候又没有办法把你的某些优点写进去,那么你始终给委员会留下的都是GPA不高的印象。

c) 更重要的是,开发网申系统的人并不是委员会的人,所以委员会是认为他们的系统应该是够好够用的,他们不会认为这种情况是他们自己的系统没给你空间,她认为你应该有地方能写上去。所以你是有理说不清的,等到你有机会说了,人家早已经给你定完性了。这就是英国的网申系统给很多同学带来的问题。

d) 而这个系统缺陷是你没办法改变的,所以你很难逃脱很多前辈的回答中提到的统计学结论。

 

所以,这里大家已经看明白:

1. 如果想讨论美国top20和英国g5哪个更好申请,必须对申请者GPA进行细分讨论

2. 而且仅仅需要对GPA进行细分即可,其他方面,比如软件条件,由于有中介加持,软件不论强弱,最后看上去都不会很弱

所以:如果你是综合GPA不高的人(比如3.3以下甚至逼近3.0),选美国你才能挑战命运;如果你GPA够高(高于3.5即可),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第二步:美国top 20和英国g5学校的分层

只要在美国top 20和英国g5读过书的同学,都会有一个模糊但又确定的概念,就是这些学校内部的分层还挺大的。所以必须进行细化分层,然后分别进行对标,才能明白两者的关系。

由于本人同时在美国常春藤和英国G5读书,所以根据观察和体会,有更深入细致的理解:

1. 美国:

a) 哈佛 耶鲁 斯坦福 普林 MIT 加州理工,是第一类

b) Ivy League其他学校,以及top10以内和上下的其他学校(比如西北),是第二类

c) 其他top20的学校,甚至20多一点的学校,是第三类

*注意,我说的是类,不是档

*另外,由于美国排名的体系打分项和权重的设置(比如校友捐款数),导致理工科为主的公立大学是绝对吃亏的。所以这些大学的排名,应该按照我们大家平时对其声望的印象直接排,而非根据美国排出的排名。实际上,美国老百姓也是这样看的。典型的,比如伯克利和普渡。

2. 英国:

a) Oxbridge和LBS,是一类

b) IC和LSE,是一类

c) UCL是一类

*事实上,部分国内留学中介,对于申到UCL的收费都不是G5的收费标准,意思是一些中介并不把经手UCL的业务难度当成可以和其他4所对比。

3. 美国的三类并不和英国的三类直接对标,而是略微错位对标,大体上,英国的每一类都比美国的低多半档、又比美国后一类稍高一点点。但是这种概略的对比并不能很好反应各个专业的情况,所以我想了一个可以让大家都更满意的对比方法,即一开头出现的这张图:

v2-79feaa3374e32504735fe7878e0a590e_hd.jpg

本人认为,上图能够很好的反应这些学校的实际情况,即通过所有硕士申请难度构成一个区间,进行比较。其中会发现,部分学校区间很大,部分区间很小,但有大多有交集,这就是各个专业、研究性vs授课型、phd预科和找工作focus等各种专业设置目的和强弱留出的调整空间。

第3 步:根据亲身体会分析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

(1)在选校时候,纠结美国和英国大学的排名是本科而非研究生排名、以及不同机构排名的标准不同,纠结这些本身意义不大。因为排名实质是大学的认可度,更直接说,是HR、老板、和亲朋好友的认可度。所以完全可以使用现有的排名进行研究生的选校,再多解释这个排名不是硕士排名是没有意义,也没有人认可。而HR的认可度,基本就是我在上面做的分档的对比。

(2)在学校对比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甚至指标打分,是不具有对个人的意义的,因为这最终就是学校声望的比拼,如果声望不行,你再怎么说也解释不清楚。所以必须从你所在的行业以及国内整体对你这算学校的感性观感上来看,不能死扣理性数据,然后拿着数据强迫别人改变看法。

这里需要特别考虑的是,由于一年硕士很短,所以这类同学往往没有时间完成自己的全面软实力提升,所以从个人人格、世界观、价值观等各种长期利好看,一年都是严重不如两年,两年严重不如三年(硕士vs本科),三年四年差不多(英本 vs美本)。而这些最终会反映到学校在hr那里的声誉和认可度。所以,hr得出前述的分层,其实是非常具有合理性的。

综上所述,我最终的结论就是按照上述的分层,以及图片中反应的信息,对这20几所学校,进行比较。

收起
取消

英国留学硕士申请时间具体是什么样的流程?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由于我是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所以仅仅分享一下研究生申请的准备过程。申请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大学前两年就准备研究生去英国留学的同学,另外一类是到了大三甚至大四才临时决定出国的同学。这两类申请者的准备流程会稍有不同,后面将分别介绍。

学分绩点

首先来说一下通用的部分。第一点是学分绩点。英国学校对不同排名的学校申请者会有不同的学分绩点要求,而大多学校参考的是net big网大排名,也会根据自己的院校合作情况设定target school lis...

显示全部

由于我是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所以仅仅分享一下研究生申请的准备过程。申请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大学前两年就准备研究生去英国留学的同学,另外一类是到了大三甚至大四才临时决定出国的同学。这两类申请者的准备流程会稍有不同,后面将分别介绍。

学分绩点

首先来说一下通用的部分。第一点是学分绩点。英国学校对不同排名的学校申请者会有不同的学分绩点要求,而大多学校参考的是net big网大排名,也会根据自己的院校合作情况设定target school list。大部分学校不会明确说出要求申请者的学校是某某排名的前多少名,但有些学校(例如拉夫堡大学)也会将要求明确列在官网。英国排名比较高的学校(例如G5,华威等)对国内排名很靠前的学校申请者要求均分达到85分,对于国内第二梯队的学校要求均分达到90分,一般会在conditional offer明确列出,如果申请者最后没办法达到要求的均分可以尝试和学校argue,但成功的可能性视情况而定。而英国排名稍低的一些学校对于国内第一梯队的学校均分要求会在75-80左右,对后面梯队的学校均分要求稍高。总体来说大学四年均分达到85分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界限,可是尝试冲击一些要求较高的Dream school,而学分绩又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准备的环节,如果到了大四开始申请前发现均分不够而大四下又没办法弥补,就很可能没有办法换到unconditional offer。但跳出留学申请这件事来说,大家不管决定出国还是保研考研甚至找工作,一个高的学分绩都是很有用处的,所以还是尽早做准备比较好。

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

第二点是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英国大部分学校要求的都是学术型雅思,很少学校要求UKVI雅思成绩,大家在决定Dream school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学校要求以免耽误了换unconditional offer和申请签证。大多学校不仅对总分有要求,对单科成绩也有最低分要求。一般来说达到总分6.5单科6是个比较安全的分数线。当然G5和排名靠前的学校一般要求总分7分单科6.5。如果申请的是商科,那还要准备GMAT考试,虽然有些学校不明确要求一定提交GMAT成绩,但会写明如果提交能够增加申请成功几率,有些学校也会默认对GMAT有个最低分要求(但不是绝对的),如果时间充足,还是很建议考个GMAT的。不过申请英国研究生比较好的一点是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可以在拿到conditional offer之后达到学校要求即可,申请时分数不够对申请一般不会有很大影响,而美国很多学校语言成绩不合格是没办法申请的,所以英国留学生会多了一些缓冲时间。

实践性活动

第三点是实习、课外实践以及国外交换等实践性活动。一般来说有1~2份big name公司的相关实习是一件很加分的事情,尤其是商科申请者。如果没有,那么大公司的不相关实习,或者小公司的相关实习也会比较加分。如果都没有的话,一些创业经历或者比赛经历,又或者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也都可以作为弥补。再者就是志愿者活动和国外学校交流活动(不管是长时间交流还是summer school)也是一个加分项,英国学校还是很看重实践活动这部分的。

选校和文书准备工作

接着是选校和文书准备工作。选校定位的时间是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的Dream school和想申请的项目,那么只要花几天时间去了解一下近几年这些学校的招生标准和课程设置。如果还不确定自己想去的学校和申请方向,那么可以多找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了解一些信息,包括学校的学习氛围,授课方式,申请难度等等。如果选择留学中介,那么准备时间会相应缩短,了解信息的途径也会变多。文书工作是一个要花费时间比较长的过程。如果是自己准备文书,建议先把自己的所有经历和个人特点分类列出来,然后找朋友或者老师过一遍,让他们对自己所列的东西提问题,通过回答问题会发掘出一些自己一开始想不到的点,也会对经历有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提炼。接着,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文书范本,找到一个比较personal的hint作为开头,这使得自己的文书能够给招生官留下更深的印象。在初稿完成之后可以再找老师或者实习的上司帮自己多提一些修改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定稿。这样一来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大概2~3个月。如果是找文书中介或者留学中介,那时间会相应短一点,大概1~2个月。

英国大多学校一般是9月开放申请,小部分学校会到10月初开始。要说的是英国大部分学校招生时rolling base的,所以在开放申请后的1周开始申请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从10月开始就有学校开始陆续发offer,在12月底英国放圣诞假之前会有很多学校集中发1~2波offer,接着英国会有一段时间比较长的假期,及其后再申请很可能剩下的名额就不多了,申请难度也会相应增大。下面分别来说说两类申请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准备重点和整体时间规划。

一开始就准备出国的情况

首先来说一开始就准备出国的情况。这类申请者的准备时间其实很充足,首先从大一开始就要注意努力刷学分绩,有影响到均分的课程抓紧申请重修。同时,在前两年空闲时间比较多的时候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这样在后面会有更多时间来准备其他部分。其次,从大二寒假或者暑假开始就可以开始准备实习,这样有更多时间来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也为后面能去big name公司实习打下基础。标准化语言考试不建议考太早,因为成绩会有有效期(雅思是两年),建议在大二暑假或者大三开始准备,这样成绩达标了也不用重考,成绩不达标也有时间重考。争取在大三上学期就把实习和语言成绩搞定,这样大三那年的4月左右开始就可以专心准备选校和文书工作,9月学校开放申请后就可以准备提交,9~10月专心进行网申。如果语言成绩还没搞定,可能就要边准备文书边复习考试,这样会比较辛苦也容易分心,相应的心理压力也会增大,需要思考是同时进行两项工作还是先专心准备一样。所以既然很早就准备出国留学,就尽早做好每一项准备。

大学后期准备出国的情况

再来说一下到了大三甚至大四才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情况。首先来讲一下我自己的例子,其实我是到了大四开学才最终决定要出国留学,当时还在实习,语言考试成绩也没考过,问俗也没任何准备,真的是一团糟。我的时间规划大概是这样的,9月底决定出国留学,一周时间决定了target school和项目,迅速找了芝士圈帮我开始准备文书,并开始复习GMAT,10月初进行了最后一次雅思考试,10月下进行了GMAT考试(虽然最后成绩也不太高但好在没有影响申请),11月初做好了一切准备开始进行网申,12月中收到了第一个offer。在进行这一切准备的同时我还在实习,时间节奏真的很紧。但仔细想想也是有一些基础的,例如我的学分绩一直保持的比较好,没花时间去重修课程;实习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有比较多的时间准备文书和考试;选校目标比较明确,只花了几天时间去了解前几年的项目要求和背景;文书准备过程中芝士圈也帮了我很多忙,遇到了很好的文书导师,才使得整体的申请流程比较顺利,最终也拿到了理想的offer。分享我个人的例子是想说,不管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不管任务有多紧,只要下定决定都是有希望的,毕竟只要坚持几个月就能收获拿到offer的喜悦。再来讲一下比较正常的申请流程,其实跟第一类申请者的流程差不多,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大三暑假的任务重点,是准备文书还是实习还是准备语言考试,其实有些事情是可以并行的。如果像我一样申请时间比较紧任务有多,那么建议可以先暂缓语言考试(毕竟申请英国学校语言考试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学校都会发conditional offer),文书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申请过程中招生官用来了解你最直接的方式,而且是比较personal的部分,招生官的主观评价成分相较多一点,利用文书对自己包装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申请成功率。

拿到offer后的准备工作

最后再来说说拿到offer之后的一些准备工作。一般来说会在2月底之前拿到conditional offer,接着就是交留位费。如果很确定自己要去哪所学校,建议在拿到conditional offer之后就开始申请学生宿舍。可能有很多学生会认为出国留学不想住学生宿舍,但是对于只有一年的英国硕士来说,学生宿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其实很多学生宿舍也不是在学校内部,大多是学校和校外某公寓的合作项目,但是设置会比较齐全,服务也会比较有保障。自己找房子可能会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有很难沟通和解决。如果需要继续准备标准化语言考试,那么节奏一定要紧张起来,大多学校会有一个最晚的换unconditional offer的时间,基本在5~6月,再晚可能会被视为自动放弃或者影响办签证。换unconditional offer一般还需要大学四年的整体成绩单,有些学校可能会给的比较晚,这时候就要多去教务处问问能不能提前拿到或者问到具体能拿到的时间。如果晚于英国学校限制的时间,就要给英国学校发邮件或者电话沟通解释情况,看能不能推后时间。此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加offer holder群(大多都可以在dream school论坛找到),可以和未来的同学一起准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解答,因为会有一些学长学姐也加入这些群给freshman分享经验。很多学校也会举办一些经验分享会,去参加提前认识一下同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申请签证。申请签证需要资金存款证明,一般要存够30天,而且申请时间也有限制,大家可以专门去查一下具体的要求早做准备,以免因为证明影响了签证。建议在6~7月初开始申请签证,开学前三个月一般是申请高峰期,如果被拒签也有缓冲时间重新申请。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加钱办理缩短时间。等到一切准备工作独坐好之后,就打包行李准备出发迎接新生活啦。

以上内容其实可以比喻为一个比较通用的模板,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自定义版本,来给留学申请这个既漫长又充满“惊“和“喜”的过程增加一点色彩。最后祝愿大家的留学申请过程顺利,都能拿到理想的offer!

收起
取消

制作英文简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Marco: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Jia Jia翻译(就读华盛顿大学3D4M系Master学位):

我看过很多的简历,这其中包含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的简历。以下我想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可能这些建议对有些人而言是不重要的)和一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适用于每个人)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视觉表现:连贯性

  • 在电脑上打开你的简历(或者打印出来)
  • 扫描或者大致浏览一下你的简历
  • 你对这份简历...
显示全部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Jia Jia翻译(就读华盛顿大学3D4M系Master学位):

我看过很多的简历,这其中包含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的简历。以下我想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可能这些建议对有些人而言是不重要的)和一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适用于每个人)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视觉表现:连贯性

  • 在电脑上打开你的简历(或者打印出来)
  • 扫描或者大致浏览一下你的简历
  • 你对这份简历的看法如何?

很多人的简历看上去不会让人感觉到轻松!这样的简历是一份不理想的简历。

还有就是我浏览过的一些简历,看似不是很凌乱,但是还是在视觉上没有连贯性。

为什么这个会成为一些人的问题呢?事实上这个问题会让别人感觉你并不是很在乎这份简历。虽然在不在乎这份简历并不足以决定结果的成败,但是它的确可以向别人展示你的竞争力,所以它是必须的。

因此当你在规划自己的简历时,一定要考虑全面的连贯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提供PDF版本的简历

因为word格式可能会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者版本中变形。

在简历中使用整洁、普遍使用的字体

大家普遍知道的是:基本的字体是最受欢迎的。(虽然我认为Arial字体看起来有点压抑)

校准

要确保简历中的内容是呈直线连贯地排列。

如果你并不擅长使用word,请不要很多遍的手动敲击空格键来保证文字的整齐性。

v2-f83417f6cd53ee55727fecd56b6e03bb_hd.jpg

可以看到字是歪斜的,并没有对齐。

这样并不能完成一份整洁的简历。

所以请一定要使用Tab键!

v2-45b55da70d76156f062f8a491d872ac0_hd.jpg

 

在使用完Tab键后,简历的内容会看起来更整洁,操作起来也很便捷。

当你尝试去把一段内容放在同一行时,像这样:

38171-xI_5n0zPn5opj1RE8YfLbZBBJAE_2Hzh.png

 

以下是操作方法:

38171-o3TkYpk9eMljZND4fWDE4vm65mSgKpjp.png
光标指在图上的位置
38171-LV5oFbOhDyYNHSUIiNhdFznc7u4EBGlb.png
按Enter键
v2-45b55da70d76156f062f8a491d872ac0_hd.jpg
按Tab键

 

v2-e99583fc3d4775002c6c4b7c44cf9207_hd.jpg
完成

相似的,如果你对word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建议你在简历中避免使用经典的双线结构,像这样把日期放在右边的结构:

v2-9a749f320d9f7e64c59fa04d0f4c2244_hd.jpg

这会产生与上面相似的问题,即手动对齐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会让你的简历看起来东倒西歪的。最好不要使用特别精致的格式排版,应该选择从左到右的格式,因为这种格式看起来相对合理并且有吸引力。

其他格式

在简历中,大家时常会忽略时期简写的问题。实际上日期有很多种简写的方法。拿“一月”来举例吧,你可以写成这样:

  • Jan.
  • Jan
  • January
  • 01
  • 1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选择哪个格式都可以。但是切记不要把他们混在一起用!

v2-612b179a5b2ed14575af67ec525053ea_hd.jpg

没有为什么

上图中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把日期分开两行时,要保证你使用了相同的方法或者相同的连字符把它们区别开。

  • ——

实际上,在英文简历中,有很多语法和格式的细小的连贯性的点需要注意:时间段,大小写的使用方法,精致简练的缩写,粗体和斜体字的用法等等。

我相信一些人的简历中已经没有上述的问题了,那么下面我来讲一下思维模式或者说一些基本原理:

总结

思维模式:你的简历中的所有细节和其他内容都取决于你自己。

格式变化的方式:选择一个格式并且有连贯性地去钻研和使用。

理由:以上都是一些写简历的基本步骤,一份看上去舒服的简历会传达给别人你是在乎并且尊重读者的。否则,一份让人不悦的简历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2. 修改简历:方法多样

在一些简历中(特别是年轻人的简历中),通常会使用动词作为开始来写关键点,以此作为简历中的重要信息。

一个简单的要点:要确保使用合理和多样的动词。

再者,确保在你的简历文字中要学会贯通地使用不同的文字。(注意不要滥用词典中的词汇)

相似的总结:

向别人展示你的想法和你对简历的重视程度。避免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 充实简历内容:结果

  • 不要列举你的职责,列举你最后的结果。向大家介绍你怎样利用自己的职位为你的团队、你的客户、你的上级、你的老板或者你周围的人带来利益。
  • 一定要使用清楚、简洁、专业的语言
  • 如果你的结果有很多,一定要把它们罗列出来!为什么?因为这样会更容易让读者看到;它们会为你的简历添加实质性的内容和阅读的合理性;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判断和衡量你的水平,推断出你的能力,以此来判断你适合干什么。
  • 向前冲!

你的简历并不是向他人证明你有多聪明(或者是你可以在X机构然后Y机构然后Z机构之间的工作能力)。

你的简历是为了向读者证明在他们的眼里你可以做什么(和多快你可以上岗)。如果你在简历中准备好了这些内容,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接到面试的邀请。

收起
取消

哪个北欧国家更适合去留学?

Amelie:

作者Amel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8~2019-06就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统计学Master学位,对瑞典留学项目有充分的了解,从乌普萨拉大学统计系毕业以后在沃尔沃继续工作。

首先,为了一些不太了解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到底哪几个国家才是北欧。北欧具体指在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南海岸的五个国家: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和冰岛。

一、地理位置和人口

首先从地理位置和人口来看,丹麦是北欧五国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总人口大概在5.7百万...

显示全部

作者Amel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8~2019-06就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统计学Master学位,对瑞典留学项目有充分的了解,从乌普萨拉大学统计系毕业以后在沃尔沃继续工作。

首先,为了一些不太了解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到底哪几个国家才是北欧。北欧具体指在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南海岸的五个国家: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和冰岛。

一、地理位置和人口

首先从地理位置和人口来看,丹麦是北欧五国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总人口大概在5.7百万人左右。芬兰是北欧五国中位于最北边的国家,人口在5.5百万人左右。在人口方面,人口最多的是瑞典,有超过一千万的居民,而最少的是冰岛,人口只有35万左右。

1、地理位置

其实在北欧留学过的人都知道,可能相比其他中欧或者南欧地区,北欧的冬天会有寒冷、天黑的过早等问题。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国家所能预期的光照长度,处在越南边,面临冬季因为寒冷和黑暗造成的不适影响越低。挪威多峡谷和高山,是爬山爱好者的好去处,峡湾风光也是该国一绝。瑞典则是平原较多,没有太高的山脉给热爱爬山的同学们。喜欢森林和湖泊的同学,芬兰一定是个好去处,毕竟芬兰还有一个称号,叫“千湖之国”。

24785-tnIMASL0kc-Op23FUeXpY8ny3xw-6Gyg.png
挪威峡谷

 

2、人口

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这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留学国家整体的大学的数量、工作岗位的数量。在同等世界前100左右的学校,瑞典有6所(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皇家理工),丹麦有3所(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和奥胡斯大学),挪威有2所(奥斯陆大学和卑尔根大学),芬兰有2所(赫尔辛基大学和奥尔托大学),冰岛就没有。

不仅如此, 如果是想来国外读本科项目的话,如果你怀着想上英语授课项目的想法,仅仅从选校的角度看,瑞典和丹麦似乎是最佳的选择。瑞典在申请系统上面与其他各国略有不同,其他北欧国家属于申请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一个申请费,但是瑞典研究生项目是一笔申请费(900克朗)可以且仅可以申请四个志愿(可以四个不同的学校的四个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学校的四个不同的项目)。

24785-JpTl_02g4YgFGSU73eJ787mGWaVJFy28.png
丹麦的城堡

 

二、GDP

出国留学,在考虑国家的时候,该国的人均GDP也是让我们做选择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毕竟留学中的大多数同学肯定都希望去一个更发达的国家,体验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施,甚至说希望在毕业后能有在留学的国家实习就业的经历。人均GDP越高,经济则越发达,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更多,收入自然也高。

从人均GDP来看,挪威是北欧五国中人均GDP最高的,整个北欧国家来说,挪威的工资整体也是最高的。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提,挪威的物价也是五国中最高的,所以这个人均GDP也只是一个参考的指标之一。仅仅从工资收入的角度来看,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冰岛不清楚。所以,如果有志向毕业留下工作且希望有高起薪,挪威可以成为你的第一选择。

三、学费和生活费

留学除了选校之外,接着要考虑的肯定是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就研究生项目而言,瑞典比丹麦稍稍便宜一些,和芬兰差不多,大约在7-12万左右一年。挪威是不收学费的,但是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供学位证和毕业证,换句话来说就是,大四的学生是没法申请挪威的研究生项目的,必须要毕业后gap一年才能申请挪威的研究生项目。生活费方面,瑞典和芬兰物价相似,丹麦稍高,挪威最高。瑞典移民局给出的最低每月生活费是8000克朗左右,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6000元左右,实际操作来看大约最低5500是没问题的。挪威的话大约一月9000-10000左右。

四、实习与工作

从留学时候找实习、毕业论文职位以及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来看,瑞典难度最低,接着是芬兰、丹麦、挪威和冰岛。

作为北欧人口最多的国家,瑞典在移民政策和 工作签证的发放上还是位居前列的,在外国人可以申请的职位以及每年给外国工作的外籍发放的工作签证数量也是最多的。硕士毕业工作四年以后或博士毕业以后(即缴税满四年)就可以申请永居,永居持有五年后就可以申请瑞典国籍,而且目前申请瑞典国籍是不需要测试你的瑞典语水平的。芬兰在给留学生的找工作签证长度上是最优的,丹麦在永居和工作签证上卡得很严格。

v2-eb760de1bb7152c06a8e570f2874c9c8_hd.jpg
瑞典斯德哥尔摩

 

五、生活

1、居民英语水平

对于很多想申请英语授课项目的同学,也很关心这个国家居民英语的普及率和英语水平。整体来看,在英语水平上,丹麦大于瑞典大于芬兰等于挪威大于冰岛。丹麦人属于英语说的很好还十分愿意跟非本国人说英语,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更好的交流。瑞典整个国家英语普及率也很高,很多跨国公司的办公室用语也是英语。但是在几个瑞典聚在一起,中间还混有几个不会说瑞典语的外国人时,除非你们和这几个瑞典人很亲近,要不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说瑞典语。在瑞典职场中,大部分开会或者职场交流会用英语,但是同事间的唠嗑聊天都会用瑞典语。芬兰职场来看,芬兰语还是基本占主流。

2、融入难度

从融入的难度来看,这几个国家除了冰岛以外几乎都没有过大的差距。丹麦尤其是哥本哈根国际化程度较高,但是在入籍时候需要丹麦语。瑞典国际化最高的还属首都斯德哥尔摩,而且目前这里入籍是不需要瑞典语的。总的来说,因为北欧五国都不是英语母语国家,如果想能够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学好当地的语言也是十分必要的,起码要有努力学习的态度以及对待当地语言积极的心态。

3、国民性格

从个人的性格来看,丹麦人相较于其他四国的居民来说,在社交恐惧方面略微弱一些(但是肯定不及国内的热情),可以说是北欧国家中最擅长社交的国家。瑞典人只能说还好。挪威人在周围瑞典同时的口中传说很害羞,芬兰则更害羞,据说在车站等车都要保持人人之间1米间的距离。著名的芬兰漫画Finnish nightmare(芬兰噩梦)讲的就是“害羞”的芬兰人的故事。如果你是一个社交恐惧症也并没有太多在留学生活期间频繁参与社交活动的想法,无疑芬兰在这时候最适合你不过了。

4、华人数量

从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来看,瑞典遥遥领先,接着大概是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如果你希望有较多的本国的小伙伴互相陪伴帮助,或者你担心自己刚开始因为到了一个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会感到孤单,瑞典和芬兰是最合适你的。

5、颜值hhh

从颜值方面来看,想都不要想挪威和瑞典肯定是你的“天堂”。著名的电影演员葛丽泰.嘉宝和英格丽.褒曼就都是瑞典人,Skam里的挪威帅哥们相信肯定是大家耳熟能详,权力的游戏里的Jamie也是挪威人。不仅如此,可能是拥有北方基因的原因,北欧国家的青年们整体身高也都远超过亚洲,可以说来了北欧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六、总结

关于这个问题,总结来看列一个总结的表格。

l 想去排名高的学校(瑞典 、丹麦)

l 不爱社交(芬兰、挪威、冰岛)

l 喜爱社交(丹麦、瑞典)

l 想毕业后留在北欧工作(瑞典、芬兰、丹麦)

l 想工作后拿到永居或国籍(瑞典、丹麦、芬兰)

l 想看美女帅哥(挪威、瑞典、丹麦)

l 怕冷怕黑(丹麦)

l 喜欢寒冷喜欢黑夜(瑞典及挪威北部、芬兰、冰岛)

l 喜爱峡湾风光(挪威)

l 喜爱平原风光(丹麦、瑞典)

l 喜爱森林和湖泊(瑞典、芬兰)

l 拥有众多的中国小伙伴(瑞典和芬兰)

v2-c5a51ee60e98d66e35e7cc5438439f72_hd.jpg
挪威峡湾风光

 

 

收起
取消

怎样的writing sample是好的,有质量的?

Marco:
[图片]

问答整理自芝士圈留学微信社群导师答疑。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

【留学文书答疑】writing sample是什么,动机信怎么写??

答疑嘉宾介绍

[图片]

Andrew Daum

Andre...

显示全部
720

问答整理自芝士圈留学微信社群导师答疑。

更多申请解答可至

https://www.zhishiq.com/s/5fa20a2920d6b

问答专区查看(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

【留学文书答疑】writing sample是什么,动机信怎么写??

答疑嘉宾介绍

v2-d3b4f829f26f00aeb151d71359aa7647_720w.jpg

Andrew Daum

Andrew Daum,芝士圈留学联合创始人,芝士圈留学外籍顾问培训师,毕业于牛津大学PPE专业,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会员。

内容摘自群内日常文书答疑,翻译如有出入,以文末英文为准:

【Clara】

Hi Andy!我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写writing sample以及writing sample到底是什么?非常感谢!

【Andrew】

Hi!谢谢你的提问,writing sample的理想方案是找一个与你现在学习的项目及你想申请的项目都相关的主题进行论文写作。你准备的文章应该专业、简洁且清晰。

【Clara】感谢你的建议!请问您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组织出一篇motivation letter(需要500字)的建议?我需要关注于哪个一个点?是该专业的兴趣、我的实习经历、我的竞争力和获得过的奖项等等,或者是其他什么因素?如果有关于该专业的入门阅读,我需要在申请之前就读一遍吗?

【Andrew】motivation letter正如它名字,需要写出意愿和动机,

你应该写:你对于申请此校此专业和追求个人目标的具体动机是什么?

关于“应该着重写哪些方面”,我不知道你是否罗列了你将要写出的所有事件,这些事件有以下特征:

(1)据你推测,这些事件是否“对于专业的理解”和“对该计划的兴趣”是高度相关的;

(2)你的实习经历、各类比赛奖项以及其他任何因素(生活经历、工作、个人品格素质等等)一直都是值得注意的、充实的且发生在近期的,这是指你有着关于该专业的兴趣。

 

(1)中注明的项目是你motivation letter中的论证与声明;

而(2)中注明的项目是如何去证明你的在letter中的声明。

在提笔之前你需要知道你将要写的所有事件(即简要列出并总结上述项目,用5-10分来评分)

从简洁短小的介绍性段落开始写起,你可以使用一些趣味的内容来顺畅地引出你letter中的主要内容。你所写的主干应该是支持你论证的证据组成。你应该对要编辑的相关材料进行分组和打草稿,以便于在段落之间内容能够平滑地衔接。

 

-------------------------------------------------

【Clara】

Hi Andy! I have another question about how to write a writing sample and what is it?Thanks a lot!@Andy Daum

【Andrew】Hi Clara! Thanks for your question! An ideal way to prepare a writing sample is to pinpoint an issue or area in your discipline that relates to the program you're applying for. The text you prepare should demonstrate your capacity to write in a professional, succinct, and clear manner.

【Clara】Thanks for your advice! Would you mind offering some advice about how to organize a motivation letter(500 words required)?Which one should I focus on,my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interest about the program, my internship, my competetions and awards or something else?Looking for your advice, thanks a lot!And if there is a preliminary reading for the program, should I read it before apply for it?

【Andrew】A motivation letter is precisely what the name implies: What is your specific motivation for the school, the program, and the discipline you will pursue there.

 

“Which one should I focus on…?” I’m not sure you should be aiming to focus exclusively on any of those facets of your application that you’ve listed

 

[1] Presumably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and “interest about the program” are highly interrelated?

 

[2] Your internships, my competitions, awards, and anything else (life experiences, qualifications, work, personal qualities) that has been NOTABLE, ENRICHING, and RECENT is/ are means to SUBSTANTIATE your interest in the program/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The items noted at [1] are the CLAIMS of your motivation letter; the items noted at [2] are the EVIDENCE that will support those claims.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DO with the letter in advance (i.e. list out briefly, 5-10 points that summarize the items at [1] above).

 

Begin with a short introductory paragraph in which you use the typical pleasantries of a letter to lead into the substantial aspects of the letter smoothly. The paragraphs you write should be composed of EVIDENCE (identified above) that supports the CLAIMS (also identified above). You should group relevant material logically and draft so the paragraphs flow together smoothly.

收起
取消

留学党在国外怎么过元宵节?

Marco:

当春节的热闹即将淡去,解救年后综合症的,就是元宵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思念了。

[图片]

元宵节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全世界华人都会跟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吃汤圆,共享团圆时光。

所以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这又是一个分外想家的时候。

[图片]

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过在国外过节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留学生的元宵节,究竟要如何营造仪式感呢?

01 三五好友,火锅趴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作为留学生心中...

显示全部

当春节的热闹即将淡去,解救年后综合症的,就是元宵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思念了。

38171-s3KXJ67WpaDNsrGjqtjyeFg0C3TLZf09.webp

元宵节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全世界华人都会跟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吃汤圆,共享团圆时光。

所以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这又是一个分外想家的时候。

38171-fjUcCo-bM9EQNwhdcouC7EB_WAWkrzyY.jpg

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过在国外过节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留学生的元宵节,究竟要如何营造仪式感呢?

01 三五好友,火锅趴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作为留学生心中的白月光,火锅一直深受留学生的欢迎。

一口热气腾腾的火锅架起来,五湖四海皆可煮!留学生真正的快乐,肥牛卷羊肉卷包心牛丸鸭肠黄喉娃娃菜海带结冻豆腐都会告诉你。

满头大汗时再来瓶啤酒,一口哥俩好呀,一口涮羊肉,一群朋友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边吃边聊,不仅能快速地拉近彼此的距离,温暖的气氛还能驱散离家的忧愁,很快就把节日气氛烘托起来了。

38171-ckmIn7EyU2jEXn-Uqgpd84esCv4tF3g-.webp

02 买买买,购物趴

如果实在不知道干什么,不如走出房间,去尽情购物吧。

元宵节,讲究的无非就是个开心。逛商场、逛美食街、逛超市...给自己添一身好看的衣服,再买一些喜欢的鞋子、包包、口红、护肤品、化妆品、游戏机...逛累了不妨看一场电影,结束后买一些可口的零食,品尝一些难得的美味...

拎着大包小包战利品的你,就是整条gai上最靓的崽!

38171-RAAkeMQuhy6uNXpHnsyCDrSG48sSM6AS.webp

03 蹦个迪,狂欢趴

除了团圆,元宵节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嗨?不就是给自己狂欢的机会?

何不与国外的朋友们一起嗨一嗨,在各色绚烂的夜空下,在涌动中人流中,在嘈杂的音乐里,成为最野的Party之王(女王)。

38171-GVefPxflnSHyutz1sq5-K3YuX9ggW2qr.webp

如果以上活动都不能满足你对在国外度过一个毕生难忘的元宵节的向往,或者你想要体验原汁原味的元宵活动,没问题,国外也有很多的活动来庆祝元宵节哦。

美国

由于美国的华裔群体数量很多,所以类似于元宵节这类中国传统节日在美国也有着很多的庆祝活动,尤其是当地的华人街等华裔聚集群体,庆祝的活动简直丰富多样。

做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传统活动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歌舞等节目表演也有声有色,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热闹的庆祝方式也吸引了不少当地人的参与,想体验传统庆祝活动的话,唐人街是完全值得一去的地方。

38171-JUz7dkY8HaFI8pGdb7g98FvNUXAANnFS.jpg

而美国的大学也会组织大型的庆祝活动来庆祝元宵。比如很多留学生社团或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丰富的节日活动,让中国留学生们一起参与。像猜灯谜、吃汤圆这些活动是绝对不能少的。

有时候校方也会亲自出面,举办一场校园晚会,让学生们登台献艺,给大家营造一个难忘的夜晚。

还有Las Vegas孔明灯许愿活动,无数孔明灯缓缓升空的画面,极度震撼。

 

韩国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韩国并没有元宵节的说法,正月十五这天不叫元宵节,而叫“正月大望日”,意为“望满月”。

和中国不同,韩国在这一天也不吃元宵,而吃混合糯米、高粱米、红小豆、黄米、黑豆等杂粮做成的五谷饭,吃各式各样的坚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银杏等等,据说可以使牙齿更坚固,还能防治疔疮等皮肤病;此外,还要喝“清耳酒”,祈愿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头听到的都是好消息。

另外,韩国农村还保留着一些正月十五的传统庆祝活动。比如“烧月亮屋”,用树干或竹子搭成圆锥形的屋架,挂上写着新年愿望的纸条,圆月升起之后,人们用手中的火把点燃“月亮屋”,围着火堆欢歌起舞。

38171-NoEcnOXBhLPTK--F7rYIRdkMO9trLOJE.jpg

感兴趣的韩国留学生们可以去体验一下哦。

 

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华裔群体非常大的国家,因此保持了不少中国南方地区的习俗。

在元宵节这个华人的传统节日,新加坡当地华人在保持传统的同时经过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过年习俗。

比如新加坡福建会馆几年前就开始在元宵节举办热闹的“踩街”活动,活动上会表演精彩的武术、舞狮和演奏南音。

38171-TpSgMBoel9T6tQPk5K3jEdAu7smFrEJF.jpg

日本

日本从中国历法中学习了很多节日,元宵节叫小正月。明治维新改革历法,采用西元纪年,元宵节就改为公历1月15日,习俗有迎年神、祖灵,祈丰,早上要吃红豆粥,并且大多数地方也会举办赏花灯活动,以及舞龙舞狮表演。

38171-TL5_PmpULD4_UPorIy_k7UVGruFgq_PY.jpg

而小正月也是日本的成年礼(男性的元服礼和女性的裳着礼)举行的日子,因此也会比较热闹。

澳大利亚

作为春节之后最受期待的节日,元宵节最近几年可谓是深受澳洲人民喜欢。

包元宵、猜灯谜、点花灯,各种庆祝活动堪称完美。除了这些,还能看到一连串的文艺表演,各式各样的民俗技艺,品尝到中国的传统美食。

38171-2wDlim1LFgMD9Dz5nk66Tlhc8UAZEiZv.jpg

蒙圈儿说了这么多国家的元宵节习俗,想必同学们已经兴奋不已,规划着如何去体验一番了。

收起
取消

英国与香港,该选哪个留学?

该话题答主

Sinky W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商学院 Management
BG: 985本,LBS硕 在申请留学的过程中全程DIY,申请英港6所学校Management以及M
Sinky WU:

目录:

香港留学好处分析英国留学好处分析如何根据留学目的来做出选择两个例子

 

每到留学申请季,总是能够听到不少学弟学妹在问:到底应该去香港读研,还是去英国读研?

其实当年我申请留学的时候,也有过这方面的纠结。起初我一直是打算申请香港的学校的,后来在申请的过程中慢慢理清了自己的需求。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应该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做考虑,包括自己留学的主要目的、未来就业规划、对地理位置的偏好等。接下来,我就来聊聊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显示全部

目录:

香港留学好处分析
英国留学好处分析
如何根据留学目的来做出选择
两个例子

 

每到留学申请季,总是能够听到不少学弟学妹在问:到底应该去香港读研,还是去英国读研?

其实当年我申请留学的时候,也有过这方面的纠结。起初我一直是打算申请香港的学校的,后来在申请的过程中慢慢理清了自己的需求。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应该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做考虑,包括自己留学的主要目的、未来就业规划、对地理位置的偏好等。接下来,我就来聊聊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说说为什么一般大家为什么会选择去香港留学。我曾经问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为什么决定去香港留学,或者是有过要去香港留学的念头?总结下来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是香港的学校综排普遍不错,申请难度也不算太大。

根据2019年6月发布的2020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香港大学排名25,香港科技大学排名32,香港中文大学排名46,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分别排名52和91。这几所学校是大部分香港留学生会选择的范围,在世界上知名度较高、排名较好。而且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整体的申请难度不是很大(个别学校专业除外),对于想要拥有比较知名学校的留学经历的人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如果是有打算在大陆找工作的话,综排还是能够起不小的参考作用的。而且在香港留学的话,留在香港工作也是几率比较大的。

4863-rq4Weuw8g42cMX4phy_1irMeACznAVun.jpg

(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之香港大学)

二是方便中途参加各大公司的秋招。

这其实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一个点,因为国内秋招的形势确实是一年比一年严峻了,这种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来自于应届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大盘经济活力有所萎靡。大公司缩招的新闻比比皆是,一个好的岗位往往是千里挑一。秋招除了拼实力之外,也有拼机遇的因素在,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够多一次秋招就是多一次机会。在香港留学的学生,可以回大陆参加2次秋招,一次是在读期间,一次是在回国后。(当然,愿意承担中途回国机票的国外留学生可以忽略这点。)这对于非常急切求职的留学生来说,确实有利于抢占先机。

三是离家比较近,这点可能广东人最深有体会。

毕竟比起英国美国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香港还是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在香港留学的广东人,很多都能够做到每个月甚至每周回家一次。不过,这虽然是一个优势,但不应该被赋予太大的影响权重,毕竟留学一般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不必过多地去考虑离家远近,除非真的是需要经常回家处理事情。

说完了香港,再说说英国吧。英国教育机构Study in UK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英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最大意向国。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留学生想要去英国留学呢?

在英国留学的好处首先一定是拓宽眼界和知识面,在全英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这是大部分不在国内院校读研的留学生的重要考虑因素。

如果选择了留学,就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那就是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去融入新的人和事。只有当你完全身处于不一样的文化环境中时,你才能真正地了解到异国文化渗透下的方方面面,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以后想要在外企工作或者追求比较全面发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在我看来,既然花了这么多钱了,不如走远一点,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二是拓展人脉和机会。

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在英国留学有更多与其他国家朋友结识的机会,这些人不仅仅是在校内的同学,还可能是你的邻居、房东甚至是实习公司的同事等等。我以前的导师总说:“现在教室里的同学,很可能就是你以后生意场上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就拿我的学校LBS来说,跟校友coffee chat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想要在欧洲、中国大陆、香港或其他地方工作的人都能够通过相关的校友去获取相应的信息,甚至获得宝贵的内推机会。

三是留在国外工作。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搬出英国政府在2019年9月11日发布的消息:将恢复深受国际留学生欢迎的PSW(Post study work)签证,允许留学生在毕业后继续留在英国两年寻找工作机会。虽然具体的细则尚未官宣,但对于想要留在英国工作的留学生来说,仍旧是一个利好消息。除此之外,如果能够申请到不错的英国学校,凭借着学校在欧洲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以及面试的便利性,留在欧洲工作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4863-swtz8tvirgfio-KL6Ko-qGi2KTGnEiGH.jpg
4863-_nZnJY1CCO29D67YreNpBqZe8uOvCFwj.jpg

以上分别简单说了下在香港和英国留学的一些好处。还是那句话,具体去哪里留学,还是得看个人的首要需求。

如果你有强烈的意向回中国工作,而且留学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在在学历上的竞争力,那么你可以同时考虑香港或者英国的学校,综排越靠前越好。这里提到综排是因为,国内大部分HR都是以学校综排为筛选候选人的主要标准。如果你同时有香港和英国学校offer在手,可以比较学费、课程设置等方面,看看哪所学校更加适合自己。

如果你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更加深入或全面的知识,毕业后也没有明确的工作地点要求,我会建议你选择申请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在这里综排应该次于专业排名)。可以提前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看看是不是你感兴趣的领域,能不能给你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如果体验国外生活、开拓视野是你留学的主要目的,那么毫无疑问,英国是比香港更好的选择。在英国,你可以沉浸在全英的语言环境里,让自己去融入另一个国度。我见过下午四五点在酒吧门口喝酒的英国人,见过晚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牛津街,见过拥有无数世界珍宝的大英博物馆,也被热情的陌生人予以微笑和怀抱,跟欧洲的小伙伴们敞开心扉聊天……这些是踏上另一片热土后所看到的、经历的特殊体验,是对文化的别样理解。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里,可能只有在留学的这段时间里能够最自由、最长久地去感受国外的世界了。所以,如果是真的想要去感受一下大千世界,让自己有一段更加美好的求学经历,同时有意向留在国外工作的,那么就选择英国吧。

如果需要经常回家处理事情的,去香港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从香港回家还是比英国方便的。当然,这样的情况相对少些,对于已经成家的人可能影响更大。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说:“但是我既想体验国外生活,又想经常回家,到底该选择香港还是英国呢?”这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弄明白自己留学的首要需求是什么。每个人在留学过程中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多样的,但首要需求只有一个,其他的需求必须适当地后退。想体验国外生活,必然无法做到离家近,这个时候你就得静下心来问自己,到底更想要哪个?当你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什么了。

我想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大二的时候就决定毕业后要留学了,当时一股脑地想要去香港,纯粹是因为觉得香港是记忆里比较近的地方,而且几所香港高校的招牌也不错。就这样一直到了大四上学期准备申请的时候,我开始对自己过去两年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因为我发现所谓距离的远近并不是我最在乎的因素,我最想要的其实还是去国外开阔眼界,接受不一样的文化。所以最后我主攻英国学校,再在收到的英国学校offer里挑出最好的一个。

前几天我也刚好奇地问过一个在香港留学的师妹,我问她:“你为什么选择去香港啊?”她说:“我不想去太远的地方啊,所以就选了香港。而且香港综合排名高的学校比较好申吧哈哈。”在她的角度来说,香港确实是她的最优选择。如果我是她,我也会这么选。

所以,现在但凡有人来问我到底是去香港留学好,还是去英国留学好,我都会让他先好好想想自己最主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答案没有唯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收起
取消

去法国留学和留在法国生活,你们后悔了吗?

Xin J:

首先自我介绍一哈:坐标巴黎,商学院二年级在读,在某法国企业实习,来法国第二个年头。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巴黎的留学圈观察到的和我看到的商学院学生的生态。

法国的高等教育相比国内或者英美国家要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学校除了大学,还有商学院、工程师学校,各种专业学院等。接下来,让我们学术地来吃这个瓜。

[图片]

常规意义上,学生会选择大学(三年制本科教育),而后再完成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这样的学习途径适用于大多数专业。

但是,法国还提供给学生在完成了高中教...

显示全部

首先自我介绍一哈:坐标巴黎,商学院二年级在读,在某法国企业实习,来法国第二个年头。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巴黎的留学圈观察到的和我看到的商学院学生的生态。

法国的高等教育相比国内或者英美国家要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学校除了大学,还有商学院、工程师学校,各种专业学院等。接下来,让我们学术地来吃这个瓜。

44485-BPXvezcpvkH3fkDyrk9STA7pcehI0y8g.jpg

常规意义上,学生会选择大学(三年制本科教育),而后再完成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这样的学习途径适用于大多数专业。

但是,法国还提供给学生在完成了高中教育之后,如果你想往Business方向发展,或者Engineering方向发展会选择在结束高中教育之后,上一个叫做classes préparatoires aux grandes écoles (CPGE)(下文简称prepa)的两年制的预科课程,然后进入相应的商学院或者工程师学校学习,sounds so fancy。

但是,prepa完全不是上课拿文凭这么简单,两年后,学生们要参加一个叫做 concours,近似高考难度的考试,然后根据分数与其他综合实力决定学校。(看到法国高中生们和大家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心态顿时平衡了)。

44485-Dr3Cc1jfUiyhK0NVy16sBt8AJEUzot4g.jpg

Prepa和concours是一场智力、体力与经济实力的挑战,这两年的预科课程可以想象为商科高考大冲刺,所有参加过的法国盆友们都说过程让人脱发,也有盆友第一年挂了,第二年重头再来。为什么这也是经济实力的角逐呢,如果在Prepa之后选择进入商学院学习,因为之后四、五万欧元的学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因为毕竟公立大学学费近乎全免。

但也不能说上公立大学就不如商学院的,因为公立大学大部分都是法语授课,所以在公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法语都不错。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法国人也这么说,TOP3的商学院(HEC,ESSEC,ESCP)在你的简历上对你找工作真的很有帮助。

比如,欧莱雅现任CEO Jean Paul Agon就是HEC的校友,LVMH集团总裁Bernard Arnault毕业于Polytechnique。当然了,La Sorbonne或者Science Po也是十分优秀的学校。

44485-gzNnMVBXIxmLKy7VX7KVdFQquVDed_CE.jpg

因为来法国念书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读研究生,所以大家也都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无论是商学院还是公立大学,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国际化与多元化

在欧洲大陆上,法国真的算是比较包容和多元化的国家了。大部分商学院的国际生比例可以达到20%以上,主要组成中国人、印度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在学校大大小小的社团里也都能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而且你也会看到有那种中文说很好,很热情的法国人。我曾经认识一个会讲中文的法国同学,他曾经在中国学习了很久的乒乓球。也遇到过在case study的时候一个法国同学 carry了一个微信的行销方案。

因为法国对于一些非洲国家的影响,学校里也可以看到很多来自摩洛哥、黎巴嫩、阿尔及利亚的同学。在英国脱欧和整个欧洲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法国日趋成为欧洲文化、经济、科技与制造业的中心。因此,法国也是很多欧洲其他国家学生ideal学习的地方,这里有来自意大利、葡萄牙、荷兰、德国、波兰等国家的同学。

学校的学生会叫做BDE(bureau des étudiants),会组织很多学生活动,party为主。可以说法国学生还是玩得很疯的,记得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学生会包了几辆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一座山上的club。在大巴车上,已经pre-drink的同学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又唱又跳,还有男孩子大跳脱衣舞(露出了你懂的微笑)。

然后,我还参加了学校的WEI(weekend of intégration),一个长达三天的蹦迪。当时是周五晚上,我们坐大巴去露营地,第一个露营地是在一个山洞里,然后就开始近乎坟头蹦迪的感觉,第二天没怎么睡,就开始破冰游戏,露天泡泡浴,beer Pon, 体力不支的我们,第三天,又一起去了一个水上公园。

44485-JHB0DBg_hG-3jaOwbRKsz_3r1CO7y-R8.jpg
44485-jqemPOa6Eue9qJi2ZcOvOgdr-cnRv1sL.jpg

如果你问我法国的商学院好不好玩,我觉得用心体会认真生活,还是挺好玩的。因为我觉得来了欧洲之后,真的可以感受到什么是“活在当下”。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居安思危的心态还是挺好的,但是我们总是想得太远,就忘记享受眼前的生活了。来到法国之后,我自己也在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为未来做好准备,也能享受当下的生活。

 

留学生福利

在法国,留学生可以享受和本国学生近乎相同的待遇。

租房子,会有一个叫做CAF的机构根据房屋租金数额提供不高于207欧/月的补助。

44485-_U48UlJHJTsrVpldn0owX2OLXtdw0ZT-.jpg

看病的话,首先,我们会拿到一张叫做carte vitale的社会保障卡,之后我们需要购买一份叫做mutuelle的补充保险,之后我们去看病或者去药房买药就可以近乎全额报销,朋友玩笑说,通过不停看医生发家致富。

市政交通有青年票,大小博物馆25岁以下青年免费,包括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

 

工作机会

来到法国之后才发现,其实法国的经济还是挺繁荣的。如果你对奢侈品或者市场营销感兴趣,法国还是很有发展机会的,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拥有Louis Vuitton, Christian Dior, Guerlain等品牌、还有Kering、欧莱雅集团、阳狮广告等法国企业。

44485-ELgtAqX002ErCtWdARgWcuEyV1tQKpl9.jpg

如果你对快消或者零售感兴趣,这里是有达能、家乐福。如果你对能源与制造业感兴趣,这里有Valeo和Total。金融业有BNP Paribas和SG。

人在海外,更能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带来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大部分的法国集团都对中国充满好奇,并认真地处理中国区的业务。这也给我们这些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

 

一年半过去了,我的法国留学生活也过去了一半,在巴黎走过了一整个春秋冬夏。昨天,变黄的树叶被雨水拍打在地上,就让我想起北京的秋,树叶会变成鲜艳的红色。

这一年多来,我在这里认识许多朋友,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我遇到过拿到CDI(法国正式员工的合同形式)的中国朋友,也有刚刚到法国念书的学弟学妹,我自己的感觉大家总体来说还是怀抱着或大或小的梦,一步一个脚印地生活。

总之,留学这条路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收获一个好的结果。

同时,如果你也想拥有高品质的高等教育,体验更多元化与国际化的留学生活,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亲身体会沿着塞纳河漫步或者造访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的浪漫,那就选择法国留学吧,一个绝对不会后悔的选择!

收起
取消

去英美留学开销大概多少?英国一年制硕士会不会不好申请博士?

Xin Li:

作者Xin Li,芝士圈留学行家,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我本人在英国G5美国常春藤各读过一个硕士(不同专业),仔细观察过英国美国的硕士教育体系,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更多启发。

首先先放结论:

1. 英国硕士,1年的,伦敦地区40-50万,其他地区40万稍低,不会低很多2. 美国的硕士,常春藤比其他学校更贵,一般两年制的项目总花费要70万以上,东北各...

显示全部

作者Xin Li,芝士圈留学行家,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我本人在英国G5美国常春藤各读过一个硕士(不同专业),仔细观察过英国美国的硕士教育体系,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更多启发。

首先先放结论:

1. 英国硕士,1年的,伦敦地区40-50万,其他地区40万稍低,不会低很多
2. 美国的硕士,常春藤比其他学校更贵,一般两年制的项目总花费要70万以上,东北各州、中部各州、南部各州,一共40-50万即可;如果是商学院、法学院,学费会更高,但是很多商科、法律专业都是一年制的,所以总花费差不多

* 以上是根据同学的平均花费来计算,并不是省吃俭用的花费,因为如果你自己计算一下,其实特别省吃俭用和普通花对比起来,也就最多差个3-5万。找个好工作,一年就能把这个差距的钱填平,人生这么多年呢,给自己留个美好的留学生活的记忆,很重要的。

* 以上花费的是计算了必要的social、聚会、和旅游的花销的。在美国你肯定是要把美国玩一遍的,说不定还会延伸到加勒比海、加拿大、南美。因为你会发现回国以后再想来,飞机票一定占总费用的一半,你会觉得太不值了。如果你在英国,你一定会把欧洲你感兴趣的国家玩个4-5个以上,所以这部分钱,你得计算进去。我上面的费用,已经计算了这部分的钱。

本人情况:

1. 985上游学校本科,理工科
2. 美国常春藤硕士+英国G5硕士,理工科+商科
3. 常驻过纽约、伦敦、芝加哥、旧金山

申请第二硕士是出于职业发展和兴趣的双重考虑,也是国内就业市场的实际选择偏好,我建议大家如果是英国念书,也不妨考虑double一下自己的硕士学历,并没有多花什么时间。

下面是对楼主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英国一年制硕士会不会不好申请博士?”

答案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有一点点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具体解释如下:

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分别是:

1. 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申请者的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2. 这些必须的成功要素里,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很难提供你什么?
3. 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第一部分: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核心成功要素是两个:

a. 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其中,英美教育系统下的成绩单效果远远好于国内
b. 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经历,而且老师看得懂,喜欢

读博士的英美博士的核心,是老师本人要招一个和他研究兴趣相同,并且小有成果,让老师认为你以后可以在他所在的学术圈里有一定水平,甚至可以成为他在他自己学术道路上的左膀右臂的人。他要招一个“自己人”。

所以,成绩单和科研经历的关系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两回合的竞赛,第一回合通过的人,进入第二回合,但是通过第一轮以后,第一轮的所需要的资料就没用了,和第二轮没关系。第一轮是成绩单,第二轮是科研经历。比如先用GPA 3.7卡一刀;筛完以后,导师开始看研究经历,这时候,GPA 3.85和3.75,没区别,除非最后没看到任何人和自己特别兴趣相同,那才会重新捡回GPA来比较。第一轮再高,对第二轮也没有帮助,但是第一轮低了,很可能没有机会进入第二轮。

所以对于成绩单来说,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说服力是很重要的,要让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受过良好系统科研训练的可教之才。这里面,国内的成绩单的说服力会低。

然后是科研经历,这里不是浅尝辄止的凑数的科研,而是你真的感兴趣,你查了很多资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的观点体系,并且对其中的诸多主要方面已经自己验证过了,结果已经有了。但是你这个体系可以是错的,也可以是有点幼稚的,但是老师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你的兴趣,并且你为了你的兴趣已经进行了诸多努力,而且是已经有成绩了(虽然有可能是一大堆证伪)。这个情况下,你就必须要有时间去做科研,不是简单地出人出力,而是你自己申请机会,设计体系,验证它,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重要结果。

第二部分: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

录取委员会看重的这两个东西,其实英国一年制硕士都不一定能提供的出来。成绩单,你如果想要和博士无缝衔接,就要12月提交博士申请,那时候,你在英国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你的英国学校的成绩单是空的,只能给你一个简历上的名字。由于你尚未证明你在英美教育系统下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一环节,你缺失。科研经历,更加难有,因为你只有两个月时间,还要去熟悉导师,找机会,难度更大。

实施上,最可行的方法是,硕士8月毕业之后,准备12月的申请。但这样,在时间表上和美国两年硕士不就完全一样了吗?是的,就是完全一样了,而且你也很难有优势,因为英国硕士是一年的,就没有给大家进实验室预留很多空间,所以各个老板也不太有考虑招个硕士进来帮忙的习惯和传统。

所以,英国有研究性硕士和普通硕士的区别,前者是真正面向博士培养的,如果你要读博,你就需要申请前者。而前者,很多时候是两年的,又和美国一样了。

总之,读一个英国一年制的硕士,是一个hard模式申请phd的路数,只要看清楚了申请博士的核心成功要素,综合结合自己的情况,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模式,这种硕士本身的市场定位也不是为博士设计的。

但是这也不是说你就有劣势,还要看你的对手是什么情况。

第三部分: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申请phd录取委员会所看中的,本部分的讨论,就集中在GPA和科研经验上。

1. 你的国内对手:

a. 国外的成绩单他们大概率没有,有可能有交换经历,那么在这个经历中,他们大概率会竭尽所能考取高分数,并且有推荐信。
b. 国外的科研经历他们大概率也没有,但是现在一些中介有渠道帮助学生出国做暑期科研,他们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一定比你有优势。因为这种暑期科研,是有固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全是打杂。这等于ps里是有干货写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就稳了。

2. 你的美国硕士对手:

a. 他们的机会超过你。成绩单有而且分数已经出来了(因为他们是第二年了),科研也已经做了一年多,而且很可能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大干特干了三个月
b. 但是他们很多人不考虑英国博士

所以你的情况就是:

你对比美国硕士,竞争机会明显弱,这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选择的模式不适合和人家竞争;
你对比国内硕士,你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有优势,但是也不是很多,因为你的优势其实只有一个没成绩单的学校名字;
你和他们中有海外交换和海外暑期科研的人相比,竞争力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经读了一年硕士,有了一年科研成果,你本科才毕业不到半年,暑假肯定本科学校也不会让你再回实验室做几天。

第四部分:结论,以及你最佳的路径是什么?

结论就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就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但是,我最后觉得最重要的是回到楼主提问的实质上来,那就是,我作为还没到申请季的本科学生,我现在是有选择的,我要怎么办才能最大化我自己的结果?

相信刚才的回答,其实你已经看出来了:

1. 首先,美国一些州的2年硕士和英国1年比,并没有贵太多,不要因为钱,就上来先入为主卡掉整个美国

2. 你还没到申请季,我刚才说的所有国内硕士可以用的提升手段,都是给你准备的。你要:

a. 你也去申请美国大学的暑期科研

b. 你也去美国大学交换,考高分,力保四门课里有一个老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

3. 然后拿着这些,你即使去英国读硕士,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读硕士只是你的一个缓冲期,该有的,你在来之前已经攒齐了。

就这样:-)

收起
取消

世界各个大学的鄙视链是怎样的?

Marco: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心照不宣的微妙鄙视链。

例如:

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

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

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

看韩剧的鄙视看港剧的

看港剧的鄙视看台剧的

看台剧的鄙视看大陆剧的

……

鄙视链,在今天仍是一个绕不开的怪圈,只不过有的更新了内容,甚至还衍生了新的鄙视链。

 

近些年,留学的队伍可谓日益壮大,虽然在国外看到自己的国人会分外亲切,但这些留学生之间也隐藏着很多条鄙视链。

比如最近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即将赴剑桥读书的章泽天,就在几天前发布ins...

显示全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心照不宣的微妙鄙视链。

例如:

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

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

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

看韩剧的鄙视看港剧的

看港剧的鄙视看台剧的

看台剧的鄙视看大陆剧的

……

鄙视链,在今天仍是一个绕不开的怪圈,只不过有的更新了内容,甚至还衍生了新的鄙视链。

 

近些年,留学的队伍可谓日益壮大,虽然在国外看到自己的国人会分外亲切,但这些留学生之间也隐藏着很多条鄙视链。

比如最近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即将赴剑桥读书的章泽天,就在几天前发布ins称,自己拿到了巴黎政治学院的offer,但是最后没有选择去,并且否认了关于她成绩的谣言。

v2-e28aa8baed1eaac6b946a36f37c2fa94_hd.jpg

 

“真没想要所谓挂科、肄业、四级低于400分、雅思低于6分的谣言还有这么多人信?过去半年顶着压力,数不清的熬夜努力也只有自己知道。我庆幸自己有机会向优秀的人学习,用心生活,无愧自己。”

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虽然巴黎政治学院的名气和综合排名都要低于剑桥大学,但是巴黎政治学院的申请难度并不比剑桥大学低,而且不少专业的排名甚至远高于剑桥。

2019年QS发布的国际关系与政治专业排名中,巴黎政治学院排名第三位,而剑桥大学则排在第五位。

2018年发布的国际关系与政治专业排名:巴黎政治学院第四位,剑桥大学则是第六位。

而章泽天的这次的留学选择,也完美诠释了留学圈的鄙视链。

蒙圈儿相信很多留学生经常能在知乎或者豆瓣上看到这类问题:“去哪里留学好?”
 

后来,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引战版本:“留学圈的鄙视链是怎样的?” 回答里往往是一群义愤填膺的北美留学生,为了自己的母校和地区,与其他人吵得面红耳赤。

鄙视链大致如下:

常春藤的看不上北美其他学校;北美留学的,鄙视英国留学的没考过GRE;英国的,鄙视北美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都是村炮儿;等欧美圈撕得差不多了,再合起伙来鄙视土澳。

澳洲:???

v2-eddb0f0ae79d383f10292ac08bdaad98_hd.jpg

等大洋彼岸吵的差不多了,然后他们会如梦初醒一般:“啥?香港?去香港也算留学???”

还会有人发自内心的提问:“在香港读研啊?考研分数一定很高吧。”

说到这,可能不少香港留学生要哭晕在厕所了...

38171-ai8b-71ttVNoTgRqVBiv-LsrPfTJA41p.png

不过也别急着哭,毕竟还有大批人,压根就没有留过学,他们连这层鄙视链都没有加入…

虽说留学圈里,学校排名牢牢占据着鄙视链的顶端,但也别小瞧了其他因素的占比。
 

留学时间鄙视链
 

去国外读小学的看不起去读初中的;

读初中的看不起去读高中的;

读高中在本地高考的看不起去读foundation的;

去读foundation的看不起本科的;

上本科的看不起国内本科过来master的;

master之后过来的:???

 

来读高中的只喜欢跟同样来读高中的人玩;

来读预科的谁都认识都玩得来;

985和211学校2+2的都互相认识;

不少从小就过来的,可能已融入了local亚裔圈子了;

master和PHD的:“对不起啊,我们只学习不玩的。”

口音鄙视链

高贵冷艳的伦敦腔 > 最炫北美卷舌风 > to die的澳式音 > 天书般的Hinglish > 闹太套的Chinglish > 无法识别的Japanish

学位鄙视链

PHD/JD/MD > MBA > Masters (Research>Taught) > Undergrad > Certificate
 

工作地点鄙视链

NYC/London>Chicago>Boston>Philly>SF etc.>中环>Singapore>陆家嘴>金融街/国贸

部门鄙视链

IBD >S&T > AM/PWM > ECM/DCM/Research > Other Mid office > Back Office/营业部

职位鄙视链

Chairman/President > CXO/MD > ED > D > VP > Asso > Analyst > Intern

学科鄙视链

理科> 法学 / 医科 > 工科 > 商科 > 社科 > 文科 > 艺术;理科:数学 / 物理 > 统计 / 心理 > 生物 / 化学;工科:计算机 / EE > 其他工科;商科:金融 > 管理 > 会计 > MKT > 其他;社科:经济学 > 公共管理 / 政治 > 社会学 > 其他;文科:哲学 > 新闻 > 历史 > 语言 > 文学...

 

生活圈鄙视链

 

食 物

土澳>加拿大>日韩>美国>英国
 

衣 服

高定>轻奢>网红风>乱七八糟潮牌一身>老子就要拖鞋+睡裤+宽大的卫衣的混搭风
 

北美:越来越潮,衣柜越来越多去bar的衣服

欧洲:不知道为什么穿搭风格越来越gay

土澳:从正常到土的退化演变过程

 

社交圈鄙视链

永远在social和奇怪高大上活动的白富美高富帅圈>整天以dating姑娘为目的的花花公子圈>整天泡在健身房的运动圈>宅在家看综艺打麻将的死宅圈。

另外,整天在实验室,free pizza边上的学霸圈虽然不善言辞,但大牛很多,经常做一些普通人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去南极研究企鹅,没事去非洲爬个乞力马扎罗的这种IQ EO双高的学神,他们也是一个圈子。

那些扎堆整天打游戏的也算一个圈子,这个圈很难定义,因为他们除了学习只在乎游戏,不屑与他人为伍。

ps:如果某一天当你发现自己端着盘子找座位时,满满一桌子讲中文的人没一个招呼你,或者是看到facebook上一群人围着火锅的合影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被邀请──不好意思,你已经不在这个圈子了。

v2-dc364119301fdc21f7cacc3a9d15ec74_hd.jpg

 

说到底,留学圈的鄙视链跟所谓的“母校情结”是一回事。

自己嘴上每天嫌弃,但容不得别人说它一句不好。一旦被diss,一定会第一时间冲出来为它正名,这种独特又微妙的感情,可能只能用一个“相爱相杀”才能形容了。

其实,每一个人去留学的目的都不尽相同。

 

有人立志于学术研究、有人则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有些人,就是抱着一边学习一遍周游列国的心情去的…说到底,并无高下之分。

明确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和学校,才最为重要。

蒙圈儿希望每一位留学生都能不忘初心,满载而归。至于所谓的鄙视链,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就好。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