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在美国留学安全吗?

Marco:

圈圈今天就来盘点下美国最危险的7所大学,以及如何查看自己梦校的犯罪数据,从而做出更恰当的择校安排!干货慢慢哦!

美国作为留学大国,治安问题遭人诟病已久。

新闻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校园枪击案、校园霸凌案、爆炸案、绑架案等,几个月前才结案的章莹颖案更是让所有中国人都震惊、愤怒和心痛。

[图片]

根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每年全美大学共会发生87,160项财产犯罪,远远高于美国各州犯罪率的平均数。

也许是因为频发的留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留学申请者开始重视留学...

显示全部

圈圈今天就来盘点下美国最危险的7所大学,以及如何查看自己梦校的犯罪数据,从而做出更恰当的择校安排!干货慢慢哦!

美国作为留学大国,治安问题遭人诟病已久。

新闻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校园枪击案、校园霸凌案、爆炸案、绑架案等,几个月前才结案的章莹颖案更是让所有中国人都震惊、愤怒和心痛。

v2-9498bcb8530bed8dbc1bc8ea2481bfa0_hd.jpg

根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每年全美大学共会发生87,160项财产犯罪,远远高于美国各州犯罪率的平均数。

也许是因为频发的留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留学申请者开始重视留学的安全问题,而多起留学生遇害事件,更是给国内众多准留学家庭敲响了警钟。

毕竟,辛辛苦苦准备了两三年,挣扎着考过TOFEL,刷够了GPA,克服签证困难终于来到美帝…

岂能这么轻易狗带?!

v2-2cf93dc71dbfdfdbaa8c54f678ed99a9_hd.jpg

So,知己知彼才能所向披靡!

究竟哪几所美国大学不太安全?留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安全的学校?

v2-8e7716154c2ba95c0d34134ad00fd82b_hd.jpg

 

前段时间,Mongerous评选出了7所美国最危险的大学,如果你收到了这7所学校的offer,为了你自己的安全,也为了父母安心,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

Top1 新墨西哥大学

v2-bcd75193584cf95f640d8159a5851e51_hd.jpg

 

学生人数:28,688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24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659

新墨西哥大学每年至少会发生两起恶性校园强奸案件。

除此之外,抢劫事件和严重殴打暴力事件也是校园常态,仅仅三个月之内,新墨西哥大学就发生了四起抢劫事件和三十起暴力事件。

同样,入室抢劫和抢劫等财产犯罪年均约659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两名学生遭遇抢劫。

 

Top2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v2-3cd0603d07a32cf1de81375d341a724a_hd.jpg

学生人数:29,187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27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575

近年来,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记录在案的共有五起校园强奸案、三起抢劫和五起严重袭击事件。

这些数字似乎看上去不痛不痒,但是这些数据仅仅是冰山一角,它平均每年约有27起暴力犯罪事件、575起财产犯罪事件,以及不为人知的隐形犯罪。

 

Top3 范德堡大学

v2-89c1981d2b433ca74c38c76627a31523_hd.jpg

学生人数:12,714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11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555

在范德堡大学,入室盗窃或公然偷窃是犯罪事件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在555起财产犯罪中,有535起案件与此有关,受害学生丢失的往往都是钱包、电脑和手机等贵重物品。

前不久,范德堡大学门口还爆发一起枪击案,令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

 

Top4 佛罗里达农工大学

v2-9652bfe705c3d6650753e7659db30aa8_hd.jpg

 

学生人数:13,284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15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292

佛罗里达农工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首府塔拉哈西市,具有悠久历史的黑人大学,不光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系统11所成员中之一,也是佛罗里达州唯一一所公立性质的黑人大学。

2017年,该大学的财产犯罪案件数量是244,低于去年平均值292。但这其中包含了纵火案、车辆入室盗窃案、爆炸案和盗窃案等危险罪行。

最重要的是,在22起车辆入室盗窃案中发生了15起暴力犯罪,学生受到了从骨折到脊柱断裂不等的人身伤害。

 

Top5 杜克大学

v2-4b1692647beb3dc8f12c5540a6599ea7_hd.jpg

 

学生人数:15,016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14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753

我们都知道杜克大学是一所非常知名的Top校,在很多领域都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但是在知名度背后,杜克大学居高不下的犯罪数据也很让人烦恼。虽然较往年相比,杜克大学的犯罪数据正在逐渐减少,但是每年14起暴力犯罪事件和753起财产犯罪的平均数仍然十分令人震惊。

 

Top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v2-cb57e439b155b5ccfc209100ef2c90a5_hd.jpg

 

学生人数:35833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38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915

在整个加州大学系统中,伯克利分校的学术名誉最高,但也是最危险的大学。

今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财产犯罪案件从往年的915起迅速增长到1,011起。

对于新生来说,自己的财产安全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Top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v2-5c3acd4859dff92b3f5a03e7d9541899_hd.jpg

 

学生人数:38,157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49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92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犯罪数字似乎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

今年共发生了12起强奸案、3起纵火案、18起汽车盗窃案、625起盗窃案、195起房屋盗窃案、11起抢劫案和17起严重袭击事件。

虽然学校当局声称正在增派警力巡逻校园的每个部分,希望能够阻止学生的犯罪行为,保护更多的学生,但成效并不是很大。

 

那究竟应该如何查看自己梦校的犯罪数据,从而做出更恰当的择校安排呢?

哼,臭弟弟臭妹妹们,你们怕是不知道有个叫CSS的安全网站吧?

v2-ccc96298290dd7214ff483b5fe835df3_hd.jpg

CSS网站,是一个可以查询美国各个学校安全指数的网站,校园安全数据由美国教育部官方公布。

这种分析工具旨在为公众提供有关校园犯罪和火灾数据的快速调查报告,数据都来自每年提交的开放校园安全统计网站数据库中关于犯罪统计数据和火灾数据。

CSS网站链接:https://ope.ed.gov/campussafety/(友情提示:需翻墙~~)

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学校名称或者地理位置。

v2-20c07d068fcde9921c013a63b745184f_hd.jpg

(图示以哈佛大学为例)

第二步,选择校区。

v2-5dcfc413b5dfa0d32c4498f8bdc1c15a_hd.jpg

 

第三步,即可查看数据,根据安全性分析决定自己的申请计划。

v2-b4fee0687e6251a646e99811ddb6d456_hd.jpg

这么棒的工具,请同学们尽量扩散,让大家都能愉快又安全地去留学!

不过说了这么多,实际上美国绝大部分地方还是是很安全的,而且当你熟悉并在美国安定下来后会发现,美国的留学生活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但是,蒙圈儿还想提醒各位一句,这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应该提前了解、准备、熟悉周遭的安全环境,最大程度地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顺利度过难忘的留学生活。

收起
取消

有什么工作既轻松工资有很高?

该话题答主

Emma Che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西安大略大学 图书馆信息科学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ied Master of Arts (MA) in Education at the We
Emma Chen:

轻松高薪的图书馆员了解一下!

我曾经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图书馆员就是整理大量的书和处理图书馆信息的人。从我2017年开始读韦仕顿大学的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对图书馆员的概念一直在颠覆 ,这是个很特别的专业和职业。

我跟周围不少朋友分享过,大家都和我是一样的反应 --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甚至成功说服了两位博士来读这个专业,现在他们相当感激我。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学校区别都非常大,我以在加拿大韦仕顿大学读书的经历...

显示全部

轻松高薪的图书馆员了解一下!

我曾经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图书馆员就是整理大量的书和处理图书馆信息的人。从我2017年开始读韦仕顿大学的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对图书馆员的概念一直在颠覆 ,这是个很特别的专业和职业。

我跟周围不少朋友分享过,大家都和我是一样的反应 --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甚至成功说服了两位博士来读这个专业,现在他们相当感激我。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学校区别都非常大,我以在加拿大韦仕顿大学读书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写这篇文章,希望对北美留学生有点帮助。

一、职位介绍

事实上大多数人认为的是图书管理员,并不是图书馆员。只要有高中学历就可以成为图书管理员,主要任务就是按编码把书放回书架上。经历多了之后可以成为图书馆员助理,但再多的经历都不可以成为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必须有MLIS 学位才行,也就是说无论哪个岗位工作的图书馆员都至少是硕士学位。

图书馆员可以在学术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特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等工作。图书馆员的职能在不同形态的图书馆有很大差别。比如在学术图书馆,采购馆员主要负责和出版社沟通采购书籍等;编目馆员主要负责把书的各项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参考馆员主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支持(教搜索方法,提供信息,介绍数据库,修改文献格式等等),以及版权馆员处理各项和版权有关的问题。

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员不止这些,而且在这里我只是用一句话描述各个图书馆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一句话的背后是大量的专业内容。事实上没有一个图书馆员是只做一件事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要涉及,简单的说:每一天都不一样。除了主流的图书馆员,相关的还有信息专家,数据库行政部门,系统分析,教学协调员,图书馆技术员等等。

二、薪水

在北美,图书馆员的薪水很可观。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学术图书馆,图书馆员的薪水和学位挂钩。一般情况下,学术图书馆招有双硕士学位的图书馆员,这个双硕士不是任意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必须是“非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和“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

举几个例子:

1.我有一个非图书馆专业博士学位,可以成为学术图书馆员吗?不可以,非图书馆专业博士学位并不高于双硕士的要求,必须要再读图书馆专业才能成为图书馆员。

2.我有两个非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可以成为学术图书馆员吗?不可以,再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如果没有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就不能成为图书馆员。

3.我有一个本科学位和一个图书馆硕士学位,可以成为学术图书馆员吗?这个问题上,情况很复杂。如果是荣誉本科学位,是有可能的。一些排名靠后的大学或是像编目图书馆员也有招这种情况的,毕竟真的很少有人可以满足“非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和“图书馆专业硕士学位”双硕士的要求,会降低要求录取,但这类人是不能成为终身聘任或是享受院系级待遇的。而大多数在图书馆专业的人都没有非图书馆硕士学位,一般大家会去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就业。

在学术图书馆,同时拥有本科学位和图书馆硕士学位的人起薪在C$50,000加元左右,同时拥有非图书馆硕士学位和图书馆硕士学位的人起薪在C$60,000加元左右,同时拥有非图书馆博士学位和图书馆硕士学位的人起薪在C$80,000加元左右(这是大概的数目,我只是想表达学位对年薪会有一两万加元的影响,具体得看地区,大学,岗位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我强烈建议已经有一个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还没找工作的人来读图书馆专业。如果愿意再投资自己一年或几年,你将会拥有巨大的优势获得轻松高薪的工作。

不少北美的大学,图书馆员和教授是同一级别的,享受同等薪水和福利,比如,工作六到七年之后,可以有一年带薪休假(Sabbatical)。薪水这个问题受很多因素影响,给大家几个参考值:https://www.payscale.com/research/CA/Job=Librarian/Salary

这个网站给的数据是加拿大图书馆员的平均薪水 C$58,369 加元/年,往下看有具体不同技能的图书馆员的薪水参考。

https://ca.indeed.com/librarian-jobs这个是在Indeed 网站上搜索图书馆员( Librarian)的结果,很多都有附有薪水范围。其中一个最近的大学副图书馆员招聘信息,上面写的薪水是 C$102,364 -- C$170,080 加元/年。

https://www.fims.uwo.ca/alumni/lis_jobweb/lis_jobweb_can/这个是韦仕顿大学学校官网为图书馆专业的同行提供的招聘信息。

最后附上Google简单粗暴的解答:图书馆员起薪在C$40,000 到C$60,000加元之间,之后最多可以加薪至C$200,000加元。还特地提到加拿大大学。

v2-b50752d6dc20c1e26fe499dbfedfaff8_hd.jpg

 

要怎么成为如此高薪的图书馆员呢?必须要读MLIS专业。

三、专业

韦仕顿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没有本科,直接从硕士开始。也就是说读这个专业至少必须有本科学历,而且每一个人都是转专业。但这个转专业并不是之前的专业没有用了,基本上都是和原来的专业相结合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职业目标。图书馆员的职位名称很多很多,除了前面说的职位种类,还有按学科命名的。比如我之前学了教育学硕士,那么教育教学相关的图书馆员(Curriculum Librarian, Instruction Librarian,Education Librarian )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再比如有人是历史系的,那么档案馆员 (Archivist)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书馆专业毕业需要修完15门课,其中5门必修课,10门选修课。每一门课都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作业形式也大不相同。选课是件大事情,大家都有不同角度的考虑,修课数目,指导老师,就业方向,作业形式,领域方向,时间安排等等。课程有5个领域方向,10门选修课至少要涉及4个领域方向。

·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Curation, and Access

· Information Policy

· Connecting People with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Managing and Working in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

全日制学生每学期至少修三门课,最多不超过五门课。如果每学期修五门课,一年(12个月)就可以毕业。兼职学生(Part-time Student)每学期至少修一门课,最多不超过三门课,必须在四年内毕业。作业量超级大,按修四门课来说,每个学期要写大概80页左右(双倍行距)。攻读图书馆专业的过程很艰辛,大家都会遇到崩溃的时候。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性很强,甚至每学期都可以在全日制和兼职之间转换。所以至少一年,最多四年,中间的各种情况都存在。修课的规定每个学校不一样。

韦仕顿大学的图书馆专业是北美数一数二的,摘自官网原句“Western’s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MLIS) program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best programs of its kind in North America”。在这个专业里可以锻炼合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收获自信。很多人都觉得读完这个专业自信了不少,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实现多大的社会价值。更多专业信息可以看一下链接

https://www.fims.uwo.ca/programs/graduate_programs/master_of_library_and_information_science/

 

四、实习与就业

实习是额外的机会。修15门课的同时可以申请带薪实习机会。一般是4个月或者8个月,又或者两个4个月,总时间不能超过8个月,这个时间是修课之外额外加的。这个因素又增加了选择性。同时开学的学生,毕业时间大不相同。

在北美找工作,工作经历很重要,所以大家挤破头去争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尤其在图书馆专业,每个学期的机会少之又少,大概只有十几个(总数量每学期都不一样,看各个机构是不是要招),一般一个机构只招一个(偶尔会有招两三个)。这十几个职位里包括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政府图书馆,档案馆,还有公司,因此每一类就那么几个。每一学期,专业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申请(不分入学时间),竞争相当激烈。修课多被录取的机会相对大一些,当然也有特别特别优秀的可以在第一学期拿到实习机会。

申请过程和正式工作的流程差不多。自己写求职信和简历,通过学校的平台递交。

第一轮筛选决定是否有面试机会(一般一个职位会面试3-5人)。然后招聘机构会派人来学校面试,路程远的也有电话面试或者视频面试的形式。

第二轮筛选决定是否被录取(也有个别需要两轮面试的职位)。被招聘机构录取了之后,再问你要不要接受他们的录取通知。别看这么几句话,申请成功的过程简直是一部血泪史。

我最后去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全职工作了4个月。申请的过程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产物 -- 不断修改求职信和简历的经历让我对北美的格式和内容以及相关规定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因此还成为韦仕顿大学求职文书顾问,主要工作就是为咨询求职信和简历的各个专业学生提出修改意见。不管是这个专业的课程还是实习,甚至是申请的过程,都能学到有用的技能,有可能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机会和成就。

五、申请

申请的时候要看上课形式(有的只提供网课),注意是否有实习机会等。我个人当然是推荐大家选择韦仕顿大学的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

什么人适合申请这个专业呢?

热爱读书并且喜欢推荐书的人,有安静的工作氛围又渴望与很多人交流合作的人,已经读了一个硕士或者博士还没找工作的人,想在大学工作却又不想当教授的人,能做各种事但每一样都不那么精通的人,这些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在这个专业可以收获一堆热情帮忙愿意分享信息的朋友。其中一点就是招聘信息共享,已经有工作的经常会在脸书群分享工作机会,私下我也收到一些朋友推荐给我适合我的工作,大家好像都热衷于帮别人找工作。

图书馆专业很神奇,永远也说不完,也无法给出很明确的答案,只能用大量的语言去描述一个大致印象。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韦仕顿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专业和北美图书馆员的信息,或是对我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有疑问,又或是更具体的问题,都欢迎和我讨论。

收起
取消

有没有什么相见恨晚的托福备考方法?

该话题答主

Richard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加州理工学院 Behavioral and Social Neuroscience
大家好,我是Richard, 一个横跨EE&CS,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三界的求学者。在多学
Richard:

本人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从EE/CS转到Cognitive Neuroscience

托福116(R30/W30/L30/S26)

GRE: V155+Q170+A.W5

 

本文索引:

一、托福考试简介

二、托福考试分项解构

三、 托福考试的准备

 

一、托福考试简介

托福考试的实质和功能

1.一个名为ETS的公司设计出来,用于考察非英语母语的英语水平考试。

2.与GRE不同的是,托福考试关心的是:能不能较为熟练的用英语说人话。

3.功能:

M.S 申请:会被...

显示全部

本人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从EE/CS转到Cognitive Neuroscience

托福116(R30/W30/L30/S26)

GRE: V155+Q170+A.W5

 

本文索引:

一、托福考试简介

二、托福考试分项解构

三、 托福考试的准备

 

一、托福考试简介

托福考试的实质和功能

1.一个名为ETS的公司设计出来,用于考察非英语母语的英语水平考试。

2.与GRE不同的是,托福考试关心的是:能不能较为熟练的用英语说人话。

3.功能:

M.S 申请:会被用来作为筛选的硬性指标。

phd申请:弹性相对更大。

 

托福的大致流程

1.全程约4.5小时,包括reading,listening,speaking和writing

36515-cz64G8rgeYSjjWNmrdkZltvkzpM_yi7T.jpg

*阅读和听力是有可能碰上加试的,所以时间就会增加。

二、托福考试分项解构

阅读

60min=3篇文章 或者 80min=4篇文章(加试)

实际考试的情况:

——20min读完第一篇文章,做完后续问题

——按continue

——40min读完+做完剩下两篇。

*时间完全足够,把握好节奏感。毕竟阅读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做的,并不生疏。

而问题有哪些呢?有且只有以下几种:

Factual information(positive/negative):

判断选项中的某个事实是不是和文章中提到的一致。

Inference question:

让你判断选项中哪一个是从文章本身提供的事实中推断出来的。

Vocabulary question :

很鸡肋的一种题,让你用合适的词汇解释划线部分的词汇短语。不需要什么语境知识,有的看题干就可以做。

Rhetorical purpose:

可能作者举了个什么例子,提到了什么东西,这类问题要求你回答作者为什么这样做。

Reference question:

让你判断标出来的指示代词是指目标哪个?答案不会超出高亮部分+两句的范围。

Sentence Simplification:

其实我觉得用paraphrase来描述这种题更合适,就是把题干的表述换一种说法。

Insert text:

把一句话插入到某段中理想的位置。

Pose summary:

总结文章观点。一般会给你一堆选项,让你选出三个“essential information”。

 

技巧

——读懂,才能保证全对。

1. 在自信心不高的初期,可以先看题目内容熟悉文本主题。

2. 随着自信心与能力的提升,尽量阅读完全文再做题。

3. 答案尽量一次敲定,不要纠结,不要杀回马枪。

4. 从中式教育系统的英文阅读中走出来:不要死扣字眼。

听力

托福听力,就是2种:

Campus Situation+Lecture

1个Campus Situation和2个Lecture绑定为1轮,时间共30min。

如果你阅读做到加试,那么听力就不会有加试啦!

Campus Situation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同学VS同学,同学VS教授,同学VSxxx管理人员。

对话内容非常连贯且富有逻辑性,因为他们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出题方向大多在对于问题的描述,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描述,以及说话人对于问题的态度。

给个实例:

36515-W8lKA6na8m6oJV_zp07K6DSGV_0ZxSI-.jpg

首先你会发现文本其实不多,所以一旦听错或者漏听,反而更加麻烦。

Lecture:就是教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与学生有互动。通常来说内容会很连贯,但由于可能出现新概念或话题转换的情况,大家要对突变有心理准备。

这部分的问题在于,一个Lecture往往可以持续10分钟,如何能全程保持状态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建议大家多做笔记。

之所以记笔记,其实不是因为做题要参考笔记的内容,而是让你进入“学术状态”,用英文做笔记,使自己进入英语的思维模式,那么对于讲座内容的反应速度也会得到提升。

给个实例:

36515-v3CJWO93gvwrXtNr6165m3V2MR2QCWyg.jpg

口语

托福口语分三部分:familiar topic,campus situation, academic situation.

familiar topic:让你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campus situation:先看一篇文字材料/听一段对话(校园情景相关),然后让你描述某个说话人的观点如何

academic situation:与上一个类似,只是把内容换成了学术相关。

技巧

唯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时间管理+逻辑管理。

1.把握好时间,且把自己说的内容安排的井井有条、言之有理。

2.OG中已经明确指出口音不会影响评分,但前提是“as long as it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3. 比口音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容的充实度。

4.追求口语满分的同学,可以好好练练口音。

 

给个实例:

36515-TnDrYlorBKI2eSS_egBJpgffgi99I5Ho.jpg
36515-lwihvTLbzHd0UK5qjHQlZG8LcJbhwY4C.jpg

写作

写作分为两部分:comprehensive writing+ independent writing

comprehensive writing:

看文章(3min),听材料(1.5min),文章再现,20min写文章,300词+

(听力材料内容大多与文章相矛盾)

(写作时以解释听力材料的观点为主)

independent writing:

根据题目30min写文章,300词+

技巧

1.很多人一旦开始准备托福考试,马上就不会用英语“说人话”了。根据各种范文套各种句式,甚至自己创造出一些很难读的长句。

2.其实英语写作原本不是这样的。最重要的是语言地道,并且说人话。

本人总结出来的三个要点:

把要说的话里清楚(well organized)

文章要有好的结构。即你的分段、段首引入词,在动手写一个话题之�,一定要把它的组织构思好。

推荐三部曲的写法。第一段介绍题目内容,第二、三段分段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问题。

把要说的话说清楚(well developed)

在已经确定的结构下,如何讲每个结构发展出去。这就需要描述性语言和例子,应当注意的是,大家不能像写46级作文那样,随便扔一句话就不管了。

需要有具体例子u支撑。

把要说的话地道的说清楚(well written )

就是你要以什么样的语言来写文章。所谓的“地道”,绝不是长难句,而是句式的变化。人说话也有不同腔调把?那么你就应该灵活运用句式。

给个范文:

36515-Hj4qOhJn1iHJ5yRVRyGlXPqDcBz2CIQm.jpg
36515-z44ZxoBGgv-AADuTQ7OnbXtlsow1WFl3.jpg

三、 托福考试的准备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6515-6rn9Ckp4J3eGfCe8EWBMPOHd7p8fw-ip.jpg

一定要仔细看官方指南的说明,以及写作的范文。

下面,关于材料的准备,我的建议是:针对备考时间较长的同学

原版教材(reading部分)、bbc、voa(听力部分)、英美剧跟读(口语部分)。

那么如果备考时间不足的话,怎么办呢?看以下几步:

!吃透OG

!吃透TPO

! 自己写作属于自己的writing、speaking模版

!坚持每天掐表做听力,口语和写作

!背单词让自己感觉良好。

收起
取消

申请出国读研,如果跨专业的话可行吗,难度有多大?

Marco:

本文干货多,包括

1、跨专业申请的要求2、准备工作、注意事项3、对转专业申请友好的学校4、什么专业方便转到什么专业

每年申请季,都有很多同学在后台向蒙圈儿咨询跨专业申请的相关问题。

确实,在漫长的大学时光,一年又一年的上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课,度日如年已经很悲惨了,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当然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啦!

而英国大学由于开设的专业丰富,再加上留学利好大趋势,更加受到跨专业申请党的青睐,每年的英国留学申请者...

显示全部

本文干货多,包括

1、跨专业申请的要求
2、准备工作、注意事项
3、对转专业申请友好的学校
4、什么专业方便转到什么专业

每年申请季,都有很多同学在后台向蒙圈儿咨询跨专业申请的相关问题。

确实,在漫长的大学时光,一年又一年的上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课,度日如年已经很悲惨了,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当然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啦!

而英国大学由于开设的专业丰富,再加上留学利好大趋势,更加受到跨专业申请党的青睐,每年的英国留学申请者中,跨专业申请的同学都能占到申请总数的15%~20%。

今天,蒙圈儿专为跨专业申请的同学们整理了一篇关于英国跨专业申请的文章(其实美国也通用啦),希望优秀的大家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跨专业申请的要求

在考虑跨专业申请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明白国内外跨学科的要求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国内门槛低,最多也就是要求几门必修课,主要是考研的分数决定。但是在国外跨专业的要求,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档次的学校,门槛高低都不一样。

在英国,留学生转专业并不罕见,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比如文科生转商科、传媒、教育等等。工科生转商科也比较多,商科中的MSc本身就是理学硕士。

38171-GqJUqPn0jfBx8FzKdoN6iZDnP2okyZDG.jpg

也有一些专业对学术背景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法学、建筑学、医学以及一些工科类高技术专业,都需要有相关的经验或者学术背景,否则就算是转成功了,学起来也会比较吃力哦!

同样的,美国大学跨专业申请的要求也相对低些,学校可以接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不同专业间的转换。但是美国跨专业的难度对于不同档次的学校有明显不同,比如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学校,对跨专业的考察相对严格些,排名较低或者专业性比较低的学校政策就宽松一些。

 

跨专业申请前的准备

 

选修课程

无论以前的本科专业是什么,学校一般都要求你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这方面,一些名校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38171-nlb-QFBoiY8Ql0F1UsYm3FnNX4Rf7Fs_.jpg

 

背景要求

这里提到的专业背景要求是说你是否有相关的实习经验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还有你是否参加过相关的学术研究项目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你是否阅读过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等。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申请跨专业研究生就没那么困难了。

 

学校规定

在申请跨学科的研究生时,重要的是要注意在申请的学校中是否有“非专业背景的学生不推荐申请”的要求。

38171-GE-ZettUn3IAmWPkdCvioDw6hS7fIzIP.jpg

总之,跨专业申请一定要注意这三点,每个大学和学院的专业要求都不同,你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你是否能申请都取决于学校的官方声明。

 

专业申请过程的准

首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实习经历等,在个人陈述中给出一份充分的证明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打动相关专业的教授,让你心仪的学校认可你的动机并相信你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38171-CcHyTh-hAxmglpXX4Dn5yTjjxzWKiYuK.jpg

其次,在成绩单上要体现出你对要转的专业有过相当的研究,哪怕是选修课程,要证明你的研究学习能力足以帮助你成功转型。

打个比方,英国商科专业是热门,虽然文科理科专业都可以转,但是金融专业对于专业基础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本科学习数学或者经济的学生学起来可能比较的得心应手。

如果你本科专业学的是数学,但是你大学期间选修了很多关于经济学的选修课并且成绩良好,那么你在研究生阶段转为经济学把握就很大了。

所以多数文科生比较倾向于转向管理、市场营销等等,理科生比较倾向于转热门的金融、投资等专业。

 

跨专业申请推荐学校

还是以金融专业为例,有的学校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也有完全不需要专业背景的。

布里斯托大学的金融会计管理和利兹大学商学院大部分专业都需要相关专业背景;约克大学、雷丁大学、巴斯大学等学校的金融专业则需要学生最好是工程或者数学背景的。

38171-_mDYG3VdAz5jU2lKuPePGWauRm8bHpMu.jpg

 

 

跨专业申请商科比较容易成功的大学
 

1.东安格利亚大学: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MSc

2.KCL:

Accounting, Accountability & Financial Management MSc

3.格拉斯哥大学:

International Finance MFin

4.杜伦大学:

Management (Finance) MSc

5.纽卡斯尔大学:

Accounting, Finance and Strategic Investment MSc

6.雷丁大学:

Accounting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Sc

7.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MSc

8.阿斯顿大学: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Sc

9.斯特林大学: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Sc

10.阿伯丁大学: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Sc

 

比较容易接受跨专业申请的专业

理工科专业可转专业:

部分会计、部分金融、管理、商务、传媒、翻译、教育专业等

艺术设计专业可转专业:

部分金融、管理、商务、传媒,翻译、教育、广告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等

医学护理专业可转专业:

部分金融、管理、商务、传媒、翻译、教育、公共卫生、营养学专业等

英语等语言专业可转专业:

部分金融、管理、商务、传媒、翻译、教育、语言学等专业

商科相关专业可转专业:

传媒、翻译、教育、语言学等专业

 

跨专业申请注意事项

在本科期间,一些大学会让你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选择另一个专业的双学位或辅修,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于计划未来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辅修两个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也是跨专业申请中的一大保障。

38171-gjHiMWU6PoP0ZzkmRhQoGow5OxvK5tCr.jpg

对于那些大三在读且没有辅修过任何专业的学生,你也有改变的空间,就是通过相关的实习来提升你的背景。 例如,如果你想前往英国学习统计或金融,那么你可以利用假期前往银行、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进行实习来提升自己。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相关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例如,你的本科专业是自动化,研究生申请想要选择CS,虽然自动化专业也研究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课程,但这些课程对于申请英国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来说,并未达到要求。

此时,不妨参加一些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考试,以证明你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如果分数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它将在未来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跨专业准备要趁早

如果确定跨专业申请,那么最好至少提前一到两年开始准备,提前对申请学校进行研究,以了解学校对跨专业申请的态度和相关政策。

此外,还需要了解申请所需要的相关材料以及流程等,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好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个人背景。

38171-x2C5B-ygo5I_lnTQuCTa2K1wLy8MSVzq.jpg

有明确目标规划的学生应该在大学二年级就要开始为申请工作做准备了。由于跨专业申请,学校不仅要看本专业的表现,还要看申请人的经验和能力是否与申请专业相匹配。

蒙圈儿多嘴一句:跨专业申请是一项严肃的决定,不能因为我就是喜欢或者我就是对一些领域感兴趣就贸然转型,否则自己挖的坑,跪着也要填完。

收起
取消

你在国外吃到过什么第一口就惊为天人的食物?

该话题答主

Qianrui H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Mosco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asia
大家好!我是山东大学俄语系本科生,即将于19年9月前往伦敦大学学院斯拉夫与东欧研究学院学习区域国别研
Qianrui Hu:

大学期间一个人背包穷游二十国,在俄罗斯北冰洋的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废弃小镇看到过美丽的北极光,在格鲁吉亚徒步时感受到了被白雪覆盖的高山之圣洁,也曾在葡萄牙、缅甸、爱沙尼亚等地以沙发客的形式住进了别人的家,遇见了一个个善良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一、

葡萄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的长途旅行。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子哈哈哈。那个时候我的英语都说得不是很流利,磕磕巴巴的,也从来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不知道自己当时哪里来的勇气也不...

显示全部

大学期间一个人背包穷游二十国,在俄罗斯北冰洋的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废弃小镇看到过美丽的北极光,在格鲁吉亚徒步时感受到了被白雪覆盖的高山之圣洁,也曾在葡萄牙、缅甸、爱沙尼亚等地以沙发客的形式住进了别人的家,遇见了一个个善良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一、

葡萄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的长途旅行。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子哈哈哈。那个时候我的英语都说得不是很流利,磕磕巴巴的,也从来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不知道自己当时哪里来的勇气也不知道当时怎么说过爸爸妈妈的,总之在2016年八月份的某一天,我在北京机场踏上了去往欧洲的飞机。开始了在葡萄牙一个月的晃荡生活。

39217-nfKj5Qk7zmU5Uv3r-EwPV_XRczG4wlKu.jpg

葡萄牙最有名的就是葡式蛋挞了!!外面的皮是稍微炸过比较脆,薄薄的一层皮包了满满的馅。后来在葡萄牙吃蛋挞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葡萄牙人是不是偷偷给我下了什么迷魂药,明明就是用鸡蛋和牛奶烤出的馅怎么会这么好吃!!!牛奶和鸡蛋的味道非常非常醇香,甜度也是恰到好处,丝滑到了心里却又不觉得发腻。偶尔葡萄牙人还会给蛋挞上面撒肉桂粉,蛋挞的味道变得更有层次感了。

二、

39217-w4WPONVilD7j4u9gSACi-V9zcjsRT3Fg.jpg

我记得这是我到达里斯本第一天后第一顿吃的午餐。当时也不知道葡萄牙到底有些什么好吃的就先比较保守地点了看上去比较正常的菜。这一顿主要是中间的那几条沙丁鱼烤得太好吃了!就也是那种外焦里嫩的那种。可能葡萄牙四面环海吧,旁边还配了海盐。撒在鱼表皮上一大口下去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一丝丝海的腥味。非常新鲜!!

 

三、

39217-dR-AEh_sqqjc9RxA4hNfIRnTduXNc1TQ.jpg

说到海鲜我就想起了上面这道菜。依旧不知道菜名叫啥,葡萄牙语反正也不认识。这道菜是我当时到了葡萄牙南部海岸边点的一个菜。葡萄牙南部海岸的那些城市是葡萄牙游客最多也都是一个个party之都,夜生活很丰富的城市。当时还很羞涩的我并没有接受青旅里那些喊我一起去party的欧美小哥小姐姐的邀请(回想起来好后悔),而是一个人跑到了海边的餐馆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听着远处非常喧闹的夜店音乐,来品尝这道菜。这道菜是很多样东西包括海虾啊蔬菜啊蛤蜊啊一起炖出来的,但是我现在想想当时我点这道菜的原因应该是放了米吧……不知道为啥当时到了欧洲的最西端我都没有放弃吃米的信念。不过这道菜真的是很好吃,所有的味道都融合在一起不但不奇怪还增添了很多层次感。好吃到最后我把那两根香菜都舔干净了。

 

四、

39217-dklzzzYNCbB5WVpKdxz5fVLuZ0LbnQ0Q.jpg

这是另外一道很有名的葡萄牙菜,大概就是葡式烤鸡吧。还是跟所有好吃的烧烤一个特点,外焦里嫩,配上薯条和蔬菜让我既可以大快朵颐也不会感到太过油腻。我当时觉得这个烤鸡里面的肉有点缺少水分,吃起来很干,不过既然这是一道葡萄牙名菜肯定是有它出名的地方。可能下次去另外一个餐馆就会碰上更好的。

 

五、

39217-LwbobyK0T7j4olL0YV5lEwpd4lHYRVLL.jpg

翻到这张照片又勾起了我的一阵回忆。我清楚地记得这是我在葡萄牙第三大城市科英布拉吃的菜。我那天来到这个城市的中午来到了一个当地的餐馆吃饭。店主是一个很热情很热情的葡萄牙老奶奶,英语非常流利。在中午用完了餐以后她还出门送我,并对我说欢迎晚上再来。到了晚上的时候我想着反正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不如就还是去老奶奶那儿吧。去了之后她真的喜出望外,非常开心时说要给我做一道她菜单上没有的菜来招待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她在厨房里忙活了很久,期间我一个人一直坐在外面的桌子旁看着电视(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根本不知道在说啥)。最后她终于大功告成了,给我端了上来并非常期待地看着我要我试一下。其实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片,这些就是很普通的水煮出来的鱼和蔬菜鸡蛋,可能葡萄牙人认为食物的原汁原味才是最好的。问题是我不这样觉得……不管是鱼还是蔬菜都是一点盐味都没有。不过这个真的好像是老奶奶的拿手好菜,不仅她老是凑过来用期待的眼神问我味道怎么样,后来她们全家包括她老伴和她儿子三个人一起凑上来眼巴巴地看着我吃,不停地问我觉得怎么样啦要不要再来一盘啦之类的问题。一听到要再来一盘我赶紧说不用不用我已经吃得很饱了……不过后来我有幸再认识了一个葡萄牙朋友,他跟我说三文鱼在葡萄牙是很重要的东西,一般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比如圣诞节葡萄牙人才会吃三文鱼。想到这里当时那个老奶奶也是拿出葡萄牙人过圣诞节的态度来招待我吧,虽然嘴巴没有被打动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六、

39217-YWM4ecSlLHCIlkLgf2AaB1MEMy0acn9a.jpg

提供这个菜的咖啡厅好像在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是个“网红店”。是我去过这么多葡萄牙餐厅里唯一一个要等位的。咖啡厅的名字我忘了不过它出名的原因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当时曾有一段失意期,在这段失意期里她来到了波尔图并在这家咖啡馆里构思出来了她之后闻名全世界的系列哈利波特。不过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这家咖啡厅的出品很不错。我当时在那里试了一下这个面条,黑黑的不知道是不是和意大利的墨鱼汁面一个东西。都很好吃就是了,会有一点点油但是很香,主要是海鲜的味道都融在了面条里面,非常鲜再加上几只大虾,真的就是海的味道我知道。

 

七、

39217-HJLlmJjXHW-tlrITWlakp7VFg_7cJXDR.jpg

然后这是这家咖啡厅的咖啡。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咖啡上面的奶油一尝就知道是用质量很高的牛奶做出来的,味道甜而不腻又有一股天然的奶的醇香。然后咖啡磨得很细,和奶油拌在一起喝甜滋滋的,心情超棒!

 

八、

39217-YGi1FwVzbhx3x_p1oE4yQJhWP-dVxZLw.jpg

然后这个是葡萄牙北部波尔图的一道名菜。菜名翻译过来好像是什么“法国来的小女孩”不过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葡萄牙菜。这道菜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两片煎过的面包片,中间夹着一块煎牛排,然后最上面一般会在面包片上再配一个煎蛋或者直接浇上芝士。底下的汁好像有点番茄味道,酸酸甜甜的,最后再给你配一盘薯条。虽然热量真的很高很高,说不定一盘这样的东西有一两千卡路里,但是奈何它好吃啊!肉食者的最爱!牛排配芝士沾着这个汤吃真的是绝配。最后如果再来一大杯啤酒就非常完美了!!!

 

九、

39217-xDJiDcnxnpUX00Z47UTqsSJQD9wZD5vQ.jpg

波尔图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是它的葡萄酒。这是我某天晚上的夜宵,我点了一大盘炸香肠,配了冰淇淋香蕉片再加饼干碎,和一杯冰镇白葡萄酒。葡萄牙的葡萄酒酒精浓度一般会高一点,在20度左右。我记得当时我和服务员说我想要同时把香肠还有冰淇淋一起端上来的时候他还很诧异地问我是认真的吗。我吃的时候就先用香肠蘸点冰淇淋,吃下去后再小酌一口葡萄酒。真的是爽死了!!

 

十、

39217-ivSrIlhRk9vcn6GoitpOTEN89E3IxGzi.jpg

这道菜是我最后在葡萄牙的几天吃的一道印象很深的菜。在葡萄牙的最后几天我离开了葡萄牙大陆来到了距离葡萄牙本土坐飞机大概两个半小时的岛屿,叫做亚速尔群岛。这是我在其中一个叫做特尔塞拉的岛吃的东西。当时因为我搜集到关于亚速尔群岛的信息都太少了,没有办法就去当地报了一个一日游的团。后来第二天出发的时候发现这个团就我一个人……于是我享受到了vip一对一服务。这是团费里包的午餐。虽然是包的,但是导游带我去的餐馆是当地最有特色的那种,这上面的肉都是自己养的牛自己养的猪杀了之后给我端上来的。烹饪手法没有太多特别的,但是由于当地环境特别好,肉质真的非常鲜美!这是中国这边很难遇到的那种质量特别高的肉类。非常努力地吃完如上的几种肉之后服务员又给我端来了更大一盘牛肉,原来图中的菜只是个头盘……突然觉得区区几十欧的团费好值。另外我在这个群岛这里可能是唯一一个亚洲游客。很多当地人看我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特别是老人不停地盯着我看,走了还要回头多看我两眼。受到了如明星一般的待遇。

这大概就是我在葡萄牙吃过的好吃的啦。今天在回看这些照片时真的串联起我在葡萄牙一个月旅行的点点滴滴。葡萄牙这次算是我大学四年旅途生涯的一个开始,之后我又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缅甸,格鲁吉亚,爱沙尼亚等等。每次旅途前我都会问自己真的一个人没问题吗?但是当我真正走出了平时的舒适圈,到了一个陌生语言不通的地方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粹起来了,几个手势几个眼神再加几个微笑。现在回忆起这些来就好像是看了一场喜剧电影的感觉,里面充满了我在国外时遇到的各种尴尬场景。但是是丑角又如何呢?You just need to know, it’s your movie.

收起
取消

现代英国人是如何看待英国王室的?

Marco:

伊丽莎白二世从没打算成为女王,可她却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我看来,要想理解为何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如今的英国仍然由众多簇拥者,我们必须首先要看女皇是如何行事的。

71%...

的英国人坚决同意在英国长期沿用君主立宪制,86%的人认为女王在她的岗位上做的非常好。这样的统计结果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领袖之一。

[图片]

稳定即强大?

女王陛下是英国社会持续和稳定的代表,始终以统一的高贵而保守的形象示人无疑是她的强项。女王存在这件事情本身就...

显示全部

伊丽莎白二世从没打算成为女王,可她却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我看来,要想理解为何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如今的英国仍然由众多簇拥者,我们必须首先要看女皇是如何行事的。

71%...

的英国人坚决同意在英国长期沿用君主立宪制,86%的人认为女王在她的岗位上做的非常好。这样的统计结果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领袖之一。

38171-z-_lv3MpGRVYei4K6EJ46biYaHntTRHr.jpg

稳定即强大?

女王陛下是英国社会持续和稳定的代表,始终以统一的高贵而保守的形象示人无疑是她的强项。女王存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对反君主立宪主义的有利回击。

38171-N1nljyzvm5Im4SaLWkLQQur2tN8mm03U.jpg

(在女王在位时十二任英国首相)

当然,在长期执政的时间里,也有作为君主和作为个人在价值观上的长期冲突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皇室的风流韵事

1997年威尔士公主戴安娜的去世,可能是近期内王室离危机最近的时刻。

38171-BAW_NAQJWrHndpP8xBkCWjpK77N0aezC.jpg

我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那年夏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八卦的狂热之中。媒体热衷于描绘一个和王室撕破脸了的、四处寻欢作乐的戴安娜,然后把这些消息被传布的满城风雨。

38171-jqH_LV430aLvggCTgeNUxasdzMmdFTHm.jpg

然后,在死讯传来的清早,整个国家突然从长达几周的疯狂中清醒过来。

尽管大多数民众希望女王将白金汉宫上空的旗帜降半旗以示哀悼,但女王并没有这样做。

38171-lMrSu_cmlV1dtD-wMbtVbB-vuDG9LHyB.jpg

(白金汉宫是女王在伦敦的主要住所,只有在女王在伦敦的时候,白金汉宫上的旗帜才会升起)

整整五天,王室成员就躲在离首都500英里外的苏格兰堡躲避纷争。那时候,很多民众对女王这种行为表示愤慨,情况一度陷入失控。

女王最终被说服,把国旗降下来。她不想降旗来源于这样的考虑:

1. 早在一年前,戴安娜和女王的大儿子查尔斯离婚时,戴安娜就不再是王室成员了。

2. 白金汉宫的旗帜从未曾降过半旗。

38171-pKDfu2lWeoRoIbahtImJXpWUYzibIVAS.jpg

(女王的官方旗帜)

3.女王当时并不在伦敦而是在苏格兰度假

下面的1997年民意调查显示出民众对女王处理方式的态度。到处都是质疑的声音,甚至已经到了对君主立宪制度仔细审查的程度。

38171-H35LUgEeKX-8aSTn3XL4pXhiA63LxNjw.jpg

(在戴安娜的葬礼之后调查中显示对女王不满的原因)

祖母身份

电影《女王》就是以这一事件为原型的,电影试图引导我们理解女王当时的举动。它提醒我们,女王不仅是我们的国家元首,而且是一位71岁的老人,一位祖母。她的社会地位及身份,处理这种事件比处理同一个冲动的儿媳的关系还要麻烦得多。

女王是这样解释道:

“我们一直在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表达失落感并非易事,因为最初的震惊往往是由复杂的情绪混合而成的,这里面有难以置信,有愤怒,有怀疑,还有当下生活的珍惜。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都在遭受种种情绪的冲击。这就是我想对你说的,无论是作为你们的女王还是作为你们的祖母,我这一番话发自肺腑

我看到有人把那段时间称为“集体刻奇事件”。我觉得他们说的没错。那时我13岁,我记得我们把所有的报纸都摊在我们家的一张桌子上。这很奇怪,大家好像都是戴安娜的亲人一样哀悼她。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过老实说,我为我是其中的份子而感到羞愧。

善变的公众

民众的悲痛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在随后的岁月里逐渐蜕变为矛盾心理(以及一丝神秘的气息)。

公众对女皇和整个王室的消极情绪在不久后就如潮水般退去。

下面是戴安娜盛大葬礼后几天进行的调查的结果:

 

38171-IP_AhSa_r2Z_HmWftW0IwDOS21nmvNNf.jpg

在民意调查中,女王的好评一向很盛。

光荣孤立政策

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发现英国社会阶级分裂的蛛丝马迹。看看最近对皇室文化的流行看法。

君主的人性经常与“暴民”或“责任”的要求相抵触(这似乎意味着必须制定控制暴民的程序)。

布朗夫人 (1997)

君主:维多利亚女王

主演:Judi Dench

描述的年代:1863-1883

对王室的描述:王和仆人布朗先生之间发展了深厚而特殊的友谊。

国家危机:女王对苏格兰的长期孤立导致对共和党的不满情绪上升,几乎导致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崩溃。

38171-E7Nqgftvhiiu9kKznjwC8pDixbfZzq-n.jpg

女王 (2006)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主演:Helen Mirren

描述的年代:1997

对王室的描述:在戴安娜王妃去世后,女王面对极度悲痛的公众的反应

国家危机:戴安娜王妃举世震惊的死亡。

38171-m5DAuChJ_DpdfMFNxcHTCH1PDx0nxUID.jpg

国王的演讲(2006)

君主:乔治六世

主演:Colin Firth

描述的年代:1934-1939

对王室的描述:新上任的国王在其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无线电台进行对德宣战演说

国家危机:爱德华八世的退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8171-Ci9lT3uwchXVZtM2iaw9BkxmgW6qhCOG.jpg

疯狂的乔治王(1994)

君主:乔治三世

主演:Nigel Hawthorne

描述的年代:1788

对王室的描述:失去北美洲殖民地使得国王的心里健康状况恶化,国王最终被前牧师威尔斯医生治愈。

国家危机:摄政危机,议会权力斗争

 

符合观众口味的观点

英国公众似乎喜欢它统治者坚定不移的克制感:

38171-MuJt9GI48uQ6GEmHTjj5aOPQeCPMigmS.jpg

 

 

控制力即权力

1936年的事件表明保守主义者在英国公共生活中力量强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国家元首倾向在在国家危机的时候保持沉默(就最近来说,是女王对戴安娜的死亡的反应)。 女王 10岁时,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伊丽莎白叔叔)提议与离了两次婚的美国人Wallis Simpson结婚,英国皇室陷入危机。

最终以爱德华国王的退位而告终,这无论对王室还是对整个英国来说都是一场大危机。然而爱辛普森夫人对这个戏剧性的示爱姿态做出了如下回应

“你这个该死的傻瓜!”

 

伊丽莎白的父亲突然成了国王。

伊丽莎白成了是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很多人认为就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她余下的人生中,女王才一直坚信:如果没有足够的谨慎,克制,甚至威严,事情可能会超出王室的控制范围。

1937年的民意调查显示尽管爱德华已经不再是国王了(并已在法国生活),有61%的民众认为他应该“被邀请返回英国生活”。

平静下的隐患

据说英国王室是文化偶像。然而,在我看来,只有伊丽莎白才是文化的象征。偶像要超越大众生活,而伊丽莎白实现了这一目标,并确保了她所管辖的机构的实力。但没有人觉得她的后代和后代的后代已经做到了。毕竟她已经92岁了,公众舆论也比以前更加难以控制。

 

收起
取消

在英国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该话题答主

Sylvia.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商学院 Management
London Business School伦敦商学院|Shanghai Jiao Tong
Sylvia.Y:

作者Sylvia.Y,2016-09~2017-07就读于伦敦商学院管理学专业,芝士圈留学行家。

距离离开英国已经有两年了,每每想起在英国的日子,真的满满都是怀念。其实刚刚到英国的时候,我真的不太习惯,物价很高,食物很难吃。相比我以前在上海还有温哥华的日子,可以说是不滋润了很多。可是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我渐渐感受到了英国的魅力,尤其是我所在的城市伦敦的魅力。

下面就分学习和生活两部分和大家来唠唠在英国留学的那些事!

1、学习

首先来说说学校。本人属...

显示全部

作者Sylvia.Y,2016-09~2017-07就读于伦敦商学院管理学专业,芝士圈留学行家。

距离离开英国已经有两年了,每每想起在英国的日子,真的满满都是怀念。其实刚刚到英国的时候,我真的不太习惯,物价很高,食物很难吃。相比我以前在上海还有温哥华的日子,可以说是不滋润了很多。可是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我渐渐感受到了英国的魅力,尤其是我所在的城市伦敦的魅力。

下面就分学习和生活两部分和大家来唠唠在英国留学的那些事!

1、学习

首先来说说学校。本人属于在上海,温哥华还有伦敦都上过学的,综合比较分析下来,其实欧美都比较相似,特别追求自由的灵魂,但自由也不意味着没有章法哦。比如我在伦敦读书时,每个人有固定的座位表,这样谁没来上课就会一目了然……当然在上海和温哥华读书时也有签到制度,但是没有固定座位这么狠的哈哈哈。当然也不是所有英国学校都有这个要求,个体差异比较大哈。

486-Y-RUuI6ZzIyxRoyjDfCzZeVSUK7BLNe_.jpg

当时我的校园距离贝克街特别近,没错就是那个夏洛克的221 Baker Street。基本上那边每天都排着队,我本人也是不止一次去合影,门卫大哥永远笑容可掬哈哈哈假笑boy。

486-Dn87-_M6ljPEKisvvkNLCBnlRhAr7PIt.jpg

学校的各种设施也是非常好!比如图书馆,环境相比国内大学确实好很多,有各种设计,各种小会议室,方便学生们去自习或者meeting。(翻遍相册发现我居然没有照过我们美丽的图书馆?)图书馆里还有Bloomberg的机子,没错,就是那个月租要2w的机子。学校真的是壕!学金融的小伙伴们的福音啊!

还有健身房,里面还有游泳池和桑拿房,都是免费对学生开放的!当然你也可以去参加一些团课,甚至找私教,价格都比外面要友好哦!我记得我曾经办了一张48次卡,具体价格不记得了,但非常友好~还记得在温哥华读书时,健身房是需要花钱的,虽然也不贵,大约30刀一学期,但也是钱啊!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学校旁边的公园,我真的太爱那里了,经常下课后买一袋面包去喂鸭子,感觉时间过得很慢,真的是惬意的日子~那边的鸭子好像也不怎么怕人,真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赶脚。此处插播一下公园里傻乎乎的鸭子们。

486-tCGj9IRK6rId5Qk3_Pg6iUwPg-1Xv2D6.jpg

以上属于硬件配置,下面来说说看学校的软件配置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career service,那真的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反正从我入学后第一时间,我就感受到学校在和你传达: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你找到好工作,也是蛮务实了嘻嘻 。定期会有培训课,也会有一些群面或者简历面mock。学校有个career portal,上面会po一些招聘信息。总之全方位帮助你找工作。

再次就是人性化的一些项目啦,比如我们有一个field trip项目,让你去各个国家参观当地的优秀企业,比如美国啦,德国啦,意大利啦,上海啦,印度啦,应有尽有。本人当时参加了去德国慕尼黑还有米兰的field trip,我想说这段经历真的是人生中最难忘的快乐时光了。我想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寓教于乐吧!不得不说这种项目真的不是每一个学校都能提供的,神仙学校实锤了!

另外一点就是可爱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了!这感觉真的是太奇妙了,身边的童鞋们也是各种卧虎藏龙。比如我毕业了才知道之前一位外国小哥他爸爸是LV集团的CFO。后悔没有抱紧大腿。这一点也比在温哥华时更international,因为温哥华华人居多,所以绝大多数同学是华侨或者是中国人,大家平时交流用中文足矣,但是在伦敦出国氛围更为浓厚啊!

486-9gvgkPxXHH5J-7-fx7_ljr1pPv2Ff7If.jpg

既然上面提到了找工作,那我就来讲讲留学生在英国找工作的情况。很多留英的童鞋可能有想要留下的想法。

首先比较现实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因为不是英语母语,加上繁琐的工作签证,所以找工作确实比local或者一些欧洲国家的童鞋们受限制一点。但是!!这不代表就没有希望啦,我当时就有收到两枚offer。

在这边给大家总结两点可以利用的资源:

第一点就是之前提到的学校的career service真的是很有帮助!
第二点就是校友网!!在英国真的是networking为王!有很多童鞋表示自己的offer其实都是靠networking得来的,那一般来说校友会帮助更大哦!

486-qJyXuAdFexzCpd8Mi2FhOx1WaPmsQL4z.jpg

 

2、生活

生活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购物。

486-fE0n7CSAQ41ZAGkZBOdQSHyYMEzNcYLv.jpg

伦敦简直就是购物的天堂!!!尤其对于我这样的剁手党来说,买买买的快乐真的是妙不可言。

说到购物不得不提的就是伦敦的Harrods和Selfridge!堪称购物的天堂。尤其碰上黑五的时候,堪比国内的双十一,那真的是买买买停不下来。

首先,价格比较友好的其实是一些奢侈品,比如包包!如果你是在离开英国前3个月内买的,你甚至还能退税,退完税以后的价格真的是让你感觉买到就是赚到。

其次,大家都知道一些大牌的欧美化妆品护肤品价格也很友好!而且经常有一些打折活动,还有一些网站如look fantastic,可以直接下单寄到家里,又省钱又方便!

既然说到了网购,很多衣服牌子都是能直接网上下单购买邮寄的!虽然物流不如我大天朝如此给力,但真的也不算慢了!有时候也能隔天送到。

486-qVGBwLItuBzUItDMXYoMFoK1MrcYIg9O.jpg

如果大家在伦敦,也可以坐火车去比斯特打折村,交通非常方便,价格低到你怀疑人生!

再来说说吃的,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英国标志性的fish and chips。是的没错,俗气如我,来到英国后的第一顿也是这个。图中这家据说是英国数一数二有名的店,但我吃下来只想说…不就是普通的炸鱼薯条吗…

486-cVDEaPPE5rSXet94DS438-yroVGuyPad.jpg

BUT!!英国还是有非常多好吃的!首先,英国的米其林餐厅非常多,而且也有一些价格比较友好,我等穷学生也是能偶尔消费一次的!

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英式风格的店,比如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的duck&waffles,真的是好吃到爆!

486-MC9imVihaLGKeV9mXtOeIp-TMZ5etM1x.jpg

以及The Shard大厦楼上的一些餐厅也是味蕾暴击!

当然其余更多时候,我的中国胃还是一遍遍提醒我,我爱中餐!所以后来ChinaTown真的是变成了我的饭堂……家附近的几家中餐馆我也是百吃不腻,其实伦敦的中餐还挺好吃的,不存在不地道的问题,最多的是粤菜和川菜。但是像火锅啊这些也是有滴,只是价格比国内高了许多…

其实伦敦的美食在海外各大城市里都算得上是一个高地了,之前在美加各大城市游走过的我表示海外除了像纽约以外没有一个城市能像伦敦一样集大成的把全球美食汇集一地。

如果你热爱叫外卖,可以上Uber Eats给你送餐,上面的菜系也是比较丰富的。BUT!我本人亲身经历过一件奇葩事,某次我的外卖迟迟不到,结果送餐司机打电话来说因为他太饿了,把我的饭吃掉了。我真的黑人问号???

486-fCmkW1QjHVC_dByTejyraD7vvLnVJJ4D.jpg

其实吸引大家来英国留学很大的一点就是旅行!在英国四处玩耍真的是太方便啦!比如去苏格兰,真的是简简单单。然后去欧洲其他国家,一张申根签帮你走天下!

首先是签证问题,申根签非常好申请,我当时拿的是法签,基本上其他欧洲几个国家都能去了。在这里实名夸一下意大利的食物,太好吃了。爱了爱了。

其次是交通问题,机票便宜到你怀疑人生!我记得有一次飞法国机票就三百块钱……

最后是住宿问题,如果学生党预算有限可以选择airbnb!

基本上来英国留学的时候大家可以多出去走走玩玩,你会发现你花的钱比国内飞欧洲旅游少了一大半,性价比首选啊!

总结一下,在英国留学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学好!学习生活两不误!

收起
取消

如何写好申请文书PS的开头?

Marco: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Jia Jia翻译(就读华盛顿大学3D4M系Master学位):

“我开始动笔写文书中的第一句话,至于第二句话,我相信全能的神会帮助我。”

这句讨喜的话出自作家劳伦斯斯特恩笔下的幽默著作《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窥见此次话题的一部分。用我通常相反的方式来看,我并不是很赞同斯特恩先生在这段文字中的个人观点。

这是第一批也是比较重...

显示全部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Jia Jia翻译(就读华盛顿大学3D4M系Master学位):

“我开始动笔写文书中的第一句话,至于第二句话,我相信全能的神会帮助我。”

这句讨喜的话出自作家劳伦斯斯特恩笔下的幽默著作《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窥见此次话题的一部分。用我通常相反的方式来看,我并不是很赞同斯特恩先生在这段文字中的个人观点。

这是第一批也是比较重要的具有策略性的文件。但是这句话还是有局限性的。评判文书中每一句话的方式应该基于一些基本的标准,这意味着:这些文字是否有效地表达了我在这所学校或者这个领域中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所具备的能力?这个判断一个人写作能力的标准听来有点吓人。但是不用担心!写好你的个人陈述就像练习怎样去解决问题。你需要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你的聪明才智,那剩下的部分就会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啦。

 

“开始动笔的时候就要在脑海中构思结尾是怎么样的”

—引自史蒂芬柯维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但是在写个人陈述时怎么运用这个方法呢?

 

简单来说:在结尾处写开头的内容

为了减轻大家想要使劲儿写出完美导引句的压力,大家可以先着手于个人陈述的中间部分。即从第二段开始写。

一直写下去直到结尾。通常情况下,在你写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你可以更容易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题。

关于陈述的主题,你应该研究一下你所申请的项目,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你写出具有共鸣性、能感染更多人的主题。实际上,在写第二段和结尾的时候,你有很多需要去做的工作。即我想要强调的就是你们一直在问的:怎样写开头。

有时候,当我们把文章写完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想要在开头写什么。你会惊讶于开头的想法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就像一个闪电般的灵感向你砸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给自己来酝酿这些瞬间的灵感。

 

“意识上的努力会抑制甚至阻塞自由创作的机制。

—引自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心里控制论》

个人陈述的开头部分是最容易让人想太多的。这些年,我给上千名同学的申请提供过帮助,我发现上述问题确实发生在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文书写作中。

其实并不难看出这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的问题。毕竟,想太多的文书是有风险的!我们通常认为被一些精英学校录取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职业、生计、未来的幸福指数和自我价值有很深远的影响。并且,在陈述中我们有太多想要描述的,比如我们申请的动机、我们的资历和潜质,但是在文书里我们并不能很准确地传达出我们内心实际的想法。对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学生而言,这点尤其戳中他们。

然而,在写陈述的开头时想太多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也造成了文书传达不准确这个问题。有人甚至说想太多是对整篇陈述最不利的因素。在写陈述的开头时想太多会导致你犯一些本来你可以很容易避免的错误。

例如:我所见到的个人陈述中有太多想要努力在文章中写一个“噱头”或者在文章中表现出了不必要的聪明。这些是不正确的写作方式。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写了文书,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申请结果都不会太尽如人意。当然,我并不想在这里表达主观的看法;我们来客观地讲,以上错误的方式不会有利于申请者。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文书表达上想太多了或者被想太多卡住的时候,就该往回看看了,深呼吸并且让自己放松下来。你可以先完成文书剩下的部分,提高效率。这样你不仅可以完成文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也可以在之后找到怎么写开头的灵感;通过做一些和文书相关却不同的事情,你可以冷静下来,但是你也可以专注于这些相关的事情。

当你做了上述的事情后,你可以再回看一下你在文书中写的内容,然后可以开始检查和审视自己写的东西了。你要明白什么是个人陈述,你的个人陈述在整个申请中扮演着什么明确的角色,还有就是你的个人陈述要传达给别人什么信息。

 

“说服力是一种很清晰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曾经怀疑过说服力的艺术,我建议你去看看古希腊人是怎么做的。他们智慧的精华是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我从中提取出来的相关看法是申请者应该从申请信息中看出一些暗示:个人陈述是要求你把自己推销给你想申请的项目。内容要包含他们要求的写作类型。你的目的陈述(或者是个人陈述)并不是你的自传。也不是你个人简历的散文式背诵。更不是你想要说服别人、强烈让他人印象深刻的机会。而是,你在为自己能被你的梦校录取而创造机会。

你的目标是要让那些读者相信(比如招生办的老师)你是最适合在他们学校学习的人。你能让他们想象到你在学校是如何上课、参加讨论、在学校做研究、和其他学生合作、帮助教授做研究。你想让他们读到你的个人陈述就会想象到你在学校的学术环境中是一名在学术上有建树,也很多产、慷慨的成员。你想要说服他们你就是那个能够最大化利用他们的宝贵资源的学生。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是吗?然而,这里有很多你不可控制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你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来让陈述的写作变的不再困难。你只需要做下面的工作。

 

抓住要点不要放

当招生办公室被问到给申请者关于怎么写好他们陈述的最好的建议时,我们最常听到的回答就是:“切入重点”。但是什么是重点?

最赞的就是申请信息已经告诉我们怎样“切入重点”了—这是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种提示。这些提示隐藏在项目申请指引信息里是有原因的。

学生们经常会忽视这些信息。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发现不了。

因为我经常会看到这些信息。学生们通常会使用一份个人陈述来申请几个不同的学校。他们只是简单地换掉学校的名字和一些其他的细节,然后他们就觉得完事了。如果他们有野心就不会这样去做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因为对读者而言,他们会很明显地看出来你这样做了。

这就好比你正在做一个测试而不是在回答别人给你的问题,那么你会写一些其他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是学校要求你回答的。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岂不是要考试不及格了?申请信息里的问题和暗示是有用的。如果你连他们的暗示信息都发现不了,他们怎么会认为你是听话的学生呢?

我时常认为学校使用“就业服务中心”这个词来作为一个快速刷掉一批申请陈述的方法,把这些申请划分在比较低的档次。因为这会暴露出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哪些学生申请大校是为了去就业服务中心呢?学校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就把这点列在了他们的网站上。但是…我还是会说:有哪些学生申请大学是为了去就业服务中心呢?

事实上,这些信息中的问题和提示是你的友军。如果你不知道在你的陈述中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开头或者是怎么切入正题,你的第一条线索就在这些问题和提示中。

为什么?

因为这样会显示出你已经思考过这些问题要怎么解决了—如果你可以以聪明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那就很棒了。更好的方式是向招生办公室的老师表现出你知道个人陈述是他们对你的最直接的第一印象,并且你可以积极地在学校中面对更大、更新的挑战。

 

一个真正的噱头,即吸引人的亮点

现在我们来讲一些关于“上下文理解”的东西。想象有人在读你的个人陈述。他们已经一个接着一个,读了很多份个人陈述了(对于一个竞争激烈的学校而言,他们看完一份陈述的时间应该在12到15分钟,这也是比较合理的猜想)。

他们并不会在每一份陈述上花和你写作时的那么多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的陈述符合他们的要求并充满智慧是很加分的。

他们会跳过一些陈述,还有一些他们可能就没看完。这样来看,你的陈述开头应该直入主题—你需要做两件事:

1. 抓住读者的记忆力

2. 让读者以正确的方式读完你的陈述

怎么做到这点?

有时候当我们想到“噱头”的时候,我们会错误地认为是要去写很大、很独特、很亮眼的东西,像一本神秘的小说以谋杀犯为开头,吸引读者去找谁是真正的犯人。但是一个吸引人的点也可以是平静的、微妙的、不强求和不做作的点。这是对写陈述而言最有效的方法了。

为什么陈述的开头很难写的原因就是它要你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你的故事从哪里开始?(实际上,我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给一些有想法的人带来焦虑,但是为什么不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这是一份有策略性的文件,这份文件中有明确的说服人的点。因此你不能简单地从你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写。你可以你第一次发现对所申请的项目很感兴趣的那一天开始写起。以你的激情作为开始。什么东西驱使你感兴趣。为什么你只感兴趣这个项目。

思考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表明你的激情和动力是怎样展现你的高水平发展的。也许你克服了一个困难,这个困难助你成长,这也坚定了你要钻研所选领域的目标,或者让你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描述这些经历的词要明确具体,是很关键的,这也会让你的陈述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

我们来回看一下亚里士多德的话:

当演讲者的发言使我们认为他可信时,演讲者的个人性格就可以说服他人。

要多使用生动的语言和主动动词。 避免在句子结构中使用被动语态。 为什么? 是为了体现这是你自己独有的经验。 为了和读者建立联系并告诉他们所发生的故事具有可信度。

避免使用常规词和无法支撑的言论。 只仅说:“我热衷于......(填内容)”是不够的。”使用特定的具体名词来为读者讲述你的体验。 这并不意味着要用冗长或丰富的语言。 它只是意味着“描述一个实际发生的时刻”,“放大一个关键细节”。 相信我,读者会为之震惊。

为了说明这种方法的简单性,这里有一些相当著名的小说的开头句子以供参考:

“一天早上,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

—来自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

“爸爸用斧头去哪里?”当他们正在摆桌子吃早餐的时候,弗恩对她母亲说。

—来自E.B.怀特的《夏洛的网》

看看他们写的感觉多么简单? 看看他们的文字是如何表达自信和好奇心的,并立即让你的大脑回到了他们描述的那一刻? 这些作者中的每一个都必须选择从哪里开始讲他们的故事。 E.B.怀特一小时前并没有开始写《夏洛的网》,当芬恩醒来刷牙,并无意中听到她的父亲告诉她的妈妈说买一些培根吧。同样地,卡夫卡本可以通过描述格雷戈尔前一天晚上的不安的梦来开始他的书。 人们可以说这些故事在之前的某个时间开始。 但这两位作家都没有这样做。 两位作家都以生动,简洁的方式来介绍他们的故事,并让读者继续沉浸其中。

让我们回到招生官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完大概50个左右的个人陈述的这个话题上来。

—这些陈述中的每一份都体现了申请人想要强烈被录取的愿望。

—每一位申请者都是充满激情、动力十足、具有竞争资格的。

—你怎样可以在这五十个申请者中突出重围?

—因为你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就是你的陈述吸引人的噱头。

收起
取消

留学生在海外过年是种什么体验?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多图预警!作者读书期间先后在新加坡(2016-01~2016-05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和英国(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过年。

大家常说,身在国外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爱国情怀泛滥的厉害,尤其是到了春节、中秋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总会想起来在家的时候那番热闹的光景。看到朋友圈里大家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喜气洋洋的红色照片时,确实会有一瞬间特别想家,连常被吐槽的春晚节目都变得异常有趣,在国外过年的两次大概是我看春晚最认真的...

显示全部

多图预警!作者读书期间先后在新加坡(2016-01~2016-05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和英国(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过年。

大家常说,身在国外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爱国情怀泛滥的厉害,尤其是到了春节、中秋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总会想起来在家的时候那番热闹的光景。看到朋友圈里大家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喜气洋洋的红色照片时,确实会有一瞬间特别想家,连常被吐槽的春晚节目都变得异常有趣,在国外过年的两次大概是我看春晚最认真的两次了。不过,在国外过年的留学生真的只有“惨”吗?当然不是哦,哪怕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也得先有狂欢呀。

下面就我分别在新加坡和英国的两次过年经历跟大家介绍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氛围下中国留学生如何把春节过得喜气洋洋!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2016-01~2016-05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芝士圈留学行家。

 

1)回家 VS 不回家过年

正式开始前先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春节是否要回国跟家人团聚?这个问题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一般喜欢用选择题来判断:

  • 学校是否放假?

一般来说,国外春节是不会放假的,如果刚好春节赶上周末前后几天又没有课,那就喜滋滋考虑回家,不然可以直接跨过开始想怎么过年了,毕竟国外对于留学生翘课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的。

  • 多久没有回家过年?

如果刚好有假期,又已经好久没在家过年,那就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毕竟和噢鞥有一起开趴体是常有的事,春节赶上放假却很难。如果是交换生(半年或者一年的那种),在国外感受一次过年也是难得的经历,可以体验一下哦。

2)新加坡的新年三天乐

第一次在国外过年是2016年去新加坡交换。新加坡毕竟华人众多,所以很幸运的,春节有3天假期。个人感觉新加坡过春节的氛围比国内还要浓,提前几天就有各种活动预告,搭舞台点灯笼,热闹的不行。因为交换只有半年,早早地和家人说好不回家过年,和其他一起交换的小伙伴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策划怎么热热闹闹的庆祝下。其实在国外的时候,朋友就像亲人一样,能一起过年倒也不会觉得很孤单。

v2-92531aa7deb510e817916402a11f16a0_hd.jpg

 

春节期间新加坡的唐人街热闹非凡,提前几天就开始各种庆祝活动,餐厅也是要提前几个月预订才行。那年刚好是猴年,大年二十八晚上的时候,“新加坡眼”(摩天轮)附近亮起了以孙悟空为主题的灯笼,一路上各种传统小吃和街边表演的乐队,像是小时候逛庙会的热闹气氛。晚上8点的时候,总理先生现身,用中文进行了演讲,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坐在新加坡眼上,看着下面一片灯海,预感这次过年应该会很温馨。

除夕前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到超市大采购,火锅无疑是大家在国外最怀念的东西。买了一堆食材和速冻水饺汤圆年糕(为了满足全国各地不同风俗),列好菜单(留学生的厨艺都还是比较值得信任的)和游乐项目,开始倒计时等除夕。那时候像是小学生春游前的激动,丝毫没感觉到身在国外的孤单。

新加坡和国内没有时差,除夕那天早早起了床,宿舍门上已经贴好了大家自己写的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和彩带(夸一下新加坡对于中国留学生还是很nice的),比国内宿舍可热闹的多。和小伙伴们一起准备好晚上要用的食材,开始回寝室跟家人朋友视频。

那年不仅仅是第一个不在国内的春节,也是爸爸妈妈第一个没有女儿陪伴的春节,视频那头他们正在包饺子,突然间就很想家,被热闹支配了好久的心情一下子就空落落的,不想让爸妈看出自己的失落,努力跟他们讲这几天参加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动,待会要大显身手给大家做什么菜,心情慢慢的也平复下来。也许是第一次在国外过年,那年接到了很多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一下子觉得特别暖。

v2-db184616dfbffd3d028694b1eba01ad5_hd.jpg
v2-71631d3607b6f43348439bac130db7ea_hd.jpg

春晚开始的时候,火锅也刚好开始冒泡。没有投影仪,一群脑袋挤在一个电脑屏幕前,边看边预言今年又有哪个小品要火起来。吃完了火锅开始煮饺子和汤圆,在零点的时候互道一声新年快乐,好像彼此就是亲人,下午积聚的想家的情绪好像烟消云散。虽然已经凌晨,大家也舍不得散开,在common room里聊人生玩游戏,最后三三两两挤在懒人沙发上睡着。第一个不在家的春节,因为有朋友的陪伴也变得温暖和难忘。

3)英国的自嗨式过年

v2-263bb11bbd44a627d3b126aec159b9a3_hd.jpg

 

v2-637981a12b995e0e4a3441b404d1f883_hd.jpg

研究生那年的春节是在英国度过的。英国没有春节假期,却刚好赶上是周末(真的无比幸运了),本来只想一小堆人简单的一起吃个饭看个春晚,最后朋友邀请朋友演变成了30多个人的大聚会。于是在Airbnb定了一个特别有英式风情的小别墅,提前两天去中国城囤了饺子汤圆食材(真的是要提前抢,当天去基本买不到什么了),和朋友一起包春卷。得益于大厨们传授厨艺,北方孩子第一次在春节吃炸春卷,还是肉馅的hhh

除夕那天中午就到了Airbnb开始布置房间,虽然只有一个晚上,仪式感还是要有的~这次没了春联,但是挂了小灯笼和彩带,别有特色。英国和国内有8个小时时差,中午的时候,大家纷纷在房间里跟家人视频,云直播看他们吃年夜饭,一遍羡慕着视频里的美食一边嘴硬说我们这里好多大厨待会吃的比你们丰盛。也许这次人多热闹,倒也没有觉得孤单想家,但是听到爸妈声音的时候还是希望,如果这时候能陪在他们身边就好了,毕竟以后陪伴他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下午大厨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好充足准备,德式白酒灼青口、意式奶油炖菜、韩式土豆辣炖鸡、中式葱油饼地三鲜豆花鱼红烧肉,再加上提前准备的春卷和饺子,中西合璧好不热闹。那时候明星大侦探十分火爆,不会做饭的伙伴们就在客厅里玩起了游戏,还有弹吉他特别好听的朋友带来了吉他给大家助兴,每间屋子都充斥着笑声,心里满满当当全是开心。下午四点(也就是国内零点)的时候,准备跟家人朋友道一声新年快乐。国内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还在期待。

24364-YdJYW0-u8_U9uQq6817ps6hW--eiLgG3.png
24364-kU8U7_gBGIvBTdrl0mZaeiK_k1Lk-RaS.png

晚饭结束后,大家一起看春晚的回放,一起围着玩“逛三园”和扑克牌的游戏,很多平时不会说的话题也不知怎么起了头,好像都希望这个除夕过的慢一点,再慢一点。快到12点的时候,炸了春卷煮了热腾腾的饺子,配着英式红茶和牛奶,点了披萨,还准备了可爱的蛋糕,将中西合璧贯彻到底。时间指向零点,大家一起举杯大喊新年快乐。因为时差,过了两次零点,意义也不一样。第一个是中国时间的零点,我们的节日要按照我们的时间来庆祝。第二个是英国时间的零点,预示着我们在英国也要有新的开始。

v2-9b5635ff27860f6c6a1bba78deae4296_hd.jpg

 

v2-93d4055036edded1418028d4d121e983_hd.jpg

 

v2-024bb84453d0e975a7b3dd42e4594461_hd.jpg
v2-34671ac5845ccac0129c9be74a0db74e_hd.jpg

 

虽然英国没有春节假期,也没有像新加坡那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是中国城该有的气氛一点也没少,红灯笼和各种新年祝福标语,让人看了就感觉很喜庆。年初一的时候,还有舞龙舞狮表演,在国内都少见这么热闹的庆祝方式了呢。

两次在国外过春节,庆祝方式类似,感觉却很不一样,和在家里过年也大大不同。在家里的时候,习惯了团聚,习惯了家人的陪伴,以至于好像没有太大的期待和惊喜。在国外的时候,有期待有温暖,活动多了很多,心里却总感觉空了一点地方,那是属于家人的无法替代的陪伴。可是不管怎么样,都不遗憾也不后悔有这两次在国外过年的经历,有了对比才更加珍惜以后每一次在家人身边的新年,也学会用更强大的内心独立面对未来的种种可能。只想说,不管在哪里,不管身边是谁,春节都是喜悦的值得庆祝的日子,just enjoy it and wish better new year!

收起
取消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Jessica Luo :

 

作者Jessica Luo,芝士圈留学行家,2015-08~2019-07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学PhD。

本人本科985理科背景,没有读过硕士直接读了博士。现在即将迈入博士生涯的第五个年头,憧憬过,迷茫过,现在慢慢开始接受一个平凡的自己。

很多人可能对于读博士还是有诸多犹豫,现在我想将我过往读博士期间四五年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选择提供微小的帮助。

在开始讲述之前,我必须要强调的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读博士更是用身体在拼文章。...

显示全部


 

作者Jessica Luo,芝士圈留学行家,2015-08~2019-07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学PhD。

本人本科985理科背景,没有读过硕士直接读了博士。现在即将迈入博士生涯的第五个年头,憧憬过,迷茫过,现在慢慢开始接受一个平凡的自己。

很多人可能对于读博士还是有诸多犹豫,现在我想将我过往读博士期间四五年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选择提供微小的帮助。

在开始讲述之前,我必须要强调的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读博士更是用身体在拼文章。希望各位博士生,准博士生可以保重身体。

下面我会分几个不同角度来讲述我在读博士期间的经历和所明白的事情。

一,学术方面

1.导师的水平和建议

我提出这一点并不是要质疑导师的水平,毕竟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已经是对他们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肯定。但是我想说的是,很多教授,尤其是很有名的大老板,在功成名就之后会有很多非科研方面的事务需要处理,比如 担任学院某些行政类职务(院长、副院长,所长等等),医学类的博士生导师可能还有额外的专家坐诊的工作,所以分配在科研上的时间非常的有限。而且大家都知道在科研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如果不多看文章,很可能不是非常的了解某一个小领域的文章的具体情况。相应的,也就没办法给予学生很detail的指导。

我曾经以为要申请就申请全系全院最有名的教授,但自己过来读书才会发现,其实有的assistant professor 会更加有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博士生的科研。而且很多大教授已经完全达到了学院tenure的条件,然后过上了佛系人生。

我觉得真正的好老板应该是,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科研上又会给予学生指导的教授。只可惜,并没有很多教授可以完美的把握。

 

2.切记不是努力就可以发好文章

读博士努力是必须的,但是不代表努力之后一定就有收获。在科研中走弯路甚至是走入死胡同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毕竟大家在探索在研究这个世界的未知,碰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更可怕的是一些大热领域出现文章被其他group抢发的事情。会感觉一瞬间整个人生都灰暗了。但是解决方法只能是,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其他的角度来阐释这件事情,降低所投杂志的档次,先把文章发出去,以免出现更多的损失。

 

3.导师的人品非常的重要

见过有的导师(内地导师居多)会让学生和他一起出席社交场合帮忙喝酒,或者帮老板做一些私活,甚至帮忙带小孩。如果不愿意去做就会用毕业论文、文章发表以及博士学位为要挟,强迫学生帮导师去做一些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

更有人品更差的导师,会怀恨在心然后在毕业之后的推荐信上面动手脚。

在这个时候,导师的人品就非常重要了。我也认识很多小伙伴的导师非常nice,在毕业之后还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帮学生介绍工作。但至于如何看出导师人品,我觉得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做一年research assistant或者听听实验室原本的人聊天来感受一下了。

 

4.课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

因为导师的习惯不一样,有的喜欢让学生自己发掘课题;有的喜欢让一些senior的学生、博士后来带着学生做已有的课题,之后再从中找新的课题;还有一部分直接就分了一个课题给你。

在课题还没有开展之前,作为新的菜鸟博士一般都很难分辨出课题的好坏(基本可以定义为难易程度外加发好文章的可能性)。我的建议是可以和实验室的人多聊一聊,可以和不同的人讨论,来总结一下课题发展的可能性。

但注意,这里所表述的也只是可能性,毕竟没有人可以断定某某课题一定有前景某某课题一定没情况,也有人把原本的所谓垃圾课题做出一篇science的,但这只是极少数情况。多和前辈们聊聊课题对自己没有坏处。

 

5.不要100%相信导师在面试、确认意向时期的说辞

一般申请季,如果和导师套词之后,导师一般都会对自己的实验室进行介绍。但是导师在此时讲的情况可能和实验室真实情况有比较大的出入。在一开始,导师(尤其亚洲区)会极力夸赞实验室以及这里的grant,funding,让potential candidate相信他的实验室是真的可以出成果的,是真的非常棒资源非常好环境也很赞的实验室。但是进来实验室做事情半年发现可能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所以实验室轮转这种机制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轮转的机制,而且轮转也确实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在这里我只是想说,导师的说辞可能是有些水分的。不要盲目的相信导师所讲的话,所画的饼。

 

6.实验室有没有跟正确引路的师兄师姐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各人。虽说重点是在“个人”,但有一个好的师傅也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在生物、化学等需要很多经验以及实验技术的学科上,跟着一个很好的师兄师姐,可以大幅度减少弯路,并且形成很好的体系,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比如知识结构体系,整理材料的方式,处理data的专业度等等。

但这个方面,实验室新进门的博士生基本上是没有选择权的,都是看运气。但是我只是想提出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引路人,可以在博士学期初期给大家提供帮助。

7.一定要做好延期的准备

说到博士,和硕士本科的最大区别我觉得是延期。有可能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有可能因为文章还在review,有可能只是因为导师喜欢使用廉价劳动力。但是延期是每个博士生都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的事情。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不延期,顺利毕业。但我认识的博士生里面,无论哪一个学科,半数以上都会延期。理工科延期更加严重。

其实读博士更像是一场修行,要等够了时间,耗尽了心思,才能换来的结果。也希望延期的各位早日毕业。

 

8.一时之间的疏忽大意和不严谨的科研状态会直接毁掉整个科研生涯

博士大多要求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尤其是相对比较有名的实验室。所以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谨慎。在发表文章的之前,一定要确保材料的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

现在国内外严查学术造假,一旦被发现,整个科研生涯就已经提前画上了句号。即使不是故意的学术造假,但是材料出现问题,或者实验无法重复都是非常可怕的问题,严重的情况很可能就是没有了学位,或者直接被开除。博士的paper绝对不是本科的毕业论文或者硕士的毕业论文那么简单。

 

9.投文章有不少运气的加成和老板的声誉人脉加成

各种学术大会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灵感,同样也给老板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投文章的时候很可能是老板的老朋友做reviewer,虽然是匿名审稿,而且我相信professor们都会站在一个很学术的角度来客观的看待文章,但不得不承认教授们之间的擅长领域以及文章风格还是有差异的,这也会直接影响补数据的难易程度。

如果恰好文章落到以为很走这种风格的professor手里,那么文章的进程就顺利很多。如果恰好是相反的情况,那么可能就比较惨。

在实验室四五年身边很多人投文章,也有补数据半年然后被拒稿的,也有一开始随便补了minor小data就accept的。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一句,就是命啊- -

10.英语沟通(口语、文章写作)

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有所感触。尤其是在国外读书的伙伴可能感触更深。组会也要用英文,汇报report也是全英文写。论文,paper更加不需要多说,全部英文。出去开会无论是poster还是oral都是要讲自己的工作给别人听的。此时英语就非常的重要了。流利的英文水平和专业词汇量可以让我们省下很多的时间。否则,大量的时间会花在组织英文语言上,而耽误了原本应该要用在做科研上面的时间。之后写文章投文章也会感到没那么的吃力。

 

11.独立思考做实验看文章

上面提到了很多的因素,比如老板的因素,实验室的环境,课题的运气等等,但是博士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大家独立思考以及面对困难的能力。

二 精神状态方面

1.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少拥有一个科研以外的健康的爱好非常的重要

科研做的时间长,人就会比较容易偏执。

尤其是在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我觉得需要通过其他的兴趣爱好来转移一下注意力。所以我觉得培养一个爱好很重要。这个爱好可以是健身啊画画啊弹琴啊学一门新的语言啊(最好不是打游戏)。但是如果打游戏真的可以感到放松的话,也不失为一种方式吧。

 

2.亲密关系与家庭的支持

博士一般交友圈子都比较窄,所以如果读博士的时候单身的话,在自己的专业或者老板这里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就很容易多年单身。

有很多优秀的单身男女小伙伴都是多年单身甚至母胎solo。而在国内的大环境之下,就很容易被家里催促找对象。而现代社会虽然一直强调平等,但一般来说,单身的女博士确实更容易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不仅是相亲、介绍的对象会有这种感觉,可能自己的父母亲本身也都会存在类似的顾虑。一定要放平心态,家庭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毕竟绝大多博士生的家长都没有读到过博士,甚至可能没有机会认识任何一个博士。所以他们对于博士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博士会延期,也不会理解为啥读完博士依然没有赚很多钱。这时可能需要多和家里人有效的沟通,让特曼去了解读博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爸妈的出发点绝对是爱我们,但是我们也希望他们能理解我们。

三 极端情况

1. 退学

在我读博士期间,周围的人也经历了退学,转导师,身体不适等各种情况。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轻易放弃。虽然现在大家都是一边嘴上念叨着不读博士了,但一边还在努力的做着课题。

但是,一旦确定自己真的不适合读博士,那么要及早的止损。

退学不读博士绝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不读博士,只是因为不适合,而你依然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2.身体出现了很严重的不适

在我读博士期间,周围的小伙伴有整夜睡不着觉的,有定期需要吃抗抑郁药物的,有头痛到完全不能思考不能做事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切记!!!早饭一定要吃!!!如果条件允许,不要昼夜颠倒的做科研。

如果不适的症状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改善,安排一次轻松的旅行或干脆休学两三个月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还是非常不舒服,一定记得,命最重要。身体是永远是第一位的。及时治疗,早日康复。

写在最后:

虽然说了很多负面的情况,但是当自己的实验有很漂亮的结果,好像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回报~这应该就是所有PhD学生最简单的幸福吧~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标题下方第一顺位的时候,其他同领域的学者们写文章引用了自己的paper的时候,真的是会产生一种任何事情都代替不了的愉悦感。

但做科研,读博士,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平凡的自己,要和自己和解。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想读PhD的小伙伴有点帮助~也希望和我一起还在为学位奋斗的准博士们加油~争取早日成为Dr.~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收起
取消

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怎么找?

该话题答主

Claire W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商科/文科生零基础如何华丽转身STEM专业?商业分析BA如何成功在美国找到实习与工作?
Claire Wu:

对于Master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从收到Offer就可以开始了;对于本科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也尽可能早得准备为好。下面从前期准备和正式找工作的阶段讲一讲在美国找工作的干货:

找工作的前期准备:

 

- 做好职业规划,并相应选课

相信大家在申请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的职业方向,但是很多Program会设置多种Track,例如会计专业可能设置会计+金融,会计+数据分析,这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想一想具体想做的是什么工作,例如是审计?还是IT审计?还是T...

显示全部

对于Master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从收到Offer就可以开始了;对于本科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也尽可能早得准备为好。下面从前期准备和正式找工作的阶段讲一讲在美国找工作的干货:

找工作的前期准备:

 

- 做好职业规划,并相应选课

相信大家在申请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的职业方向,但是很多Program会设置多种Track,例如会计专业可能设置会计+金融,会计+数据分析,这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想一想具体想做的是什么工作,例如是审计?还是IT审计?还是Tech Advisory?知道具体想坐的工作细分后,我们可以去glassdoor或indeed等找工作平台搜索该工作Title,选取感兴趣的公司的这一职位,看看工作具体的Job Description是怎么写的。以下Job Description为例:

674-ub0_MpJUe911aVt_3iohQkSS20i9DfcB.jpg

 

根据这个JD,我们可以知道胜任这份工作最好有CISA,CFA证书;需会使用Oracle,SAP等ERP;以此类推,对于大家感兴趣的工作方向,建议大家搜索3-5份JD,综合起来总结需要的Skillset,未来的选课/学习中参考这些Skill,会非常的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参考JD,还有一个方法 – 大家可以在Linkedin中搜索感兴趣的公司和职位名称,找到几位Manager Level甚至更高title的人,参考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和相应的Skill及其他信息,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个方法可以让大家的学习和找实习/工作更有效率和目的性。

 

- 完善Linkedin主页

大多数工作在网申时,都会要求附上Linkedin链接,有一份完善的Linkedin档案会让你看起来更专业,在找工作这件事上更Engage。建议大家立即开始建立个人Linkedin页面,并一点一点完善,不要因为觉得麻烦一直不开始着手做。几点有关Linkedin的tips如下:

o 在找工作的peak time开启Linkedin的premium试用:如果平时没有必要使用到Linkedin的premium功能,可以把free trail留到自己需要频繁使用Linkedin的时候激活

o 设置自己的个性化URL:记得把默认的URL改成自己相关的URL,一般是改成自己的名字相关。这样URL列在网申页面的时候看起来更专业,也更方便列在简历上

o 翻一翻同行的Linkedin主页,保存几个维护得非常好的主页在自己写的时候参考

 

- 完善简历和准备Cover Letter

简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可以根据这份NYU Stern的档案对自己的简历做一个大致检查:http://web-docs.stern.nyu.edu/admissions/asw-stern-resume-writing-guide.pdf

对于Cover Letter,一入学就要找工作/实习的同学也要开始准备了。大多数公司在网申系统中可以附上Cover Letter,有一些公司会强制要求Cover Letter。Cover Letter的写作形式比较固定,大家可自行寻找网上模板参考。比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Cover Letter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说清楚自己以前做过的x,y,z是怎么与职位要求的a,b,c相关的,因此大家在写Cover Letter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自己以前的经历如何与这个职位相关联,以及可以如何利用以前的经验。

入学后,在自己修改之后,大家记得把简历和Cover Letter提交给学院和学校的Career Service进行检查,避免一些基础的错误和失误。

 

- 提高英语口语

从找工作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以下几个模块:

o Elevator Pitch:在Career Fair上需要用很短的时间向招聘人员介绍自己,如何把自己的经历浓缩成几十秒以内,并精彩地讲出来,需要大家的多次训练

o 简历中的故事:在简历中写的实习、工作、项目经历非常有可能在面试或Career Fair中被问到,大家可以提前练习,如何把自己的经历讲成比较连贯的故事

o Small Talk:在找工作的Networking中,Small Talk无法避免,例如在面试过程中,公司安排了一次求职者与在职人员共进晚餐的活动,我们难免遇到需要与身边的人Small Talk的情况。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几个自己喜欢的small talk话题,避免在社交场合无话可说的尴尬

 

正式找工作阶段的投递阶段:

 

- 最大化利用Career Fair

说起Career Fair,很多同学可能第一反应是,Career Fair有什么用?可能大家都有花了一个小时排队,但却被告知“去网上申请”或者“我们这个职位不招国际学生”的经历,因此很多同学觉得Career Fair除了耗费经历,毫无用处。

大多数同学去Career Fair时心中都是怀着“知道没用,但还是去一下吧”的随意的心理,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如何做好Career Fair的准备工作?

o 提前找到公司名单并进行筛选:在拿到Career Fair的公司名单后,大家可以根据是否Sponsor国际学生(如果学校找工作的网站无筛选功能,可在https://www.myvisajobs.com/中查询公司是否有比较多的Sponsor记录),以及根据是否有自己对应的岗位进行筛选,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对筛选后的名单进行排序,保证最感兴趣的公司一定要当面聊到

o 了解公司、职位并查看Job Description:大部分公司会在career fair开始之前在学校的网站公布招聘的职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看自己的目标职位是否在其中。如果在其中,这意味着会有直接负责这个职位的recruiter来career fair进行招聘,这样的机会会非常有帮助,因为直接负责的recruiter会直接影响招聘流程,如果能接触到职位直属的recruiter会大大增加自己主观能动的作用;如果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不在其中,建议在公司官网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位,并记住职位名称,在career fair上与recruiter沟通。通常这种情况,recruiter会留下大家的简历,并告知大家会帮你与负责这个职位的员工沟通,但通常有后续的可能性比较小。无论是两种情况的哪种,都非常建议大家查好具体的职位详情,并打印出来带至career fair。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公司,也建议大家把公司介绍存起来,在排队的时候看一看。对公司、对职位的了解可以让你更加stand out,特别是如果事先对职位非常了解,career fair上碰到直接负责这个职位的recruiter,积极展示自己的了解和匹配程度,会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竞争性,拿到面试机会

o 策略性地排队:一些例如Facebook,安永等sponsor国际学生的大公司排队的人非常多,建议大家在career fair刚刚开始时首先排完这些公司,之后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中小型公司

o 发送Follow Up邮件:建议大家在聊天的时候询问recruiter的名片,并在career fair结束后发送Follow Up邮件。

o 四大等商科相关的Firm一定需要去Career Fair排队/签到。这些公司非常重视参与,甚至会对大家参与Career Fair/公司活动进行记录。

 

- 找内推

找内推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公共平台上浏览到的内推信息去reach out,第二种是自己主动去找他人并reach out;

第一种常见于一亩三分地内推版等平台,很多在职员工会发布内推信息,大家看到感兴趣的内推信息可以把自己的简历和简短介绍发至指定邮箱,由PO主帮忙内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大大缩短了大家找人、reach out的时间,非常有效率;弊端则是PO主并不一定会帮你内推(例如收到的内推请求太多,或你的简历不够优秀)。

第二种自己主动找他人内推的情况,有可能是认识的校友,也有可能是在Linkedin上搜索到的公司员工。如果是后者,也很有可能收不到对方的回复。这种情况,大家可以一次性把内推请求发给多个员工,或者在没收到回复的隔天换一位其他员工发送请求。

通过找内推的形式投递简历,会有比海投高很多的拿到面试的几率,但同时也非常地耗费时间和精力。

 

- 海投

由于内推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做到所有公司都找内推,这时,对于一些我们并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公司,可以采用广撒网的形式,进行海投。常见的海投网站主要有:indeed, glassdoor jobs, linkedin jobs等。

 

- 在学校的找工作平台上投递

很多学校有自己专属的找工作平台,公司会把职位发布在学校的平台上。在学校的找工作平台投递简历会比自己海投有更高的获得面试的几率。

正式找工作阶段的面试阶段:

 

- 在Glassdoor,一亩三分地等网站看面经

参加一些公司,尤其是大公司的面试,提前看面经非常重要,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大家更有效率地进行准备。大家可以在准备面试之前,首先在Glassdoor和一亩三分地面经板块查看是否有对应职位的面经,根据他人的面经,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人的回忆不一定准确,面试官也很有可能现场改动一些细节,切勿不思考,直接参考别人的回忆和回答。

 

- 把常见的Behavior Question以及其他面试问题存入文档

一些经典的Behavior Question会被屡屡问到,这些问题大家可以整理到文档,一个个准备;包括一些常常出现的Technical Question也可以整理在文档里,方便总结和复习。

 

- 面试后向面试官发送Follow Up邮件

与Career Fair的Follow Up相比,这里的Follow Up的重要性大于前者,强烈建议大家面试后发送Follow Up邮件。

 

收起
取消

去英国读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学校?

Marco:

我将结合自己的申请经验与大家谈一谈英国商科类选校问题。

本人背景简介:

本科郑州大学,国内一普通211院校,主修会计,主修均分88分;辅修法学,辅修均分不值得一提。

三段实习经历

  • Accenture咨询(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之一),这也是我三段实习当中最能拿得出手的实习,担任咨询助理,主要协助顾问完成ERP持续时间11个月,
  • 其次为在一家金融贷款公司担任审计员,这段实习对我来说不应该算作是实习,应该可以称作是一份工作了。由于是分公司刚刚成立...
显示全部

我将结合自己的申请经验与大家谈一谈英国商科类选校问题。

本人背景简介:

本科郑州大学,国内一普通211院校,主修会计,主修均分88分;辅修法学,辅修均分不值得一提。

三段实习经历

  • Accenture咨询(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之一),这也是我三段实习当中最能拿得出手的实习,担任咨询助理,主要协助顾问完成ERP持续时间11个月,
  • 其次为在一家金融贷款公司担任审计员,这段实习对我来说不应该算作是实习,应该可以称作是一份工作了。由于是分公司刚刚成立,员工不多,在这间公司我接触到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且由于我出色的表现,很快晋升为审计经理,在这家公司工作时间为一年。总之,在这家公司基本上锻炼我各方面的能力;
  • 最后一段就是一家水实习了,也是我最开始在社会上的一种尝试,是在中信银行担任大堂经理的职务,为期三个月。

雅思:7分

GMAT:无

录取结果:UCL/ Edinburgh /KCL /Manchester,同时冲刺了一下剑桥,目前还在等消息。

按照学校排名以及同学们的学校背景,均分,雅思,实习等相关信息,英国商科类院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分别为:

1.第一梯队:Oxford、Cambridge、LBS

2.第二梯队:LSE、UCL、IC

3.第三梯队:Edinburgh、KCL、Manchester、Warwick、杜伦

4.第四梯队:Bristol、Glasgow、Birmingham、谢菲尔德、诺丁汉、卡斯商学院

5.第五梯队:利兹、兰卡斯特、巴斯

1.第一梯队:Oxford、Cambridge、LBS

  • 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Said Business School)

在1996年,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在5000名身着黑色长袍的牛津教授们的反对声中成立了。随后,一座由名师设计,独具艺术风格的商学院大楼在牛津大学中心区拔地而起。

萨伊德商学院虽然只有不到十五年的历史,但是依附于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和其强大而又优秀的校友关系网,在短时间内就成长为全球一流的商学院,她的MBA项目甚至还在2010年的《金融时报》MBA项目排名中高居榜首。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大型项目管理学硕士、金融经济学硕士。

  • 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

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成立于1990年,它是剑桥大学管理学领域的教学中心。贾奇商学院是一所相当国际化的商学院,其学生来自37个国家,本土学生还不到10%。英国政府对剑桥的MBA也有另眼相看的政策,所有的剑桥MBA班的国际学生毕业后都可以自动获得为期两年的工作签证。

开设的研究式硕士项目:研究型管理硕士、研究型金融硕士、研究型技术政策硕士和企业界研究硕士等。

  • 伦敦商学院(LBS)

伦敦商学院作为伦敦大学下属的一所商学院,在商学和管理学方面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领导地位。

伦敦商学院创立于1965年,没有本科教育,专门招收研究生和有工作经历的学生。主要有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技术学院、私募投资学院,莱曼兄弟女企业家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创新实验室等。

在2010年的《金融时报》全球MBA排行榜中,LBS力压沃顿商学院独占鳌头。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金融硕士、Sloan领导力和策略硕士。

基本要求:

985,211工程院校的学生,语言要求7.5,单科不低于7.0,均分要求90分,多数专业要求工作经验,建议提交740分左右的GMAT成绩可提高录取几率。

顺便提一句,对于剑桥大学,除热门上课专业外,关注以下他的土地经济学院,里面的几个专业适合背景略差的同学申请(没有看不起剑桥土地经济学院学长学姐的意思,剑桥里的背景略差的同学也很厉害了,手动狗头。

2.第二梯队:LSE、IC、UCL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LSE创立于1895年,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联盟的医院,拥有独立的学位颁发权。LSE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并称为 ”Group 5” 精英大学,是英国大学的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

LSE的教学和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学领域。在英国大学排名和英国大学商科排名中从未落下前十,LSE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LSE在会计与金融和商业研究项目上排名全球第一;在经济学和社会政策与管理方面排名第二。在如此盛名之下,LSE的申请也是难度颇高,除非是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的申请人,否则很难获得LSE的青睐。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管理类硕士、经济和金融类硕士、金融硕士、金融和会计硕士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等。

  • 帝国理工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

帝国理工学院田中商学院以研究为导向,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而且,田中商学院一直与众多的知名企业和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着十分强大的校友和人际关系网络,毕业生通常都在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企业或者其他商业机构工作。当然,田中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是被世界所认可的。依托帝国理工强大的工科背景,田中商学院的金融相关硕士课程十分优秀。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金融硕士、精算金融硕士、风险管理和金融工程硕士、以及管理类硕士项目等。

基本要求:

LSE录取通常是最难的,基本上只接收211,985院校的学生,要求国内排名前30的学校学生达到85分,排名31-100名学校的学生达到90分。其商学院相关课程必须要提供700+的GMAT成绩。

IC,UCL相比于LSE,要稍微宽松点,不强制要求GMAT,但建议提供GMAT以提高录取几率。但总的来说,其商学院相关专业整体要求普遍较高。

3.第三梯队:Edinburgh、KCL、Manchester、Warwick、杜伦

  • 曼彻斯特商学院(MBS)

曼大的综合排名虽然在近些年被一再压至新低,广大申请人对于曼大商学院的热情却一年比一年高涨。曼彻斯特商学院的一些项目的挑剔程度并不次于上述一些学校。曼彻斯特商学院是英国最早建立的两所商学院之一,也是欧洲少数最早创建的商学院之一。在英国也素有南伦敦北曼城之说。无论曼大的综合排名如何被削弱,曼大商学院的排名一直在欧洲前十名的名单之上。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商务与管理硕士、国际管理硕士、金融硕士、数学金融硕士、运筹学硕士、市场营销硕士、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和会计与金融硕士等。

  • 华威商学院(WBS)

华威大学创立于1965年,现有一万多名学生以及近5000名教职人员。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华威大学近年来一直在全英前十的大学名单中拥有一席之地。在1976年成立的华威工商学院是华威商学院(WBS)的前身。

华威商学院是最早和工商业界建立密切关系的高等学院,而且在商业方面的研究也颇有成就。学校甚至有了“华威公司”的昵称。值得一提的是,华威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华威搭火车到伦敦只需要1小时的车程,而22分钟就可到达伯明翰。

开设的授课时硕士项目:管理类硕士、金融硕士、金融和经济硕士、金融数学硕士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和市场营销硕士等。

基本要求:

商学院相关专业从前往后申请难度依次降低,倾向985,211院校学生,均分在85分左右,通常提供一个700+的GMAT对申请有较大帮助,因为这一批次的学校商科专业众多,所以存在名校的专业申请难度差异,对于非常热门的金融会计类专业申请难度很大,而相对冷门的一些。

NB:爱丁堡的经济学院,国王学院的社会经济学院,曼彻斯特的环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项目工程学院等,华威的WMG学院的相关专业,对于背景较差,想冲刺好院校的同学,无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第四梯队:Bristol、Glasgow、Birmingham、谢菲尔德、诺丁汉、卡斯商学院

  • 卡斯商学院(CASS),在国内较为出名

伦敦城市大学可能并不出名,但是提起卡斯商学院则如雷贯耳。伦敦城市大学正是以其杰出的卡斯商学院享誉全球的。伦敦的当地人大都喜欢选择城市大学作为其就读的目的地。城市大学正是体验伦敦当地人文化的理想之学府。卡斯商学院与伦敦的金融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毕业生大都就职于各大金融公司。英国本土的《卫报》更是将卡斯商学院排在英国商学院的三甲之列。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管理学硕士、金融硕士、投资管理硕士、国际金融硕士、房地产投资硕士、保险和风险管理硕士等。

布里斯托不设置商学院,其商科专业放在了EFM学院,格拉斯哥的亚当斯密商学院是一大特色。

申请要求

倾向211学校,但是相对于第三梯队的学校,均分要求会宽松一些,热门专业的申请难度会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申请热门专业。

对于211院校,申请均分85或80左右。

对于双非一本院校的同学,申请均分普遍上调5分,要求85/90+

5.第五梯队:利兹、兰卡斯特、巴斯

  • 兰卡斯特管理学院(LUMS)

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是英国历史最长和排名最高的商学院之一。该院从1964年就已经开始了商业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其教研覆盖了管理相关的几乎所有课题。LUMS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首府兰卡斯特,而不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伦敦。兰卡斯特更像是典型的英国小城而不是金融中心,这或许是LUMS最大的弱点。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管理类硕士、人力资源管理类硕士、市场营销硕士、金融硕士、金融分析硕士和会计与金融硕士等。

  • 巴斯大学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 Uni of Bath)

巴斯大学坐落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小城巴斯,是举世文明的观光胜地。巴斯大学管理学院是公认的英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巴斯大学的MBA项目在《金融时报》的MBA项目排名中排英国第三名、欧洲前十。巴斯大学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一般就职于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和金融机构。

开设的授课式硕士项目:管理类硕士、金融硕士、金融和经济硕士、会计和金融硕士、市场营销硕士等。

申请要求

这类学校的商科申请普遍较为容易,211院校的同学75甚至70的均分就可以申请,普通双非一本类的同学基本上只要保证80的均分就可以申请。

比较保险选校策略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对号入座,选一些略低于自己条件的梯度学校作为保底,选几所和自己匹配的学校作为常规选校,然后选择几所高于自己条件的学校做冲刺。

希望能给想申请英国商科的学弟学妹一些参考。

收起
取消

MPA留学后回国工作的前景如何?

该话题答主

Chloe W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哥伦比亚大学 M.P.A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政策管理专业(主修金融经济政策方向),本科就读于南加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
Chloe Wang:

1. 本人背景:

本科国外top25 大学的商学院,研究生攻读Ivy League之一 MPA专业。当时在决定申请研究生的时候,MPA并不是我的主要申请的专业,因为之前学商科的,结合自己的发展预期,还是想申请类似于金融、经济、或者看上去跟商科更加相关的专业,但由于自己申请时间安排等一些列问题,等我递交申请的时候可选的专业很少,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知道了公共政策管理的专业。从学习MPA 的几年时间到现在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好工作,我看下来觉得...

显示全部

1. 本人背景:

本科国外top25 大学的商学院,研究生攻读Ivy League之一 MPA专业。当时在决定申请研究生的时候,MPA并不是我的主要申请的专业,因为之前学商科的,结合自己的发展预期,还是想申请类似于金融、经济、或者看上去跟商科更加相关的专业,但由于自己申请时间安排等一些列问题,等我递交申请的时候可选的专业很少,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知道了公共政策管理的专业。从学习MPA 的几年时间到现在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好工作,我看下来觉得MPA/MPP 是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且能带来一定回报的专业。

 

2. MPA 回国为什么好?

- 之后的就业情况( 就业道路、各大学校的就业支持)

MPA 的第一个优点就是毕业择业方向非常广。

MPA 的就业众所周知就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际组织、thinktank、NGO 等,第二类是private sector,第三类是public sector,比如政府部门。

可以看下芝加哥大学Harris Public Policy2018年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就知道读公共政策管理之后能有多少不同行业的就业机会了,有在HSBC做管培生的、有在非洲的某个国家服务财政部门的、有去大学里面当研究员的等等。

30424-AiKq8Av3PFJtCFYm3uw4cgVkTTJJ1Y8d.jpg

虽然很多人觉得公共政策管理这个专业应该都是的以public等方向的就业为主,但是并不是,学习这个专业也有存在两种人,第一种是从学这个专业之前到毕业之后都想去private sector的,也有很多从public sector 的岗位出来想要通过学习MPA 进入private sector的,所以公共政策管理这个专业并不是说毕业之后想要recruit for private sector 不占优势。可以看下哥伦比亚大学SIPA(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最updated 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去private sector (40%)占比甚至要比去public sector (34%) 高。

30424-1-liRrZKnyt4HcEtf6XNjk37gJ5zm9zF.jpg

Columbia University, SIPA

30424-R1MkYU83u2BBGFT8IOvUy_TC17_xN3Nl.jpg

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

也可以看下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 2018年的学生就业情况,private sector也是占比较高的一类就业方向。我知道的同学里在private sector这个方向上有去九大投行做IBD的,有去战略咨询公司做consulting 的,还有去联合利华保洁等快消公司的,有去大型能源公司做business development。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我认为MPA/MPP 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学生在private sector 找到金融、咨询、快消等big name 的公司。主要的原因是MPA/MPP 的课程设置非常versatile,浏览各大MPA/MPP 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很多课程甚至让人感觉是商学院的课程(具体情况还要看你选的什么track,不过很多economics/finance track 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拿Chicago Harris Public Policy的第一年sample 课表和Brown Watson Institute举例(其实大部分学校都差不多)微观宏观econ,finance, 统计,数据分析等都是要学的,而这些学习不仅仅是政策分析需要用到,而且恰恰也是一些private sector 所看重的技能,所以说很多公司会认为学MPA/MPP的人具备他们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就是为什么MPA/MPP 的人也能找到好的private sector 的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30424-Tb1o4LFkhU8OOoKsI6Gy-ylZ9cUBJtS4.jpg

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

30424-DsOo-fM2jEF7kLx98hmQpQ_0NTKIO7Fl.jpg

Brown University Watson

Public Sector、NGO、thinktank等方向的就业对于公共政策管理专业来说就更加“对口”了,其实我认为这才是MPA/MPP 专业提供的独家价值所在(毕竟的金融经济的很多知识可以在商学院学到)。公共事业领域的话也分很多不同的specification或者是concentration,比如有环境能源、人权、军事安全、城市规划、经济等方向。

就业方面我身边周围的同学去的比较多的是United Nations (联合国的各种组织,比如UNDP)、World Bank。 去政府部门的话其实中国学生比较少,直接去美国政府部门工作肯定是需要有美国身份的,但是很多日本人,拉丁美洲人,欧洲人,当然还有很多美国人来学这个专业就是政府sponsor 的,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到自己政府部门工作,比如我遇见好几个同学来之前就是为美国政府做外交部的事业,毕业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原来的领域工作。中国学生还是在NGO和thinktank这样的领域比较多,有人去研究中国美国的经济政策,女性权益,难民政策支持等等,但是这一方向普遍的问题就是找到给工作签证的NGO 组织比较少,(MPA/MPP不是STEM 专业,尽管很多课程不必STEM 专业的简单,所以OPT的时间只有一年),同时国内目前这样的工作并不是主流,但是也肯定是有的,比如现在也存在很多做的比较成熟的NGO, 智库等,但是肯定是比国外的选择面要少很多的,限制肯定看得到的,所以有这方面想法的同学,尽量在选具体专业方向的时候还是要衡量一下对自己的规划。

关于公共政策管理这个专业的就业,我认为不仅是课程设置需要考虑,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很重要,比如人为因素和学校本身的实力因素。人为因素指的是周围的同学们的profile,学校的career advisor department 是否给力。很多top 的公共政策管理学校,其实学生的背景本来整体就是很强的,很多外国学生都要是工作了好几年的才来上这个专业的,可以见下面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关于学生工作年数的统计(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真正在和同学们交谈中也会发现,大部分非中国学生都是从工作岗位中出来读书的,在这些人里不乏从大的NGO, big name private companies, 政府部门等等好平台出来的人,其实对于找工作来说他们本身就是network资源,就算不能直接给你找到工作,也能给你介绍相关工作岗位的背景,也许你面试的人就是ta以前的同事ta可以帮你refer ,或者也能给你mock interview等等,所以其实你周围同学背景越强,对自己的就业也有更好的机会。

30424-vLQu3es9Nyjd6HZ4qG-i70VwFt2pUQwD.jpg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自身的实力。这个可能和学校 as a whole university system 有关系,比如这个学校本身的reputation 就比较好,所以也能在校友、活动组织、教授背景等等有一定优势。我觉得MPA/MPP 就业不是一个自己关在房间里递交简历面试的过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细分方向,都是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无论是认识行业里面的人,还是了解讯息,所以说学校能够通过自身实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认识行业中领头的人,领头的公司,政府部门相关官员等等的机会其实是很难得的。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SIPA,本身靠近联合国总部,所以也有很多联合国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同学们可以把握住,我知道有一部分人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会在UNDP 工作同时一边读书,而且会有很多联合国里面的组织和学校有合作,有的直接和学校合作做项目,有的话会时常过来当keynote speaker等等,确实有点进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

最后回答一下在国外读研后回国就业这一部分的问题。

通过我的经验来看,其实考国外名校,比如IVY LEAGUE,研究生要比本科生简单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内很多懂行的人在得知你读了一个海外名校时会问问你是读的本科还是研究生。之所以要提这个观点,是因为我觉得如果选择在国外读研究生的话,读名校,或者你选择的那个专业的排名靠前的学校比较有价值,否则可能在国内读研究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说其他专业,就说MPA/MPP 这个专业,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就业而非深造,国内的很多公司还是非常在乎学校的title和ranking 的,所以我觉得如果申请结果比较乐观,比如有一些知名的大学,我觉得会好一点,但是如果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读书,且学校的录取结果不是很理想的话,我觉得单从就业方面来考虑,研究生这个阶段有点晚了。

收起
取消

怎样备考托福可以考到 100?

Marco:

托福既然是一门考试,就必然有其考核标准,我们必须要抓住考核标准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整个托福考试分为听、读、写、说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各30分。

 

听力

一共有6篇文章,34道题,以单选题为主。来看一下OG中对听力的要求(以22-30分为例):

• 能够理解明确阐述的主要观点和重要细节,特别是重复的观点和信息,能够理解需要推理的主要观点和未加重复的重要细节;

• 理解如何使用信息;

• 能够识别信息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理解说话者使用语言的目的(例如,...

显示全部

托福既然是一门考试,就必然有其考核标准,我们必须要抓住考核标准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整个托福考试分为听、读、写、说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各30分。

 

听力

一共有6篇文章,34道题,以单选题为主。来看一下OG中对听力的要求(以22-30分为例):

• 能够理解明确阐述的主要观点和重要细节,特别是重复的观点和信息,能够理解需要推理的主要观点和未加重复的重要细节;

• 理解如何使用信息;

• 能够识别信息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理解说话者使用语言的目的(例如,强调观点,表达同意或不同意,间接表达意图等);

• 能够在整合讲座或对话中相邻部分的信息以及讲座或对话中分散的部分中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正确推理。

从这些要求中我们能够发现,托福的听力在传递信息时,一部分会通过重复来达到强调的目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上下文语境和说话人的目的来进行推理。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听写、精听等方法练习吸收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多总结类似“but后面通常会跟着重要信息”、“上升语调一般表示信息不重要”之类的说话小技巧,快速推理出说话者想要输出的信息。

阅读

共三篇文章,每篇12-14道题。同样以22-30分的要求为例:

• Have a very good command of academic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

• Can understand and connect information, make appropriate inferences, and synthesize ideas, even when the text is conceptually dense and the language is complex;

• Can recognize the expository organization of a text and the role that specific information serves within the larger text, even when the text is conceptually dense;

• Can abstract major ideas from a text, even when the text is conceptually dense and contains complex language.

在托福的阅读中,考验的是我们对学术文章的理解能力,而学术文章的特点就是精准的用词、高级的词汇和严谨的行文结构,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能够理解那么简单,还要能够根据文章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联系、做合理的推断并整合信息,也就是说,我们要像真的在学习这些知识点一样把信息内化,最终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像做了一个思维导图一样;还要能够识别出文章结构段落的安排、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以及段落内部每一句话、每一个例子与整个段落的联系;最终根据以上梳理,总结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观点。所以阅读要想拿高分,不仅仅要有丰富的词汇量,还要有足够的逻辑水平。

写作

需在50分钟内完成两篇文章的写作,第一部分是综合写作,以阅读和听力材料为基础的写作试题。第二部分是独立写作,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陈述、解释并支持对待某一问题的某个看法。阅卷人先给出一个5分制的分数,再换算成30分制的分数。

综合写作的满分标准如下:

A response at this level successfully selects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lecture and coherently and accurately presents this in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e reading. The response is well organized, and occasional language errors that are present do not result in inaccurate or imprecise presentation of content or connections.

独立写作的满分标准如下:

• Effectively addresses the topic and task;

• Is well organized and well developed, using clearly appropriate explanations, exemplifications and/or details;

• Displays unity, progression and coherence;

• Displays consistent 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demonstrating syntactic variety, appropriate word choice and idiomaticity, though it may have minor lexical or grammatical errors

第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能够有效地表达主题并完成题目要求,也就是说,没有忽略题目的任何一个要求,并且全文的每一句话都为表达文章主题而服务,没有任何一句话跑题。有很多人写作的时候写高兴了就开始随意联想,虽然整体来看没有跑题,那很可能其中某一句话和主题无关。

第二点,一是整体考察段落的分布:段落划分是否合理,段落间的联系是否清晰,通常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的结构是一定要做到的,但是要拿高分,不能仅仅是表面上做了段落划分就可以了,而是真正地依据内容对段落做合理的安排;而是考察是否合理使用论据和细节对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说,每个论点下面论述的部分是否清晰合理地能够证明论点。

第三点要求我们不仅段落间还有语句间,甚至每个句子内,都要连贯、统一,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连词来做到这点,但是不要陷于使用复杂连词,准确地展现连贯性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只是用了简单的they、their,也比强行使用复杂的连词又不准确要好。

第四点才是大多人最重视的一点,写作高分要做到:用词准确——不是说一定要用什么高级词汇,准确才是最重要的;句法变换——在写一个topic的内容时,有一些词汇和说法会提到很多遍,每一次提及时都要做一些变化来避免乏味,比如,换一个单词、换一下句法结构或者换一个词性来表达。

对于高分作文来说,语法正确已经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因为语法不准确是不可能写出能满足以上四点的文章来的。

口语

六道口语题,每一题以4分制打分,最后换算成30分制的分数。以最高分4分为例,OG上的评分标准如下:

General Description: The response fulfills the demands of the task, with at most minor lapses in completeness. It is highly intelligible and exhibits sustained, coherent discourse. A response at this level is characterized by all of the following.

Delivery: Generally well-paced flow (fluid expression). Speech is clear. It may include minor lapses, or minor difficulties with pronunciation or intonation patterns, which do not affect intelligibility.

Language Use: The response demonstrates effective use of grammar and vocabulary. It exhibits a fairly high degree of automat city with good control of basic and complex structures (as appropriate). Some minor (or systemic) errors are noticeable but do not obscure meaning.

Topic Development: Response is sustained and sufficient to the task. It is generally well developed and coh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as are clear (or clear progression of ideas).

首先,口语问题的回答一定是可理解的,没有什么前后矛盾的地方,整体都很连贯。其次,回答一定要完整且有条理,可以采用总分结构,把要回答的内容整理成几个要点,第一句话先说“我把这个问题分成了X个方面”,然后一点一点地说,这样既能保证完整性又有条理,便于理解。

Delivery:要求语言流利,但注意不是越快越好,一定要吐字清晰、控制语速,让人听起来觉得舒服,太快太慢都不好。允许不影响理解的发音与语调错误,换句话说,发音和语调的内容也要尽可能做到准确,但是发音不是口音,可以带有口音,但是发音一定是对的,不能相同的音标在不同的单词里读出来不一样,那就是发音错了,同时,注意学习一些连读的技巧,能够让表达同一意思的单词组成意群,从而做到恰当停顿、有节奏感。作为中国人,大多数人在说英语时都会比较平,这就是没有掌握语调,在英语中我们会使用语调来表达疑问、强调、话还没说完等意思,正确地使用语调能够让考官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Language Use:正确使用语法和词汇,合理切换简单与复杂结构,不必要非得使用高级词汇或者高级句法结构,有时候反而简单的表达是更好的、更符合习惯的。要做到“该简单的时候简单,该复杂的时候复杂”。

Topic Development:要做到不跑题,整个回答有逻辑、连贯。这一点和写作的要求是类似的,“概述+观点1+观点1的论述+观点2+观点2的论述……”是很好用的结构。

收起
取消

留学美国CS专业的话,有哪些好的学校推荐呀?

该话题答主

Yiwen X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卡内基梅隆大学 Computational Biology
美国互联网大厂Senior Software Engineer。Carnegie Mellon Un
Yiwen Xu:

作为一个已经在美国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事软件工程师的学姐,我想从美国大型互联网科技公招聘应届生的角度来谈谈美国CS专业有哪些好的学校或者好的program。美国的科技公司的new grad招聘通常都有Target schools,所谓的target school就是在公司心中口碑很好的学校,公司过往招了很多该学校的学生觉得他们在职场中也很出色,愿意每年都去这些学校的招聘会招更多学生。不同科技公司的target schools也不同,主要受到地...

显示全部

作为一个已经在美国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事软件工程师的学姐,我想从美国大型互联网科技公招聘应届生的角度来谈谈美国CS专业有哪些好的学校或者好的program。美国的科技公司的new grad招聘通常都有Target schools,所谓的target school就是在公司心中口碑很好的学校,公司过往招了很多该学校的学生觉得他们在职场中也很出色,愿意每年都去这些学校的招聘会招更多学生。不同科技公司的target schools也不同,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和专业排名两个因素的影响。

 

根据我在公司招聘过程中的经历,我将介绍美国科技公司主要的target schools,这些学校都有很好的CS program。我将这些学校分为四个类型:

1. CS方向的彩票校

2. CS很好的综合性大学

3. CS很好的理工科强校

4. 就业型CS强项目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帮申请美国CS专业的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学校适合自己。

1. CS方向的彩票校

彩票校指CS项目非常难申请的学校 ,即使各方面都很优秀也可能被拒,录取率很低。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申请除了需要很高的GPA、托福和GRE成绩外,海外交流经历、大公司实习或者论文发表经历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申请科研方向的CS program,这里的海外交流指的不是暑假去某个学校游学上几门课,而是指至少花几个月的时间去美国高校的实验室做research并得到一些成果。比如我有一个学妹利用暑假去CMU做RA,加入了了一个Computer Vision方面的实验室,并发了paper。如果你想申请就业导向的CS program,那申请彩票校级需要有大公司的实习经历,比如国内的BAT华为,还有美国科技大公司在国内的分部,如微软、Google在国内的office,以及近几年兴起的一些做人工智能特别强的独角兽startup。

彩票校或者彩票program有(排名不分先后):Stanford University,UC Berkele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MSCS等。

Stanford University和UCB都在北加州湾区。

【Stanford University】

坐落在Palo Alto,Facebook、Google和LinkedIn总部都离学校不远。

【UC Berkeley】

在东湾Berkeley,离旧金山相对更近。近几年很多startup都在旧金山落户,其中包括独角兽公司如Uber,Lyft,AirBnb,Affirm,今年上市的Slack。这两个学校除了有好的CS program和很强的faculty,地理位置也带来很大的求职优势。

MIT和CMU都在美国东部。

【MIT】

MIT在Boston隔壁的Cambridge,在大陆招收的学生人数很少。

【CMU】

CMU在宾州的Pittsburgh,虽然CMU有很多CS相关的program,但是MSCS、MSML、MSCV这些项目的录取率都很低,竞争非常激烈,也不乏很多已经有了一个master学位的学生再去申请这几个项目。

彩票校的学生都是各大科技公司特别喜欢招的人,比如每年CMU九月的TOC,也就是CMU每年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会有几百家科技公司从美国各地赶来学校校招。

2. CS很好的综合性大学

这里的综合性大学是指学校规模比较大,院系开设丰富,除了CS之外在其他学科方面如医学、生命科学等也有很强的实力的高校。

CS很好的综合性大学有(排名不分先后):New York University,Columbia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Cornell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University of Michigan。

【NYU】

NYU在纽约,开设有两个不同的CS项目。一个是Courant CS,属于录取率低、排名高、faculty实力强的program,适合科班出身的想学CS的同学。还有一个是Tandon CS,和Courant不在一个院系下,适合转专业的同学,career fair来的科技公司很多。

【Columbia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也在纽约,是纽约很多科技公司心中的target schools之一,开设有MSCS和MSCE两个项目。MSCS招的学生不少,并且开设有很多tracks,能够让学生根据兴趣和就业目标挑选适合自己的方向。

【Cornell】

Cornell这几年在纽约开设里一个Cornell Tech校区,在这个校区的program大多与纽约的科技公司有教学项目上的合作。主校区有一个很有名的MEng项目。

纽约近几年也有很多互联网方面的Startup,不过更多的是金融公司。Google、Amazon等大公司都在纽约有分布。高盛和Bloomberg也在纽约,每年要招很多的SDE和DS,不过他们家招人的bar很高。Oscar Health是近几年在纽约发展的很快startup。Spotify也在纽约,招收很多DS和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USC】

USC在洛杉矶downtown附近,也是一所实力很强,学校教学设施很棒的综合性大学。USC的MSCS开设在Viterbi School of Engineering下,除了MSCS之外还开设很多不同方向的CS program,比如MSCS-SE,MSCS-DS等。学校也开设了一个专门给转专业同学的CS项目,MSCS-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能够让转专业的同学接触到很棒很全面的CS课程,并且在毕业之后找到心仪的工作。

洛杉矶除了离硅谷比较近之外,本身也有很多科技公司,尤其是受好莱坞地理位置的影响,有很多电影制片公司都在洛杉矶,也会招CS相关的学生。比如Netflix在好莱坞有很大的一个office。只不过这些公司招的new grad比较少,比较喜欢招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

【UIUC】

在美国中部,虽然学生自嘲是在玉米地里的大学,但毕竟离芝加哥也不远,所以也是一所CS实力很强并且CS专业就业情况也很好的大学。不管是传统的计算机科学还是这几年兴起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向,UIUC都有很强的faculty。

【UMich】

在美国中部,坐落在安娜堡。很多CS企业也很喜欢这个学校的学生。

中部相对纽约和加州来说,找工作方面地理位置的优势小了很多。不过UIUC、UMich等学校的学生依然受到雇主们的青睐。

 

3. CS很好的理工科强校

这里的理工科强校是指学校规模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大,开设的院系没有综合性大学那么多,主要注重学生理工科方向的培养,CS专业实力也非常强的学校。

这类大学有:University of Texas – Austin,Purdue University,Georgia Tech,Northeastern University等。

【UT-Austin】

UT-Austin有两个MSCS program,一个是需要毕业论文的,适合想继续申请PhD的同学申请,一个是不需要论文的,更适合想master毕业就找工作的同学。

【Purdue】

Purdue也是在伊利诺伊州的工科强校,离芝加哥不远。普渡的MSCS也分需要thesis和不需要thesis两个选项。不过普渡的CS master每年招的人并不多。

【Georgia Tech】

Georgia Tech在亚特兰大,离Emory University很近。这个学校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雇主喜欢招人的学校之一。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主校区在Boston,除此之外还在硅谷和西雅图开设了两个校区。东北大学开设有为期3年的给零基础转CS专业的项目。硅谷和西雅图的校区离各大科技公司又很近,在地理位置上很有优势。

西雅图是Amazon和Microsoft的总部所在地,因此有很多给new grad的就业机会。

4. 就业型CS强项目

【UCI】

UCI的MCS是专门开设给毕业后想去工业届从事软件工程师等工作的同学。

【Cornell tech】

Cornell tech一年的CS项目可以接触到纽约的很多科技公司,开设的课程也大多与现在很多的Machine Learning,Data Mining等方向相关,是一个适合找工作的项目。

【Rice University】

Rice University的MSCS虽然实力可能没有Stanford、MIT、UCB、CMU的CS那么强,但是学校这几年很看重MSCS学生的就业,给他们提供很多找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这几年的就业率很不错。

【University of Seattle】

University of Seattle开设有一个professional CS项目,适合已经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申请。

此文主要介绍MSCS好的学校,并不设计到MSDS、MSIM、Business Intelligence等专业。美国CS专业好的学校实在太多了,以上也只是我的不完全整理。不同的项目适合不同背景的学生。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Computer Science / Data Science / Machine方向选学校、选专业的事,不知道什么项目合适你,也可以和我聊聊,我很乐意帮申请的同学解答疑问。

收起
取消

在申请国外PhD项目时,要怎样套磁且避免一些常见问题?

Marco: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Vica YIN翻译(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本科,爱丁堡大学金融学硕士):

以下是我对申请外国博士学位注意事项的总结。这篇文章已经根据我团队成员的建议进行更新,感谢Allen和Tim对本文的贡献!

Allen和Tim都拥有PhD学位并被套磁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尽早开始你的申请

 

不管是博士项目还是本科项目,都应该提前准备申请材料。特别是...

显示全部

本文译自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

下面是正文,由芝士圈留学行家Vica YIN翻译(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本科,爱丁堡大学金融学硕士):

以下是我对申请外国博士学位注意事项的总结。这篇文章已经根据我团队成员的建议进行更新,感谢Allen和Tim对本文的贡献!

Allen和Tim都拥有PhD学位并被套磁过。

v2-fbee784b5b0bd531c4e764ef17ff7057_hd.jpg
v2-71312dbb0ff37142937e8bed89430fad_hd.jpg
v2-3cb14a7bc8dabc2675c2a684517b33ed_hd.jpg
v2-59dc6563d0c2b5377a59e91ffcdaaaae_hd.jpg

 

一、尽早开始你的申请

 

不管是博士项目还是本科项目,都应该提前准备申请材料。特别是博士项目。尽早开始会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能做深为入的研究,因此你的申请更容易脱颖而出。

攻读博士学位至少需要投入4年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要强迫你很早就开始申请,只要希望你能了解,任何拖延都是因为你内心的犹豫。找出你担心的问题并处理掉它,你就不需要再拖延了。

沃伦·巴菲特的一则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的建议是这样的:

(如下图)一张纸上有20个格子,每个格子只能打一个洞。每打一个洞就是一次投资决定,这20个格子是你一生中要做的所有投资决定。一旦你将所有的格子上都打上了洞,你就再也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在这些规则下,你不得不仔细考虑你所做的事情,并且你会自发地去了解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事情。所以你会做得更好。”

v2-b96fd7a0d03efa2c0c7925815b7f49ac_hd.jpg

 

到博士学位结束时,你会打多少洞?你还有多少个洞要打?这件事很残酷,但充满激情,而且它能帮助你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从职业的角度我想补充一点,你的整个申请流程是博士学位申请规则的一部分,是博士学位的第一步,是你的第一次亮相。因此,做好博士申请,展示你的能力和想法,这会证明你读博的意愿和能力。

在做好研究和准备工作的同时,别忘了花时间思考反思,这个过程你会很有收获。我知道这听起来非常抽象,但你能够从这种反思中获益。反思的过程是自我认识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你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博士项目,也有助于你沉着的面对前方的许多其他障碍!

尝试和你在读院校的教授多交流并建立联系。这些关系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教授对你的科研兴趣以及学科环境都很了解。他们可以向你推荐合适你的博士项目。他们很有可能认识其他学院的教员。他们认识的人对你来说是最直接和最有价值的潜在联系人。博士生录取时裙带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裙带关系绝对存在于每一个领域。你的本科教授和你未来博士院校、导师之间的联系可以在申请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关于学校

去最好的学校,尽可能努力工作?生活简单一些难道不是很好吗?都有可能。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最好”。

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自我反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抵制只基于排名选择大学的冲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这些学校有良好的声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博士生导师。但想想乔治梅森大学(US News排名139位):它的经济学系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Vernon Smith(之前在亚利桑那大学)和Gordon Tullock(有趣的是,作为一名学生,他只上过一门经济学课)。请继续看文章!选择导师是很重要的。

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最好”。我要说的是,在最好的学校,你能学到东西,建立自信,实践技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以获得更大的好处!所以想想博士项目是否与你的目标契合。你需要优先考虑:做实验,实地考察或理论工作,你对哪个更感兴趣?这个博士项目能满足你的兴趣吗?

三、关于选导师

你与博士生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花时间联系潜在导师将对你很有帮助。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找哪个教授而不是哪所学校。根据你的研究方向、阅读过的论文、行业内人给你的建议寻找潜在的联系人。

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未来博士期间的生活,了解未来你可能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这会对你很有帮助。你可以通过和潜在的导师或导师现在的学生沟通来了解。

 

我的两位团队成员为这个答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补充——非常感谢Allen和Tim。以下是他们的答案。

Allen Grove博士

通常来说,博士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导师。在做自己的研究之前,你通常要上几个学期的课。有可能一开始你就被分配了导师,但这个人未必会成为你未来毕业论文的导师。有可能你申请到了某个方向的研究、教学奖学金,但这个方向也不一定是你未来毕业论文的方向。

在你的个人陈述中,只提及一个教授可能会降低你的录取机会,除非你充分了解该教授的意愿并且和他们建立了联系。教员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状态:换工作;退休;休假;经费不足;去世等等。你中意的教授可能不受录取委员会的欢迎,也可能太受学生欢迎,等等,这些可能性都会影响你的录取。

你最好提及多个教授的名字,并对这些教授进行深入了解。教授们有不同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博士项目的招生需要平衡教授和学生的兴趣。你可以阅读教授简介,学习他们已经发表的文章,以了解新入职研究人员、助理教授和未来的学术明星在做什么。新入职或者不太知名的教授很渴望能招到学生。这种方法不仅仅是一种申请策略:你会发现,在读博期间,与新晋教授合作可能要比与著名教授合作带给你更好的体验。

Tim DeMay

不要过于关注某一个教授。教授们都知道学生可能在读博过程中转变最初的研究兴趣,而美国的博士项目尤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第三年之前更换导师,甚至是更换研究领域是非常常见的(在美国的课程中,第三年学生会参加博士入学综合考试)。

不应低估录取委员会的重要性。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你感兴趣的领域是否有多个教授可以选择。我建议博士申请者考虑2-3位教授,但不要真的把它当成“导师”,而是用与他们研究兴趣来构建自己的申请材料。比如“Smith教授曾对北非Amazight部落进行研究,这对我所从事的阿拉伯方言研究有所启示”。这种写作方式表明他们已经能“像个研究生一样思考”。

此外,在申请材料中提及有声望的教授要谨慎一些——这些教授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他们自带光环,但并不能接受每个想要分享他们光环的学生。如果你真的想和他们一起工作,并且你的研究是相关的,那么提他们是很好的。了解其他教授以扩大你的申请范围,不仅对申请过程有所帮助,对未来读博也会有所裨益。因为如果更多的教授熟悉你的工作,你所获得的支持也会相应增多。

四、做申请计划表

不同的博士项目在推荐信、面试、个人陈述、写作样本、GRE/LSAT/其他测试、GRE测试科目等方面的要求会大不相同。

事实上,同一所大学类似项目的申请要求也可能不同。对每个项目进行梳理归类可以节省时间并帮助避免问题。你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电子表格。花时间去维护它。

五、联系博士项目时需要有策略性

 

发邮件的目的是宣传自己,给人留下印象。发邮件不要把所有一切与申请相关的东西都包括在内。99%的人不会花很长时间去读邮件,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在邮件中,你需要简要介绍你自己和你的研究。简要这一点很重要。

之后,你最好问几个问题。什么样算是好的问题呢?

有两个标准:

1、你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2、这个问题是尊重回答者时间的。

因此,不要提出可以在网站上(或通过其他查询)回答的问题。这给人留下了坏印象。

 

以下是一些很好的问题,被提问者应该能给出有趣的答案:

有没有一个研究方向你预期你会继续前进? [先说一下自己的研究兴趣-最多2-3句话]:你会说这与你的工作很匹配吗?

你教过的出色的学生有什么特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呢?

在这个博士项目中,导师和学生之间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工作模式?

您认为博士申请中,我应该突出强调哪些内容?

六、准备你的个人陈述

这也许是最有价值的建议:个人陈述是另一个展示你已经能够像博士生一样思考的机会。叙述你的研究兴趣,并将它们与你的写作样本、你申请的博士项目、你过去的受过的教育和接触过的教授结合起来。个人陈述一方面表达了你是谁,另一方面证明了你已经可以完成博士级别的工作。个人陈述向录取委员会证明了你是一个可以攻克博士课程的学生。从你想开始博士学习的时候开始申请!-)

希望这个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收起
取消

新加坡留学圈是怎样的存在?

该话题答主

Doris Li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新加坡国立大学 公共政策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DIY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录取,并斩获全额奖学金。
Doris Lin:

在狮城结束了第一学期的研究生,收获太多,感恩太多。虽说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对我的吸引。回顾一年前的现在,我正在为申请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而紧张地准备,绞尽脑汁刷实习、刷经验,而如今转眼便已是一年光阴。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半年里,收获了作为一名未来咨询顾问应该有的入门基础与技能,也收获了一群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好友,值得小记一回!

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游学机会、职业发展、勤工俭学几个方面来聊一聊。

[图片]

(摄于金沙酒店对岸、鱼...

显示全部

在狮城结束了第一学期的研究生,收获太多,感恩太多。虽说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对我的吸引。回顾一年前的现在,我正在为申请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而紧张地准备,绞尽脑汁刷实习、刷经验,而如今转眼便已是一年光阴。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半年里,收获了作为一名未来咨询顾问应该有的入门基础与技能,也收获了一群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好友,值得小记一回!

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游学机会、职业发展、勤工俭学几个方面来聊一聊。

43776-BG9eIbklTn32qFIDdn_cRPREuf0OK3xV.jpg

(摄于金沙酒店对岸、鱼尾狮雕塑旁)

【自然条件方面】

首先天气是真实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热,新加坡很实在地拥有着赤道国家应有的热情。但雨季的新加坡瓢泼大雨也是说来就来,浇你个措手不及,但同时也赠你雨后的清新空气和凉爽片刻。总之,渴望在热情似火的国度里释放热情,新加坡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加坡人给我的感觉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好,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服务业中。

国大的老师总是给予我在学业上的鼓励与指导,和国内老师不同(我本科时遇到的老师大多各有性格,各有特点),国大的老师总是对学生充满绝对的耐心,就像是你的年龄长些的朋友,总是循循善诱,从不催促你快快成长。新加坡同学给我的感觉是聪明、优秀、上进,我在国大遇到的新加坡同学无一例外具有这样的特质,他们思维敏捷并且对待事物很有自己的看法,和他们交谈很多时候高效又愉快。

在我的几位新加坡同学中,有两位之前是历史老师、化学老师,有两位是政府的公务员,他们是最为活跃的学生之一,除了学习的热情之外,我在他们身上更多地发现了乐于分享的品质,很多时候他们会充当TA的角色,比较困难的课程创建班级共用的google doc记录笔记,考前分享自己整理的笔记,带起了大家一同学习的氛围。

【课程设置】

我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就读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in Public Policy),为两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LKYSPP成立于2004年8月4日 ,并且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名字命名,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公共政策学院,坐落于新加坡武吉知马校园,毗邻风景秀美的新加坡植物园,每天上课可乘坐校车或者穿过风景秀丽的植物园去上课。

第一学期主要包括定量研究方法(STATA)、公共政策经济学基础、公共政策基础以及一门选修课,这些都是未来在公共服务事业中的必备技能。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以Stata数据分析技能为基础,对特定的政策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最终决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建议; 
“经济学原理“的相关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则为公共政策领域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奠定了基础,个人认为这是公共政策领域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
而“公共政策的基础”则相对抽象,研究政策制定的周期(议程设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几大阶段),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政策从形成到推行的过程。

在这里,我切实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许在国内本科,自己的学校是top4,但来到这里,你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语言天赋不过是人家信手拈来的母语,会说三四国、四五国语言的人比比皆是。

由于我们项目的特点,我的很多同学都有正式工作经验(少到两三年,大到十年),其中有一些更是已婚已育,迈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拥有远比我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工作经验。切勿以为工作过后的人对学习没有激情,同学中有之前在IMF、WB、McKinsey、NGO、政府教育部门等工作的职业人士,尽管如此,你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仍旧非常认真投入,并且乐于分享,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更懂得如何践行“work hard, play hard”。

不要小看每学期只有4门课,但是每门课的assignments都很丰富(繁重),quiz、midterm、groupwork、essay、paper满天飞。在各式各样的groupwork中你能深刻体会到每个国家文化的不同以及每个同学个性的多元,甚至culture shock。但总归是收获多于付出,不但从项目中学习,更从队友身上学习;不但学习专业技能,更学习做人的一些道理。同学之间除了学业,也有很多生活上的交流,这也是我在本科期间并不多体会到的,真实深刻的生活、人生交流,尽管也存在上面提到的所谓culture shock,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正一步一步成为深刻的好友!

剩下一门选修课程则主要根据同学们各自的兴趣进行选择(处于新加坡闻名世界的水资源治理政策,我选择了“城市水管理”这门课),学院提供包括教育、性别、城市设计等非常丰富、多元的课程。这学期由于选修课的原因,我有幸搭乘私人飞机前往印尼参观世界上最大的造纸公司之一April Company,短短一天的行程了解了公司的运作经营、当地水管理、社区中心等诸多内容。

43776-PBteIupUlEwQ1klU5_CBIG3OozN4ScCb.jpg

(摄于私人机场)

【海外游学+学期交换+讲座】

除了常规课程,之外LKY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还会组织所有学生到海外进行游学(study trip)。这两年的地点选在了印度尼西亚的泗水,为期4天,学生在出发之前自发形成5-6人的小组,选定一个base在当地的话题进行研究(我们此行的话题是e-governance)。

在四天的时间内,除了体验当地颇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和当地市长、相关政府机构代表、大学老师、初创企业代表等各方声音进行了相关交流与探讨,最终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向同行的老师同学们展示了这几天的收获与所得(reflections)。

除了增进专业知识,更大程度上,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城市、增进了同学之间彼此的感情。在第二学年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同学申请进行学期交换或者共度双学位,交流的伙伴院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LSE、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巴黎政治大学等等。

学院每周也会举行一次通识课程(LKY course),话题主要有关新加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等等),帮助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的发展故事。其他讲座机会也很多,很多知名学者、政要在LKY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今年包括金立群先生等人曾到学院进行交流),学生也更加容易参与一些高级别对话(比如年底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奥巴马夫妇相关交流会)。更难得的是每年最大的Festival of Ideas(FOA)会邀请学生去发言交流,总之,平台很大、资源很多、好好把握。

【职业发展】

很多同学毕业之后会选择回到之前的雇主单位继续工作,也有同学会选择重新寻找自己的工作激情所在,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攻读phd。主要在于个人的兴趣。工作方向多集中于NGO、政府组织、公共事务方面,但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在私人咨询部门工作。

学院会给学生提供许多职业发展辅导建议,包括校友分享、资源联络,甚至有专门的老师帮忙修改简历的求职信。大多数同学可能还是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进行工作,因为是亚洲的公共政策学院,所以主要聚焦在亚洲国家。

个人感觉,硕士阶段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资源和个人能力,所以关于回国求职这件事,我从大二开始就深刻意识到了——除了学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

【勤工俭学方面】

学院会尽最大努力支持、鼓励学生,包括会资助你进行无薪实习(比如联合国实习)等,如果你选择做RA、TA等,薪酬大概是15SGD/h(不同岗位不同,但福利都不错),学院下辖四个研究院所:新加坡政策研究院(IPS)、亚洲竞争力研究所(ACI)、亚洲与全球化中心(CAG)和水政策研究所(IWP),每学期都会招募大量RA,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勤工俭学。

衣食住行方面,虽然新加坡很多Food court东南亚风味浓重,但好在学校食堂超级良心,中国菜日本菜韩国菜西餐一应俱全,住宿在College Green,4人两层小别墅,环境超级棒,虽然住宿费比较贵(大概1200+新/月,折合人民币6k出头),不过每个月学校提供的奖学金也足够支付,第一学期推荐住在这里,可以增进同学友情。

43776-QOljyOAMp07dhlPRewGx96-CWrIWjJ6o.jpg

(摄于年度师生足球赛)

【一些体会】

昨天刚结束学期study trip从印尼泗水回来,今天又马不停蹄地回上海,在飞机上码了这么多字。中国学生在很多场合的确比较喜欢“抱团”,在各个场合也不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践行“内敛”“谦和”,但其实很多时候,留学是个窗口,作为留学大军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那个人,即便不是如此,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西方世界国家人们对中国、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在这一方面,中国学生的确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提高。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博主po自己毕业的庆祝照片,然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批判指点“出国留学不过是镀金”、“不如国内读个好大学“。我以一个top4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告诉你,出国留学绝对不是键盘侠口中的那样,别的国家我不清楚(我只在别的国家交换过),但是在这里,我确确实实感受到、相信着现在比我在国内读书远收获的多。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未来交流与咨询!

43776-lbwrcKwG4W6wjhepgL8jDScAWWM37_eK.jpg

(摄于印尼泗水study trip合辑)

收起
取消

留学该去英国还是澳洲?

Marco:

最近蒙圈儿的微博后台收到了一位用户的私信:

“你好,我最近一直在考虑出国留学的事情,考虑到学费和教育质量,初步选择了英国和澳洲这两个热门留学地区。但是我又很纠结,一方面我比较喜欢英国纯正的英语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澳洲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和舒适的生活与学习氛围也让我难以取舍。““请问究竟去哪留学比较好?“

[图片]

 

对于这位用户的问题,相信很多同学也都纠结过。

虽然英国有牛剑、G5名校,是留学传统强国,但是一年制硕士会不会太水了?感觉还没学...

显示全部

最近蒙圈儿的微博后台收到了一位用户的私信:

“你好,我最近一直在考虑出国留学的事情,考虑到学费和教育质量,初步选择了英国和澳洲这两个热门留学地区。但是我又很纠结,一方面我比较喜欢英国纯正的英语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澳洲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和舒适的生活与学习氛围也让我难以取舍。“
“请问究竟去哪留学比较好?“

v2-60b64a028ea4f34db55378bcb2810c6f_hd.jpg

 

对于这位用户的问题,相信很多同学也都纠结过。

虽然英国有牛剑、G5名校,是留学传统强国,但是一年制硕士会不会太水了?感觉还没学到什么就结束了。

算了,还是去澳洲吧...

澳洲山好水好,还有八大名校,留学政策还宽松,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英国!

v2-e883368714d5ea330986db753eda241a_720w.jpg

然鹅...

除了知名的悉尼和墨尔本大学,或许被大家熟知一些,莫纳什、新南威尔士等虽然在国际大学排名也不错,但回国后总有很多HR表示并不太了解。

v2-d2e08198bae6ab0798144efe14e6c0f3_720w.jpg

另外,“土澳”的称呼由来已久,留学鄙视链中,“土澳”留学生好像也一直排在最底层...

算了,还是去英国吧...

v2-b08a1ba6c78dcf7e05c05d4a946c88ca_hd.jpg

 

 

可是英国学费又太贵,生活费又太高,相比较起来“土澳”好像更亲民一点...

唉,到底应该选择哪个啊...

其实,英国和澳洲同属英联邦体系,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看渊源很深,两者在教育体制上有着很多的相同点和包容性。

v2-e3a8c11f62c78289ea393e979023bf14_hd.jpg

 

不过比较下来,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v2-4126aa28b88662482abfbee8164bae57_hd.jpg

英 国

v2-941bcc1fbede556c10bf40926f4e46ec_hd.jpg

英国政府目前已重启PSW签证计划,2020/2021学年入学的学生将受益于这项新政。

PSW 是Post Study Work 签证的简称。有了它,在英国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国际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获得两年时间用于职业发展,不管实习、求职亦或者全职工作。

而之前,国际学生在英国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之后,只被批准四个月的停留时间。

38171-r-SHy5INIOstVb0KbceaGqGBy4zEZlwJ.png

除了整体政策放宽之外,英国留学的优点还有:

① 学制短、花销少

一般来说,英国的本科学制大多是三年,而研究生大部分都是一年。学习时间相比于美国等一些其他国家要更短,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和日常开销。

再加上自从2016年脱欧闹剧后,英镑兑人民币汇率更是从原来的1:10跌落至现在的1:8.6左右,一定意义上也为中国留学生省下了一笔“巨资”。

38171-DckMprV7cfNb1c_1R00cbYP7ATi-lip9.png

参考费用:15~25万RMB/年(学费)+ 8~10万RMB/年(生活费),具体费用以个人为准。

 

② 优质学校多,学位认可度较高

英国的教育制度完善而且时间悠久,有着700多年的历史,其教育水平在世界都是佼佼者。也因此,留学生回国后的学位认可度高(野鸡大学除外)。

英国的G5院校、罗素大学集团、红砖大学和N8大学联盟四大名校集团几乎囊括了所有英国名校,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v2-1ea0c3860b8a2f7e0c574fac02d1e2c0_hd.jpg

 

③ 文化氛围浓重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闻名世界的歌剧表演,都是很好的文化和精神体验地。

留学生去了英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英伦风情。

④ 就业起薪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英国高等教育组织针对在英留学的国际学生毕业后的生存状况做的调查显示:

中国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的薪水比全国同龄毕业生的平均值高三倍左右!

38171-m1E6obyas6NmBP9q4zBwWHd45f_LQdy6.png

总的来说,去英国留学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v2-4126aa28b88662482abfbee8164bae57_720w.jpg

澳 洲

 

v2-fc03f339fbd07a7b86fc618a2e6b0ea5_hd.jpg

澳洲留学向来以教学质量优质、留学花费较低、申请难度较低而闻名。相比于美国名校录取的各种严苛条件,澳洲各大高校的要求实在是亲民很多。

像2020年QS排名第47位的昆士兰大学,雅思录取要求仅为6.5分,单项不低于6.0,只部分专业要求7.0分。相比较排名上较为接近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第45位)、卡耐基梅隆大学(第48位)的雅思要求最低7.0,实在是亲民太多了!

虽然要求不高,但澳洲教育系统仅次美、英,排名世界第三,教育质量不容小觑。

 

38171-d12wmtKjiiV9uBngbWLPd4G8Zxti7Zj_.png

另外,澳洲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犯罪率低、安全指数高、政府注重保护国际学生的利益,更是广大留学生家长打了一剂安心针。

更重要的是,澳洲政府的移民政策较为宽松,这就为想要留在国外就业的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38171-hPWQYbjUC-n4w53ZT8UXyY-vqn1qcnR-.png

但澳洲留学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学校选择比较匮乏,相较于英美,优质的学校并不多,2020年QS世界大学Top100的澳洲高校只有7所。

参考费用:10~20万RMB/年(学费)+ 9~13万RMB/年(生活费),具体费用以个人为准。

其实蒙圈儿觉得,无论英国还是澳洲,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不要因为所谓的排名或者所谓的"英国"与"澳洲"的差别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没有最好的国家或者学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收起
取消

当初选择新加坡留学的人,现在过的生活怎么样?

Cyan Zhang:

在新加坡留学的日子是我26年人生中最宝贵、最无忧无虑、也最怀念的一段日子。

一.出国缘由

答主大三上学期11月左右决定出国,和周围其他从大一就决定出国的小伙伴不同,答主开始想选择国内读研,所以前期的专业成绩和外语都没有很早始准备。大三有一次回家父亲偶然提起出国读研怎么样,一开始答主是完全拒绝的,答主本科是在离家里很近的省会城市读的,加之家庭条件并不是十分富裕(一开始以为出国读书要花四五十万),所以直接回绝了父亲的提议。后来回到学校复习期末时考...

显示全部

在新加坡留学的日子是我26年人生中最宝贵、最无忧无虑、也最怀念的一段日子。

一.出国缘由

答主大三上学期11月左右决定出国,和周围其他从大一就决定出国的小伙伴不同,答主开始想选择国内读研,所以前期的专业成绩和外语都没有很早始准备。大三有一次回家父亲偶然提起出国读研怎么样,一开始答主是完全拒绝的,答主本科是在离家里很近的省会城市读的,加之家庭条件并不是十分富裕(一开始以为出国读书要花四五十万),所以直接回绝了父亲的提议。后来回到学校复习期末时考虑到:

(1)在现有的条件下我可不可以出国呢?

(2)在国内读研我们专业一般读学硕,3年的时间又很长;

(3)答主四年都在同一个城市,如果读研当时可以保研到本校,还要继续在同一个环境中呆3年,我想突破一下自己,也想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看看外面的世界 ,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

简而言之,带着“短平快”+费用经济+离国内稍近些这3个目标,我将留学地点锁定在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地区。

二.香港&新加坡

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和香港两个地区的master(仅限文科)。

新加坡的master分为master by research 和master by coursework两种。Research类型在读期间要选导师、修课程、帮导师做研究做RA、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学制基本2-3年。Coursework类型在读期间不需要选择导师,需要在读期间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完成要求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课,学有余力的同时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帮老师做RA,不需要写毕业论文。NUS规定master毕业CPA平均要大于等于3.0(满绩4.0),单科大于等于2.0,同时入学时需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决定master期间要读一个学期还是两个学期英语课,而且英语课成绩要达到C以上才能毕业。学制基本为1年——1年半。

香港的master分为master(如 MSc、MA、Meng等)和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第一种master通常是授课型硕士,和新加坡的master by coursework要求差不多。第二种MPhil是研究型硕士,要跟导师做研究出论文,理工类的还有做实验,这个学位要比master难申请得多,学制基本2-3年。Ps:通常申请新加坡的master by research和香港MPhil的基本都是为以后读博士做准备的。

三.申请过程

答主确定了以后应该不会继续读博士深造,于是锁定了港新地区的授课型master申请。大三下学期考IELTS,大四开始申请学校。班里其他小伙伴申请出国留学的基本上都找了中介,答主也在找中介和DIY之间犹豫了很久,找中介自己省心,不需要写申请材料,申请基本外包,可总是能看到一些被中介坑的例子(同宿舍小伙伴的中介在申请时没给她交成绩单;另一个小伙伴的中介在申请表中把她的中文名字打错了…orz)。

DIY申请,答主认为最大的优点在于在写材料时,自己是最了解自己这段经历、做了什么、学到什么、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人,而且要提醒的是,你的事情你自己永远是最上心的那个人;缺点是申请的一切事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从查找到确定学校+专业,到申请材料、注意DDL,再到撰写PS、CV、RL,再到网申和寄送材料,和申请专业沟通都靠自己完成,而且答主大四上还想再刷一次IELTS(虽然大三考的够用了),但也怕申请失败最后砸自己手里…所以着实纠结了很长时间。让答主最后决定DIY申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连前期这些事情都做不好、这些材料都写不好,即使到了国外上学也会很困难,带着这个想法定下DIY申请。

准备申请的大四上学期到寒假是最紧张也是最hard的一段时间了。一边刷IELTS一边查准备申请写材料等等。答主非英语专业出身,在写申请材料上找了英语专业的同学、在国外上学的前辈们帮忙修改,但始终觉得差点什么,或是和国外看申请材料的老师们想看到的点没有完全match上。答主自己也会经常浏览一些DIY申请论坛,也了解了一些文书润色的网站,对比三家后确定了芝士圈留学(那时候叫mydocumate),使用了VIP服务请国外的文书导师帮忙润色PS。芝士圈留学比较好的是使用者自己可以直接和你的文书导师进行沟通,高效传递信息。请老师帮我改过PS后我再结合申请的不同学校、专业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修改了部分内容,这样就确定了我的PS。CV和RL相对容易一些,我就请英专的前辈帮忙修改了下。在忙碌中完成了香港3所学校和新加坡2所学校的申请。

四.选定NUS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offer时间。期间还经历了香港的两个专业的面试等等。答主最终拿到了港中文、港科大、新加坡国立3个offer。

最终确定去NUS有3个主要理由:

1.NUS一直是答主的dream school,申到了最后没去的话会觉得遗憾;

2.香港当时有些不太安全,有港DU因素影响,而新加坡的安全性是众所周知的,答主是女孩,家里也在谨慎考虑安全问题;

3.对比了一下香港和NUS的offer,总留学费用几乎差不多。

在已经交了CUHK的留位费(不要问具体数字了,都是泪)的情况下,经过和家里的沟通,答主最终选择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这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五.在新加坡的那段时间

由于NUS的宿舍特别短缺(基本只给本科生、PhD),答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在校外租房子(这点和在香港读master一样),另外还要找房源、找合租的小伙伴等等。经过各种方式在国内确定了租房,然后准备出发。

2016年7月18日出发抵达新加坡,答主是北方人,一出机场最大的感觉是湿热,是之前经常听过的热带雨林气候的那种湿热。从英语入学考试,到完成两个学期的课程+结课,到毕业典礼,一整年最快的时间get了master degree。Btw,报到时有老师很nice地和我们讲一年的时间其实会很紧张,你们的课业负担会很重,你们可以考虑读一年半呀,而且读一年和一年半的学费是一样的(coursework没记错是3年内毕业即可),但考虑到还要负担半年的房租答主还是决定一年毕业吧。

这一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修5门专业课,另外还要上英语课。顺便说下我们专业的教学方式吧,基本上每门课每学期至少有一次presentation,要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报告,要写书评、读书心得,平时基本都在各科的作业中度过,期中一次大作业,期末一次大大作业。另外还穿插着各种seminar、课堂讨论等等。所以我们的授课老师不止一次说“你们一个学期敢修5门课也真是很勇敢了”(掩面)。大作业基本是写一篇大的paper,有少数课采用期末考试和paper两种形式结课的。授课型硕士没有毕业论文,把课程数和学分修满,同时达到专业的毕业成绩要求就可以准备毕业了。

其实在选择一年的授课型硕士时,答主之前也看到很多质疑的声音,质疑一年的时间太短学不到太多东西;基本都是虚度光阴拿个文凭;或者课程很水学习也很水。答主不否认一年的时间确实不长,但对于了解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以及完成本专业所学知识是完全OK的。偶尔会想起要做presentation 前看书看到凌晨3点黑着眼眶熬着夜提取观点;还有课堂讨论时老师和我们坐在一起,抛开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大家为一个观点讨论的面红耳赤,直到晚上9点下课还意犹未尽;老师带我们去马六甲做field trip,亲自走访郑和下西洋所到地,在马六甲酒店大堂分组做汇报;做RA时和系里老师去bukit timah山,清理明清时期早期移民的坟墓(捂脸)以便采集有效信息后期做早期新加坡华人移民分析的场景等等。除了平时上课、泡图书馆完成作业、简单的social外,答主和班里同学好多也有做兼职(答主入学NUS后通过面试在芝士圈留学(原my documate)兼职做留学行家,帮助更多的小伙伴DIY申请文科新加坡留学),也占掉了日常中一部分时间。这段留学时光能想起来的几乎都是美好。

 

2017年9月,答主已毕业,兼职帮系里做RA也到了最后的时间,系里没有full-time RA的名额(要用名额办工作签证)没办法继续做RA,加之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问题,答主9月底回国了。

下面简单说一下新加坡留学对答主的影响和意义吧:

1. 大大提高了独立生活能力:第一次离家去很远的地方上学、租房、和中介沟通、换房子、清洗空调、换灯泡等等;4个合租小伙伴亲自买年夜饭食材、在爸妈的远程指导下亲手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平时一起煮饭煮菜等等。

2. 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公共场合发言的主动性:答主性格比较内向,读研期间每门课都要做presen,也因此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 Open-minded:很早我们学习知识多用对错好坏判断,文科其实有好多东西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主要考察思辨力与理解力,持哪种观点、支撑理由是什么。记得在一次课上班里只有2位同学持有和其他人不同的观点,老师不参与其中,让我们两方尽情讨论,最后再给予点评,在思辨的讨论中飞扬,在史学的研究中沉思。

4. 与老师相处的模式:可能是我们专业的老师人都比较nice,我们的相处比起师生关系更像朋友关系,和系里的老师一起上山挖坟(划掉,清理墓碑),6月7月新加坡的山上都是虫和蚊子,天气又燥热,老师们和RA们一起亲自上山,身体力行;春节时参加系里的活动和老师们一起捞鱼生等等,老师们也都没有架子和距离感。

5. 简单、真诚的人际交往方式:新加坡是一个极度讲求规则和制度的国家,这点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体现,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不会过分看重人情,按照要求办事即可。简单的同时又不失真诚,也许是答主运气好,在坡县遇到的人都很好相处,很真诚。答主在图书馆兼职做过半年的SA,馆里的老师对班里的几个兼职生都很好,馆里有聚餐会叫上兼职生一起,平时分吃的也会带上我们,毕业后馆里的老师带我们去麦里芝蓄水池徒步、去光明山(记不清是不是叫光明山了),周五的下午会偷偷告诉我们可以早五分钟下班……写到这里真的很想念她们。

6. 短平快地拿到了硕士学位:这一点虽然写在最后,但不可否认是很重要的一点。虽然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但从前期准备到拿到offer再到最终完成学习,相信其中的辛酸苦辣经历过的人才会有同样的感受。答主文科专业,北方孩子上学也比较晚,不可否认早点拿到硕士学位在找工作时会有一点点学位和年龄的加分。

想念那个永夏、经常出现粉色晚霞天空的小岛。很感激曾经的那段阳光灿烂无忧无虑的日子。想想2015年为了出国努力学语言考语言DIY申请时那么努力的样子,那时绝对想不到现在的自己会平庸至此吧。答主目前在帝都某双一流高校从事办公室文职类工作,但这不是归途也不是终点,也许不久的将来答主就会离开帝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了。

写于返京准备继续搬砖的动车上。2019年2月13日。

收起
取消

如何才能写好美国大学申请文书?

该话题答主

Norah Zh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Cornell University - Cornell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 MPA
2016 fall Cornell 主修 公共管理(MPA),辅修系统工程(Systems E
Norah Zhang:

目录:

〇、工具介绍1、wikiHow2、Linggle一、构思框架1、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2、简述你在这个领域的经验3、讨论你想学什么+why school4、畅想你未来的计划5、注意SOP的具体问题二、打草稿1、提出研究领域的知识与问题2、专注于故事细节生动描述,拒绝流水陈述3、明确描述成就4、说出你想和谁一起工作5、适当解释成绩问题6、言简意赅三、修改文书

〇、工具介绍

对于写文书,我先给大家介绍几个好用的工具:

1、wikiHow

h...

显示全部

目录:

〇、工具介绍
1、wikiHow
2、Linggle

一、构思框架
1、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2、简述你在这个领域的经验
3、讨论你想学什么+why school
4、畅想你未来的计划
5、注意SOP的具体问题

二、打草稿
1、提出研究领域的知识与问题
2、专注于故事细节生动描述,拒绝流水陈述
3、明确描述成就
4、说出你想和谁一起工作
5、适当解释成绩问题
6、言简意赅

三、修改文书

〇、工具介绍

对于写文书,我先给大家介绍几个好用的工具:

1、wikiHow

https://www.wikihow.com/Write-a-Statement-of-Purpose

一个网站,就是上面这个,国内不用翻墙也可上,我之前就是用这个网站了解基本的写文书的思路,我后面会大致翻译并结合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7293-UzQlfiXG4tSiWI6qnboUWTUq3yFUOo39.jpg

 

2、Linggle

https://linggle.com/

英文写作工具,可以模糊查询常用介词、动词等等,首页有使用介绍。

然后进入正题,不同的学校SOP的要求略有差异,但总体框架都是要回答:为什么想学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未来学业/职业有什么规划?这几个问题,所以我们的基本方法步骤如下:

一、构思框架

1、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招生委员会会期望每一个申请者都对他们申请的领域感到兴奋,不管是生物学、历史还是其他方面。如果你想脱颖而出,你就必须从一个吸引眼球的故事开始,这个故事可以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你有动力在你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研究。

【方法】与朋友一起头脑风暴

是什么促使你决定学习这个专业?我们有的时候会把我们想学某个专业和未来的理想工作挂钩,这个没有关系,但你在写文书的时候一定要回忆出一个具体的事,因为这件事,使你对这个专业有了特殊的兴趣。

这个时候建议自己先好好思考!这几天随身带一个小本子,不要认为我在脑子里想想就行了,一定要记下来,不然灵光一现的思路很有可能在落笔的时候就忘记当时是怎么想的具体细节了。

写下几个故事后,你可以找你的朋友们(对,找你觉得平时很有想法的朋友就够了),让他们帮你听一听,这几个故事哪个最有趣,而且更有说服力,从别人的视角里进行评判会更加客观,然后最后敲定一个大家都说好的故事作为最终的版本,同时一定要保持真实可信。

【例】也许你对学习意大利语的兴趣是因为你在罗马机场被困了24小时。环境专业大家这一两年疯狂写雾霾,这里提醒大家一下,过热的社会议题尽量避免,以免和别的申请人撞车。另外金融领域和某些与生活相隔较远的专业可能在这里不是非常好写,建议可以从你的项目、实习、社团等方面的个人故事切入,想想有什么记忆深刻的细节,然后加以描写和添加个人感受,就能变成自己的motivation了。

2、简述你在这个领域的经验

只关注你在本科时的经验,不要延伸到中学的课程。这里强调一下,不是非要出版过的论文才可以写,我之前写文书的时候和一个native speaker的编辑简单聊了一下,其实我们同龄人当中真的能发表重量级论文的少之又少,即便发到了知网能搜索到的杂志上,有的是付费发表的,招生的人其实有的也明白这个套路,并没有特别期待本科生能有多么大的学术成就,所以就客观描述你的研究经历就可以,哪怕并没有发表。

【例】你的本科论文,高级项目,研究工作,实验室或校外实习,制作或参与的出版物,参与过的主要演讲、演讲、海报或展览……

3、讨论你想学什么+why school

具体举例来说,与其说你想学习社会学,不如描述一下你对性别、公共卫生和后工业城市空间交叉点的兴趣。

这部分还应明确说明为什么你申请的学校是学习这一领域的合适

【方法】调出学校/学院官网,研究一下你感兴趣的专业的官方描述的特点、课程设置、教职员工以及他们的研究方向。挑出一两个特色点来写

【例】某个环境学院有野外实践考察项目,某个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某个学校与某公司有实习项目合作,某个教授的研究领域和你的研究领域相当吻合……

4、畅想你未来的计划

讨论一下你毕业后想去做什么,是继续深造还是求职、创业?

【方法】悄咪咪地关注一下你的直系学长学姐的工作状态,和他们约出来聊一聊,听听他们的建议,或者你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已经有了明确计划就更好了。

【例】这可以说你想成为一个大学的研究员,或者把你的化学高级知识应用到制药领域。

5、注意SOP的具体问题

SOP提示通常很笼统,比如“描述你在这个领域的兴趣和经验,以及你在这个领域的未来。”然而,有时你会被问到更具体的问题,比如“你希望你的毕业生需要什么样的资源?” 如果您的SOP有特殊的问题,一定注意把他们列进提纲里

二、打草稿

1、提出研究领域的知识与问题

至少有一个段落专门讨论你感兴趣的特定主题。描述一下当代的理论、书籍、学者或能激发你灵感的话题。你可以提出你兴趣问题来显示出你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

【例】“我想了解洛杉矶在当年在治理雾霾问题的时候,环境政策是如何制定并促进民众积极响应的?”(不好意思,我就是当年写雾霾的申请人之一,但那是好多年前了,这几年就不要再反复写了)

2、专注于故事细节生动描述,拒绝流水陈述

这点真的很重要,你的故事最好让人有画面感,让细节在你的陈述中突出出来,激发招生委员会的兴趣。

【例】不要写“我在化学工程实验室实习获得了重要经验,我将申请我的研究生学习。”,描述成这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工程实验室实习时,我发现了一种结晶柠檬酸的新方法。在我发表在《新英格兰化学杂志》上的文章中,我解释了这可能改变这种化合物的工业生产。我打算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继续研究这些申请。”

3、明确描述成就

这点我觉得要强调一下,我们中国同学好像非常喜欢列list说各种获奖情况,我个人建议这里不要这样,因为list可以在CV里列,申请材料就那么几份,千万利用好每一份材料的机会进行展示,不要重复陈述。这里最好是某一个CV里的成就的highlight,你在CV里无法展开说,那么SOP的时候机会就来了!你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把一个他们不了解的奖项吹得厉害一点,给招生委员会留下深刻印象!

【例】拿出你成就的具体证据:“路易斯安那州历史学会2000美元的拨款,资助我对战前非裔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物质文化的研究。我写的报告我的发现的高级论文获得了LSU图书馆本科生研究奖。”我当时写的是我参加一个环保项目,后来获得了A、B、C三个机构的###人民币的资金赞助,同时获得参与XX论坛的机会。

4、说出你想和谁一起工作

如果你想在研究生院和一些特定的教授合作,在你的SOP中提到他们。

【例】 “我对穆勒教授的小说当代理论课程感兴趣”,或者“作为你项目的一名学生,我将通过参加科特斯博士的基因组学实验室小组来进一步推进我的研究。”如果没有具体的想法,可以提及该系或大学的优势,以及如何从中受益。不一定非要关注知名教授,我在我的SOP中就是提到我很喜欢你们学校去年某组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项目(简单描述并点出几个学生的名字),我觉得他们很有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创意和执行力,未来我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工作学习!ok~完成了

5、适当解释成绩问题

如果你在申请前gap了一段时间,你应该简单地说明。或者某课成绩低是因为手术休学等等都可以适当解释。

【例】“在完成本科学位后,我在XX港务局当了两年助理,这段经历将为我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生学习提供帮助。”“在选择了我的高级研究课题之后,我的平均成绩显著提高,我的毕业论文获得了高分。”

6、言简意赅

大多数目的陈述约500至1000字(1-2页)。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长度,请将其保持在此范围内。如果你的陈述太短,招生委员会就会不屑一顾。太长也不好,但是,如果SOP有特别要求小于500字或大于1000字就另当别论。

三、修改文书

对于非母语的我们来说,这个步骤至关重要!(此处安利一下芝士圈的良心native speaker编辑顾问们)其实文书整体千万不要推给中介去写,一定要自己构思,写出自己的故事,但校对和编辑最好还是请外籍人士帮忙,我之前用的好几个外籍顾问都是芝士圈(那会还叫Mydocumate,也是通过同学推荐口耳相传)找的,可以看到他们的个人评价,效果还挺不错的,性价比也比较高,强烈推荐!建议找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文书思路比较自信的话,上面有一些专业的编辑,只看语言也ok。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芝士圈外籍顾问

https://www.zhishiq.com/team?ref=top_nav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