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出国后的你有哪些既有认知更新?

Marco:

1. 原来日本的新学年并不是从九月开始,而是四月。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9月1日就是全世界学校新学期开始的象征;直到后来认识了许多留学欧美的学长学姐,往往都在在八月中下旬或九月上旬开学,便天真的以为全世界都是在9月份开学的。然而——来日本后我才知道,这里的新学年是从春天开始的。每当樱花开满,也就到了每年开学的时候了。不仅学校的学年是从四月开始,许多公司也将四月算作新的工作年。

2. 原来在日本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生吃。

天真的我来日本之前以为只有生鱼...

显示全部

1. 原来日本的新学年并不是从九月开始,而是四月。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9月1日就是全世界学校新学期开始的象征;直到后来认识了许多留学欧美的学长学姐,往往都在在八月中下旬或九月上旬开学,便天真的以为全世界都是在9月份开学的。然而——来日本后我才知道,这里的新学年是从春天开始的。每当樱花开满,也就到了每年开学的时候了。不仅学校的学年是从四月开始,许多公司也将四月算作新的工作年。

2. 原来在日本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生吃。

天真的我来日本之前以为只有生鱼片是可以生吃的,后来才知道“刺身”的界限无限大,除了生吃的各种海产品,还有生鸡蛋、生牛肉、生鸡肉,甚至还有生羊肉、生马肉刺身……要说味道如何?必须承认可以生吃的东西都非常非常的新鲜。新鲜的生鱼片和贝类不用说,配上酱油和芥末吃起来非常鲜嫩可口;吃寿司锅时蘸取的生鸡蛋尝起来甜甜的;生牛肉拌着生鸡蛋尝起来也非常鲜嫩。然而其他的,比如羊肉马肉之类的,至今为止依旧接受无能。

3. 原来在日本人的认知里,几乎所有的中华料理都是有勾芡的。

这个纯粹是去中华料理店,吃多了得出的经验,日本人眼中的中华料理大概都是黏糊糊的。在日本比较出名的几个中国菜,比如麻婆豆腐,本来就带着勾芡;青椒肉丝、鱼香茄子,最后要放淀粉和水勾芡;最夸张的是有一次去某个被电视节目推荐过的餐厅点了一份蟹肉炒饭,结果……好吧,端上来一份泡在蟹肉羹里的炒饭,我认输了。

4. 原来早高峰时乘务员真的会把乘客塞进电车,拥挤程度比北京更恐怖。

看过一个日本乘务员拼命将乘客塞进电车的小视频,肯定会有很多人产生疑问,沙丁鱼一般密集的车厢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会挤到列车门都无法关上吗?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乘务员来推人吗?是的……这些都是真的。

答主在东京上学时就曾经历过无数次东京电车的早高峰。因为刚好在通勤大站的前一站上车,每次只能被挤到车门旁边,几乎一周里总有一两天是被压在车门上,勉勉强强用两个脚尖站着度过,还不幸地被电车门夹到过好几次。

5. 原来等在电车或车站自杀的人身事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频发。

这个我直到今天也无法理解,完全是不轻松且损人不利己的自杀方式。一来,从站台跳下去全身被高速行驶的电车碾过该有多疼,还有一半的几率只压到部分死不成但是非常非常受罪;二来,这种自杀方式并不是一了百了,自杀者被救起来或是自杀者的家人需要赔偿铁路公司50-60万的赔偿金;三来,这种自杀方式导致电车停止运作至少两小时,会给无数人带来非常大的麻烦。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人身事故发生的频率真的很高。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是来日本的两年半时间就间接遇到过至少五起人身事故,往往每次整个铁路线都要被停运或延误两到三小时,处理后续事情。不过后来想想,可能人们绝望到了一定程度,除了自杀也无法考虑其他事情了吧。人身事故的高发也能体现出日本是个多么压抑且高压的社会。

6. 原来医院和药局是分开的。开药也是一颗一颗开。

春天的时候因为花粉过敏曾多次跑校医院,看完医生后拿到的除了诊断书、领収书还有一张开药的处方,被告知校医院无法开药,必须去周围的药局。到了药局后,又是一番注册办医疗卡等,拿到药的时候大吃一惊,除了药物说明书之外,里面只有一版+单独的2颗药,仔细数了一下一共14颗,刚好我够我吃一周再去医院复查。领収书上的价格也是按颗计算,这种药一颗多少钱,那种药一颗又是多少。回家感慨,原来开药还可以一颗一颗开的呀。

7. 原来日本的现金使用率仍然这么高。

在出国前,国内的移动支付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连早上陪妈妈去菜场买菜都不要带钱包,支付宝或者微信就能全部搞定。但是在日本,出门却不得不带上一大堆纸币硬币。举个例子,我们的食堂和学生协会超市仍然只接受现金付款,连使用PASMO/SUIKA等日本的公交卡都无法支付。只接受现金支付的远不止这么点,比如一部分的自动贩卖机、在车站买车票和交通卡的充值、在邮局寄包裹,等等。甚至许多高大上的高级料理店,也只接受现金支付。可以说,目前的日本依旧是个“现金为主”的社会。

收起
取消

英国有什么网购的网站?

Marco:

一提到网购,大家首先脑海中想到的就是淘宝或者天猫。那么作为在英国留学的我们,该如何网购呢?跟在中国的模式一样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就为大家来科普一下在英国网购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

英国的网购模式是什么

英国的网购模式,和国内不同,没有淘宝或者天猫这种“垄断式”综合购物网站,而是由各个品牌单独运营。不管是一个牌子,还是一个百货商场,它们都会有自己的网站,方便顾客进行网购。所以,想要在英国网购的话,我们需要到不同品牌的官网进行下单,你能...

显示全部

一提到网购,大家首先脑海中想到的就是淘宝或者天猫。那么作为在英国留学的我们,该如何网购呢?跟在中国的模式一样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就为大家来科普一下在英国网购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

英国的网购模式是什么

英国的网购模式,和国内不同,没有淘宝或者天猫这种“垄断式”综合购物网站,而是由各个品牌单独运营。不管是一个牌子,还是一个百货商场,它们都会有自己的网站,方便顾客进行网购。所以,想要在英国网购的话,我们需要到不同品牌的官网进行下单,你能想到的国外品牌,几乎都有自己独立的官网。不管是食物、生活用品、时尚服饰、奢侈品、百货商场等等都有很多地方可以网购,除了这些,英国的“淘宝”Amazon也是一个网购好地方,各种家电百货食物都有卖,而且下单一次以后之后就可以“一键购买”(Buy now with 1-Click),只需按一下按键你就在家踏实等着收货吧!其实,amazon有点像咱们国内的淘宝。

或者说,是淘宝像amazon(狗头保命。

如何查询邮寄信息

英国很多网站都是买满一定金额可以免邮费,或是买满一定金额起送,有不同的运送时间可以选择,速度越快、时间越灵活一般来说运费也会越高。大家在购买之前最好是先看看网站的邮寄信息,觉得买不到那么多的话还能找朋友拼个单。

首先,大家需要找到此品牌的官网,并在底部寻找标有“Delivery”(送货)的字样的页面,点击进去就能看到具体的运费和配送时间的选择了。

另外还有一种选择是Click & Collect,就是在线上预定后,去线下实体店取货,这种方式一般来说是免费的。如果在离家近的店里没有自己想要的商品,但是品牌官网上有的话,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品牌会帮你调货到你指定的店,并且会写明哪天什么时间以后就可以取货啦。

如何使用购物网站

英文购物网站的使用方法同国内的类似,只是不同品牌不同网站的产品分类、品牌查询页面的位置会不同。在找到你想要的品牌官网后,如何使用则更多考验的是大家的英文水平。

其实只要认识那些单词,网购基本上没问题,对于不认识的词,拿手机查一下就没什么问题了。

什么是折扣/折扣码

在国外网站上购物,请千万不要忽略折扣和折扣码,这是国外购物网站的特色。 经常有折扣!在国内,每年双十一的时候淘宝,天猫都会举办打折活动,但在英国,品牌网店几乎是每个月都在打折,只不过力度和打折产品不同,每个月都在变着方的吸引顾客的眼球,导致很多人来了英国都不愿再原价购买产品了。如果你带着“便宜没好货”的眼光看打折货,那可就错了!英国品牌的折扣真是非常的真诚,很多都是官网直接打折,买到的产品和原价是一样一样的,绝对不会买到伪劣产品。既然英国品牌网店经常打折,那就少不了放折扣码的位置,英文叫做“Promotional code/ promo code”或“Discount code”。通常来讲,折扣码的位置都会在Checkout的页面下方,也就是在你登录或者注册账户之前。大家记得一定要在结账之前添加折扣码,成功后折扣会直接有效。

如何支付

每个品牌网店接受的付款方式都不同,但大部分都接受Visa、Master和Paypal,少量英国网站支持支付宝,比如我们常用的:Lookfantastic(美妆类)、Selfridges(百货类)、Topshop(时尚类)。如果你有符合支付方式的银行卡,下一步就是需要Checkout。大部分网站Checkout时需要注册会员,你要有一个常用邮件并且创建密码,方便登录查询订单及送货情况和下次购买。有的网站则有“Guest Checkout”或“Quick Checkout的选择,这种情况就是你可以跳过注册直接填写收货人信息并且结账,比较快捷(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检查自己留下的邮箱拼写是正确的,不然支付之后收不到确认邮件也无法查询自己的订单。)。支付前,我们需要填写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之后选择邮寄方式并且填写收货地址,最后则会进入付款页面,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准备好你的银行卡或者Paypal、支付宝信息了。

英国的打折季是什么时候

英国最大型的打折季是每年的6月份Summer Sales,还有11月的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还有年底圣诞节的Boxing Day Sales。

收起
取消

双非,申请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经济学,希望大吗?

Marco:

本文介绍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经济学项目供想申请的同学参考。

专业介绍

该项目的目标是:

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先进知识,以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在分析经济政策和做出有关商业决策方面的概念和分析能力;和

在理论和实证方法方面传授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促进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该项目于2005年9月录取了第一批的46名学生。这些学生由一支强大的教学团队教授,其中包括由普林斯顿大学的Gregory Chow教授领导的国际知名学者。为扩阔学生的视野,我们...

显示全部

本文介绍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经济学项目供想申请的同学参考。

专业介绍

该项目的目标是:

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先进知识,以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在分析经济政策和做出有关商业决策方面的概念和分析能力;和

在理论和实证方法方面传授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促进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该项目于2005年9月录取了第一批的46名学生。这些学生由一支强大的教学团队教授,其中包括由普林斯顿大学的Gregory Chow教授领导的国际知名学者。为扩阔学生的视野,我们邀请各位嘉宾发言人,包括香港特区政府首席经济学家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就各种当前问题举办研讨会。此外,还举办了年度晚宴,访问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及彭博社香港办事处等课外活动,以及提升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12个学年的650名毕业生中,有些人获得了在世界知名大学继续深造的奖学金,其中大多数人能够担任跨国公司,投资银行的分析师,政策研究人员,投资策略师和顾问等职位。

申请要求

1.申请人必须持有认可大学的本科学士学位。我们鼓励具有扎实数学背景和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生申请。

2.申请人要符合以下最低英语水平要求:

托福成绩为550分(纸质考试)或79分(ibt);

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雅思)的总分为6.5分;

在中国大陆的大学英语考试(CET-6)中获得490分。

3.我们的选择基于以下因素:

*以往研究的学术表现;

*对经济学的知识和兴趣;

*量化技能

学生通常可以在一学年内完成课程。

4 申请材料:

1)颁发的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2)最新的官方学术成绩单,并对评分系统进行官方解释

3)英语考试成绩,如CET-6,雅思,托福等。

4)学术成绩单的英文翻译。

5)目的声明(不超过1,000字),内容包括:

对经济学的兴趣;

讨论您认为最有趣的经济学中的至少一个主题;

本科学习中获得的定量分析知识;

你的职业抱负,以及该项目如何帮助您实现这些目标

申请常见问题

1.2018年申请期限是什么时候?

答:2018年9月入学申请从2017年11月15日开始。

2.我在哪里可以获得申请信息?

答: 对于授课型研究生课程请访问研究生院的网站:http://www.sgs.cityu.edu.hk/prospective/apply/period

3.城大有没有奖学金可用于我的学习?

答:有关奖学金奖项的详细信息和最新信息,请联系相关部门。 详情请浏览http://www.cityu.edu.hk/sgs/tpg/admission

4.早晨和晚上的课程什么时候开始?

答:大学课时设置如下:

星期一到星期五

上午9点 - 下午9点50分(晚上通常在晚上7点开始,超过3小时的课程可以提前在下午6点30分开始。)

星期六

上午9:00至下午6:50

5.有没有校园访问日?

答:由于校园向公众开放,因此非常欢迎您访问大学。 请访问设施管理办公室的网站了解具体信息。http://www6.cityu.edu.hk/wayfinder/default.aspx

*另外,香港的生活成本普遍较高。 根据所选择的住宿类型和生活水平以及个人开支,学生的平均基本生活费用每月约为10,000至19,000港元(食宿住宿和一般生活费用)。

收起
取消

如何写好留学简历?

Marco:

我们每年帮助客户修改1000份以上的简历,本次分享我将会谈一谈我们是怎么帮助客户修改的。

每个人都可以说他知道简历是什么。只要百度一下你就能找到100个模板。问题是,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那么就需要做到完美;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倍的精细。

技巧是理解简历背后的意义。

如果你在申请一份工作或者是一所大学或者是一个研究所,申请对自己的意义重大。

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问自己:

简历中约定俗成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些约定俗成的内容?读者...

显示全部


我们每年帮助客户修改1000份以上的简历,本次分享我将会谈一谈我们是怎么帮助客户修改的。

每个人都可以说他知道简历是什么。只要百度一下你就能找到100个模板。问题是,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那么就需要做到完美;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倍的精细。

技巧是理解简历背后的意义。

如果你在申请一份工作或者是一所大学或者是一个研究所,申请对自己的意义重大。

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问自己:

简历中约定俗成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存在这些约定俗成的内容?
读者将会如何使用这份简历?
读者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

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写简历时的指南,写每一个字都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第一印象】

好的-让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录取委员会在电脑上打开你的简历,我们把第一眼能看到的位置叫做“头版”,当你的简历被第一次打开时,前30%到40%的内容是可见的。所以不要在这一部分写地址和手机号码,不要在这一部分简单地罗列能够从你的申请或者其他文书得到的信息。

读者将会如何使用简历?

他们会把简历作为参考资料。他们想要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他们想要在想要的位置找到该信息。所以,清晰地划分简历的各部分,使用统一的和合理的格式,提供一个平衡的视觉印象,这样才能让你的简历可读性强。

 

【提高信息的杀伤力】

你的简历是你的快照,是关于你现在是谁,你怎么成为现在的你的快照。简历内容不应该在时间上有明显的断裂,也不应该包含自出生以来的所有信息。简历内容需要经过筛选,而筛选的最好方法就是思考:

读者想知道什么?
读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所以,如果你正在申请研究生:

读者可能不需要在简历上看到你高中的经历。
读者可能已经知道了你的标准化成绩。

如果你的简历上有这些内容也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你想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最好把这些内容从简历上移除留下空间给那些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信息。

【通用信息】

简历上的每条线,每个字都有意义!读者会跳过那些宽泛、抽象、空洞的信息。如果信息是宽泛的,那就意味着它与你关系不大,那么它的价值就非常有限(因为读者的目的是了解你是谁)。选取特定的、有针对性的细节,展示你做了什么,展示为什么你适合这个项目。为确定简历需要包括的内容,需要询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在简历上提到这点?它会怎么帮助我提高我被这个项目录取的几率?还有其他方法呈现更多有效的信息吗?

【强调可量化的数据】

首先,想一下有哪些能够体现你的成就的可量化的数据,包括各种数字。可以加入:金额、时间、数量,加入证据,加入数据。

【写成就而不是责任】

这些数据应该提供什么信息呢?它们应该说明什么?你要如何进行挑选?

很多情况下,简历把重点过分放在责任而不是成就上。简历不应该像是招聘信息上的工作内容描述,简历更应该表现出你利用这个机会做了什么。不要直接写你做了什么,而是展现给读者看你的成就是什么。读者正在评估你是否有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他们在评估你学习和成长的潜力,他们想要知道你会不会在他们学校获得成果。这意味着,你与其他人相比,更加独立自主学习,学习了更加先进的知识。

比如,当你申请一个本科项目时,录取委员会会考察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使你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与在教室相比,面对的情况更加的难以预测,提供的挑战更加接近现实世界。而且课外活动不是被强制要求的,如果你在很长一堆时间内都坚持课外活动,这意味着你有很强的自我激励能力以及热情。

【关注积极的动词】

其中一个充分展现出你准备程度的方法是使用准确的动词,使用那些积极主动的能够准确描述你的行为的动词。正如我们所说,在简历上的信息需要体现你的能力和潜力,简历不应该仅列举你的角色。而动词的准确使用正好可以让简历实现这个目标,通过在你学习不同过程中动词的使用,你能表现出你对更高层次学习环境的准备程度。

收起
取消

美国综合排名50以后的金融工程项目有必要读么?

Marco:

那要看答主是如何界定“值不值得读”了。如果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当地找到工作的话,除去学校的综合排名还要考虑该学校金融工程专业的排名以及该学校地理位置、校友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

美国开设金融工程硕士项目的学校并不多,选择面比较窄,但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增多,为迎合留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金融硕士项目向金融工程方向倾斜,在学习金融知识的同时注重对Matlab,R等软件工具的教学。其中,不少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其综合排名并不突出,但非常适合在美国当地找到工...

显示全部

那要看答主是如何界定“值不值得读”了。如果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当地找到工作的话,除去学校的综合排名还要考虑该学校金融工程专业的排名以及该学校地理位置、校友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

美国开设金融工程硕士项目的学校并不多,选择面比较窄,但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增多,为迎合留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金融硕士项目向金融工程方向倾斜,在学习金融知识的同时注重对Matlab,R等软件工具的教学。其中,不少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其综合排名并不突出,但非常适合在美国当地找到工作。

介绍几个比较优质,但综排不太高的项目:

1.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MFM 金融数学硕士

综排:69 专排:32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商学院在全美排名中非常靠前,尤其是人力资源专业在专业排名中位列前十,这使得很多著名的公司都有从明尼苏达双城分校毕业的HR,校友资源非常丰富。

申请要求

本科GPA:3.0以上

TOEFL:79(写作21分以上,阅读19分以上)

只接受GRE成绩,不接受GMAT成绩

项目特点

该项目设在数学系下,与数学系的其他项目相比比较偏向就业。共有32学分,包括9门课程,其中包括基础课程,测度论和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和优化,衍生品定价以及其他应用课程,编程内容主要基于matlab和sql。其中数学专业课程由数学系老师教授,应用部分由商学院老师和业界大牛教授。小班型教学,项目总人数在50人左右,其中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比例约为1:1。本土学生中有不少是Part-time student,为留学生提供了学习经验、拓展关系网的好机会。也是为了照顾part-time Student 的时间安排,很多课程设置在晚上,这样白天有时间在毕业前进行一些实习。

 

2.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MSF 金融学硕士

综排:56 专排:17

德州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是德州最好的大学之一。德州经济景气,需要的金融、金工人才较多,而在德州,比德州奥斯汀更好的学校只有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因此比较容易在当地找到工作。

申请要求

GPA:平均3.52

GRE:平均320 GMAT:平均678

项目特点

小班型教学,国际生比例小,女生比例小,适合于本科非金融专业但希望从事金融相关行业的学生。占班级大多数的有工作经验的本土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实践经验。该项目是1年制项目,共包括36学分的课程,课程整体设计比较紧凑,学习压力很大,尤其是第一个学期,金融基础知识部分,要在极短时间内把金融学基础学过一遍,对非金融本科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该项目的教职工都非常负责,课程以金融为主但比较偏向数理统计。学校的就业服务中心非常认真负责,但因为项目只有一年而且课程非常紧凑,学生很少有在项目期间实习的机会。

 

3.俄亥俄州立大学 SMF 金融硕士

综排:54 专排:27

位于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传统公立强校,校友众多。俄亥俄州是美国消费最低的州,仅租房一项即可节约大量成本,但当地金融业已逐渐衰落,就业可以考虑去东海岸发展,离底特律和芝加哥也不是很远

申请要求:

GMAT:600以上

TOEFL:100以上(口语至少达到24分) IESTL:口语7分以上

项目特点:

该项目时长较短,只有9个月。课程整体偏文,编程及数据处理部分主要涉及“Bloomberg”,“Morningstar”“excel”等简单软件,因此并不是STEM项目。该项目与CFA,FRM都有合作,教授内容基本涵盖了这两个考试考察的内容。项目开设时间较长,但每期招生人数较少,大约50人左右,其中一半是中国留学生,属于小而精的项目,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国内声誉都比较好。

收起
取消

你是如何大跨度转专业申请到国外学校研究生项目的?

Marco:

 整理自Vicky Zhong的分享, 文科类转专业申请商科,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在读。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1.信息收集与选校

2.文书与简历

3.面试

 

1.信息收集与选校

1)文科背景不一定是劣势

有些商科项目是专门针对非商科的学生来申请。如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项目:

[图片]

2)注意prerequisite coursework

虽然项目针对非商科学生,但项目有一些针对本科阶段课程的要求。申请的时候可以没有学过这些课程,但在入学之前要有这些课...

显示全部


 整理自Vicky Zhong的分享, 文科类转专业申请商科,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在读。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1.信息收集与选校

2.文书与简历

3.面试

 

1.信息收集与选校

1)文科背景不一定是劣势

有些商科项目是专门针对非商科的学生来申请。如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项目:

38171-m_L2NbnqDaLVNMt6PlglbaZT91yDYwv6.jpg

2)注意prerequisite coursework

虽然项目针对非商科学生,但项目有一些针对本科阶段课程的要求。申请的时候可以没有学过这些课程,但在入学之前要有这些课程的经历。有些学校大四下学期是没有办法继续选修课程的,所以在申请前就查一查有哪些prerequisite coursework的要求并尽快选修。

3)如何更好地提升被竞争力

-大一到大三的同学,如果不能转专业,可以选修一些基础的Quantitative的课(不一定是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如:微积分、高数、经济学的基础课(会计、微经、宏经)等。

用WES evaluation成绩验证时,不会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区别。

-正在申请季的同学可以考虑上相关网课,增强背景知识。有的课可以充当prerequisite coursework的要求,在文书中也可以用到专业术语来增加专业度。

 

2.文书与简历

-强调自己相关的经历。

把多的经历删掉,简历只有一页,不要从高中开始写,从本科的相关经历(跟申请方向相关)开始写。

-重点放在对职业的探索和思考上,以及短期、长期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在商学院申请中非常重要,长短期职业目标在面试中几乎是必问的。

-找到自己本专业和想要申请的专业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本科阶段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现在想转专业?给出具体的原因。

-是什么契机让你改变了兴趣,想要转专业;你本科期间的专业对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够起到什么帮助;你的本科背景能够如何帮助你将来的同学们学习…

例子:文学转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要理解顾客,文学也是一门理解人的学问;顾客需求由个人方面和社会方面共同决定,文学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

-如果想要强调自己学过的一些Quantitative的课程,可以在简历的教育背景里写出来,但不是必要的(分数低于90就可以不用写了),这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部分。

 

3.面试

-Story, story, story.

Story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

两种面试:1)录取委员会亲自面试,有你所有的信息。2)第三方进行面试,没有你的文书,重新对你做出新的评价。

-要牢记文书中写过的故事。

面试官默认文书是自己写的,期待你对其非常熟悉。

-可以按照简历来准备故事,每一段实习/社团经历都按照不同的角度,总结成一个故事。

Teamwork,在团队中是什么角色,有怎么样的团队合作经历,有冲突后如何解决冲突。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交换经历。

Career,长短期职业规划,越具体越好。

Skills,实习中应用过哪些skills。

Trends,对行业发展的看法。

不一定是要实习经历,可以是社团经历,两种经历同样重要。

-STAR原则。

Situation,在怎样的情境下。

Task,任务是什么。

Action,采取了什么行动方式。

Result,结果是什么。

最后加上在这个事情学习到什么,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收起
取消

伦敦商学院LBS管理management研究生申请?

Marco:

项目简介

该项目可以在3学期(12个月)或4学期(16个月)修完,若选择12个月的项目,则学费为31400镑,若选择4学期的项目,则学费为38600镑。

该项目的课程设置如下图所示,共分为5(6)个阶段。在入学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会计,金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8月到9月,为适应阶段,学生将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融入校园,同时学习会计基础以并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第一个学期从10月到12月,以必修课程为主,还包括一个综合模块。第二学期包含必修...

显示全部


项目简介

该项目可以在3学期(12个月)或4学期(16个月)修完,若选择12个月的项目,则学费为31400镑,若选择4学期的项目,则学费为38600镑。

该项目的课程设置如下图所示,共分为5(6)个阶段。在入学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会计,金融,统计学的基础知识。8月到9月,为适应阶段,学生将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融入校园,同时学习会计基础以并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第一个学期从10月到12月,以必修课程为主,还包括一个综合模块。第二学期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一个综合模块,第三学期则以选修课和实践为主。

 

从项目官方提供的信息来看,95%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三个月以内找到了工作,平均年薪为41963英镑。

有16%的毕业生在亚洲工作,考虑到约有36%的学生来自亚洲,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在英国或欧洲找到工作。从就业方向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集中于咨询,金融两个行业,被四大,摩根斯坦利,罗兰贝格等咨询,金融业巨头,或Google等公司录用。

 

申请时间

该项目从5月到11月一共有六轮申请,申请人必须在deadline之前提交所有相关材料和信息。申请委员会会在申请人递交得那一轮申请deadline之后四周左右发出面试邀请,在该轮deadline之后六到八周公布录取结果。录取结果会逐轮发出,如果在最后一轮申请得最完决定日期过后还未收到录取结果,则不会收到了。

该项目申请委员会在一月份在中国进行现场面试,如果希望参加现场面试,则应在11月2日之前提交申请。

具体要求

申请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在线申请表

·申请文书

在申请文书中申请者可以体现出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还有申请者申请该项目的动力。在文章中应充分体现出申请者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申请者应在文章中阐述选择该项目的原因和将会为该项目带来哪些贡献。

文书是申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节,务必要多花点时间在申请文书上。

·GMAT/GRE成绩

如果在申请时尚未收到官方成绩单,录取委员会接受非官方的成绩单作为证明。GMAT的最低分数为600分,不过根据官网显示的录取学生平均成绩来看,GAMT平均成绩为681,GRE Verbal平均成绩为158,Quant平均成绩为165。

如果申请者考过不止一次的GRE/GMAT,申请委员会将考察分数最高的一次考试的成绩。

若申请者为在英国读本科且GPA在3.8(总分4.0)以上,或申请者毕业于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学校,(名单看这里)则可以申请免考GMAT/GRE。

·一页以内的简历

在官网上提供了简历模板,建议按照简历模板修改原有简历(简历模板下载地址:https://www.london.edu/-/media/files/programme-files/master-courses/mim/early-career-programmes-cv-template.doc?la=en

·两位推荐人的具体信息

两名推荐人最好一位是学术方面的导师,一位是工作上的上司。

·英文成绩

该项目接受雅思或托福成绩,在申请阶段,不要求提交官方成绩单的拷贝件。

·申请费

申请费用为90英镑

·成绩单复印件

成绩单上需体现体现课程名,成绩,正在/已经完成的学位,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体现各科排名。

若成绩原件为除英语外的其他语言,则需提供经过认证的翻译件

入学时需提供官方成绩单的原件。

收起
取消

选大学到底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Marco:

这个和“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一样,可能是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每一年都困扰着广大学子、阻碍着他们的求学之路。有意思的是,当你询问当初选了专业的人,他一定回答你要选学校,而询问当初选了学校的人,他们也一定会叹息着劝你选专业,于是,这个问题又回到了起点……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能兼而有之,那无论选择好的学校还是选择好的专业都必然会舍弃另一种选择的好处。

今天小编认真地给大家分析一下,你是应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是否...

显示全部

这个和“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一样,可能是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每一年都困扰着广大学子、阻碍着他们的求学之路。有意思的是,当你询问当初选了专业的人,他一定回答你要选学校,而询问当初选了学校的人,他们也一定会叹息着劝你选专业,于是,这个问题又回到了起点……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能兼而有之,那无论选择好的学校还是选择好的专业都必然会舍弃另一种选择的好处。

今天小编认真地给大家分析一下,你是应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是否读完大学就工作,以及是否打算留在当地工作。好的学校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名校毕业生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资源、平台和校友圈,这对就业来说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并不好找,你能在网上看到的招聘信息都已经经过各种内推方式消化一大半了,当你不是绝对得优秀,想要超越那些“走后门”的竞争者拿到offer是非常难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内推机会,而内推机会当中,已经工作或实习的学长学姐在学校的就业群等处发布的招聘信息是最主要的方式。由此可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越优秀的学长学姐就意味着越好的工作与实习机会,即使是在好的学校的冷门专业,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前辈们的成果”的。

举个栗子,小编当初就读的学校以人文社科见长,几乎没有开办什么理工科,后来学校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决定开办一些理工科专业,后来第一年录取物理专业的二三十人中,大多数最后还是走向了人文社科相关的工作岗位……

如果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好的学校意味着同学会更优秀,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中也许能得到来自友爱的校友更有力的帮助——如果俞敏洪不是北大毕业生,在创业初期没有得到同样优秀的同学们的帮助,也许现在就没有新东方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起专业,学校自带的生态圈更重要,如果没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经过后天的努力与奋斗,加上学校带来的机遇,最终也能走向人生巅峰。

次一等级的学校里好的专业又有哪些优势呢?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打算找专业相关的工作,学校的资源和校友的助力不会比好的学校差,甚至可能比好学校冷门专业还要好一些,如果你十分确定自己以后会从事相关职业,也可以选好的专业、放弃更好的学校的名声。而且比起就读好学校里的冷门专业再考虑转专业来说,你能收获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学校与求职的道路上都不孤单,不需要独自一人奋斗,压力稍小一些。如果你担心自己为了学校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但是没有那份独自奋斗的恒心与毅力,好专业也许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以上我们所说的都是针对就业的情况,但是如果你还不考虑就业的问题,比如走学术研究的道路、考研或者出国留学,学校与专业又该如何选择?

对这几条路来说,跨专业也是同样不简单,但是暂时没有就业的压力,这个选择题就变得简单一些——选择学校的名声还是自己想读的专业?这个选择要看你选择的发展道路对这两方面的重视程度,名校光环对诸如申请留学、未来的就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加成,自己想读的专业能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必再转专业浪费时间。这里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有的专业很容易入行,可以选择好学校再伺机转行,但有的专业很难入行,一开始不选该专业,以后也就没机会了;有的专业在升学、就业时更看重学历而不是专业,而有的专业是技术型的,只要你有好技术,学历什么的都不重要,当然也会倾向于相关专业出身的学生。

但是选择好专业放弃好学校时你必须明确,自己是不是真的确定就读这个专业,也许这是一个热门专业,但是如果读了以后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再去转向别的专业,又没有学校名声的助力,可能会很艰难。大多数人在最一开始选择的专业都不是他们真正工作的专业,年仅18岁的我们也没有接触过社会,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很难想得清楚我们真正想学的是什么,所以要十分慎重。

除此以外,有些人还会推荐“先选择好的学校,想办法转专业或者再读个研究生”这样的方法,小编在此提醒你,在攻读一个专业的同时还要学另一个专业的知识,这是非常艰难非常需要毅力,而且你只能独自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抵挡住你的同学们轻轻松松玩耍的诱惑,还要承担信息不对称而错失良机的痛苦,于是你很有可能选择放弃。因此,如果打算从一开始就做了转专业这样的决定,一定要慎重!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Marco:

一、选校选专业

这一部分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且没有人或者学校能够指导你,所以这部分说得详细一点。

首先选择留学国家: 留学第一梯队毋庸置疑是英美,学术实力最强、申请难度最大、费用最高,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英语授课地区,还有欧洲——教学实力雄厚费用低廉但是在国内知名度低而且还得学二外的神奇大陆。如果经济状况尚可,能去英美就去英美,如果拿不出那么多钱,欧洲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

在确定留学国家以后,先...

显示全部

一、选校选专业

这一部分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且没有人或者学校能够指导你,所以这部分说得详细一点。

首先选择留学国家: 留学第一梯队毋庸置疑是英美,学术实力最强、申请难度最大、费用最高,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英语授课地区,还有欧洲——教学实力雄厚费用低廉但是在国内知名度低而且还得学二外的神奇大陆。如果经济状况尚可,能去英美就去英美,如果拿不出那么多钱,欧洲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

在确定留学国家以后,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学校:了解该国家大学的综合排名和自己想读的专业的专业大学排名,对各院校有一个笼统的概念。然后选专业:对应自己的水平大致能申请的学校,去查询官网,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几个专业,并进一步了解各个学校和项目的特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排除一些与自己想象的相距甚远的项目,保留仍然感兴趣的项目,并记录下来对你来说这个项目吸引的原因。

这之后,你需要了解:当地留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多和有相关经历的人聊一聊,进一步明确自己留学的目的,判断留学这个国家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和职场上的人聊一聊自己的职业规划,看看选择的专业是不是想要的、适合自己的;了解以自己的本科院校背景能申请的大学有哪些,换句话说,就是看看自己本专业的学长学姐都申请成功了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多留心学校里有没有组织这样的学长学姐交流会; 尝试从侧面再多去了解这几个学校和项目,去看一些申请案例,分析自己的水平申请这个项目成功率大不大,想办法联系一些在读生或者学长学姐、甚至是和自己同年的申请者,问问他们的感受、他们申请的历程以及他们认为就读这个项目需要的素质,看看是不是真的和自己理想的一样,也可以和他们交流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项目,最终确定下来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

二、准备考试和提升软实力

查询想要申请的学校的考试要求:雅思/托福、GMAT/GRE、SAT……。选择合适的考试去备考。

提升软实力主要靠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实习/科研成果、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暑校、海外经历……前两个重点突出的是专业能力,是申请研究生的重点,社团和志愿者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是在申请时容易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而暑校则是能够充分展现你的强烈动机,海外经历包括海外交换和实习,证明了你的适应能力、语言水平和文化交流能力等,也是非常加分的。

三、准备文书和申请

具体文书写作要求和申请要求都在官网上写得一清二楚。如果文书要求就是PS/SOP,CV/resume这些东西并没有额外要求的话,一般就按照正常要求来准备:

PS(Personal Statement)也就是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优势为主;SOP(Statement of Purpose)是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申请本科一般要求的是个人陈述,研究生一般要求写的是目的陈述。在写个人陈述(目的陈述)的时候注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改动,切忌一份个人陈述申所有。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一般需要2-4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最后,文书写完了一定要多改,找朋友老师或者中介聊聊你的文书。

提交申请以后,大多数学校都会安排面试。准备面试的要诀是:多刷面经,多做mock。

四、办签证和学校注册

等来offer以后,很多学校会要求交占位费,一般是学费的10%左右,交了就代表着你决定接受他们的offer了。如果之后你不打算去读,这笔钱也不会退还给你。等占位费也交了,就能拿到学校的预录取通知书,就可以着手办签证了。不过比签证更急的是租房子,好房源难得啊,尽量提前4-5个月去找房子。到开学前一两个月的时候,学校会开放网上注册,以简化注册流程,该准备的材料按照学校要求准备即可。

五、收拾行李和准备出行

最后就是收拾行李准备出国啦,重点需要关注的是:随身携带的证件需要哪些?过海关和做飞机的注意事项?落地后如何抵达公寓等问题。

收起
取消

有人了解乔治城最新的MSE经济学硕士项目吗?

Marco:

乔治城大学在国内名气还行。起码留学圈里说出去不丢份儿,至于不太了解留学的大众,他们只知道哈佛剑桥斯坦福。

按照惯例,先上案例:

案例一:J同学

申请背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GPA 88.5, 托福107,GRE320+3.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案例二:F同学

申请背景: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GPA85,托福108,GRE32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经济学相关的一共就三个,MSE是新开设的专...

显示全部

乔治城大学在国内名气还行。起码留学圈里说出去不丢份儿,至于不太了解留学的大众,他们只知道哈佛剑桥斯坦福。

按照惯例,先上案例:

案例一:J同学

申请背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GPA 88.5, 托福107,GRE320+3.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案例二:F同学

申请背景: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GPA85,托福108,GRE32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经济学相关的一共就三个,MSE是新开设的专业。

MASTERS OF SCIENCE IN ECONOMICS(MSE)项目介绍

课程梗概:

经济学硕士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经济学技术领域的强化培训,主要侧重于量化方面。

该项目提供的选修课程,既有定量类也有应用类。课程通常涵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与分析,既包括经典文章,也包括现代前沿作品。在许多课程中,学生会被要求去做相关的工作(评分作业)。除了考试和完成指定的作业之外,学生还需要会写论文和做演讲。

学费:

$92,925(折合人民币60万左右)

师资:

该项目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乔治城大学高级教师参与核心课程的教学。我们的教师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都是优秀学者。此外,该项目邀请华盛顿特区的著名经济学家来担任班级的指导员。必修课程由经济系的全职教师授课。选修课由具有学术专长和相关领域专业经验的经济学家讲授。

课程介绍:

为了完成M.S.在经济学方面,学生需要成功完成该课程提供的15门课程(45学分),其中5门是量化经济学选修课。

该项目从8月正式课程开始之前就会有一段为期两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课程。

第一学年的四门必修课程 :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况是后续选修课程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好好学习。

选修课介绍:

38171-X0CTfcXKBww-byF-ip9HLfB1lpCjsXHs.jpg
38171-Q6DUYE--OszslbUiyfNxasJps7GLo4cv.jpg

申请要求:

1.语言成绩:托福100或者雅思7分

2.申请人的GPA需要在3.0以上

3.申请材料:

•申请表

• 报名费

•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包括你的知识兴趣,学术和专业目标,以及研究生的学习主题。 篇幅一般为500字。

•3封推荐信(两封必须是学术性的)

•GRE分数(没有分数限制)

•托福或雅思成绩

•正式成绩单

•简历

•申请表

 

常见申请问题:

1.项目的学分是什么样的?

答:MSE课程要求学生完成45个课程学分(10门课程)。 该项目的所有学生都是秋季入学。 全日制学生将在秋季学期参加四门必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且在第一年春季学期选修三门课程,并在秋季学期选修四门课程,以及第二年春季选三门选修课。 该项目还接受非全日制学生。 课程在晚上,晚上下午或周末举行。

2.一定要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申请吗?

答:本科就读经济学并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是经济学专业毕业是一个优势点。 而且经济学是一门高度量化的学科。所以,数学、概率统计学和其他量化学科的课程是就读经济学的必备知识。因此, 该项目需要学过至少两门微积分课程以及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收起
取消

申请英国G5研究生,做哪些准备?

Marco:

作为专业的互联网DIY留学平台,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小伙伴申请英国G5(剑桥、牛津、IC、LSE、UCL),通常是作为冲刺校。虽然申请难度比较大,不过每年也有不少小伙伴可以申请上,然后留在我们平台,成为留学行家,兼职给后来的学弟学妹提供咨询。

接下来,圈圈就从申请流程上来谈谈,申请英国G5研究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大一到大三注重学分绩点

英国学校对不同排名的学校申请者会有不同的学分绩点要求,而大多学校参考的是net big网大排名,也会根...

显示全部

作为专业的互联网DIY留学平台,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小伙伴申请英国G5(剑桥、牛津、IC、LSE、UCL),通常是作为冲刺校。虽然申请难度比较大,不过每年也有不少小伙伴可以申请上,然后留在我们平台,成为留学行家,兼职给后来的学弟学妹提供咨询。

接下来,圈圈就从申请流程上来谈谈,申请英国G5研究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大一到大三注重学分绩点

英国学校对不同排名的学校申请者会有不同的学分绩点要求,而大多学校参考的是net big网大排名,也会根据自己的院校合作情况设定target school list。大部分学校不会明确说出要求申请者的学校是某某排名的前多少名,但有些学校也会将要求明确列在官网。英国排名比较高的学校(例如G5,华威等)对国内排名很靠前的学校申请者要求均分达到85分,对于国内第二梯队的学校要求均分达到90分,一般会在conditional offer明确列出,如果申请者最后没办法达到要求的均分可以尝试和学校argue,但成功的可能性视情况而定。

所以绩点高一些总是好的,尤其是英国这种注重“硬背景”的,更加看中你的本科学校和学分绩点。

二、雅思/GRE/GMAT

雅思成绩的有效期是2年,GRE/GMAT有效期是5年,所以语言成绩不用提前太久考,算好时间,能够在申请前考出需要的分数就行。

这里有一个误区,在和同学们的沟通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同学说“我还没考,估计能考到7”、“我GMAT应该能考到700”

v2-47441e62a968ca696b868b7b1393278a_hd.jpg

 

别瞎想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弄两套真题做做看吧~

三、选校定位

这个是技巧性比较强的,要根据自己的三维标化(GPA、雅思、GRE等)、背景经历(科研、实习、paper)、出身学校等,到官网去扒你想申请的学校项目要求,匹配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选校方案,一般7~9个(3冲刺+3平行+2保底),具体情况视你的时间精力而定。

这个时候如果你身边有申请成功的学长学姐,那就可以取取经了,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第一次选校的时候有人指导,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可以综合前人的经验教训。

如果没有找到同专业或者梦校的学长学姐也没关系,芝士圈留学每年都会帮助同学申请,然后邀请申请成功的同学留下来兼职为学弟学妹提供咨询,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 材料准备

通用材料:语言成绩、PS、CV、推荐信、英文成绩单、英文学历学位证明/在读证明

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要求的材料:作品集、essay英文版等

别看罗列起来简单,真正到准备的时候还是不少的。比如上面说的,申请7~9所学校,像PS这种文书,一般都要按照学校项目的要求展开,才会比较吸引人;如果一篇文章申请所有学校,其实没啥用。芝士圈的官网有不少申请成功的范文可以供大家参考。

五、申请

申请地址在学校官网都会有,按照官网要求填写申请表,上传申请材料的电子版就可以啦。申请结果出来了,学校会发邮件给你的。

最后,强烈建议自己DIY的小伙伴,做个统计表,上面列好想要申请的所有学校和专业,以及他们各自需要的申请材料有哪些,时间节点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额外要求,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啥,什么时间完成申请的,什么时候收到结果的。一个excel掌控全局的感觉有木有!(下面这张是Imane Wei学姐当时申请时做的,最后去了IC)

v2-1b27a75109c645a45684e61972b45551_hd.jpg

 

收起
取消

本科准备出国留学,要做哪些准备和规划?

Marco:

本科阶段转学到美国名校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仓促,要强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要考试然后准备申请,仅仅一年时间准备,几乎不可能,最少也得两年时间,即使是两年也非常辛苦,出国留学英语好只能节省一部分申请时间,最多20%,不能再多了,剩下80%不管你是谁都要精心准备。

我认识一个人,他也是英语很好,从大一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转学到美国名校,我看见的他就是为了一边考托福等考试一边维持高绩点而连续几个月早上4点睡6点起,看起来非常憔悴,因为久坐身材也严重变形,和...

显示全部

本科阶段转学到美国名校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仓促,要强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要考试然后准备申请,仅仅一年时间准备,几乎不可能,最少也得两年时间,即使是两年也非常辛苦,出国留学英语好只能节省一部分申请时间,最多20%,不能再多了,剩下80%不管你是谁都要精心准备。

我认识一个人,他也是英语很好,从大一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转学到美国名校,我看见的他就是为了一边考托福等考试一边维持高绩点而连续几个月早上4点睡6点起,看起来非常憔悴,因为久坐身材也严重变形,和他分到一个小组做作业的同学都是苦不堪言,因为他的要求太高了,经常大家一起做到凌晨两三点,不达到他理想的程度就不能松懈,极其认真,上课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经常和老师互动,会揪住任何一个小细节不停地询问老师,有时候问得老师都有一点无奈了,所以绩点非常高。虽然整个人非常憔悴,但是每每看到他,你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强烈的精神意志力——他是在专注地、极度认真地在努力。第二年准备申请,生活节奏稍微轻松了一点,但依然参加了很多的比赛与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简历,后来下半年很不容易地找到一个暑研项目,暑假一个人跑去美国跟着教授做实验,拿到了推荐信,后来大三才能成功转学。在我们学校里,每个人谈到他的时候都愿意说一句,他是个狠人!

我说这个故事,是想说明,选择这条路,要做的最大的准备就是准备好要坚毅,不管会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轻言放弃——没有人与你同行,你几乎无法从身边的老师或者同学获得信息与帮助,这是一条很艰难的路,一旦遇到困难,你非容易就否定自己,你会想“我是不是不适合走这条路?我是不是真的不够优秀?”。即使是本科清北的同学申请美国名校的硕士都有难度,而且他们还为此准备了三年,而转学读本科,而且目标是MIT,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那么,为了坚定你的内心,首先你可以想一想能不能有理有据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是否了解你想申请的学校的录取要求?

3,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最终是想留在美国就业或者搞研究,还是回国就业?如果是想回国就业,留学的性价比可能没那么高~如果只是觉得高考结果不理想,想有更好的出路,还是要想清楚未来的人生,不要盲目地决定出国。

4,你在申请的所有candidates中,你认为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换句话说,学校为什么录取你而不录取其他优秀的申请人呢?你身上有什么特质能让别人觉得非你不可呢?

5,你的家人是否足够支持你(精神和资金两方面)?父母能不能为你提供帮助或者分担一部分申请压力,比如有好的资源做科研或者实习?如果有的话,能省很多力。

6,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我上面举的例子中,申请阶段遇到的困难已经很大,但比起整个留学的过程,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你还沉浸在高考失败的痛苦中,这说明你的抗压能力可能并不足够强,这会导致你在申请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就产生自我怀疑,不能一帆风顺,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非常不自信,严重一点整个人就抑郁了……

接下来梳理一下这两年你需要做的事情。

1,准备托福、SAT,准备的同时学校里的课程也不能拉下,想就读美国名校,高GPA很重要。

2,参加你所读专业中含金量比较高的比赛,或者做一份有意义的实习,或者找机会参加一些科研项目,这些活动都是最直接能够体现你的专业水平的。

3,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学校的社团活动。不过对招生官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你所做的课外活动中看出你的个性、你的独一无二来,所以不要看别人做什么活动你就跟着做,在简历写自己任职学生会干部、社团主席的人一抓一大把,你一定要在这一块做出你的特色来。比如,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领导力与组织策划能力,那就多参与组织一些大型学校活动、甚至社会活动,比如学校每年例行的元旦晚会之类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很有创造力,当你有一个好点子时把它落实,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好的优点,你可以多参加志愿活动,如果能细心地观察到某一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并尽可能地发起志愿活动召集一群人来帮助他们,这就更好了。

4,有空的时候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音乐……和上一点不同,学校希望能招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是希望增加校园的diversity,你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也可能在申请时帮助到你。

5,时常浏览学校网页,和校友多交流,牢记申请的时间线,写好essay,找老师写推荐信……

收起
取消

艺术生去哪里留学最实惠便宜?

Marco:

欧洲留学,了解一下?

法国 

费用:法国以前公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一年差不多5-8万,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不过好在生活费中的大头——房租,法国政府给补贴,房租越高、房补也越高。法国还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学徒制,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可以一分钱不花,还能赚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回报: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

显示全部

欧洲留学,了解一下?

法国
 

费用:法国以前公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一年差不多5-8万,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不过好在生活费中的大头——房租,法国政府给补贴,房租越高、房补也越高。法国还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学徒制,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可以一分钱不花,还能赚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回报: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难点:要学法语,不会法语也不想学法语的同学慎重!申请阶段的难度也是欧洲几个国家中数一数二的。法国的课业负担没有特别重,但是因为是“精英教育”,如果你读的是这种精英院校,周围的法国人是非常努力的,也会让你感受到压力。

荷兰
 

费用:一年生活费和学费加起来平均13万人民币,研究生的费用要再高几万,但是可申请的奖学金很多。

回报:荷兰的教育实力很强,虽然荷兰的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怎么高,但实际上荷兰是世界上除了英美以外拥有最多排名进入前两百的大学的国家。毕业后找一份当地的工作留下来工作几年的机会是有的(给一年的找工作签证),所以虽然荷兰的大学在国内名声不太响,但不考虑回国的话也不用在意这一点了。荷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绝佳——是欧洲大陆的交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商贸发展很好,荷兰的几所商学院都被列入“世界商学院100强”,所以荷兰对学习商科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难点:比对其余几国,荷兰留学没什么难点,荷兰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很多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同学,歧视不严重,英语普及率高,学校都是英语授课,不用担心不会荷兰语不能来留学。

德国

 

费用:德国在整个西欧范围内留学成本偏低,不少学校免学费,只要交注册费,收费也不高昂,通常在200-600欧元之间。生活费也比较低,一年五到六万人民币也够了。

回报:德国的学历认可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高的,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强势行业——机械工程,生物制药,电子通信,经济学等。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比英美大学录取标准低,但毕业要求非常高,能够成功毕业就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没有人会怀疑你这个学历的水分。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可以拿到长达18个月的找工作签证,对想要留德工作的朋友非常友好。德国也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双元制,和法国的学徒制一样,时间久,但可以不花钱。

难点:德国虽然英语普及率还不错,不过留学生一定得会德语,如果想多学一门外语,或者德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德国还是很好的,不想学二外的话慎重。另外,德国留学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宽进严出”不是说着玩玩的。

 

意大利
 

费用:意大利以公立教育为主,而且公立大学不收费用哦,只有交注册费就行,最贵也就3万人民币。生活费也很低,比西欧几个国家低很一些。

回报:意大利的艺术气息浓厚,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四大强势专业:艺术类、文物修复类、葡萄栽培与酿酒、工程类。总之,要学艺术类的不可错过,许多艺术学院拥有着几百年的深厚历史,特别是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QS排名中,米兰理工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世界排名第 7 位,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位居第 14 位,都灵理工大学也以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名列前 51 。

难点:同样是要多学一门语言。不过如果选择申请马可波罗计划或图兰朵计划(针对中国学生去意大利留学的政府计划,前者是综合大学,后者是艺术和音乐类大学),可以免除意大利语要求,学生在公立大学学习期间免学费,同时可申请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

收起
取消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出国留学?

Marco:

我曾经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留学,但是现在我决定再度走出国门,我觉得留学让我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来说说我的心态是怎么转变的吧。

从高考报志愿开始说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学习能力还是蛮好的,那会儿我虽然不知道以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往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走才是适合我的。最后,录取去了一个经管类专业……我一开始的大学时光真的满头疼的,老师上课总是要互动,小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

显示全部

我曾经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留学,但是现在我决定再度走出国门,我觉得留学让我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来说说我的心态是怎么转变的吧。

从高考报志愿开始说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学习能力还是蛮好的,那会儿我虽然不知道以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往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走才是适合我的。最后,录取去了一个经管类专业……我一开始的大学时光真的满头疼的,老师上课总是要互动,小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要“被迫”说出我的想法,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因为我是一个说话很谨慎的人,还没想好的事情我会直接选择不说,所以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看起来沉默寡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的英语课,外教让我们准备一个长达5分钟的pre,上台演讲我还勉强可以做到,但是长达5分钟、用英语说,真的是太难了!我的英语口语非常差,毕竟我从小就不爱说话,也不爱练习英语口语,而且我每次要说英语的时候都会顾及很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啊,这个单词是这么说的吗……当时我上去讲的时候整个人的手都在抖,而且很明显,没有人听懂我在讲什么。这件事情之后,我意识到一件事情:一味地躲避一切交流是不可能的,从上大学开始,人会慢慢步入社会,成绩好的光环会褪去,重要的还是要能够表达自己(这个想法现在看来是挺幼稚的,但是当时我的的确确是这样想的)。于是我尝试做了很多我觉得能够提高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事情,当时做过的好多事情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了两次模联,但是收效甚微,每次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都非常痛苦,而且往往为了能够表达自己而做出一些夸张的举动(现在回想一下真的不堪入目)。

后来,让我真正发生改变的就是留学。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留学,在我眼中,留学是件很难的事:我从来没有和外国人交流过,我真的能够应付culture shock吗?那个时候,留学让我感到恐慌。但是在大学前两年的时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慢慢了解了留学这件事:我在朋友圈看到出国的朋友还有学长学姐晒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到处旅游,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在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外国人也很可爱,无需惧怕和他们的交流……我就动心啦,后来大三去了法国留学。我真的觉得庆幸当时选择留学,留学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首先,要感谢当时一个法国同学,我和她一个小组做了很多作业,我经常看她写的report会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国外的教育方式和国内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国外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是引导式的,课上互动居多,讲的东西比较少,但是会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去找答案也就学会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必定是要不停地输出自己的想法的——前面也说了,这是我的死穴,每次面对作业,我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就是一团乱麻(有想法但是理不清),每次写好久只能写个几百词出来,后来我看到这个法国同学随便十几分钟就能写一大堆出来(虽然有母语加持,但我自认我那时用母语也讲不清楚我的想法),我就研究了一下她的report,一开始我觉得这不是很多废话嘛……后来我模仿她的方式写才发现,哦原来思绪是这样展开的……因为每周都要写一两个report,我就在这种方式下进展神速,不仅仅是法语写作进步,更重要的是我学会理清自己的思绪并清晰表达出来。这一点我直到今天都还在学习,没有留学我可能一直都不能领悟怎么有效地表达自己。

其次,因为小组讨论真的太多了,我记得最高纪录是有一天我像赶场一样参加了7个组的小组讨论,那天结束后我都觉得嘴巴有点疼……但是一开始我都没什么话说的,我能变得“善言”,前提是上面说的大量的写作使我能理清思路,但这个需要时间,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让我在那慢慢理……等我理清了,话题都不知道跳到哪儿了。后来,有时候我发现所有人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就想说出来,这时候太着急了我也顾不上我说得有没有道理了,一开始支支吾吾地讲不清楚,但是我发现大家还是很友善地等着我说,于是我镇定下来慢慢组织语言,就成功说出来啦!这样的时候多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就上来了。

最后一点是关于英语的。前面提到,我因为顾忌太多不敢开口说英语,然后法语治好了我这个毛病owo。当时在法国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处理,比如,隔三差五地就得找房东,我的法语也不好,每次就手脚并用地跟别人解释,因为这个时候我心急地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根本不关心我说的对不对好不好,然后我就顿悟了:学语言的意义就是交流啊,只要能让对方理解,说得好不好有什么重要的!然后每次我就能特别自信地说出我蹩脚的英语了。

收起
取消

哪些东西是你读研以后才懂得的?

该话题答主

Kira W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密歇根州立大学 Human Resources and Labor Relation
Graduated from the 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U
Kira Wang:

本人基本情况:两年留美硕士,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专业,专业为就业导向。目前工作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旗下互联网行业企业担任人力主管。

来到美国读硕士以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来美之前以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满目是奢华的shopping mall,随处可见类似Gossip Girl 里面欧美风格浓厚的金发碧眼俊男靓女…….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是培养潜心专研学子的优秀土壤:)目测方圆百里最高的楼也许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或者Marriott酒店,想要shoppi...

显示全部

本人基本情况:两年留美硕士,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专业,专业为就业导向。目前工作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旗下互联网行业企业担任人力主管。

来到美国读硕士以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来美之前以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满目是奢华的shopping mall,随处可见类似Gossip Girl 里面欧美风格浓厚的金发碧眼俊男靓女…….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是培养潜心专研学子的优秀土壤:)目测方圆百里最高的楼也许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或者Marriott酒店,想要shopping请到离公寓十公里开外的“市中心”。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俊男靓女,但并没有高贵狂野的高跟皮草加持,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普通的T恤和牛仔,果然印证了那句话:长得好看的人穿麻袋都好看:)于是也就瞬间领悟了来之前在飞机场里听到的一段对话:出国前还是欧美风和英伦风,出国后被带跑偏变成民族风。

除了生活方面,留美读硕后才知道大学四年寒暑假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虚度光阴。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只知道上学期间好好念书,放假回家就可以放松一下,躺尸刷剧。读了研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深刻地领悟到之前是多么地无知,浪费了大好光阴!由于文化差异,美国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在上学之余兼职打工,可以是做服务员,也可以是高尔夫球童,高级一点的还可以是和专业相关的实习,而在本科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只在大三的时候做了一段短期实习,并认为毕业之后自然而然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天真:)读研阶段开始找工作后,特别是和本地学生比起来,才知道差距,开始懊悔为什么当初没有从大一就开始广泛参与实习等社会活动。所以还在本科阶段的孩纸们,请抓住机会趁年轻多参与社会活动,有机会的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实习,为打造一份可以脱颖而出的简历做准备。

读研之前曾经犹豫,研究生学这么多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帮助能有多大。读了研之后也才领悟到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科学的只是浅层理论知识应用和皮毛,理论知识体系还是不够牢固,而牢固且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美国读书期间兼职工作中,开会讨论的时候能深刻体会到本科生的相对弱势,而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理论的支撑会让你论点更能站的住脚,请你在一大群人中脱颖而出。所以如果有机会读研的话还是要进一步学习,如果选择直接就业,选择空闲的时间去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知识理论体系还是会对职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竞争力。

留美读研后才知道不管在多么好的院系和高校,racists do exist.,总会有个别种族歧视者。崇尚白人至上主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想尽办法忽略华人学生的存在,有甚者会否认你的想法及你对小组做的贡献。然而,作为国际生,首先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反省,是否是我们做的不够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同样忽视这类人的存在,仍然充满信心并继续积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只要你做足功课,为小组做出一定的贡献,其他组员会看到你的价值,教授也会认可你。于是说,不要被小部分人对我们的看法所左右。

读研后方才知道学业之余还是需要通过兼职进一步去提高工作能力,尤其是对就业导向的研究生而言。兼职最好是可以和专业相关的校园内外工作,在美国如果是和专业相关的兼职,可以申请CPT达到每个星期可工作29小时的上限。一来相比其他短时间的兼职而言,可以真正做到经验的初步积累;二来荷包也会感谢你的辛勤付出:)此外,想继续读博的也可以申请助教岗位,在帮助教授进行科研学到更多相关领域知识、丰富简历的同时,还能拓展学术圈人际网络,为后期申请博士奠定基础。

读研尤其是在异国进修,一定要有至少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在离家万里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还是要有可以互相帮忙的朋友,可以在你经历波折的时候听你诉苦,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建议,更可以让你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乏味,还可以在你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你拥抱!好朋友还可以避免你去医院看病时没有可填紧急联系人的尴尬,所以何乐而不为。

读研最后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父母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研究生第一个学期结束后由于工作生活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我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黑暗期。父母每天的关心是我每天的动力,不懂英文的母亲甚至也无所畏惧地在在大密歇根州最冷的时候不顾一切来看我,给我陪伴。从那以后我就更懂了父母就是我的天和地。所以研究生们不管学业工作多忙,还请多关心给你一切的父母,即使就业了以后,也要把家人的位置留出。

总之,留美读研有风险和挑战,入坑需谨慎,但是还是有前赴后继的勇者加入队伍大军,或许就是因为留美读研后会铸造一颗更坚定而柔软的心。

收起
取消

花费高额学费去英国留学,但是以后很可能得回国找工作,这样的留学有意义吗?

Marco:

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高昂学费+留不下来=留学无用。那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 高昂学费不值

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很多人首先会把留学这件事想象地特别好,能够留学就意味着年薪百万、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然后发现,什么?原来留学生的就业薪资这么低?那留学还有什么意义!学费不就都打水漂了吗!然后这些人就叫嚣着“留学无用”。关于这种理论,我挺纳闷的是,是谁告诉你留学就意味着年薪百万、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留学生的就业薪资就在那里,留学生的薪资...

显示全部

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高昂学费+留不下来=留学无用。那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 高昂学费不值

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很多人首先会把留学这件事想象地特别好,能够留学就意味着年薪百万、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然后发现,什么?原来留学生的就业薪资这么低?那留学还有什么意义!学费不就都打水漂了吗!然后这些人就叫嚣着“留学无用”。关于这种理论,我挺纳闷的是,是谁告诉你留学就意味着年薪百万、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留学生的就业薪资就在那里,留学生的薪资待遇都一定是符合劳动力市场的规则的——那就是你有多大能力,就能赚多少钱,没有公司会因为你曾掏出高昂学费去留学就会把你的薪资调到百万好吗。如果你秉承着这个原则,认为只要为留学所倾注的财力收不回来,留学就毫无意义的话,那么你还是不要去留学了。

高昂学费不值的这个观点,逻辑上本身就站不住脚,因为依据我上面的分析,把留学看成是一种投资,投入产出比在多数情况下应该都没那么理想,换句话说,留学的意义本身就不是这个投入产出比,只是你给留学赋予了这个意义,还把留学的回报想象地很高,然后反过来还要怪留学。

2, 不能留英,留学无意义

这一点同理,到底是谁首先制定了这个规则——留学就一定要留下来,不然就是loser?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做出回国的决定是基于多种原因的,可能是舍不得亲人朋友,可能是不喜欢当地文化,可能是觉得在这个行业中国更有发展前景,总之回国的人有回国的理由,留英的人有留英的理由,这本身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留学要目的明确,是要回国还是要留下来一定要早早想清楚,因为不同的目的在留学的生活中,努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而留学的时间有限,必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这个具体的目标努力。如果说一个人真的是因为不够努力没能留在英国,那你可以说他是个loser,而且即使他回国了,也还是个loser。不是说,回国了就是loser,而是不够努力才是loser,而回国并不等于不够努力。还有一种看法,就是不能适应国外生活而决定回国的也是loser,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努力融入过当地文化最后还是喜欢不起来,你不能说他是loser,因为他尝试过了。不过,你可能确实堵不住悠悠众口,但我觉得问心无愧不就好了,回国就是loser?哼,他们的想法与我何干,我该吃吃该喝喝,活得不要太舒坦!

3, 留学不存在其他意义

这是这个命题成立的的一个潜在逻辑,很明显,我把这句话写出来,你就能发现这句话毫无道理。前面我提到考虑留学的投入产出比其实并无多大意义,那么从留学中真正获得的有意义的是什么呢?我认为答案是软实力的提升,比如自主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l 学习能力:国外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是引导式的,课上互动居多,讲的东西比较少,但是会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去找答案也就学会了。这种“引导式”的方法,重在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自主思考,训练problem solving和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留学的生活才让我真的明白了一句话: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mind.

l 时间管理: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虽然平时课时没有那么多,但私底下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特别多,再加上买菜做饭、交水电费房费等各种事情都要自己处理,所以时间安排尤为重要,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时间管理能力急速上升。

l 沟通能力:因为大多数的作业都是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开展,所以经常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开始我也说不好,但是随着说得越来越多,而且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很多想法以及大量写作让我思路清晰,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也就说得越来越好了,现在参与小组讨论也非常积极,其实teamwork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前提是不要遇到猪队友),大家能够互相弥补彼此的短处,效率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即使你目前不考虑这些,但确实留学使人在这些方面茁壮成长,而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可能一时半会儿还不能体现它们的作用,但它们是一定可以在未来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上帮到你的。

收起
取消

家境不富裕而放弃留学,值得么?

Marco:

第一,家境不富裕不一定留不起学;第二,放弃留学不一定不好。

 

先说第一点,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留学成本。

1,寻求 financial aid

奖学金:奖学金分三类——学校发放的、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中国政府发放的。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必单独申请,一般在申请学校时就附带了,学校觉得你优秀的话会在给你发offer时给你学费减免的优惠,就算是奖学金了。后两者需要单独申请,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查询学校官网就知道了,一般admission-financi...

显示全部

第一,家境不富裕不一定留不起学;第二,放弃留学不一定不好。

 

先说第一点,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留学成本。

1,寻求 financial aid

奖学金:奖学金分三类——学校发放的、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中国政府发放的。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必单独申请,一般在申请学校时就附带了,学校觉得你优秀的话会在给你发offer时给你学费减免的优惠,就算是奖学金了。后两者需要单独申请,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查询学校官网就知道了,一般admission-financing 页就有相关信息,有的学校还有些企业或者其他名目的奖学金可申请,也可以到留学国家的相关机构的网站查询,一般是教育部、大使馆之类的机构,不清楚的话发邮件问学校。中国政府发放的指的就是CSC(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了,但是这个不是什么项目都可以申请的,具体有哪些要到官网上查询(https://www.csc.edu.cn)。

贷款:国内很多银行提供留学贷款业务,覆盖生活费和学杂费,比如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中信银行可以采用房产抵押、信用和保证担保多方式,质押方式办理的贷款最高额度可达质物价值的95%,信用和保证担保方式办理的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50万元;中国银行提供“存一贷九”的保证金贷款,例如,如果你在中行存款10万元,就能贷款90万元,然后获得100万元的存款证明。银行多采用“定点+浮动”等方式计算利率,所以利率的高低还要要汇率变动。具体的请咨询银行。

我所知道的还有一种贷款,叫 Prodigy finance(https://prodigyfinance.com/get-a-loan),专门提供给研究生,不需要担保人,但是申请到的贷款将直接转给学校。类似的平台还有Sofi(https://www.sofi.com)。

2,改变策略

晚点出国:出国总体的费用是本科大于硕士大于博士,一个原因是学历越高,可申请的奖学金越多、数额越大;另一个原因是硕博生可以做助教或者找实习,而且有的国家读博士都是直接领工资的,轻松解决生活费。

公派留学:即CSC项目。

留学欧洲:欧洲的留学费用较之英美等国便宜很多,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公立大学不收取学费,但缺点是要多学一门语言。

先就业:工作几年以后攒够了钱再留学,或者在公司的资金支持下出国进修,顺便还能在职业道路上晋升一层。

3,“勤工俭学”

打工、代购:非常不建议!耽误学习时间,得不偿失。

实习:有些国家很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要做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长的实习才能毕业,读这种项目资金压力也会小一点。还有像法国学徒制、德国双元制这样半工半读的制度,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甚至可以一分钱不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都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总结来说,奖学金肯定是最好的方法,不需要你牺牲任何东西,但也是最难的,你不够优秀又怎么能申请到奖学金啊。还有,计算留学费用经常有人忽略申请费用,就算再穷,考试和申请的费用也不能省,申请的学校多一点,几万块钱就没了。

再来说说第二点:留学真的就一定好吗?

近些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二三线城市留学的人数大幅增加,国内开办很多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都进行英式、美式办学,海归早已不那么吃香了。其次,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留学是很辛苦的事情,自己办签证、租房、和外国人撕逼,国外课程的压力也比国内大学大很多,抗压能力不足的人会难以独自应付这么多的事情,每天都会觉得很疲惫,留学自然就不开心了,没有好的心态又怎么能学得好呢。如果只是想着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还是得慎重,的确留学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一边学习一边放松,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但是当你付出了极大的金钱的代价,估计对这些也没什么心情了。

收起
取消

英国商科研究生申请流程是什么样的?

Marco:

一、选校

在留学申请上,英国算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国家,因为英国的大学都特别“死板”——相较于其他国家,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但只要标准化成绩达标,录取的成功率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很少听到“双非学生录取英国G5”这样的案例。因此,在第一步选校的过程中,找准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

显示全部

一、选校

在留学申请上,英国算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国家,因为英国的大学都特别“死板”——相较于其他国家,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但只要标准化成绩达标,录取的成功率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很少听到“双非学生录取英国G5”这样的案例。因此,在第一步选校的过程中,找准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只招收网大排名前100的院校的学生。除此以外,院校或者项目都有自己的一个 target school list,虽然基本上和以上两个原则重合,但有时候也对一些特殊院校有照顾,比如UCL很喜欢西交利物浦和宁波诺丁汉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专业,同一学校的热门专业对本科院校的要求比冷门专业高一点。所以双非院校的同学先查清楚自己学校的网大排名,但是考虑到学校的target school list也会和网大排名有所出入,所以最保险的办法还是看看自己本专业的学长学姐都申请成功了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多留心学校里有没有组织这样的学长学姐交流会。

此外,GPA的要求会收到本科出身的影响,越好的本科院校,GPA的要求就越低。英国院校一般根据百分制计算成绩,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分为90、85、80这几个档,分别对应的是 First Class、Upper Second Class 和 Lower Second Class。不少院校对985/211学生的成绩要求是达到Upper Second Class,但对双非院校的学生的成绩要求是First Class。

二、准备考试

申请英国研究生,雅思是肯定要的,而且大多数学校都对雅思小分还有要求,其次是GMAT,虽然多数学校都不强制要求GMAT,但申请商科,一个好的GMAT能加很多分,有时间的话还是考一下。

关于雅思和GMAT的要求,官网都是会写明的,经历了第一步的选校后到对应自己水平的学校官网查看即可,一般雅思的要求与学校的level有关,学校越好,雅思要求越高,换句话说,就是你的本科背景和成绩越好,你雅思需要考到的分数就越高。各级院校对雅思的要求和对本科GPA的要求类似:大概分为7.5、7.0和6.5三个档,在学校内部,一般会把雅思的要求分为higher和standard两档(有的会分成advanced、good和standard三档),有的专业要求要达到higher,有的只要standard就好。

至于GMAT,没有学校会给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能够达到700分的话,即使是申请顶级院校,也不至于拖后腿,当然成绩越高越好,有时间的话还是多花点心思准备,拿一个高分去申请。

三、准备申请

在申请季来临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写好文书——简历和个人陈述。商科研究生申请的文书中,与其他专业相比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你打算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中长期的职业发展又是如何打算的?你为什么选择走这条职业道路?……在阐述自己的职业规划时需要用过往的经历来证明自己并不是在天马行空,这个过往的经历一般指的就是一俩份好的实习,所以在申请季到来之前,争取做至少一份和申请的专业相关的实习才行,让你的简历显得漂亮,让你的文书显得充实。最好能和职场上的人聊一聊自己的职业规划,看看选择的专业是不是想要的、适合自己的,以及你的职业规划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除了简历和个人陈述,还需准备两到三封推荐信(具体需要几封看学校要求),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在询问老师是否可以为你写一封推荐信时,注意礼貌地表达希望老师重点阐述的部分,比如你的学术能力、或者你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让推荐信真的能够从侧面展现你的优点。

然后注意申请的截止时间,把所有材料及时递交。如果接下来有面试的话,要仔细准备面试。面试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个人陈述,熟悉自己文书写的内容,再补充一些专业知识,不论面试是什么样的形式,都不需要担心,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自信就好。

收起
取消

大二在读学生,该如何从零开始准备出国?

Marco: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

显示全部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你周围人的看法还是你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

我当时选择了申请和身边同学不一样的专业,中间我也一度产生过动摇,而且也受到很多了解我的不了解我的人的质疑,申请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迷茫,但是结果还是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而且我认为不管你的标准化成绩有多么优秀,这些问题没想清楚,申请一样会失败,所以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出答案。

 

申请的准备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标准化成绩——托福、GRE、GPA、本科院校等,二是提升软实力,方法有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和实习等。我认为,提升软实力不仅仅是在为申请做准备,也是在帮助你解答上面一些问题。

以下几种活动按照申请加分由低到高排序(并不绝对,如果你能把课外活动、志愿活动等做得像创业一样精彩,对申请的加分也非常大),但前者对后者有所帮助,从大二开始准备申请的话建议从暑校、学科比赛和海外交换开始,这样时间利用率更高一些。

1,课外活动

在大一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兴趣为主,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各种兴趣与特长,找到一个你擅长的兴趣点,并好好培养,做出一些成绩来,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你就能从众多充斥着普通的社团活动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因为学校希望整个校园有diversity的氛围,所以会青睐这样特别的同学。

2,志愿活动

国外的教学理念中非常重视回馈,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有成果后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在录取时会更欣赏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到社会时事、并有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和力量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所以能有亮眼的志愿活动,甚至能和所学专业挂钩,是非常加分的。

3,暑校

比较建议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大二大三的暑假最好能去做专业性更强的事情,如学科比赛、实习等、暑研等。暑校写到简历上并不像海外交换经历一样加分,暑校的作用主要是让你可以去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掌握更多申请的信息,帮助你在申请时做更好的决定。

4,学科比赛

大二就逐渐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了,在一些学科相关的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将是你的专业领域道路中的第一环,能够证明你的专业水平,不仅仅对申请有用,对未来找实习和工作都有一定帮助。

5,海外交换

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6,实习or研究经历

偏应用型的专业十分看重过往的实习经历,如商科、法律等;偏研究型的专业更看重过往的研究经历——参加过的项目和发表过的论文,尤其是Phd。如果能找到海外实习或者国外大学的暑研项目,将会是写在简历上非常亮眼的经历。另外,读商科的话,创业也是很加分的经历。

最后,留学信息来源——官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其次是和入学的学长学姐交流,更简单的方法是结交一些和你同期申请的朋友,大家互享信息。既然决定了留学,从哪里获取信息就算是留学的第一课了,要学着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主动去问~

收起
取消

加州伯克利的「金融工程硕士」的项目特点以及申请难度有多大?

Marco: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G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山东大学,金融专业

申请背景:GPA86, 托福100, gmat 670

实习经历:美国万通金融集团(香港)财务管理实习生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支行实习

申请结果:UCB 金融工程(2010 Fall)

(建议同学们将GMAT刷到700以上,该同学的GMAT在录取案例中属于很低的分数,不常见)

案例二:H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申请背景:GPA88, 托福105, GRE326+...

显示全部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G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山东大学,金融专业

申请背景:GPA86, 托福100, gmat 670

实习经历:美国万通金融集团(香港)财务管理实习生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支行实习

申请结果:UCB 金融工程(2010 Fall)

(建议同学们将GMAT刷到700以上,该同学的GMAT在录取案例中属于很低的分数,不常见)

案例二:H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申请背景:GPA88, 托福105, GRE326+4

申请结果:UCB 金融工程(2012Fall)

官网要求

1. 伯克利MFE课程是12个月的全日制课程,在春季(3月)开始和结束,并且不接受非全日制。

2. 申请人必须具备:

会使用数学工具(例如:Matlab)

具备计算机编程经验(C ++,Python)

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应用经验(例如:R)

有机器学习概念的经验

优秀的写作,演讲和演讲技巧(英文)

3. 语言要求:

托福(iBT)必须至少达到90分,

雅思:(托福是首选),整体BAND得分必须至少为7分

4. 学位和成绩单

通常GPA最少为3.0。

5.申请人需要展示丰富的定量知识背景,包括线性代数,多元微积分,微分方程,数值分析,高级统计和概率。以及计算机编程(C,C ++)方面要有所了解,并熟悉计算机作为计算和管理工具的运用。

6.自己撰写的小论文

7.视频介绍自己及面试

学生可以2次尝试录制自己的视频短片,后续回答问题的回复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8.GMAT或GRE分数

2018年12月31日前持有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可免除GRE要求。

9.推荐信

需要两封推荐信。推荐信须从专业或学术角度评价您(例如,主管,项目负责人或讲师)。来自同事,朋友或家人的推荐信是不接受的。

10.面试

面试会在我们向中意的学生发出邀请之后。

 

项目课程

课程使得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可以与其应用的理论框架和机构设置相结合。例如,宏观经济学在固定收入市场课程的相关背景下,在讨论期限结构的过程中,以及在股票和货币市场过程中,在汇率背景下进行讲授。同样,衍生课程也引入了保险概念,学生可以轻松了解他们与同类产品的关系。

硕士只需要一年的学习时间,对于那些具有强大的量化技能和专注品质的学生来说,这是理想的选择。

*方向

该项目以一个为期一周的课程介绍开始。在课程介绍中,您将了解其他新生,并了解课堂体验将会如何。这一方向包括团队建设练习和讲座,以及关于主题的研讨会,包括就业市场和职业资源的全面概述。

*学位要求

MFE学生必须完成28个单元的课程作业以及实习。为期10周的实习项目是毕业的必修条件。由于学校的声誉以及与最优秀公司的密切关系,学校在帮助学生取得实习机会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每年都会让学生几乎百分之百地拿到offer。

*摩根士丹利应用融资项目

除了实习外,MFE学生还必须完成一个应用金融项目,开发或使用在实习中学到的量化金融工具和技巧。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一个学分的项目或三个学分的项目。

*行业领袖

课程还包括每周举办的金融实践研讨会,邀请各种金融从业人员。在第一次会议上,发言者将讨论MFE毕业生可获得的工作机会以及为公司的发展所需的技能。在第二次会议上,发言者就金融世界正在发生变化的方式提供见解:新产品和需求;不断发展的数据和信息系统和类似的话题。在过去的两年中,作为金融实践研讨会系列的一部分,50多位行业领导者分享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最近的发言人包括法国巴黎银行电子商务交易主管Jean-Marc Orlando;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阿诺德宫本;和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约瑟夫兰萨姆。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