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留学文书没有内容可写怎么办?

Marco:

“发现人生经历真的很苍白,除了学习,考试,考证,其他的什么活动啊,比赛啊都没有参加过 而且对未来和申请的专业也很迷茫 所以文书好像真的没有内容可以写……”

题主的迷茫其实来源于两个问题:

一、留学文书写作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展示你的优秀,不如说是为了展示你的潜力。

和求职信不同,我们找工作是必须要证明我们有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但留学申请的文书是要向学校证明,你们收了我绝对不会吃亏——我一定可以成为贵校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并且在未来的工作领域中以我的...

显示全部

“发现人生经历真的很苍白,除了学习,考试,考证,其他的什么活动啊,比赛啊都没有参加过 而且对未来和申请的专业也很迷茫 所以文书好像真的没有内容可以写……”

题主的迷茫其实来源于两个问题:

一、留学文书写作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展示你的优秀,不如说是为了展示你的潜力。

和求职信不同,我们找工作是必须要证明我们有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但留学申请的文书是要向学校证明,你们收了我绝对不会吃亏——我一定可以成为贵校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并且在未来的工作领域中以我的优秀来提高学校的声望。

但是如何证明这一点呢?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你现在的优秀——成绩优异、课外活动有声有色、比赛奖项加成、研究成果……用你现在的优秀来向学校说明,你可以在未来更加优秀。但是如题主这般,经历一片空白,又该如何证明这一点呢?

先不要着急,我们先要知道学校是如何定义“优秀”的。打开官网,找到类似“Who are we looking for?”这样的问题(找不到的话可以看看培养目标),去分析学校给出的几句话里包含的信息。比如学校要求academic excellence,你可以在文书中强调你拿过的奖学金、你在与申请专业有关的课程中取得高分,甚至你可以谈谈在这门课上你学到了什么东西,对你的影响很大;比如学校要求leadership,如果你想不到你做过什么值得说的活动,可以从小事入手,比如你是怎么策划一场几个人的旅行的,当众人有矛盾时你又是如何调节的,你在很艰难的一个情况下又是怎么帮助了别人……每个人都一定会有闪光点,不是你没有,而是你没有去挖掘。其实绝大多数的申请者的个人经历也都是平平无奇的,如果大家都那么厉害,随便一段人生经历讲出来就令人称赞,那所有人应该都成功入学常青藤了。

在讲述这些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小事的时候,也不能马虎地一笔带过。我们要极尽可能地把这件事描述地非常艰难,也就是说,即使最后的结果看起来挺普通的,但我们要让过程显得特不容易,这样别人就能够肯定你的能力了。还有,一定要用更多的笔墨去阐述你的收获,这一点非常重要,用一篇短短的文书就能展示你的思考能力,这样爱思考的学生谁不青睐呢?

二、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对申请的专业的强烈动机。

当你真的要下笔去写的时候,这些零零散散的经历又怎么拼凑起来呢?整篇文章要按照什么方式展开呢?按照时间顺序写吗?当你搜索模版时,别人会告诉你,文书要写的有: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你希望从这个专业学习中获得什么?

这个项目吸引你的点是什么?

你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

……

其实这些问题无非就是你的motivation——你为什么选择申请该校该项目,你需要说明你的规划和你希望在学校获得什么,来说明,你这个选择是能够对应你的整体规划的。换句话说,申请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留学,而是未来的人生规划,所以你应该是这样的脑回路——你想未来做什么,并由此判断你想读什么专业,这样你自然而然地就产生动机了。所以,当你写文书感到迷茫时,不是这份文书让你迷茫,而是这份文书让你发现了原来你一直都迷茫着,想要写出动人的文书,你得先做好未来的规划。

当然对于一个普普通通、人生阅历还不足的人来说,现在就能做好未来的规划是挺难的,但是你要明白,这个问题并不是留学申请带来的问题,而是先有这个问题才有的留学申请,所以你应该用别的方法找到未来人生的方向,才能来做申请,不要陷入误区了,等你有了未来规划,文书什么的就是水到渠成。所以,文书不是写出来的,是人生的缩影,你干巴巴地坐在那里想怎么写文书,是永远写不来的。

最后附上一些文书写作技巧:

注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改动,切忌一份个人陈述申所有。

整体结构有段落划分要合理且分明,掌握不好的话可以套模版来写。

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要展示对学校的了解,以及该专业打动你吸引你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说的动机,让招生官感受到你的热情。

整篇文章其实就是在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非我不可?所以找到你异于他人的优势是最重要的。

在文书写作上,使用英语切忌“炫技”,最重要的是严谨与连贯,毫无歧义并通顺地表达你的所有观点,其次要努力做到的是简洁,尤其是有的学校还会要求文书必须在一页以内。

收起
取消

出去读研,英国留学,日本留学,美国留学哪个比较好,性价比高?

Marco:

虽说英美是留学最热门的目的地,但是日本作为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教育实力同样强劲,学费还便宜许多,如果本身有一些日语基础,去日本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将较全面地比较英、美、日三国研究生申请的不同之处。

一、学制

美国平均读下来是两年时间,但如果能早点修完学分,也可以早一点毕业,英国的硕士学位大多是1年,英国不管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学制都比较短,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把课程设置给压缩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的教育制度——从高中就开始培养专业学习...

显示全部

虽说英美是留学最热门的目的地,但是日本作为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教育实力同样强劲,学费还便宜许多,如果本身有一些日语基础,去日本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将较全面地比较英、美、日三国研究生申请的不同之处。

一、学制

美国平均读下来是两年时间,但如果能早点修完学分,也可以早一点毕业,英国的硕士学位大多是1年,英国不管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学制都比较短,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把课程设置给压缩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的教育制度——从高中就开始培养专业学习技能,而美国在本科阶段都还在通识教育中,专业性不强。也因此,英国的硕士足够专业,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专业基础不足的同学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不能仅仅因为用时短就直接判定英国留学很水。

而日本的教育体制就更为特殊,在谈论申请日本的研究生时,我们所指其实是硕士预科,日本真正的研究生被叫做修士或是院生,国际生一般都要先读研究生再升入修士,其实也可以直接申请修士,但这对国际生来说难度实在太大了,教授一般不愿意“收留”。研究生所学内容主要是巩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和硕士阶段的初级专业知识,可以说这一阶段很好地衔接了本科和硕士。同时,研究生期间,学校设有对外国留学生免费的日语辅导课程,而且要达到日本研究生日语要求才能升入修士。读研就是为了考取修士做最大的资源准备,中国留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加强语言和专业的学习,实现语言和专业的双丰收。研究生学制是半年到两年,具体时间看个人进度,一般去日本前,日语达到N2/N1水平,能很快的升为修士。还有另一种途径,就是先去日本读语言学校,然后报名参加修士的入学考试。

除此以外,日本还有一点尤为特殊——就是开学时间。英美均以秋季入学为主,春季开始的项目是比较少的。而在日本,4月份才是各大学校开学的月份,新的一个学年也从4月开始,虽然日本各高校为了与国际接轨,开放了不少10月入学的名额,但这些名额的竞争非常激烈,不过修士的入学时间都是固定的,只有4月份,所以4月份读研究生的话,最短读一年预科,10月份最短读半年。因为申请时间的不同,决定申请日本的朋友在申请的时间安排上就必有不同。

二、申请要求

硬实力方面,美国需本科GPA至少有3.5,并提供GRE成绩与托福成绩,托福成绩需100以上,英国则是需要本科和硕士都平均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至少达到80,双非院校85以上,雅思至少6.5,7以上为佳。商学院需提供GMAT。日本留学需要N1/N2的日语水平(视具体院校与专业而定),英语成绩不是必须,但能提供更好,像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这类的超一流大学教授对申请学生的英语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英语成绩好的的同学会有很大的优势。同样,本科院校和GPA都是越高越好。

软实力方面,美国更重视学生的“综合实力”,不是只看几项标准化成绩,我们经常能听到“XXX成绩很差但录取美国常青藤逆袭”这样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有一封漂亮的Personal Statement或者大牛的推荐信“敌得过”千军万马,所以我们总是强调PS要写得有故事性、煽情一些。但申请英国名校时,录取标准是比较死板的,只要标准化成绩达标,录取的成功率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很少听到“双非学生录取英国G5”这样的案例。而日本所需的文书与英美有所不同,需要写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书大致要涉及到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期待成果这几个方面。日本是导师制,在申请时,是由你个人直接联系导师,你能不能申请成功全看导师同不同意了,所以其实以上提及的标准都不是那么死的,关键还是看你“套瓷”的结果。但是这仅仅是入学研究生,要读修士还得考试,就像国内考研一样,不想考试的不要申请日本了。

三、费用和未来发展

算上生活费,在美国硕士两年一共至少50万人民币,多则上百万。而英国硕士仅一年,大概是30-50万人民币。虽然看起来美国比较贵,但是美国能拿奖学金的机会也高一些。在日本,生活费每年5-6万元人民币可以保证温饱,8万元可以过的比较好,加上学费一年准备10-15万人民币即可。

而考虑未来发展,如果打算留在当地,那么不论就读是哪个国家的学校,只要是名校,工作肯定都不是问题,但打算回国的话需考虑学校在国内的认可度,那日本肯定不如英美老牌名校了,但英美也有不少在国内被看作野鸡大学的学校,认可度只能具体学校具体分析,不好一言以蔽之。

收起
取消

现在大二,申请麦吉尔大学需要准备什么?

Marco:

课程介绍

[图片]

对于求职,学校能提供的帮助有:

制定职业策略

改简历和求职信

与McGill校友和雇主建立联系

练习面试技巧

等等。

包括历年校友的就业状况,这里也有查看:https://www.mcgill.ca/desautels/programs/mmf/career/employment-statistics

申请要求

1.申请人必须拥有学士学位和定量技能。不需要工作经验。

2.申请截止日期

从2019年6月17日开始的MMF项目将于2018年8月1...

显示全部

课程介绍

38171-hjbYb5u4WIFGjY8s5vGMDl4Yzn1SgEMm.jpg

对于求职,学校能提供的帮助有:

制定职业策略

改简历和求职信

与McGill校友和雇主建立联系

练习面试技巧

等等。

包括历年校友的就业状况,这里也有查看:https://www.mcgill.ca/desautels/programs/mmf/career/employment-statistics

申请要求

1.申请人必须拥有学士学位和定量技能。不需要工作经验。

2.申请截止日期

从2019年6月17日开始的MMF项目将于2018年8月1日开始申请。金融管理硕士(MMF)项目有4轮截止日期:

第一个截止日期 :2018年10月15日

第二个截止日期 :2019年1月15日

第三个截止日期:2019年2月15日(国际学生截止日期)

第四个截止日期 : 2019年3月31日(加拿大公民和美国永久居民的截止日期)3.申请材料:

1)本科学位证书和任何其他学历证书

2)成绩单。

必须包括每年参加的所有课程和成绩。使用英语或法语以外语言的成绩单必须附有经过认证的英语或法语翻译。

3)简历

包含您的工作经历(如果有的话)的简历,说明你的头衔,工作日期,是否全职工作,或者实习生。简历不应超过一页。

4)需要研究生管理入学考试(GMAT)或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

5)语言成绩:托福至少100,雅思至少7

6)essay

请在单独的页面上回答以下问题:

解释为什么你打算取得硕士学位(最多500字)。

解释这个专业的硕士课程将如何帮助您实现职业目标(最多500字)。

6)推荐信

两封推荐信。

*这里有推荐信示例:https://www.mcgill.ca/desautels/files/desautels/recommendation-form-mmf-program-august-2017.pdf

7)报名费

113.27加元。

申请常见问题

1.MMF项目需要哪些定量技能?

答:虽然MMF不是数学金融课程,但学生应具备定量方法的能力。

2.我需要获得金融学本科学位吗?

答:金融学本科学位不是必需的。该项目专为希望从金融开始并具备必要的定量技能的学生而设计。我们鼓励拥有经济学,工程学本科学位的学生申请。

3.我需要工作经验吗?

答:该项目不需要以前的工作经验。

4.是否有GMAT或GRE的最低分数?

答:没有最低要求。您的简历,论文和推荐信也将影响招生委员会的决定。

5.申请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

答:2017年3月1日(国际学生)。

6.申请是否需要面试?

答:是的,选定的学生将被要求接听电话面试,Skype或亲自面试。

收起
取消

北美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该话题答主

Rave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凯斯西储大学 Finance
金融MSF在读 2018申请季DIY申请 斩获:Case Western Reserve Un
Raven:

作者Raven,芝士圈留学行家,2018-08~至今就读凯斯西储大学金融硕士学位。

北美留学圈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引用新东方2017-2018年留学白皮书中的数据,在全部留学生中有43%选择美国,16%选择加拿大,也就是说,在每年有近6成留学生涌入题主所说的这个圈子,按照中国每年对外输出留学生 万来计算,北美留学圈就是每年扩大 万的庞大群体,如果非要说这些人之前有什么共同点,怕是只有”他们都是中国人”一条了。

从横向来看,北美留学生的专业横跨...

显示全部

作者Raven,芝士圈留学行家,2018-08~至今就读凯斯西储大学金融硕士学位。

北美留学圈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引用新东方2017-2018年留学白皮书中的数据,在全部留学生中有43%选择美国,16%选择加拿大,也就是说,在每年有近6成留学生涌入题主所说的这个圈子,按照中国每年对外输出留学生 万来计算,北美留学圈就是每年扩大 万的庞大群体,如果非要说这些人之前有什么共同点,怕是只有”他们都是中国人”一条了。

从横向来看,北美留学生的专业横跨文理工商医几大部类,就读学校从Top1到社区大学应有尽有,从纵向来说,近年来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但也有更多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成年人选择重返校园,年龄跨度从十来岁到几十岁。更别提相较于国内,北美的教育体系和社会价值取向本身就倾向于多元化,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背景,简单粗暴的将所有人划分到一起构成所谓的北美留学圈本身就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贴标签行为。

虽然我们不能用北美留学圈这个概念来框住目前或曾经在北美地区求学的中国学生这一群体,但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概括一下绝大多数北美留学生们的生活。

北美只有两个地区,特大城市和加州,以及荒凉的村庄。在前者上学,意味着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便捷的生活:喜茶一点点还有海底捞,各种mall逛个遍,开车不如地铁快,假期实习很方便,而后者呢,房租要便宜很多,不过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一班的公交和想吃顿凉皮看个国产电影300mile起步,最近的中超开车半小时,很多留学生渡过最开始的适应期后纷纷就变身有车一族。

这个群体中违反最多的当地法规是交通限速。往往新生刚一到校被学姐学长载着去沃尔玛添置生活用品时就要被科普:高速公路上限速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旁边有警车出没,否则所有车都在把最高限速当最低限速开,限65开80才是日常,只要怂一点别做出头鸟,就不会被开ticket。

绝大多数人除本专业外还附修了一个新东方烹饪专业和蓝翔高级课程。被除了甜什么味道都没有的美式中餐逼得八大菜系无所不能,个别天赋异禀的还能融会贯通,专研出烤箱的108种用法,不会做菜的人洗碗技能则一定非常娴熟。租房出了各种状况,从灯泡不亮马桶堵塞到玻璃不知道被谁砸了,原材料不到20刀的成本雇人来修分分钟价格翻十倍,修车更是如此,使得很多工程学院的同学在课外得到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

在北美留学圈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

公寓里的火灾报警器天天响,大概是楼下又有人炒了辣子鸡。

晕倒前一秒还要拉着身边人叮嘱“千万别叫救护车!”

半夜里手机一震,明天due的作业教授临时改了数据。

朋友圈都在感叹,canvas你已经是个成熟的软件,早该学会自己写作业。

也干过为了看个星星唱个k开几百公里的傻事;

也为了第二天的presentation熬过通宵;

周末一趟沃尔玛一趟中超,偶尔蹭卡去一下Costco;

平日里恩格尔系数超高,除了房租,花销大半在吃饭上,黑五和amazon prime day是一年两度的囤货日。

过年时聚在一起打个火锅包包饺子,借来投影把原先无比嫌弃的春晚看得津津有味;

独立日看着漫天烟火,听着震耳欲聋的鞭炮,突然开始想家。

 

上学时候老师留的各种课下要读文献,慢慢从死也读不完进化到虽然读完要死了但还有余力写份提纲;

小组作业最怕遇到freerider,做作业时永远敲不活,交作业署名的时候倒是随时在线;

期末考试周的时候,捧一杯星巴克的冰美式去图书馆,看ppt看到头晕眼花,去rua一把学校为了预防学生抑郁而请来的猫猫狗狗续命,然后再战一个通宵,一日三餐全交给图书馆的自动售卖机和外卖小哥。

这群人,可能穿衣在大红大紫的帽衫体恤和得体的西装晚礼服之间反复蹦极,可能妆容发型在某些人看来过于“夸张”,可能讲中文的时候,也开始习惯夹杂着英文词汇。

可也是这群人,课堂上和教授引经据典,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一言一行里,总担心给自己所在的群体抹黑。

北美留学圈就是这样一群普通学生,每天赶不完的due,做不完的presentation,面对着越来越难找实习和工作的环境,依然努力奋斗。

收起
取消

去英国读研究生的留学准备流程是怎么样的?

Marco:

作为一个留学DIY的过来人来说,我认为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常说,留学要提前准备,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留学申请所需的很多材料都需要花费很多实践才能得到。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留学申请都需要哪些材料?一般来讲,需要有毕业证中英文件、学位证中英文件、在校生证明、成绩单中英文件、均分、雅思成绩、实习经历、个人陈述(PS)、推荐信(RL)、简历(CV)、发表论文、奖学金、荣誉证书、校园比赛活动等。接下来我单个来解释一下这些材料...

显示全部

作为一个留学DIY的过来人来说,我认为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常说,留学要提前准备,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留学申请所需的很多材料都需要花费很多实践才能得到。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留学申请都需要哪些材料?一般来讲,需要有毕业证中英文件、学位证中英文件、在校生证明、成绩单中英文件、均分、雅思成绩、实习经历、个人陈述(PS)、推荐信(RL)、简历(CV)、发表论文、奖学金、荣誉证书、校园比赛活动等。接下来我单个来解释一下这些材料。

毕业证中英文件,学位证中英文件,在校生证明

对于这四份文件,一般来讲并不会太难得到,只要你能够顺利毕业,基本上没有问题。现在,英国研究生留学申请可以在大四期间,也就是说在第七学期,只要有学校出具的在校生证明,就可以以在校生的身份申请研究生课程,只不过这四份文件在毕业的时候需要补齐。

成绩单中英文件,均分

无论任何人,都会向你无数次地强调成绩单,均分的重要性,的确如此。因为在你无法改变自己本科学校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均分才能在申请当中有机会申请更好的学校。一般来讲,均分越高,对应的能申请的学校,专业也就越好。因此,如果你打算出国留学,那么我一定建议你在上大一的时候就开始重视自己的成绩,最后每门成绩到可以达到90+,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录取的几率。

雅思成绩

雅思成绩其实跟成绩,均分同等重要。很多人都忽略雅思,认为到时候我随便一考就行,其实这样想大错特错了。即使你能拿到conditional offer,但是如果不能提供满足要求的雅思,那么依旧不能顺利出国。因此对于雅思,我依旧建议同学们可以尽早准备,最好可以从大一的时候就开始,毕竟雅思难度在逐年提升,只有花更多的时间才有可能尽早拿下他。

实习经历

这个对申请来说,并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他的确可以在申请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建议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最好就可以有三到四份的实习,并且每份实习的时间不要低于三个月。对于实习公司的种类,个人建议,第一,要有两份big name,且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虽然接触不到核心业务,但可以为自己的申请增色。第二,要有一份与专业相关,虽然不是big name,但是可以接触到核心业务的实习。因为在这样的公司当中,可以很快地锻炼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可以成为自己写个人陈述(PS)的素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同学们提前准备出国的原因之一。

个人陈述(PS),推荐信(RL),简历(CV)

这个是留学申请当中最重要的三篇文书。我本人非常讨厌中介在几天之内写好的模板文书,在我看来,这三份文件相辅相成,内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细细琢磨才能完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至于如何写,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有机会我下次再讲。

发表论文,奖学金,荣誉证书,校园比赛活动

这四项也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你有,就可以大大提高录取几率。比如如果在期刊上发表过论文,那么这个就是自己学术能力的最好证明;奖学金,荣誉证书是自己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的最好证明;对于校园比赛活动,不同的活动分别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接下来时选校,选专业的问题。这个其实是一件比较具体的任务,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考虑,在这里不再细讲,有机会再向同学们讲解。

当这些材料准备好,学校,专业也选好后,就可以开始申请了。请牢记一点,英国研究生录取时滚动制,offer时先到先得。因此在这里还是要再向同学们强调提前准备的重要性,最好可以在学校开放申请之前完成所有的材料。

接下来是等待offer的过程,一般来讲,在申请提交成功后,三到六周可以给结果。

六周时间过后,基本上申请就可以有结果了。

对于给了offer的学校,我们在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后,选出一所自己认为最优的学校,然后就是为准备入学做准备。

入学的准备有:准备存款证明,体检,签证,订机票,准备行李。这个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了,以后有机会再向同学们讲解。

收起
取消

美国留学,如何规划和申请?

Marco: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三步走:选校选专业——提升自己达到标准——迎接申请季。

一、选校选专业

研究生选校参考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建议从选专业入手,然后看专业排名选学校,资金充足直接看英美,资金有限看欧洲、加拿大等地。在选校时了解信息最佳的三种渠道:

• 学校官网;

• 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学长学姐;

• 同年申请的战友。

找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的时候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校友网,找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

显示全部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三步走:选校选专业——提升自己达到标准——迎接申请季。

一、选校选专业

研究生选校参考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建议从选专业入手,然后看专业排名选学校,资金充足直接看英美,资金有限看欧洲、加拿大等地。在选校时了解信息最佳的三种渠道:

• 学校官网;

• 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学长学姐;

• 同年申请的战友。

找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的时候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校友网,找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学长学姐和同年申请的战友可以在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多搜索,还有一些留学论坛(如商科申请论坛chasedream)。如果时间比价充裕、资金也到位的话,可以实地考察一下学校,比如参加学校的暑校之类的活动,这就要多留心官网发布的消息了。

在了解到充足的信息后,依据自己的情况做好个人选校,不要被别人的选择带跑偏了,多问问自己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想一想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来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二、提升自己达到标准

硬件:本科院校、GPA、托福(雅思)、GRE/GMAT

软件:学科比赛、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实习/科研成果、海外交换/实习

硬件中,托福(雅思)成绩的要求官网都会写得很清楚,按照要求考到足够的分数就好,当然越高越好。本科院校、GPA、GRE/GMAT这几项多参考成功的留学案例,按照要求去准备。通常来说,GPA最低也要3.0,不然不可能申请到好学校,有的常青藤的项目录取的学生平均GPA都能达到3.8!GRE/GMAT有的学校有具体标准,有的没有,高分肯定对整体申请的帮助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本科院校和GPA。

软件中,实习/科研经历是最重要的,有的学校会明确要求有实习/科研经历,但大多数都不是强制要求,但如果有的话,申请的成功率肯定是增加的——一段相关的实习/科研经历说明你有足够的动机,也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学科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海外交换/实习经历非常加分——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丰富的志愿活动展现了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美国大学很重视的东西,而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能够展现你的性格和特长,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

三、迎接申请季

每年的8-10月,美国院校各个专业就会陆陆续续开放申请了,注意要申请的每所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流程和deadline,在冲刺申请季的最后阶段写好文书。

文书三大件:个人陈述(目的陈述)、推荐信和简历。

• 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优势为主;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

• 推荐信一般需要2-4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早点联系老师去写,不然老师一忙起来忘记了,deadline就过去了,建议在deadline之前的一个月联系老师。

• 简历分为CV和resume两种,前者不限长度,尽可能详尽、全面,后者要把内容挤在一页之内。

在写个人陈述(目的陈述)的时候注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改动,可找中介、学长学姐或老师帮忙修改文书,切忌一份个人陈述申所有。最后,根据要求准备各项材料,考试送分也要提前做好准备,然后该网申的网申,该寄信的寄信。

下一步就等面试了。面试环节各个学校的安排都不同,有的是面试官视频面,有的是电脑随机出问题你来回答。拿到面试机会后,多看看面经,和同学、老师等多做mock。

收起
取消

请问有没有申请出国留学写简历写邮件的建议、注意事项、要点、甚至模版?

Marco:

我们每年帮助客户修改1000份以上的简历,本次分享我将会谈一谈我们是怎么帮助客户修改的。

每个人都可以说他知道简历是什么。只要百度一下你就能找到100个模板。问题是,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那么就需要做到完美;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倍的精细。

技巧是理解简历背后的意义。

如果你在申请一份工作或者是一所大学或者是一个研究所,申请对自己的意义重大。

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问自己:

-简历中约定俗成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存在这些约定俗成的内容?...

显示全部

我们每年帮助客户修改1000份以上的简历,本次分享我将会谈一谈我们是怎么帮助客户修改的。

每个人都可以说他知道简历是什么。只要百度一下你就能找到100个模板。问题是,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那么就需要做到完美;如果一样东西很简单,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倍的精细。

技巧是理解简历背后的意义。

如果你在申请一份工作或者是一所大学或者是一个研究所,申请对自己的意义重大。

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问自己:

-简历中约定俗成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存在这些约定俗成的内容?

-读者将会如何使用这份简历?

-读者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

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写简历时的指南,写每一个字都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第一印象】

好的-让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录取委员会在电脑上打开你的简历,我们把第一眼能看到的位置叫做“头版”,当你的简历被第一次打开时,前30%到40%的内容是可见的。所以不要在这一部分写地址和手机号码,不要在这一部分简单地罗列能够从你的申请或者其他文书得到的信息。

读者将会如何使用简历?

他们会把简历作为参考资料。他们想要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他们想要在想要的位置找到该信息。所以,清晰地划分简历的各部分,使用统一的和合理的格式,提供一个平衡的视觉印象,这样才能让你的简历可读性强。

【提高信息的杀伤力】

你的简历是你的快照,是关于你现在是谁,你怎么成为现在的你的快照。简历内容不应该在时间上有明显的断裂,也不应该包含自出生以来的所有信息。简历内容需要经过筛选,而筛选的最好方法就是思考:

-读者想知道什么?

-读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所以,如果你正在申请研究生:

-读者可能不需要在简历上看到你高中的经历。

-读者可能已经知道了你的标准化成绩。

如果你的简历上有这些内容也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你想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最好把这些内容从简历上移除留下空间给那些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信息。

【通用信息】

简历上的每条线,每个字都有意义!读者会跳过那些宽泛、抽象、空洞的信息。如果信息是宽泛的,那就意味着它与你关系不大,那么它的价值就非常有限(因为读者的目的是了解你是谁)。选取特定的、有针对性的细节,展示你做了什么,展示为什么你适合这个项目。为确定简历需要包括的内容,需要询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在简历上提到这点?它会怎么帮助我提高我被这个项目录取的几率?还有其他方法呈现更多有效的信息吗?

【强调可量化的数据】

首先,想一下有哪些能够体现你的成就的可量化的数据,包括各种数字。可以加入:金额、时间、数量,加入证据,加入数据。

【写成就而不是责任】

这些数据应该提供什么信息呢?它们应该说明什么?你要如何进行挑选?

很多情况下,简历把重点过分放在责任而不是成就上。简历不应该像是招聘信息上的工作内容描述,简历更应该表现出你利用这个机会做了什么。不要直接写你做了什么,而是展现给读者看你的成就是什么。读者正在评估你是否有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他们在评估你学习和成长的潜力,他们想要知道你会不会在他们学校获得成果。这意味着,你与其他人相比,更加独立自主学习,学习了更加先进的知识。

比如,当你申请一个本科项目时,录取委员会会考察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使你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与在教室相比,面对的情况更加的难以预测,提供的挑战更加接近现实世界。而且课外活动不是被强制要求的,如果你在很长一堆时间内都坚持课外活动,这意味着你有很强的自我激励能力以及热情。

【关注积极的动词】

其中一个充分展现出你准备程度的方法是使用准确的动词,使用那些积极主动的能够准确描述你的行为的动词。正如我们所说,在简历上的信息需要体现你的能力和潜力,简历不应该仅列举你的角色。而动词的准确使用正好可以让简历实现这个目标,通过在你学习不同过程中动词的使用,你能表现出你对更高层次学习环境的准备程度。

收起
取消

大三准备出国留学 该怎样做规划?

Marco:

大三开始准备出国留学其实是有点晚了,各项工作都要抓紧准备起来啦。小编贴心准备了留学时间轴,可供参考~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定留学方向,包括专业和国家,虽然暂时不必一定要定下学校与项目,但是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你想要申请的大的专业方向是什么?

• 你是否是跨专业?如果是,你跨专业的理由是什么?你了解你想要跨读的专业需要什么技能和知识吗?

• 你留学的目的是就业还是科研?

• 你是否有一个大致的职业规划或研究方向...

显示全部

大三开始准备出国留学其实是有点晚了,各项工作都要抓紧准备起来啦。小编贴心准备了留学时间轴,可供参考~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定留学方向,包括专业和国家,虽然暂时不必一定要定下学校与项目,但是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你想要申请的大的专业方向是什么?

• 你是否是跨专业?如果是,你跨专业的理由是什么?你了解你想要跨读的专业需要什么技能和知识吗?

• 你留学的目的是就业还是科研?

• 你是否有一个大致的职业规划或研究方向?

• 你想要申请的专业在哪个国家的教学实力是最好的?

• 如果你选择并非在这一领域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留学,你选择这个国家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 以你目前的水平和你预计在申请季来临时你能达到的水平,在你各个目标国家,你能申请的学校有哪些?

• 你想要的申请的专业与国家,一般的申请开放时间是什么时候,最佳申请时间又是什么时候?

• 是否需要考GRE/GMAT等?

……

以上几个问题可以多多参考留学案例来判断,最好是观察自己学校往届学长学姐的留学申请案例。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慢慢去思考,但是务必在申请季到来之前完成,而且建议平时有什么想法时,及时记录下来,会给你之后写文书(Personal Statement)提供帮助哦~

一般来说,秋季申请季开始的时间是在每年的8-10月,我们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申请季到来之前要完成的,另一类是申请季我们要做的。

9月之前

在申请季到来之前的准备工作中,主要是提高标准化成绩和美化简历这两件事

标准化成绩:包括GPA和雅思/托福,有的还需要GRE或者GMAT。及早准备雅思或托福、GRE或者GMAT,建议在6月前拿到理想成绩,最好4月就能拿到,注意不要晚于8月。虽然很多学校可以不带雅思成绩申请,但一方面,有雅思成绩成功率会高一点,另一方面,一旦申请季开始,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考了。如果暑期像参加暑期研究、游学项目,英语成绩更要早点拿到,所以最好是在4月就有理想成绩,这样安排下一步更加游刃有余。

美化简历:在拿到理想的标准化成绩以后,就可以着手制作简历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简历缺少什么,然后去补足。一般来说,能够给简历加分的经历有比赛、实习、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等。

• 比赛:大三一边忙考试一边还参加比赛,还要维持高GPA、合理选校和规划申请,实在很难做到,所以最好大一大二积极参加一些比赛,如果已经大三了,就先不要顾及这方面了,好的实习或者研究经历能加分更多。

• 实习:对于非研究型的留学项目,好的实习经历(如500强)非常加分。建议找一个好的暑期实习的机会,可以从1、2月份开始准备实习所需的技能,3-6月慢慢寻找好的实习机会。

• 科研项目:对研究型的项目非常加分。大三在校期间尝试找一些学校的项目参与一下,不过这可能比较难。或者参加国外大学的暑期研究项目,可以尝试申请自己想要就读的大学的项目,和教授联络联络感情,拿个推荐信,顺便实地考察了,但是好的暑期科研项目没那么容易申请,需要早早地开始准备,时刻留意学校教授那边放出的消息。还有一种上上课的summer school,其实对只拥有一个暑假的已经大三的朋友性价比不是那么高,大三才开始准备申请,时间真的非常宝贵。

9-10月

• 最终定下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然后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准备材料。

• 依照每个学校和专业的特殊性,分别构思Personal Statement,主要内容包括why major、why school等,其实就是把上面罗列的问题的回答串起来。

• 找学长学姐、英语外教、文书机构(比如芝士圈啊~)改改文书。

• 写简历。

• 联系老师要推荐信,注意别拖到ddl才找老师,老师们也是很忙的~

最后按照每一个学校的要求,网申或者邮寄就好啦,接下来有面试的话准备面试,然后等着收offer咯~

收起
取消

家里没钱可以出国留学吗?

Marco:

我来安利一下法国的学徒制!

一、什么是学徒制?

法国学徒制是指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在一家赞助企业工作以获得专业经验,与学生签署学徒协议的公司负责支付学生的学费,并在合同期内支付学生薪水。

“现代化”的法国学徒制改革始于20世纪中期,其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标志性的事件。例如,一些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在1961年签订了内部协议,建立了“学徒培训中心”,并规定政府除了征收学徒培训税外,有义务保证学徒制的经费投入。1971年,法国颁布了《德罗尔法案》(“学...

显示全部

我来安利一下法国的学徒制!

一、什么是学徒制?

法国学徒制是指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在一家赞助企业工作以获得专业经验,与学生签署学徒协议的公司负责支付学生的学费,并在合同期内支付学生薪水。

“现代化”的法国学徒制改革始于20世纪中期,其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标志性的事件。例如,一些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在1961年签订了内部协议,建立了“学徒培训中心”,并规定政府除了征收学徒培训税外,有义务保证学徒制的经费投入。1971年,法国颁布了《德罗尔法案》(“学徒制法案”),奠定了学徒制在法国职业教育体系组成中的法律地位。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法国政府都会对学徒制进行改革。目前,法国约有1500家学徒培训中心,40多万名学徒。美发、酒店、餐饮、银行、通信等行业都向学徒开放。80%的高等商学院为学生提供具有学徒身份的实习机会。参加学徒制是法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国的法律规定,年龄在16岁至26岁之间的任何人员都有权参加学徒制。学徒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可获得企业发放的津贴,数额一般为最低工资标准的25%至80%

可喜可贺的是,今年,马克龙政府将学徒制列为法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法国政府计划通过20项具体改革措施,通过系统的管理、融资和规划改革法国学徒制教育体系:对于学徒制的目标人群来说,法国学徒制将改变此前26岁的年龄限制,延长至30岁;所有16岁至20岁的学徒每月净工资增长30欧元,26岁及以上学徒的薪酬将至少与法国最低工资水平持平;……

二、如何拿到学徒机会

一般来说,对法国情况不熟悉的国际生,要入学以后就读一年以上才有资格签学徒协议,如果找不到,学还是要上,就只能自己承担费用了。且国际生中,学徒制是仅面向高级硕士学位学生的,年龄26以下,法语要优秀,要求很高,必须足够优秀才能拿到学徒制机会。蒙彼利埃高商和ESSEC的学徒制机会最多,还有巴黎高政和不少工程师学校。以ESSEC为例,入学后可联系负责学徒制的老师,得到和学校有合作的一份企业名录,然后自己去投简历和动机信,有HR对你感兴趣的话会得到面试邀请,面试成功就可以签到学徒合同辣。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企业愿不愿意和你签订学徒协议完全看企业意愿的,和学校也没多大关系,如果你问企业愿不愿意接受你做学徒,企业同意的话就可以签学徒合同。

想要学徒制的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愿意接受你做学徒的企业,而找企业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和找工作没有区别,甚至还要难一点,简历动机信海投、电话面试、现场面试(甚至几轮)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别人不会看你有几级几级的法语证书,从面试者的角度考虑是你在之后的工作配合中是否具有跟老板同事甚至是客户顺利沟通的能力,所以不仅要法语好,还要沟通能力、个人素质各方面都强。

三、学徒制的优缺点

首先,学徒制的一大好处当然就是赚钱啦,这个不用多说。其次,对国际生而言,只有高级硕士学位学生才有机会签学徒合同,这些学校的学徒合作企业有多优秀你知道嘛:还是以ESSEC为例,合作企业有LV, BNP Paribas, L'oreal 等法国本土王牌企业以及在法国注册分公司的国际公司如GE, HSBC等,在这些企业有过实习经历,你的简历不要太漂亮。而且,这种半工半读的制度,不仅让学生们在反思所学知识的同时得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能拥有work-study两不耽误的生活节奏。

关于学徒制的缺点,企业并不一定给你cover所有学费,可能只给你付一年的,但是能cover一年也是一年啦,不过这种情况下学徒合同也只有几个月而已,如果你想让企业为你支付两三年的学费,你可能做学徒得做一两年,再加上到法国一年以上才能申请,找企业接收还得一段时间,学徒做完也该毕业了,感觉整个研究生生涯都被拴在学徒制上了,不是很自由。而且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时间做同一份工作,即使不喜欢也不能换,毕业前也没时间再做一份更好的实习了,career的起点大概就断送了。

如果不是确实缺钱,好好学习争取奖学金,在法国找实习拿实习工资,其实也能cover不少学费和生活费了,没必要一定得做学徒制,所以还是想想清楚哦。

收起
取消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

Laney Lu:

本人刚入学博士一枚,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想先分享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博的原因:

Laney Lu,牛津大学物理化学PhD,芝士圈留学行家。

博士群体的队伍在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长率在不断壮大,尤其是有了“直博”这个可以直接缩短博士就读时长的方式后,在例如英国这个把教育输出作为一项产业的国家里,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直接在本科阶段就申请博士,但是否能申请上博士的就一定适合读博,这话还要两说。

1. 本人背景理工科专业国内985高...

显示全部


本人刚入学博士一枚,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想先分享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博的原因:

Laney Lu,牛津大学物理化学PhD,芝士圈留学行家。

博士群体的队伍在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长率在不断壮大,尤其是有了“直博”这个可以直接缩短博士就读时长的方式后,在例如英国这个把教育输出作为一项产业的国家里,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直接在本科阶段就申请博士,但是否能申请上博士的就一定适合读博,这话还要两说。

1. 本人背景理工科专业国内985高校硕士,本科硕士期间一作发表SCI论文3篇(两篇一区),觉得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想通过读博一方面加深自己的研究,解决硕士期间还没有透彻的一些问题
2. 作为一个国内本硕,选择出国读博首先也是因为所选的国外导师在有关研究领域具有更深厚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这对于本人将来的发展也许会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另外之前本科曾在瑞典交换学习一年,这一年超棒的学习体验让我渴望有机会再一次经历时间更长的留学过程
3. 不考虑任何与学术、将来就业有关的因素,就自身而言,在国外读博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接触更多不一样的人和事,并且独立解决很多陌生的问题。

当然个人觉得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软件上,你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大部分人会问你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读博?

这个问题直白的回答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1. 我热爱学术,读博是我迈向科研的必经之路
2. 我想通过读博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后更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 我不知道未来该干嘛,只能通过读博让我继续留在校园里去思考这个问题
4. 别人说读博好处多,那我也试一试
5. 。。。。。。

如果是1,那相信凭借着你对学术这份深沉的热爱,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拦你读博的决心的;

如果是2,那是否需要想一下:相比通过读博来提升学历,利用没读博的这三年去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否会让你将来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如果是3,那也许很大概率在你读完博之后你仍然不知道将来该干嘛。

如果是4,读博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同人对读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也会对这一段经历有着不同的评价,要知道试一试就意味着你要付出至少三年以上的时间来为这一句读博好处多做一次尝试。

其次剖析一下心理状态,你是否具备了足够的毅力?读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国内直博至少五年,普博要四年毕业,国外,美国短则四至五年,多则六到七年,欧洲大部分申根国博士四年,英国是三到四年,在这四年中,你身边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完成人生大事,可能已经成为职场能手,而你却还扎根在实验室,守着一堆数据过日子,这个时候你的心理是否还能有着当初读博时的那种安之若素?

而从硬件上来说,要考虑的还有就是经济因素,据本人了解,国内大部分博士虽然学费每年都会以不同形式返还,且每月学校和导师都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但这与上班族的工资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甚至在一些人均GDP较高的城市连最低平均工资都赶不上;欧美的博士能拿全奖或者走CSC的固然不错,但是在生活成本相对更高的发达国家里,基本上也只能让自己个人达到温饱水平(仅考虑中国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因此这对于自己及家庭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不管怎样读博都是一件可以提升自己阅历的事情,很佩服那些毅然辞掉工作重新读博的人,他们的决心或许可以让他们在读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读博也可以说是一件对每个博士来说又爱又恨的事情,爱的也许是那在进行了长时间重复性试验后发现满意结果的欣喜,恨的是有时在你已经筋疲力尽时仍然没有任何突破的失落;希望每一个即将读博或者准备申请博士的同学可以从自身出发,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我到底适不适合读博士?

收起
取消

究竟是本科就留学好,还是研究生再去留学?

Marco:

1.本科留学与研究生留学有多大差别?各有何利弊?

本科留学:

学习上,本科一般是专业知识学习的起点,想要完整地接受国外某一专业领域的教育并在未来走进国外职场,就不能晚于本科阶段。但是各国的教育制度也有差异,如美国本科四年制,偏向通识教育,以启蒙学生的兴趣为主,而英国因为有预科的存在,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选定了专业方向,所以英国的本科学制仅三年,且专业性极强,也被不少人诟病“不够创新”,总的来说,本科阶段的教育制度在各国都不是很国际化。

未来...

显示全部

1.本科留学与研究生留学有多大差别?各有何利弊?

本科留学:

学习上,本科一般是专业知识学习的起点,想要完整地接受国外某一专业领域的教育并在未来走进国外职场,就不能晚于本科阶段。但是各国的教育制度也有差异,如美国本科四年制,偏向通识教育,以启蒙学生的兴趣为主,而英国因为有预科的存在,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选定了专业方向,所以英国的本科学制仅三年,且专业性极强,也被不少人诟病“不够创新”,总的来说,本科阶段的教育制度在各国都不是很国际化。

未来发展上,一旦适应以后,形成了国外文化的价值观,对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可能不利,但如果选择回国发展,海本top的含金量还是比海硕要高一点的。

生活上,本科阶段学生的年纪尚轻,独立自理能力和对国外生活的适应能力也弱一些,在学习上需要克服国内外教育方法的巨大差异,在生活上也要更改在国内养成的习惯、学习别国文化,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不稳定,导致抑郁、焦躁等问题。

研究生留学:

学习上,研究生是专业学习的进阶阶段,可以同时学习到中外两方的专业知识,成长为国际化人才,思维更加开阔。而且,各国的教育制度在硕士阶段都更国际化,虽然学制依据各专业和国家的情况各有不同,但一般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课程安排方面更容易上手,国际生的比例也更高。

未来发展上,通常研究生阶段才选择留学的人大多都是打算回国发展的,如果不打算留在国外,过早地离开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毕业回来时会非常不了解国内的情况。

生活上,学生的独立自理能力很强,完全可以处理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家人可以少操心。但另一方面,在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就读国外大学会容易遇到语言障碍,表现得比较害羞,不敢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抗拒演讲、辩论等活动,错失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即使研究生的课程对国际生已经非常友好。

总结:本科留学学的是国外的思维方式,研究生留学学的是国外的专业技能,所以选择出国读硕士或博士更多地要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2.哪个阶段留学更容易申请到好的大学(top15)?

 

首先了解一下留学申请的要求,研究生相比本科,录取标准高很多,需要本科就读期间有高成绩绩点,甚至学术论文的发表,英语水平也要过关,在国内的环境下想学好英语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有的学校还要考GMAT/GRE。课外活动方面,最好还要有一定的职业经历,比如实习或者学科比赛等。可以说,如果想要进入top大学,在本科期间要做非常多的准备。而本科留学的要求稍简单一些,需要提供高中成绩单并通过语言能力考试等,但诚如上面所说,本科留学各国的情况差异很大,比如美国需参加SAT考试,而且非常看重个人素质——personal statement非常重要,而英国要读预科等等,所以申请难度不好一言以蔽之。

另一方面,我们还得看看录取率。以2019年新鲜出炉的数据为例:

v2-6d5ae6e39630df7a14b5d358231fc5ed_hd.jpg

这里仅展示几间学校的数据,但是就top15的院校来看,本科录取率基本达不到10%,而研究生录取率都大致在20%左右。虽然本科的录取率比研究生低很多,但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申请人数不断增加,录取率都在连年下降,如果再等几年再去读研究生,可能竞争会更加激烈。

3.美国本科和研究生留学的一年总花费大概多少?

以美国为例,本科四年下来学费和生活费所有费用是200万人民币左右,研究生大概是100万上下,但是名校的费用还要高一些。硕士的花费比本科要少得多:一方面是因为硕士项目的年限一般都比较短,另一方面是因为攻读硕博学位的学生可申请的奖学金助学金项目很多,还可以做一些实习与兼职,家庭的负担很小,甚至可以0费用。

收起
取消

去美国留学好还是去英国留学?

Marco:

对于去美国留学更好还是去英国留学更好,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看法,有的人坚定地认为留学当然要去美帝,而有的人觉得英国的大学学风严谨、专业性强。本文将针对教学实力、学制、专业等方面对英国留学和美国留学做一个分析与对比。

 

一、教学实力

根据最新的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排名前十的学校中有5所是美国大学,4所是英国大学;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中有30所美国大学,18所英国大学——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和美国就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虽然美国...

显示全部

对于去美国留学更好还是去英国留学更好,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看法,有的人坚定地认为留学当然要去美帝,而有的人觉得英国的大学学风严谨、专业性强。本文将针对教学实力、学制、专业等方面对英国留学和美国留学做一个分析与对比。

 

一、教学实力

根据最新的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排名前十的学校中有5所是美国大学,4所是英国大学;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中有30所美国大学,18所英国大学——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和美国就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虽然美国入榜的学校更多,但也不一定代表美国的教学实力更强,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都聚集了非常多顶尖的院校。在美国,有著名的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由8所美国最顶尖的高校组成的高校联盟,这8所学校分别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在英国,G5精英学校的名声同样响亮,他们分别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IC)、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也称金砖五校。

二、学制

美国大学本科的学制一般都是4年,且偏向通识教育,专业性不强;而英国的学制较短,本科一般是3年,因为在读本科之前要先读预科,所以本科读三年虽然稍显得短,但是足够专业,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至于硕士阶段,美国平均读下来是两年时间,但如果能早点修完学分,也可以早一点毕业,博士一般是5年,个别专业可能更久。英国的硕士学位大多是1年,博士一般是3-4年。不过,虽然在英国读硕士博士的时间较短,但课时并不少,学业压力也是同样大,不能仅仅因为用时短就直接判定英国留学很水。

三、录取标准

美国更重视学生的“综合实力”,不是只看几项标准化成绩,我们经常能听到“XXX成绩很差但录取美国常青藤逆袭”这样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有一封漂亮的Personal Statement或者大牛的推荐信“敌得过”千军万马,所以我们总是强调PS要写得有故事性、煽情一些。但申请英国名校时,录取标准是比较死板的,只要标准化成绩达标,录取的成功率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很少听到“双非学生录取英国G5”这样的案例。因此,在考虑去美国还是去英国时,也可以衡量一下自己是“综合实力”比较好还是标准化成绩比较好。

四、专业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美国和英国擅长的专业有所不同:美国强势的专业基本上都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有关,美国CS(计算机专业)是十分热门的专业,不少留学生怀揣着毕业能去硅谷敲代码为梦想到美国留学;美国很多商学院的MBA项目也十分热门,近些年来BA(商业分析专业)也是非常热门的。而这些专业在英国的大学基本上都不开设,英国留学热门的专业都是一些传统专业,比如教育、会计、金融、传媒等。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就读以上某个专业方向,选择美国还是英国可以说已经一锤定音了,无需再考虑其他因素。

五、费用

除了专业的考量以外呢,决定留学英国还是美国不可避免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费用。总体来说,因为英国留学的学制较短,留学的总费用会稍微小一点,但这点差距比起昂贵的学费来说可能微不足道~留学英美的费用究竟有多高呢?

算上生活费,在美国本科的费用大致在每年30-50万,硕士两年一共至少50万人民币,多则上百万。而英国本科的费用为25-40万人民币每年,硕士仅一年,大概是30-50万人民币。

而且由于英国和美国的教育水平高,含金量也高于其他地区,历来都是留学的热门地点,竞争激烈,想要得到奖学金也非常难。

六、生活

有的人就因为喜欢哈利波特而奔赴英国,而有的人更喜欢美国的自由气息。留学也不仅仅是学习,还有生活,选择你喜欢的国家去留学吧。

总结

选择留英还是留美,首要考虑的应该是专业和费用问题,如果英美两国在你想读的专业上各有优势,而钱又不是问题,可以综合考虑学制能否接受、更喜欢哪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同时,也必须明确自己的留学目的,是打算移民还是镀金回国,前者要考虑当地就业资源,要注意英美两国想要留下来都不是非常容易,后者要考虑学校的名气,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确实稍胜一筹,但是英国的学校在HR心中不见得就不认可。

收起
取消

在大学,如何快速而有效的刷GPA?

Marco:

一、 偏心重要的课程

不同类型的课程复习重点是不一样的。专业课通常小班授课,老师对你的印象会对分数影响很大;通识课程通常是大班上课,比如毛概,马哲,在老师基本不认识你的情况下,想要取得好分数,就需要用不同的技巧。

并且,专业分数想要短时间提升难度比较大,但通识课程可能只需要小小的努力就能得到很不错的分数。专业课如高数、统计,这些课程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而计算机、思修这种课程,可能需要稍加复习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在能保证所有科目及...

显示全部

一、 偏心重要的课程

不同类型的课程复习重点是不一样的。专业课通常小班授课,老师对你的印象会对分数影响很大;通识课程通常是大班上课,比如毛概,马哲,在老师基本不认识你的情况下,想要取得好分数,就需要用不同的技巧。

并且,专业分数想要短时间提升难度比较大,但通识课程可能只需要小小的努力就能得到很不错的分数。专业课如高数、统计,这些课程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而计算机、思修这种课程,可能需要稍加复习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在能保证所有科目及格的情况下,期末复习通识课程对于总成绩的贡献更大。

另外,通常计算GPA是采用学分加权平均的方法,因此课程的学分越大,对你GPA的影响越大,可以因此引起重视,合理安排你的学习侧重。

二、 搞好和老师的关系

首先,听课。听课很有讲究,你要听什么?
你可以不听老师具体讲了什么,但是你必须知道他在讲哪里。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不经意之间告诉你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听老师的需求。老师会在课堂中忍不住流露出,他欣赏什么样的学生,尽量让自己成为这样的学生,至少要让老师相信自己是他/她喜欢的学生。比如讨厌迟到的老师,你就在他的课前提早二十分钟出门……

然后?课上互动。这也是给老师一个认识你的机会。
如果说好成绩是老师给你的面子,那你给老师的面子就是拯救他的课堂。
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课堂提问从来没有人响应,你会不会感到失落?
老师也一样,他们都在尽力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要给他这个机会,说不定你就能带动起课堂气氛,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回答问题,不要怕说错,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语言,和老师一起上好这一堂课。

最后,课下向老师交流你出国深造的愿望。请记住,这个时候并不是让你去祈求老师给高分,更不是去贿赂老师,只是交流出国读书的愿望,让老师知道你的目标。

三、 期末复习

平时只要完成以上两点,期末的复习就会变得无比轻松。你了解自己的考试范围和评分标准,你也知道了解老师的需求,那你在复习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考试时,给老师他想要的答案。

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不断的重复。考试的时候,最糟糕的事情并不是考到了没复习过的东西,而是复习过的东西,你却没有办法拿到满分。可能会很枯燥,但是第一遍如果花了一整天,第二遍就不会超过三个小时,第三遍时间就会更短……每一份资料,不看则已,看则至少三遍。

对于需要智力逻辑思维的课程,比如高数、概率论、计量经济学等,这样的课程只有多练题,练题肯定会有不会的,这个时候,请教老师和同学。尤其是请教老师题目,这是一个让老师对你加深印象的机会。因此,不用害怕,问吧,老师不会烦的,相反,会对你有更深刻的印象,并且知道你是个很刻苦的学生

四、考试

只要完成三,考试基本上就没问题了。可以自信去考试了。

五、加保险

我相信,每所大学都会有那么几个不通情达理,对学生的的成绩不负责任,胡乱给分的老师。面对这样的老师,上文提到的跟老师的多次互动,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来讲,老师基本上都会喜欢刻苦,努力学习,有远大报复的学生,因此之前与老师的互动已经给老师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因此,在考试结束后,要跟所有的老师联系一下,最好可以约老师出来见面,吃个饭,喝杯咖啡等,实在不行的话,打电话。

一定要不卑不亢地向老师诉说你留学出国的愿望以及对成绩的要求,在这个时候,老师们一般不会拒绝这么一个刻苦努力,有远大理想的学生,因此,最后成绩一般都会比较好看。

据我自己的亲测,老师们一般都可以给到90+。

收起
取消

维克森林大学的会计硕士项目怎么样?

Marco:

案例参考

案例一:Z 同学

申请背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GPA3.7 ,TOEFL 113 ,GMAT 710

申请结果:Wake Forest University,MSc in Accountancy,2017Fall

案例二:C同学

申请背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

GPA 3.3+,IELTS 7.0+,GMAT 700+

3个实习

申请结果:Wake Forest University,MSc in Accountancy,2017Fall

申请须...

显示全部

案例参考

案例一:Z 同学

申请背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GPA3.7 ,TOEFL 113 ,GMAT 710

申请结果:Wake Forest University,MSc in Accountancy,2017Fall

案例二:C同学

申请背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

GPA 3.3+,IELTS 7.0+,GMAT 700+

3个实习

申请结果:Wake Forest University,MSc in Accountancy,2017Fall

申请须知(译自官网)

1.首先申请都是线上申请

2.填写申请表格,表格中包括:个人资料、本科阶段学过的课程、是否需要预科、是否有工作经验、以及选择哪一种课程(2学期还是3学期)。

3.申请材料:

个人简历,包括你之前所有的工作实习经验

成绩单

答题文章(有两个问题是必答,一个选答,每篇文章最多250个字)

2封推荐信

GMAT/GRE成绩单

3.申请费100美元

4.语言要求:

托福至少107,雅思7.5

5.有视频面试

项目介绍

维克森林大学的会计专业历来具有很高的CPA合格率,每年学生的就业率是100%。同时学生通常会得到多份工作offer,毕业生能够在各个地区,国家和国际会计和证券机构中开展职业生涯。

关于就业指导,市场中心和就业中心提供方案和一对一辅导,帮助制定求职计划,修改简历并锻炼面试技巧。 在每年两次的“与企业见面”活动中,可以与领先的会计事务所和金融公司建立相互联系,以获得求职优势。三学期的MSA课程的基本部分就是专业实习(为期九周)。

这里有一个专业大概情况:

38171-AYmk1AJ1KexpDophJ1cgyhVYTU6KnqEJ.jpg

在会计专业中,你有2种选择,可以选2学期课程,也可以3学期:

• Two-semester option

这个是提供给在职人士的,五月毕业。

学费:$49,900(折合人民币32万左右)

•Three-semester option

进入MSA的学生通常会选择三学期,也就是全日制。学生有机会参加为期九周的带薪实习,毕业后可以即刻转正。12月毕业。

学费:$74,850(折合人民币48万左右)

*预科课程:

维克森林大学要求所有尚未完成所需课程的学生在进入MSA课程之前需要先修预科课程。

具体课程有:

(当然,如果你之前修过那就不用再修了)

38171-YDD4mKPoLB9KrSCGyre5JEI_7ufc0Na_.jpg

另外注意一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38171-YNACqescY6DZjFJMh8jwuyDc0AGoys5z.jpg

申请从8.1开始,到来年3.1结束。

预科课程会在五月开始。正式开学是八月下旬。

收起
取消

美国哪些大学经济实力最强?

Marco:

揭秘那些富可敌国的美国大学,资产堪比一个国家!

 

经济实力与当地教育的实力存在着直接联系,雄厚的资金不仅可以为学生配备优良的教学硬件,也吸引着更高水平的教授老师任教,很多留学生选择美国,就是因为美国名校众多,教学质量高。

(New Republic)网站公布了十大富可敌国美国大学排行榜,比较各个大学的基金会资产,并且配比世界各国的GDP数据。而这些一所院校的财富能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图片]

 

1、哈佛大学323亿 |

相当于约旦哈佛大学是...

显示全部

揭秘那些富可敌国的美国大学,资产堪比一个国家!

 

经济实力与当地教育的实力存在着直接联系,雄厚的资金不仅可以为学生配备优良的教学硬件,也吸引着更高水平的教授老师任教,很多留学生选择美国,就是因为美国名校众多,教学质量高。

(New Republic)网站公布了十大富可敌国美国大学排行榜,比较各个大学的基金会资产,并且配比世界各国的GDP数据。而这些一所院校的财富能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v2-e46b376bcde7e8a2acb238dfaebf9250_hd.gif

 

1、哈佛大学323亿 |

相当于约旦哈佛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为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也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学术地位、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机构,并获誉为是美国政府的思想库。

 

2、耶鲁大学208亿 |

相当于赞比亚耶鲁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创于1701年。也是全美历史第三悠久的高等学府,亦为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

 

3、德州大学204亿 |

相当于阿富汗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成立于1883年,是德克萨斯州大学系统中的主校区,也是德克萨斯州境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

 

4、斯坦福大学187亿 |

相当于洪都拉斯斯坦福大学,全称为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其在U.S.News2020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1,THE2020世界大学排名第4。

 

5、普林斯顿大学182亿 |

相当于加蓬普林斯顿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6、麻省理工学院110亿 |

相当于布基纳法索麻省理工学院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培养了众多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

 

7、德州农工大学87亿 |

相当于马尔他德州A&M大学拥有极高之学术成就,在美国与国际间皆享有盛名,一直以来皆名列各大权威学术评鉴机构所列之世界百大名校之一。该校其中一个闻名于世是其顶尖的科学复制技术,人类史上的第一只复制猫、复制狗都是该校的研究成果。

 

8、密歇根大学84亿 |

相当于巴哈马密歇根大学创建于1817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盛誉。密歇根大学建校以来,在各学科领域 中成就卓著并拥有巨大影响,被誉为“公立常春藤”。

 

9、哥伦比亚大学82亿 |

相当于海地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属于私立的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是该校的毕业生。

 

10、西北大学79亿 |

相当于塔吉克斯坦西北大学由John Evans先生创办于1851年 ,其主校区位于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市郊的密歇根湖湖畔,临近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芝加哥,其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位于繁华的芝加哥市区。

收起
取消

是哪些因素促使你决定去某个国家留学?

Marco:

就在众人关注王源究竟打算报考国内哪所高校时,他突然表示自己要选择伯克利音乐学院继续他的学业。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抛弃在国内已经打下的所有成就,远渡重洋,开启一段新的人生,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同时也有很多人赞他非常聪明,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为此争取。

王源最终选择留学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但其实每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其中不乏有和王源保持同样想法的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选择留学,也有出于其他原...

显示全部

就在众人关注王源究竟打算报考国内哪所高校时,他突然表示自己要选择伯克利音乐学院继续他的学业。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抛弃在国内已经打下的所有成就,远渡重洋,开启一段新的人生,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同时也有很多人赞他非常聪明,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为此争取。

王源最终选择留学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但其实每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其中不乏有和王源保持同样想法的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选择留学,也有出于其他原因留学的,比如想要体验不同文化的、想要开阔眼界和思维的……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人生经历,留学的原因也就多样化起来。

 

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让我本科到国外名校读,他们和我为此也一直在做准备。我父母希望以后我能留在美国。

我本来没有留学的打算,但是很意外地,大三那一年有一个交换的机会,我想走出国门看看,就申请了。结果这一年我过得非常愉快,于是我就觉得继续到国外读研究生。

很简单,我高考失败了……被迫留学……”

我在国内读的本科,那时候我意识到国内和国外的学术水平的差距,所以我想以后在国外优秀的大学里继续我的学业。

那时候身边很多人都想要申请国外的学校,觉得国外的教育制度更好,我当时就跟着申请了。

我不喜欢自己本来读的专业,想转专业,但是国内跨专业考研太难了,父母也支持我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建议我出国读书……”

……

留学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只是头脑一热,觉得留学听起来不错,有的是为了追求美国和英国更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有的是为了丰富人生阅历,还有的比较功利——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每个选择留学的人都一定被“留学生活”的某一方面所触动才作出这样的决定,不过如果试图对留学动机做一个分类,那大概会分为以下几类吧:

1,享乐型

这一类留学生也许没什么清晰的人生规划,可能家里有等着他回去继承的产业,可能已经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事业与家庭双双稳定,他们没有什么压力,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放松,就想能出去看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追寻人生不同的定义。又或者,他希望能通过留学变得独立,找到自己的理想或者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挑战,离开舒适圈,经历挫折与困苦的洗礼,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灿烂的回忆。

2,镀金型

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求职时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会是一个非常亮眼的加分点,这证明了你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和不同国籍的人协同合作,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这些都是在现代社会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技能。除此以外,国外很多地方的大学的教育水平与教学方式都要比国内的更先进,出于学习的目的去留学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理由。

3,被迫型

高考还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丝毫不夸张,每年都有不少人就此落下马来,家里面经济条件尚可的很多就会考虑把还是送出国门去读书,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制都有差异,不论是何时申请,都有可供选择的项目,而且不像参加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一样以分数排名,最终只能报几个志愿,还要考虑调剂,申请留学的自由度和可控度高很多。所以也有一些家长和孩子会为了避开高考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把孩子早早地送出国门,接受国外的教育。

4,移民型

也有不少人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能在国外留下来,所以他们通常会考虑申请的留学国家的移民政策如何,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情况。至于决定移民的原因,这就见仁见智了。

5,盲目型or冲动型

留学至今为止都还是“有钱人家的选择”,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于是有不少父母还有孩子都想跟一跟风,他们通常对留学这件事就是脑子一热,也完全没有规划,就直接联系留学中介。还是建议这一类的留学党想清楚,自己为什么留学。毕竟这是关乎人生的一个选择,而不是什么时尚。

收起
取消

被梦想大学拒绝是种怎样的体验?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等待offer期间的内心直至被拒

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 Stanford committee did not select you for admission.

北京时间3月8日上午6点02分,惨兮兮地收到了梦校斯坦福的拒信,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不过结果未到时谁都还抱着点残存的幻想,万一呢。

我幻想着如果意外被斯坦福录取了就告诉全世界人,想好了朋友圈的愉快配文,想好了要以什么样的感恩心态去面对,甚至在...

显示全部

 

等待offer期间的内心直至被拒

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 Stanford committee did not select you for admission.

北京时间3月8日上午6点02分,惨兮兮地收到了梦校斯坦福的拒信,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不过结果未到时谁都还抱着点残存的幻想,万一呢。

我幻想着如果意外被斯坦福录取了就告诉全世界人,想好了朋友圈的愉快配文,想好了要以什么样的感恩心态去面对,甚至在收到录取结果前一天夜里还做了个春秋大梦,梦见出奇地被斯坦福录取了,那份激动不亚于告诉我我现在中了五个亿并且每天都会中,好像还在斯坦福校园里生活了一天哈哈哈~惊喜到完全不敢相信于是将自己强力摆脱这个梦,发现果然是假的。

 

感受

坦白说,当时我一点也不难过,甚至有点麻木?看完邮件就收起了手机继续学车。

一是因为在收到这封拒信前已经收到了5所顶尖学校的录取,理论上讲去哪一所我都心满意足,所以当时看到邮件都不悲不喜;

二是因为在同样日期的5点12分,我收到了另一所梦校达特茅斯学院的录取,并立刻决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大毛er”;

三是因为其实等邮件(录取结果)的日子真的很难熬,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夜里不好好休息一听到邮箱响声就猛然惊醒的日子实在是令人精神涣散,所以结果等到了就拉倒了,可以踏踏实实睡个觉了。

 

思考

冲刺梦校失败,事后我也回想了一下当初申请的各个环节,从背景、文书、网申、邮件等等,也不算反思,因为我很清楚地认识到以我的实力的与斯坦福有差距,不管是gpa,英语,暑研还是课外活动,都有一些欠缺,跟官网上各种录取数据的平均值/分有不及而无过之,更何况是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这样的神仙项目,本身胜算就微乎其微,在一亩三分地逛帖子发现录取的都是神仙级别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

申请一共分为两轮,斯坦福是我最开始准备也是最晚提交的项目,想着第一轮的竞争可能太过激烈,不如第二轮碰碰运气,说到底还是虚得不行,于是早早准备好的文书推荐信还是卡着截止时间点提交了申请。也不知道这是增大了录取概率还是使其更为渺茫。另外,根据我的了解,斯坦福是一个非常看中排名的学校,一般不是第一名就95%的概率歇菜了,此外,斯坦福也比较看中申请人的创业经历,所以想试试申请斯坦福可以注意一下这些哦~

记得小学时候我逢人就会blablabla将来要考哈佛耶鲁,到高中才知道还有个很酷炫的学校叫斯坦福,然后常年徘徊在各大世界高校排名榜的二三名,熠熠闪光。然后口头禅就从“将来我一定要考上哈佛耶鲁”变成了“将来我一定要考上斯坦福”。大概成为了一种类似无脑信念的东西。

我是一个很相信缘分的人,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每天把“哈耶普斯”当作口头禅挂在嘴边,好像每次说出来就有两只脚已经踏进校门的优越与快感,但极度夸大自己对某个学校的向往是一件会麻痹自我的事情,事实上很有可能你一直认定的梦校只是非充分了解下的判断,也许你并没有很适合这个学校的风格,也并没有完全研究透这个项目,并且疲于真正去探究这些东西。很多同学真正进入所谓梦校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好像并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淡然一点还是好的,并不是说不追不求不索,而是在追求一物未果时,同样能够将第二选择走得漂亮如初。在哪里都可以体会到别样的快乐。

坦白说,梦校并不能给你梦一样的生活,也不能决定你能否成为梦想中的人,说到底它再好再美排名再靠前也只是个学校而已,它所能提供的资源全美二三十名的学校其实也完全可以提供。当然啦,我不是想借此表达人不该有乱七八糟的梦想,相反,我恰恰觉得有梦想要比梦想本身更重要,以及,能决定what you are的只有你自己。

就像是做了一场华丽的美梦。

时至今日,斯坦福依然是我很大的梦想,并不打算读博的我可能要等日后工作后,赚了钱再去斯坦福碰碰运气读一个硕士吧!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也祝各位都能申请到自己梦想的学校!

收起
取消

有哪些留学的花费是你没想到的?

Marco:

来自芝士圈的留学生话题整理:

@甜辣酱:

•友情亲情的成本

记得有一次我忘了带手机,回宿舍发现有9个老妈的未接电话,心里一凉,难道家里出事了?????赶紧打回去,结果其实也没啥,气得我把老妈说了一顿。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会往坏处想?也许这就是距离太远且不可控的无力感造成的吧。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会有半夜被电话惊醒的经历吧。这成本无法衡量!!

•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大家有没有想过,咱们出国留学,自然地就会对国内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了解会有几年的脱...

显示全部

来自芝士圈的留学生话题整理:

@甜辣酱:

•友情亲情的成本

记得有一次我忘了带手机,回宿舍发现有9个老妈的未接电话,心里一凉,难道家里出事了?????赶紧打回去,结果其实也没啥,气得我把老妈说了一顿。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会往坏处想?也许这就是距离太远且不可控的无力感造成的吧。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会有半夜被电话惊醒的经历吧。这成本无法衡量!!

•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大家有没有想过,咱们出国留学,自然地就会对国内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了解会有几年的脱钩,而中国经济这些年发展势头很猛,所以知乎里就有比较火的问题:出国留学真的比在国内读书就业好吗?这就是我感受到的机会成本,有些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就蛮鄙视我们的。

@zili

在国内大学有食堂,而且还有大学宿舍,这些都非常的便宜,洗个衣服之类的也很方便,如果平时和父母住在一起有时候也不用自己做饭了,偶尔就是自己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家务之类的。但是出国以后发现本来租房就不便宜了,外面吃更贵只有自己做饭最经济实惠。后来发现做饭真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因为我还是比较注意健康的,尽量不吃剩饭哪怕就做一个人的分量做一顿饭。还有就是洗衣服,有些衣服毕竟是自己租房子,我自己真的是有洁癖的,很多东西我不放心人家的洗衣机,所以我都是自己手洗的,觉得真的是又花时间又费体力,只能安慰自己当做锻炼身体了。

@chen

所有留学生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留学成本发生在每一天。在澳洲三年多,算过一笔账,假设一年要35w留学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而一年365天,相当于你每天都要花去1000块钱(200刀)。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每天也要花去1000块钱。所以不要觉得留学轻松惬意。

@Kathy You

B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Boxing day (圣诞打折)New year sale (新年打折)Chinese New year sale (没错像加拿大这种地方,春节逛个街就会有人拽着你说happy Chinese New Year, 我们在打折)Family day sale (家庭日)情人节Thanksgiving (感恩节,和黑五不是一天)等等等等,我是不会告诉你加拿大每个月都至少有个法定节日的。就不说outlet之类了,也不说每个品牌的单独打折。另外丧尽天良的还有,邮费巨贵,但是满99包邮这种莫名其妙买了不想要的东西的政策。然后每个都告诉你50-75% off,然后告诉你再也不会有这种折扣了。每天都觉得自己的良心在痛。这难道不是最没想到的成本吗??

@Yulin Wu

美国叫了救护车竟然不包含在医保里啊啊啊。几千美金就这么飞了。对了,一般学校的医保也不保牙齿的。以前智齿疼,拍了个x光片给了点抗生素直接收了我1000。 嗯,还有每次回国给亲戚买的礼物 :)还有一些钱,不知不觉就花了。别问我怎么花的,我自己也不知道.....

@www

1 亲人的老去不知道为什么回家的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想去看看还健在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 家人的思念设想一下父母回到家之后,两个人一间房…因为不做饭啊,就只能看看电视…然后找我视频聊天 挺无趣的。他们说每次我回学校的时候都会算一下还有多久我能回来

3 头发感觉头发掉了好多,就是在国内读大学应该美国在国外那么累吧。回国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打游戏,小伙伴们的技术都好厉害,但是我呢…在国外一个学期基本上每个礼拜只能打一两局(根本没有时间,毕竟学工程还有额外的lab)。而国内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一个礼拜几十个小时吧。时间不够用,摧残睡眠………

可是,这些成本都是别人算的。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情况,失去不一样的东西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与其计较损失,不如赶快创造新的价值。人生还是要自己去走呀~

努力学习啊!所有成本都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收起
取消

考研失败,出国留学是一条好的出路吗?

Marco:

问这个问题大概是有了想出国的想法,那针对最近很多考研失败的小伙伴都纠结的问题先做回答:我能申请当年的项目吗,还是要下一年走?

这完全看自己的英语能力:

1. 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可以,雅思/托福可以考到课程满足的分数;或者在语言课可申请到的截至日期考到语言课的最低分数(一般要求四个6),那么建议当年走!

2. 如果不能完成1,那么建议下年走!

在你考完研后,很多项目都已经结束申请了,如果连语言都不能考出来,建议还是不要本年申请了。

由于中国人多,教育资...

显示全部

问这个问题大概是有了想出国的想法,那针对最近很多考研失败的小伙伴都纠结的问题先做回答:我能申请当年的项目吗,还是要下一年走?

这完全看自己的英语能力:

1. 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可以,雅思/托福可以考到课程满足的分数;或者在语言课可申请到的截至日期考到语言课的最低分数(一般要求四个6),那么建议当年走!

2. 如果不能完成1,那么建议下年走!

在你考完研后,很多项目都已经结束申请了,如果连语言都不能考出来,建议还是不要本年申请了。

由于中国人多,教育资源少的国情,加上国内顶尖高校研究生的录取名额也非常少,势必导致很多怀有报复的同学无法上到优秀的学校,或者说只能退而求其次上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学校。因此,鉴于如上考虑,我认为在考研失败后,或者在没有考研之前,认识到这些,提前准备出国留学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由于我本身学的是商科专业,那么我就拿英国的商科专业来跟大家讲讲为什么出国留学是一个好的出路:

  • 学制短

众所周知,英国的商科,本科为三年制,硕士为一年制,与其他国家的商科相比较,英国是学制最短的。拿我们国内来说,当我们欢天喜地为自己本科已经毕业的时候,远在英国的某某的同学已经拿到硕士学位,甚至已经有某某同学拿到了国际知名投行,信托,咨询等公司的offer。在我看来,这的确是非常诱人。我们常说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资本就是年轻,话虽如此,但我们又有多少年可以任意挥霍呢?因此,如果眼下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你可以在你的同龄人,朋友,发小,在他们研究生刚刚毕业,前途一片迷茫,一筹莫展的时候,你就可以比他们多拥有三年工作经验,更高的职位,更富裕的薪水,那么对我们,至少对我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 顶尖名校众多

我们都是中国人,身在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的国情下,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读顶尖名校,无奈中国的教育资源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等大城市,并且由于人口众多以及应试教育的现状,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有机会在国内知名院校进修,而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如愿以偿读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然而,对于英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来说,教育资源相当发达,并且许多高校均有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在国际上,这些学校均享有非常高的声誉,这样的教育资源水平要远远大于咱们国内高校的。比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也只有在学术氛围浓厚,实践机会多的发达国家,才可以早就这样的大学。相比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不能出现众多这样的高校,每每想到此,实在感叹我们中国的落后。因此,如果眼下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你可以在你的同龄人,朋友,发小拼尽了脑汁过高考,研究生考试的独木桥,且成功机会渺茫的时候,你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世界一流名校进修,拓宽自己视野。

  • 学术氛围浓厚,实践机会众多

几乎所有的英国商科专业均提供与专业相对应的实习机会,也就是说我们所学的商科课程可以尽快地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仅如此,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业界非常知名的教授,并且其本身也身兼多家公司的职务,也就是说,他们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有着最先见的观点,这样的学术氛围对我们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更进一步来讲,如果在学习期间认真,努力获得教授的青睐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到他们亲自为自己写的推荐信。千万不要小看这封推荐信,就是这样的一封推荐信,在自己学成毕业应聘的时候,就可以大大增加自己被录用的机会,相比于其他应聘者,就可以脱颖而出。反观我们国内的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教授们大多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重视课本,甚至某些教授会在课堂上出现“念课本”的情况,从这一点上看,不禁让人唏嘘。

看到这里,大家内心应该十分激动了吧,至于某些同学担心自己过去后不能顺利毕业,我认为这完全是多虑。只要你过去不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那么一定能顺利毕业,并且,Merit学位或Distinction学位也是可以拿的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国际上那可是绝对碾压任何国家的哈哈。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后,你对中国的看法有了哪些改变?

Marco: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许吉如学姐在参加《我是演说家》时的一篇演讲,其中有部分内容让我也是感触颇深。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却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去托...

显示全部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许吉如学姐在参加《我是演说家》时的一篇演讲,其中有部分内容让我也是感触颇深。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却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去托运行行李,大家都知道你托运行李一般就是5分钟到10分钟的时间,不会有人问你太多问题,对不对?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写过什么论文,爱过谁国,全部都要问。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做恐怖分子?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这其实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世界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骈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内,当飞机下降在特拉维夫这座城市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我很纳闷,因为整趟行程是非常的安全的,没有任何的气流颠簸,换言之,它是一次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的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的做一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学在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这个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其实我的语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的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的回到自己的家园。”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