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话题:硕士留学

130 个问题

去英国留学读研有什么要求,一般需要多少费用?

Marco:

英国留学的要求根据学校的档次高低而不同,也因为专业的不同有偏差。我将为你整理整体的情况,具体的请参考学校官网。

一、本科院校

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

显示全部

英国留学的要求根据学校的档次高低而不同,也因为专业的不同有偏差。我将为你整理整体的情况,具体的请参考学校官网。

一、本科院校

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只招收网大排名前100的院校的学生。除此以外,院校或者项目都有自己的一个 target school list,虽然基本上和以上两个原则重合,但有时候也对一些特殊院校有照顾,比如UCL很喜欢西交利物浦和宁波诺丁汉这两所大学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专业,同一学校的热门专业对本科院校的要求比冷门专业高一点。

二、GPA

英国院校一般根据百分制计算成绩,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分为90、85、80这几个档,分别对应的是 First Class、Upper Second Class 和 Lower Second Class。对好一点的本科院校的申请者,成绩要求适当放低。牛津剑桥要求达到90分,G5另外三所对双非背景申请人的要求是90+,网大排名前30的院校背景只需85+……成绩要求以此类推。

三、雅思成绩

英国大学均认可雅思成绩,部分认可托福成绩,如果还没有参加任何一门英语水平考试,并且打算留学英国的话,建议报考雅思。在申请中,各级院校对雅思的要求和对本科GPA的要求类似:大概分为7.5、7.0和6.5三个档,同时,大多数学校和项目都对雅思小分有一定要求。还有,雅思成绩的要求和专业挂钩密切:比如翻译专业需要雅思达到8,甚至8.5。

在查阅官网时,学校一般会把雅思的要求分为higher和standard两档(有的会分成advanced、good和standard三档),有的项目和专业要求要达到higher,有的只要standard就好。

牛津剑桥依然是第一梯队,雅思要求7.5以上,小分不能低于7,部分冷门专业和对语言要求低的专业中,雅思要达到7.0,小分不低于6.5。其余大多数院校,雅思要求7.0,小分达到7.0或6.5,部分冷门专业和对语言要求低的专业中,雅思要达到6.5,小分不低于6。

四、GRE/GMAT

很多专业并不要求这两类考试的成绩,商科一般建议提供GMAT考试成绩,但一般都不是硬性规定,但是当然提供了申请的成功率更高,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考一下,但是学校并不会设置要求,只需提供。

五、申请文书

文书需准备三样:个人陈述(目的陈述)、推荐信和简历。虽然这些都是申请季到了才开始写的东西,但也要早早准备。

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为主;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推荐信一般需要2-3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简历分为CV和resume两种,前者不限长度,可以尽可能详尽、全面,后者要把内容挤在一页之内。

六、学费和生活费

学费依据专业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在伦敦地区攻读顶尖大学(G5)的博士或MBA、商科硕士类的专业的学费是最贵的,一般一年在30-50万人民币。上述任一条件不满足,学费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如非商科的授课型硕士学费大致在25-30万区间,伦敦地区以外或非顶尖大学的此类硕士学费还要更低;本科的学费一般在15-25万,伦敦地区学费较贵,越好的大学费用越高。具体申请的话还是要去学校官网查询详细的学费信息。

生活费伦敦地区一年需11万左右,非伦敦地区可少几万,再加上旅行、购物等费用,伦敦地区学费以外的费用至少需要15万人民币,准备20万人民币的话可以生活得更滋润一些,并且有预防意外的一部分资金;伦敦以外地区可减少大致5万左右。

收起
取消

大二在读学生,该如何从零开始准备出国?

Marco: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

显示全部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你周围人的看法还是你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

我当时选择了申请和身边同学不一样的专业,中间我也一度产生过动摇,而且也受到很多了解我的不了解我的人的质疑,申请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迷茫,但是结果还是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而且我认为不管你的标准化成绩有多么优秀,这些问题没想清楚,申请一样会失败,所以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出答案。

 

申请的准备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标准化成绩——托福、GRE、GPA、本科院校等,二是提升软实力,方法有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和实习等。我认为,提升软实力不仅仅是在为申请做准备,也是在帮助你解答上面一些问题。

以下几种活动按照申请加分由低到高排序(并不绝对,如果你能把课外活动、志愿活动等做得像创业一样精彩,对申请的加分也非常大),但前者对后者有所帮助,从大二开始准备申请的话建议从暑校、学科比赛和海外交换开始,这样时间利用率更高一些。

1,课外活动

在大一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兴趣为主,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各种兴趣与特长,找到一个你擅长的兴趣点,并好好培养,做出一些成绩来,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你就能从众多充斥着普通的社团活动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因为学校希望整个校园有diversity的氛围,所以会青睐这样特别的同学。

2,志愿活动

国外的教学理念中非常重视回馈,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有成果后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在录取时会更欣赏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到社会时事、并有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和力量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所以能有亮眼的志愿活动,甚至能和所学专业挂钩,是非常加分的。

3,暑校

比较建议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大二大三的暑假最好能去做专业性更强的事情,如学科比赛、实习等、暑研等。暑校写到简历上并不像海外交换经历一样加分,暑校的作用主要是让你可以去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掌握更多申请的信息,帮助你在申请时做更好的决定。

4,学科比赛

大二就逐渐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了,在一些学科相关的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将是你的专业领域道路中的第一环,能够证明你的专业水平,不仅仅对申请有用,对未来找实习和工作都有一定帮助。

5,海外交换

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6,实习or研究经历

偏应用型的专业十分看重过往的实习经历,如商科、法律等;偏研究型的专业更看重过往的研究经历——参加过的项目和发表过的论文,尤其是Phd。如果能找到海外实习或者国外大学的暑研项目,将会是写在简历上非常亮眼的经历。另外,读商科的话,创业也是很加分的经历。

最后,留学信息来源——官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其次是和入学的学长学姐交流,更简单的方法是结交一些和你同期申请的朋友,大家互享信息。既然决定了留学,从哪里获取信息就算是留学的第一课了,要学着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主动去问~

收起
取消

哪些东西是你读研以后才懂得的?

该话题答主

Kira W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密歇根州立大学 Human Resources and Labor Relation
Graduated from the 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U
Kira Wang:

本人基本情况:两年留美硕士,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专业,专业为就业导向。目前工作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旗下互联网行业企业担任人力主管。

来到美国读硕士以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来美之前以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满目是奢华的shopping mall,随处可见类似Gossip Girl 里面欧美风格浓厚的金发碧眼俊男靓女…….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是培养潜心专研学子的优秀土壤:)目测方圆百里最高的楼也许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或者Marriott酒店,想要shoppi...

显示全部

本人基本情况:两年留美硕士,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专业,专业为就业导向。目前工作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旗下互联网行业企业担任人力主管。

来到美国读硕士以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来美之前以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满目是奢华的shopping mall,随处可见类似Gossip Girl 里面欧美风格浓厚的金发碧眼俊男靓女…….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是培养潜心专研学子的优秀土壤:)目测方圆百里最高的楼也许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或者Marriott酒店,想要shopping请到离公寓十公里开外的“市中心”。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俊男靓女,但并没有高贵狂野的高跟皮草加持,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普通的T恤和牛仔,果然印证了那句话:长得好看的人穿麻袋都好看:)于是也就瞬间领悟了来之前在飞机场里听到的一段对话:出国前还是欧美风和英伦风,出国后被带跑偏变成民族风。

除了生活方面,留美读硕后才知道大学四年寒暑假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虚度光阴。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只知道上学期间好好念书,放假回家就可以放松一下,躺尸刷剧。读了研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深刻地领悟到之前是多么地无知,浪费了大好光阴!由于文化差异,美国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在上学之余兼职打工,可以是做服务员,也可以是高尔夫球童,高级一点的还可以是和专业相关的实习,而在本科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只在大三的时候做了一段短期实习,并认为毕业之后自然而然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天真:)读研阶段开始找工作后,特别是和本地学生比起来,才知道差距,开始懊悔为什么当初没有从大一就开始广泛参与实习等社会活动。所以还在本科阶段的孩纸们,请抓住机会趁年轻多参与社会活动,有机会的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实习,为打造一份可以脱颖而出的简历做准备。

读研之前曾经犹豫,研究生学这么多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帮助能有多大。读了研之后也才领悟到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科学的只是浅层理论知识应用和皮毛,理论知识体系还是不够牢固,而牢固且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美国读书期间兼职工作中,开会讨论的时候能深刻体会到本科生的相对弱势,而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理论的支撑会让你论点更能站的住脚,请你在一大群人中脱颖而出。所以如果有机会读研的话还是要进一步学习,如果选择直接就业,选择空闲的时间去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知识理论体系还是会对职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竞争力。

留美读研后才知道不管在多么好的院系和高校,racists do exist.,总会有个别种族歧视者。崇尚白人至上主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想尽办法忽略华人学生的存在,有甚者会否认你的想法及你对小组做的贡献。然而,作为国际生,首先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反省,是否是我们做的不够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同样忽视这类人的存在,仍然充满信心并继续积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只要你做足功课,为小组做出一定的贡献,其他组员会看到你的价值,教授也会认可你。于是说,不要被小部分人对我们的看法所左右。

读研后方才知道学业之余还是需要通过兼职进一步去提高工作能力,尤其是对就业导向的研究生而言。兼职最好是可以和专业相关的校园内外工作,在美国如果是和专业相关的兼职,可以申请CPT达到每个星期可工作29小时的上限。一来相比其他短时间的兼职而言,可以真正做到经验的初步积累;二来荷包也会感谢你的辛勤付出:)此外,想继续读博的也可以申请助教岗位,在帮助教授进行科研学到更多相关领域知识、丰富简历的同时,还能拓展学术圈人际网络,为后期申请博士奠定基础。

读研尤其是在异国进修,一定要有至少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在离家万里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还是要有可以互相帮忙的朋友,可以在你经历波折的时候听你诉苦,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建议,更可以让你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乏味,还可以在你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你拥抱!好朋友还可以避免你去医院看病时没有可填紧急联系人的尴尬,所以何乐而不为。

读研最后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父母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研究生第一个学期结束后由于工作生活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我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黑暗期。父母每天的关心是我每天的动力,不懂英文的母亲甚至也无所畏惧地在在大密歇根州最冷的时候不顾一切来看我,给我陪伴。从那以后我就更懂了父母就是我的天和地。所以研究生们不管学业工作多忙,还请多关心给你一切的父母,即使就业了以后,也要把家人的位置留出。

总之,留美读研有风险和挑战,入坑需谨慎,但是还是有前赴后继的勇者加入队伍大军,或许就是因为留美读研后会铸造一颗更坚定而柔软的心。

收起
取消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出国留学?

Marco:

我曾经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留学,但是现在我决定再度走出国门,我觉得留学让我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来说说我的心态是怎么转变的吧。

从高考报志愿开始说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学习能力还是蛮好的,那会儿我虽然不知道以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往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走才是适合我的。最后,录取去了一个经管类专业……我一开始的大学时光真的满头疼的,老师上课总是要互动,小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

显示全部

我曾经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留学,但是现在我决定再度走出国门,我觉得留学让我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来说说我的心态是怎么转变的吧。

从高考报志愿开始说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好在成绩一直不错,学习能力还是蛮好的,那会儿我虽然不知道以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往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走才是适合我的。最后,录取去了一个经管类专业……我一开始的大学时光真的满头疼的,老师上课总是要互动,小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要“被迫”说出我的想法,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因为我是一个说话很谨慎的人,还没想好的事情我会直接选择不说,所以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看起来沉默寡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的英语课,外教让我们准备一个长达5分钟的pre,上台演讲我还勉强可以做到,但是长达5分钟、用英语说,真的是太难了!我的英语口语非常差,毕竟我从小就不爱说话,也不爱练习英语口语,而且我每次要说英语的时候都会顾及很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啊,这个单词是这么说的吗……当时我上去讲的时候整个人的手都在抖,而且很明显,没有人听懂我在讲什么。这件事情之后,我意识到一件事情:一味地躲避一切交流是不可能的,从上大学开始,人会慢慢步入社会,成绩好的光环会褪去,重要的还是要能够表达自己(这个想法现在看来是挺幼稚的,但是当时我的的确确是这样想的)。于是我尝试做了很多我觉得能够提高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事情,当时做过的好多事情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了两次模联,但是收效甚微,每次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都非常痛苦,而且往往为了能够表达自己而做出一些夸张的举动(现在回想一下真的不堪入目)。

后来,让我真正发生改变的就是留学。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留学,在我眼中,留学是件很难的事:我从来没有和外国人交流过,我真的能够应付culture shock吗?那个时候,留学让我感到恐慌。但是在大学前两年的时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慢慢了解了留学这件事:我在朋友圈看到出国的朋友还有学长学姐晒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到处旅游,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在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外国人也很可爱,无需惧怕和他们的交流……我就动心啦,后来大三去了法国留学。我真的觉得庆幸当时选择留学,留学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首先,要感谢当时一个法国同学,我和她一个小组做了很多作业,我经常看她写的report会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国外的教育方式和国内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国外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是引导式的,课上互动居多,讲的东西比较少,但是会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去找答案也就学会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必定是要不停地输出自己的想法的——前面也说了,这是我的死穴,每次面对作业,我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就是一团乱麻(有想法但是理不清),每次写好久只能写个几百词出来,后来我看到这个法国同学随便十几分钟就能写一大堆出来(虽然有母语加持,但我自认我那时用母语也讲不清楚我的想法),我就研究了一下她的report,一开始我觉得这不是很多废话嘛……后来我模仿她的方式写才发现,哦原来思绪是这样展开的……因为每周都要写一两个report,我就在这种方式下进展神速,不仅仅是法语写作进步,更重要的是我学会理清自己的思绪并清晰表达出来。这一点我直到今天都还在学习,没有留学我可能一直都不能领悟怎么有效地表达自己。

其次,因为小组讨论真的太多了,我记得最高纪录是有一天我像赶场一样参加了7个组的小组讨论,那天结束后我都觉得嘴巴有点疼……但是一开始我都没什么话说的,我能变得“善言”,前提是上面说的大量的写作使我能理清思路,但这个需要时间,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让我在那慢慢理……等我理清了,话题都不知道跳到哪儿了。后来,有时候我发现所有人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就想说出来,这时候太着急了我也顾不上我说得有没有道理了,一开始支支吾吾地讲不清楚,但是我发现大家还是很友善地等着我说,于是我镇定下来慢慢组织语言,就成功说出来啦!这样的时候多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就上来了。

最后一点是关于英语的。前面提到,我因为顾忌太多不敢开口说英语,然后法语治好了我这个毛病owo。当时在法国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处理,比如,隔三差五地就得找房东,我的法语也不好,每次就手脚并用地跟别人解释,因为这个时候我心急地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根本不关心我说的对不对好不好,然后我就顿悟了:学语言的意义就是交流啊,只要能让对方理解,说得好不好有什么重要的!然后每次我就能特别自信地说出我蹩脚的英语了。

收起
取消

欧洲哪些国家留学的性价比较高?

Marco:

推荐西欧的几个国家

法国

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排名前五的高商: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商学院、EM里昂商学院、EDHEC商学院,王牌专业GE项目,两年制管理学硕士项目,中间gap一年去实习,在法国和整个欧洲范围内都...

显示全部

推荐西欧的几个国家

法国

法国的教育体制是“精英教育”,只选择培养一部分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所以很多名字里有“高等”两字的学校,听起来起名随意,但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院校。法国的强势专业有工程、奢侈品、艺术和时尚等,有不少艺术学子的梦想地就是巴黎。

排名前五的高商: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商学院、EM里昂商学院、EDHEC商学院,王牌专业GE项目,两年制管理学硕士项目,中间gap一年去实习,在法国和整个欧洲范围内都是含金量很高的选择。

读高商要交学费,平均每年15万人民币,但是优秀的话可以拿到不菲的奖学金。公立大学不收学费,但是最近几年有改革,要对国际生征收学费,但目前还没有定论。生活费巴黎以外地区都不高,一年差不多5-8万,巴黎地区就比较贵了。不过好在生活费中的大头——房租,法国政府给补贴,房租越高、房补也越高。法国还有一种半工半读的制度——学徒制,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可以一分钱不花,还能赚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申请要求:法国商科有英文授课项目,可以不必学法语,也不用读预科。申请商科均需GMAT成绩,官方没有要求,一般得650以上,英语成绩雅思、托福和托业都可以,具体要求可查询官网,接受托业成绩还挺好的,毕竟托业简单。

德国

德国是欧洲另一个教育大国,与法国不同,德国实行“大众教育”,公立大学为主。德国的学历认可度是很高的,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强势行业,如机械工程,生物制药,电子通信,经济学等。认可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比英美大学录取标准低,但毕业要求非常高,能够成功毕业就说明你真的非常优秀,没有人会怀疑你这个学历的水分,当然这一点也意味着学习压力很大。

排名前五的商学院:WHU(法伦达尔管理学院)、FSFM(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EBS(欧洲商学院)、MBS(慕尼黑商学院)、ISM(多特蒙德国际管理学院)。德国“常青藤”(TU9):RWTH Aachen(亚琛工业大学)、TU Berlin(柏林工业大学)……等9所院校,读工科不要错过。硕士一般学制是两年,少部分是一年。

德国在整个西欧范围内留学成本偏低,不少学校免学费,只要交注册费,收费也不高昂,通常在200-600欧元之间。但商学院通常收取学费:每年11万人民币左右。生活费也比较低,一年最少五到六万人民币也够了,大城市大概9-10万。

申请的话,要学德语,读预科取得歌德B1的证书,直接进专业则要求DSH2或DSH3,德福16分。也有少量英文授课专业,会要求托福或雅思的成绩,托福成绩一般为550分以上,雅思成绩应为6分以上,文科要求在6.5分以上。

荷兰

荷兰的教育实力很强,虽然荷兰的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怎么高,但实际上荷兰是世界上除了英美以外拥有最多排名进入前两百的大学的国家,荷兰14所U类大学中的13所都曾进入世界前两百,每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都排在世界前沿。。荷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绝佳——是欧洲大陆的交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商贸发展很好,荷兰的几所商学院都被列入“世界商学院100强”,所以荷兰对学习商科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荷兰U类大学:EUR(鹿特丹大学)、TUD(代尔夫特理工大学)、UvA(阿姆斯特丹大学)、UvT(蒂尔堡大学)等14所院校,硕士学制一到两年。

荷兰大学是收学费的,一年生活费和学费加起来平均15万人民币,研究生的费用要再高几万,但是可申请的奖学金很多。

荷兰的英语普及率很高,几乎所以硕士项目都有英文授课,不必担心语言问题。申请的难度也较低,雅思6.5即可,985/211毕业生平均分要求80分左右,双非毕业生平均分最好要求在85分左右,有很多学校的商科专业需要GMAT考试(一般要在600分以上)。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有哪些安全知识一定要知道?

Marco:

本人欧洲留学,我就说说在我身边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吧。

一、财产安全

1,小心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盗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卡还在你手上,但是卡号和卡背面的CVV2码被别人知道了,另一种情况是卡直接被偷了。欧洲很多地方刷信用卡不输密码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保管信用卡和背后的CVV2码,在银行设置消费短信提醒,一旦有异常,立刻联系银行冻结信用卡。但是这样也不是绝对保险的,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打车去机场的时候信用卡信息透露了,人还在飞机上,什么消息都收不到,信...

显示全部

本人欧洲留学,我就说说在我身边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吧。

一、财产安全

1,小心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盗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卡还在你手上,但是卡号和卡背面的CVV2码被别人知道了,另一种情况是卡直接被偷了。欧洲很多地方刷信用卡不输密码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保管信用卡和背后的CVV2码,在银行设置消费短信提醒,一旦有异常,立刻联系银行冻结信用卡。但是这样也不是绝对保险的,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打车去机场的时候信用卡信息透露了,人还在飞机上,什么消息都收不到,信用卡就被刷爆了,所以还是建议设置较低的额度,这样被盗刷了损失也小一点。

2,在欧洲小偷的眼里,中国人就是巨有钱的存在,所以出门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尤其是在地铁上,看住包包,有时候一眼没看住包包就被顺走了,我之前听说过有人吃饭付钱的时候把包顺手放在柜台上,付完钱转身一看包就不见了。还有,有时候甚至能碰见明抢的小偷,所以注意手机不要随便拿出来,会“露富”的事情不要做。

3,去著名景点的时候小心那些凑上来给你展示小礼品的人,一旦你碰了他们的东西,立马几个大汉围上来问你要钱。

二、出行安全

1,保护好护照:最好别把护照和手机、钱包、信用卡放在一起,不然护照顺手就被小偷偷走了。平时出门用不到护照就别拿护照,在屋里好好放着,旅游的时候时时检查一下,出门在外还丢了护照很麻烦的。

2,出去旅行要注意查询:目的国是不是申根区,手机卡支不支持目的国漫游,目的国是不是欧元区。第一点涉及到是否要办签证,只是中转也是要办签证的,之前我朋友不小心买了伦敦中转的机票去北欧,然后在伦敦上不了飞机,后来只得重新买机票,所以一定要小心这一点。第二点,一般欧盟的手机卡都有一定量的欧盟漫游,出了欧盟就不能用了,所以去比如瑞士的时候注意一下。第三点就不用多说了,非欧元区做好准备换点纸币,尤其在常用现金的国家,即使是常用银行卡的国家也要稍微换点现金,因为一般做公交只能用现金买票,没现金买不了票也挺麻烦的。

3,小心醉汉和所有用异样眼神盯着你的人,绕道走,然后慢慢消失在人海里~

4,不要去人很少的地方,也不要去人很多的地方(包括节日庆典、大型表演歌剧之类)。人多的地方容易有小偷抢劫,如果是在巴黎之类的地方,大型的节日庆典、歌舞表演之类的也尽量避开,可能发生恐袭爆炸……

三、住宿安全

1,周边不太安全的情况下,比如回家的时候路过了难民区,注意有没有人尾随,跟着你进楼。我之前在法国住的学生公寓,回去的时候没留神,有个人跟了我好几站路,还跟着我进了楼,好在我在楼下看了一下邮箱,第二道门他进不去,我才发现竟然有人一直跟着我,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如果担心这个问题,可以尝试租这种门禁系统做得好的公寓,一般新建的公寓楼这方面都会好一点,旧房子确实安全隐患大。

2,居住地避开危险的区域,市中心不一定安全,可以住富人区什么的。

3,租房注意检查窗户,尽量别租低楼层的房间。这一条是因为我以前听说有个朋友租的旧公寓楼房间,清洁工白天打扫卫生,忘记把楼道的窗户关上,晚上有人爬进来了,有的房间失窃了……还有个朋友住在一楼,睡觉的时候听见有声音,坐起来看见窗户外面有个醉汉一直在敲窗户……听起来都挺吓人的,所以有条件的话现场检查一下租的房子“密封”好不好吧。

4,做饭注意烟雾报警器,也别封上,万一真的失火了呢。如果真的响了,马上开窗户通风,拿个东西扇扇风,过一会儿就不叫了。

5,如果住的地方看起来不太安全,担心入室盗窃,可以买一个住房保险(有些地方是必须买住房保险才能办入住),住房保险一般都保入室盗窃。但平时出门还是要留意。

6,在租房的时候注意看清楚合同:房租含不含水电、暖气这些,需不需要押金。办理入住的时候注意检查房屋状态,东西都有多少件?有没有破损?有问题的及时找房东沟通、拍照留存,以免退房时遭敲诈,押金拿不回来。

收起
取消

毕业工作后还有必要出国留学吗?

Marco:

有些事情,一旦动了念头,就很难放下了。既然有心去留学,那就放手去做!

一、回报抵得上投入吗?

我听很多人说过是否要去留学的担忧,担忧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担心读完以后得到的回报不如投入的成本大。但是我认为,成本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衡量,就是时间和金钱,但是这个回报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很多人用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来衡量回报,但是一份工作对你而言是否理想是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时间段里你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很有可能你冲着一份当...

显示全部

有些事情,一旦动了念头,就很难放下了。既然有心去留学,那就放手去做!

一、回报抵得上投入吗?

我听很多人说过是否要去留学的担忧,担忧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担心读完以后得到的回报不如投入的成本大。但是我认为,成本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衡量,就是时间和金钱,但是这个回报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很多人用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来衡量回报,但是一份工作对你而言是否理想是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时间段里你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很有可能你冲着一份当初认为理想的工作去留学,在留学回来后却不想做那份工作了,你可能欣喜于这种改变,也可能会后悔,这不好说,而且也不能全怪留学;另外,我一直觉得在留学的回报中,应该加一项——精神愉悦感,比如,如果一个人有着留学的夙愿,当他真的能去留学,这种极大的幸福感当然应该算作回报,而且如果这一项可以量化的话,分值应该很高。

总而言之,我认为留学的目的与好处都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提升,还有其他更多的方面,而且不可量化,所以衡量回报和投入哪个更大实在是有点难。

二、既然事业稳定,就别去留学了?

仔细想想,这算是个什么理由?人缓步进入中年的时候,就希望生活各方面都变得稳定。稳定是好,但是改变一定不好吗?人们极力抗拒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年轻的时候有冲劲儿不就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吗?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不去进步,就能一直好好地守护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吧,即使已经工作,我们也得学着与时俱进,留学也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方式,仅仅用事业稳定这个理由来阻止留学是不成立的。

三、年纪不小了,别折腾了?

为什么要给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下定义?为什么大众喜欢一面阻碍别人去做和年龄不相符的事情,一面又鼓吹要活得年轻?为什么三十好几还能元气满满、人过半百依然追逐梦想就得到称赞,留学就不可以呢?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热爱生活,去尝试做一些新鲜的事情、挑战自己,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活得元气满满,热气腾腾,这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在留学的过程,你能够遇见更多新鲜的事物,留学让你变得年轻、有活力,而且,可以再一次让她回到学生时代,再体会一次做学生的快乐,挺好一件事儿~

四、工作三四年再出去留学有必要吗?

在我看来,其实工作以后留学更有优势,因为经历过几年职场上的历练,一方面专业技能、知识水平都比没有工作的学生强很多,另一方面,经历过职场生活的人更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留学的目的清晰明了,不会像很多直接读研的学生那样一头雾水,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现在是为了什么在学习。而且,在生活上,因为独立自主能力强,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生活,不容易收到诱惑,也不会因为生活上的烦心事影响到学习,学习的效率往往更高。

大多数人工作以后留学的目的都是职业的转型,可能是转行,可能是转管理层。

转行的话,比起找工作,可能有一个更早出现在你面前的问题——留学申请时,面试官会问你,你为什么转行?OK,你可以回答不看好自己现在做的这个行业,搬出自己工作的实例,可以说得有理有据。但是接下来,面试官就会问你,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专业呢?

很多人忙着思考要不要留学,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在我看来,以题主的情况,这才是留学的本质,是做留学这个决定的真正导向,而不是别的什么诸如要转行、寻求新生话之类的原因,如果这个问题有答案,是否留学能有一个很清晰的答案了。

转管理层是更常见的工作后留学的原因,读一个MBA,对之后的职业发展确实有很大帮助,很多职场人都这样做,不用担心学成找不着工作的问题,但是MBA学费比较贵,而且一般来看工作三四年去读MBA有点早了,不过觉得是时候去读就去读吧。

收起
取消

家境不富裕而放弃留学,值得么?

Marco:

第一,家境不富裕不一定留不起学;第二,放弃留学不一定不好。

 

先说第一点,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留学成本。

1,寻求 financial aid

奖学金:奖学金分三类——学校发放的、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中国政府发放的。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必单独申请,一般在申请学校时就附带了,学校觉得你优秀的话会在给你发offer时给你学费减免的优惠,就算是奖学金了。后两者需要单独申请,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查询学校官网就知道了,一般admission-financi...

显示全部

第一,家境不富裕不一定留不起学;第二,放弃留学不一定不好。

 

先说第一点,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留学成本。

1,寻求 financial aid

奖学金:奖学金分三类——学校发放的、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中国政府发放的。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必单独申请,一般在申请学校时就附带了,学校觉得你优秀的话会在给你发offer时给你学费减免的优惠,就算是奖学金了。后两者需要单独申请,留学国家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查询学校官网就知道了,一般admission-financing 页就有相关信息,有的学校还有些企业或者其他名目的奖学金可申请,也可以到留学国家的相关机构的网站查询,一般是教育部、大使馆之类的机构,不清楚的话发邮件问学校。中国政府发放的指的就是CSC(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了,但是这个不是什么项目都可以申请的,具体有哪些要到官网上查询(https://www.csc.edu.cn)。

贷款:国内很多银行提供留学贷款业务,覆盖生活费和学杂费,比如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中信银行可以采用房产抵押、信用和保证担保多方式,质押方式办理的贷款最高额度可达质物价值的95%,信用和保证担保方式办理的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50万元;中国银行提供“存一贷九”的保证金贷款,例如,如果你在中行存款10万元,就能贷款90万元,然后获得100万元的存款证明。银行多采用“定点+浮动”等方式计算利率,所以利率的高低还要要汇率变动。具体的请咨询银行。

我所知道的还有一种贷款,叫 Prodigy finance(https://prodigyfinance.com/get-a-loan),专门提供给研究生,不需要担保人,但是申请到的贷款将直接转给学校。类似的平台还有Sofi(https://www.sofi.com)。

2,改变策略

晚点出国:出国总体的费用是本科大于硕士大于博士,一个原因是学历越高,可申请的奖学金越多、数额越大;另一个原因是硕博生可以做助教或者找实习,而且有的国家读博士都是直接领工资的,轻松解决生活费。

公派留学:即CSC项目。

留学欧洲:欧洲的留学费用较之英美等国便宜很多,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公立大学不收取学费,但缺点是要多学一门语言。

先就业:工作几年以后攒够了钱再留学,或者在公司的资金支持下出国进修,顺便还能在职业道路上晋升一层。

3,“勤工俭学”

打工、代购:非常不建议!耽误学习时间,得不偿失。

实习:有些国家很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要做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长的实习才能毕业,读这种项目资金压力也会小一点。还有像法国学徒制、德国双元制这样半工半读的制度,能够申请到的话留学甚至可以一分钱不花,不过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都要工作好几年才行。

总结来说,奖学金肯定是最好的方法,不需要你牺牲任何东西,但也是最难的,你不够优秀又怎么能申请到奖学金啊。还有,计算留学费用经常有人忽略申请费用,就算再穷,考试和申请的费用也不能省,申请的学校多一点,几万块钱就没了。

再来说说第二点:留学真的就一定好吗?

近些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二三线城市留学的人数大幅增加,国内开办很多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都进行英式、美式办学,海归早已不那么吃香了。其次,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留学是很辛苦的事情,自己办签证、租房、和外国人撕逼,国外课程的压力也比国内大学大很多,抗压能力不足的人会难以独自应付这么多的事情,每天都会觉得很疲惫,留学自然就不开心了,没有好的心态又怎么能学得好呢。如果只是想着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还是得慎重,的确留学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一边学习一边放松,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但是当你付出了极大的金钱的代价,估计对这些也没什么心情了。

收起
取消

留学生活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去留学?

Marco:

这完全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靠关系得个工作,家长给买个小车,在本市找个对象”这样的生活,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着“这也是生活不是?”,一个“也”字就说明了题主并不赞同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我想有一些留学生或者正在申请的留学生在面对留学的困苦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背井离乡、忍受孤独、遭遇文化冲击……为什么我不选择更安逸的生活?我真的应该留学吗?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申请季收到很...

显示全部

这完全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靠关系得个工作,家长给买个小车,在本市找个对象”这样的生活,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着“这也是生活不是?”,一个“也”字就说明了题主并不赞同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我想有一些留学生或者正在申请的留学生在面对留学的困苦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背井离乡、忍受孤独、遭遇文化冲击……为什么我不选择更安逸的生活?我真的应该留学吗?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在申请季收到很多拒信的时候,那段时间过去以后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在这个回答里我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可能平平无奇,但希望对广大留学生有帮助。

我的家庭在一个二三线的城市,在当地的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自小到大成绩也不错,起码在我们那里,不少人眼里我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了。但是我小时候吧,虽然没有过“长大我是读清华还是北大呢”这样的烦恼,但我也觉得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才,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我将来肯定是要出去闯荡一下的,老老实实被父母在家里安排了工作这种生活,说实话我是不服气的。

我就在这种心态下开始读大学,我开始尝试很多有挑战性的事情,不愿意让自己安逸下来。我对那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的一个学长分享了他去南极洲的故事,后来长达几年的时间我都对南极念念不忘。用比较文艺的说法——我希望能拥有一个激荡的青春,留学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一开始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考雅思的时候不太顺利,后来考G、实习、学校的课程各项事情压在一起时,我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我意识到我一开始的规划出现了问题——我一直没有用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而且时间管理上也有问题,我做事情的效率太低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极大地打压了我的热情,我从零学习时间规划,一点点解决面前的问题,但是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大于我解决它们的速度,困难慢慢积攒,像滚雪球一样,于是我开始出现负面情绪,有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不稳定,我父亲安慰我,叫我不要着急,大不了回家来,咱们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的。我父亲是典型的以“安逸”作为人生终极目标的人,我从小就很不认同他的理念,但是这个时候我听到这种说法,我发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可以不必这么劳累这么辛苦,何况我还是在准备出国,到时候一个人在国外岂不是更难,我要不就妥协吧。那时候我留意到身边一些“毕业后被家里人安排”的亲人朋友,说实话我那时有点羡慕他们,生活悠闲轻松又自在,我开始想,其实我也可以这样的啊。

我承认,我的抗压能力是很差,所以那个时候我也不仅仅是想躲开留学的“苦”,我更觉得我其实不适合留学,我的独立自主能力完全不够,我何必勉强呢?但是我还是给自己加油打气,坚持下去了,我不想就这么被这一点点困难打倒,也许我可以挺过来的,更重要的是,我不想以后被别人指指点点,“你看那个名校毕业生,现在混得也不怎么样嘛!”。当然,我介意的不是别人这么看我,而是害怕我自己这么看我自己,我过不去的是我自己心里的坎儿。

我就在这样复杂的心境下走完了整个申请季,等到整个结束以后,在等offer的时间里我才开始有时间慢慢梳理,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在于我只是想“挑战自己”才选择留学,而我连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安逸的生活的理由都不知道,我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所以我才会越走越迷茫,追求安逸尚且算是个目标,毫无方向地挑战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说,正是因为我找不到目标,我才想不停地挑战自己来寻找目标吧。

现在的我已经找到了我的目标,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挑战自我还是追求安逸这个矛盾也不复存在,留学虽然苦,但是我依然乐意留学。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留学生,但是对我个人而言,留学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如果没有留学,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想明白这些事情,可能我还在盲目地四处碰壁。

收起
取消

留学申请通过中介还是靠自己?各自的利弊是什么?

该话题答主

Imane Wei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帝国理工学院 Transport
Msc degree in Transport at Imperial College Lon
Imane Wei:

 

这个问题是没有适合所有人的统一答案的,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判断吧。如果我建议连官网信息都读不懂的同学自己DIY,恐怕要害人家没有学上了。

虽然我是自己DIY完成的申请,但我最初也接触了几个中介,同事身边有很多同学是请中介帮忙申请的,因此对中介的服务也有些了解。希望能以比较客观的角度,为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些建议,下面开始回答楼主的问题~

DIY的优势/中介劣势:

 

1. 把控学校和项目:毕竟关乎未来几年的学习生...

显示全部

 

这个问题是没有适合所有人的统一答案的,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判断吧。如果我建议连官网信息都读不懂的同学自己DIY,恐怕要害人家没有学上了。

虽然我是自己DIY完成的申请,但我最初也接触了几个中介,同事身边有很多同学是请中介帮忙申请的,因此对中介的服务也有些了解。希望能以比较客观的角度,为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些建议,下面开始回答楼主的问题~

DIY的优势/中介劣势:

 

1. 把控学校和项目:毕竟关乎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机会,总要保证申请的是自己想学的,或者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的学校和项目吧。自己筛选学校不仅可以避免中介因利益关系推荐的野鸡大学,还能在筛选的过程中,了解具体的课程内容,考虑下项目是否适合自己。如果完全依赖中介进行选校,学校和项目与自己的匹配性是难以保证的。

2. 及时递交材料:自己申请可以很好的保证在开放申请后,尽早递交申请,毕竟很多课程项目都是先到先得的。可能有些中介,在帮同学申请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对申请开放的时间不是很清楚,或者申请材料上传不及时,导致申请不能尽早完成。要知道申请流程不完整,学校是不会开始审核的,迟交两天材料,也许就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了…

3. 锻炼能力:听起来很虚,但如果细想还是有点道理的。一方面自己准备文书、浏览官网、联系学校可以帮助提升英语水平,提前为国外的学习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时间规划、搜集资料、分析选择的能力,都能通过申请过程得到全方位提升。

4. 省钱:(如果不在乎money的大佬,请自动忽略这条)出国的学费和生活费开销是很大的,平时能省点就省点吧。如果自己有能力完成申请,当然最好啦。

当然还是有负责任的好中介存在的,请中介帮忙申请也有很多好处,比如下面这几点:

中介优势/DIY的劣势:

1. 省心:大多数情况下,请中介都是会比自己DIY省心,除非遇到极其坑的中介,不省心还会添堵。中介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的会提供全申请流程的服务,包括选校、文书和网申三大环节,有的只是提供其中的部分服务。即使请中介帮忙申请,最好自己也要参与下,比如需要一起讨论选校的问题,或者中介将文书写好后,自己再略微修改下。需要注意的是,成绩单和在读证明是需要自己在学校开具的,中介是没办法帮忙开的。整体而言,整个申请过程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

2. 语言不是问题:有些同学英语可能不太好,准备先去国外读语言班,慢慢提升英语水平。这类同学自己申请的话,能力上的不足可能导致无法完全了解申请要求和项目介绍,更不用说自己准备文书了。这种情况下,我会建议请中介帮忙了,中介的老师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对于项目和申请流程的理解会更好,可以帮助同学更有效的完成申请。

3. 有经验:大型的中介每天都会接触很多学生,他们对整个申请流程和材料准备是比较有经验的。由于接触和服务的学生不断积累,中介在选校上也会相对有些经验。不过不同的中介经验值会相差很大,各位同学自己注意判别吧。

总结一下:如果英语还不错的童鞋,我会建议DIY。

 

关于选校: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通过网络搜索或者来芝士圈与有申请经验的前辈聊一聊都是可以的。对比下官网要求和自身条件,参考一下QS排名,询问下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拿到了什么offer,相信同学自己也是可以选出来的。

关于文书:自己尝试多写一写,学习下网上的范例,自己多修改几次,或者请学长学姐帮忙修改下,当然也可以请我们芝士圈的老师指导或者润色一下。

关于申请:材料都准备好了,申请的部分就相对简单很多了。选校的时候注意下开放申请的时间和整体的申请流程,按照官网要求,注册申请账号,上传材料即可。

当然啦,我只是建议,选择还是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身条件和看重的东西,如果想选中介的话,建议各位同学多对比几家,找一个负责任的中介。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拿到理想的Offer~

收起
取消

DIY香港留学申请要准备哪些?

该话题答主

Jessica Lu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香港中文大学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申请,帮助明确留学选择。生命科学领域面试技巧以及香港申请生活全方面答疑
Jessica Luo :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香港的招生类型:

香港学校的招生分为授课型 master,和research型 master(Mphil),博士(PhD)。授课型需要自己交付学费,绝大多数没有studentship,只需要在有课的时候去上课就可以,没有固定的导师,和大学上课类似; research型 master(Mphil),博士(PhD)同样需要自己交学费,但价格相对低一些,并且有学校或者香港政府发的 studentship,但相应的也需要有一个 te...

显示全部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香港的招生类型:

香港学校的招生分为授课型 master,和research型 master(Mphil),博士(PhD)。授课型需要自己交付学费,绝大多数没有studentship,只需要在有课的时候去上课就可以,没有固定的导师,和大学上课类似; research型 master(Mphil),博士(PhD)同样需要自己交学费,但价格相对低一些,并且有学校或者香港政府发的 studentship,但相应的也需要有一个 teaching assistant 的任务需要去做,基本上是每个星期一个下午到两个下午的课时时间。

这里我主要想说 Mphil 和 PhD.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面,学校的最低要求是非常简单的:雅思6.5托福79或者GMAT verbal21.在校平均分不低于80(B等级)。

但是据我所知,我并没有认识任何一个学生只凭借80分的平均分就真的成功申请。我个人不负责任的认为,因为申请的第一步就要交申请费,可能也是学校赚钱的一种方式吧。

关于准备的材料,各个学校网站上都是非常清楚的,我在这里想谈一下申请的打分机制。

如果是本科毕业的学生申请,那么本科毕业学校和在校成绩是一个占比较大比重的考量因素;如果是硕士毕业申请读博士,那么导师以及是否有文章是更加重要的考量的因素。对于内地生而言,英语水平也很重要。如果有出国出境的交流经历或者是在英文表达比较突出的,一定要强调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

除了硬件方面的准备,如果想申请 research型的 program,如果提前自主选择想要填报的导师并套磁成功的话,基本上只要硬件可以达到学校的要求都会被录取。这里想要特别的写一下套词。因为套词是不会出现在任何官方的页面上面,只是看学生自己有没有主动的去联系导师。很多有名的导师因为有非常多的人去申请,一般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自己一个一个去那些申请里面找自己想要的学生,都是从主动联系他的学生里面再通过自己的一套方式去选择想要的学生。但是一些新 PI 可能名气相对比较小,或者是新加入的PI,错过了第一批的招生,那么他们才会在无数符合基本条件的简历中去一个一个翻阅。

所以如果是自己 DIY 的申请,我强烈的建议大家先找老师们提前套磁一下。毕竟提前多了解一下导师以及办公室、实验室的情况绝对不是坏事,如果有可能,比较谨慎的导师可能会安排Skype或者直接请你来一次香港,过来当面聊一下。绝大多数导师对于选择新学生还是比较慎重的,毕竟谁都不希望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起码聊聊天看看态度,气场合不合,也可以更方便的聊一些每个导师不一样标准的一些细节问题。

既然说到了套磁信,这里我想说一下套磁信怎么写以及需要在心里面放入什么内容。

首先,我比较倾向于推荐大家一次性申请多个学校或者多个导师(如果目标不是特别明确或者是害怕只联系一个导师会在最后被拒)。先去想要申请的学院网站上面找到自己想要申请的导师们,可以考虑打印下来他们的介绍页面,并且划重点出来。我觉得这一步很需要做的原因是,在非常多非常多的套磁信一封一封发出的时候,会很有可能搞混这些导师的名字以及领域,所以一张一张的打印下来亲测会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加以编号。毕竟如果套磁信连导师的名字都写错,印象分就已经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了。我们不要嫌麻烦,把细节最好了才更加容易申请成功。

关于套磁信的内容,可以有固定的模板,然后把中间 “I am interested in xxxx” 的那一部分空出来,每次填上想要申请的导师的领域相关内容就可以。当然,如果有能力,可以在这部分自由发挥,如果能有一些课题上的 idea 那是最好不过了。除此之外,邮件内容可以长一些,但是要清楚的介绍自己的背景,突出自己的优势,以及渴望想要成为这位导师的学生的一个想法。另外,可以在附件中附上自己的 CV, 本科生的话可以带上自己的在校成绩单,如果有文章发表,那是一定要把文章附在链接上面的。在和导师沟通和套词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回复导师的邮件,如果等了若干天还没有回复的话,非常建议再发个邮件询问。因为大老板们都很忙,很有可能忘记了。但此时就不要说“你是不是忘记了回复”,改成说“是不是因为网络的原因没有正常的发出、接收”。 之后一般情况下,导师可能会需要你去写research proposal,这个时候一定要阅读导师相关的文章,当然如果觉得写得没有那么的好,可以请认识的相关领域的师兄师姐帮忙修改。

如果条件非常优秀的学生,老板还会推荐你去申请 HKPFS,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奖学金。但这个奖的申请除去自身的实力,和所学的专业,以及support申请的老板的title也可能有相关性。但如果能申请到,不需要交学费,并且有比普通学生更加高的奖学金。并且以后的简历都可以把这一条写进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奖主要针对非本地的学生,所以竞争是非常强的。有实力的伙伴可以考虑一下,含金量非常的高。

如果顺利通过,下面就是面试。面试的话我觉得只要不紧张,穿着比较得体,口语比较流畅就没有太大问题。如果口语和听力不太好的小伙伴们可以着重加强一下这两个方面。尤其是相关专业的基础词汇,一定要能听懂而且可以自己表达。最后强调一下,如果是自己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瞎说,毕竟坐着的老板们全都是行家,这时候可以老实的说“我不知道”。如果有一些关于这个话题的其他答案,可以说“我不清楚,但可能是xxxx样”。

香港一般来说第一批在3月就会发放录取通知,在得到录取通知之后还需要自己去办理香港签证等事宜。就跟着流程去出入境管理那边一步步办理就好。

希望大家都可以申请成功!

收起
取消

计算机专业出国留学读研有什么好的建议?去哪个国家?去哪所大学?

该话题答主

Louis Li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哥伦比亚大学 Computer Science
留学全程自己申请,拿下近15所学校录取;找工季一路面试,斩获6家公司offer。善于思考总结,
Louis Liu:

作者Louis Liu,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专业与选校

首先有三个比较相似的专业大家必须分清楚,那就是:EE(electrical engineering)CS(computer science)CE(computer engineering)说白了,EE主要是做的硬件,CS主要做软件,CE介于两者之间,软件硬件都会学。在这些专业下面还会有不同的方向,对于硕士申请来说这些方向影响不会太大,而且被录取之后是可以换方向的。但如果你是博...

显示全部

作者Louis Liu,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专业与选校


首先有三个比较相似的专业大家必须分清楚,那就是:
EE(electrical engineering)
CS(computer science)
CE(computer engineering)
说白了,EE主要是做的硬件,CS主要做软件,CE介于两者之间,软件硬件都会学。在这些专业下面还会有不同的方向,对于硕士申请来说这些方向影响不会太大,而且被录取之后是可以换方向的。但如果你是博士申请,那么你的方向从一开始就会非常重要
接下来说说关于选校的事。选校的过程中,三种数据非常重要。第一便是专业排名。在2010年USnews发布过一个专门的CS专业全美高校排名,之后再也没有发布过,所以一般按照这个榜单来做参考。一般排名越靠前越难申请。
第二种数据便是录取历史数据,这包括了两小类,首先是本校本专业的数据,包含这个专业往年录取情况、男女比例、国外学生比例、语言成绩均分等,这类数据更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学生的整体数据也会有一些用处。比如,有些学校虽然排名高竞争激烈,但是招的中国学生比例比较高,那么这个学校就相对没那么难申请。
第三种数据便是一些硬性要求,这其中主要包括托福和GRE这些语言考试的成绩,以及你的GPA和排名。



职业发展


申请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发展作为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CS出去的职位主要有:前端、后台、SDTE(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数据科学(搜集分析数据)、架构工程师(比较难做到的头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抓住秋招的这段时间,因为秋招名额很多,春季会少一些。
很多同学都会在假期实习,美国CS行业的实习资源很丰富,主要包括facebook, google, snapchat, apple, uber等。面试时间集中在12月到来年一月。



如何准备


1. 成绩要求:GPA能刷就要造刷,等到现在这个时间点,GPA已经基本成型了。接下来就是语言考试,CS专业一般都要求托福和GRE,过线是最基本的,当然越高越好。
2. 自身挖掘与定位:申请过程就像销售的过程:学校就是客户,要了解学校的需求,招什么样的人再来反观自己有什么经验、品质,再思考如何把自己包装得更好。如果你是跨专业申请者,可以去coursera上看看CS相关的公开课,既能帮你学到很多知识,又能体现你的自学能力和求知欲。
3. 文书写作:文书的一个关键便是,要把你在自身挖掘过程中发现的亮点串成一条线。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喜欢不断挑战自己”是我的一条线,于是我就写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比赛经历和项目经历,其中可以体现我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一篇PS就像一个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另外,工科生申请的文书不需要语言多华丽,尽量简洁明了,不要有语法错误就好。重要的是,你的文书里要有干货、善于用专业术语。“完成什么任务之后天空都变得五彩斑斓”这种浮夸的话就不要出现在文章里了。招生官看的是文书中能够体现你的个人品质、专业素养的部分,而不是语言的浮夸。



一些建议


第一,希望以职业的角度去选择CS专业。你的读研、读博经历应该是你未来人生、职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环。有些学校地理位置很好但是可能专业排名不是那么高,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我建议大家可以把地理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涉及到你的实习和未来的求职。
第二,开始做一个长期的项目。可以使用网站,app或者其他东西,你会有一个很好的收益点。首先你会对CS这个专业未来做得事情熟悉,对行业更加了解。其次项目在文书里也是一大亮点。



-2-


Fanne Yang,卡耐基梅隆大学,MIS


时间规划


6月-8月,大三的暑假,清理你的GRE和TOEFL的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
9月份,定选校,联系推荐人。列一张大表,包含所有选中学校的网申信息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的一般学校是发链接到推荐人邮箱,要求推荐人去填一系列的信息,包括问题,对你的印象,以及一张正式的推荐信,这些较耗时,再加上如果申请的项目多,推荐人需要挨个去填,而每个学校需要的信息也会各不相同,所以提前很久联系好推荐人,敲定到时需要填写的有哪些内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进入10月,这是一段比较琐碎的细节填写时间,构思各种文书,有的推荐人可能还需要你自己写一份推荐信的草稿。准备各种材料,有的学校仍然需要你寄送纸质版的成绩单,有的学校要求你进行wes的成绩认证,还有些学校会额外需要一些材料证明,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的。
在11月,进入填写各种申请表,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网申系统,网申系统的信息也会比较麻烦。有些学校甚至需要你把你上过什么学科,每个学科做过什么大作业,有些学校还需要你提交一些Sample,这些都比较麻烦。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12月份的时候你的申请工作就应该是大致完成了。但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这只是一个理想的计划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操作的。
很多时候会因为有些突发情况打乱计划,这个时候怎么力挽狂澜呢!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1、建立非标准化模块:
把申请季中所有可能的事情都列出来,分成不同的模块,比如考语言成绩、准备文书、填表格这些都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模块罗列出来。另外实习、准备毕业设计,这些是额外的,是会打乱你整个申请计划很重要的因素,也罗列出来。这样就不会造成同时有多个模块交叉并行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不知该做哪个,导致什么都不做。
分清楚每个模块之后,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模块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以我的例子来说,我在9月份才开始实习,这个时间特别晚,还要同时兼顾语言考试,让我焦头烂额。所以在划分模块的时候要留出一个缓冲区,就是你假设这个模块需要1个月的时间,但是事实上你前后要多留15天。
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心理上的调整。当你认为9月份应该可以结束标化考试,10月份能联系好推荐人,11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填表事项。但事实上,你到10月份还没有搞定标化成绩,这时候你的心里就会特别的慌,做事情都特别焦虑,这是一个心理预期的问题,一旦你发现已经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就一定要提早心理预期
2、测试
每一个人计划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和实际去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在我的想象中,去填写一个学校的网申表格只需要1天的时间,但实际上我花了1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总是过分的高估自己,我的解决措施,先做一个单位值的时间,比方说先填一个学校的网申系统,然后去整个预估填每一项用了多长时间,罗列总共的任务长度,就是你一共要去填多少学校,每个学校的工作量是不是一样的,因为有些学校的工作量会远远大于其他学校,最后再把它根据你现有的空余时间进行均摊,均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留下可以调整的时间。
所以我建议大家找一个不是很喜欢但是在申的学校,作为一个测试,看看用了多长时间,然后再整个看一遍你所有要申请的学校的网申系统,观察有没有和第一个特别不一样的,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的,把这些都列好之后,再进行时间分配。
3、分清主次
在做好当非标准化模块和测试之后,你会对自己的申请流程会有一个很清晰的了解,对自己的时间规划非常明白。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进行处理,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分清主次。每个月只安排1件重要的事情和3件不太重要的事情,然后到下一个月要保证这件重要的事情完成85%了,这样他就会变成下个月不太重要的事情,因为下个月也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文书准备
 

8102-E-spleGrG7fyIxaGYzwt08vd9yUEXCpX.jpg

PPT中左边是在申请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分,我把自己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个数值化的衡量,这些是对自己的基本评估。最重要的是总结出自己在这些申请者中的优势,这个优势点也会成为你在书写文书时全程贯穿的重要内容。我给自己总结的点是“所学即用”:我的GPA和GT都不高,但是我的实习项目都很强,所以说明我是一个能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现实应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看重理论成绩的人。这点也一直在我后面的文书中有所体现。
有了核心之后,就是一个多角度挖掘细节的过程,我把它分为四步。
第一步就是列出所有能体现你核心优势的所有经历,这个经历的起因、背景、地点和团队,这是一个基本的描述,这决定了这是否是一段很有说服力的经历,还是只是辅助性的经历。第二步是你在这个经历中被分配到的任务、你所使用到的工具和方法、你学到的东西。那你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把所有事情做下来,肯定会有困难,还有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在解决困难中又收获到了什么。最后一点要有一个结果和评价,越客观越好。
到这里,你把每个经历的这四点都列出来,文书的基本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也看到自己在每个经历过程中的突出点和弱势。接下来就是文书的书写。
我认为文书表达的是一种供需关系,你想要的和学校能给你最后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
文书的片段可以从这5段来写。第一段就是你想要的自我,这就是在前面环节总结出来的在你所有经历都贯穿的核心优势,作为所谓的兴趣开发点来进行表述。第二段就是你达到的,就是你为了实现自己的兴趣或者理想,你最后达到了一个什么结果,比方说学了什么专业,培养了什么方面的性格,做到了什么竞赛,掌握了什么样的职业技能。第三段是你还需要什么,这是一个要求体现职业规划的点,因为国外的master都是就业导向的,你需要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需要实现一个怎样的自我,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你实现这个自我,为了达成这个工作,你觉得你还需要什么。这个需要的就是学校能提供给你的。最后再隐晦的谈下双方能得到的是什么,对于你来说你能实现一个自我导向的人生理想,对于学校来讲,她得到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学生,这个学生会在职业上有非常辉煌的成就。这段也可以叫做表忠心,有且只有这个学校能给你这些东西。最后提一两点这个学校很特别的地方来作为总结。



突发情况


在申请中会遇到一些材料没有及时送达到学校、学校要求补寄证明材料等等的突发状况。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这三点:
1、检查邮箱:每天检查2次,且只有两次,每次检查所有的学校的信息。避免不规律查询导致心态起伏波动特别大的情况。
2、联系小秘:如果有什么问题在网上根本查不到靠谱的回答,罗列好你所有的问题,用英文提示好,卡好时差去跟小秘打电话。相比发邮件,打电话的回复率会很高,而且打电话的方式也可以很容易地跟小秘聊到更多的信息。
3、信息搜集:即使你已经在申请尾期,也要进行信息搜集。因为很多学校会有新开的项目,录取的难度相对较小,申请人数也不多。有些时候学校会委托同一个系的学生到bbs上发帖号召同学来申请。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补申的候选。
搜集这些信息的一般有这些途径,首先就是学校的官方网站:有三点我推荐关注
(1)course set;(2)Class Profile:会有班级的平均成绩、多少中国人、多少外国人的信息;(3)就业情况:一些就业率,就业导向的信息,与你自己设想的进行对比。其次是通过院系的论坛找到那些在读的学长学姐,但是一般都比较主观,需要和官网的内容结合来看。还有就是一亩三分地和太傻这样的留学论坛。
 


专业介绍


CS:很传统,要会一定的数学、算法、系统还有编程,很正经的出路就是所谓的“码农”。
IS:更偏向于在某个场景下的一套信息的模型,还有一些工具以及最后对处理的信息流的分析,business背景下的会多一些,出来之后不仅需要一些model和一些programming的事情,还需要一些管理,包括书写报告的能力还有一些基本的金融头脑。典型的职业就是business analyst。
DS:处于两者中间,更偏向于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和分析决策,数学基本建模知识和算法,同时要用到数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流程来进行更合理的分析。这个出来的title就是Data Scientist。
总的来说技术性最强的就是CS,最弱的就是IS。CS也比较辛苦,IS相对轻松一些。每一个类型也有不同的排名,CS的排名看US和times就可以。而DS和IS,由于近年来新开很多专业,所以通过排名来搜学校不是特别靠谱,我的经验是去看课程和就业来判断这个项目的好坏。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