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话题:硕士留学

130 个问题

出国留学是不是一定要中介机构?

Marco:

作为一个提供留学申请服务的平台,我们的用户DIY和半DIY的比较多,而且我们也倡导更多同学能够通过DIY或半DIY完成申请。

[图片]

理由如下:

1.DIY申请的可操作性

早期传统中介盛行不过就是占了个信息不对称的先机。在信息化时代下,这种信息不对称真的越来越小。而中介的售卖政策一向是捆绑式售卖的,将留学申请的每一阶段都作为服务的一部分,看似很省事,但有些服务,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做,没必要付费。

本回答下提到留学申请三个主要方面:选校、硬件、文书...

显示全部

作为一个提供留学申请服务的平台,我们的用户DIY和半DIY的比较多,而且我们也倡导更多同学能够通过DIY或半DIY完成申请。

38171-BdhLoJbDPHIHmSPuiEJFYwUpYdVhFfiA.jpg

理由如下:

1.DIY申请的可操作性

早期传统中介盛行不过就是占了个信息不对称的先机。在信息化时代下,这种信息不对称真的越来越小。而中介的售卖政策一向是捆绑式售卖的,将留学申请的每一阶段都作为服务的一部分,看似很省事,但有些服务,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做,没必要付费。

本回答下提到留学申请三个主要方面:选校、硬件、文书,基本赞同。根据行业内的说法,这里将这三个方面的说法改为选校、背景(硬件和软件)、文书。

 

背景是重中之重。

GPA要高,语言要好,综合能力要强,最好有些学生会任职、竞赛奖项、论文发表........总之,德智体美劳越全面发展越好,这是最重要的。

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同学完全是有能力完成接下来的留学申请,并申请到好学校的。但背景方面,一般情况下,中介是帮不上大忙的。

(这里用了个“一般情况”,是因为了解到有机构卖背景提升服务,三十到五十万,据说是常青藤实验室,还给推荐信,但不知道是否真实。)

 

选校,说白了就是信息搜集,然后和自身背景做匹配。

搜集的信息包括:项目排名/学校的师资力量/录取要求/往年的录取案例/就业去向......最好能找在那个学校的学长学姐聊一下。

项目排名/学校的师资力量/录取要求/往年的录取案例/就业去向.....这类的信息网络上可以找到,并不是中介掌握的机密。QS排名/US News排名/学校官网......这些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至于找在读学姐学长聊一聊,相信我,中介没有那么强大的资源覆盖足够多的学校。

但是,如果你DIY或半DIY你可以去找到大学里申请到国外的学长学姐问问情况,实在找不到,评论区里我会放出链接。

 

文书,一定要自己写。

很有可能你咨询中介的时候,文书是被中介承诺代写的。求求同学们,文书自己写,申请是大事,别怕麻烦,申不上或者出了问题更麻烦。

文书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定价确实不怎么便宜,但是中方老师代写的那种,价格水分很大。国内比较大的那几个机构,各地有线下店的,文书老师写文书是量产模式,一天过个几十份文书都不是问题。

 

所以,不会写文书怎么办?

首先,看看别人怎么写的。网上搜点文书样例不难。

看了还不会?去找会写的学长学姐问一下,也有单独做文书咨询的平台。比如芝士圈,有申请成功的学长学姐提供自己擅长的咨询话题。等到这一届的同学申请成功了,又可以留在平台为之后申请的同学提供帮助,这样的平台对diy的同学来说就很实用。

写了觉得不好?找学长学姐、学校里的外教或者外籍文书导师修改。芝士圈拥有300+全外籍文书导师,不同程度的修改服务匹配同学们各个层次的需要。

 

2.自己申请放心。

别把自己的未来完完全全地交到别人手里。留学申请的同学肯定在做中介功课的时候看到各家中介都有申请事故发生,本应该给大家安全感的大品牌也时常曝出丑闻。这其中有行业攻击,也有真实事件。

服务不可能百分百无失误。你的失误放在经手了1000个学生的申请老师履历里,申请成功率依然是接近100%。但对于你,失误率是100%。

自己DIY就不同了,自己负责自己的申请材料管理、申请时间追踪,整个过程都是了然于心、十分踏实的。

 

总之,不管是DIY还是选择留学中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你真的大四学业非常紧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那就一定要多咨询几家,细扣留学中介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

如果时间允许,DIY是更好的方法。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你也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你未来的学业接轨。毕竟留学的过程中信息搜集、问题咨询等等这些能力你都可以在留学申请的时候得到锻炼。提前进入状态,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后打个广告,如果你还是对信息搜集、文书写作不太明确,芝士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文书修改价廉物美,外籍老师专业负责又很有效率,绝对能使文书增色不少。而且在留学咨询的时候,你还很有可能提前就认识到了你未来的学长学姐,在开始留学的时候又多了一位可以问问题的靠谱的熟人。

点击链接了解芝士圈文书服务

https://www.zhishiq.com/product/service-text/graduate?ref=top_nav

38171-1ci0shvLqisM9a7x7TFuTy0ptSzrB79S.jpg
收起
取消

去英美留学开销大概多少?英国一年制硕士会不会不好申请博士?

Xin Li:

作者Xin Li,芝士圈留学行家,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我本人在英国G5美国常春藤各读过一个硕士(不同专业),仔细观察过英国美国的硕士教育体系,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更多启发。

首先先放结论:

1. 英国硕士,1年的,伦敦地区40-50万,其他地区40万稍低,不会低很多2. 美国的硕士,常春藤比其他学校更贵,一般两年制的项目总花费要70万以上,东北各...

显示全部

作者Xin Li,芝士圈留学行家,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我本人在英国G5美国常春藤各读过一个硕士(不同专业),仔细观察过英国美国的硕士教育体系,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更多启发。

首先先放结论:

1. 英国硕士,1年的,伦敦地区40-50万,其他地区40万稍低,不会低很多
2. 美国的硕士,常春藤比其他学校更贵,一般两年制的项目总花费要70万以上,东北各州、中部各州、南部各州,一共40-50万即可;如果是商学院、法学院,学费会更高,但是很多商科、法律专业都是一年制的,所以总花费差不多

* 以上是根据同学的平均花费来计算,并不是省吃俭用的花费,因为如果你自己计算一下,其实特别省吃俭用和普通花对比起来,也就最多差个3-5万。找个好工作,一年就能把这个差距的钱填平,人生这么多年呢,给自己留个美好的留学生活的记忆,很重要的。

* 以上花费的是计算了必要的social、聚会、和旅游的花销的。在美国你肯定是要把美国玩一遍的,说不定还会延伸到加勒比海、加拿大、南美。因为你会发现回国以后再想来,飞机票一定占总费用的一半,你会觉得太不值了。如果你在英国,你一定会把欧洲你感兴趣的国家玩个4-5个以上,所以这部分钱,你得计算进去。我上面的费用,已经计算了这部分的钱。

本人情况:

1. 985上游学校本科,理工科
2. 美国常春藤硕士+英国G5硕士,理工科+商科
3. 常驻过纽约、伦敦、芝加哥、旧金山

申请第二硕士是出于职业发展和兴趣的双重考虑,也是国内就业市场的实际选择偏好,我建议大家如果是英国念书,也不妨考虑double一下自己的硕士学历,并没有多花什么时间。

下面是对楼主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英国一年制硕士会不会不好申请博士?”

答案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有一点点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具体解释如下:

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分别是:

1. 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申请者的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2. 这些必须的成功要素里,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很难提供你什么?
3. 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第一部分: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核心成功要素是两个:

a. 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其中,英美教育系统下的成绩单效果远远好于国内
b. 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经历,而且老师看得懂,喜欢

读博士的英美博士的核心,是老师本人要招一个和他研究兴趣相同,并且小有成果,让老师认为你以后可以在他所在的学术圈里有一定水平,甚至可以成为他在他自己学术道路上的左膀右臂的人。他要招一个“自己人”。

所以,成绩单和科研经历的关系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两回合的竞赛,第一回合通过的人,进入第二回合,但是通过第一轮以后,第一轮的所需要的资料就没用了,和第二轮没关系。第一轮是成绩单,第二轮是科研经历。比如先用GPA 3.7卡一刀;筛完以后,导师开始看研究经历,这时候,GPA 3.85和3.75,没区别,除非最后没看到任何人和自己特别兴趣相同,那才会重新捡回GPA来比较。第一轮再高,对第二轮也没有帮助,但是第一轮低了,很可能没有机会进入第二轮。

所以对于成绩单来说,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说服力是很重要的,要让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受过良好系统科研训练的可教之才。这里面,国内的成绩单的说服力会低。

然后是科研经历,这里不是浅尝辄止的凑数的科研,而是你真的感兴趣,你查了很多资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的观点体系,并且对其中的诸多主要方面已经自己验证过了,结果已经有了。但是你这个体系可以是错的,也可以是有点幼稚的,但是老师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你的兴趣,并且你为了你的兴趣已经进行了诸多努力,而且是已经有成绩了(虽然有可能是一大堆证伪)。这个情况下,你就必须要有时间去做科研,不是简单地出人出力,而是你自己申请机会,设计体系,验证它,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重要结果。

第二部分: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

录取委员会看重的这两个东西,其实英国一年制硕士都不一定能提供的出来。成绩单,你如果想要和博士无缝衔接,就要12月提交博士申请,那时候,你在英国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你的英国学校的成绩单是空的,只能给你一个简历上的名字。由于你尚未证明你在英美教育系统下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一环节,你缺失。科研经历,更加难有,因为你只有两个月时间,还要去熟悉导师,找机会,难度更大。

实施上,最可行的方法是,硕士8月毕业之后,准备12月的申请。但这样,在时间表上和美国两年硕士不就完全一样了吗?是的,就是完全一样了,而且你也很难有优势,因为英国硕士是一年的,就没有给大家进实验室预留很多空间,所以各个老板也不太有考虑招个硕士进来帮忙的习惯和传统。

所以,英国有研究性硕士和普通硕士的区别,前者是真正面向博士培养的,如果你要读博,你就需要申请前者。而前者,很多时候是两年的,又和美国一样了。

总之,读一个英国一年制的硕士,是一个hard模式申请phd的路数,只要看清楚了申请博士的核心成功要素,综合结合自己的情况,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模式,这种硕士本身的市场定位也不是为博士设计的。

但是这也不是说你就有劣势,还要看你的对手是什么情况。

第三部分: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申请phd录取委员会所看中的,本部分的讨论,就集中在GPA和科研经验上。

1. 你的国内对手:

a. 国外的成绩单他们大概率没有,有可能有交换经历,那么在这个经历中,他们大概率会竭尽所能考取高分数,并且有推荐信。
b. 国外的科研经历他们大概率也没有,但是现在一些中介有渠道帮助学生出国做暑期科研,他们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一定比你有优势。因为这种暑期科研,是有固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全是打杂。这等于ps里是有干货写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就稳了。

2. 你的美国硕士对手:

a. 他们的机会超过你。成绩单有而且分数已经出来了(因为他们是第二年了),科研也已经做了一年多,而且很可能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大干特干了三个月
b. 但是他们很多人不考虑英国博士

所以你的情况就是:

你对比美国硕士,竞争机会明显弱,这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选择的模式不适合和人家竞争;
你对比国内硕士,你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有优势,但是也不是很多,因为你的优势其实只有一个没成绩单的学校名字;
你和他们中有海外交换和海外暑期科研的人相比,竞争力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经读了一年硕士,有了一年科研成果,你本科才毕业不到半年,暑假肯定本科学校也不会让你再回实验室做几天。

第四部分:结论,以及你最佳的路径是什么?

结论就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就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但是,我最后觉得最重要的是回到楼主提问的实质上来,那就是,我作为还没到申请季的本科学生,我现在是有选择的,我要怎么办才能最大化我自己的结果?

相信刚才的回答,其实你已经看出来了:

1. 首先,美国一些州的2年硕士和英国1年比,并没有贵太多,不要因为钱,就上来先入为主卡掉整个美国

2. 你还没到申请季,我刚才说的所有国内硕士可以用的提升手段,都是给你准备的。你要:

a. 你也去申请美国大学的暑期科研

b. 你也去美国大学交换,考高分,力保四门课里有一个老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

3. 然后拿着这些,你即使去英国读硕士,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读硕士只是你的一个缓冲期,该有的,你在来之前已经攒齐了。

就这样:-)

收起
取消

留学的过程中,哪个瞬间让你感觉到了来自世界的善意?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芝士圈留学行家

都说只有到了国外,才会燃起浓浓的爱国情和思乡情。很多留学生谈起留学经历,更多的会说道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偏见,然后感叹下祖国大好河山。确实,留学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过无助的瞬间想要奔回家,但是,也有很多很多的小美好,会让我觉得原来会被这世界温柔以待,然后更加坚定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英国和新加坡分别待过一段时间,不同的文化氛围会有不同的善...

显示全部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芝士圈留学行家

都说只有到了国外,才会燃起浓浓的爱国情和思乡情。很多留学生谈起留学经历,更多的会说道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偏见,然后感叹下祖国大好河山。确实,留学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过无助的瞬间想要奔回家,但是,也有很多很多的小美好,会让我觉得原来会被这世界温柔以待,然后更加坚定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英国和新加坡分别待过一段时间,不同的文化氛围会有不同的善意,也有很多人性共同的真善美,感恩走过的地方都遇见了美好的人,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小确幸。

去新加坡是我第一次出国,落地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带着两个行李箱去打车,乘电梯的时候总会被路过的乘客帮忙搬箱子,于是对这个国家的初印象就是美好的。即使英语考试得了最高分,说起来总还是不自信,幸好司机师傅学过一点汉语,一路上中英文混杂跟我介绍当地的美食景点,还谈起了自己跟爸妈从福建来到新加坡的原因,开始觉得,这个国家的人是热情的。到学校已经是半夜一点,宿舍值班的学生还在等着帮我开门,一路走一路介绍学校和宿舍,打开门,看到桌子上的welcome礼包,装着待办事项手册和特色小零食,已经温暖的手写欢迎信。然后相信,接下来的生活会是美好的。

就这样,在到达新加坡的第一个晚上,就被这个国家的善意和热情所感染。回忆起那半年的生活,已经记不起老师教了什么,却总是记得吃早餐的时候,阿姨会盛满满一盘炒米粉担心我们吃不饱;记得大节日小节日甚至考试周,宿舍管理员都会给我们准备零食小礼包和加油卡片;记得地铁上再空旷,所有的爱心座位都会为需要的人保留;记得很多很多暖心的瞬间,让我也开始习惯对无意触碰眼神的陌生人微笑,为身后的人留门,对所有人说谢谢。虽然都是很微小的事情,但正是因为微笑的善意,才让我克服了第一次出国学习的恐惧。

英国同时以绅士和冷漠著称,去之前常常担心不适应。确实跟新加坡比起来,英国没有那么热情,但还是有很多瞬间让我觉得这个国家其实一点都不冷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生日那天,在一家快餐店里等预定的餐厅开门,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birthday的词句(当时都在用中文聊天),服务生送来两个胡萝卜蛋糕说it’s free for you,瞬间就感动的不行。每次上下电梯或者地铁,男士总会为女士让路,lady first在英国算是被贯彻到底;商场常常有很多学生折扣,偶尔忘记了,付钱的时候总会被提醒;德国室友假期回家,每次都会带回来很多特色美食;教学楼门口有公益团队每天提供免费午餐,给经济压力较大或者没时间吃饭的同学…

人们总对习以为常的善意和温暖视而不见,却偏偏对偶尔的不愉快记得深刻。其实只要愿意去发现,身边会有很多很多善意,让你愿意相信也愿意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对这个世界抱有期待。

收起
取消

为什么985毕业生会选择出国留学?出国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Marco: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深造都意味着是更好的选择,985高校的学生也不意外,即使他们一开始对出国留学也没什么想法,但随着在985这个平台之上的学习,他们能够见识到比985还要广阔的天空——比如说留学,说不动心那是不太可能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量985名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他们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优秀的留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留学对于已经非常优秀的他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优秀的留学生...

显示全部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深造都意味着是更好的选择,985高校的学生也不意外,即使他们一开始对出国留学也没什么想法,但随着在985这个平台之上的学习,他们能够见识到比985还要广阔的天空——比如说留学,说不动心那是不太可能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量985名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他们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优秀的留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留学对于已经非常优秀的他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优秀的留学生的生活一定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充实”:因为前一天赶ddl睡得太晚,早上被闹钟狂轰滥炸好几分钟以后总算起了床,洗了脸以后总算清醒了,开始按照之前计划好的行程按部就班地开始新的一天。吃完早饭后就匆匆往学校赶。路上也不耽误时间,用这点碎片时间再准备一下pre,或者再看一遍笔记为课堂小测做准备,抑或想想之后的作业或者研究方向可以做哪些改进。到了学校就开始上课,老师嘴里又蹦出了一大堆闻所未闻的专业词汇,这个是什么赶紧查一查,那个是什么赶紧记一记,最后老师还不忘布置下一个assignment,等课上完,收拾东西准备驻扎图书馆。紧接着,手机就响了,群里开始讨论今天就要截止的另一个assignment……然后就一直泡在图书馆。这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地差不多了以后,可能按照计划去处理一些个人事务,比如银行什么的,或者是去健身、运动、社团活动……业余生活也很丰富。留学的学习任务真的是非常忙的,但依然可以抽出时间去参加一些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udy hard,play hard”,所以留学的时光真的很充实。

留学生活虽然充实,但这也很考验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如何合理地规划时间是每一个留学生必经的难题。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虽然平时课时没有那么多,但私底下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特别多,再加上买菜做饭、交水电费房费等各种事情都要自己处理,所以时间安排尤为重要,有的人会选择每天做一个详细的每日计划,有的人则是以周计划或者月计划为主,有的人每天都会随身带着一个纸质的agenda以便随时记录,有的人会手机下载一个to-do list的app……最终每个人都会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另外,盛传的学霸作息时间————上课:自习:课外活动=1:5:1,我个人体验下来觉得还是挺合理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除此之外呢,所有留学生应该都会感受到因为国内外教学方式的差异导致的不适感,以及culture shock的冲击感,在留学的头一两个月里,学习和生活会感觉样样不顺,作业好像永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每次面对作业,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就是一团乱麻,每次写很久也只能写个几百词出来,我相信刚出国的朋友大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语言障碍,而是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没有人会问你怎么想,考核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题目而已。但是,在经历过越来越多的课程与生活琐事后,大家每一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慢慢地就适应了下来,在学习上,查找信息的能力、逻辑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各方面都有提升,在生活中,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也都大幅提升,做饭、家务的能力不必多说,还有自己办签证、租房……甚至是和外国人撕逼,还有处理和室友的关系……。

学校里,和朋友畅所欲言、抱着电脑就地而坐一起赶ddl、和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笑话放声大笑……宿舍里,在楼下开party、和室友一起开发新的菜式、招待三五好友聚餐、晚上促膝长谈聊留学的感受……当留学的时光过去很久很久以后,当初那些一个人的艰难都会慢慢在记忆中褪色,剩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时候一些美好的回忆了。

国外留学的朋友都希望能够在这短暂的留学时光中尽可能地感受当地的生活,有时候我们也搞砸事情,但我们也能得到别人的宽容,然后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慢慢融入进去、慢慢感知国外的文化。我们去感受另一个国度的文字、美食和生活,我们为了学习压力而烦恼,我们因为背井离乡而思念亲人……这也许就是留学的意义吧。

收起
取消

留学申请中DIY与留学机构的差距在哪里?

Amelie:

作者Amel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8~2019-06就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统计学Master学位。

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很多条件好的牛人最后却没有申请到好的结果?

留学申请从本质上来说跟高考、考研并没有过大的区别,就是一个高校甄选它的目标学生群体,学生通过努力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努力选择到自己的目标院校的过程。整个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尽管留学申请可以通过增多申请学校的数量来增大被录取的概率,但是相比于高考和考研,它考察...

显示全部

作者Amelie,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08~2019-06就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统计学Master学位。

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很多条件好的牛人最后却没有申请到好的结果?

留学申请从本质上来说跟高考、考研并没有过大的区别,就是一个高校甄选它的目标学生群体,学生通过努力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努力选择到自己的目标院校的过程。整个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尽管留学申请可以通过增多申请学校的数量来增大被录取的概率,但是相比于高考和考研,它考察的维度也多元了许多。高考和考研只要我们专注于指定科目的成绩,平时高中或者大学的成绩保持尚可就行,而各个外国高校在考察“三维”(语言成绩,GRE/GMAT,GPA)的同时,还会对于科研项目、志愿活动、文书等等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加了综合素质以后,这个过程就玄妙了很多。跟高考和考研选校一样,留学申请也存在选校的问题,学校选的好(需要综合考虑报录比以及硬件要求),可能并没有很突出硬件(达标肯定是要的),也能“冲”到一个好学校。当然也存在反面案例,学霸因为没有组合选校或者选择项目忽然爆火,并没有获得理想学校的offer。所以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一句大俗话,偶尔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也是适用的。

2、留学机构的工作会对申请结果产生影响吗?

从选校中,就可以看出个人DIY和中介的巨大不同。在申请留学的时候,我也咨询过很多家知名中介(比如某东方,某德,某阁)。

中介的套路一般部分为两种,一种是上来就打压,“哎呀小同学你的本科院校不够优秀啊,同等学校录取的都是C9呢,再看看你的GRE,世界前100就不要做梦了,赶紧报名我们的背景提升,在导师的帮助下,冲一冲也许有希望够一个世界前百”。一种是上来画饼,“哎呀小同学,你这个背景还不错的,雅思分数也挺好,你报名我们的留学中介,手把手让你进世界前50。跟你讲,前年的小张同学背景还不如你呢,结果你猜怎么着?被哥大录取了!我们机构的服务质量绝对有保证,抓紧报名,前30名可以减两千块。”这两种中介最后也逃不过选很多“保底校”,告诉你,因为你的背景不好或者因为你没有参加过实习/科研,所以,没有去想要的学校都赖你,中介我们绝对是尽力的。而自己DIY呢,首先比起说心态崩溃或者飘然起飞,我觉得有一种所有的选择都是自己做的,不管结果如何,绝对无愧于心的感觉。现在像寄托家园、芝士圈留学咨询这类,有很多收到offer的学长学姐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经验,很多都是中肯的意见为主,不会添加过多的情绪在内,整体非常让人信服,你也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语言成绩、专业课、学术经验或实习经历中的优势以及劣势。在选校的时候可能做到,“冲刺”学校、“稳扎稳打”学校和“保底校”的合理的组合及文书、申请时间分配。

选校之外,在申请的过程中中介和DIY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遇到靠谱的中介,它们确实能帮你在简历格式、简历和动机信语言语法方面做到很好的润色,提供很多有用的申请信息。但是这类的中介确实凤毛麟角。因为每个中介的每个导师还存在一人带多个学生(多个申请国家和学校),中介老师的风格、责任感以及职位变动也会给申请带来很多的变数。现在大部分中介很不愿意交出申请账号和密码,这就存在可能因为老师个人的失误或者不负责任,错过申请时间或者申请错项目我周围甚至有动机信各个学校传错的同学的经历。不仅如此,在申请奖学金方面不积极、错过申请时间、索要申请成功的提成之类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自己DIY就不同了,自己负责自己的申请材料管理、申请时间追踪,整个过程都是了然于心、十分踏实的。有很多同学担心自己的cv或者cover letter的语法或者格式排版不如中介做的好,这时候不妨找申请成功的学长、学姐看看,我当时是自己写的cv和cover letter,请了周围留学的哥哥的英语母语的同学帮忙看了cv的排版,在芝士圈购买了cv和cover letter的润色。我觉得这样已经能比较充分的完善自己的文书了,整个过程也相当透明,花费也是千元以内(因为新用户有折扣),整体的体验非常满意,之后也收获了三个世界前100的学校。

总之,不管是DIY还是选择留学中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真的大四学业非常紧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一一查看申请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文书写作,那就一定要多咨询几家,细扣留学中介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但是只要时间允许,DIY绝对是更好的方法。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你也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你未来的学业接轨。毕竟留学的过程中信息搜集、问题咨询等等这些能力你都可以在留学申请的时候得到锻炼。提前进入状态,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最后给我们芝士圈打个广告,如果你还是对文书写作或者信息搜集不太明确,芝士圈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文书修改价廉物美,外籍老师专业负责又很有效率,绝对能使文书增色不少。而且在留学咨询的时候,你还很有可能提前就认识到了你未来的学长学姐,在开始留学的时候又多了一位可以问问题的靠谱的熟人。

收起
取消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规划表是什么?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此贴主要介绍一下我的DIY申请时间规划表。先说一下申请结果以提升一部分阅读体感。我一共申了13个学校14个项目,结果如下。

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被拒: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康奈尔(no notification)

最终去向:达特茅斯学院MEM专业。

 

1. GPA 成绩(大一上至大三下)...

显示全部

此贴主要介绍一下我的DIY申请时间规划表。先说一下申请结果以提升一部分阅读体感。我一共申了13个学校14个项目,结果如下。

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被拒: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康奈尔(no notification)

最终去向:达特茅斯学院MEM专业。

 

1. GPA 成绩(大一上至大三下)

一般应届申请的时候是大四上,所以提交网申的GPA只计算大一上至大三下的成绩,并且每个学校的GPA分制不同,以我校4分制的GPA为例,一般3.7以上比较稳妥,所以希望大家从大一一开始就能够重视GPA,越高越好。个人感觉其作用或占比非常大,因为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在此只能建议大家:好好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2. 托福/雅思成绩(大二下至大三上)

考雅思还是托福是根据留学国家而定,一般去美国都是考托福,当然有的美国学校也接受雅思成绩,具体要求要到各个学校的官网上去确认。

请注意,托福成绩只有两年的有效期,因此个人推荐在大二下至大三上的周期内能够考出满意的托福分数。虽然托福可以一年多次考来刷分,但还是建议能够在考前用1-3个月的时间集中准备一下,争取在2次之内解决掉,不然每次都考不好既消磨心气又浪费钱。

关于托福分数的要求,一般前30的大学要达到100以上甚至105以上,很多学校官网上可能会写我们没有最低的分数要求(尤其是很多顶尖的学校),这种情况可以去看历年的录取数据,以确定学校的实际要求。

最后,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请不要妄想不背单词、不刷阅读、不练口语就能得高分,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所有诸如“我懒、我不想背单词、我控制不了自己”这样的问题,请对自己负责。

 

3. GRE/GMAT(大三下)

一般商学院要求GMAT考试,法学要求LSAT,医学要求USMLE,其他专业一般是要求GRE考试成绩。这里重点介绍一下GRE考试。

GRE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因此可以说是越早准备越好。个人认为最迟要在大三下之前考出满意的GRE成绩。因为GRE相对来说比托福难不少,所以很多人建议先攻克GRE,再考托福,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GRE分为Verbal、Quantitative和Analytical writing,一般排名前30的学校需要GRE总分325以上,当然很多学校对小分也有具体的要求,比如Verbal 155以上/Quantitative 168以上/Analytical writing 3或3.5以上等等,所以首先要确认一下学校的硬性要求,再看一下往届录取的平均分,作为参考。

 

4. 确定申请专业(大三下结束之前)

个人建议在开始准备申请之前(大三下结束之前)就确定好想要申请的专业,如果master想和本科申请相同的专业,那么就尽可能学好专业领域内的各种课程并进一步确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果master想要转专业,那么要提前了解好新专业涉及哪些课程哪些技能,然后有计划地通过网课或者科研项目的方式向新专业靠拢,以提升个人申请时与申请项目的匹配程度。

 

5. 选校定位(大三暑假)

在选专业选校都进行完毕之后,麻烦大家给每个学校建立单独的文档并在excel里制定一个总结表,分别记录好学校、网申链接、申请时间、申请轮次、项目时长、所需材料、录取人数、录取方式、课程设置等等。

a) 关于选校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迁木网一搜,直接截图三张有本专业的学校,按排名从高到低一拉,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将前30的学校所有的专业目录看了一遍,又重点研究了一些与本专业相似的项目。然后用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去每个学校的官网研究项目,看overview, academic study, career, admissions等等。个人认为选校是一个虽重要却不一定非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变得不唯一且没有上限,它的关键度就变的非常有限。

b) 关于选校层次

我认为申请就是个简单的互相匹配的过程。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可以根据综排、专排、地理位置、项目硬核程度、就业情况等等自由挑选(前提是自己diy),像我最看重的真的是安全度。希望各位多研究多分析,多去官网看看往年录取数据、就业报告等等,你对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此外,我真诚地建议大家少申保底校多申冲刺校,目前认为合理安排8个学校数量足够。

 

6. 文书写作(大三暑假至大四上结束)

a) CV/Resume

简历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也比较细节,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的建议是:重点在结果。比如在科研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的研究提升了多少多少稳定性/效率/质量”而不是“我干了啥啥啥”;在实习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业绩/减少了多少资源消耗/提升了多少利润”而不是“我每天被老板安排什么什么任务”。

b) 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个人陈述应该是整个申请中最头痛的环节【也是绝大多书同学找中介的原因吧……】。此处必须感谢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写文书的时候我个人也是一头雾水,最后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敲字。刚开始就是想到哪写哪,写着写着就有了灵魂。千万不要因为一开始思路不太清晰就一直拖延不写,早晚都要克服的困难完成的事情,赶早不赶晚。

在写完初稿之后,我去找了芝士圈润色(十分感谢舞伴的推荐),个人感觉润色效果还不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购买服务(我发誓我不是在打广告,24k纯真心言论)。我最终的文书成品属于中规中矩型的,整体逻辑性较好。

对于文书,我的建议是:请浓墨重彩地描述真实的自己。另外其实你会发现,在写不同学校的时候你保有的热情和忠诚度是不一样的,请用写“情书”的态度去写文书,告诉学校你很适合它。

c) Recommendation Letter

我在申请时提交了两封本校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和一封实习公司经理的推荐信。对于Master, 个人认为最佳的搭配是本专业大牛老师一封、暑研大牛导师一封、实习Senior老板一封。

此外,有人问过: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写比较好还是院系的大佬教授写比较好?我的答案是后者。但我真诚地建议各位早早地跟老师好好做研究、做项目、写论文,提前联系好写推荐信的导师以加深好感和印象。

最后,从整体上讲,简历、文书、推荐信应该相辅相成,即使达不到互斥也不要重复太多。

 

7. 网申(大四上)

每个学校网申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9月份会开放网申,当然瑞士的学校也有10月份的,因此要去选定的学校的官网上去查看。有一部分学校是实行rolling的录取制(即先到先得),因此可以尽早提交网申尽早审核尽早录取尽早安心。

填写网申的时候看清楚每一网页的每一个字,上传完每一个文档后都VIEW一下看看格式对不对,最后SUBMIT前至少检查3-5遍。

网申时候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询问申请同一学校的同学或在读的学长学姐,当然最保险的是直接联系各个学校的小秘。

 

8. 寄送纸质材料(大四上)

这里所说的纸质材料包括中英文成绩单,推荐信,成绩排名证明,在读证明,有的还需要高中毕业证明及公证等等。在投递材料时,要用到之前说的单独文档,每进行完一项工作(比如XXX导师提交了推荐信),请记录下时间并打钩,这样既有条理也极有成就感。

 

9. 面试(大四下)

事实上,目前很多专业都会设置面试,并且需要面试的专业也越来越多,不仅限于商科。并且,个人认为面试在录取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大,因此希望大家在预约好面试时间后,能够提前用3-5天来准备一下面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有条件的可以进行mock interview。也可以去论坛上搜索一下往年面试的面经,其实每年各个学校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尽力准备,正常发挥即可。

 

10. 等待OFFER(大四下)

等待offer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校会告诉你具体出结果的日期,但大部分学校的回复大概是:我们的录取人员在全力审核,但由于申请量巨大,希望您能耐心等候。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稍安勿躁,好事多磨。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题主和其他准备申请的小伙伴~

收起
取消

什么是数字货币?

该话题答主

Rave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凯斯西储大学 Finance
金融MSF在读 2018申请季DIY申请 斩获:Case Western Reserve Un
Raven:

作者Raven,芝士圈留学行家,2018-08~至今就读凯斯西储大学金融硕士学位。

根据英格兰银行的定义,数字货币是一种只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其实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最初的设计用途和支票、现金一样,都是用于支付,但是很多人都把数字货币理解为一种投资和增值的工具,并不了解数字货币的实质。。

数字货币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通俗意义上的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加密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的一部分。电子货币一般是指由政府发行并承认的,数...

显示全部

作者Raven,芝士圈留学行家,2018-08~至今就读凯斯西储大学金融硕士学位。

根据英格兰银行的定义,数字货币是一种只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其实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最初的设计用途和支票、现金一样,都是用于支付,但是很多人都把数字货币理解为一种投资和增值的工具,并不了解数字货币的实质。。

数字货币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通俗意义上的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加密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的一部分。电子货币一般是指由政府发行并承认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实现数字化或电子化的传统货币,比如银行卡、网银;虚拟货币是指非金融性公司发行的,在特定社区或生态圈中才能够作为货币使用的,并不能够直接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虚拟等价物,常见的有优惠券,游戏币,积分,Q币等;而数字加密货币,更贴近大众理解的数字货币概念,是一种去中心化,使用密码学原理来确保货币安全及控制交易单位创造的交易媒介。加密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没有任何监管,而且能够进行真实货币交易,也支持跨境即时交易,这也对传统货币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熟知的比特币,以太币等都属于加密货币。不同的发行部门在发行不同数字货币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数字货币的货币性,主要体现在其和法定货币或法定数字货币的关系上,也就是体现为与中央银行的清算关系上。但是货币性强弱和发行机构形态没有必然关系。

1983年,数字现金的概念在大卫·查姆(David Chaum)的一篇研究论文中首次被提出。虽然大卫本人创立的数字先进公司DigiCash在1998年就已经破产,但是对PayPal 等公司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9年,比特币的出现,也标志了以区块链为基础,没有中心服务,也没有实体资产的去中心化货币正式进入市场。但是比特币等数字虚拟加密货币的发展一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因为彻底的去中心化和不透明,导致了加密货币的流向无法跟踪,这也给了黑市,洗钱集团可乘之机,给各国司法系统和执法部门都带来了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曾经号称最流行、最安全、最便捷的电子钱包公司Liberty Reserve,成立于2006年,但是在2013年网站就已经被关闭,无数使用者血本无归。原因就在于,该公司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洗钱的措施,甚至该公司创始人Arthur Budovsy Belanchuk 也在2013年因涉嫌洗钱和违法交易被捕。由于加密货币的风险性,各国政府对于加密货币一直态度微妙。从相关政治法规可以看出,各国对于发展数字加密货币保持谨慎和克制。以中国为例,中国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报告》,把ICO界定为非法集资,也明确禁止任何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美国证监会则把数字资产划入证券范畴,流通数字货币的交易所必须要在美国证监会注册或获取牌照。

其实,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数字加密货币的核心是一种基于”共识机制”的数据库,和数字签名技术。传统意义上,货币的发行和信用由国家来控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可以创造数据信用体系,大大降低监管和信用成本。

数字货币并不是洪水猛兽。2016年6月18日,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账户上公布libra数字货币项目;201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组织了数字货币课题研究,并在2017年,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2019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表示,未来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紧跟国际潮流。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M0,是一定程度上的现金替代,也是稳定币的一种。在未来的金融体系中,由于数字货币的便捷,即时等特性,发展是必然趋势。中国开始自主研发数字稳定币,除了应对外部挑战,加强数字金融领域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更多的作用是完善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的目标是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的数字货币发展方向,主要是以依然依赖中心化的数字模式稳定币发展为主,去中心化的数字加密货币为辅。日前,无监管无中心的数字货币信用机制发展尚不完善,其匿名的交易特性也上存在隐患。而传统货币资产数字化,区块链化,则能够很好的解决信用危机的问题。

收起
取消

计算机专业出国留学读研有什么好的建议?去哪个国家?去哪所大学?

该话题答主

Louis Li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哥伦比亚大学 Computer Science
留学全程自己申请,拿下近15所学校录取;找工季一路面试,斩获6家公司offer。善于思考总结,
Louis Liu:

作者Louis Liu,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专业与选校

首先有三个比较相似的专业大家必须分清楚,那就是:EE(electrical engineering)CS(computer science)CE(computer engineering)说白了,EE主要是做的硬件,CS主要做软件,CE介于两者之间,软件硬件都会学。在这些专业下面还会有不同的方向,对于硕士申请来说这些方向影响不会太大,而且被录取之后是可以换方向的。但如果你是博...

显示全部

作者Louis Liu,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专业与选校


首先有三个比较相似的专业大家必须分清楚,那就是:
EE(electrical engineering)
CS(computer science)
CE(computer engineering)
说白了,EE主要是做的硬件,CS主要做软件,CE介于两者之间,软件硬件都会学。在这些专业下面还会有不同的方向,对于硕士申请来说这些方向影响不会太大,而且被录取之后是可以换方向的。但如果你是博士申请,那么你的方向从一开始就会非常重要
接下来说说关于选校的事。选校的过程中,三种数据非常重要。第一便是专业排名。在2010年USnews发布过一个专门的CS专业全美高校排名,之后再也没有发布过,所以一般按照这个榜单来做参考。一般排名越靠前越难申请。
第二种数据便是录取历史数据,这包括了两小类,首先是本校本专业的数据,包含这个专业往年录取情况、男女比例、国外学生比例、语言成绩均分等,这类数据更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学生的整体数据也会有一些用处。比如,有些学校虽然排名高竞争激烈,但是招的中国学生比例比较高,那么这个学校就相对没那么难申请。
第三种数据便是一些硬性要求,这其中主要包括托福和GRE这些语言考试的成绩,以及你的GPA和排名。



职业发展


申请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发展作为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CS出去的职位主要有:前端、后台、SDTE(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数据科学(搜集分析数据)、架构工程师(比较难做到的头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抓住秋招的这段时间,因为秋招名额很多,春季会少一些。
很多同学都会在假期实习,美国CS行业的实习资源很丰富,主要包括facebook, google, snapchat, apple, uber等。面试时间集中在12月到来年一月。



如何准备


1. 成绩要求:GPA能刷就要造刷,等到现在这个时间点,GPA已经基本成型了。接下来就是语言考试,CS专业一般都要求托福和GRE,过线是最基本的,当然越高越好。
2. 自身挖掘与定位:申请过程就像销售的过程:学校就是客户,要了解学校的需求,招什么样的人再来反观自己有什么经验、品质,再思考如何把自己包装得更好。如果你是跨专业申请者,可以去coursera上看看CS相关的公开课,既能帮你学到很多知识,又能体现你的自学能力和求知欲。
3. 文书写作:文书的一个关键便是,要把你在自身挖掘过程中发现的亮点串成一条线。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喜欢不断挑战自己”是我的一条线,于是我就写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比赛经历和项目经历,其中可以体现我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一篇PS就像一个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另外,工科生申请的文书不需要语言多华丽,尽量简洁明了,不要有语法错误就好。重要的是,你的文书里要有干货、善于用专业术语。“完成什么任务之后天空都变得五彩斑斓”这种浮夸的话就不要出现在文章里了。招生官看的是文书中能够体现你的个人品质、专业素养的部分,而不是语言的浮夸。



一些建议


第一,希望以职业的角度去选择CS专业。你的读研、读博经历应该是你未来人生、职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环。有些学校地理位置很好但是可能专业排名不是那么高,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我建议大家可以把地理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涉及到你的实习和未来的求职。
第二,开始做一个长期的项目。可以使用网站,app或者其他东西,你会有一个很好的收益点。首先你会对CS这个专业未来做得事情熟悉,对行业更加了解。其次项目在文书里也是一大亮点。



-2-


Fanne Yang,卡耐基梅隆大学,MIS


时间规划


6月-8月,大三的暑假,清理你的GRE和TOEFL的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
9月份,定选校,联系推荐人。列一张大表,包含所有选中学校的网申信息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的一般学校是发链接到推荐人邮箱,要求推荐人去填一系列的信息,包括问题,对你的印象,以及一张正式的推荐信,这些较耗时,再加上如果申请的项目多,推荐人需要挨个去填,而每个学校需要的信息也会各不相同,所以提前很久联系好推荐人,敲定到时需要填写的有哪些内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进入10月,这是一段比较琐碎的细节填写时间,构思各种文书,有的推荐人可能还需要你自己写一份推荐信的草稿。准备各种材料,有的学校仍然需要你寄送纸质版的成绩单,有的学校要求你进行wes的成绩认证,还有些学校会额外需要一些材料证明,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的。
在11月,进入填写各种申请表,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网申系统,网申系统的信息也会比较麻烦。有些学校甚至需要你把你上过什么学科,每个学科做过什么大作业,有些学校还需要你提交一些Sample,这些都比较麻烦。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12月份的时候你的申请工作就应该是大致完成了。但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这只是一个理想的计划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操作的。
很多时候会因为有些突发情况打乱计划,这个时候怎么力挽狂澜呢!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1、建立非标准化模块:
把申请季中所有可能的事情都列出来,分成不同的模块,比如考语言成绩、准备文书、填表格这些都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模块罗列出来。另外实习、准备毕业设计,这些是额外的,是会打乱你整个申请计划很重要的因素,也罗列出来。这样就不会造成同时有多个模块交叉并行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不知该做哪个,导致什么都不做。
分清楚每个模块之后,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模块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以我的例子来说,我在9月份才开始实习,这个时间特别晚,还要同时兼顾语言考试,让我焦头烂额。所以在划分模块的时候要留出一个缓冲区,就是你假设这个模块需要1个月的时间,但是事实上你前后要多留15天。
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心理上的调整。当你认为9月份应该可以结束标化考试,10月份能联系好推荐人,11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填表事项。但事实上,你到10月份还没有搞定标化成绩,这时候你的心里就会特别的慌,做事情都特别焦虑,这是一个心理预期的问题,一旦你发现已经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就一定要提早心理预期
2、测试
每一个人计划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和实际去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在我的想象中,去填写一个学校的网申表格只需要1天的时间,但实际上我花了1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总是过分的高估自己,我的解决措施,先做一个单位值的时间,比方说先填一个学校的网申系统,然后去整个预估填每一项用了多长时间,罗列总共的任务长度,就是你一共要去填多少学校,每个学校的工作量是不是一样的,因为有些学校的工作量会远远大于其他学校,最后再把它根据你现有的空余时间进行均摊,均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留下可以调整的时间。
所以我建议大家找一个不是很喜欢但是在申的学校,作为一个测试,看看用了多长时间,然后再整个看一遍你所有要申请的学校的网申系统,观察有没有和第一个特别不一样的,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的,把这些都列好之后,再进行时间分配。
3、分清主次
在做好当非标准化模块和测试之后,你会对自己的申请流程会有一个很清晰的了解,对自己的时间规划非常明白。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进行处理,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分清主次。每个月只安排1件重要的事情和3件不太重要的事情,然后到下一个月要保证这件重要的事情完成85%了,这样他就会变成下个月不太重要的事情,因为下个月也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文书准备
 

8102-E-spleGrG7fyIxaGYzwt08vd9yUEXCpX.jpg

PPT中左边是在申请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分,我把自己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个数值化的衡量,这些是对自己的基本评估。最重要的是总结出自己在这些申请者中的优势,这个优势点也会成为你在书写文书时全程贯穿的重要内容。我给自己总结的点是“所学即用”:我的GPA和GT都不高,但是我的实习项目都很强,所以说明我是一个能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现实应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看重理论成绩的人。这点也一直在我后面的文书中有所体现。
有了核心之后,就是一个多角度挖掘细节的过程,我把它分为四步。
第一步就是列出所有能体现你核心优势的所有经历,这个经历的起因、背景、地点和团队,这是一个基本的描述,这决定了这是否是一段很有说服力的经历,还是只是辅助性的经历。第二步是你在这个经历中被分配到的任务、你所使用到的工具和方法、你学到的东西。那你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把所有事情做下来,肯定会有困难,还有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在解决困难中又收获到了什么。最后一点要有一个结果和评价,越客观越好。
到这里,你把每个经历的这四点都列出来,文书的基本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也看到自己在每个经历过程中的突出点和弱势。接下来就是文书的书写。
我认为文书表达的是一种供需关系,你想要的和学校能给你最后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
文书的片段可以从这5段来写。第一段就是你想要的自我,这就是在前面环节总结出来的在你所有经历都贯穿的核心优势,作为所谓的兴趣开发点来进行表述。第二段就是你达到的,就是你为了实现自己的兴趣或者理想,你最后达到了一个什么结果,比方说学了什么专业,培养了什么方面的性格,做到了什么竞赛,掌握了什么样的职业技能。第三段是你还需要什么,这是一个要求体现职业规划的点,因为国外的master都是就业导向的,你需要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需要实现一个怎样的自我,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你实现这个自我,为了达成这个工作,你觉得你还需要什么。这个需要的就是学校能提供给你的。最后再隐晦的谈下双方能得到的是什么,对于你来说你能实现一个自我导向的人生理想,对于学校来讲,她得到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学生,这个学生会在职业上有非常辉煌的成就。这段也可以叫做表忠心,有且只有这个学校能给你这些东西。最后提一两点这个学校很特别的地方来作为总结。



突发情况


在申请中会遇到一些材料没有及时送达到学校、学校要求补寄证明材料等等的突发状况。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这三点:
1、检查邮箱:每天检查2次,且只有两次,每次检查所有的学校的信息。避免不规律查询导致心态起伏波动特别大的情况。
2、联系小秘:如果有什么问题在网上根本查不到靠谱的回答,罗列好你所有的问题,用英文提示好,卡好时差去跟小秘打电话。相比发邮件,打电话的回复率会很高,而且打电话的方式也可以很容易地跟小秘聊到更多的信息。
3、信息搜集:即使你已经在申请尾期,也要进行信息搜集。因为很多学校会有新开的项目,录取的难度相对较小,申请人数也不多。有些时候学校会委托同一个系的学生到bbs上发帖号召同学来申请。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补申的候选。
搜集这些信息的一般有这些途径,首先就是学校的官方网站:有三点我推荐关注
(1)course set;(2)Class Profile:会有班级的平均成绩、多少中国人、多少外国人的信息;(3)就业情况:一些就业率,就业导向的信息,与你自己设想的进行对比。其次是通过院系的论坛找到那些在读的学长学姐,但是一般都比较主观,需要和官网的内容结合来看。还有就是一亩三分地和太傻这样的留学论坛。
 


专业介绍


CS:很传统,要会一定的数学、算法、系统还有编程,很正经的出路就是所谓的“码农”。
IS:更偏向于在某个场景下的一套信息的模型,还有一些工具以及最后对处理的信息流的分析,business背景下的会多一些,出来之后不仅需要一些model和一些programming的事情,还需要一些管理,包括书写报告的能力还有一些基本的金融头脑。典型的职业就是business analyst。
DS:处于两者中间,更偏向于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和分析决策,数学基本建模知识和算法,同时要用到数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流程来进行更合理的分析。这个出来的title就是Data Scientist。
总的来说技术性最强的就是CS,最弱的就是IS。CS也比较辛苦,IS相对轻松一些。每一个类型也有不同的排名,CS的排名看US和times就可以。而DS和IS,由于近年来新开很多专业,所以通过排名来搜学校不是特别靠谱,我的经验是去看课程和就业来判断这个项目的好坏。

收起
取消

哪些东西是你读研以后才懂得的?

该话题答主

Kira W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密歇根州立大学 Human Resources and Labor Relation
Graduated from the 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U
Kira Wang:

本人基本情况:两年留美硕士,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专业,专业为就业导向。目前工作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旗下互联网行业企业担任人力主管。

来到美国读硕士以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来美之前以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满目是奢华的shopping mall,随处可见类似Gossip Girl 里面欧美风格浓厚的金发碧眼俊男靓女…….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是培养潜心专研学子的优秀土壤:)目测方圆百里最高的楼也许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或者Marriott酒店,想要shoppi...

显示全部

本人基本情况:两年留美硕士,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专业,专业为就业导向。目前工作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旗下互联网行业企业担任人力主管。

来到美国读硕士以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来美之前以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满目是奢华的shopping mall,随处可见类似Gossip Girl 里面欧美风格浓厚的金发碧眼俊男靓女…….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是培养潜心专研学子的优秀土壤:)目测方圆百里最高的楼也许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或者Marriott酒店,想要shopping请到离公寓十公里开外的“市中心”。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俊男靓女,但并没有高贵狂野的高跟皮草加持,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普通的T恤和牛仔,果然印证了那句话:长得好看的人穿麻袋都好看:)于是也就瞬间领悟了来之前在飞机场里听到的一段对话:出国前还是欧美风和英伦风,出国后被带跑偏变成民族风。

除了生活方面,留美读硕后才知道大学四年寒暑假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虚度光阴。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只知道上学期间好好念书,放假回家就可以放松一下,躺尸刷剧。读了研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深刻地领悟到之前是多么地无知,浪费了大好光阴!由于文化差异,美国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在上学之余兼职打工,可以是做服务员,也可以是高尔夫球童,高级一点的还可以是和专业相关的实习,而在本科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只在大三的时候做了一段短期实习,并认为毕业之后自然而然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天真:)读研阶段开始找工作后,特别是和本地学生比起来,才知道差距,开始懊悔为什么当初没有从大一就开始广泛参与实习等社会活动。所以还在本科阶段的孩纸们,请抓住机会趁年轻多参与社会活动,有机会的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实习,为打造一份可以脱颖而出的简历做准备。

读研之前曾经犹豫,研究生学这么多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帮助能有多大。读了研之后也才领悟到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科学的只是浅层理论知识应用和皮毛,理论知识体系还是不够牢固,而牢固且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美国读书期间兼职工作中,开会讨论的时候能深刻体会到本科生的相对弱势,而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理论的支撑会让你论点更能站的住脚,请你在一大群人中脱颖而出。所以如果有机会读研的话还是要进一步学习,如果选择直接就业,选择空闲的时间去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知识理论体系还是会对职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竞争力。

留美读研后才知道不管在多么好的院系和高校,racists do exist.,总会有个别种族歧视者。崇尚白人至上主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想尽办法忽略华人学生的存在,有甚者会否认你的想法及你对小组做的贡献。然而,作为国际生,首先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反省,是否是我们做的不够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同样忽视这类人的存在,仍然充满信心并继续积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只要你做足功课,为小组做出一定的贡献,其他组员会看到你的价值,教授也会认可你。于是说,不要被小部分人对我们的看法所左右。

读研后方才知道学业之余还是需要通过兼职进一步去提高工作能力,尤其是对就业导向的研究生而言。兼职最好是可以和专业相关的校园内外工作,在美国如果是和专业相关的兼职,可以申请CPT达到每个星期可工作29小时的上限。一来相比其他短时间的兼职而言,可以真正做到经验的初步积累;二来荷包也会感谢你的辛勤付出:)此外,想继续读博的也可以申请助教岗位,在帮助教授进行科研学到更多相关领域知识、丰富简历的同时,还能拓展学术圈人际网络,为后期申请博士奠定基础。

读研尤其是在异国进修,一定要有至少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在离家万里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还是要有可以互相帮忙的朋友,可以在你经历波折的时候听你诉苦,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建议,更可以让你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乏味,还可以在你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你拥抱!好朋友还可以避免你去医院看病时没有可填紧急联系人的尴尬,所以何乐而不为。

读研最后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父母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研究生第一个学期结束后由于工作生活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我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黑暗期。父母每天的关心是我每天的动力,不懂英文的母亲甚至也无所畏惧地在在大密歇根州最冷的时候不顾一切来看我,给我陪伴。从那以后我就更懂了父母就是我的天和地。所以研究生们不管学业工作多忙,还请多关心给你一切的父母,即使就业了以后,也要把家人的位置留出。

总之,留美读研有风险和挑战,入坑需谨慎,但是还是有前赴后继的勇者加入队伍大军,或许就是因为留美读研后会铸造一颗更坚定而柔软的心。

收起
取消

大二在读学生,该如何从零开始准备出国?

Marco: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

显示全部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你周围人的看法还是你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

我当时选择了申请和身边同学不一样的专业,中间我也一度产生过动摇,而且也受到很多了解我的不了解我的人的质疑,申请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迷茫,但是结果还是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而且我认为不管你的标准化成绩有多么优秀,这些问题没想清楚,申请一样会失败,所以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出答案。

 

申请的准备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标准化成绩——托福、GRE、GPA、本科院校等,二是提升软实力,方法有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和实习等。我认为,提升软实力不仅仅是在为申请做准备,也是在帮助你解答上面一些问题。

以下几种活动按照申请加分由低到高排序(并不绝对,如果你能把课外活动、志愿活动等做得像创业一样精彩,对申请的加分也非常大),但前者对后者有所帮助,从大二开始准备申请的话建议从暑校、学科比赛和海外交换开始,这样时间利用率更高一些。

1,课外活动

在大一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兴趣为主,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各种兴趣与特长,找到一个你擅长的兴趣点,并好好培养,做出一些成绩来,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你就能从众多充斥着普通的社团活动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因为学校希望整个校园有diversity的氛围,所以会青睐这样特别的同学。

2,志愿活动

国外的教学理念中非常重视回馈,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有成果后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在录取时会更欣赏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到社会时事、并有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和力量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所以能有亮眼的志愿活动,甚至能和所学专业挂钩,是非常加分的。

3,暑校

比较建议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大二大三的暑假最好能去做专业性更强的事情,如学科比赛、实习等、暑研等。暑校写到简历上并不像海外交换经历一样加分,暑校的作用主要是让你可以去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掌握更多申请的信息,帮助你在申请时做更好的决定。

4,学科比赛

大二就逐渐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了,在一些学科相关的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将是你的专业领域道路中的第一环,能够证明你的专业水平,不仅仅对申请有用,对未来找实习和工作都有一定帮助。

5,海外交换

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6,实习or研究经历

偏应用型的专业十分看重过往的实习经历,如商科、法律等;偏研究型的专业更看重过往的研究经历——参加过的项目和发表过的论文,尤其是Phd。如果能找到海外实习或者国外大学的暑研项目,将会是写在简历上非常亮眼的经历。另外,读商科的话,创业也是很加分的经历。

最后,留学信息来源——官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其次是和入学的学长学姐交流,更简单的方法是结交一些和你同期申请的朋友,大家互享信息。既然决定了留学,从哪里获取信息就算是留学的第一课了,要学着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主动去问~

收起
取消

去英国留学读研有什么要求,一般需要多少费用?

Marco:

英国留学的要求根据学校的档次高低而不同,也因为专业的不同有偏差。我将为你整理整体的情况,具体的请参考学校官网。

一、本科院校

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

显示全部

英国留学的要求根据学校的档次高低而不同,也因为专业的不同有偏差。我将为你整理整体的情况,具体的请参考学校官网。

一、本科院校

英国大学是出了名地卡本科院校,虽然没有明说,但像G5基本不收985/211院校以外的毕业生,也有一些院校的项目明确说明不招收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优势从高到低为C9、985、211、双非、三本,次一等级的英国大学为了分辨双非院校的好坏还会参考网大排名或上交排名来判断申请者的本科院校,比如华威商学院只招收网大排名前100的院校的学生。除此以外,院校或者项目都有自己的一个 target school list,虽然基本上和以上两个原则重合,但有时候也对一些特殊院校有照顾,比如UCL很喜欢西交利物浦和宁波诺丁汉这两所大学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专业,同一学校的热门专业对本科院校的要求比冷门专业高一点。

二、GPA

英国院校一般根据百分制计算成绩,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分为90、85、80这几个档,分别对应的是 First Class、Upper Second Class 和 Lower Second Class。对好一点的本科院校的申请者,成绩要求适当放低。牛津剑桥要求达到90分,G5另外三所对双非背景申请人的要求是90+,网大排名前30的院校背景只需85+……成绩要求以此类推。

三、雅思成绩

英国大学均认可雅思成绩,部分认可托福成绩,如果还没有参加任何一门英语水平考试,并且打算留学英国的话,建议报考雅思。在申请中,各级院校对雅思的要求和对本科GPA的要求类似:大概分为7.5、7.0和6.5三个档,同时,大多数学校和项目都对雅思小分有一定要求。还有,雅思成绩的要求和专业挂钩密切:比如翻译专业需要雅思达到8,甚至8.5。

在查阅官网时,学校一般会把雅思的要求分为higher和standard两档(有的会分成advanced、good和standard三档),有的项目和专业要求要达到higher,有的只要standard就好。

牛津剑桥依然是第一梯队,雅思要求7.5以上,小分不能低于7,部分冷门专业和对语言要求低的专业中,雅思要达到7.0,小分不低于6.5。其余大多数院校,雅思要求7.0,小分达到7.0或6.5,部分冷门专业和对语言要求低的专业中,雅思要达到6.5,小分不低于6。

四、GRE/GMAT

很多专业并不要求这两类考试的成绩,商科一般建议提供GMAT考试成绩,但一般都不是硬性规定,但是当然提供了申请的成功率更高,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考一下,但是学校并不会设置要求,只需提供。

五、申请文书

文书需准备三样:个人陈述(目的陈述)、推荐信和简历。虽然这些都是申请季到了才开始写的东西,但也要早早准备。

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为主;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推荐信一般需要2-3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简历分为CV和resume两种,前者不限长度,可以尽可能详尽、全面,后者要把内容挤在一页之内。

六、学费和生活费

学费依据专业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在伦敦地区攻读顶尖大学(G5)的博士或MBA、商科硕士类的专业的学费是最贵的,一般一年在30-50万人民币。上述任一条件不满足,学费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如非商科的授课型硕士学费大致在25-30万区间,伦敦地区以外或非顶尖大学的此类硕士学费还要更低;本科的学费一般在15-25万,伦敦地区学费较贵,越好的大学费用越高。具体申请的话还是要去学校官网查询详细的学费信息。

生活费伦敦地区一年需11万左右,非伦敦地区可少几万,再加上旅行、购物等费用,伦敦地区学费以外的费用至少需要15万人民币,准备20万人民币的话可以生活得更滋润一些,并且有预防意外的一部分资金;伦敦以外地区可减少大致5万左右。

收起
取消

你是为的什么而选择出国留学?

Marco:

每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有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选择留学,也有出于其他原因留学的,比如想要体验不同文化的、想要开阔眼界和思维的……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人生经历,留学的原因也就多样化起来。但是留学最妙的是,多数人感觉自己收获的东西和起初的预想不太一样。

A

小A留学的起因是高考考砸了,家里匆匆忙忙地送他去澳大利亚读书,他随自己的喜好选了建筑这个专业,而且家人希望他能留在澳大利亚,但是最后他选择回国做自媒体。听起来有点不搭...

显示全部

每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有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选择留学,也有出于其他原因留学的,比如想要体验不同文化的、想要开阔眼界和思维的……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人生经历,留学的原因也就多样化起来。但是留学最妙的是,多数人感觉自己收获的东西和起初的预想不太一样。

A

小A留学的起因是高考考砸了,家里匆匆忙忙地送他去澳大利亚读书,他随自己的喜好选了建筑这个专业,而且家人希望他能留在澳大利亚,但是最后他选择回国做自媒体。听起来有点不搭边,但他走上这条路其实恰好是因为留学——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未免有些孤独,他就经常拍一些视频发到微博上,给国人科普澳洲留学。当然,有不少留学生都做过这事儿,但不同的是,小A越做越起劲,后来不仅做留学的内容,还尝试了很多种风格,最后,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做一个职业博主。

这种被迫留学型在留学之前应该是脑筋最不清楚的了——小A就是一个例子,他和他的父母当时对他的规划一项也没实现,但他借由留学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如果没有留学,谁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会不会就是随便读了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然后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

B

小B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出国留学,他就是听说了学校的交换项目后突然有点心动——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放松,看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追寻人生不同的定义。而且,他希望能通过留学变得独立,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挑战,离开舒适圈,经历挫折与困苦的洗礼,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灿烂的回忆。

他开始努力向那个方向前进,后来成功拿到交换的机会。小B很开心,在交换的这几个月里,他去玩了不少地方,交到很多朋友,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他更喜欢国外的教育模式,这对有表现欲的他来说感到非常舒适,于是本来决定要国内升研的他毅然选择留学申请研究生。

对小B来说,留学本就是意外,现在他要把意外延续下去,他同样感谢留学,是留学让他发现了更好的选择。

C

小C是金融高材生,她留学的目的很明确——镀金然后回国发展,她很清楚,求职时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会是一个非常亮眼的加分点,这证明了你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和不同国籍的人协同合作,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这些都是在现代社会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技能。因此她选择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她为此精心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武装起来——考试、比赛、实习、课外活动,样样出色,她曾经为了拿到高分,连续奋战到深夜,每天只能睡两小时,她也曾为了一场面试,对着镜子练习三十几遍。她非常努力,她完成值得她所获得的成绩。但当她完成几年的梦想后,看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她突然有点迷茫——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小C想要找到答案。

D

小D已经参加工作了,在一次工作交流中,小D突然萌生了留学的想法。留学既可以抬高她目前的学历,为她的职业生涯带来助力,又可以再一次让她回到学生时代,再体会一次做学生的快乐。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小D,认为既然工作做得好好的,没有必要去留学,留学的费用高昂,不值得。小D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冲动一回,她排除万难去申请留学。最后小D的留学值得吗?小D还没毕业就已经拿到好几份工作邀约,她现在有充分的条件去挑选一份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小D成功用留学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是,小D从留学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独立,她现在变得敢于挑战自我、善于沟通。

留学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只是头脑一热,觉得留学听起来不错,有的是为了追求美国和英国更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有的是为了丰富人生阅历,还有的比较功利——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每个选择留学的人都一定被“留学生活”的某一方面所触动才作出这样的决定,而留学所带来的对人生的影响却不一定和当初预料的一样,但是作为一段人生经历,留学一定会让人有所思考。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