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话题:美国

57 个问题

加州伯克利的「金融工程硕士」的项目特点以及申请难度有多大?

Marco: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G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山东大学,金融专业

申请背景:GPA86, 托福100, gmat 670

实习经历:美国万通金融集团(香港)财务管理实习生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支行实习

申请结果:UCB 金融工程(2010 Fall)

(建议同学们将GMAT刷到700以上,该同学的GMAT在录取案例中属于很低的分数,不常见)

案例二:H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申请背景:GPA88, 托福105, GRE326+...

显示全部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一:G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山东大学,金融专业

申请背景:GPA86, 托福100, gmat 670

实习经历:美国万通金融集团(香港)财务管理实习生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支行实习

申请结果:UCB 金融工程(2010 Fall)

(建议同学们将GMAT刷到700以上,该同学的GMAT在录取案例中属于很低的分数,不常见)

案例二:H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上海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申请背景:GPA88, 托福105, GRE326+4

申请结果:UCB 金融工程(2012Fall)

官网要求

1. 伯克利MFE课程是12个月的全日制课程,在春季(3月)开始和结束,并且不接受非全日制。

2. 申请人必须具备:

会使用数学工具(例如:Matlab)

具备计算机编程经验(C ++,Python)

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应用经验(例如:R)

有机器学习概念的经验

优秀的写作,演讲和演讲技巧(英文)

3. 语言要求:

托福(iBT)必须至少达到90分,

雅思:(托福是首选),整体BAND得分必须至少为7分

4. 学位和成绩单

通常GPA最少为3.0。

5.申请人需要展示丰富的定量知识背景,包括线性代数,多元微积分,微分方程,数值分析,高级统计和概率。以及计算机编程(C,C ++)方面要有所了解,并熟悉计算机作为计算和管理工具的运用。

6.自己撰写的小论文

7.视频介绍自己及面试

学生可以2次尝试录制自己的视频短片,后续回答问题的回复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8.GMAT或GRE分数

2018年12月31日前持有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可免除GRE要求。

9.推荐信

需要两封推荐信。推荐信须从专业或学术角度评价您(例如,主管,项目负责人或讲师)。来自同事,朋友或家人的推荐信是不接受的。

10.面试

面试会在我们向中意的学生发出邀请之后。

 

项目课程

课程使得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可以与其应用的理论框架和机构设置相结合。例如,宏观经济学在固定收入市场课程的相关背景下,在讨论期限结构的过程中,以及在股票和货币市场过程中,在汇率背景下进行讲授。同样,衍生课程也引入了保险概念,学生可以轻松了解他们与同类产品的关系。

硕士只需要一年的学习时间,对于那些具有强大的量化技能和专注品质的学生来说,这是理想的选择。

*方向

该项目以一个为期一周的课程介绍开始。在课程介绍中,您将了解其他新生,并了解课堂体验将会如何。这一方向包括团队建设练习和讲座,以及关于主题的研讨会,包括就业市场和职业资源的全面概述。

*学位要求

MFE学生必须完成28个单元的课程作业以及实习。为期10周的实习项目是毕业的必修条件。由于学校的声誉以及与最优秀公司的密切关系,学校在帮助学生取得实习机会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每年都会让学生几乎百分之百地拿到offer。

*摩根士丹利应用融资项目

除了实习外,MFE学生还必须完成一个应用金融项目,开发或使用在实习中学到的量化金融工具和技巧。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一个学分的项目或三个学分的项目。

*行业领袖

课程还包括每周举办的金融实践研讨会,邀请各种金融从业人员。在第一次会议上,发言者将讨论MFE毕业生可获得的工作机会以及为公司的发展所需的技能。在第二次会议上,发言者就金融世界正在发生变化的方式提供见解:新产品和需求;不断发展的数据和信息系统和类似的话题。在过去的两年中,作为金融实践研讨会系列的一部分,50多位行业领导者分享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最近的发言人包括法国巴黎银行电子商务交易主管Jean-Marc Orlando;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阿诺德宫本;和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约瑟夫兰萨姆。

收起
取消

双非学校可以申请到美国前三十学校吗?

该话题答主

Nathalie | 芝士圈咨询顾问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olitics
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olitics 全奖
Nathalie:

当然可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985、211强在哪里?

美国各大学录取标准相对公平、透明,并没有针对中国大学根据985、211以及制定录取list,不以985、211作为录取学生的标准,同时在学术成绩要求上也一视同仁。

作为一个出身于双非院校、缺乏百年名校光环笼罩的答主,身边有好多同学都成功申请到了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乔治城大学等TOP20的名校,而且都是非网上流传的含水量高的项目。

当然,每一个好...

显示全部

当然可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985、211强在哪里?

美国各大学录取标准相对公平、透明,并没有针对中国大学根据985、211以及制定录取list,不以985、211作为录取学生的标准,同时在学术成绩要求上也一视同仁。

作为一个出身于双非院校、缺乏百年名校光环笼罩的答主,身边有好多同学都成功申请到了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乔治城大学等TOP20的名校,而且都是非网上流传的含水量高的项目。

当然,每一个好的申请结果背后都蕴含着申请者多年来的努力与奋斗,因此,如果确定了要出国的计划,尽早规划,确立申请目标,对我们最后的申请结果会有极大地优势。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本科出身于名校的学生在申请国外高校时要比出身双非的学生容易地多,例如美国顶级的私立研究高校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每年招收的大陆学生大多出自于清华、北大、浙大、上交等TOP5 的国内大学;同时像全美TOP10、常春藤名校也招录了大量来自985、211的学生。

但这种可喜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带的名校光环,而是因为这些985、211学校他们能够提供的优质资源往往要高于双非的学生:

本科期间跟世界top100大学大量的交换、交流的机会,优秀的师资,行业大牛带领的科研活动,big name的实习机会......因此这些学校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来丰富自己的简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对于来自资源有限的双非院校的学生来说,只有主动出击,从大一开始有意识地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保持一个良好的GPA、积极寻找各种实习、科研机会,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在申请季的时候实现弯道超车。

与高考、考研等单纯地以学术成绩为衡量标准的考试不同,美国高校对申请人的评判是全方位的,不仅重视学生的日常学术表现(GPA),而且强调申请人的综合能力。因此如果想申请到名校,申请人不仅要在大学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成绩,还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实习、实践、科研活动。因此对于双非的学生来说,在跟手握大把资源的名校生的pk中拿到TOP30的offer,必须全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接下来我以计划赴美读文科专业的学生为例,分析一下双非生如何制胜申请季。

首先,申请人需要在本科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GPA,尤其是最后两年的GPA(一些学校会要求申请人的大三、大四成绩不低于85or80)。一个良好的GPA是我们申请学校的根本,美国的高校虽然没有根据本科学校的不同而划分不同的GPA录取要求,但是各个学校还是会规定一个最低录取标准,前30的学校大部分都要求80or85以上,只有达到了这个成绩要求,才会被学校考虑。与此同时,如果申请人的成绩达到了这个要求,之后学校对申请人的评估、挑选会更看重申请人的综合能力。我身边就有均分90+的同学被康奈尔据而86的同学被录取的情况,因此不需要因为自己的GPA不够90而患得患失(硬性规定90+的项目除外)。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甚至优秀的GPA是通向名校的敲门砖。

其次,申请人需要在大三期间开始准备托福、GRE、GMAT等规定的语言考试(如果想大一大二期间参加summer school、大三交换的同学可以尽早准备)。跟GPA的规定一样,美国top30的高校对托福,GRE等考试成绩也有最低要求,不同项目之间的语言要求还不一样,有的要求90+,有的要求100+,有的大学对单项小分也有要求。语言成绩跟GPA一样,达到最低要求即可。

所谓的“考的越高越有优势”“只有110+申请名校才有希望”纯粹是各大语言培训机构、留学中介忽悠人的话术。感觉刷托很吃力的同学没有必要为了110+的执念砸下好几万,转战天南海北的各个考场来考试,够用即可(当然,如果英语底子特别好的朋友也欢迎考110+)。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申请人需要合理规划实习、实践和科研活动。

在刚入学的大一、大二阶段,因为专业能力不强,学生在这期间可以参与积极参与一些校内校外的活动,参加模拟联合国、商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一些国内外的志愿者活动等,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社团活动重质量,通过组织一些社团、学校活动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同时在大一大二的暑假,可以申请国外大学的summer school,按照自己未来的申请需求选择项目,一些国外大学如LSE、KCL、Sciences Po、UCB等夏校的含金量很高,好好表现的话还有机会拿到教授的推荐信,帮助我们申请。

在大三期间,同学们可以参加学校提供的交换项目,想去美国读研的则更要首先争取赴美国的交换机会,在交换期间,认真上课,努力提高自己的GPA,跟各位教授保持良好的关系(混脸熟),申请季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写推荐信。

同时在大三、大四阶段,如果计划去美国读职业型硕士的同学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多多积攒实习经历,可以关注一些实习公众号和网站来寻找实习。学生也可以多多关注国内各大高校的就业公众号,找寻合适的实习机会。而如果自己本科学校在非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一线城市做实习。而打算读学术型硕士的同学们则可以多多参与科研项目,并且做一些field trip,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术背景。

有的人可能会说,相对于理科、工科专业比,文科专业的科研机会很少。但其实我们的专业老师手头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科研项目,大家需要主动地跟本科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想要继续深造、参与科研工作的愿望,一般来说,老师们是很愿意把自己手头的资源分享给学生的,让学生加入到自己在做的项目之中。对于本科生来说刚开始我们可能做的只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日积月累,随着自己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项目的contribution会不断提升,如果跟对老师(抱对大腿)的话说不定还可以跟着老师蹭几篇核心期刊。申请人展示的全面、优秀的综合能力才是申请人制胜名校的法宝。

 

而到了大四上学期,则到了决胜美校最终的一个环节——申请。

可以说,前期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能够在申请季斩获梦校的offer。而这一阶段也可以分为3个环节:

首先,决定自己是DIY申请还是找中介。中介的好处是比较省心,他们会为我们提供选校、文书写作、网申等一系列服务,但缺点是中介的水平参差不齐,文书质量也很随机。而DIY的话我们可以真正的按照自己想法选择学校、创作unique的文书;但缺点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自身写作能力的限制,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有限且文书质量一般。

因此不管是找中介还是DIY,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参与到申请的每一个环节,选校定位、申请材料等都需要自己来把关,多跟往届申请相关专业、学校的学长学姐们沟通,了解申请信息,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文书。这些需求都可以在芝士圈找到专业的老师进行帮助,大家可以看自己需要什么,然后了解对应的服务。

而在这之后,申请人需要开始选择专业制定学校方案,建议大家多多关注US NEWS发布的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因为不同大学的优势学科不同,某某专业在TOP30的学校是王牌专业,而在TOP15的大学可能是一般专业甚至是为了“开源”而成立的“水专业”。前者的申请难度是远远大于后者的。因此双非学生想要制胜名校,需要在申请专业上做出取舍(比如哈佛的教育学可能是哈佛大学非常友好的专业,而哈佛肯尼迪则是世界上最难进的国际关系学院之一;南加州大学的传媒专业排名以及申请难度要大于约翰霍普金斯),自己是想要名校光环还是说更看重专业实力。

而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需要认真阅读学校官网提供的申请信息,准备SOP,PS,Writing sample,cv,推荐信等材料。有的学校会明确说明他们想录取什么样的学生以及学生需要有什么样的经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将自己在过去积累的经验和经历进行整合,有的放矢地开展文书写作,一封好的文书真的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都会有一个oral interview,学生也需要提前准备面试,口语差的同学可以没事拉着小伙伴们反复练习这一环节。

 

总结

如果把学校比作家庭的话,985、211的学生可能出身在所谓的“豪门”或者“中产”而双非的的学生则是来自“小康”家庭,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本科出身于哪里,想要申请名校必须通过自己前期大量的准备和努力。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躺着”进名校。但就像人一样,豪门家庭本身可以为自己的孩子配置丰富的资源,而出身在“小康”家庭的孩子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努力、主动找资源。因此,双非的同学们需要未雨绸缪、及早准备,抓住有限的资源,并主动为自己找新的资源来丰富完善自己,在申请季期间梦想成真。

收起
取消

在美国留学安全吗?

Marco:

圈圈今天就来盘点下美国最危险的7所大学,以及如何查看自己梦校的犯罪数据,从而做出更恰当的择校安排!干货慢慢哦!

美国作为留学大国,治安问题遭人诟病已久。

新闻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校园枪击案、校园霸凌案、爆炸案、绑架案等,几个月前才结案的章莹颖案更是让所有中国人都震惊、愤怒和心痛。

[图片]

根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每年全美大学共会发生87,160项财产犯罪,远远高于美国各州犯罪率的平均数。

也许是因为频发的留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留学申请者开始重视留学...

显示全部

圈圈今天就来盘点下美国最危险的7所大学,以及如何查看自己梦校的犯罪数据,从而做出更恰当的择校安排!干货慢慢哦!

美国作为留学大国,治安问题遭人诟病已久。

新闻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校园枪击案、校园霸凌案、爆炸案、绑架案等,几个月前才结案的章莹颖案更是让所有中国人都震惊、愤怒和心痛。

v2-9498bcb8530bed8dbc1bc8ea2481bfa0_hd.jpg

根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每年全美大学共会发生87,160项财产犯罪,远远高于美国各州犯罪率的平均数。

也许是因为频发的留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留学申请者开始重视留学的安全问题,而多起留学生遇害事件,更是给国内众多准留学家庭敲响了警钟。

毕竟,辛辛苦苦准备了两三年,挣扎着考过TOFEL,刷够了GPA,克服签证困难终于来到美帝…

岂能这么轻易狗带?!

v2-2cf93dc71dbfdfdbaa8c54f678ed99a9_hd.jpg

So,知己知彼才能所向披靡!

究竟哪几所美国大学不太安全?留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安全的学校?

v2-8e7716154c2ba95c0d34134ad00fd82b_hd.jpg

 

前段时间,Mongerous评选出了7所美国最危险的大学,如果你收到了这7所学校的offer,为了你自己的安全,也为了父母安心,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

Top1 新墨西哥大学

v2-bcd75193584cf95f640d8159a5851e51_hd.jpg

 

学生人数:28,688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24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659

新墨西哥大学每年至少会发生两起恶性校园强奸案件。

除此之外,抢劫事件和严重殴打暴力事件也是校园常态,仅仅三个月之内,新墨西哥大学就发生了四起抢劫事件和三十起暴力事件。

同样,入室抢劫和抢劫等财产犯罪年均约659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两名学生遭遇抢劫。

 

Top2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v2-3cd0603d07a32cf1de81375d341a724a_hd.jpg

学生人数:29,187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27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575

近年来,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记录在案的共有五起校园强奸案、三起抢劫和五起严重袭击事件。

这些数字似乎看上去不痛不痒,但是这些数据仅仅是冰山一角,它平均每年约有27起暴力犯罪事件、575起财产犯罪事件,以及不为人知的隐形犯罪。

 

Top3 范德堡大学

v2-89c1981d2b433ca74c38c76627a31523_hd.jpg

学生人数:12,714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11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555

在范德堡大学,入室盗窃或公然偷窃是犯罪事件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在555起财产犯罪中,有535起案件与此有关,受害学生丢失的往往都是钱包、电脑和手机等贵重物品。

前不久,范德堡大学门口还爆发一起枪击案,令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

 

Top4 佛罗里达农工大学

v2-9652bfe705c3d6650753e7659db30aa8_hd.jpg

 

学生人数:13,284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15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292

佛罗里达农工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首府塔拉哈西市,具有悠久历史的黑人大学,不光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系统11所成员中之一,也是佛罗里达州唯一一所公立性质的黑人大学。

2017年,该大学的财产犯罪案件数量是244,低于去年平均值292。但这其中包含了纵火案、车辆入室盗窃案、爆炸案和盗窃案等危险罪行。

最重要的是,在22起车辆入室盗窃案中发生了15起暴力犯罪,学生受到了从骨折到脊柱断裂不等的人身伤害。

 

Top5 杜克大学

v2-4b1692647beb3dc8f12c5540a6599ea7_hd.jpg

 

学生人数:15,016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14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753

我们都知道杜克大学是一所非常知名的Top校,在很多领域都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但是在知名度背后,杜克大学居高不下的犯罪数据也很让人烦恼。虽然较往年相比,杜克大学的犯罪数据正在逐渐减少,但是每年14起暴力犯罪事件和753起财产犯罪的平均数仍然十分令人震惊。

 

Top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v2-cb57e439b155b5ccfc209100ef2c90a5_hd.jpg

 

学生人数:35833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38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915

在整个加州大学系统中,伯克利分校的学术名誉最高,但也是最危险的大学。

今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财产犯罪案件从往年的915起迅速增长到1,011起。

对于新生来说,自己的财产安全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Top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v2-5c3acd4859dff92b3f5a03e7d9541899_hd.jpg

 

学生人数:38,157
每年暴力犯罪事件:49
每年财产犯罪事件:92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犯罪数字似乎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

今年共发生了12起强奸案、3起纵火案、18起汽车盗窃案、625起盗窃案、195起房屋盗窃案、11起抢劫案和17起严重袭击事件。

虽然学校当局声称正在增派警力巡逻校园的每个部分,希望能够阻止学生的犯罪行为,保护更多的学生,但成效并不是很大。

 

那究竟应该如何查看自己梦校的犯罪数据,从而做出更恰当的择校安排呢?

哼,臭弟弟臭妹妹们,你们怕是不知道有个叫CSS的安全网站吧?

v2-ccc96298290dd7214ff483b5fe835df3_hd.jpg

CSS网站,是一个可以查询美国各个学校安全指数的网站,校园安全数据由美国教育部官方公布。

这种分析工具旨在为公众提供有关校园犯罪和火灾数据的快速调查报告,数据都来自每年提交的开放校园安全统计网站数据库中关于犯罪统计数据和火灾数据。

CSS网站链接:https://ope.ed.gov/campussafety/(友情提示:需翻墙~~)

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学校名称或者地理位置。

v2-20c07d068fcde9921c013a63b745184f_hd.jpg

(图示以哈佛大学为例)

第二步,选择校区。

v2-5dcfc413b5dfa0d32c4498f8bdc1c15a_hd.jpg

 

第三步,即可查看数据,根据安全性分析决定自己的申请计划。

v2-b4fee0687e6251a646e99811ddb6d456_hd.jpg

这么棒的工具,请同学们尽量扩散,让大家都能愉快又安全地去留学!

不过说了这么多,实际上美国绝大部分地方还是是很安全的,而且当你熟悉并在美国安定下来后会发现,美国的留学生活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但是,蒙圈儿还想提醒各位一句,这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应该提前了解、准备、熟悉周遭的安全环境,最大程度地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顺利度过难忘的留学生活。

收起
取消

去美国留学怎么样?值得吗?性价比高吗?

Marco:

写在前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年的美国留学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全文会分为“投入”、“产出”和“值不值”,共三个板块。

投入:前期了解、时间、费用产出:知识、社交、就业优势值不值:职业规划、学习能力、交友、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答主Frank Zhang,2016-07~2017-08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于网易游戏从事游戏策划。

“值不值“表面看是量化对比投入与产出,实际上是一个“标准问题”,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无法量...

显示全部

写在前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年的美国留学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全文会分为“投入”、“产出”和“值不值”,共三个板块。

投入:前期了解、时间、费用
产出:知识、社交、就业优势
值不值:职业规划、学习能力、交友、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答主Frank Zhang,2016-07~2017-08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于网易游戏从事游戏策划。

“值不值“表面看是量化对比投入与产出,实际上是一个“标准问题”,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无法量化,每个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说,他人的“值不值”完全无法代表自己的“值不值”,因此我没法武断地给出一个答案,只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答案和判断过程,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帮助各位看官找到自己对于“值不值”的答案。

一、投入:

  1. 了解+申请

在前往异国他乡进行留学这种长时间背井离乡的活动之前,都需要进行详尽的调查,经过多方了解之后,才能做出决定。这一过程十分的必要,因为这往往是一切需求的出发点,也可以成为最终衡量产出时的砝码。

有一些同学就在中学的时候经常利用暑假的机会去美国旅游,早早的进行了解,后来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胸有成竹。而就我个人而言,由于我一直认为出国留学对于家庭的负担过重,所以从未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也从来没有进行过了解。然而机缘巧合之下,我最终还是开始了留学之旅。当然“了解”部分的缺失确实给之后的经历增加了不少困难,也遗留了不少遗憾,所以比较建议大家将这一部分纳入前期投入的计划中。

2、就读

美国的高等教育确实非常过硬,从机制上来说,与我国高校比较普遍的严进宽出(近期似乎开始有所变动)相比,美国的高校在这一块上至少是严进严出,甚至算的上是宽进严出。当然,这里的宽和严只是指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并不是指管理。在管理上是各地相同,主要是自己管理自己。

如果对自己的要求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甚至是拿到优毕(只是一种说法,不同学校的标准应该不太一致),那么就需要在学习上花费较大的心力。如果对自己的要求只是低分飘过混毕业的话,那么虽然没有在国内那么好混,但是还是能混的,一切都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从时间成本上来看,大部分的美国项目都是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一般会包含实习时间,当然也有一年的项目,现在也越来越多了。费用的话,一般在50~100万不等,具体看项目的学费和你的生活档次。

 

二、产出:

1.知识

我所读的市场营销项目属于较为全面的项目,会针对市场营销的各个领域都开设课程。对于那些原本就是市场营销科班出身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跨专业学生来说,还是颇有难度。不过总的来说,如果踏踏实实的认真听讲,课后按部就班的完成作业和阅读,肯定可以有不少收获的。尤其是阅读量大大提升,对于开拓视野,甚至是提升专业英语水平都颇有帮助。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这里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曾经为了复议商业法考试而留在图书馆刷夜(有半边图书馆是通宵开放的),那半边图书馆是灯火通明,能看到有不少小组通宵达旦的讨论,当然在平时图书馆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2.社交

除了知识以外,还有一样千金不换的好东西——友谊。因为频繁的小组作业,你会因为各种课程从而和不同的同学有或深或浅的交集,如果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身边不乏有同学因为这段留学经历找到了自己的伴郎、伴娘甚至是另一半。哪怕没有的话,多认识一个朋友总是多一条路。有不少同学就在回国后一起找工作,后来又成了同事。

除了同学以外,认识这里的教授同样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这里的教授大多是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商界大佬,因此除了传授书本知识之外,他们还可以结合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将一些理论和知识讲解的更加透彻。另外,在美国求职往往非常看重推荐,如果能够得到教授的推荐,有时可以找到一些不错的实习,甚至是因此获得留在美国工作的机会。

3.就业

首先是多了一种选择,毕竟如果没有美国留学生的身份,那么是基本不可能在美国工作的。

另外对于回国工作来说,如果在美国就读的是名校或者是名项目,那么在回国求职的过程中会大大增加通过简历关的机会。另外哪怕仅仅是留学生身份,也可以有诸多福利,例如买车优惠、人才引进政策等等。

三、值不值?

其实读到这里也能明白,在我看来,“留学美国值不值”这个问题远不是“去美国留学大概要花上百万”和“美国海龟回来是不是能轻松年薪几十万”这样简单的金钱对比。因为除了金钱以外,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也同样有限,从前面的故事也能看出,要留学美国,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少。而所获得的许多收获也是相对隐形的,并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年的美国留学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首先,借助申请,在撰写的文书的过程中,我认真回顾了自己过往的经历,从而找到了一条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现在也正在这一行业进行工作。如果说没有赴美留学这一经历,可能我就没有办法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做好清晰的规划,从而在之后的道路中显得游刃有余。

其次,在美国高校学习的过程也同样非常宝贵。通过多门课程拓宽的阅读量使得之后在工作中可以保持一个比较高效的学习状态,能够接受工作中新事物所带来的新信息和新挑战。同时,因为项目课程中有大量的小组作业,所以也会锻炼我们与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同学共同作业的能力,这对于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跨部门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外,美国的课堂也非常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以及和教授进行交流,教授们每周都会安排课后交流的时间,学生可以预约进行答疑。经过这样的锻炼,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往往就不那么容易怯场,能够顺畅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第三,虽然我们的学制很紧张,假期又少又短,但是我还是利用了假期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几次旅行。我们见识了《2012》中的黄石公园、灯火辉煌的赌城拉斯维加斯、雄伟壮阔的尼亚加拉瀑布、美国最南端的基韦斯特、令人梦碎的Ti7……这些原来只能在电影或是视频里才能看到的情景,如今能够亲眼见到,都是一段段难忘的经历。

最后,在美国留学的一年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他们如今在各行各业活跃着,我们彼此也会保持着联系,工作中或是生活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探讨,时常能产生一些新鲜的火花,也不失为一群不错的场外后援团。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一道题目中的投入和产出都不是定量的,为了让这趟美国之旅变得更值,我们可以想尽办法去减少可以减少的投入、增加可以增加的产出。

首先是投入,申请对方项目的奖学金、申请我国资助的奖学金、在项目担任助教、选择课时更紧周期更短的项目、寻找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沟通效率等等。其次是产出,少在寝室蹲着多出门走走、做好计划进行旅游增长见闻、多交几个朋友、跟老师多交流多请教等等。

人生的道路充满了选择,我们永远也不知道The road not taken上会有怎样的故事,因此我们只要尽力让我们所选择的道路充满精彩,那么就能不留遗憾,不虚此行。

收起
取消

美国top20大学的硕士,怎样才能申请到?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目录: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Q1:是否要出国读研?Q2:是否需要找中介?Q3:关于个人背景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Q4:选校定位Q5:申请数量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Q6:简历制作Q7:个人陈述Q8:推荐信Q9:其他材料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本人申请背景:

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

显示全部

目录: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
Q1:是否要出国读研?
Q2:是否需要找中介?
Q3:关于个人背景
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
Q4:选校定位
Q5:申请数量
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
Q6:简历制作
Q7:个人陈述
Q8:推荐信
Q9:其他材料
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本人申请背景:

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四段(德勤/埃森哲/兴业证券/恒大地产)

大创科研(国家级+市级);论文四篇(两篇发表+两篇在投)

奖学金;美赛;辩论;支教;大使团志愿者等。

主申专业:

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辅申专业:MPM(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M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录取结果:14投12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

 

Q1:是否要出国读研?

我选择出国基于三点:

一是这符合我对“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最多而不一定最好”的理解。作为一个从不知满足又好奇心炸裂的人,自然会选择相对来说变数更大的一条路。

二是我觉得每个阶段都要有新鲜感和仪式感才会有新的动力和突破,因此放弃了保研这种长时间居一地一所的道路。

三是因为出国是一个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艰难的选择,一切取决于你。不选择出国,我不会拼了命保绩点,不会拼了命找实习,不会拼了命做项目。而我无比感谢这些拼命的时刻。

So here I am.

我知道有很多大二或者大三同学对自己将来选择什么道路很迷茫很纠结,我能够理解,但我认为不必要,不管是出国、保研、考研、工作,一直以来我的态度只有一个:没有错的路,只有走不好的人。所以你大可随心选择一条道路并努力做到最好。

 

Q2:是否需要找中介?

首先我自己是纯DIY的,当时也没怎么纠结,就是有一种迷之自信……说到底,我面临大多数选择时都是当选择一出现心中即刻就有了答案,之后的努力与体验都只会让我更加确信这个选择是适合我的而已。

所以关于是否要找中介,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废话,所以我例举几种情况:比如语言成绩迟迟没有搞定、比如逻辑和英语写作能力比较弱、比如开始申请的时间太晚、比如自控能力较差、比如规划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都是我认为比较需要中介的情况,而且我极度不赞成“中介都是骗人的”这种偏颇言论,适当的咨询与深入了解还是必须的,各位应该量力而行。

 

Q3:关于个人背景

个人感觉在申研阶段,个人背景肯定是最最最硬核的part。个人背景主要包括本科学校、三围(GPA、TOEFL、GRE)、科研项目、实习、暑研、学期交换、竞赛、课外活动、专利、创业等等。

如果说一个申请者具备以上所有且高质量,那“哈耶普斯”走好不送,若能有其中大部分,也能够申请到非常好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平衡,不要有明显短板。这里重点说一下GPA、语言成绩、实习和暑研。

A. GPA

个人感觉其作用或占比非常大,因为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本人就是在大一的时候错误估计自己能力,觉得即使近代史、军理等等我不感兴趣的课考得一塌糊涂,也能靠高数线代物理拉回来;之后又沉迷辩论难以自拔;最重要的是我一直非常反感课堂上老师一个人blabla的学习方式所以整日逃课,以至于到最后也没冲到3.8【此处应该有悔恨的泪水…】

所以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好好学习,用成绩说话”,我见了很多很多懊悔自己大一大二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努力提升绩点的朋友,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负责,不要做后悔且无法弥补的事。

B. 语言成绩

最想提的一个建议:早考。

另外,很多同学问我要不要找培训机构,首先,我是没有找英语培训机构的,一方面我的英语基础还OK(在此吹一波我大江苏清明上河图般秒杀六级的英语试卷),另一方面该学习的时候我还是非常自律的,杀G杀托的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其次,不找培训机构不上课不是指闷头自闭,要保持敏锐的触觉,时刻获取新鲜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虽然我不上培训课,但大部分知名培训课的资料或者视频我都有,之后选择我认为比较好的配套模式来练习足以。

同时,希望各位在语言考试的时候,能够充分准备后再上战场,不然一次又一次,除了浪费爸妈的血汗钱并在GAP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

最后,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请不要妄想不背单词、不刷阅读、不练口语就能得高分,我也没有办法回答所有诸如“我懒、我不想背单词、我控制不了自己”这样的问题,请大家对自己负责。

C. 实习

• 很多人会问:找实习是bigname更重要,还是工作内容更重要?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个人觉得在申请阶段,bigname更重要。这一点上可能跟其他申请者的观点不太一样,我的理由是,想在比较知名的大公司实习本身就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如果你成功了,不仅是对你专业能力的肯定,也同样是对你综合素质的认可;另外在大公司接触的同事以及所能够获取的信息是小公司无法比拟的,而我认为在实习阶段,这种眼界上的提升要比单纯专业能力的提升要重要的多。本人有幸去了德勤和埃森哲实习,在申请上应该算没有拖后腿.

• 实习数量上,有能力有时间最好3个以上,个人认为这样简历才有美感,简历美感很重要。每份实习的时长最好3个月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学到一些东西。

• 什么时间找比较合适?我个人觉得在大二的暑假甚至寒假就可以寻找第一份实习了,第一份实习不需要很famous的大公司,但它却是你之后找第二份第三份实习很重要的敲门砖,简历上实习经历空空的情况下找实习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另外我经常会被问到:我如果XXX时间找实习/准备是不是晚了啊/来不及了啊?知道来不及了那就赶快开始鸭!鸭!!鸭!!!总之,越早越好。

• 找不到实习怎么办?我也经历过上一个实习即将结束却还没找到下一个实习的日子。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各大找实习软件上疯狂投递简历,比如实习僧、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之类的APP。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在这个实习获得的经验和技能;其次要相信,实习总会有的。

D. 暑研/交流

我个人觉得海外经历非常加分,录取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有能力、有机会去就去啊,年轻帅气又可爱,不出去多晃荡两圈缩学校里上课真得很无聊。至于能不能要到大牛推荐信或者发顶刊,那就要看个人能力了,但前提是:首先给自己一个机会。这样别人才有机会给你一个机会。

 

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

 

Q4:选校定位

• 首先给大家推荐几个我经常看的申请论坛:国内的有一亩三分地、寄托天下,国外的有Gradcafe,这些论坛里会有选校定位的讨论区,也有往年申请者的背景可以作为参考。我自己的选校比较简单。将有本专业的学校过滤出来,按按照排名从高到低一拉,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将前30的学校所有的专业目录看了一遍,又重点研究了一些与本专业相似的项目。然后用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去每个学校的官网研究项目,看看overview, academic study, career, admissions之类。

• 在选专业选校都进行完毕之后,麻烦大家给每个学校建立单独的文档并在excel里制定一个总结表,分别记录好学校、网申链接、申请时间、申请轮次、项目时长、所需材料、录取人数、录取方式、课程设置等等。当时有很多人包括我父母会认为我这种选校方法是草率的,但我个人认为,选校是一个虽重要却不一定非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变得不唯一且没有上限,它的关键度就变的非常有限。

• 对于选校的一个小建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当时想法是: 即使最后能力有限没申上某个学校,这也是二十年来我离它最近的时刻,我无比荣耀。

• 在我看来,申请就是个简单的互相匹配的过程,因此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学校的“气质”非常关键,如果能找到气场相合的学校,那再好不过了。缘,妙不可言~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点进达特茅斯的网页时的激动,之后是越看越欢心,越看越嗨,然后疯狂地跟父母和同学说:“这学校网站也太有美感了,我不行了我太喜欢它了,我好想去大毛呜呜呜!”那份心情完全超越所有的久别重逢。另外,我自己特别喜欢看每个学校往届学生的选校理由和体感,虽然都是彩虹夸,但还是能看出点不一样。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可以根据综排、专排、地理位置、项目硬核程度、就业情况等等自由挑选(前提是自己diy),像我最看重的真的是安全度。希望各位多研究多分析,多去官网看看往年录取数据、就业报告等等,你对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Q5:申请数量

关于申请学校的数量,虽说最保险的就是遍地撒网,我也相信各位也不差这个钱。但是!我真诚地建议大家少申保底校多申冲刺校,目前认为合理安排的情况下8个学校足够,不然就会出现来了offer也毫不激动毫无波澜内心麻木面如死灰并伴随以下对话:

“有收到消息吗?”

“XXX学校来offer了。”

“哟!/哇!去不?”

“不去。”

“那你申它干啥?浪费钱。”

以上只是我在选校时的一点点小偏好,各位可以自由大胆尽情发挥。总之,留学千万条,录取第一条,申请不专业,亲人两行泪。

 

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

 

Q6:简历制作

简历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也比较细节,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的建议是:请把重点放在结果上。也就是常说的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中的Result上。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在科研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的研究提升了多少多少稳定性/效率/质量”而不是“我干了啥啥啥”;在实习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业绩/减少了多少资源消耗/提升了多少利润”而不是“我每天被老板安排什么什么任务”。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学校官网上给出的简历模板(例如杜克的MEM专业就有给出)以及申请比较成功的学长学姐的简历,能够避免一些表达错误和格式不规范的问题。

 

Q7:个人陈述

文书应该是整个申请中最头痛的环节。此处必须感谢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万事开头难,我还尤记大概有整整三天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就面壁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却一个字也没有动。可能很多人也面临这样的苦恼。解决办法很简单:敲字。就是想到哪写哪,写着写着就有了灵魂。在写完初稿之后,我去找了natives润色,个人感觉润色效果还不错。我最终的文书成品属于中规中矩型的,整体逻辑性非常好,但激情不够,如果我是招生官,应该不会看上这种文书,至少不会是一锤定音项。不过由于自己完完全全参与了三四个专业修改了二三十稿文书,对于文书的全文逻辑框架及写作重点已经非常了解啦~

对于文书,我的建议是:

第一,请浓墨重彩地描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而浓墨重彩的意思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你会发现,在写不同学校的时候你保有的热情和忠诚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你非常想去或者冲刺的院校,请用写“情书”的态度去写个人陈述。如果你的个人陈述能让招生官觉得,非你不可,那么Congratulations!

第三,我建议将文书的重点放在Future(Career Goals/Future research plans/Why this school)而不是Past (motivation/undergraduate education),当然,如果逻辑正好能够顺承最好。

 

Q8:推荐信

个人情况及建议

我在申请时提交了两封本校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和一封实习公司经理的推荐信。对于Master, 我觉得最佳的搭配是本专业大牛老师一封(突出专业能力)、暑研大牛导师一封(突出科研能力)、实习Senior老板一封(突出technical skills和teamwork/leadership)。

重要程度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倒不认为国内的推荐信有特别大的作用,主要源于申请中的两个插曲,可能国外大牛的推荐信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但这个可遇不可求吧,各位尽力而为。

推荐人选择

有人问过我: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写比较好还是院系的大佬教授写比较好?

我的答案:如果只能择其一,是后者。但我真诚地建议各位早早地跟老师好好做研究、做项目、写论文,提前联系好写推荐信的导师以加深好感和印象。不然磨蹭到最后你真的很像一个要饭的。

最后,从整体上讲,简历、文书、推荐信应该相辅相成,即使达不到互斥也不要重复太多。

 

Q9:其他材料

包括中英文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在读证明,有的还需要高中毕业证明及公证等等。按照学校官网的要求认真准备就可以了,重申:你对于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网申其实是个比较简单的过程,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网申的时候看清楚每一网页的每一个字,上传完每一个文档后都VIEW一下看看格式对不对,最后SUBMIT前至少检查3-5遍。在投递材料时,要用到之前说的单独文档,每进行完一项工作(比如XXX导师提交了推荐信),请记录下时间并打钩。网申时候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询问申请同一学校的同学或在读的学长学姐,当然最保险的是直接联系小蜜。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对正在准备申请学校的你有所帮助:)

愿你漂洋过海,勇敢追梦,留学路上,我与你同行。

收起
取消

去英美留学开销大概多少?英国一年制硕士会不会不好申请博士?

Xin Li:

作者Xin Li,芝士圈留学行家,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我本人在英国G5美国常春藤各读过一个硕士(不同专业),仔细观察过英国美国的硕士教育体系,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更多启发。

首先先放结论:

1. 英国硕士,1年的,伦敦地区40-50万,其他地区40万稍低,不会低很多2. 美国的硕士,常春藤比其他学校更贵,一般两年制的项目总花费要70万以上,东北各...

显示全部

作者Xin Li,芝士圈留学行家,曾先后在藤校和G5就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双硕士),来就自身的申请经历,和大家聊一聊。

我本人在英国G5美国常春藤各读过一个硕士(不同专业),仔细观察过英国美国的硕士教育体系,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更多启发。

首先先放结论:

1. 英国硕士,1年的,伦敦地区40-50万,其他地区40万稍低,不会低很多
2. 美国的硕士,常春藤比其他学校更贵,一般两年制的项目总花费要70万以上,东北各州、中部各州、南部各州,一共40-50万即可;如果是商学院、法学院,学费会更高,但是很多商科、法律专业都是一年制的,所以总花费差不多

* 以上是根据同学的平均花费来计算,并不是省吃俭用的花费,因为如果你自己计算一下,其实特别省吃俭用和普通花对比起来,也就最多差个3-5万。找个好工作,一年就能把这个差距的钱填平,人生这么多年呢,给自己留个美好的留学生活的记忆,很重要的。

* 以上花费的是计算了必要的social、聚会、和旅游的花销的。在美国你肯定是要把美国玩一遍的,说不定还会延伸到加勒比海、加拿大、南美。因为你会发现回国以后再想来,飞机票一定占总费用的一半,你会觉得太不值了。如果你在英国,你一定会把欧洲你感兴趣的国家玩个4-5个以上,所以这部分钱,你得计算进去。我上面的费用,已经计算了这部分的钱。

本人情况:

1. 985上游学校本科,理工科
2. 美国常春藤硕士+英国G5硕士,理工科+商科
3. 常驻过纽约、伦敦、芝加哥、旧金山

申请第二硕士是出于职业发展和兴趣的双重考虑,也是国内就业市场的实际选择偏好,我建议大家如果是英国念书,也不妨考虑double一下自己的硕士学历,并没有多花什么时间。

下面是对楼主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英国一年制硕士会不会不好申请博士?”

答案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有一点点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具体解释如下:

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分别是:

1. 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申请者的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2. 这些必须的成功要素里,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很难提供你什么?
3. 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第一部分: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核心成功要素是两个:

a. 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其中,英美教育系统下的成绩单效果远远好于国内
b. 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经历,而且老师看得懂,喜欢

读博士的英美博士的核心,是老师本人要招一个和他研究兴趣相同,并且小有成果,让老师认为你以后可以在他所在的学术圈里有一定水平,甚至可以成为他在他自己学术道路上的左膀右臂的人。他要招一个“自己人”。

所以,成绩单和科研经历的关系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两回合的竞赛,第一回合通过的人,进入第二回合,但是通过第一轮以后,第一轮的所需要的资料就没用了,和第二轮没关系。第一轮是成绩单,第二轮是科研经历。比如先用GPA 3.7卡一刀;筛完以后,导师开始看研究经历,这时候,GPA 3.85和3.75,没区别,除非最后没看到任何人和自己特别兴趣相同,那才会重新捡回GPA来比较。第一轮再高,对第二轮也没有帮助,但是第一轮低了,很可能没有机会进入第二轮。

所以对于成绩单来说,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说服力是很重要的,要让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受过良好系统科研训练的可教之才。这里面,国内的成绩单的说服力会低。

然后是科研经历,这里不是浅尝辄止的凑数的科研,而是你真的感兴趣,你查了很多资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的观点体系,并且对其中的诸多主要方面已经自己验证过了,结果已经有了。但是你这个体系可以是错的,也可以是有点幼稚的,但是老师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你的兴趣,并且你为了你的兴趣已经进行了诸多努力,而且是已经有成绩了(虽然有可能是一大堆证伪)。这个情况下,你就必须要有时间去做科研,不是简单地出人出力,而是你自己申请机会,设计体系,验证它,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重要结果。

第二部分: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

录取委员会看重的这两个东西,其实英国一年制硕士都不一定能提供的出来。成绩单,你如果想要和博士无缝衔接,就要12月提交博士申请,那时候,你在英国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你的英国学校的成绩单是空的,只能给你一个简历上的名字。由于你尚未证明你在英美教育系统下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一环节,你缺失。科研经历,更加难有,因为你只有两个月时间,还要去熟悉导师,找机会,难度更大。

实施上,最可行的方法是,硕士8月毕业之后,准备12月的申请。但这样,在时间表上和美国两年硕士不就完全一样了吗?是的,就是完全一样了,而且你也很难有优势,因为英国硕士是一年的,就没有给大家进实验室预留很多空间,所以各个老板也不太有考虑招个硕士进来帮忙的习惯和传统。

所以,英国有研究性硕士和普通硕士的区别,前者是真正面向博士培养的,如果你要读博,你就需要申请前者。而前者,很多时候是两年的,又和美国一样了。

总之,读一个英国一年制的硕士,是一个hard模式申请phd的路数,只要看清楚了申请博士的核心成功要素,综合结合自己的情况,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模式,这种硕士本身的市场定位也不是为博士设计的。

但是这也不是说你就有劣势,还要看你的对手是什么情况。

第三部分: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申请phd录取委员会所看中的,本部分的讨论,就集中在GPA和科研经验上。

1. 你的国内对手:

a. 国外的成绩单他们大概率没有,有可能有交换经历,那么在这个经历中,他们大概率会竭尽所能考取高分数,并且有推荐信。
b. 国外的科研经历他们大概率也没有,但是现在一些中介有渠道帮助学生出国做暑期科研,他们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一定比你有优势。因为这种暑期科研,是有固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全是打杂。这等于ps里是有干货写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就稳了。

2. 你的美国硕士对手:

a. 他们的机会超过你。成绩单有而且分数已经出来了(因为他们是第二年了),科研也已经做了一年多,而且很可能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大干特干了三个月
b. 但是他们很多人不考虑英国博士

所以你的情况就是:

你对比美国硕士,竞争机会明显弱,这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选择的模式不适合和人家竞争;
你对比国内硕士,你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有优势,但是也不是很多,因为你的优势其实只有一个没成绩单的学校名字;
你和他们中有海外交换和海外暑期科研的人相比,竞争力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经读了一年硕士,有了一年科研成果,你本科才毕业不到半年,暑假肯定本科学校也不会让你再回实验室做几天。

第四部分:结论,以及你最佳的路径是什么?

结论就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就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但是,我最后觉得最重要的是回到楼主提问的实质上来,那就是,我作为还没到申请季的本科学生,我现在是有选择的,我要怎么办才能最大化我自己的结果?

相信刚才的回答,其实你已经看出来了:

1. 首先,美国一些州的2年硕士和英国1年比,并没有贵太多,不要因为钱,就上来先入为主卡掉整个美国

2. 你还没到申请季,我刚才说的所有国内硕士可以用的提升手段,都是给你准备的。你要:

a. 你也去申请美国大学的暑期科研

b. 你也去美国大学交换,考高分,力保四门课里有一个老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

3. 然后拿着这些,你即使去英国读硕士,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读硕士只是你的一个缓冲期,该有的,你在来之前已经攒齐了。

就这样:-)

收起
取消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规划表是什么?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此贴主要介绍一下我的DIY申请时间规划表。先说一下申请结果以提升一部分阅读体感。我一共申了13个学校14个项目,结果如下。

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被拒: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康奈尔(no notification)

最终去向:达特茅斯学院MEM专业。

 

1. GPA 成绩(大一上至大三下)...

显示全部

此贴主要介绍一下我的DIY申请时间规划表。先说一下申请结果以提升一部分阅读体感。我一共申了13个学校14个项目,结果如下。

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被拒: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康奈尔(no notification)

最终去向:达特茅斯学院MEM专业。

 

1. GPA 成绩(大一上至大三下)

一般应届申请的时候是大四上,所以提交网申的GPA只计算大一上至大三下的成绩,并且每个学校的GPA分制不同,以我校4分制的GPA为例,一般3.7以上比较稳妥,所以希望大家从大一一开始就能够重视GPA,越高越好。个人感觉其作用或占比非常大,因为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在此只能建议大家:好好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2. 托福/雅思成绩(大二下至大三上)

考雅思还是托福是根据留学国家而定,一般去美国都是考托福,当然有的美国学校也接受雅思成绩,具体要求要到各个学校的官网上去确认。

请注意,托福成绩只有两年的有效期,因此个人推荐在大二下至大三上的周期内能够考出满意的托福分数。虽然托福可以一年多次考来刷分,但还是建议能够在考前用1-3个月的时间集中准备一下,争取在2次之内解决掉,不然每次都考不好既消磨心气又浪费钱。

关于托福分数的要求,一般前30的大学要达到100以上甚至105以上,很多学校官网上可能会写我们没有最低的分数要求(尤其是很多顶尖的学校),这种情况可以去看历年的录取数据,以确定学校的实际要求。

最后,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请不要妄想不背单词、不刷阅读、不练口语就能得高分,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所有诸如“我懒、我不想背单词、我控制不了自己”这样的问题,请对自己负责。

 

3. GRE/GMAT(大三下)

一般商学院要求GMAT考试,法学要求LSAT,医学要求USMLE,其他专业一般是要求GRE考试成绩。这里重点介绍一下GRE考试。

GRE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因此可以说是越早准备越好。个人认为最迟要在大三下之前考出满意的GRE成绩。因为GRE相对来说比托福难不少,所以很多人建议先攻克GRE,再考托福,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GRE分为Verbal、Quantitative和Analytical writing,一般排名前30的学校需要GRE总分325以上,当然很多学校对小分也有具体的要求,比如Verbal 155以上/Quantitative 168以上/Analytical writing 3或3.5以上等等,所以首先要确认一下学校的硬性要求,再看一下往届录取的平均分,作为参考。

 

4. 确定申请专业(大三下结束之前)

个人建议在开始准备申请之前(大三下结束之前)就确定好想要申请的专业,如果master想和本科申请相同的专业,那么就尽可能学好专业领域内的各种课程并进一步确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果master想要转专业,那么要提前了解好新专业涉及哪些课程哪些技能,然后有计划地通过网课或者科研项目的方式向新专业靠拢,以提升个人申请时与申请项目的匹配程度。

 

5. 选校定位(大三暑假)

在选专业选校都进行完毕之后,麻烦大家给每个学校建立单独的文档并在excel里制定一个总结表,分别记录好学校、网申链接、申请时间、申请轮次、项目时长、所需材料、录取人数、录取方式、课程设置等等。

a) 关于选校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迁木网一搜,直接截图三张有本专业的学校,按排名从高到低一拉,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将前30的学校所有的专业目录看了一遍,又重点研究了一些与本专业相似的项目。然后用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去每个学校的官网研究项目,看overview, academic study, career, admissions等等。个人认为选校是一个虽重要却不一定非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变得不唯一且没有上限,它的关键度就变的非常有限。

b) 关于选校层次

我认为申请就是个简单的互相匹配的过程。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可以根据综排、专排、地理位置、项目硬核程度、就业情况等等自由挑选(前提是自己diy),像我最看重的真的是安全度。希望各位多研究多分析,多去官网看看往年录取数据、就业报告等等,你对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此外,我真诚地建议大家少申保底校多申冲刺校,目前认为合理安排8个学校数量足够。

 

6. 文书写作(大三暑假至大四上结束)

a) CV/Resume

简历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也比较细节,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的建议是:重点在结果。比如在科研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的研究提升了多少多少稳定性/效率/质量”而不是“我干了啥啥啥”;在实习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业绩/减少了多少资源消耗/提升了多少利润”而不是“我每天被老板安排什么什么任务”。

b) 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个人陈述应该是整个申请中最头痛的环节【也是绝大多书同学找中介的原因吧……】。此处必须感谢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写文书的时候我个人也是一头雾水,最后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敲字。刚开始就是想到哪写哪,写着写着就有了灵魂。千万不要因为一开始思路不太清晰就一直拖延不写,早晚都要克服的困难完成的事情,赶早不赶晚。

在写完初稿之后,我去找了芝士圈润色(十分感谢舞伴的推荐),个人感觉润色效果还不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购买服务(我发誓我不是在打广告,24k纯真心言论)。我最终的文书成品属于中规中矩型的,整体逻辑性较好。

对于文书,我的建议是:请浓墨重彩地描述真实的自己。另外其实你会发现,在写不同学校的时候你保有的热情和忠诚度是不一样的,请用写“情书”的态度去写文书,告诉学校你很适合它。

c) Recommendation Letter

我在申请时提交了两封本校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和一封实习公司经理的推荐信。对于Master, 个人认为最佳的搭配是本专业大牛老师一封、暑研大牛导师一封、实习Senior老板一封。

此外,有人问过: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写比较好还是院系的大佬教授写比较好?我的答案是后者。但我真诚地建议各位早早地跟老师好好做研究、做项目、写论文,提前联系好写推荐信的导师以加深好感和印象。

最后,从整体上讲,简历、文书、推荐信应该相辅相成,即使达不到互斥也不要重复太多。

 

7. 网申(大四上)

每个学校网申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9月份会开放网申,当然瑞士的学校也有10月份的,因此要去选定的学校的官网上去查看。有一部分学校是实行rolling的录取制(即先到先得),因此可以尽早提交网申尽早审核尽早录取尽早安心。

填写网申的时候看清楚每一网页的每一个字,上传完每一个文档后都VIEW一下看看格式对不对,最后SUBMIT前至少检查3-5遍。

网申时候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询问申请同一学校的同学或在读的学长学姐,当然最保险的是直接联系各个学校的小秘。

 

8. 寄送纸质材料(大四上)

这里所说的纸质材料包括中英文成绩单,推荐信,成绩排名证明,在读证明,有的还需要高中毕业证明及公证等等。在投递材料时,要用到之前说的单独文档,每进行完一项工作(比如XXX导师提交了推荐信),请记录下时间并打钩,这样既有条理也极有成就感。

 

9. 面试(大四下)

事实上,目前很多专业都会设置面试,并且需要面试的专业也越来越多,不仅限于商科。并且,个人认为面试在录取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大,因此希望大家在预约好面试时间后,能够提前用3-5天来准备一下面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有条件的可以进行mock interview。也可以去论坛上搜索一下往年面试的面经,其实每年各个学校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尽力准备,正常发挥即可。

 

10. 等待OFFER(大四下)

等待offer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校会告诉你具体出结果的日期,但大部分学校的回复大概是:我们的录取人员在全力审核,但由于申请量巨大,希望您能耐心等候。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稍安勿躁,好事多磨。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题主和其他准备申请的小伙伴~

收起
取消

如何申请美国顶级名校的MBA?

该话题答主

Raymond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杜克大学 Master of Management Studies
美国杜克大学Fuqua商学院MMS: FOB毕业,英语本科跨专业申请管理学。目前在四大并购交易部工作
Raymond:

1. 关于读MBA的动机

看到大部分答主都主要介绍如何申请MBA,我倒觉得不如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读(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读的),也就是动机问题。先讨论动机问题,是因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其一,自己想清楚为什么想读MBA,才能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准备+就读)和金钱;其二,申请者的motivation是招生官非常重视的申请条件(这一点在后面会详细说)。

通过题主的描述,目前决定去美国读MBA 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美国名校情结,另一方面是...

显示全部

1. 关于读MBA的动机

看到大部分答主都主要介绍如何申请MBA,我倒觉得不如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读(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读的),也就是动机问题。先讨论动机问题,是因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其一,自己想清楚为什么想读MBA,才能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准备+就读)和金钱;其二,申请者的motivation是招生官非常重视的申请条件(这一点在后面会详细说)。

通过题主的描述,目前决定去美国读MBA 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美国名校情结,另一方面是身边同学的peer pressure,“不甘心”。但仅仅名校情结或者不甘心,无论是说服自己还是说服admission committee,都不是很有力的理由,也不是对自己长远职业发展有利的想法。

我觉得首要思考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读MBA,是不是真的需要去美国读MBA。可以基于目前已经有的这两条理由,进一步深度挖掘自己内心的想法,找到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说,你有美国名校情结,为什么?是因为美国的学术环境、教学方法?还是仅仅因为大众的视角下,美国名校可以给你带来光环?(名校光环可以给人带来自信、给职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助益,但还是需要思考这层光环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除此之外,也可以尝试多从其他角度来想这个问题。举例来说:

1)职业目标:你想做/在做什么行业,这个行业看重(美国)MBA学位吗?(相比之下,咨询投行等行业更看重MBA,互联网产品相对不看重);

2)项目设置:MBA教学多以case为主,是案例教学,需要课上课后大量的讨论,提供自己的观点,和中国传统大学教育有差别,另外学习之外,商学院有大量networking的活动,自己是否对这些感到舒服、适应也很关键;

3)多种可能:如果想沉浸式地打开自己的国际视野,那美国MBA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想长期在中国发展,想建立起国内的人脉资源网,国内MBA是更好的选择;而且MBA有多种形式,part-time等等,可以多去了解;

4)机会成本:准备和就读MBA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你在一个变化迅速、资源需要经常维护的行业,就要考虑去美国读MBA,就会错失在中国发展的时机,这些都是需要衡量的。

总而言之,MBA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商学院项目,尽管课程设置上大家都在创新并紧跟时代步伐,但其实并不能完完全全跟上现在许多新兴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直接在行业内肯定不同),所以不要神化MBA项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下则按照题主所说,简单谈一下美国MBA申请相关的几点。

 

2. 关于申请流程

(1) 选校

不要忽视这一阶段,应该多花些时间、精力了解学校和项目,不同学校特色不同 (例如:斯坦福商学院创业氛围浓厚,适合想自己创业或者做VC;杜克的Fuqua有health care track),目标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同时也为了能在后续写Essay和面试中回答很好的why school/program问题(为什么选这个学校)。

具体方式可以多看看国外的相关MBA论坛,参加学校在中国的Info session(部分学校有微信公众号),和校友networking多了解inside information(领英上可以找到并尝试联系)。

(2) 标化成绩GT

GMAT,TOEFL考试需要规划好时间考出来(如果不自信,需要预留二刷、三刷的时间),如果提前较长时间考的话,注意成绩过期时间。

(3) 网上申请,提交资料

除成绩单外,主要需要准备:简历CV、文章Essay、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其中最为关键的是essay,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较为自由展示自己。招生官会尤其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人生追求passion(了解你这个人),职业发展规划career path(是否清晰,项目是否能在你的职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什么申请这个学校的项目why school/program(通过看你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来判断是不是真心想来,还是只是作为plan B),为什么要录取你why you(你可以给项目带来的独特的贡献),以及你的leadership/team work/学习能力(能否handle项目)。

(4) 面试

如果网上申请通过,就会收到面试邀请,许多top school现在会在中国北京上海现场面试。给面试基本上是比较认可申请者的背景条件了,这个时候考察的主要是:文书材料的真实性(现场问答交流过程中,是否熟悉自己的资料,是否有较大出入)、沟通交流能力(口语表达)以及整个人的气场是否与学校相符合。

(5) 后续

如果拿到offer,那么恭喜,可以跟着学校的安排做背景调查,办签证之类。如果面试没有发挥好,被waiting list,那么还有机会通过argue letter,校友refer等方式继续争取。

 

3. 关于做哪些准备

准备主要基于申请流程,我分为两种情况:

(1) 本科或者硕士在读

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准备的很多,看自己的时间精力,但最核心的是:第一,思考career path并通过实习不断探索,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争取第一份工作拿到理想offer;第二,适当参加社团活动,锻炼组织领导能力leadership,以及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训练英语,听说读写不要偏科,另外打开视野,多了解国外的文化,以后才能更好地和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

(2) 已经工作

需要按照时间紧迫程度进行准备。主要是选校、考托福GMAT、写文书简历三大项。如果可以在工作之余,在某个领域(例如社会公益)做出一点成绩,会是加分项。

 

4. 关于本科成绩是否影响

 

先说答案:会有一定程度影响,尤其对于名校,但可以弥补。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招生官从成绩单中学校、专业、成绩三项简单指标中挖掘的是:学习能力(本科学校档次、本科成绩)、视野开阔度(本科学校的平台)、可能的性格与专长(数学专业学生大概率更有逻辑、理性;商科学生大概率更social)、课程基础(是否学习过商科类型课程)。

回到你的成绩,不要单独看GPA这个数字,要结合学校背景、专业、排名百分比以及成绩差的原因一起来看。举例来说,(先强调没有贬低任何专业的意思)如果你是数学专业,并且所在学校的数学专业很有名(学生竞争激烈,普遍成绩偏低),此时GPA虽然偏低,但年级排名可以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并不差。

如果说成绩的确不是很好(低于3)且并不是年级成绩普遍差的情况,还有一个补救的可能方式是,你做了其他在招生官眼里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你成绩不好是因为你去创业了,而且创业小有成绩(融资数额较大、用户量级高等)。

同时你有研究生的成绩、托福GMAT成绩作为backup可以证明你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可以提高GPA的时候尽全力,已成为事实也不要过分纠结,展示自己其他优秀的特点就好。

5. 关于费用

费用上,每个学校政策不同,可以查询官网。但要注意除了学校一般会给出的学费、基本生活费外,还会产生一些相对隐性费用,比如学校会有人组织ski trip之类的活动,如果想更好地融入到community中去,这些活动需要适当参加的,那这些费用都需要考虑在内的(考量自己经济实力就好)。

收起
取消

大二在读学生,该如何从零开始准备出国?

Marco: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

显示全部

你的思路还是很清楚的,看得出来对申请留学有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比较迷茫。作为刚刚经历过申请的过来人,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保持头脑冷静。有以下几个问题将会贯穿你的整个申请过程:

1,你想选择什么专业,理由是什么?

2,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就业还是科研?

3,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4,你认为你适合攻读你现在选择的专业吗?你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5,你认为你能适应国外独自求学的生活吗?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你周围人的看法还是你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

我当时选择了申请和身边同学不一样的专业,中间我也一度产生过动摇,而且也受到很多了解我的不了解我的人的质疑,申请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迷茫,但是结果还是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而且我认为不管你的标准化成绩有多么优秀,这些问题没想清楚,申请一样会失败,所以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出答案。

 

申请的准备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标准化成绩——托福、GRE、GPA、本科院校等,二是提升软实力,方法有课外活动、学科比赛和实习等。我认为,提升软实力不仅仅是在为申请做准备,也是在帮助你解答上面一些问题。

以下几种活动按照申请加分由低到高排序(并不绝对,如果你能把课外活动、志愿活动等做得像创业一样精彩,对申请的加分也非常大),但前者对后者有所帮助,从大二开始准备申请的话建议从暑校、学科比赛和海外交换开始,这样时间利用率更高一些。

1,课外活动

在大一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兴趣为主,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各种兴趣与特长,找到一个你擅长的兴趣点,并好好培养,做出一些成绩来,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你就能从众多充斥着普通的社团活动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因为学校希望整个校园有diversity的氛围,所以会青睐这样特别的同学。

2,志愿活动

国外的教学理念中非常重视回馈,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有成果后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在录取时会更欣赏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到社会时事、并有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和力量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所以能有亮眼的志愿活动,甚至能和所学专业挂钩,是非常加分的。

3,暑校

比较建议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大二大三的暑假最好能去做专业性更强的事情,如学科比赛、实习等、暑研等。暑校写到简历上并不像海外交换经历一样加分,暑校的作用主要是让你可以去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掌握更多申请的信息,帮助你在申请时做更好的决定。

4,学科比赛

大二就逐渐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了,在一些学科相关的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将是你的专业领域道路中的第一环,能够证明你的专业水平,不仅仅对申请有用,对未来找实习和工作都有一定帮助。

5,海外交换

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6,实习or研究经历

偏应用型的专业十分看重过往的实习经历,如商科、法律等;偏研究型的专业更看重过往的研究经历——参加过的项目和发表过的论文,尤其是Phd。如果能找到海外实习或者国外大学的暑研项目,将会是写在简历上非常亮眼的经历。另外,读商科的话,创业也是很加分的经历。

最后,留学信息来源——官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其次是和入学的学长学姐交流,更简单的方法是结交一些和你同期申请的朋友,大家互享信息。既然决定了留学,从哪里获取信息就算是留学的第一课了,要学着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主动去问~

收起
取消

美国留学,如何规划和申请?

Marco: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三步走:选校选专业——提升自己达到标准——迎接申请季。

一、选校选专业

研究生选校参考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建议从选专业入手,然后看专业排名选学校,资金充足直接看英美,资金有限看欧洲、加拿大等地。在选校时了解信息最佳的三种渠道:

• 学校官网;

• 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学长学姐;

• 同年申请的战友。

找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的时候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校友网,找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

显示全部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三步走:选校选专业——提升自己达到标准——迎接申请季。

一、选校选专业

研究生选校参考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建议从选专业入手,然后看专业排名选学校,资金充足直接看英美,资金有限看欧洲、加拿大等地。在选校时了解信息最佳的三种渠道:

• 学校官网;

• 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学长学姐;

• 同年申请的战友。

找自己本科院校同申请方向的学长学姐的时候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校友网,找想要申请的院校已经就读的学长学姐和同年申请的战友可以在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多搜索,还有一些留学论坛(如商科申请论坛chasedream)。如果时间比价充裕、资金也到位的话,可以实地考察一下学校,比如参加学校的暑校之类的活动,这就要多留心官网发布的消息了。

在了解到充足的信息后,依据自己的情况做好个人选校,不要被别人的选择带跑偏了,多问问自己内心的声音——你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适合你的?想一想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你打算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有哪些突出的优势、你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来迎接申请和留学的挑战?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认真地想一想,你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你拒绝其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二、提升自己达到标准

硬件:本科院校、GPA、托福(雅思)、GRE/GMAT

软件:学科比赛、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实习/科研成果、海外交换/实习

硬件中,托福(雅思)成绩的要求官网都会写得很清楚,按照要求考到足够的分数就好,当然越高越好。本科院校、GPA、GRE/GMAT这几项多参考成功的留学案例,按照要求去准备。通常来说,GPA最低也要3.0,不然不可能申请到好学校,有的常青藤的项目录取的学生平均GPA都能达到3.8!GRE/GMAT有的学校有具体标准,有的没有,高分肯定对整体申请的帮助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本科院校和GPA。

软件中,实习/科研经历是最重要的,有的学校会明确要求有实习/科研经历,但大多数都不是强制要求,但如果有的话,申请的成功率肯定是增加的——一段相关的实习/科研经历说明你有足够的动机,也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学科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海外交换/实习经历非常加分——国外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会青睐有过海外经历的学生,因为他们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这证明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culture shock、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等问题,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顺利,并且为保持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贡献一点力量。一般学校都是在大三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有交换的项目,有兴趣的话大一和大二早做准备,早点考托福/雅思。

丰富的志愿活动展现了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美国大学很重视的东西,而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能够展现你的性格和特长,相信在申请时招生官看到你的简历会眼前一亮。

三、迎接申请季

每年的8-10月,美国院校各个专业就会陆陆续续开放申请了,注意要申请的每所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流程和deadline,在冲刺申请季的最后阶段写好文书。

文书三大件:个人陈述(目的陈述)、推荐信和简历。

• 个人陈述主要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优势为主;目的陈述主要描述动机与规划,重点在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以及你希望通过在这个学校学习获得什么。

• 推荐信一般需要2-4份,没有大牛给写,优先找熟悉自己的人,通过侧面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性格。早点联系老师去写,不然老师一忙起来忘记了,deadline就过去了,建议在deadline之前的一个月联系老师。

• 简历分为CV和resume两种,前者不限长度,尽可能详尽、全面,后者要把内容挤在一页之内。

在写个人陈述(目的陈述)的时候注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改动,可找中介、学长学姐或老师帮忙修改文书,切忌一份个人陈述申所有。最后,根据要求准备各项材料,考试送分也要提前做好准备,然后该网申的网申,该寄信的寄信。

下一步就等面试了。面试环节各个学校的安排都不同,有的是面试官视频面,有的是电脑随机出问题你来回答。拿到面试机会后,多看看面经,和同学、老师等多做mock。

收起
取消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美国留学生要比英国留学生牛?

Marco:

虽然这仿佛成了大众心中的共识,但认为这个问题本不应该存在,甚至所谓的世界大学的排名也不应该存在。

尤其是跨国学校之间的比较,由于教育体系的不同,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学校历史,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比较,同一国家内的学校之间还可以拿来做一下简单的比较。

但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心态,暂且假设它合理,大概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申请难度:

美国拥有3500多所大学,英国则只拥有不到200所高校,无论是从排名上来说还是从学术上来说,英国的...

显示全部

虽然这仿佛成了大众心中的共识,但认为这个问题本不应该存在,甚至所谓的世界大学的排名也不应该存在。

尤其是跨国学校之间的比较,由于教育体系的不同,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学校历史,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比较,同一国家内的学校之间还可以拿来做一下简单的比较。

但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心态,暂且假设它合理,大概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申请难度:

美国拥有3500多所大学,英国则只拥有不到200所高校,无论是从排名上来说还是从学术上来说,英国的好学校不比美国差,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学校,造成很多人觉得英国不如美国的原因在于申请英美学校的难度。

英国除G5以外的学校基本上在中国都有代理的机构,每年有很多双非(非211,985)的同学能够进入到英国排名前五到前十的学校学习,而美国的学校即使是211,985的同学想要申请到前三十甚至前五十的学校都有一定的难度,中国人的观点:得不到就是最好的,越难得到的越珍贵!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申请难度大的美国大学高大上了。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或许是英国大学招生官认识到了中国学生的这种越难越珍贵的心理,2018年英国大学硕士录取标准普遍提高,就连以往中国学生瞧不上的曼大环发也是傲娇起来,不是说我水吗?我偏就不给你offer...

学制

英国本科三年,硕士一年,博士三年,取得博士学位七年就可以,而对于美国学校来说,一个学生想要取得博士学位最快也要九年的时间。比如申请硕士的时候,英国的硕士大多是一年,学制太短让很多人觉得“水”,刚去学校没有多久,好不容易适应了环境就要毕业了。美国也有部分专业是一年,但是大部分专业的时长在一年半到两年,学制上要比英国的硕士稍长一些,这使得学生能够有一个暑期可以找当地的实习,为之后正式找工作打下基础。

英国的硕士课程是分为三个学期,学习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留学生们基本都是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有效学习时间并不短。相比美国的暑期实习、英国人把学生的实习放到了毕业以后。

留学成本

留学尤其是出国念本科和硕士都需要花费家庭很大一部分的资金,真正想着出国只为镀层金拿个海归的身份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人都希望通过海外求学的经历让自己的简历更加出彩一些,不以就业为目的的留学都是耍流氓啊。

从留学成本上来讲,英美的差距不大,学费一年都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人民币之间,只是有的学校地处偏僻生活成本稍低,有的学校在伦敦,纽约这种大城市生活成本偏高而有所不同。

就业机会

从毕业后的就业来讲,留美比留英的机会大,很多人会说我选择美国就是因为英国无法留下来工作,这句话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在美国毕业的留学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确实多一些,但是英国并不是无法留下来工作,这是近几年流行的一个错误的认识。

在从英国认证机构认证的高校毕业后,毕业生需要获得由英国边境管理署认可的担保机构发出的雇佣通知,并且从事技能型工作,最低年薪达到£20,800/年可获得英国工作签证。

和美国对于STEM专业即偏技术性专业的OPT时长延长一样,技术型人才是英美两国都比较看重的,但是英国的难度在于,具有担保资格的机构数量少,英国每年毕业的国际生人数在30万左右,但是具有担保资格的机构只有不到3万个,这使得每年获得工作签证留英的人数只有5%。

而在美国,不管你是不是STEM专业在毕业前后都可以申请一年的OPT,可以在美国实习工作,并且有一次抽签H1b工作签的机会,而如果你是STEM专业的话,OPT的时长是三年,抽取工作签的机会是3次,3次都抽不中的概率是28%,并且大部分的美国公司都具有帮国际生申请工作签的资格。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国是能够积累海外工作经验的地方,而英国的难度远远高于美国。

绿卡身份

在美国如果能够留下工作,顺利取得工作签证的话,将来也有机会申请绿卡,这对于一部分想要移民的人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留学生想申请到英国的永居就难度大多了。这也导致了去美国留学读书的学生很多是抱着毕业后赖在美国拿绿卡的目的去读书、而去英国读书的学生是抱着读书目的去英国。这样一来当学生毕业之后去英国的留学生都回国了、去美国读书的学生很多不回国,国内就业市场物以稀为贵,英国毕业生就被美国毕业生鄙视了。

但是在目前中美贸易难分难解的情况下,未来绿卡的发放是否会进一步紧缩也难以预料。

收起
取消

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怎么找?

该话题答主

Claire Wu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商科/文科生零基础如何华丽转身STEM专业?商业分析BA如何成功在美国找到实习与工作?
Claire Wu:

对于Master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从收到Offer就可以开始了;对于本科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也尽可能早得准备为好。下面从前期准备和正式找工作的阶段讲一讲在美国找工作的干货:

找工作的前期准备:

 

- 做好职业规划,并相应选课

相信大家在申请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的职业方向,但是很多Program会设置多种Track,例如会计专业可能设置会计+金融,会计+数据分析,这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想一想具体想做的是什么工作,例如是审计?还是IT审计?还是T...

显示全部

对于Master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从收到Offer就可以开始了;对于本科的同学,找工作/实习也尽可能早得准备为好。下面从前期准备和正式找工作的阶段讲一讲在美国找工作的干货:

找工作的前期准备:

 

- 做好职业规划,并相应选课

相信大家在申请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的职业方向,但是很多Program会设置多种Track,例如会计专业可能设置会计+金融,会计+数据分析,这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想一想具体想做的是什么工作,例如是审计?还是IT审计?还是Tech Advisory?知道具体想坐的工作细分后,我们可以去glassdoor或indeed等找工作平台搜索该工作Title,选取感兴趣的公司的这一职位,看看工作具体的Job Description是怎么写的。以下Job Description为例:

674-ub0_MpJUe911aVt_3iohQkSS20i9DfcB.jpg

 

根据这个JD,我们可以知道胜任这份工作最好有CISA,CFA证书;需会使用Oracle,SAP等ERP;以此类推,对于大家感兴趣的工作方向,建议大家搜索3-5份JD,综合起来总结需要的Skillset,未来的选课/学习中参考这些Skill,会非常的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参考JD,还有一个方法 – 大家可以在Linkedin中搜索感兴趣的公司和职位名称,找到几位Manager Level甚至更高title的人,参考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和相应的Skill及其他信息,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个方法可以让大家的学习和找实习/工作更有效率和目的性。

 

- 完善Linkedin主页

大多数工作在网申时,都会要求附上Linkedin链接,有一份完善的Linkedin档案会让你看起来更专业,在找工作这件事上更Engage。建议大家立即开始建立个人Linkedin页面,并一点一点完善,不要因为觉得麻烦一直不开始着手做。几点有关Linkedin的tips如下:

o 在找工作的peak time开启Linkedin的premium试用:如果平时没有必要使用到Linkedin的premium功能,可以把free trail留到自己需要频繁使用Linkedin的时候激活

o 设置自己的个性化URL:记得把默认的URL改成自己相关的URL,一般是改成自己的名字相关。这样URL列在网申页面的时候看起来更专业,也更方便列在简历上

o 翻一翻同行的Linkedin主页,保存几个维护得非常好的主页在自己写的时候参考

 

- 完善简历和准备Cover Letter

简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可以根据这份NYU Stern的档案对自己的简历做一个大致检查:http://web-docs.stern.nyu.edu/admissions/asw-stern-resume-writing-guide.pdf

对于Cover Letter,一入学就要找工作/实习的同学也要开始准备了。大多数公司在网申系统中可以附上Cover Letter,有一些公司会强制要求Cover Letter。Cover Letter的写作形式比较固定,大家可自行寻找网上模板参考。比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Cover Letter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说清楚自己以前做过的x,y,z是怎么与职位要求的a,b,c相关的,因此大家在写Cover Letter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自己以前的经历如何与这个职位相关联,以及可以如何利用以前的经验。

入学后,在自己修改之后,大家记得把简历和Cover Letter提交给学院和学校的Career Service进行检查,避免一些基础的错误和失误。

 

- 提高英语口语

从找工作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以下几个模块:

o Elevator Pitch:在Career Fair上需要用很短的时间向招聘人员介绍自己,如何把自己的经历浓缩成几十秒以内,并精彩地讲出来,需要大家的多次训练

o 简历中的故事:在简历中写的实习、工作、项目经历非常有可能在面试或Career Fair中被问到,大家可以提前练习,如何把自己的经历讲成比较连贯的故事

o Small Talk:在找工作的Networking中,Small Talk无法避免,例如在面试过程中,公司安排了一次求职者与在职人员共进晚餐的活动,我们难免遇到需要与身边的人Small Talk的情况。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几个自己喜欢的small talk话题,避免在社交场合无话可说的尴尬

 

正式找工作阶段的投递阶段:

 

- 最大化利用Career Fair

说起Career Fair,很多同学可能第一反应是,Career Fair有什么用?可能大家都有花了一个小时排队,但却被告知“去网上申请”或者“我们这个职位不招国际学生”的经历,因此很多同学觉得Career Fair除了耗费经历,毫无用处。

大多数同学去Career Fair时心中都是怀着“知道没用,但还是去一下吧”的随意的心理,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如何做好Career Fair的准备工作?

o 提前找到公司名单并进行筛选:在拿到Career Fair的公司名单后,大家可以根据是否Sponsor国际学生(如果学校找工作的网站无筛选功能,可在https://www.myvisajobs.com/中查询公司是否有比较多的Sponsor记录),以及根据是否有自己对应的岗位进行筛选,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对筛选后的名单进行排序,保证最感兴趣的公司一定要当面聊到

o 了解公司、职位并查看Job Description:大部分公司会在career fair开始之前在学校的网站公布招聘的职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看自己的目标职位是否在其中。如果在其中,这意味着会有直接负责这个职位的recruiter来career fair进行招聘,这样的机会会非常有帮助,因为直接负责的recruiter会直接影响招聘流程,如果能接触到职位直属的recruiter会大大增加自己主观能动的作用;如果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不在其中,建议在公司官网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位,并记住职位名称,在career fair上与recruiter沟通。通常这种情况,recruiter会留下大家的简历,并告知大家会帮你与负责这个职位的员工沟通,但通常有后续的可能性比较小。无论是两种情况的哪种,都非常建议大家查好具体的职位详情,并打印出来带至career fair。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公司,也建议大家把公司介绍存起来,在排队的时候看一看。对公司、对职位的了解可以让你更加stand out,特别是如果事先对职位非常了解,career fair上碰到直接负责这个职位的recruiter,积极展示自己的了解和匹配程度,会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竞争性,拿到面试机会

o 策略性地排队:一些例如Facebook,安永等sponsor国际学生的大公司排队的人非常多,建议大家在career fair刚刚开始时首先排完这些公司,之后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中小型公司

o 发送Follow Up邮件:建议大家在聊天的时候询问recruiter的名片,并在career fair结束后发送Follow Up邮件。

o 四大等商科相关的Firm一定需要去Career Fair排队/签到。这些公司非常重视参与,甚至会对大家参与Career Fair/公司活动进行记录。

 

- 找内推

找内推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公共平台上浏览到的内推信息去reach out,第二种是自己主动去找他人并reach out;

第一种常见于一亩三分地内推版等平台,很多在职员工会发布内推信息,大家看到感兴趣的内推信息可以把自己的简历和简短介绍发至指定邮箱,由PO主帮忙内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大大缩短了大家找人、reach out的时间,非常有效率;弊端则是PO主并不一定会帮你内推(例如收到的内推请求太多,或你的简历不够优秀)。

第二种自己主动找他人内推的情况,有可能是认识的校友,也有可能是在Linkedin上搜索到的公司员工。如果是后者,也很有可能收不到对方的回复。这种情况,大家可以一次性把内推请求发给多个员工,或者在没收到回复的隔天换一位其他员工发送请求。

通过找内推的形式投递简历,会有比海投高很多的拿到面试的几率,但同时也非常地耗费时间和精力。

 

- 海投

由于内推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做到所有公司都找内推,这时,对于一些我们并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公司,可以采用广撒网的形式,进行海投。常见的海投网站主要有:indeed, glassdoor jobs, linkedin jobs等。

 

- 在学校的找工作平台上投递

很多学校有自己专属的找工作平台,公司会把职位发布在学校的平台上。在学校的找工作平台投递简历会比自己海投有更高的获得面试的几率。

正式找工作阶段的面试阶段:

 

- 在Glassdoor,一亩三分地等网站看面经

参加一些公司,尤其是大公司的面试,提前看面经非常重要,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大家更有效率地进行准备。大家可以在准备面试之前,首先在Glassdoor和一亩三分地面经板块查看是否有对应职位的面经,根据他人的面经,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人的回忆不一定准确,面试官也很有可能现场改动一些细节,切勿不思考,直接参考别人的回忆和回答。

 

- 把常见的Behavior Question以及其他面试问题存入文档

一些经典的Behavior Question会被屡屡问到,这些问题大家可以整理到文档,一个个准备;包括一些常常出现的Technical Question也可以整理在文档里,方便总结和复习。

 

- 面试后向面试官发送Follow Up邮件

与Career Fair的Follow Up相比,这里的Follow Up的重要性大于前者,强烈建议大家面试后发送Follow Up邮件。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