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话题:硕士留学

130 个问题

有人了解乔治城最新的MSE经济学硕士项目吗?

Marco:

乔治城大学在国内名气还行。起码留学圈里说出去不丢份儿,至于不太了解留学的大众,他们只知道哈佛剑桥斯坦福。

按照惯例,先上案例:

案例一:J同学

申请背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GPA 88.5, 托福107,GRE320+3.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案例二:F同学

申请背景: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GPA85,托福108,GRE32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经济学相关的一共就三个,MSE是新开设的专...

显示全部

乔治城大学在国内名气还行。起码留学圈里说出去不丢份儿,至于不太了解留学的大众,他们只知道哈佛剑桥斯坦福。

按照惯例,先上案例:

案例一:J同学

申请背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GPA 88.5, 托福107,GRE320+3.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案例二:F同学

申请背景: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GPA85,托福108,GRE325

申请结果: MSE,2017Fall

经济学相关的一共就三个,MSE是新开设的专业。

MASTERS OF SCIENCE IN ECONOMICS(MSE)项目介绍

课程梗概:

经济学硕士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经济学技术领域的强化培训,主要侧重于量化方面。

该项目提供的选修课程,既有定量类也有应用类。课程通常涵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与分析,既包括经典文章,也包括现代前沿作品。在许多课程中,学生会被要求去做相关的工作(评分作业)。除了考试和完成指定的作业之外,学生还需要会写论文和做演讲。

学费:

$92,925(折合人民币60万左右)

师资:

该项目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乔治城大学高级教师参与核心课程的教学。我们的教师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都是优秀学者。此外,该项目邀请华盛顿特区的著名经济学家来担任班级的指导员。必修课程由经济系的全职教师授课。选修课由具有学术专长和相关领域专业经验的经济学家讲授。

课程介绍:

为了完成M.S.在经济学方面,学生需要成功完成该课程提供的15门课程(45学分),其中5门是量化经济学选修课。

该项目从8月正式课程开始之前就会有一段为期两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课程。

第一学年的四门必修课程 :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况是后续选修课程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好好学习。

选修课介绍:

38171-X0CTfcXKBww-byF-ip9HLfB1lpCjsXHs.jpg
38171-Q6DUYE--OszslbUiyfNxasJps7GLo4cv.jpg

申请要求:

1.语言成绩:托福100或者雅思7分

2.申请人的GPA需要在3.0以上

3.申请材料:

•申请表

• 报名费

•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包括你的知识兴趣,学术和专业目标,以及研究生的学习主题。 篇幅一般为500字。

•3封推荐信(两封必须是学术性的)

•GRE分数(没有分数限制)

•托福或雅思成绩

•正式成绩单

•简历

•申请表

 

常见申请问题:

1.项目的学分是什么样的?

答:MSE课程要求学生完成45个课程学分(10门课程)。 该项目的所有学生都是秋季入学。 全日制学生将在秋季学期参加四门必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且在第一年春季学期选修三门课程,并在秋季学期选修四门课程,以及第二年春季选三门选修课。 该项目还接受非全日制学生。 课程在晚上,晚上下午或周末举行。

2.一定要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申请吗?

答:本科就读经济学并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是经济学专业毕业是一个优势点。 而且经济学是一门高度量化的学科。所以,数学、概率统计学和其他量化学科的课程是就读经济学的必备知识。因此, 该项目需要学过至少两门微积分课程以及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收起
取消

研究生申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需要什么条件?

Marco:

题主想申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生科方向,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生科方向项目多是为博士学位准备的,下文介绍2个硕士学位的项目,有意申请的同学可作为参考。

一、Integrative Genetics and Genomics (IGG)(综合遗传学和基因组学)

项目简介

学校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学相关课程。 此外,综合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生班教授一系列提供研究生级遗传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课程旨在对现代遗传学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理解,包括分子,定量,群体和...

显示全部

题主想申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生科方向,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生科方向项目多是为博士学位准备的,下文介绍2个硕士学位的项目,有意申请的同学可作为参考。

一、Integrative Genetics and Genomics (IGG)(综合遗传学和基因组学)

项目简介

学校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学相关课程。 此外,综合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生班教授一系列提供研究生级遗传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课程旨在对现代遗传学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理解,包括分子,定量,群体和细胞遗传学以及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项目将科学写作,遗传咨询,或将遗传学研究与相关领域或无关领域的研究相结合。

申请要求

1.GPA 3.0以上

2.托福80分是最低要求

v2-93c8e024689debfe2559c2e9dd508830_720w.jpg

3.雅思至少7分

v2-007f8a1807bf18095ff484e60d47f84c_720w.jpg

招生要求

1 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

2.所有申请者必须符合加州大学GPA最低入学要求(3.0)。 虽然进入综合遗传学和基因组计划的大多数学生拥有传统生物学专业(如遗传学,生物或生物化学)的本科或硕士学位,但来自其他领域(如计算机科学或统计学)的学生也可申请。

3.推荐信必须通过在线申请方式提交。在线服务可用之前,请不要提交推荐信。

4.请提交一份成绩单。

5.所有IGG申请人都需要参加GRE普通考试(没有分数限制说明)

以下申请材料是必需的,并应在12月1日前提交:

项目申请(在线)

GRE成绩

托福官方成绩(国际申请者)

成绩单

三封推荐信(在线)

奖学金申请(包括在线申请)

 

二、MOLECULAR, CELL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LOGY GRADUATE GROUP(分子、细胞和综合生理研究)

项目简介

MCIP研究生小组提供综合性的课程和卓越的研究机会。该小组由来自25个部门,分部和部门的80多名教员组成,其中包括医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和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该小组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兴趣,包括跨学科方法。这种多样性反映在研究生课程的专业领域,包括细胞/分子生理学和全身生理学的一般领域,以及更专业的心血管生理学,比较生理学,内分泌学,运动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生殖生理学和家畜的生理学。

入学时,学生将被分配一名研究生顾问,指导他们完成课程的正式要求。学生还选择了一位担任导师的大教授,并在他的监督下进行论文研究。

申请要求

1.GPA 3.0以上

2.托福85分是最低要求

v2-93c8e024689debfe2559c2e9dd508830_720w.jpg

3.雅思至少7分

v2-007f8a1807bf18095ff484e60d47f84c_720w.jpg

4.申请日期在1.5前(以18年入学为例)

案例参考:Z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武汉理工大学,植物学

申请背景:GPA3.7

托福88

GRE330

发表过C刊论文一篇

申请结果:MCIP

收起
取消

出国留学有何意义?

Marco:

分享一些经历,可能有利益相关的内容。

留学行业里不缺逆袭的人物。

大概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留学还是有钱人的专属,好像留学是件富二代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但这件大众眼里的“奢侈品”切切实实地穿在了很多“穷小子”和“灰姑娘”身上,他们通过这个渠道改变自己的阶级,得到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三四年前,接触过一个山里出来的孩子。全村好几年才出这么一个大学生,靠着各种国家补助在国内北京两所之一的大学读书。孩子争气,成绩好,年年拿奖学金,并在大三的时候获得了导...

显示全部

分享一些经历,可能有利益相关的内容。

留学行业里不缺逆袭的人物。

大概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留学还是有钱人的专属,好像留学是件富二代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但这件大众眼里的“奢侈品”切切实实地穿在了很多“穷小子”和“灰姑娘”身上,他们通过这个渠道改变自己的阶级,得到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三四年前,接触过一个山里出来的孩子。全村好几年才出这么一个大学生,靠着各种国家补助在国内北京两所之一的大学读书。孩子争气,成绩好,年年拿奖学金,并在大三的时候获得了导师推荐去美国某常青藤深造。推荐归推荐,语言考试、文书、网申这些流程一个也省不掉,恰好当时我们也才成立不久,有大型活动,他在我们这边改了文书,获得了一些留学信息。孩子自身条件过硬,出身校厉害,成绩高,有导师推荐,很容易就拿到了offer,并且成功申请到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数额基本cover生活费和学费。他的爸爸在山里赶来,经过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背着两麻袋特产出现在我们办公室里,举手投足显得很局促,担心我们嫌弃,用我们不太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

本来不过只是一场商业活动,如果不是这个孩子,也可能是别人,却在无意间收获了这样的心意。那样的瞬间也让在座的我们有一点中二的小心思:看,我们在做的事情能改变世界,哪怕只有一小点。

前几个月在朋友圈看到他分享动态,将爸爸接到了城市。可能他现在的生活只是过上了普通偏上的水平,依然和大部分人一样,挤地铁、还房贷,称不上富人。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大部人使尽全力奔跑也只能勉强和别人比肩。

分享这段经历不是想说留学是个镀金的好渠道,可以拯救所有贫苦孩子;而是想告诉大家,留学也是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渠道,和高考、研究生考试一样,用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国家公派留学为有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费用,各国校方也会为成绩优异的入学者提供奖学金,欧洲小众国家一部分学校是免学费的。只要你真的优秀,这条路你也可以走。

 

也有一些人的留学经历在大众眼里就是“作”。

就在刚结束的18fall申请,有位用户身在知名企业技术部门,高薪,活少,稳定。他留学回来不一定能找到现在这么好的工作,打定主意想要出去留学。

理由是:现在的工作日复一日,一眼能看得到头,想换种生活方式,给生活找点事干。

于是,离开学校这么久得把英语捡起来,辞职、查信息、考雅思、跑证明......确实是有事做了。

有人追求稳定,就有人追求冒险,留学对一些人来说就是简单地换个活法。也不一定非得是留学,只要能改变现在的状态就行。看了那么多条路,留学似乎也还是个不错的选择,那就留学吧。活到了很多人羡慕的状态也没那么有趣,给生活找点新乐趣也是当下的正事。

 

大部分人的留学,还是为了提升。

提升自己的价值,提升眼界,也提升未来的平台。

出国主流还是本科的学生,他们有的人家庭富裕,从小所处的环境让他们明白上进是理所当然的事,想要变的更厉害,就要付出同等的代价;有的人家境一般,想要去更高的平台,努力为未来搏一把。还有一部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深感自己各方面都有不足,想要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一定非得是留学这条路,想要上进的人会选择各种方式去满足自己的上进心。没错,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拥有“上进心”。他们可能也在转发丧系段子,自嘲咸鱼,但他们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促人上进的环境中,因为长期的堕落会让他们心慌不安。这样的人即使不在国外学校实验、上课、赶due,也会出现在北上广加班打拼、熬夜学技能。

之前在知乎上火了很久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愿意带北上广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仍然义无反顾?”底下上千回答中大多数都提到了一个词:“眼界”。就像网友自嘲“贫穷会限制想象力”;经历也会限制我们的眼界和能力。

一个人的想象力基本是无法超越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孩子总是会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大学学费是应该的,也会认为美国普遍都富裕而拉美就是落后地区——而这些东西会一直适用吗,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适用吗?你只有出去走走,才会知道生活有无数种可能,更能体会到国内外教育的不同之处。之前,没有人告诉我们生活该是什么样的模式,没有告诉我们生活可以有多少种可能性,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与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人交流,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多元的文化、习惯、生活方式,在这些点滴所积累起来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听内心的声音,寻求自己的价值观。而选择海外留学,除了国外高校的客观存在的先进资源,更是选择了一种独立上进的状态,这才是我们选择背井离乡去读书的初衷。

 

有人的留学是毫无意义的。

有很多的人留学是被动的,父母强加的意愿,毫无准备的自己。在异乡孤立无援,甚至惹出事端被遣返回国。

也有人仗着家里有钱,跑去国外镀金,夜夜笙歌,门门飘红。

......

这些人在国内和国外的状态不会有差别,即使在国内他们也是泡吧、惹事、无所作为。

无意义的生活在哪里都毫无意义。

 

即使身处这个行业,我们也不推荐每个人都去留学。真正有意义的留学是想上进的人去做能让自己有长进的事,是想改变的人去遇见新的人生。无论怎样,这都是一段的人生旅程,出发之前,我们都应该做好准备,想好自己即将面临的一切。

出国留学生活的意义,就是那些豁然开朗的瞬间,当你发现拉美未必那么穷,欧洲未必那么富,美国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大把歪国人数学比你强的时候,而你竟然也可以做成这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这样你才不会后悔自己挑灯夜战备考雅思托福,不会后悔千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你会真诚的感谢自己给了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的机会。

有一句话叫做“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外国,但我们不能囿于一角一落。青蛙至死还以为世界就剩那个扁圆,愿你我都不要成为这只青蛙。

收起
取消

国外哪所大学硕士课程好?

Marco:

看多了各种学校、专业排名,小伙伴们会疑惑到底应该看哪个?其实这些排名大多是针对本科的,下文介绍一份针对硕士课程的排名。

近日,外国权威课程排名机构Eduniversal发布了一份超过2,000个硕士课程参与评估的专业排名。这份排名横跨了30多个专业领域,全球有超过12000名硕士毕业生参与,严格参考学生的满意度来排名,旨在帮助学生做出最佳选择。

[图片]

Eduniversal将世界划分为九块区域,针对不同地区的学校分别对专业用星级排名。下面就...

显示全部

看多了各种学校、专业排名,小伙伴们会疑惑到底应该看哪个?其实这些排名大多是针对本科的,下文介绍一份针对硕士课程的排名。

近日,外国权威课程排名机构Eduniversal发布了一份超过2,000个硕士课程参与评估的专业排名。这份排名横跨了30多个专业领域,全球有超过12000名硕士毕业生参与,严格参考学生的满意度来排名,旨在帮助学生做出最佳选择。

v2-dc33b0d87bdf27e17127657b80c2619d_hd.jpg

Eduniversal将世界划分为九块区域,针对不同地区的学校分别对专业用星级排名。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留学的几个热门区域:北美、欧洲和澳洲的学校硕士课程含金量排名。

可以看到具体的课程名称和所属高校和学院。

 

North America

▌Acounting & Auditing 会计与审计

v2-97930f6dbcbad21d65dfbe61d51e885a_720w.jpg

 

 

▌Business & Commercial Law 商法

v2-54cf6d59a5231196318715c42ac20a40_720w.jpg

 

 

▌Communications 传播学

v2-e2beaf7f122d663dd4b611c86ed87f2d_720w.jpg

 

 

▌General Management 综合管理学

v2-28b95365b7aa1376cc4c67b8cc506bc9_720w.jpg

 

 

Western Europe

▌Acounting & Auditing 会计与审计

v2-fa9668cfd1886b5a542055b00f64c38f_720w.jpg

 

 

▌Business & Commercial Law 商法

v2-b5bdf8319ac3dfeed4c1684e80d2f477_720w.jpg

 

 

▌Communications 传播学

 

v2-0b0cf2ef34442aec5ac9f09ad331598a_720w.jpg

 

 

▌General Management 综合管理学

v2-90cb265228d6a40f4abeee03e1b70928_720w.jpg

 

Oceania

▌Acounting & Auditing 会计与审计

v2-ab9dadf0337f1de262c5678f34a13bcc_720w.jpg

▌Business & Commercial Law 商法

v2-7f74ab03aa31b14a649c54ce3392bdfd_720w.jpg

 

 

▌Communications 传播学

v2-acd2506402229e9989cf110d682625f7_720w.jpg

 

 

▌General Management 综合管理学

v2-133987ae1fbfdc9dda04373b06ebaf60_720w.jpg

Eduniversal这份排名严格参考了学生的满意度。这使得这份课程排名更准确,对于重视学习体验的同学来说,这份排名非常值得一看。

收起
取消

被梦想大学拒绝是种怎样的体验?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等待offer期间的内心直至被拒

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 Stanford committee did not select you for admission.

北京时间3月8日上午6点02分,惨兮兮地收到了梦校斯坦福的拒信,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不过结果未到时谁都还抱着点残存的幻想,万一呢。

我幻想着如果意外被斯坦福录取了就告诉全世界人,想好了朋友圈的愉快配文,想好了要以什么样的感恩心态去面对,甚至在...

显示全部

 

等待offer期间的内心直至被拒

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 Stanford committee did not select you for admission.

北京时间3月8日上午6点02分,惨兮兮地收到了梦校斯坦福的拒信,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不过结果未到时谁都还抱着点残存的幻想,万一呢。

我幻想着如果意外被斯坦福录取了就告诉全世界人,想好了朋友圈的愉快配文,想好了要以什么样的感恩心态去面对,甚至在收到录取结果前一天夜里还做了个春秋大梦,梦见出奇地被斯坦福录取了,那份激动不亚于告诉我我现在中了五个亿并且每天都会中,好像还在斯坦福校园里生活了一天哈哈哈~惊喜到完全不敢相信于是将自己强力摆脱这个梦,发现果然是假的。

 

感受

坦白说,当时我一点也不难过,甚至有点麻木?看完邮件就收起了手机继续学车。

一是因为在收到这封拒信前已经收到了5所顶尖学校的录取,理论上讲去哪一所我都心满意足,所以当时看到邮件都不悲不喜;

二是因为在同样日期的5点12分,我收到了另一所梦校达特茅斯学院的录取,并立刻决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大毛er”;

三是因为其实等邮件(录取结果)的日子真的很难熬,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夜里不好好休息一听到邮箱响声就猛然惊醒的日子实在是令人精神涣散,所以结果等到了就拉倒了,可以踏踏实实睡个觉了。

 

思考

冲刺梦校失败,事后我也回想了一下当初申请的各个环节,从背景、文书、网申、邮件等等,也不算反思,因为我很清楚地认识到以我的实力的与斯坦福有差距,不管是gpa,英语,暑研还是课外活动,都有一些欠缺,跟官网上各种录取数据的平均值/分有不及而无过之,更何况是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这样的神仙项目,本身胜算就微乎其微,在一亩三分地逛帖子发现录取的都是神仙级别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

申请一共分为两轮,斯坦福是我最开始准备也是最晚提交的项目,想着第一轮的竞争可能太过激烈,不如第二轮碰碰运气,说到底还是虚得不行,于是早早准备好的文书推荐信还是卡着截止时间点提交了申请。也不知道这是增大了录取概率还是使其更为渺茫。另外,根据我的了解,斯坦福是一个非常看中排名的学校,一般不是第一名就95%的概率歇菜了,此外,斯坦福也比较看中申请人的创业经历,所以想试试申请斯坦福可以注意一下这些哦~

记得小学时候我逢人就会blablabla将来要考哈佛耶鲁,到高中才知道还有个很酷炫的学校叫斯坦福,然后常年徘徊在各大世界高校排名榜的二三名,熠熠闪光。然后口头禅就从“将来我一定要考上哈佛耶鲁”变成了“将来我一定要考上斯坦福”。大概成为了一种类似无脑信念的东西。

我是一个很相信缘分的人,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每天把“哈耶普斯”当作口头禅挂在嘴边,好像每次说出来就有两只脚已经踏进校门的优越与快感,但极度夸大自己对某个学校的向往是一件会麻痹自我的事情,事实上很有可能你一直认定的梦校只是非充分了解下的判断,也许你并没有很适合这个学校的风格,也并没有完全研究透这个项目,并且疲于真正去探究这些东西。很多同学真正进入所谓梦校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好像并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淡然一点还是好的,并不是说不追不求不索,而是在追求一物未果时,同样能够将第二选择走得漂亮如初。在哪里都可以体会到别样的快乐。

坦白说,梦校并不能给你梦一样的生活,也不能决定你能否成为梦想中的人,说到底它再好再美排名再靠前也只是个学校而已,它所能提供的资源全美二三十名的学校其实也完全可以提供。当然啦,我不是想借此表达人不该有乱七八糟的梦想,相反,我恰恰觉得有梦想要比梦想本身更重要,以及,能决定what you are的只有你自己。

就像是做了一场华丽的美梦。

时至今日,斯坦福依然是我很大的梦想,并不打算读博的我可能要等日后工作后,赚了钱再去斯坦福碰碰运气读一个硕士吧!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也祝各位都能申请到自己梦想的学校!

收起
取消

普通的学生可以自己 DIY 留学吗?一定要找留学中介才能申请?

Jianhui Yi:

 

背景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均分:87雅思:6.5

 

已获offer

都柏林大学 环境科学硕士帝国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哥本哈根大学 环境科学硕士 爱丁堡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曼彻斯特 环境工程硕士杜伦大学 环境科学硕士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 地球科学硕士 $2000.00南安普顿大学 地球科学硕士莱斯特大学 地球科学硕士 $2000.00

 

本文来自芝士圈留学行家Jianhui Yi的故事。

 

中介:套路这位同学好难!

我咨询过很多...

显示全部

 

背景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
均分:87
雅思:6.5

 

已获offer

都柏林大学 环境科学硕士
帝国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
哥本哈根大学 环境科学硕士 
爱丁堡大学 环境工程硕士
曼彻斯特 环境工程硕士
杜伦大学 环境科学硕士
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 地球科学硕士 $2000.00
南安普顿大学 地球科学硕士
莱斯特大学 地球科学硕士 $2000.00

 

本文来自芝士圈留学行家Jianhui Yi的故事。

 

中介:套路这位同学好难!

我咨询过很多中介,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十多个了。每次咨询时,尤其是在问了很多的问题之后几乎所有的中介都对我表示说:“双非?二本?你不可能的”。

但是,我内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一直觉得,中介不能定义我的留学。加之,所有的中介反复都是一个套路,他们越说难,我就越想试。你说我不行,那我就自己DIY。

话说,我发现一旦开始自己DIY了,简直就会上瘾,一申就开始停不下来了,一所又一所。因为我申请的很多学校都不需要申请费,套路也都是一样,我就把申请过的前两个学校的所有东西都copy到一个文档里,然后接下来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直接把它copy到申请表格中。

其实我一开始只想去英国的学校,所以我就按照我自己的背景以及之前和中介打交道时了解过的学校,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开始做大致的选校,总共选了六个英国的学校。

帝国理工是我的dream school,不仅是因为他的reputation,更因为他本身的环境专业也很强。虽然荷兰的环境是世界第一,但是因为荷兰过于小众,并且我有语言障碍,所以没有选择荷兰。

最终我选择爱尔兰的都柏林大学其实主要是由于她的学制。出国留学的话能够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话会更有竞争力,这个原因其实还是挺现实的,没有比较理想化,有情怀的那种原因。

 

拒信可以变offer,网申也要多留意

申请过程中有一件挺有挫败感,但是也挺幸运的事儿。当时很不幸拿到了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的拒信,拿到之后我就给专业的负责人发邮件了,我并没有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拿到offer,而是问他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因为我想要得到进步。

他非常nice地给我回了我存在的问题,在第二封邮件中,我就开始表示出我对他们专业的态度,并展示出我对专业的热情。此外,我还展示了针对他上次给我的建议后为所做的努力,以及我对这个专业的兴趣,最后他回邮件的时候就给我发了offer!

所以大家网申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举个例子,网申的时候你可能看着看着会困惑,这个句子他究竟想要表达的是几个意思,他究竟要我干嘛?所以大家可以去论坛里寻找相关网申方面的帖子,综合各方意见去选择一个恰当的意思,并且给学校发邮件去询问,力求完美。

 

Plan要趁早,文书要写好

我的申请计划其实从大一就开始了,因为当时很明确要出国,不参加国内考研。所以很早开始我就经常会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参加很多社团、专业方面的项目以及实习,总体来说我的背景还算比较丰富。

语言考试我也是慢慢积累的。间隔两年,考了两次,到最后才把雅思考出来。虽然最后只考了6.5,但刚刚符合我的专业要求。

申请我是从暑假八月就开始各个学校陆续申请了,一直到12月初结束所学校申请的,基本上都在圣诞前拿到offer了。之后开始一直在纠结选哪个学校。定校后开始准备签证,租房和参加学校举办的行前会。

整个申请的package中,文书是最重要的,文书一定要写好。当然,可能因为我双非的背景,招生官根本来不及多看几眼我的文书,很容易被pass掉,但是一篇好的文书,很大可能会让我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关系到我的整个申请。

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做好申请前的plan。这个plan可以是各种获奖、参加的社团活动、课题、实习等课外活动经验,总之一定要丰富且择优,一定要突出重点,不然很容易被messed up 掉你将展现的专业热情和专注度。

奖学金也非常重要,高GPA加奖学金加持事情会简单很多。因为高绩点是最可以突出你的专业能力的。英国是很注重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的。双非同学的雅思一定要高。如果雅思高,恰恰能说明你去了之后并不会混水,而且你是可以跟得上水平。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获自己理想院校的offer,加油!

芝士圈留学作为专业的DIY留学平台,不光能提供专业的文书服务,还拥有遍布全球的留学行家库库,可以为你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申请指导。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申请经验、咨询选校,靠自己拿梦校offer,欢迎来找我们!

收起
取消

加拿大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该话题答主

Emma Che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西安大略大学 图书馆信息科学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ied Master of Arts (MA) in Education at the We
Emma Chen:

我在加拿大生活7年,其中在圣凯瑟琳住了8个月,在圣约翰斯住了4个月,剩余时间都住伦敦(对,加拿大有个小伦敦)。这期间,我在韦仕顿大学(Western University)攻读教育学硕士和图书馆信息科学硕士并有一个小宝宝。加拿大留学圈复杂多样,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我仅以我的经历和视角为大家描述一些片段。

目录便于阅读:

信息来源学生群体社交活动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信息来源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类信息一般有五大要素及时性、相关性、权威性、准确性...

显示全部

我在加拿大生活7年,其中在圣凯瑟琳住了8个月,在圣约翰斯住了4个月,剩余时间都住伦敦(对,加拿大有个小伦敦)。这期间,我在韦仕顿大学(Western University)攻读教育学硕士和图书馆信息科学硕士并有一个小宝宝。加拿大留学圈复杂多样,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我仅以我的经历和视角为大家描述一些片段。

目录便于阅读:

信息来源
学生群体
社交活动
文化差异
衣食住行

信息来源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类信息一般有五大要素及时性、相关性、权威性、准确性和目的性。如果能够细细思考这几方面,你就能够更好地知道什么样的信息从什么地方去获取。如果有问题,是问朋友,问学长学姐,还是问学校办公室;是搜网页,搜数据库,还是挑选书目。不同的信息来源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和收获。

国内每个班都有班长团支书,信息是通过最高层一级一级有组织地通知下来,重要信息会反复强调,同学们接收信息是被动的。

在国外的高校,学校信息是通过发邮件的方式直接传达到每一个同学注册的学校邮箱。没有人来直接告诉你,大家必须要每天查邮件,主动去获取信息。刚到加拿大学习的第一学期,我特别没有安全感,生怕漏了什么信息,同学之间每天很焦虑地互通有无。后来养成每天查邮件的习惯,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查邮件,每一封邮件反复读。再后来通过邮件标题筛选邮件,没兴趣的就直接略过,相关邮件重要邮件才仔细看。

生活中,大多数留学生除了继续关注微信朋友圈,还都会有Facebook, Gmail, YouTube账号。拥有更多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权,就会常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传播现象。想起芝士圈最初创立的原因之一是传统留学中介信息不对称。芝士圈的顾问行家都是有留学背景的人群,对学校的官方网站相当熟悉,结合自身的经历,提供的信息相对真实准确。

学生群体

国内一般是全身心学习,然后学业结束找一份工作,在固定的工作单位升职加薪,即使有调动,也不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加拿大学习的目的多元化,为了移民,为了学历,为了工作,为了带孩子时间灵活等等。留学生学习阶段不仅仅是在校学习,与此同时,在一个单位长期做志愿者或者兼职是普遍现象,一边学习一边积攒工作经验。在学习期间结婚生子也很平常,好多有小宝宝的妈妈都还没结束学业。很多教授也不反对带宝宝去上课,抱着孩子做演讲(presentation)也是可以的。

多元现象导致了在校的年龄差异和多重身份。本科生相对还好,硕士生和博士生横跨二十几到五十几,是同学,同时也可能是长辈。在加拿大这个有名的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多重身份再平常不过,是学生,同时也可能是老师;是学生,同时也可能是某公司CEO。不少人外显身份被人熟知,聊得久了深入了才知道他们的隐藏身份,真是身边处处有惊喜。总而言之,留学圈称之为学生群体,但不局限于学生身份。

社交活动

留学生活中,社交活动五花八门。校园里有很多俱乐部,每学期orientation期间都会宣传,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汇聚到一起。学校会定期组织校友活动,国际生交流活动以及专业内部活动。做各类学生工作也会认识不同专业的同学。校外活动更为广泛,徒步旅行、摄影、插花、建模、餐饮、打靶、打猎、开游艇、开飞机等等,只要有兴趣爱好,就不怕找不到组织。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Facebook、当地城市官网加入团队并了解活动信息。

圈子多,选择广。想提升自己或者放纵自己,都由自己的选择。融入一个什么样的圈子,大部分决定了会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进而会或多或少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虽然都是加拿大留学圈,但一个个的小圈子可以很不相同,自主选择性显得特别重要。现如今中国超市和中国餐馆林立,银行、电信公司、大使馆等机构都有中文服务,尤其是多伦多和温哥华地区,很多店面都可以用支付宝和微信扫码付款,如果不想走出舒适区,全天说中文也能生存。

文化差异

到了加拿大后才发现,没有人按照英语课本中学的对话来讲。

一般打招呼问 “How are you?” 回答最多的是 “Good”,而不是 “I’m fine”。“I’m fine” 一般接在 “Are you ok?” 后回答。告别的时候也很少说 “See you”,而是用 “Have a good day” 或者 “Take care” 等来代替。

另外,我在加拿大7年很少听人说 “disagree”,一般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会先肯定 “Good point! I agree with (观点的一部分)。From my perspective (不同意见的部分)”,或者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I think (完全相反的观点)”。

前面提到发邮件是学习和工作的主要交流途径。发邮件时要打招呼,比如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appy Monday” 。回邮件时,在表达正式内容之前得感谢一下,比如 “Thanks for sharing the information”。任何东西都可以感谢,实在没有可以谢的,可以说 “Thanks for your email”。看似可有可无的话,实际上不可或缺。当一个人习惯收到这样模式的邮件,突然有一封邮件不是这样的,真的会觉得很不礼貌。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是留学的一门必修课。

衣食住行

大多数加拿大城市会有大半年的冬天,而室内有暖气,室内外温差相当大。大家都会备一件很厚的羽绒服,出门穿,进屋脱。富裕一点的人手一件加拿大鹅羽绒服,毕竟是加拿大特产嘛!夏天正好相反,外面特别热,有些室内有点凉。出门随手带一件方便穿和脱的外套也成了必需品。有的人在加拿大的Mall买衣服,有的人还是选择淘宝买(今年双十一我也试了一下,加拿大的银行卡居然可以直接用,自动转换金额,十几样东西运到一个地点集装再运到家门口,下单到到货不到两周,有点震惊),当然也有从当地网上买,也有从其他国家代购,衣服不分国界。

因为学校没有食堂,留学生基本都会做饭吧,只是做得好还是糊弄一下的差别。有的人一次做二三十个鸡翅或者鸡腿,分一星期吃,第一天做,后面都只要热一热就行;有的人煮个面加点榨菜一餐就熬过去了;有的人去超市买半成品,热一热就可以吃;有的人一个披萨分两餐吃:午饭加晚饭。有追求的人就不一样,买各种调料和工具,下个做菜APP,很认真地一步一步照做。做菜的种类还要有变化,中餐、西餐、日料轮着来。富有一点的人一星期一半在饭店吃,一半在家里吃。也有周末跑去其他城市买菜或者仅仅为在那吃一餐饭。伙食费一个月从两三百到几千加元不等,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策略。

住宿的选择也不少: 住公寓 (apartment),住别墅 (house),住联排别墅 (townhouse),住当地人家里 (homestay),当然也可以住学校公寓。(这里也存在文化语言差异,国内一般认为的小别墅,在这边大家都称 “house”,但 “house” 翻译成中文是 “住宅;房子”,一般不会翻译成别墅。)住宿问题学校不会安排,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就算是住学校的公寓也需要申请,还不一定能申请到。合租的趣闻趣事就很多了,没有好坏,一切都是经历。

加拿大地广人稀,出行公交车和汽车最为常见。公交车到达每一站都很准时,误差不超过两分钟。每个路线的公交车一般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才有一辆,如果错过了,就真的要等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在大雪风飞、瑟瑟发抖的冬天,怎一个惨字了得!我在圣凯瑟琳的时候,从我住的地方到学校自己开车只要12分钟,坐公交车得近一小时,还遇到过公交车变号转路线,开到一半不服务了直接开去终点站等状况,特别无语。我在圣约翰斯的时候遇到过公交车全笼罩着一层厚厚的泥,路边没什么路灯,从车内完全看不清开到哪了,得配合手机地图看开到哪了,哪里下车。公交车也不报站,下一站要下车得自己提前拉线提醒司机。在加拿大生活没有小汽车真的很艰难。有小汽车就方便很多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加拿大风景如画,空闲之余,大家都会去各大城市观光旅行。

 

出国留学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在加拿大这样多元文化的环境下,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选择。有留学经历的人和没有留学经历的人看这篇文章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留学,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感受文化,也是开拓眼界、丰富人生,留学生活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体会,希望大家能够踊跃申请,探索多姿多彩的世界!

收起
取消

在英国授课型研究生毕业,申请博士容易么?

Xin Li:

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有一点点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具体解释如下:

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分别是:

1. 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申请者的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2. 这些必须的成功要素里,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很难提供你什么?3. 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第一部分:博士申请,对于导...

显示全部

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有一点点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具体解释如下:

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分别是:

1. 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申请者的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2. 这些必须的成功要素里,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很难提供你什么?
3. 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第一部分: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核心成功要素是两个:

a. 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其中,英美教育系统下的成绩单效果远远好于国内
b. 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经历,而且老师看得懂,喜欢

读博士的英美博士的核心,是老师本人要招一个和他研究兴趣相同,并且小有成果,让老师认为你以后可以在他所在的学术圈里有一定水平,甚至可以成为他在他自己学术道路上的左膀右臂的人。他要招一个“自己人”。

所以,成绩单和科研经历的关系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两回合的竞赛,第一回合通过的人,进入第二回合,但是通过第一轮以后,第一轮的所需要的资料就没用了,和第二轮没关系。第一轮是成绩单,第二轮是科研经历。比如先用GPA 3.7卡一刀;筛完以后,导师开始看研究经历,这时候,GPA 3.85和3.75,没区别,除非最后没看到任何人和自己特别兴趣相同,那才会重新捡回GPA来比较。第一轮再高,对第二轮也没有帮助,但是第一轮低了,很可能没有机会进入第二轮。

所以对于成绩单来说,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说服力是很重要的,要让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受过良好系统科研训练的可教之才。这里面,国内的成绩单的说服力会低。

然后是科研经历,这里不是浅尝辄止的凑数的科研,而是你真的感兴趣,你查了很多资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的观点体系,并且对其中的诸多主要方面已经自己验证过了,结果已经有了。但是你这个体系可以是错的,也可以是有点幼稚的,但是老师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你的兴趣,并且你为了你的兴趣已经进行了诸多努力,而且是已经有成绩了(虽然有可能是一大堆证伪)。这个情况下,你就必须要有时间去做科研,不是简单地出人出力,而是你自己申请机会,设计体系,验证它,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重要结果。

第二部分: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

录取委员会看重的这两个东西,其实英国一年制硕士都不一定能提供的出来。成绩单,你如果想要和博士无缝衔接,就要12月提交博士申请,那时候,你在英国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你的英国学校的成绩单是空的,只能给你一个简历上的名字。由于你尚未证明你在英美教育系统下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一环节,你缺失。科研经历,更加难有,因为你只有两个月时间,还要去熟悉导师,找机会,难度更大。

实施上,最可行的方法是,硕士8月毕业之后,准备12月的申请。但这样,在时间表上和美国两年硕士不就完全一样了吗?是的,就是完全一样了,而且你也很难有优势,因为英国硕士是一年的,就没有给大家进实验室预留很多空间,所以各个老板也不太有考虑招个硕士进来帮忙的习惯和传统。

所以,英国有研究性硕士和普通硕士的区别,前者是真正面向博士培养的,如果你要读博,你就需要申请前者。而前者,很多时候是两年的,又和美国一样了。

总之,读一个英国一年制的硕士,是一个hard模式申请phd的路数,只要看清楚了申请博士的核心成功要素,综合结合自己的情况,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模式,这种硕士本身的市场定位也不是为博士设计的。

但是这也不是说你就有劣势,还要看你的对手是什么情况。

第三部分: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申请phd录取委员会所看中的,本部分的讨论,就集中在GPA和科研经验上。

1. 你的国内对手:

a. 国外的成绩单他们大概率没有,有可能有交换经历,那么在这个经历中,他们大概率会竭尽所能考取高分数,并且有推荐信。
b. 国外的科研经历他们大概率也没有,但是现在一些中介有渠道帮助学生出国做暑期科研,他们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一定比你有优势。因为这种暑期科研,是有固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全是打杂。这等于ps里是有干货写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就稳了。

2. 你的美国硕士对手:

a. 他们的机会超过你。成绩单有而且分数已经出来了(因为他们是第二年了),科研也已经做了一年多,而且很可能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大干特干了三个月
b. 但是他们很多人不考虑英国博士

所以你的情况就是:

你对比美国硕士,竞争机会明显弱,这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你选择的模式不适合和人家竞争;
你对比国内硕士,你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有优势,但是也不是很多,因为你的优势其实只有一个没成绩单的学校名字;
你和他们中有海外交换和海外暑期科研的人相比,竞争力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经读了一年硕士,有了一年科研成果,你本科才毕业不到半年,暑假肯定本科学校也不会让你再回实验室做几天。

第四部分:结论,以及你最佳的路径是什么?

结论就是:英国一年制硕士本身的定位就不是读博,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完全没考虑学生要读博。所以和美国比,肯定是劣势,和国内硕士比,大概率有优势,小概率棋逢对手。

但是,我最后觉得最重要的是回到楼主提问的实质上来,那就是,我作为还没到申请季的本科学生,我现在是有选择的,我要怎么办才能最大化我自己的结果?

相信刚才的回答,其实你已经看出来了:

1. 首先,美国一些州的2年硕士和英国1年比,并没有贵太多,不要因为钱,就上来先入为主卡掉整个美国

2. 你还没到申请季,我刚才说的所有国内硕士可以用的提升手段,都是给你准备的。你要:

a. 你也去申请美国大学的暑期科研

b. 你也去美国大学交换,考高分,力保四门课里有一个老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

3. 然后拿着这些,你即使去英国读硕士,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读硕士只是你的一个缓冲期,该有的,你在来之前已经攒齐了。

就这样:-)

收起
取消

新加坡留学圈是怎样的存在?

该话题答主

Doris Lin | 芝士圈咨询顾问

新加坡国立大学 公共政策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DIY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录取,并斩获全额奖学金。
Doris Lin:

在狮城结束了第一学期的研究生,收获太多,感恩太多。虽说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对我的吸引。回顾一年前的现在,我正在为申请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而紧张地准备,绞尽脑汁刷实习、刷经验,而如今转眼便已是一年光阴。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半年里,收获了作为一名未来咨询顾问应该有的入门基础与技能,也收获了一群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好友,值得小记一回!

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游学机会、职业发展、勤工俭学几个方面来聊一聊。

[图片]

(摄于金沙酒店对岸、鱼...

显示全部

在狮城结束了第一学期的研究生,收获太多,感恩太多。虽说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对我的吸引。回顾一年前的现在,我正在为申请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而紧张地准备,绞尽脑汁刷实习、刷经验,而如今转眼便已是一年光阴。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半年里,收获了作为一名未来咨询顾问应该有的入门基础与技能,也收获了一群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好友,值得小记一回!

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游学机会、职业发展、勤工俭学几个方面来聊一聊。

43776-BG9eIbklTn32qFIDdn_cRPREuf0OK3xV.jpg

(摄于金沙酒店对岸、鱼尾狮雕塑旁)

【自然条件方面】

首先天气是真实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热,新加坡很实在地拥有着赤道国家应有的热情。但雨季的新加坡瓢泼大雨也是说来就来,浇你个措手不及,但同时也赠你雨后的清新空气和凉爽片刻。总之,渴望在热情似火的国度里释放热情,新加坡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加坡人给我的感觉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好,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服务业中。

国大的老师总是给予我在学业上的鼓励与指导,和国内老师不同(我本科时遇到的老师大多各有性格,各有特点),国大的老师总是对学生充满绝对的耐心,就像是你的年龄长些的朋友,总是循循善诱,从不催促你快快成长。新加坡同学给我的感觉是聪明、优秀、上进,我在国大遇到的新加坡同学无一例外具有这样的特质,他们思维敏捷并且对待事物很有自己的看法,和他们交谈很多时候高效又愉快。

在我的几位新加坡同学中,有两位之前是历史老师、化学老师,有两位是政府的公务员,他们是最为活跃的学生之一,除了学习的热情之外,我在他们身上更多地发现了乐于分享的品质,很多时候他们会充当TA的角色,比较困难的课程创建班级共用的google doc记录笔记,考前分享自己整理的笔记,带起了大家一同学习的氛围。

【课程设置】

我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就读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in Public Policy),为两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LKYSPP成立于2004年8月4日 ,并且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名字命名,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公共政策学院,坐落于新加坡武吉知马校园,毗邻风景秀美的新加坡植物园,每天上课可乘坐校车或者穿过风景秀丽的植物园去上课。

第一学期主要包括定量研究方法(STATA)、公共政策经济学基础、公共政策基础以及一门选修课,这些都是未来在公共服务事业中的必备技能。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以Stata数据分析技能为基础,对特定的政策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最终决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建议; 
“经济学原理“的相关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则为公共政策领域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奠定了基础,个人认为这是公共政策领域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
而“公共政策的基础”则相对抽象,研究政策制定的周期(议程设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几大阶段),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政策从形成到推行的过程。

在这里,我切实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许在国内本科,自己的学校是top4,但来到这里,你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语言天赋不过是人家信手拈来的母语,会说三四国、四五国语言的人比比皆是。

由于我们项目的特点,我的很多同学都有正式工作经验(少到两三年,大到十年),其中有一些更是已婚已育,迈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拥有远比我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工作经验。切勿以为工作过后的人对学习没有激情,同学中有之前在IMF、WB、McKinsey、NGO、政府教育部门等工作的职业人士,尽管如此,你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仍旧非常认真投入,并且乐于分享,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更懂得如何践行“work hard, play hard”。

不要小看每学期只有4门课,但是每门课的assignments都很丰富(繁重),quiz、midterm、groupwork、essay、paper满天飞。在各式各样的groupwork中你能深刻体会到每个国家文化的不同以及每个同学个性的多元,甚至culture shock。但总归是收获多于付出,不但从项目中学习,更从队友身上学习;不但学习专业技能,更学习做人的一些道理。同学之间除了学业,也有很多生活上的交流,这也是我在本科期间并不多体会到的,真实深刻的生活、人生交流,尽管也存在上面提到的所谓culture shock,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正一步一步成为深刻的好友!

剩下一门选修课程则主要根据同学们各自的兴趣进行选择(处于新加坡闻名世界的水资源治理政策,我选择了“城市水管理”这门课),学院提供包括教育、性别、城市设计等非常丰富、多元的课程。这学期由于选修课的原因,我有幸搭乘私人飞机前往印尼参观世界上最大的造纸公司之一April Company,短短一天的行程了解了公司的运作经营、当地水管理、社区中心等诸多内容。

43776-PBteIupUlEwQ1klU5_CBIG3OozN4ScCb.jpg

(摄于私人机场)

【海外游学+学期交换+讲座】

除了常规课程,之外LKY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还会组织所有学生到海外进行游学(study trip)。这两年的地点选在了印度尼西亚的泗水,为期4天,学生在出发之前自发形成5-6人的小组,选定一个base在当地的话题进行研究(我们此行的话题是e-governance)。

在四天的时间内,除了体验当地颇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和当地市长、相关政府机构代表、大学老师、初创企业代表等各方声音进行了相关交流与探讨,最终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向同行的老师同学们展示了这几天的收获与所得(reflections)。

除了增进专业知识,更大程度上,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城市、增进了同学之间彼此的感情。在第二学年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同学申请进行学期交换或者共度双学位,交流的伙伴院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LSE、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巴黎政治大学等等。

学院每周也会举行一次通识课程(LKY course),话题主要有关新加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等等),帮助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的发展故事。其他讲座机会也很多,很多知名学者、政要在LKY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今年包括金立群先生等人曾到学院进行交流),学生也更加容易参与一些高级别对话(比如年底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奥巴马夫妇相关交流会)。更难得的是每年最大的Festival of Ideas(FOA)会邀请学生去发言交流,总之,平台很大、资源很多、好好把握。

【职业发展】

很多同学毕业之后会选择回到之前的雇主单位继续工作,也有同学会选择重新寻找自己的工作激情所在,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攻读phd。主要在于个人的兴趣。工作方向多集中于NGO、政府组织、公共事务方面,但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在私人咨询部门工作。

学院会给学生提供许多职业发展辅导建议,包括校友分享、资源联络,甚至有专门的老师帮忙修改简历的求职信。大多数同学可能还是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进行工作,因为是亚洲的公共政策学院,所以主要聚焦在亚洲国家。

个人感觉,硕士阶段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资源和个人能力,所以关于回国求职这件事,我从大二开始就深刻意识到了——除了学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

【勤工俭学方面】

学院会尽最大努力支持、鼓励学生,包括会资助你进行无薪实习(比如联合国实习)等,如果你选择做RA、TA等,薪酬大概是15SGD/h(不同岗位不同,但福利都不错),学院下辖四个研究院所:新加坡政策研究院(IPS)、亚洲竞争力研究所(ACI)、亚洲与全球化中心(CAG)和水政策研究所(IWP),每学期都会招募大量RA,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勤工俭学。

衣食住行方面,虽然新加坡很多Food court东南亚风味浓重,但好在学校食堂超级良心,中国菜日本菜韩国菜西餐一应俱全,住宿在College Green,4人两层小别墅,环境超级棒,虽然住宿费比较贵(大概1200+新/月,折合人民币6k出头),不过每个月学校提供的奖学金也足够支付,第一学期推荐住在这里,可以增进同学友情。

43776-QOljyOAMp07dhlPRewGx96-CWrIWjJ6o.jpg

(摄于年度师生足球赛)

【一些体会】

昨天刚结束学期study trip从印尼泗水回来,今天又马不停蹄地回上海,在飞机上码了这么多字。中国学生在很多场合的确比较喜欢“抱团”,在各个场合也不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践行“内敛”“谦和”,但其实很多时候,留学是个窗口,作为留学大军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那个人,即便不是如此,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西方世界国家人们对中国、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在这一方面,中国学生的确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提高。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博主po自己毕业的庆祝照片,然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批判指点“出国留学不过是镀金”、“不如国内读个好大学“。我以一个top4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告诉你,出国留学绝对不是键盘侠口中的那样,别的国家我不清楚(我只在别的国家交换过),但是在这里,我确确实实感受到、相信着现在比我在国内读书远收获的多。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未来交流与咨询!

43776-lbwrcKwG4W6wjhepgL8jDScAWWM37_eK.jpg

(摄于印尼泗水study trip合辑)

收起
取消

我的背景值得去英国读研吗?

该话题答主

Cathy | 芝士圈咨询顾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Management
全程DIY拿到帝国理工经济战略,LSE管理和港科大全球运营offer,申请成功率100%,对英
Cathy: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不管结果怎样,至少从过程看这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在英国的一年大概是学生生涯最开心、收获最多也最怀念的一年,有太多回忆;虽然最后没能留在英国工作,也常常会想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再回去读书或者工作,去走一遍之前每天都会走的路,一定会是不一样的心情。

是否值得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相同的选择对于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关键看个人的衡量标准和人生定位至于这一年经历对于我的价值,我将从money、个人成长、职业选择、社会关系四方...

显示全部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不管结果怎样,至少从过程看这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在英国的一年大概是学生生涯最开心、收获最多也最怀念的一年,有太多回忆;虽然最后没能留在英国工作,也常常会想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再回去读书或者工作,去走一遍之前每天都会走的路,一定会是不一样的心情。

是否值得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相同的选择对于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关键看个人的衡量标准和人生定位至于这一年经历对于我的价值,我将从money、个人成长、职业选择、社会关系四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作者Cathy,2017-09~2018-06就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芝士圈留学行家

金钱评估

从最实际的金钱角度出发,英国留学一年花的钱到底值不值得呢?不同城市不同专业的花费不一样,以伦敦商科为例,一年大概在50~60万(不买很多奢侈品)。乍一看会觉得比在国内读研多很对,但是仔细算算,英国读研只要一年,国内要三年,两年的时间用来工作拿到的薪资可以平衡一部分。

但是,三年后,已经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人跟刚毕业的学生相比,不管是可以选择的范围、职位层级还是salary level都会高很多。从最近一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工作经验比学历带来的帮助会多得多,所以提前两年毕业早点进入职场,对于职业发展来说绝对是有更大的帮助。当然,如果想多享受几年学生时光就另当别论啦~

个人成长

英国学制和授课方式和国内有很大不同,而这种弹性灵活的方式让我及时面对更重的学习压力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英国的学制一般是上3个半月的课然后放1个月的假,一年有3个学期,最后一个学期常常被用来考试和写论文,所以总体来看其实一年中用在上课的时间没有国内多。

但是,这绝不代表压力小课程水,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占用的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更久。老师们很注重inspiring和practicing,几本每节课前都需要读很多篇paper(每篇十几二十页的那种),课后会有联系或者小组讨论,课上时间除了讲基本知识,还有大量时间用来讨论和分析实际case。这种方式跟本科在国内很不一样,之前常常是到了学期末拿着老师的重点速成背一堆概念公式,考完试就立刻忘记,收获甚微。

所以这一年下来,我认为自己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time planning也是很大的挑战,即使学习压力很大,大家还是会把学习和生活分的很清楚,work hard and paly hard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做什么事都尽心尽力恣意享受的感觉会让我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收获很大。

职业选择

其次,对于求职的帮助,英国研究生的学历在国内的认可度比大家认为的要有意义的多。

选择留学国家时大家常常会犹豫,是不是英国的认可度太低,大家只知道G5更甚至只知道牛剑?是不是1年时间太短大家觉得这段留学经历太水费钱又费力?其实不然。

首先,很多大公司(尤其外企)都会有针对留学生的专场招聘和head count,并且不会对学校有任何限制,录取率也比正常招聘要高很多。同时,如果一家公司很看重学历,那么一定会对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所了解因此也不用过度担心。

当然,top name的美国学校大家基本都会知道,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说起自己是英国毕业的就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对待,毕竟每个学校的世界排名都是公认的,即使面试官不知道你的学校,你也可以很自信的跟他们做介绍,讲述自己学校的优势,反而是一个额外的表现机会。最后,不管学校排名如何,至少大多面试官都会认为留学生的眼界、想法、语言会更突出一些,因此至少从我的求职经历来看,英国留学生的身份会有很大的加分~

社会关系

其实对我来说,我认为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习或者职业帮助,而是友谊。在英国的一年遇到了太多美好的人,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种经历各种背景,让我可以跳出固有的圈子,知道还可以有那么优秀的人,那么丰富的经历,那么洒脱的生活态度和那么坚定的追求。

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背景,工科、文科、金融、法律…有国内本科第一次来到英国的,也有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已经融入的很彻底的,还有已经工作了几年想要回学校重新学习管理知识准备创业的,还有已经拿到几个硕士学位因为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好奇选择继续读书的。

大家因为不同的原因聚在一起,共同经历一段人生,站在不同的起点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我可以了解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规划,可以和德国室友一起做饭喝酒聊天,都是以前内敛的我不曾想过的事情。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是大家每天一起上课、一起泡图书馆、一起逛博物馆艺术中心,一起到欧洲各国旅行,都留下了太多太多值得一直一直记得的回忆,以至于刚回国的那段时间,我都不敢轻易想起在英国的生活,会有一种难以控制的想念和说不出的难过。

毕业后,大家有的留在英国,有的回到各自的国家开始新的生活,见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偶尔哪位同学从英国回国探亲,我们会在周末从不同的地方赶过来聚在一起,只为了吃一顿饭。

最不一样的感受是,大家不是只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我们会探讨很多人生选择的难题,社会热点,永远没有结论的辩题,这种思维冲突或者融合会让人很兴奋。除了珍贵的友谊,这一年也会遇到很多很多优秀的校友,每年一次的校友会大家也会见到更多优秀的前辈,对于我们不管是职业发展或是人生选择都很愿意提供建议,也是一笔莫大的宝贵财富。

所以总体来看,英国这一年的读研经历对我来说有很大收获,收获更多知识朋友,收获更多理想和笑容。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好的经历,但是是都值得只看自己人生道路上追求的是什么。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前都能先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然后,就勇敢去追梦吧!

收起
取消

MPA留学后回国工作的前景如何?

该话题答主

Chloe Wang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哥伦比亚大学 M.P.A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政策管理专业(主修金融经济政策方向),本科就读于南加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
Chloe Wang:

1. 本人背景:

本科国外top25 大学的商学院,研究生攻读Ivy League之一 MPA专业。当时在决定申请研究生的时候,MPA并不是我的主要申请的专业,因为之前学商科的,结合自己的发展预期,还是想申请类似于金融、经济、或者看上去跟商科更加相关的专业,但由于自己申请时间安排等一些列问题,等我递交申请的时候可选的专业很少,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知道了公共政策管理的专业。从学习MPA 的几年时间到现在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好工作,我看下来觉得...

显示全部

1. 本人背景:

本科国外top25 大学的商学院,研究生攻读Ivy League之一 MPA专业。当时在决定申请研究生的时候,MPA并不是我的主要申请的专业,因为之前学商科的,结合自己的发展预期,还是想申请类似于金融、经济、或者看上去跟商科更加相关的专业,但由于自己申请时间安排等一些列问题,等我递交申请的时候可选的专业很少,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知道了公共政策管理的专业。从学习MPA 的几年时间到现在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好工作,我看下来觉得MPA/MPP 是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且能带来一定回报的专业。

 

2. MPA 回国为什么好?

- 之后的就业情况( 就业道路、各大学校的就业支持)

MPA 的第一个优点就是毕业择业方向非常广。

MPA 的就业众所周知就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际组织、thinktank、NGO 等,第二类是private sector,第三类是public sector,比如政府部门。

可以看下芝加哥大学Harris Public Policy2018年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就知道读公共政策管理之后能有多少不同行业的就业机会了,有在HSBC做管培生的、有在非洲的某个国家服务财政部门的、有去大学里面当研究员的等等。

30424-AiKq8Av3PFJtCFYm3uw4cgVkTTJJ1Y8d.jpg

虽然很多人觉得公共政策管理这个专业应该都是的以public等方向的就业为主,但是并不是,学习这个专业也有存在两种人,第一种是从学这个专业之前到毕业之后都想去private sector的,也有很多从public sector 的岗位出来想要通过学习MPA 进入private sector的,所以公共政策管理这个专业并不是说毕业之后想要recruit for private sector 不占优势。可以看下哥伦比亚大学SIPA(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最updated 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去private sector (40%)占比甚至要比去public sector (34%) 高。

30424-1-liRrZKnyt4HcEtf6XNjk37gJ5zm9zF.jpg

Columbia University, SIPA

30424-R1MkYU83u2BBGFT8IOvUy_TC17_xN3Nl.jpg

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

也可以看下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 2018年的学生就业情况,private sector也是占比较高的一类就业方向。我知道的同学里在private sector这个方向上有去九大投行做IBD的,有去战略咨询公司做consulting 的,还有去联合利华保洁等快消公司的,有去大型能源公司做business development。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我认为MPA/MPP 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学生在private sector 找到金融、咨询、快消等big name 的公司。主要的原因是MPA/MPP 的课程设置非常versatile,浏览各大MPA/MPP 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很多课程甚至让人感觉是商学院的课程(具体情况还要看你选的什么track,不过很多economics/finance track 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拿Chicago Harris Public Policy的第一年sample 课表和Brown Watson Institute举例(其实大部分学校都差不多)微观宏观econ,finance, 统计,数据分析等都是要学的,而这些学习不仅仅是政策分析需要用到,而且恰恰也是一些private sector 所看重的技能,所以说很多公司会认为学MPA/MPP的人具备他们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就是为什么MPA/MPP 的人也能找到好的private sector 的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30424-Tb1o4LFkhU8OOoKsI6Gy-ylZ9cUBJtS4.jpg

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

30424-DsOo-fM2jEF7kLx98hmQpQ_0NTKIO7Fl.jpg

Brown University Watson

Public Sector、NGO、thinktank等方向的就业对于公共政策管理专业来说就更加“对口”了,其实我认为这才是MPA/MPP 专业提供的独家价值所在(毕竟的金融经济的很多知识可以在商学院学到)。公共事业领域的话也分很多不同的specification或者是concentration,比如有环境能源、人权、军事安全、城市规划、经济等方向。

就业方面我身边周围的同学去的比较多的是United Nations (联合国的各种组织,比如UNDP)、World Bank。 去政府部门的话其实中国学生比较少,直接去美国政府部门工作肯定是需要有美国身份的,但是很多日本人,拉丁美洲人,欧洲人,当然还有很多美国人来学这个专业就是政府sponsor 的,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到自己政府部门工作,比如我遇见好几个同学来之前就是为美国政府做外交部的事业,毕业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原来的领域工作。中国学生还是在NGO和thinktank这样的领域比较多,有人去研究中国美国的经济政策,女性权益,难民政策支持等等,但是这一方向普遍的问题就是找到给工作签证的NGO 组织比较少,(MPA/MPP不是STEM 专业,尽管很多课程不必STEM 专业的简单,所以OPT的时间只有一年),同时国内目前这样的工作并不是主流,但是也肯定是有的,比如现在也存在很多做的比较成熟的NGO, 智库等,但是肯定是比国外的选择面要少很多的,限制肯定看得到的,所以有这方面想法的同学,尽量在选具体专业方向的时候还是要衡量一下对自己的规划。

关于公共政策管理这个专业的就业,我认为不仅是课程设置需要考虑,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很重要,比如人为因素和学校本身的实力因素。人为因素指的是周围的同学们的profile,学校的career advisor department 是否给力。很多top 的公共政策管理学校,其实学生的背景本来整体就是很强的,很多外国学生都要是工作了好几年的才来上这个专业的,可以见下面Chicago University Harris Public Policy关于学生工作年数的统计(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真正在和同学们交谈中也会发现,大部分非中国学生都是从工作岗位中出来读书的,在这些人里不乏从大的NGO, big name private companies, 政府部门等等好平台出来的人,其实对于找工作来说他们本身就是network资源,就算不能直接给你找到工作,也能给你介绍相关工作岗位的背景,也许你面试的人就是ta以前的同事ta可以帮你refer ,或者也能给你mock interview等等,所以其实你周围同学背景越强,对自己的就业也有更好的机会。

30424-vLQu3es9Nyjd6HZ4qG-i70VwFt2pUQwD.jpg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自身的实力。这个可能和学校 as a whole university system 有关系,比如这个学校本身的reputation 就比较好,所以也能在校友、活动组织、教授背景等等有一定优势。我觉得MPA/MPP 就业不是一个自己关在房间里递交简历面试的过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细分方向,都是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无论是认识行业里面的人,还是了解讯息,所以说学校能够通过自身实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认识行业中领头的人,领头的公司,政府部门相关官员等等的机会其实是很难得的。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SIPA,本身靠近联合国总部,所以也有很多联合国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同学们可以把握住,我知道有一部分人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会在UNDP 工作同时一边读书,而且会有很多联合国里面的组织和学校有合作,有的直接和学校合作做项目,有的话会时常过来当keynote speaker等等,确实有点进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

最后回答一下在国外读研后回国就业这一部分的问题。

通过我的经验来看,其实考国外名校,比如IVY LEAGUE,研究生要比本科生简单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内很多懂行的人在得知你读了一个海外名校时会问问你是读的本科还是研究生。之所以要提这个观点,是因为我觉得如果选择在国外读研究生的话,读名校,或者你选择的那个专业的排名靠前的学校比较有价值,否则可能在国内读研究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说其他专业,就说MPA/MPP 这个专业,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就业而非深造,国内的很多公司还是非常在乎学校的title和ranking 的,所以我觉得如果申请结果比较乐观,比如有一些知名的大学,我觉得会好一点,但是如果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读书,且学校的录取结果不是很理想的话,我觉得单从就业方面来考虑,研究生这个阶段有点晚了。

收起
取消

美国top20大学的硕士,怎样才能申请到?

该话题答主

Catherine Gao | 芝士圈咨询顾问

达特茅斯学院 Engineering Management
985/211建筑管理本科,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Catherine Gao :

目录: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Q1:是否要出国读研?Q2:是否需要找中介?Q3:关于个人背景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Q4:选校定位Q5:申请数量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Q6:简历制作Q7:个人陈述Q8:推荐信Q9:其他材料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本人申请背景:

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

显示全部

目录: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
Q1:是否要出国读研?
Q2:是否需要找中介?
Q3:关于个人背景
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
Q4:选校定位
Q5:申请数量
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
Q6:简历制作
Q7:个人陈述
Q8:推荐信
Q9:其他材料
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Part 1 申请背景及录取结果

 

本人申请背景:

三围GPA:3.75/4.0;GRE:325+4;TOEFL:108

985/211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四段(德勤/埃森哲/兴业证券/恒大地产)

大创科研(国家级+市级);论文四篇(两篇发表+两篇在投)

奖学金;美赛;辩论;支教;大使团志愿者等。

主申专业:

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辅申专业:MPM(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M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录取结果:14投12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

 

Part 2 申请准备阶段

 

Q1:是否要出国读研?

我选择出国基于三点:

一是这符合我对“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最多而不一定最好”的理解。作为一个从不知满足又好奇心炸裂的人,自然会选择相对来说变数更大的一条路。

二是我觉得每个阶段都要有新鲜感和仪式感才会有新的动力和突破,因此放弃了保研这种长时间居一地一所的道路。

三是因为出国是一个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艰难的选择,一切取决于你。不选择出国,我不会拼了命保绩点,不会拼了命找实习,不会拼了命做项目。而我无比感谢这些拼命的时刻。

So here I am.

我知道有很多大二或者大三同学对自己将来选择什么道路很迷茫很纠结,我能够理解,但我认为不必要,不管是出国、保研、考研、工作,一直以来我的态度只有一个:没有错的路,只有走不好的人。所以你大可随心选择一条道路并努力做到最好。

 

Q2:是否需要找中介?

首先我自己是纯DIY的,当时也没怎么纠结,就是有一种迷之自信……说到底,我面临大多数选择时都是当选择一出现心中即刻就有了答案,之后的努力与体验都只会让我更加确信这个选择是适合我的而已。

所以关于是否要找中介,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废话,所以我例举几种情况:比如语言成绩迟迟没有搞定、比如逻辑和英语写作能力比较弱、比如开始申请的时间太晚、比如自控能力较差、比如规划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都是我认为比较需要中介的情况,而且我极度不赞成“中介都是骗人的”这种偏颇言论,适当的咨询与深入了解还是必须的,各位应该量力而行。

 

Q3:关于个人背景

个人感觉在申研阶段,个人背景肯定是最最最硬核的part。个人背景主要包括本科学校、三围(GPA、TOEFL、GRE)、科研项目、实习、暑研、学期交换、竞赛、课外活动、专利、创业等等。

如果说一个申请者具备以上所有且高质量,那“哈耶普斯”走好不送,若能有其中大部分,也能够申请到非常好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平衡,不要有明显短板。这里重点说一下GPA、语言成绩、实习和暑研。

A. GPA

个人感觉其作用或占比非常大,因为它就是你综合学习能力的直接反映。本人就是在大一的时候错误估计自己能力,觉得即使近代史、军理等等我不感兴趣的课考得一塌糊涂,也能靠高数线代物理拉回来;之后又沉迷辩论难以自拔;最重要的是我一直非常反感课堂上老师一个人blabla的学习方式所以整日逃课,以至于到最后也没冲到3.8【此处应该有悔恨的泪水…】

所以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好好学习,用成绩说话”,我见了很多很多懊悔自己大一大二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努力提升绩点的朋友,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负责,不要做后悔且无法弥补的事。

B. 语言成绩

最想提的一个建议:早考。

另外,很多同学问我要不要找培训机构,首先,我是没有找英语培训机构的,一方面我的英语基础还OK(在此吹一波我大江苏清明上河图般秒杀六级的英语试卷),另一方面该学习的时候我还是非常自律的,杀G杀托的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其次,不找培训机构不上课不是指闷头自闭,要保持敏锐的触觉,时刻获取新鲜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虽然我不上培训课,但大部分知名培训课的资料或者视频我都有,之后选择我认为比较好的配套模式来练习足以。

同时,希望各位在语言考试的时候,能够充分准备后再上战场,不然一次又一次,除了浪费爸妈的血汗钱并在GAP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

最后,语言考试没有捷径(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请不要妄想不背单词、不刷阅读、不练口语就能得高分,我也没有办法回答所有诸如“我懒、我不想背单词、我控制不了自己”这样的问题,请大家对自己负责。

C. 实习

• 很多人会问:找实习是bigname更重要,还是工作内容更重要?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个人觉得在申请阶段,bigname更重要。这一点上可能跟其他申请者的观点不太一样,我的理由是,想在比较知名的大公司实习本身就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如果你成功了,不仅是对你专业能力的肯定,也同样是对你综合素质的认可;另外在大公司接触的同事以及所能够获取的信息是小公司无法比拟的,而我认为在实习阶段,这种眼界上的提升要比单纯专业能力的提升要重要的多。本人有幸去了德勤和埃森哲实习,在申请上应该算没有拖后腿.

• 实习数量上,有能力有时间最好3个以上,个人认为这样简历才有美感,简历美感很重要。每份实习的时长最好3个月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学到一些东西。

• 什么时间找比较合适?我个人觉得在大二的暑假甚至寒假就可以寻找第一份实习了,第一份实习不需要很famous的大公司,但它却是你之后找第二份第三份实习很重要的敲门砖,简历上实习经历空空的情况下找实习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另外我经常会被问到:我如果XXX时间找实习/准备是不是晚了啊/来不及了啊?知道来不及了那就赶快开始鸭!鸭!!鸭!!!总之,越早越好。

• 找不到实习怎么办?我也经历过上一个实习即将结束却还没找到下一个实习的日子。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各大找实习软件上疯狂投递简历,比如实习僧、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之类的APP。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在这个实习获得的经验和技能;其次要相信,实习总会有的。

D. 暑研/交流

我个人觉得海外经历非常加分,录取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有能力、有机会去就去啊,年轻帅气又可爱,不出去多晃荡两圈缩学校里上课真得很无聊。至于能不能要到大牛推荐信或者发顶刊,那就要看个人能力了,但前提是:首先给自己一个机会。这样别人才有机会给你一个机会。

 

Part 3 选校定位阶段

 

Q4:选校定位

• 首先给大家推荐几个我经常看的申请论坛:国内的有一亩三分地、寄托天下,国外的有Gradcafe,这些论坛里会有选校定位的讨论区,也有往年申请者的背景可以作为参考。我自己的选校比较简单。将有本专业的学校过滤出来,按按照排名从高到低一拉,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将前30的学校所有的专业目录看了一遍,又重点研究了一些与本专业相似的项目。然后用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去每个学校的官网研究项目,看看overview, academic study, career, admissions之类。

• 在选专业选校都进行完毕之后,麻烦大家给每个学校建立单独的文档并在excel里制定一个总结表,分别记录好学校、网申链接、申请时间、申请轮次、项目时长、所需材料、录取人数、录取方式、课程设置等等。当时有很多人包括我父母会认为我这种选校方法是草率的,但我个人认为,选校是一个虽重要却不一定非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变得不唯一且没有上限,它的关键度就变的非常有限。

• 对于选校的一个小建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当时想法是: 即使最后能力有限没申上某个学校,这也是二十年来我离它最近的时刻,我无比荣耀。

• 在我看来,申请就是个简单的互相匹配的过程,因此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学校的“气质”非常关键,如果能找到气场相合的学校,那再好不过了。缘,妙不可言~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点进达特茅斯的网页时的激动,之后是越看越欢心,越看越嗨,然后疯狂地跟父母和同学说:“这学校网站也太有美感了,我不行了我太喜欢它了,我好想去大毛呜呜呜!”那份心情完全超越所有的久别重逢。另外,我自己特别喜欢看每个学校往届学生的选校理由和体感,虽然都是彩虹夸,但还是能看出点不一样。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可以根据综排、专排、地理位置、项目硬核程度、就业情况等等自由挑选(前提是自己diy),像我最看重的真的是安全度。希望各位多研究多分析,多去官网看看往年录取数据、就业报告等等,你对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Q5:申请数量

关于申请学校的数量,虽说最保险的就是遍地撒网,我也相信各位也不差这个钱。但是!我真诚地建议大家少申保底校多申冲刺校,目前认为合理安排的情况下8个学校足够,不然就会出现来了offer也毫不激动毫无波澜内心麻木面如死灰并伴随以下对话:

“有收到消息吗?”

“XXX学校来offer了。”

“哟!/哇!去不?”

“不去。”

“那你申它干啥?浪费钱。”

以上只是我在选校时的一点点小偏好,各位可以自由大胆尽情发挥。总之,留学千万条,录取第一条,申请不专业,亲人两行泪。

 

Part 4 文书、材料准备阶段

 

Q6:简历制作

简历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也比较细节,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的建议是:请把重点放在结果上。也就是常说的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中的Result上。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在科研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的研究提升了多少多少稳定性/效率/质量”而不是“我干了啥啥啥”;在实习上,你的表达应该是“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业绩/减少了多少资源消耗/提升了多少利润”而不是“我每天被老板安排什么什么任务”。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学校官网上给出的简历模板(例如杜克的MEM专业就有给出)以及申请比较成功的学长学姐的简历,能够避免一些表达错误和格式不规范的问题。

 

Q7:个人陈述

文书应该是整个申请中最头痛的环节。此处必须感谢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万事开头难,我还尤记大概有整整三天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就面壁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却一个字也没有动。可能很多人也面临这样的苦恼。解决办法很简单:敲字。就是想到哪写哪,写着写着就有了灵魂。在写完初稿之后,我去找了natives润色,个人感觉润色效果还不错。我最终的文书成品属于中规中矩型的,整体逻辑性非常好,但激情不够,如果我是招生官,应该不会看上这种文书,至少不会是一锤定音项。不过由于自己完完全全参与了三四个专业修改了二三十稿文书,对于文书的全文逻辑框架及写作重点已经非常了解啦~

对于文书,我的建议是:

第一,请浓墨重彩地描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而浓墨重彩的意思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你会发现,在写不同学校的时候你保有的热情和忠诚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你非常想去或者冲刺的院校,请用写“情书”的态度去写个人陈述。如果你的个人陈述能让招生官觉得,非你不可,那么Congratulations!

第三,我建议将文书的重点放在Future(Career Goals/Future research plans/Why this school)而不是Past (motivation/undergraduate education),当然,如果逻辑正好能够顺承最好。

 

Q8:推荐信

个人情况及建议

我在申请时提交了两封本校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和一封实习公司经理的推荐信。对于Master, 我觉得最佳的搭配是本专业大牛老师一封(突出专业能力)、暑研大牛导师一封(突出科研能力)、实习Senior老板一封(突出technical skills和teamwork/leadership)。

重要程度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倒不认为国内的推荐信有特别大的作用,主要源于申请中的两个插曲,可能国外大牛的推荐信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但这个可遇不可求吧,各位尽力而为。

推荐人选择

有人问过我: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写比较好还是院系的大佬教授写比较好?

我的答案:如果只能择其一,是后者。但我真诚地建议各位早早地跟老师好好做研究、做项目、写论文,提前联系好写推荐信的导师以加深好感和印象。不然磨蹭到最后你真的很像一个要饭的。

最后,从整体上讲,简历、文书、推荐信应该相辅相成,即使达不到互斥也不要重复太多。

 

Q9:其他材料

包括中英文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在读证明,有的还需要高中毕业证明及公证等等。按照学校官网的要求认真准备就可以了,重申:你对于学校的态度就是学校对你的态度。

 

Part 5 网申、投递材料阶段

网申其实是个比较简单的过程,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网申的时候看清楚每一网页的每一个字,上传完每一个文档后都VIEW一下看看格式对不对,最后SUBMIT前至少检查3-5遍。在投递材料时,要用到之前说的单独文档,每进行完一项工作(比如XXX导师提交了推荐信),请记录下时间并打钩。网申时候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询问申请同一学校的同学或在读的学长学姐,当然最保险的是直接联系小蜜。

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对正在准备申请学校的你有所帮助:)

愿你漂洋过海,勇敢追梦,留学路上,我与你同行。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