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回答者:@ Helen Zhang,有关AICPA及美国留学问题可直接去找她询问。
全文包括AICPA介绍/备考/考试难点/相似考试对比。
AICPA全称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称。只有拿到执业证书的人,才能称作是注册会计师,并且在金融、会计职业中享有较高声望。AICPA是通往高级审计师、财务分析师、财务总监等职位的必备资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专业协会,AICPA旨在全世界发掘财务人才,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以上是AICPA的背景介绍。
作为优秀而勤奋的中国学生,如果稍微有点财会背景,在1-2年中考下证书,再在1-2年中修够一些Ethics课程的学分,并经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成为优秀的注册会计师,然后就可以自由的在美国执业啦。这样看来,大约4年就可以获得执业资格,确实挺划算的。而且即使你只考出了证书尚未取得执业资格,你的证书资格也可以永久延续,而不会过期。这里顺便吐槽一下TOEFL和GMAT的考试制度,TOEFL两年就过期,GMAT五年过期,难到我两年就没有语言能力?五年就变傻了?
居然这么容易考出AICPA,大家都想摩拳擦掌地试一试。虽说考试难度没有国内CICPA难度大,但题量和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BEC还有大段writing的题目,不过经过TOEFL和GMAT的洗礼的童鞋不用太在意,你们只需应对更难的专业问题。
首先是必须符合条件的人才有资格报考。一般美国州内的报考资格解释有以下几种:
1. 获得财会类专业150个学分(一般本科是120个学分,你需要再读个商学院研究生攒够30个学分) , 从事财会类工作2年以上,修满继续教育学分,经过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获得执业资格,代表州——纽约州;
2. 获得财会类专业120个学分,从事财会类工作2年以上,修满继续教育学分,经过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获得执业资格,代表州——加州;
3. 获得财会类专业150个学分, 从事财会类工作1年以上,修满继续教育学分,经过1-2位注册会计师推荐,即可获得执业资格,代表州——弗吉尼亚州。
国内读本科的童鞋面临120分学分的认证,一般是到NASBA官网找所在州推荐的认证机构认证即可(有消息称中国考生需要经过国内CDGDC和美国NASBA双重认证),比如NIES认证。每个认证机构有不同的专业课学分认证方法,需要我们找对自己最有利的认证方法。现在国内也流行委托一些学习机构报名认证,并在关岛考试,也是非常可行的。认证的时间大约1-2个月。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州需要社保号SSN才有资格申请,比如纽约州,对于国内的考生和未取得SSN的考生,就需要格外小心报考的州的规定。
其次,考试难度和备考时间。前面说考试不难只是相对于国内CICPA的难度来讲,其实AICPA本身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单科满分99分,75分才能通过。所以非常容易挂,而且一挂,要等3个月的window,如果报不上本州的,还要跑到外州去考,一场考试4小时,考一次200刀没了。所以考不过对身心都是摧残。笔者虽然是商学院会计硕士项目,所有与AICPA考试相关的科目都系统的学习了,还是拖了1年才考出来,因为在职复习备考确实比较辛苦。AICPA考试还有一个18个月的rolling限制,就是在18个月内需要考出4门,否则前面考的都作废了。之前考试认识一个KPMG的台湾人,他说他平时工作加班太多,以至于每次还差一门的时候,就过了rolling期限,不得不重头再来,于是考了三年还是一直再考。我自己的经历就是在纽约考的时候适逢下雪(其实也就下了一丢丢), 到考场发现考场工作人员都下班了,建议我重新预约,于是白白错过一个window,还要再复习3个月,对身心是不小的打击。不过在纽约等大城市考试,交通还比较便利,如果在其他州的考场,一般是要开车3-4的小时参加一场4小时的考试,如遇大雪,一时半会还被困在村里,想想也是挺酸爽的,这都是笔者的亲身经历。
对于不在美国考的中国考生,一般建议找个机构代报名并适当参加培训,或者你本身是国内开AICPA专业的学校毕业的(笔者的本科母校南审就在笔者毕业后开设了此专业),否则自己抱着becker看会不知如何下手,特别是REG科目里面大量考察联邦税法(特朗普税改之后这部分应该非常简单了)和合伙税法的内容、FAR里面的政府会计、GAAP层面的会计处理都是国内很少接触的,存在一定思维难度,所以最好参与一定的培训比较好下手备考。
首先,在美国从事会计职业,AICPA是对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国内的从业者,如果在美资企业从事财会类工作是需要按US GAAP的准则要求reporting给美国母公司;同样,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或在纽交所上市,也是需要reporting 给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眼前的例子就是如果在国内PWC或EY工作,可以根据level的不同每月拿1500-2500的Q-pay。由于考试的开放性不同,国内的ACCA人才很多,但AICPA的人才比较少,从稀缺性的角度来说,也是会给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笔者没有考过ACCA,不过笔者的母校有开设这门专业,所以从同学那里和同事那里都有了解过ACCA。笔者的一些学ACCA的童鞋都是经过4年苦读,在本科就拿下ACCA证书,实在是大牛。一般如果是学ACCA专业的童鞋,只需要考9门考试,每年会有4次考试window。ACCA考试题量对英文功底的考察也不容小觑,可以说考过ACCA的考试的童鞋英文功底都是不错的。非ACCA专业的考生则需要考14门。ACCA对国内的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来说,主要有利于从事英资和港资企业的财会工作或者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当然如果老板是香港人也会非常看重ACCA证书的含金量。而AICPA只有4门考试,不过备考时间方面比较紧张,要求18个月通过全4门,否则之前考的科目成绩作废。
从含金量的角度很难比较这两者,一个是英国的会计准则要求,一个是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求,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以需要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去考量究竟哪个证书对自己更有利。国内对ACCA的认可度比较高,主要是ACCA很早就在国内开设考场,比较方便考生备考。而AICPA在国内暂不开设考场,可能在将来会开设,知名度才会慢慢提高。
对于这两种证书,比较起来确实没有什么意义,建议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职业发展,选择一种就好。
在美国发展,笔者认为AICPA一种证书足够。而在中国发展,笔者认为还是CICPA最为重要,在CICPA的基础上取得AICPA或ACCA,则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CICPA的考试从对专业能力和做题速度等方面来说都无疑是最难的,当然对英文能力的考察相对来说比较少。说到考试内容,其实AICPA和CICPA也是有相似之处,比如AUD科目和国内审计科目考察内容差不多,毕竟我们就是从别人那儿引进的审计鉴定服务。FAR科目会考察US GAAP和IFRS准则,而国内会计科目考察国内的准则也是会偏向IFRS准则,所以复习起来一脉相承,其他科目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毕竟适用的国家和历史沿革都是不同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州,符合其报考资格之后,下一步就是备考了。由于AICPA有18个月的rolling的限制,所以下定决心考第一门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是在校生,那么需要看课程的紧张程度,而且尽量不要和找工作的时间发生冲突;如果是在职考生,那么报考了之后,需要抽出平时休息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静心备考,如果经常周末加班的话就需要慎重选择第一门考试的时间。总体来说,AICPA备考不适合临时抱佛脚,也不太适合报考完再去准备。最好是订一个1年-1.5年的长期通过考试计划,并均匀分配每个月的备考时间,还要有重考的back-up plan,最后再完成报名。报名考试后一般要等1-2个月收到NTS(相当于准考证),NTS的有效期是6个月,需在有效期之内申请考试。
对于报考科目顺序,一般有先易后难或先难后易两种。我觉得我的AUD基础不错,于是先报了AUD,复习两周就上考场了,果然就挂了。后来就反思自己的报考顺序,发现主要还是会计基础不牢固,所以我就准备考过FAR之后再考虑考AUD,而不是下一个window就贸然考AUD。调整后的报考顺序是先难后易,先考FAR,然后REG,最后BEC和AUD是同一个window考的。复习的时间是FAR在职两个月、REG两个月、BEC和AUD各一个月。FAR相比REG稍微简单一点,主要考察US GAAP的会计处理以及和IFRS的对比、还有少量政府会计处理,题目偏实务处理,而非计算,这是AICPA和CICPA的区别,考的主要还是思维和逻辑;REG实在是很难,所有AICPA的难点全在REG里,主要考察联邦公司税、个税、合伙税还有一些PCAOB、SEC等政府机构的规定;AUD难度适中,在FAR的基础上形成审计思维,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BEC偏记忆考一些宏微观经济学和公司战略、Ethics等等,后面有1-2个writing的题目,比较考察英文文字功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以及BEC独特的写作题。四门考完,就可以欢欢喜喜拿成绩单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