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Tip}} 

想问一下老师 如果被wl了在写love letter的时候需要提及我不申请奖学金,travel ban取消我可以顺利来美国 这样的话吗?以及love letter大概多少字

Marco:

可以写的,另外love letter或appeal letter字数在300-500词左右都可以的,主要看你需要表达的内容有多少

可以写的,另外love letter或appeal letter字数在300-500词左右都可以的,主要看你需要表达的内容有多少

收起
取消

想请问新加坡国立以及南洋理工大学生物以及医学或药学方向目前博士申请是否需要GRE?

Marco:

https://www.eng.nus.edu.sg/graduate/graduate-research-based-programmes/admission-requirements/ 我目前看,以NUS的要求为例,官网要求是,Applicants must be able to submit at least one score/result e.g. TOEFL/IELTS/GRE, as part of the applicat...

https://www.eng.nus.edu.sg/graduate/graduate-research-based-programmes/admission-requirements/ 我目前看,以NUS的要求为例,官网要求是,Applicants must be able to submit at least one score/result e.g. TOEFL/IELTS/GRE, as part of the application.三项至少递交一项。所以具体的项目是否需要需要看一下每个官网的要求,如果是在不确认的话,可以给你要申请的项目的admission office写个邮件,小秘书会回复你的,这个应当是最准确的回答~

收起
取消

招生流程一般是怎样呀?我以为大家是按照各自的研究方向选学生

Marco:

各校教授的话语权不一样哈,一般是先committee审理然后推荐到教授处。

各校教授的话语权不一样哈,一般是先committee审理然后推荐到教授处。

收起
取消

英国和美国的留学文书很不同吗?

Marco:

本文由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撰写,

以下为中英文对照版:

Q:

What differences should I be aware of when applying to schools in UK and US? Will there be any pre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申请英国和美国的学校时,我应该注意哪些区别?表达方式会不会有偏好

A:

Thank you fo...

显示全部

本文由芝士圈首席文书官Andrew Daum(牛津大学PPE)撰写,

以下为中英文对照版:

Q:

What differences should I be aware of when applying to schools in UK and US? Will there be any pre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申请英国和美国的学校时,我应该注意哪些区别?表达方式会不会有偏好

A:

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I’m going to deal with the second part first: “pre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Then, I’m just going to give a quick overview on a some of the other differences—besides “ways of expression”—that you may be aware of already but are worth noting.

谢谢你的问题。我将首先处理第二部分:“表达方式的偏好”。然后,我将快速概述一下除“表达方式”之外的其他一些差异,你可能已经知道但值得注意。

So, “ways of expression”:

Meaning, spelling, and usage can all vary between US and UK English. Sometimes it’s said that the UK and US are ‘two countries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Generally,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both directions) are very easy for a native speaker to figure out. I’m British but more and more nowadays I have the spellchecker set to ‘US English’.Nonetheless, occasionally the differences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关于“表达方式”:
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之间,含义、拼写和用法都可能有所不同。有时有人说英国和美国是“两个国家用共同的语言划分”。但是,通常来说,母语人士会很容易发现(双向)差异。我是英国人,但如今我经常将拼写检查器设置为“美国英语”。但是,有时差异会造成严重后果!

For example, Winston Churchill wrote about a misunderstanding during WWII that occurred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understandings of the verb phrase “to table an item on a meeting agenda”:

  • The US meaning is “to suspend or delay the item from discussion”;
  • The UK meaning is “to open an item up for discussion”. Basically, the opposite! In the circumstances, it was important to resolve this quickly!

例如,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写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种误解,原因是美国和英国对动词短语“在会议议程上提出议程”的理解有所不同:
美国的含义是“中止或推迟该项目的讨论”;
英国的意思是“开启一个项目进行讨论”。基本上完全相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解决此问题很重要!

Differences that are most commonly known however are somewhat less weighty! Unsurprisingly, the differences people are most aware of tend to those that come up regularly in popular culture:

  • Food (cookie v. biscuit / pronounciation of ‘tom-ay-to’ v. ‘tom-ar-to’)
  • Clothes (purse v. handbag / sneaker v. trainer)
  • Leisure pursuits (soccer v. football / movie v. film)
  • Slang uses also, obviously, vary very widely. But since these documents require a degree of formality, you won’t be writing in slang in your applications. Therefore I won’t talk about these too much.

但是,最常见的差异往往也不太重要!毫不奇怪,人们最了解的差异往往是流行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差异:
食物的用法(饼干cookie v. biscuit/西红柿的发音:“ tom-ay-to” v. “ tom-ar-to”)
服饰的用法(钱包purse v. handbag/运动鞋:sneaker v. trainer)
休闲类(足球:soccer v. football/电影:movie v. film)
俚语的使用差异也很巨大。但是,由于文书比较正式,因此你不会在申请材料中使用俚语。因此,我就不过多谈论这些。

Other famous differences might be… the US calling the third season of the year, ‘fall’ versus the UK’s ‘autumn’. Or the US calling the punctuation mark that ends a sentence a ‘period’, whereas in the UK it is referred to as a ‘full stop’.There are lots of other tiny differences in usage such as:

  • The British put an ‘s’ at the end of directional adverbs like ‘forwards’ or ‘towards’. American usually omit the ‘s’, so it’s ‘forward’ or ‘toward’
  • One difference that a lot of people seem to know is that in the UK the word ‘whilst’ is commonly used, but in the US it’s kind of unknown and people always say ‘while’.

其他著名的差异可能是……美国称一年的第三季为“fall”,而英国称其为“autumn”。或美国将标句结尾的标点符号称为“period”,而在英国则称为“full stop”。
在用法上还有许多其他细微的差异,例如:
英国人在方向性副词(例如“ forwards”或“ towards”)的末尾加上“ s”。美国人通常会省略“ s”,因此它是“ forward”或“ toward”
许多人似乎知道的一个区别是,在英国,普遍使用“ whilst”一词,但在美国却不多,人们总是说“ while”。

But you know what? Aside from setting the spellchecker to the correct version of English, I think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agonize or worry much about these issues.I’ll just give a quick overview of some mor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that might be more useful for guiding your thinking as you prepare your applications:

但是你知道吗?除了将拼写检查器设置为正确的英语版本之外,我认为烦恼或担心这些问题是不必要的。我将简要概述一些更重要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有助于你在准备申请时进行思考:

To make this answer a reasonable length, I’m going to assume you’re asking about master’s programs. I want to emphasize that I’m speaking really, really generally here because… I don’t know your exact circumstances. Differences to be aware of include:

  • US graduate degrees can be a bit broader in focus, especially at the outset. In the UK there tends to be more specialization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so, you might want to consider more emphasis on experiences attesting to those skills.
  • The typical duration of a master’s in the UK can be nine to 12 months; in the US it’s more often about two years. If you’re doing a master’s to give yourself a boost in your professional career, you may wish to factor in the greater time-cost of a US program. On the other side, you may want to balance that the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US may be better. (The actual cost is another meaningful consideration for most people!)
  • The working visa situation is always fluid, but if you have an interest in spending some time working professionally in the country where you take your master’s, my geopolitical hunch is that this may be more achievable in the UK.
  • In the UK you’re also going to be sparing yourself—for most programs—the additional difficulty of taking many of the big standardized tests.

为了使这个答案的长度合理,我假设你要询问的是硕士课程。我想强调的是,在这里我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因为……我不知道你的确切情况。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差异:
美国研究生学位的关注领域可能会更广一些,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在英国,倾向于更多的专业化和独立学习。因此,(如果申请英国硕士项目)你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地证明具备这些技能。
在英国,硕士项目的平均学制为为9到12个月;在美国,通常是两年左右。如果你是为了提高职业发展机会而申请硕士,则需要考虑美国课程所花费的时间会较长。另一方面,你可能需要权衡一下,美国的社交机会可能会更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实成本是另一个有意义的考虑因素!)
工作签证的情况总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你有兴趣花一些时间在完成硕士学位的国家工作,我的地缘政治直觉是,这在英国可能更容易实现。
在英国,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可以免去参加许多大型标准化考试(GRE或GMAT)。

I want to end by saying that another difference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is teaching style or culture. And I know I’ve made a lot of generalizations and assumptions in this answer, but I think this would be going too far!

I think knowing the culture of each school you apply to should be a really important priority if you want to submit a quality application. The environment is what will determine your success, so I want to end my answer by urging you to focus on looking into the schools and programs individually and avoiding generalized assumptions. This is the best advice I can give to help you make the most sensible decisions about your applications.Outstanding applications support is at your fingertips on http://zhishiQ.com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们经常谈论的另一个差异是教学风格或文化。而且我知道我在此答案中已经做了很多概括和假设,但我认为对风格与文化进行一般性概括就过头了!
我认为,如果你想提交高质量的申请,那么了解你申请的每所学校的文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事项。环境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因素,因此差异化的讨论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现在我要敦促你集中精力单独研究每个学校、项目和课程,并避免使用笼统的假设。这是我可以提供的最佳建议,可以帮助你对申请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收起
取消

伦敦留学一年大约需要多少费用?

该话题答主

Chen Keqi | 芝士圈咨询顾问

剑桥大学 Philosophy of Religion
北京大学印地语系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哲学博士生
Chen Keqi:

我是2017-10~2018-07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宗教哲学硕士学位,2018-10~至今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哲学博士生,我觉得我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1. 学费

不同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费差距很大,从2万磅到3万磅不等,而且大趋势是学费每年都在涨,比如五六年前帝国理工大学的物理专业本科学费还只有一年2.5万英镑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3万多。如果学费要3万英镑的话一整年的所有花费应该在45-50万人民币左右。所以这个大家要在学校...

显示全部

我是2017-10~2018-07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宗教哲学硕士学位,2018-10~至今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哲学博士生,我觉得我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1. 学费

不同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费差距很大,从2万磅到3万磅不等,而且大趋势是学费每年都在涨,比如五六年前帝国理工大学的物理专业本科学费还只有一年2.5万英镑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3万多。如果学费要3万英镑的话一整年的所有花费应该在45-50万人民币左右。所以这个大家要在学校的官网上查清楚。

2. 住宿

除去学费,伦敦最贵的就是住宿,一个人一个月至少也要800+英镑一个月,而且这个价格一般只能和别人合租。所以其实在伦敦住宿的话1000-1500英镑一个月都是正常的,具体浮动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房型。

3. 吃饭

伦敦吃饭也很贵而且大概率不是很好吃。去外边吃的话,麦当劳肯德基和学校自带的cafe或者食堂都比较便宜,可能5磅左右就能买到一个带饮料的套餐;wasabi这样的连锁日本料理或者必胜客大概7-10磅一顿;正经的普通餐馆要吃饱的话平均一个人至少12磅;自助火锅的话一个人至少20磅(海底捞差不多40磅一个人);其他更贵的当然上不封顶。

一般学生的话平时还是会选择自己做饭,自己做饭的话就便宜很多了,去sainsbury’s或者tesco(tesco的clubcard优惠力度比较大)买的话,平均下来一顿饭的成本也就3-4磅,取决于你吃多少以及食材的昂贵程度,当然如果都要用很好的食材(比如都去M&S甚至Waitrose买的话)肯定不止3-4磅一顿饭,但是不管什么样的食材,自己做的话性价比肯定是高过去外面吃。中超和Japan Center是买东亚食材的好地方,但有些中超的价格一般会高过英国本土的超市,所以去中超一般只买英国超市里买不到的东西。

4. 水果、零食、甜点、咖啡

总体来说英国的水果没有非常贵,甚至有些水果其实比国内便宜,比如车厘子和蓝莓。当然如果买那种已经处理好了的切片水果就比较贵了,一小袋菠萝或者芒果就要2、3磅,不是很划算。

零食的话我一般吃各种巧克力饼干或者奶,都不贵,就1、2磅就可以买到。坚果比较贵,我比较少吃。

甜点主要就是蛋糕。M&S的蛋糕很便宜,但是我觉得有点太甜了。Sainsbury’s的面包其实做得不差,苹果派和核桃面包我都挺喜欢的。正经的话,我比较喜欢吃Patisserie Valerie的草莓蛋糕和芝士蛋糕,4.1磅一个,买两个会打折,7磅。他们家的下午茶也不错,25磅两个人吃到撑。是性价比比较高的甜品店。还有就是Pret A Manger,是我非常喜欢的连锁简餐店,他们家的燕麦水果酸奶超级好吃,抹茶拿铁做得也不错,各种沙拉做得也让人很有食欲,又健康。

咖啡的话对我也算一个必需品所以讲一下。一般的连锁咖啡店像星爸爸、CostaNero的话价格都差不多,大概2.6-3磅左右一杯的价格。我一般会去学校自己的cafe买,比较便宜,大概1.5磅就可以买到一杯,当然这个不同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其实自己可以买一个小小的胶囊咖啡机或者做ground coffee的咖啡机,基本款的机器价格也就100-200磅左右,还是自己在家做比较省钱。

5. 交通

伦敦其实交通费也算是大头了。巴士的话一程1.5磅,地铁的话价格比较复杂,不同区和不同时间的价格不同,zone1-zone5大概3磅左右,具体可以看https://www.honglingjin.co.uk/1893.html。在伦敦不建议骑自行车,比较危险。火车的话比较方便,不同时间不同的火车站价格都浮动很大,可以在trainline这个app上check,有很便宜的价格,25岁以前记得买railcard。长途巴士主要是national express,坐起来很舒适,记得买coachcard,有优惠。

6. 日用品

其实英国的日用品也很贵……锅碗瓢盆随便都10磅20磅,隐形眼镜水11磅,反正不是很友好。买日用品的话TK-Maxx比较便宜。

7. 护肤品+美妆

这些一般就在Boots和John Lewis解决,这些东西的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差不多,但是在英国买日本韩国的东西就非常贵,所以我一般会回国买齐带过去。但是Boots的积分卡优惠力度还是挺大的,非常推荐。还有就是希斯罗机场的兰蔻、雅诗兰黛都很便宜,建议囤货,La Prairie也很便宜,贵妇可以关注。

8. 衣服

个人感觉英国的衣服都不是很好看,不太适合东亚人,性价比也不是很高,我一般都假期的时候回国买。一定要买的话,ASOS是个很大的购物平台,有些衣服很便宜。然后就是一些快销,zara,new look,优衣库。个人感觉很多法国的牌子(比如Comptoir des Cotonniers,折扣力度很大)比较好看。

9. 医疗

英国的公立医疗都免费,但是效率比较低。所有避孕相关的东西都是免费的。HPV要自费,大概143磅一针;牙医和眼科都是自费。

收起
取消

请问9🈷️开学现在肺结核体检有效期在半年之内就可以了吧?

取消

出国留学会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

该话题答主

Rita | 芝士圈咨询顾问

University of Warwick - Warwick Business Schoo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
本科浙大竺可桢学院,研究生华威商学院;本硕HRM。先后供职于全球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Aon和互联网大
Rita:

作者Rita,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10~2018-10就读华威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硕士。

这个命题真的非常的大,而且一般回答题目的人才走过人生的1/4左右。或许是刚毕业,整理国外的经历回顾这段时光,写下一些感性的文字;或许是步入社会,有了一点不知所起的感慨,偶然发现当时当日思想深处的某个点连接上了在海外漂泊日子的某一段轨迹。不管怎么说,答者都抱着谦虚的态度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性质更多是一种自我反思,基于“总结-判断-预见“的思路...

显示全部

作者Rita,芝士圈留学行家,2017-10~2018-10就读华威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硕士。

这个命题真的非常的大,而且一般回答题目的人才走过人生的1/4左右。或许是刚毕业,整理国外的经历回顾这段时光,写下一些感性的文字;或许是步入社会,有了一点不知所起的感慨,偶然发现当时当日思想深处的某个点连接上了在海外漂泊日子的某一段轨迹。不管怎么说,答者都抱着谦虚的态度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性质更多是一种自我反思,基于“总结-判断-预见“的思路。

评论区有很热门的回答已经完美概括了留学的直接可见效果:读书轨迹发生改变,继而带来的是工作地点、方式、收入的截然不同。这一个个阶段像环环相扣的大齿轮,最后撬动了命运的指针,把个体带出家族命运的循环,走上完全不同的自己的路。

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我个人认为,通过留学可能不是达成从贫穷到富裕的阶段转变,而是在原有的阶层中小幅颠簸(至少相当一段时间是这样)。无法获得跨越式改变带来的庆幸和痛快,但也觉得似乎获得了某些浮尘一样无处不在又无法估量的东西。所以其实真要说留学对人一生的改变,浩浩荡荡的留学生群体中大部分是感受不到这样的改变的。

这么说来的话,留学除了加一道海外学历,似乎没什么意义了,也过于悲观。所以平淡面对之余,还是想分享一些跳出“阶级改变”这种现实问题之外的,精神层面一点的体会。

海外留学时间或短或长,如果要能产生改变,我认为是要判断个体是不是真的“lived there”——身体和灵魂均“居”于此,而不是始终为一个游客。这个观点有点抽象,我举点例子。

博物馆是每个英国留学生都会去的,一些人读书期间也就去过两次:第一次打卡,第二次带人。我作为一个在村里(考文垂)读书的人,去伦敦还是比较频繁,但是心态却不是一个游客。我基本每次进城都会去博物馆,这对我而言就是去一个我日常到达所以不会引起太多内心波澜的地方。特拉法加广场晒晒太阳,进博物馆到几个想看的展区逛逛,默默发现一些让自己快乐的灵感。我会和地铁里问路的游客、展馆的工作人员、午饭店的服务员、挨着博物馆小巷里某个小店的老板产生交集,唠唠嗑吃吃饭买买东西组成一天的生活。

这种生活不像精心拍图修图发朋友圈那样能留下现实可回溯的东西,只会在心里有一种浅浅的感受,蜗牛爬过的痕迹那样。

不少学弟学妹问过我相似的问题:我怎么融入新国度。一般大家的方式是通过拼命和本专业的留学生建立connection,抱着广结朋友、练习口语的心态。我从来没有这个纠结,因为我不是“居住”在有外国人的教室里,我“居住”在M&S、Tesco、Iceland、Boots、华人超市、二手书店、TKMaxx、酋长球场等细细琐琐场景构成的环境中。尽情地用英式英语和普通本地人进行日常交流,就是我“居住”在此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我在英国的心态一直就是这样,相比热热烈烈去留下一点东西的人,我确实比较冷清的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我在伦敦很少拍照。加快脚步行走,转过街角被风掀起一点风衣的下摆,按了信号灯之后静静的看着红色公交车穿来穿去,然后速速过马路。这大概就是我一个人玩伦敦的常态了。所以我才觉得当身心真的居于此地,生活反而变得平淡了一些。

不知道还有没有和我一样(奇妙)奇怪心态的留学生。

概括起来,留学的日子没让我爱上蹦迪;它让我更会和自己相处,习惯冷清之后,我能够冷却沉淀更多的难以捕捉的感觉知觉触觉。回想起来,我住过的地方、我睡过觉的课堂、我以国内几倍价格买韭黄的超市,看了AC米兰对阿森纳的酋长球场,我都只记得它们的好。

回到最开头,我在自己所处的阶级小幅颠沛的时候更加淡定。当然了,谁不希望往上走呢?我也期待未来真的有质的重组,但反思目前的人生,我要表达的观点就是如上所写了。

收起
取消

211大学,目前大一,金融专业,想申请伦敦政经或曼彻斯特大学金融方向研究生需要哪些条件?

Marco:

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学校的金融硕士一共有3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金融硕士 Finance(full-time)

录取要求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有相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或兼职工作皆可)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图片]

托福至少100分,各门分数要求如下:

[图片]

2.金融与经济专业硕士

录取条件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

显示全部

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学校的金融硕士一共有3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金融硕士 Finance(full-time)

录取要求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有相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或兼职工作皆可)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38171-Mdi31yFqo8kofPVyti8HbYWGfaFpeYd2.jpg

托福至少100分,各门分数要求如下:

38171-wy8Mqk7EOvNoomd0Vo2GgQqx4WIjRLUg.jpg

2.金融与经济专业硕士

录取条件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38171-qxgWTpZzDq6fH9PIm0zMKbsZdifOtInn.png

托福至少100分,各门分数要求如下:

38171-q6TKAAso3_chC3PMoMs_DC8VHSUz7II7.jpg

3.风险与金融硕士

录取条件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有相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或兼职工作皆可)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38171-1DeF21nAamuwEcSy6QxIBoSdFoV3v5hv.jpg

托福要求100以上,各门要求:

PS: 对于风险与金融硕士的申请者,如果本科期间没有修过数学等相关专业,学校建议去读暑校。

二、曼彻斯特大学发展金融专业

申请要求

1.学术要求

均分要求:拥有正规大学认可的本科学位(四年制),且平均成绩至少占80%。

背景专业要求:英国二级甲荣誉学士学历,金融相关专业或课程60%以上为金融和统计学相关科目的专业,相当于中国本科学历,均分80%或GPA3.0(4.0)以上

2.工作经验要求:无工作经验要求

3.作品集要求:无作品集要求

4.语言要求:雅思:总分6.5,单项:听力:6.0;会话:6.0;阅读:6.0;写作:6.0

收起
取消

211大学,目前大一,金融专业,想申请伦敦政经或曼彻斯特大学金融方向研究生需要哪些条件?

Marco:

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学校的金融硕士一共有3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金融硕士 Finance(full-time)

录取要求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有相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或兼职工作皆可)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图片]

托福至少100分,各门分数要求如下:

[图片]

2.金融与经济专业硕士

录取条件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

显示全部

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学校的金融硕士一共有3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金融硕士 Finance(full-time)

录取要求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有相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或兼职工作皆可)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38171-Mdi31yFqo8kofPVyti8HbYWGfaFpeYd2.jpg

托福至少100分,各门分数要求如下:

38171-wy8Mqk7EOvNoomd0Vo2GgQqx4WIjRLUg.jpg

2.金融与经济专业硕士

录取条件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38171-qxgWTpZzDq6fH9PIm0zMKbsZdifOtInn.png

托福至少100分,各门分数要求如下:

38171-q6TKAAso3_chC3PMoMs_DC8VHSUz7II7.jpg

3.风险与金融硕士

录取条件

拥有本科平均分成绩至少在78-80分以上(211大学)或者85分以上(非211大学)

五年内的GRE/GMAT成绩(GMAT优先),

有相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或兼职工作皆可)

语言成绩:雅思至少7分,小分要求见下:

38171-1DeF21nAamuwEcSy6QxIBoSdFoV3v5hv.jpg

托福要求100以上,各门要求:

PS: 对于风险与金融硕士的申请者,如果本科期间没有修过数学等相关专业,学校建议去读暑校。

二、曼彻斯特大学发展金融专业

申请要求

1.学术要求

均分要求:拥有正规大学认可的本科学位(四年制),且平均成绩至少占80%。

背景专业要求:英国二级甲荣誉学士学历,金融相关专业或课程60%以上为金融和统计学相关科目的专业,相当于中国本科学历,均分80%或GPA3.0(4.0)以上

2.工作经验要求:无工作经验要求

3.作品集要求:无作品集要求

4.语言要求:雅思:总分6.5,单项:听力:6.0;会话:6.0;阅读:6.0;写作:6.0

收起
取消

留学背景评估,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Marco:

留学背景评估主要可以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组成部分,硬实力包括毕业院校,标准化成绩(GPA,雅思/托福,SAT/GMAT/GRE)等,而软实力指的是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经历,如实习,科研,社团活动等。

不知道题主是打算出国读本科还是出国读研究生或博士,但其实两者的准备有共通之处,下面就简单来说一下需要做哪些准备:

硬实力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program对硬实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可以在打算申请的项目网站中的“Application Requireme...

显示全部

留学背景评估主要可以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组成部分,硬实力包括毕业院校,标准化成绩(GPA,雅思/托福,SAT/GMAT/GRE)等,而软实力指的是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经历,如实习,科研,社团活动等。

不知道题主是打算出国读本科还是出国读研究生或博士,但其实两者的准备有共通之处,下面就简单来说一下需要做哪些准备:

硬实力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program对硬实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可以在打算申请的项目网站中的“Application Requirement”以及“Q&A”界面找到,另外不少program也会对近几年入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甚至毕业院校做以统计,可以在“Students ”一栏下找到。在准备硬实力时们可以参考项目给出的平均标准化成绩,其中GPA和学业考试要尽可能的高于平均水平才能更有把握,语言成绩只要达到平均水平,甚至只要满足项目要求即可。毕竟设立语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留学生可以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不是要选出英文最好的人(当然如果打算申请英文教育等对语言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不在此列)相较于语言考试,GPA和学业考试(SAT/GRE/GMAT)等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GPA,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必须从大一开始做好准备。

软实力

硬实力把所有申请人的能力加以抽象和量化,软实力却能充分体现每个人的个性。软实力的提升主要包括实习,科研,社团活动等

·实习

实习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行业,帮助学生更好理清职业兴趣和职业规划。在相关行业实习体现学生相应的学业水平,知识储备,以及一些软实力,比如沟通,组织和领导能力。从实习的选择上来看,大企业专业相关实习好于小企业专业相关实习好于大企业不相关实习。如果打算申请研究导向型的项目,如纯理科专业,历史,文学等,实习相对不是那么重要,而就业导向型的专业,实习则非常重要。

在寻找实习机会时,优先寻找内推机会,没有内推机会再考虑网申,因为相较于网申,内推得到机会的可能性更大,实习岗位也更有可能接触到实际业务。不要害怕麻烦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网并学会利用人际关系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些常见的实习渠道:

内推:亲戚,校友,嘉宾讲座,社交求职网站上联系(比如领英,微博)

网站:Hi实习,实习邦,实习僧、大街网

论坛:应届生,高校论坛招聘板块(水木论坛等)

·科研

对博士的申请来说,做过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非常重要。申请人需要提前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多参加相关的含金量高的科研项目,并发表科研论文。对硕士的申请来说,一般商科专业更重实习,理科和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更重科研,而工科相关专业更看重参与过的项目。科研有专利、论文成果更好。

科研中的思路、表现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或团队精神,以及对相应行业的兴趣,是评判申请者的重要依据。科研成果比是否与申请专业相匹配更加重要。总的来说,科研能证明学术研究能力和对某领域的兴趣。

科研渠道:

1.学生组队参加各类竞赛或专业研究项目

学生自己组队、选题、找指导老师。资源多,但难做出成果。比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暑期实践

2.本校实验室 & 国内其他院校实验室

3.国外暑期实验室。参加自己学校官方项目,需要去国外学校官网上查找,申请流程类似申请研究生。如果看到感兴趣的项目可以发邮件联系国外教授。最好有国内老板推荐,一般自费。

常见比赛:

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如果是数学、统计、金融工程、物理、电信等偏数理的专业,参与数学建模并获得不错成绩说明学生数学背景比较强大,而这些专业十分看重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对申请是有帮助的。

但由于参加人数过多,相对来说Outstanding Winner(美赛特等奖)和 Finalist(美赛特等奖提名)用处较大。

2.“挑战杯”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挑战杯作为一种经历,能提升自己水平,体现研究能力。但一般耗时较长,需要好好权衡。一般国奖或省特等奖用处较大

收起
取消

省内一本绩点3.1,雅思8.0,GMAT700加,能否申请哥伦比亚大学?

Marco:

本文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项目录取要求做总结,希望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参考。

从题主提供的信息来看,题主应该是想要申请哥大商学院的Master学位,考虑到题主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不推荐申请MBA项目。哥大商学院目前开设的硕士项目有三个,分别是会计及基础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金融经济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

显示全部

本文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项目录取要求做总结,希望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参考。

从题主提供的信息来看,题主应该是想要申请哥大商学院的Master学位,考虑到题主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不推荐申请MBA项目。哥大商学院目前开设的硕士项目有三个,分别是会计及基础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金融经济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conomics),市场学(MS in Marketing Science),下面逐一介绍这三个项目供题主参考。

 

  • 会计及基础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项目简介

会计及基础分析硕士是STEM项目,时长一年。该项目9月份开学,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内,课程比较紧,夏季学期则主要用于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需要在夏季学期结束前提交毕业论文,这样才能在第二年10月份顺利毕业。学生也可以选择在夏季学期去实习,并在第二年的秋季学期完成剩余课程和毕业论文,在秋季学期结束时毕业。

该项目主要包括10门课程和一篇毕业论文。在课程中,有5项基础课程,包括3门自选课(在四门课程中选择)和两个博士讲座,基础课程成绩必须达到HP(即B+)。此外,还有三门统计学,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训练课程,和两门选修课。一般情况下,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各有12学分的课程也就是4门课,夏季学期只有两门选修课和毕业论文。

项目费用

完成整个项目大约需要10万刀,其中包含66990刀的学费,约21375刀的住宿费用,以及保险和生活开支。

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申请费(100刀)

·一篇文章

·两篇推荐信

·简历

·成绩单

·语言成绩及GMAT/GRE成绩

申请文章的字数限定在250-500字,在文章中,需要写到你的教育目标以及对你发展影响最大的那些成就,还需要写到你希望从事的职业并说明会计及基础分析项目是如何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的。

根据项目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学生基本情况统计,2017年项目的录取比例为6%,平均GMAT为730,平均TOEFL成绩为110。

 

  • 金融经济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conomics)

项目简介

该项目时长两年,一共包括16门课程,学生还被要求进行至少6周的暑期实习。在课程设置方面,一部分课程是PhD课程,;另一部分课程则和MBA一起上,一般来说每学期有4门课。该项目要求所有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和电脑编程。

该项目主要为那些希望接受博士教育但又不确定是否要从事学术研究,也不愿花费4-6年来完成整个博士项目的学生准备。

项目费用

目前该项目每个学分为2438刀,一年的所有花销大概为9万刀左右,包括58512刀的学费和2万刀左右的住宿费等。

 

 

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申请费(100刀)

·两篇文章

·两篇推荐信

·简历

·成绩单

·语言成绩及GMAT/GRE成绩

两篇申请文章的字数均在250-500之间,一篇文章写到你的教育目标以及对你发展影响最大的那些成就,另一篇文章则写希望从事的职业并说明该项目是如何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的。

尽管不要求必须具备工作经验,但工作经验在考虑是否录取中至关重要。

根据项目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学生基本情况统计,2017年项目的录取比例为5%,平均TOEFL成绩为110。

 

 

  • 市场学(MS in Marketing Science)

项目简介

该项目为一年期STEM项目,主要授课内容为市场分析。该项目一共包含30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5门核心课程,至少两门其他学院的博士生课程,至多两门MBA课程。该项目要求申请者在本科阶段上过统计学和概率论的课程,最好修过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管理。同时,建议申请者在开始项目前练习使用SQL以及统计软件如SPSS,Stata等。

项目费用

目前该项目每个学分为2030刀,一年的所有花销大概为9.5万刀左右,包括6万刀左右的学费和2万刀左右的住宿费等。

 

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申请费(100刀)

·一篇文章

·两篇推荐信

·简历

·成绩单

·语言成绩及GMAT/GRE成绩

申请文章在500-1000字之间,在文中需要体现出促使你申请带项目的原因以及长期、短期职业目标,特别是该项目是如何帮助你实现既定目标的。因为该项目允许学生选修其他学院的博士生课程,所以在文章中还要写明你打算选择那些课程。

根据项目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学生基本情况统计,2017年项目的录取比例为8%,平均TOEFL成绩为109,平均GMAT成绩为710。

 

 

收起
取消

去国外念 LLM 或 JD ,要花多少钱和时间?

该话题答主

Cindy C | 芝士圈咨询顾问

香港大学 Laws/JD
一个经历过LSAT和LLM,目前在HKU读JD的法律人
Bixin Chen:

作者Bixin Chen,伦敦大学学院就读LLM,目前在HKU读JD,芝士圈留学行家。

下面针对题主的4个问题分别回答。

目前在内地读完本科到境外留学的目的地主要是美国,英国,其次是新加坡和香港,当然也有少部分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或者欧盟的。这篇回答主要针对前四个国家和地区。用一个表格大致梳理一下相关的花费:

[图片]

1、还有请问读上述类型的同学,能申请奖学金么?念完后是打算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奖学金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国家留学基金委,律所或企业,...

显示全部

作者Bixin Chen,伦敦大学学院就读LLM,目前在HKU读JD,芝士圈留学行家。

下面针对题主的4个问题分别回答。

目前在内地读完本科到境外留学的目的地主要是美国,英国,其次是新加坡和香港,当然也有少部分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或者欧盟的。这篇回答主要针对前四个国家和地区。用一个表格大致梳理一下相关的花费:

v2-5744e868da10200f12aa3290e0de68a3_720w.jpg

1、还有请问读上述类型的同学,能申请奖学金么?念完后是打算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奖学金的渠道主要分为三种:国家留学基金委,律所或企业,以及学校。

国家留学基金委:一般申请到美国T14或者英国G5的学校都会去尝试一下申请留学基金委的资助项目,主要要求是读完书要回内地工作;资助分为几个档次,最高档会包学费和生活费。

律所或企业:目前所知国内这类的奖学金有Herbert Smith Freehills律所培养计划,简单来说律所会全程资助你先去英国读一年的GDL课程,然后回香港通过PCLL考核,之后入职HSF的香港办公室。但据我所知每年能够进入这个项目的只有几个大陆学生,一般是清北复交背景的,竞争非常激烈。另外,还有黄廷方·法学奖学金,这是黄廷方慈善基金于2017年设立的。为去英国读LLM或香港读JD的优秀生提供一次性奖励,金额包含学费及生活所需费用。该奖学金会在定点的学校发布评奖信息,所以要多留意学校的通知。

学校:最有可能拿学校奖学金的只有美国JD的项目,LLM项目基本不提供奖学金。但正如上面表格中提到的,如果自身硬件不够好的话(e.g.本科学位,LSAT成绩),往往会陷入要奖学金还是要排名的艰难抉择。

2、若留在国外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留在国内又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这里要分为LLM和JD两个学位讨论。

LLM而言,如果留在国外的话,基本上会去本地小律所(e.g.当地华人律所)工作几年之后回国,所以选择读LLM项目的人一般都会回国申请红圈所或者外所内地办公室的工作;一般很少人会读完LLM回国做法务,毕竟LLM作为一种投资进律所是收回投资相对较快的方法,而且得到的训练也会更加全面。简单而言,LLM是国内顶级律所的敲门转(虽然近几年来读LLM的人增多,竞争也更激烈了)。

对于JD而言,则反过来留在国外的人(至少开始工作前几年)较多。就美国JD而言,基本上对于比较好的法学院的JD,如果想在美国留下来问题不大,主要是如果只能去小所的话愿不愿意留下来的问题。当然近几年来随着内地法律市场的蓬勃发展,不少JD毕业后选择回北京,上海或者香港的国际律所办公室工作。总体而言,有JD学位的同学选择的空间会相对较大。

香港JD的话,目前大部分是和在香港的国际律所签training contract成为香港律师。也有少部分同学回内地发展,但因为香港国际律所的起薪比内地律所要高出不少,所以大家一般的首选还是先留在香港发展一段时间。

3、出去念书的人能多长时间收到回报?

这个其实蛮取决于个人的能力问题的,毕竟即使走同样的路,大家走出来的成绩,实习经历,语言能力不同,最终能够找到怎样的工作区别还是蛮大的。另外大家选择的路径不同,收入和发展空间也很不一样。这里粗略讨论主流的选择。

LLM学位的话,如上文所言,大部分人会选择会内地红圈所或国际律所发展。起薪一般一个月1-2万(少数所有3万+),一年不加bonus大概20几万的话,一到两年就可以收回留学的费用了。但这里要比较的不应该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有平台的问题:LLM这个学位能否帮忙你找到平台更高的工作? 如果本科文凭就足够去红圈或外所的话,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一毕业就马上出去读LLM,可以工作几年再出去充电。但如果只有读了LLM才能够提升平台的话,LLM这个学位就性价比而言是非常高的。

JD这个学位的话,首先看金钱的投资回报率的话,虽然美国JD学位需要150-200万的投资,但按照美国big law年薪USD160-190k来算的话,大约两三年也就回收成本了。而香港JD学位就更不用说了,两年成本大约50-60万,如果同样进国际办公室,两年也可回收成本。而且完成traineeship后,不少所会跟global pay就和美国的年薪接轨了(英国所和本地所相对低一点)。另外如果看平台的话,因为你practice领域从此以后是普通法,接触到的也基本上是国际业务,国际化的程度会相比起内地律所高许多。

4、念完llm后能直接考国内的博士么?

可以,尤其这样的话会有时间上的优势。主要问题是国内博士的名额有时候会被在国内的读研的同学通过和老师提前打好关系然后被老师先招了。所以主要劣处在于因为读研不在国内,有不少信息渠道和人际网络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到时候找导师的时候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多很多。

最后默默为自己打个广告,本人为香港某法学院JD2学生一枚,明年开始在一家国际律所的香港办公室搬砖。如果有小伙伴想咨询关于LLM或JD留学的问题,或者香港JD及求职的相关咨询,欢迎来芝士圈搜索Bixin Chen找我咨询~

收起
取消
芝士圈小程序
  • 芝士圈留学文书
    芝士圈留学文书

    实时查看文书进度,随时随地联系导师

  • 留学快递寄送
    智能选校工具

    数据基于65000+申请用户,简单2步定制你的专属选校分析

  • 留学申请咨询
    留学申请咨询

    全面扫除留学疑问,随心所欲召唤行家

  • 留学疑问全解答
    留学疑问全解答

    与梦校学长学姐交流,解答申请路上的任何疑问

  •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修改服务
  • 智能选校工具
  • 留学申请咨询
  • 留学疑问全解答